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方特一期:真正的中国经济实力 (一篇不能不看的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42:21
第三世界这个词,或者换一个说法,发展中国家,听上去就是一股子倒霉味。在中国内部,
也有相当多的落后地区,地区差距非常大,看起来如世界经济格局一般。俺这里准备看看经
济版图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外分别意味着什么。

  一、世界各国贫富分类

  看世界各国的人均GDP数据非常奇怪。有必要做一个较详细的划分:发达国家与地区:
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欧洲除东欧外的国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与四小
龙,以色列。一共28个,高的人均年GDP有四万美元,低也有5000美元。

  石油资源富国:沙特,科威特,阿曼为典型代表,包括西亚北非拉美的一些小国。伊拉
克与利比亚本来也是富的结果被美国搞了,惨。伊朗,委瑞内拉也算。这些国家人均GDP多
的有1万多美元,少的也有3000多美元。

  小康型:东欧国家(包括俄国)加土耳其,拉美国家中较好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等
,泰国马来西亚约旦叙利亚,南非以及一些非洲小国。这些国家人均GDP在约在4000以下
1000以上。那几个非洲小国有些让人吃惊,加蓬博兹瓦纳,不知道是如何干到1000多甚至
3000多的。

  穷国:除以上所列,所有其它国家在人均GDP上都是穷国了,一年不到1000美元。具体
列一列,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拉美香蕉国家,所有南亚国家,新马泰以外东南亚国家,中亚
国家,中国朝鲜蒙古。

  如果对比一下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头尾的两次统计数据,会发现那些发达国家的构成是最
稳定的。甚至20年内都没有任何变化。如果考虑30年,那么四小龙是加进去了。也就是说,
发达国家的构成,在二战稳定以后唯一的变化就是加了亚洲四小龙。20年过去,再没有一个
国家进入这个层面。

  这是个相当奇怪的事。如果不考虑石油国家,那么发达国家的门槛就是约5000美元的人
均GDP。世界上其实有相当多的小康型国家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泰国一度都不
错,可是不管20年还是30年就是搞不上去。实际上如果已经有了2000多美元的人均GDP了,
来一个经济奇迹,不到十年就上到5000了。甚至不用动,等货币升值就过门槛了,就象四小
龙冲线及冲线以后一段时间的GDP变化一样。如果一开始基础不是特别差,如果有连续20年
的高速增长,那么肯定是可以冲线的。要注意用美元计的GDP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大
于经济增长率的,因为几乎肯定会发生货币升值等附加效应。但是20年过去了,就是没有国
家能冲上去,一个都没有。

  想想看,20年能增长多少?中国20年翻了两番,如果肯不顾一切升值,用美元算可以翻
三番。但是全世界的那些小康型国家就是没有一个能冲上去。那些发达国家更早的时候也没
有5000美元,但是增长迈过门槛的时候很平稳的就过去了,而发展中国家想要复制它们的那
种平稳过线就是没有一个成功的。

  事情不仅仅是不能过线这么简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是很悲惨
的。54个国家十年过后比原来更穷了,其中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全是发展中国家。其余的
发展中国家不是停滞就是增长缓慢,除了两个显著的例外:中国与印度。

  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事么?成为发达国家就那么难么?如果俺们把石油富国与四小
龙除去,事实是很清楚的:成为发达国家的确就是那么难。

  下面解释这个现象的内在原因。

  二、为什么成不了发达国家?

  前面说了,20年中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奋斗成功。这些国家内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这些

  1.卖资源的诱惑发展中国家有很多资源非常不错的国家,如果是石油,更是一炮而红。
这些国家的人民满足于靠资源过活,只考虑花钱的方式,不考虑另开挣钱途径。

  如果走上这条道路,一个国家的前途就算完了。最严重的是人民没有了努力的动力,不
学习了。不努力暂时不要紧,卖资源就是了。眼前的威胁是眼红的邻国打进来,所以要大买
武器,并且抱着各老牌帝国主义的大腿。最惨的是,抱着的大腿不高兴了,那就成伊拉克了

  2.民风懒惰拖拉拉美非洲的大部分国家,民风可以说得上是懒惰。非洲大兄弟领了工资
,买来可乐躺在大街上喝了,以后怎么搞不去想。拉美人民工作态度要好一些,可是也不怎
么样,喜欢罢工,喜欢过狂欢节。南亚印度人民的哲学不一样,认为时间在永恒的宇宙面前
不重要,干什么事不着急。东南亚国家的人民也说不上勤劳。这些因素对发展经济显然是不
利的。

  但是这些内因并不是主要原因。发达国家也有民风懒惰的现象。法国人就不太喜欢工作
,老罢工。除了实在什么都不想干的非洲兄弟,懒一点其实不是很要紧。拉美国家东南亚国
家也建起了很多工厂,也有过经济奇迹。只要还肯干活,也有干活的能力,如果没有特殊的
不利条件,慢慢的经济总会发展起来的。因为经济有自然增长的趋势,工厂多了,建其它工
厂就更容易了,发展到头了,对这些发展中国家还提不上。

  全球化,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主要问题出在这里。但是全球化是通过怎样一个过程摧毁这
些国家的发达国家美梦?

