中原区会计证在哪里:皇帝之间的"抄袭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2:15:26
  元文宗,名图帖睦尔,此君在未登皇位时,曾在建康路(后改为集庆路)住过。也就是说,南京是元文宗的发祥地。

    元文宗是个饱读诗书的风雅皇帝。在《元诗选》中就选有他的名诗《自建康之京都途中偶吟》,诗曰:“穿了氁衫便著鞭,一钩残月柳梢边。两三点露滴如雨,五六个星犹在天。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这首诗流畅明快,意境清新,吸引了后来在南京当皇帝的洪武帝朱元璋。

    朱元璋太爱这首诗了,他将这首诗抄了几十张纸,分赏给一些大臣。由于他在诗的落款没有署名,有些大臣误以为此诗是朱元璋所作,便将这首诗收入正在编纂的朱元璋的《御制诗文集》里。朱元璋对此不置可否,算默认了此事。

    后来,有大臣发现此诗的原作者是元文宗,便斗胆向朱元璋提出,应将这首诗“请”出《御制诗文集》。朱元璋不乐意了,他说,元文宗原诗是从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改编的。

    辛弃疾的原诗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朱元璋又说,元文宗的“穿了氁衫便著鞭”已被他改成“穿了氁衫便着鞭”,元文宗能“改”前人之诗,他朱元璋为何不能?从此,无人再敢“谤议”此事。朱元璋驾崩后,此诗便“堂而皇之”地选入《明太祖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