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海伟业:闲书碎语之《家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40:35

xjjk雅儒

闲书碎语之《家范》

类别:处事之道 作者:江边一碗水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1-10-20 15:38:41  编者按:“治家是本,是根基,如果连自己的家庭事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治理国家、平定天下”,文章开篇就点明了《家范》的启示,也是点明了本文的主旨。随后寻章摘句,举证事例,通过简略评论,论述家教的意义,颇有启迪性。  《家范》的作者是北宋名臣司马光,这本书被历代推崇为家教的范本。司马光认为,儒家所提倡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家是本,是根基,如果连自己的家庭事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治理国家、平定天下。有感于本书的很多言论及事例,所以选择性的摘出来并简略评论,以飨读者。
  
  ▲晏婴说:“君主和善,臣子谦恭;父亲慈祥,儿子孝顺;兄长友爱,弟弟恭敬;丈夫温和,妻子柔顺;婆母慈善,媳妇听话,这就叫礼。”
  古代很多大儒认为,一个家庭就象一个国家,从处理家务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正如有人所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道理是一样。
  
  ▲唐代张公艺,他家九代聚居,北齐、隋朝、唐朝都表彰过他的家族。麟德年间,唐高宗到泰山封禅,曾召见张公艺,问他家能够和睦相处的方法,张公艺在纸上写了一百多个“忍”字呈给高宗。
  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不是说家庭内部事务有多重大,而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交织,处理不好就会伤情。很多家庭成员,为了一点儿芝麻小事儿,吵来吵去,相互不懂得忍让。如果能够各退一步,必然和谐。我们说凡事难得糊涂,其实尤其在家庭内部,对于有些成员之间,也应当难得糊涂,这样也好相处,大家都不会觉得烦恼。
  
  ▲吐谷浑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他临死的时候,让二十个儿子分别拿来一支箭,命令弟弟慕利延取一支折断,慕利延照办了。阿豺又让他把剩下的十九支箭放在一起折断,慕利延折不断。于是,阿豺说:你们都知道了吧?单箭易折,众者难摧。如果能够做到齐心协力,社稷就稳固了。
  我们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民间也有打虎亲兄弟的说法,都是一个意思。再推而广之:团结就是力量。
  
  ▲孔子说:不爱亲人而爱他人,是与道德相违背的;不尊敬自己的长辈而尊敬他人的长辈,是与礼仪相违背的。
  孔子说的这种现象,看来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别人眼里貌似恭敬有礼,实际上对自己的亲人甚至父母连起码的恭敬礼貌都没有。从这点来看,衡量一个人的品行,不能只听外人的意见,还要看他在家里是什么样子。如果他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不敬,这样的人,我们是绝不能将他作为朋友的。
  
  ▲有一位官员,家里非常富裕但却很吝啬,把金银财宝锁得严严实实,钥匙不离身。后来他得了重病昏迷,子孙们趁机拿了钥匙,把金银财宝偷走了。他死后,儿孙们不但不悲伤,反而因为争夺财产闹到了公堂上。就连未嫁人的女儿也蒙着头拿着状纸,在公堂之上喊冤叫屈,为自己争夺嫁妆。
  通过这个故事,司马光其实是想表达“留钱财不如留道德”的观念。平时,我们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感慨:人一旦到了中年,其实就是为儿女活的。其实,如果不注重儿女的品德教育,估计就是留了钱财给他们,迟早也要败光。
  
  ▲南唐德胜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周本乐善好施。有人劝他说:“您年纪已高,应留些财产给子孙后代。”周本说:“我当年穿着草鞋,跟随吴武王,后来官至将相,有谁留下财产给我呢?”
  记得现代也有这么类似的一个故事,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到某子公司视察,住在一家很便宜的旅馆,负责接待的人就奇怪:“您的儿子来了,可是要住高档宾馆的。”洛克菲勒听后,笑着说:“他有一个亿万富翁的父亲,而我没有。”其实,这个故事应该是中国人杜撰的。从当前来看,关于所谓“官二代”、“富二代”的新闻层出不穷,这种现象透析出我们体制上、家庭上诸多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老百姓“仇官”、“仇富”心理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曾子说:“君子喜爱子女却不表露在脸上,支使他们也不露声色,让他们既能够按道理做事,又不觉得很勉强。对待子女既要严肃庄重,不能用和言悦色来讨他们喜欢。也不能一味地强迫他们,以免损伤父子之间的和气。因此对待子女只能靠平时言传身教去慢慢引导。”
  曾经跟朋友探讨起教育子女的问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古至今,父母爱子女,天下至性至理,但很多有德才俱佳的名人,回忆起来,几乎都会说到小时候父母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事情。历史发展到了现代,许多号称专家的人士,主张发扬孩子的天性,维护孩子的自尊等等诸如此类,虽然他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关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却是越来越成为当前最严重、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了。
  
  ▲作为母亲,不怕不慈祥,怕的是只知疼爱而不知教育子女。古人说:“慈母败子。”如果因为母亲溺爱,就很有可能使子女沦为坏人。
  在古代大儒的心里,教育子女的责任不仅仅在于父亲,母亲也同样有责任,甚至某种程度上责任更重于父亲。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吉林长春发生的打球少年被伤害致死案,起因不就是一位做母亲的在旁边煽风点火的结果吗?
  
  ▲齐国丞相田稷有一次收了下属送的钱财,回家之后他把这些金子交给母亲。母亲说:“为人臣而不忠,如同为人子而不孝。你这些不义之财,我不要。你这个不孝之子,也不是我的儿子,你走吧!”田稷十分羞愧,将钱财退还给了部下,自己到齐宣王那里请罪。宣王欣赏他母亲的深明大义,于是就赦免了他的罪过,让他仍任原职,而且还从国库里拿出一些金子赏赐给他的母亲。
  现如今,国家查处了那么多贪官,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节,他们所贪的钱财大多是由自己的老婆掌管的,至于送没送给他们父母,不得而知。看到田稷的故事,不禁让我思考:如果这些贪官将钱财送给父母,那他们的父母也会象田稷母亲那样做吗?
  
  ▲三国时期,孟仁曾经担任东吴的监鱼池官,有一次把自己捕的鱼制成腌鱼,然后寄给母亲。母亲退还给他说:“你身为鱼官,却把腌鱼寄给母亲,没有做到当官应该避嫌疑!”
  “当官应当避嫌疑”,这个原则现代还有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