  全球化,进行全球产业分工,扩大了世界贸易,按照优势互补等等原则,有利于全球经
济增长。看上去很不错。一些国家确实能过全球化类似的过程,从穷国变到了小康型国家。
如一些拉美东南亚国家,发达国家的外资来了,工厂建起来了,或者来旅游的人多了,的确
是显得欣欣向荣。就是出卖资源型国家,也有很多投资挖资源,人民眼界大开。

  麻烦在于,全球化是按发达国家的规则进行的。那些投入全球化的国家或多或少都向发
达国家借了债。可能是通过IMF或者世行,反正债权在发达国家手里。借债的初衷在于,开
始国家穷,想要建工厂,建大楼没有钱。那么发达国家可以提供。这就走上了危险的第一步
:借钱。

  最不成器的那些国家实在是很惨。非洲穷国们借来钱本来是要发展经济脱离赤贫的,结
果独裁者或者特权阶层不管这个。他们或者把钱直接贪了存到了发达国家银行,或者是买了
奢侈品花了,还要花钱买武器,都流回发达国家了。反正是没有工厂。钱没有了发生经济危
机,就继续借钱。还债什么的就用资源抵压。这个游戏最后的结果是,发达国家印纸钞票给
穷国们,穷国们一会儿就通过各种方式送了回来,还不上只好把资源权益也奉上,资源也卖
光了,还欠大堆债务。很多国家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躺那里等死了。撒哈拉南部的非洲穷
国们在上世纪最后十年中,除去流入这个地区的资金,他们反而要净付出120亿美元给发达
国家。什么都没有了,发生饥荒就等发达国家救济,还有求发达国家免债务。发达国家仁慈
得很,看见这些国家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抵压的了,就免了一些。在西方国家的宣传上,只有
那些最后关头的救济是新闻焦点,西方国家普通民众们真心以为自己很仁慈,有些发展中国
家人民也这么认为。

  拉美东南亚国家好一些,工厂建起来了,城市建起来了。GDP上去了,债务陆陆继续还
上了,旧债还了借新债,继续建设。人民心气比较好,奔小康,出国旅游,买汽车,颇有一
番荣景。这时候,出了些"小"问题。不管是步子走快了,还是出了大贪污犯,还是世界经济
形势不好,总之经济增长不那么顺利了。那么,建立在增长预期上的一些建设项目使得问题
越来越大。这时候,发达国家又来了。就象东南亚经济危机一样,债务多了些,外汇储备显
得少了,房子建多了泡沫,最后在攻击之下,货币贬值。从GDP数字的角度来看是一夜回到
解放前。

  为什么那些小问题会出这么大的事?发达国家经济也经常遇到类似的小问题,最多也就
是负增长一点,周期过去,并不影响其根本。而发展中国家出事可能就是打个对折。这就要
归根于发达国家的另一个杀手锏:结构调整。

  拉美东南亚国家搞建设有了初步成果要继续借钱发展,IMF或者世行就说了,可以借,
但是得听俺们的建议。有些是被逼得,有些是自己主动请专家学者来设计的。那么发达国家
的专家们建议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国家投入的产业通过结构调整是比较偏的,发达国家不
生产的;而这些国家富了要一些高级的产品,发达国家说俺们这有,你们不用生产了,你们
生产也搞不过我们,没效率,算了,????们拿手的吧。小康发展中国家一看,也对啊,俺们
造电器玩具养牛干得还可以,人民有了点子钱,让他们花吧。于是打开大门,发达国家大公
司的产品长驱直入。

  结构调整完了,发现上当了。自己干的这些事,能赚些小钱,比干卖资源好,可是不怎
么来钱。想要继续发展吧,就得赚大钱,那些赚大钱的活又让发达国家垄断了,自己国家就
是出血本想发展高级产业,人家产品在那竞争呢。这也就罢了吧,更加恐怖的是,自己干的
还不错的那些活结果也不算数了。想和中国比造电器玩具,怕是不可能了。本来也就是外资
投来的,结果外资跑中国去了,就此束手无策。没有任何挽回的办法了。

