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公租房查询:辨析空白期瓷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8:05:31
辨析空白期瓷器http://news.mycollect.net 2010-7-8 16:16:13 华夏收藏网 浏览421次 加入收藏     
宣德以后,明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变革,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患与内讧相继,经济萧条。所谓空白期即正统(公元1436--1449年)景泰(公元1450--1456年)天顺(公元1457--1464年)三朝,历时近30年。
       在这一情况下,景德镇制瓷业受到了很大影响,官窑瓷器基本停烧。到目前为止在传世的以及出土器中,能明确确定年代,写有纪年款的瓷器极少,但也不能说绝对没有。笔者就发现了二件出土的兰釉加彩和红釉加彩的荷塘鸳鸯纹以及缠枝花卉纹的绶带耳瓶,瓶上清楚写有“大明景泰年制”青花六字横书款。
       有关文献记载,正统三年曾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式样相似的青花瓷。正统六年命景德镇烧制金龙,金凤白瓷罐以及九龙九凤青花大缸,正统十二年又颁布了民窑不准私造黄,绿,紫,红,青,兰,白地青花瓷器的禁令。景泰五年,天顺三年又有减少瓷器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确定,这段时期无论官窑还是民窑,虽说有禁烧与减烧记录,但都仍在烧制。从景德镇御窑出土此期的实物及残片发现,也有一些独创性器物,但数量不多。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一是战乱频繁,宫廷争权,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二是帝王兴趣与爱好转移,在景泰年间,特别风行铜胎珐琅器,这就是最早的“景泰蓝”。其工艺是以铜先做胎,然后在花纹轮廓线上镶嵌铜丝或
金银丝,再在其中涂上珐琅彩,最后入窑烧制而成。据传景泰皇帝特别钟爱这种景泰蓝器,下令将宫廷陈设均改用景泰蓝制品。其品种之多,不可胜数,凡瓷器所有的器型,均烧成景泰蓝器。
       以往专家都认为空白期三朝大多为民窑产品,没有官窑器。这种论点主要是因为器型规整的不多,青花或釉里红瓷绘画不如永宣那么精细,胎质也不如永宣细腻。其实这一时期景德镇御窑仍然烧造,但因为连年战乱,改朝换代等原因,在质量与数量上比永宣大大减少,不可能没有官窑制品,工艺精细的还是有的,但绝大多数没有年款。
       我们在鉴定明代空白期瓷器时,要从前朝的承继和发展相互的关系与影响上去认识,正统朝瓷器接近宣德晚期,而天顺瓷器更与成化早期相近。居于中间的景泰朝瓷的风格特征应在二者之中。
       目前我们看到的一些明代早期民窑瓷,只要是没有款识,画风比较草率,工艺又不太精细的都往空白期靠,对于这三朝青花瓷的鉴定不如永宣,成化那么好认,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应该相互对比印证,与宣德,成化瓷各方面特征对比,得出最后结论。
       空白期瓷器的胎体比较厚重,胎质细白滋润,釉色大多白中闪青,光亮透明,玻璃化程度较高,有的底足内施白釉,口沿施酱釉,青花发色有浓艳的,也有青中泛灰的,浓艳的是用宣德所存之苏麻离青钴料,也有锈斑。
       这三朝立器的胎体比较厚重,瓶,尊,罐类的器口,正统瓷器与宣德相同,为直颈。而景泰,天顺的与后朝成化类似,多为上收下阔式。底足修得不太仔细,大多为敦厚的浅宽圈足或微微下凹的平砂底,有火石红斑痕和粘一些星星点点的窑渣在底部。
       这一时期的画法大多采用明早期一笔点画技法,笔法粗放,特别是中锋运笔,具有时代特征。画面简洁,布局疏朗,空间较大。自景泰朝开始,几何图案减少,而绘画成分逐渐增加,大部分为人物故事题材,另用缠枝花纹,绘画不甚细致,但还流畅。
       空白朝器型不多,大多沿用永宣瓷的特征,但也有一些新品种,如戟耳带座的器物,这是对元瓷的复古,但变化很大。釉与胎在制作工艺上相对比较粗糙,削足不规整,琢器一般底部无釉,碗盘类底部跳刀痕比较明显。瓶罐类器口沿多见削釉现象,足墙较宽而深,也是这一时期的普遍特征。
       在图案纹饰上采用较多的为折枝花草纹和缠枝纹,动物纹中常用麒麟和犀牛,星象图使用也比较普遍。  新闻标题:辨析空白期瓷器 本文来源:华夏收藏网http://news.mycollect.net/info/10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