  所以这就是拉美与东南亚小康国家的故事:经济"奇迹"后面的经济危机。拉美国家70年
代奇迹,后面20年危机,东南亚80年代奇迹,90年代危机。危机完了,不是周期性的,而是
一次性的,完了就让你躺在那里起不来,而不是景气循环。

  这么一算,全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躺下了。剩下两个:中国与印度。下面谈这两
个国家的事。

  三、中国与印度

  上面说到,发展中国家基本全完了,惨的就是卖光资源等死,稍好点也是经济危机过后
再没了希望。发达国家其实不在乎这些国家惨成什么样。只要能顺利得到这些国家的资源,
并不在乎,方法就是用高价卖产品给那些国家的富人不等价交换。如果说得明白一些,发达
国家是有意这样设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努力一点成为拉美这样的经济后院
,或者不努力成为非洲完全躺下。

  但是还剩下印度与中国没有完全搞定。俺说没有搞定是有证据的。说到印度,一般以为
这个国家穷得很,人均GDP才400多不到500,在发展中国家里都算是最低的一档。中国也不
富,今年基本能上1000美元了,还落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但是放在全球角度看,而不是泛
泛地谈GDP,中国与印度与其它发展中国家是显著不同的。

  如果说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技术能力,那么也就在中印两国了。这两国能发卫星,能造
汽车,这在发展中国家就没几家了。巴西的火箭炸好几回了也没发上去。中印两国的经济发
展程度,被大量人口平均给掩盖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印两国。
如果只看这些产业,不看那大量的闲置人口,中印两国的发展程度是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
家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希望,在于产业发展,不在于一时的人均GDP。

  这两国的经济,基本还是独立自主的。不是说没有外资,而是两国的领导力量还没有被
发达国家所掌控,经济道路过去是自主选择的,今后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其余发展中国家
是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想自由选择么?民主政府里坐着的不定是不是美国培养的走狗。就
算总统想奋起脱离这种经济秩序,底下大堆资家阶级买办可不是虚的,那是要你死我活斗争
的。委内瑞拉的查维斯不是曾经被整惨了么?

  印度的独立自主是比较严格的。从尼赫鲁开始,印度就是自己搞一套,算是民主制度下
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全球独一份。印度国内很多人批评尼赫鲁,搞得印度发展那么慢。这
个的确是有道理,印度的经济管制太死了没有活力。但是等别的发展中国家全被放躺下一看
,印度这个独立自主还算是不错的。等到了90年代,印度终于搞起了独立自主的改革,培养
了一些有竞争力的产业与大企业,如软件业,制药业。

  印度90年代的叫经济改革,不叫改革开放,因为印度对于开放非常小心,可以说是过分
小心了。中国要买印度的铁矿,印度不卖,要自己炼铁卖。结果这两年中国缺钢铁,上印度
买了不少,让它等着了。印度的外资公司过得都不怎么好,肯德鸡在印度卖不下去了。印度
90年代的经济发展,和外资关系不大。增长率就是4-5%的样子,不算快,但是因为一直增长
没有出事,所以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增长国家。如果把中国与印度除去,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
几乎没有增长,经常出事。印度没得着外资的好处,可也因此防着了外资的坏处。俺认为印
度是有希望的,今后路子走对了,前景比拉美东南亚都要好。最近几年,印度也开始拉外资
了,这是向中国学习。

  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在俺看来在发展中国家是最高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20年奇迹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有很多文章批评中国利用外资政策中的错误,但是在全球范围内
看,中国的外资政策有几个显著的优点值得总结。

  中国的外债使用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历年来借了还,还了再借,到现在累计还有一千
四百多亿美元的外债,建成了很多项目,没有给国家造成什么麻烦。这一点,全球发展中国
家可以说没有国家能做到。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对外债的使用是很小心的,借债都是有项目的
,政府对外债的管理能力与效率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好的。

  中国的外资使用上,监管在发展中国家算是很好的。外资来,至少要建个工厂或者研究
中心,如果提供技术那就更好。保证不是热钱,不好跑。外资要想到中国得利,就得搞生产
,不管怎么血汗工厂,总得出东西再管分配利润,这样就不是零和游戏。中国政府对于外资
还有准入限制,有些领域是不让外资搞的,有些领域只能合资,合资份额不能超过一个百分
比,有些领域就可以独资。具体细节不论,中国政府实际上知道有些产业不能让给外资。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资那是随意出入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连银行都开。

  中国政府利用外资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利用外资提升技术。具体操作有很多失误,但是
有这个原则了,总是能得到一些益处了。俺以为这个原则是不错的,改进的方法是在具体操
作上,不能不要外资了。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改进具体操作是有希望的。应该说中国政
府是有这个心的,从汽车行业能看出来。汽车行业从产量来说是有大发展的,技术提升就做
得不是太好,但是不能说中国政府想让外资操纵汽车业了,历年来有大量政策是想让汽车业
国产化的,象什么汽车国产化率得多少多少。中国利用外资提升技术也有做得好的,电子通
信产业就是一个。电视机是引进的日本技术,现在已经基本能自主研发了,虽然有些关键模
块要靠进口。

  通信产业引进了几家外国大公司,国内公司和它们竞争,奇迹般地活下来而且杀到了国
外。这在发展中国家都是没有过的事。现在中国出口产品分额最大的就是电子产品,已经是
中国的杀手锏了,就算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干过中国了。

  很多人批评的中国政府"造船不如买船"并不是乱说,但是放到全球范围去看,就应该承
认中国政府在发展制造业上还算是好的。事实上只有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上显现了
与发达国家对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改革开放之初是没有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会造什
么什么了,离真正有经济效益地卖到全球去还差很远。现在中国有几个产业没有发展得很好
,象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这些被人们所批评。但是要看到,这两个产业要是中国能搞
好了,那不就成发达国家了么?中国其实在其它制造业上发展得很不错,盯着两个难度很高
的骂,容易忽视总的趋势。

  还有一种误解,就是中国靠外资发展经济,外资都搞的是血汗工厂,中国人就只会在工
厂里干点简单的活。实际上血汗工厂对中国GDP的贡献并不大。因这这些工厂就是出口产品
到外国去,赚了贸易顺差才算到GDP里面去,一年不过二三百亿美元。

  可以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是虚的,但GDP不是虚的。中国的GDP主要是靠内需发展起来的
。可以用典型商品代表这种趋势。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期,靠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中
国的GDP发展就是非常实在的,现在就算穷人家里或多或少也有这些电器。90年代中期以来
,就是电话,手机,摩托车,这些也是普通人都能买得起的。

  接下来就是房地产汽车,如果做到普通人也买得起了,那就是中等发达国家了。现在只
能说,精英阶层能买得起。可是不能简单理解为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上层贪官们,实际上大量
的城市平民也能买车买房。也就是说,中国现在中产阶级的数量已经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
并且领先其它国家一个数量级,与发达国家也可比了。所以现在中国的城市里生活不看阴暗
面与发达国家其实差不多的,生活品质可能还要好,因为物价低。说这些不是为了自满,而
是为了表明,中国的发展是超过了历史上发展中国家所能做到的程度。问题当然还是很多的
。血汗工厂主要是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中国总体经济发展其实意义不大。

  从总的趋势来看,在全球,中国的经济奇迹的意义是非常大的。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发展
中国家几乎在所有制造业层面上显示了挑战的能力。以前那些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结构调
整指导得放弃了很多产业,专门干几个所谓的优势产业。但是中国没有接受这种指导,而一
直是自主发展的。中国现在的发展姿态其实很明显的,就是从低级产业到高级产业,一级级
占住了往上吃,占住了就不放弃。这个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已经发生的可怕事实了。可以说,
其余发展中国家除了卖资源基本发展的空间了。东南亚国家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争外资输给
了中国,接着就是经济危机。完了和中国经贸关系大发展,中国买的基本都是资源性商品,
包括旅游商品,中国的大量制造业产品占领东南亚市场。墨西哥也苦得很,与中国的优势产
业重叠了,也肯定竞争不过,所以拖着不让中国进WTO。也不能指望中国经济提升,工资上
涨转移产业到别的国家。中国还有好几亿农民没工作,不可能转移到别的国家,要转移也是
往中国内地转,或者搞民工潮让内地民工到沿海工作。唯一能有点谱的是印度,那么多人搞
开了血汗工厂竞争起来不一定谁赢。但是印度好象没有想到这条路。中国最多可能在经济真
正大发展成功了以后放弃这些产业,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所谓出于人道主义不要血汗
工厂的说法,中国政府是不会听的,那么多没工作的农民不知道怎么办,宁愿被人骂黑心。


  中国现在还在占住全球中级产业,这是俺认为加入WTO最大的利益所在。中级产业带动
经济可比低级产业厉害多了。一台电视机卖出去可能不赚几个钱,可是生产过程中有很多部
件,可以带动很多厂家。从全球份额上来说,不如中国衣服鞋帽这些低级商品大,但是态势
是一样的,中国就是成本最低质量还不断上升的。其它国家要想在这上面竞争更加不可能了
。因为这不是低工资就能做到的,主要靠产业聚集降低成本。主要配套厂家都在中国了,到
哪里建厂都比不过在中国建厂方便。现在有一种雪崩效应,就是全球都跑到中国建工厂,不
需要中国政府宣传了。这个很厉害,马上会见效。

  上面几段谈过,俺的结论就是,中国的经济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经
济大怪兽了,好也罢,坏也罢,都得正视这个怪兽。这也是中国与拉美国家70年代,东南亚
国家80年代的经济奇迹不同的地方。这些国家的的发展都是偏门的,而中国是一种全面追赶
的态势;这些国家发展以后必然会面临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挑战,而中国是一级一级往上吃没
有值得一提的竞争者。因此预测中国会发生类似的经济危机就此躺倒是过于简单了,没有看
到中国与它们的区别。

  现在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发展中国家从来没有过的阶段:挑战发达国家
。下面俺准备展望这个挑战中可能的事情,也谈谈四小龙的经验。

  四、中国挑战发达国家

  前面说到中国是一个经济怪兽,到了发展中国家以前从来没有到达过的阶段,要在经济
上挑战发达国家了。

  发达国家以前也遇到过挑战,那就是前苏联组织的经互会。如果经互会集团发展顺利,
会对发展中国家很有吸引力,经济上可能转向苏联模式。前面说到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可
以捞到很多好处,所以发达国家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冷战不仅是美苏互相看不顺眼,
背后有冷血的经济利益。美国用军事压力逼得经互会发展得不好,最后苏东波还自我爆炸,
成功化解了这次挑战。经互会散了,发达国家眼见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许多国家打开了
市场转向美国制式,还有很多资金逃出。

  现在中国表现出来的挑战姿态要低得多。首先中国自己会不会被吃掉还难说,成为发达
国家更是非常远期的事,挑战什么?所以这一段要一些想象,难以做到充分论证。

  如果眼光描向中国的内部,会发现中国问题非常之多。大量农民与城市贫民的贫困状态
的解决如果不是没有希望,也为时尚早,从这一点说,二三十年内中国不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但是俺要论证的是,中国即使有这么多的贫民,其状态与其它发展中国家还是不同的,可
以开始挑战发达国家了。历史上没有发达国家有过中国现在财政实力,四千亿的外汇储备虽
然有风险,但是的确是实力的象征。现在财政收入要上二万亿人民币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能力空前强大。没有发展中国家办过奥运会,特别是二战后,办奥运会就是实力的体现。也
没有任何发展中国家有过中国这样的军事实力。

  俺认为意义更大的是,中国有强有力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带,后续的城市群
还在跟上来。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靠山都是城市带,美国两个,日本一个,欧洲一个
。一个城市带就抵整个中国还多了,地盘就那么一些。这是俺认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原则之一
,搞城市带产业聚集,而不是全国撒胡椒面。现在有希望成为世界级城市带的只有中国这三
个,珠三角与长三角希望更大一些。现在一个珠三角就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
GDP。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内部的地区差距,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挑战发达国家的起点。这就
是发达国家的雏形,在任何发展中国家是从来没有的。城市带的发展,与一个大国整体的发
展是不同的,速度要快很多,每年十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可以持续很多年。从零开始到基本
成型,也就是30到40年。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发展势头没有看出停滞的意思,局部还有加速
,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不同。

  俺可以断言,以后中国的内部也是类似全球的格局。几个城市带再加上几个次级城市群
,就是中国的发达国家,生产生活模式也类似于发达国家。其余地区就是发展中国家,仍然
落后。总量上,人均GDP可能三四千美元,不能算发达国家。但是国家行为与发达国家类似
。俺觉得这个内部格局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接受的。这符合经济发展的聚集原则,追赶
战略必须如此。发达国家可以做到从地区意义上均贫富,中国相当长时间内没有这个可能。
如果没有一些局部地区追上发达国家,以后在国际上竞争更加没有力量。而且国际上竞争从
来就是以自己的优势地区为依托的。中国能办上奥运会不是因为广大的农村与中小城市,就
是因为几个亮点。俺是坚决支持这种地区战略的,俺对追赶发达国家比对地区均富的兴趣大
。如果两大城市带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俺就认为初步成功了。这需要这两个地区达到人
均一万美元左右的GDP,以一亿人口计,就是一万亿美元,基本就是现在整个中国的水平。
俺的预计是,这两个地区翻一番多些,加上非常可能的人民币升值就达成了。10年左右达成
希望很大。

  从国际经济行为模式看,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很不一样,如果不看商品的层级,与发达国
家到是更相似些。俺就把这说成是中国的挑战吧。

  中国的挑战,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争夺资源上。以前发展中国家只有自己卖资源的份,
谈不上和发达国家争资源,一没有特别大的需求,二没有本钱去争。连中国自己在改革开放
以前以及前期都是以出口资源为主,主要是煤,石油,木材。现在经常见到中国到全球搞石
油的消息,和日本抢俄国石油更是新闻焦点。其实早些年中国已经悄悄的在全球买下了一些
矿山与森林,数量还不小,1997年就花了有60多亿美元。这些年,国际市场的期货价格越来
越多地受中国需求的影响,总体来说有往上走的趋势。俺预计石油价格不可能再回到从前的
20美元以下,那中国肯定有多少买多少。其它的资源也是如此,慢慢中国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至少发展中国家出卖资源多了一个选择。中国的支付能力不会有问

  题,外汇储备在那里放着,每个月还在不断增加。这发达国家肯定不高兴,以前便宜买
的现在要多花钱了,但是又不好说中国什么。一些被中国抢了制造业份额的发展中国家之所
以和中国关系还不错,也是因为这个,中国上它们那买资源的钱比较公道,不会亏待它们。
这一项中国目前做得不错,注意和发展中国家搞好关系,悄悄地搞了不少海外资产。

  另外一个挑战,是中国要占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中国的技术能力是发展
中国家最高的,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中国商品非常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力与现实需求。
越南印尼就有很多中国摩托,比日本的便宜多了。甚至技术层级再高一些,如华为、中兴在
发展中国家搞的那许多电信大单。这两个公司今年的海外生意发展得非常好,估计有20亿美
元,这本来全是发达国家电信公司的。让俺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过小康生活需
要什么东西。电视机洗衣机家用电器,手机电话电信网,摩托车大客车,用上了这些东西基
本上就小康了。这些东西中国全部能以最低成本生产。那么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生意飞
速发展不是很自然么?毕竟它们卖资源来的钱没有多少,想要买好的东西没那个实力,也就
是中国能提供一些能实质提高全民生活水准的商品,怎么做不用太聪明吧?何况中国货的品
质一直在提升。现在看来,发展中国家还是和发达国家做生意多,吃老大的亏。这是因为发
达国家进入市场时间早,而中国又没有太多的全球经贸人才,主要的力量放在发达国家了。
但是这个趋势是合乎天理的,至少在离中国比较近的那些国家里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象缅
甸这样的,甚至可以称为中国的经济殖民地了。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经贸关系,发达国家
也没什么话好说的。

  中国在发达国家本身,也在占市场份额。这两年来,中国占了世界反倾销案的大部分,
就是这个趋势的体现。发达国家不可能用正当的经济手段阻止这些份额被占。按说中国卖的
这些中低档商品,发达国家基本不生产的,怎么也要为难中国?因为发达国家人民干高级产
业的也只是一部分,大部分被服务业吸收了,还有不多一些就业要靠一些传统产业,就是这
部分人和中国冲突了。当然中国中些中低档商品其实不影响发达国家的根本,这些反倾销案
纯属发达国家欺人太甚,最后肯定还是会让中国占住的。让这些中国商品进来,总体还是有
好处的,降低它们国家的物价,就算经济不景,生活水平也不下降。

  以上三个挑战,是以中国的城市群为依托的,如果只看中国的落后地区,那中国就是等
死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有这些城市群,这就是中国入WTO的意义。现在好处慢慢在兑现
,这两年进出口额都是30%多的超高速增长。两年就增加了一半还多,这是个什么概念。只
要不是对数字太不敏感,就能从这里面看出趋势。这些俺比较有把握。但是发展下去卖得再
多也动不了发达国家的根本,也许不能叫挑战。真正能让它们急眼的,得靠一些远期展望。
也许往下写着就成了俺的胡扯了。

  中国内部就算是以发展城市带为追赶战略的核心,具体如何进行,俺还没有谈。如果全
是中低级的产业或者血汗工厂,显然是不行。下面准备就具体的产业分析一下,也会谈到四
小龙的经验教训。

  五、中国的产业升级

  前面说到中国挑战发达国家的几个基本原则。一个是做不到均富,得条件好的地区先上
,那么就是珠三角长三角这两个地区先往上冲。二个是各级产业都不放弃,一级级往上吃。
这在世界经济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事,所以很多事得靠推测。

  这里推测的都是往高端产业看。中低端血汗工厂怎么办,大堆国企怎么办,是另外的命
题。即使有血汗工厂,有国企难题,也不能等这些问题解决了再升级。一时解决不了也要发
展高端产业。所以就是一边是工人农民在中低档产业受苦挣些小钱维持国家运行,一边有人
在高端往上努力。这一段就是说怎么往高端上努力,那么四小龙的经验有些益处。

  四小龙经验人们总结过很多。都是儒家文化圈,人民勤劳爱学习脑子不笨。这个从情理
上的确有帮助。另外政治比较稳定,有相当长的时间专心搞经济建设也很重要。南韩朴正熙
台湾蒋经国都有十多年的独裁时间,干经济很得力的,新加坡李光耀更是一直干了30多年。
香港港英当局实质上相当于不用管政权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这条件,四年任
期可能有二年半在忙选举,还得应付各种乱七八糟的民意,瓦杰帕依就把印度教神庙当一个
特大事来抓。要说这两个条件,中国都有。但是发达国家的扶持,就不可能有了。发达国家
有意扶持四小龙围堵中国,这么说也许没有特别硬的证据,但是至少没有去阻止这四小龙走
向发达。在技术转移开放市场这两项上,没有为难它们。

  四小龙是不是自己搞研发成为发达国家的?至少开始不是。台湾的芯片厂的技术是买的
,南韩的汽车业开始也是合资的。但是台湾南韩新加坡对技术的吸收与产业的培养是做得是
比较不错的。象南韩那样首先要敢于做大,然后利用本国市场把自己的企业养大,然后杀向
全世界。香港更特殊,没什么高级制造业,在产业上不是大陆的学习对象。

  那么中国能不能重复台湾南韩新加坡的产业奇迹?就是靠引进技术,自己消化吸收以后
利用国内市场培养大企业,做到自主研发杀向国际市场。有些人说,不可能的,中国已经或
者将要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殖民地了,会和那些发展中国家一样完蛋。这等于循环论证。因为
升级不了产业,所以成为经济殖民地盯死在低收益产业上。因为是经济殖民地了,所以升级
不了产业。这样说没什么意义。这升级产业其实是一个比较专门的事,如果想干出来,而且
有了足够的条件,那是很自然的事。想不想升级产业?这不会有问题,政府领导就算是再王
八蛋也不会不想。就连东南亚与印度都想,他们国家连普通民众都觉得搞不过中国商品了,
马来西亚政府印度政府就说不和中国在中低端争了,俺们干高科技。当然,实际上它们是往
中国卖资源。

  中国的条件够不够?俺以为中国政府真心要搞某个产业有几个绝招别的国家是没有的。
一个是下狠心,上百亿美金扑上去,按两弹一星那么搞。第二个是搞政府采购,那个需求也
可以非常大,还不违反WTO的规定。第三个是市场换技术。虽然说发达国家搞技术封锁,中
国不可能象四小龙那样买到技术,但是仍然有讨价还价的空间。搞合资,中国出钱出人,发
达国家出技术,行不行?产业培育起来了,利润对半劈。发达国家公司很多,看着现实的中
国市场眼热,这家不肯那家肯。当然要是发达国家肯卖技术了那就更简单了。中国出得起大
价钱,因为买过来了国内市场一开发肯定还是赚的,别的发展中国家就不一定出得起钱,出
得起也不敢买,怕收不回成本。

  这第三种招数需要说明一下。以感光行业为例,柯达转移技术到中国生产传统胶片,用
柯达的品牌,并且技术上帮助中国唯一剩下的品牌乐凯。利润按股份分成。结果是中国的胶
卷产业形成了,但是大量利润流到了柯达。三年内,中国就从柯达全球市场的第17位变到了
第二位。俺认为这种结果比产业没有形成,人民用高价胶卷要好,毕竟税收上来了,也满足
了人民的需求。但是不如自己完全自主品牌好。中国政府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这一招。当
初老朱也是没办法,全行业亏损近百亿,只好走上了这条路。当然现在乐凯也还有希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达国家想对中国搞技术封锁,想要维持是非常难。一是中国自己
研究出来了,二是发达国家思想不统一某一家被中国利诱,三是沉不住气怕中国自己研究出
来了干脆卖了捞一笔算了。那么面对这种局势中国如何做?有人说,咱们独立自主,全部自
己研究了。这个是不对的。搞研发周期很长,耗资也很大,能引进技术没有不引进的道理。
但是也不能等别人卖,自己真不搞了。就是三管齐下,自己也研究,也利诱,也引进。还要
使劲宣传自己的技术能力,说俺们什么什么都能干,那个啥啥还干不了,你不卖老子自己研
究了。神五就是这个路数,的确非常管用。看样子中国政府这些招数都意识到了,俺预计中
国这些年会有一个引进技术的高潮。

  如果引进了或者自己搞出了技术,如何培育产业?这个就得靠市场经济了。买来技术不
是让厂子胡整就完事的,得生产出通过市场检验的产品。也不能光生产就完了,还要后续自
主研发。这就是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问题。那么中国人能不能干好这个事?中国那么多大学
生都是吃干饭的?还有越来越多的海龟。有了技术都不干不好,那也只能干低等的活了。俺
这里也假定中国能够培养出足够的技术人才,当然得有意识地这么去做。

  所以实际上中国的产业升级之路就这么定了。花大价钱搞技术,中国政府只要想出,就
出得起这个价钱。花大力气培养技术人才,中国政府只要想这么干,就有足够的人才。再花
大力气国内市场培育高技术企业,招数也不是什么新鲜的,就是宣扬国货,提倡国产化率,
政府采购。俺看这一切完全取决于中国政府的主观意志。假如政府都是操蛋,满足于中低档
的日子了,当然没戏。可是胡温政府是这么没种的么?发展中国家哪国都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俺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全都是有现实条件摆着的。这也要归功于20年来改革
开放打下的实力,以及改革前立下的独立自主的精神。除非你信中国政府被发达国家控制了
,不想干这些。

  那么有没有可能中国产业升级了不算数,还是低收益呢?你会生产电视了,可人家发达
国家干上飞机汽车了,还是赚得比你多多了。在从前的确是如此,但是以后未必。俺认为发
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就快走到了尽头,这也是发达国家经济停滞的根源,不过这个就不写了。


  按人的基本需求来说吧,衣食住行玩,还有生老病死。食中国领先世界;衣发达国家也
就是往高档上玩,不是制造问题而是文化上的设计问题;住就是造房子,俺把家用电器与通
迅设施也算进去,中国也不弱;行就是飞机汽车造船,中国造船不错,飞机汽车要追赶;玩
,就是电影工业,中国也要加紧干,俺把教育也算这里头;生老病死就是医疗产业,这个也
要追。所以俺认为中国需要追赶就是有限几个:飞机汽车医疗仪器制造业,以及所有制造业
基础的芯片业机器工业,加上文化教育产业。这几个搞定了,基本齐活了,中国和发达国家
差距就不是特别要紧了。因为说到底,发展产业是为了人民生活,不是为了和发达国家较劲
。实际上俺相信发达国家一段时间内发展不出什么特别厉害的产业,象移民太空,核聚变发
电等等。就算生物工程什么的出了奇迹,发达国家GDP又翻番了,也没什么好怕的,中国照
样按照原来的衣食住行玩生活。

  中国有没有飞机汽车医疗仪器制造业?差是差些,还是有的,搭的架子还挺大。世界上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项也没有,再有也就是印度巴西了,俄国还在回复正常过程中,暂时
不考虑。这就是俺说中国是一个全面追赶态势的主要意思。这些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干得不
太好。中国汽车业让德国大众挖着最大一桶金了,每股利润80%靠中国市场,全国最大两个
汽车厂就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怪不得施罗德往中国跑得勤。为买飞机给波音与空客送钱
不计其数。这是两个最招人骂的产业。俺也觉得中国搞汽车的太不争气了,特别是对比韩国
的汽车业。韩国人开始也是搞汽车业合资,可是市场保护与技术吸收比中国做得好多了。到
中国这,注意合资了,关键的技术也没榨出来,还没有自主研发。全国上百家大小车厂,基
本玩的的广告概念花活。飞机产业难度更高,因为全世界其实就两家,俺不敢说中国过去怎
样发展运十就一定能干好,可是过去不敢搞研发,光买飞机是不对的。

  芯片业靠自己发展短期难度比较大,就靠台湾或者德国商人了。俺的底线是,芯片工厂
得在中国大陆。当初台湾的芯片厂技术是台湾自己的么?不是,但是台湾靠芯片业发展到一
万多美元的人均GDP。工厂来了,后面都好说,是买技术还是自己研发都可以边赚钱边发展
。机器工业靠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资来不来都不闲着。

  从这些中国的落后产业来看,如果说中国政府是想发展的话,关键就是一个敢不敢投入
的问题。以前不敢或者财力不足或者外国人技术封锁,反正是没搞起来。现在后悔当初没有
冲上去。这也不能就说是当初领导人卖国,为了出国考察宁愿买飞机。当初中国太落后,人
眼界又不开,以为发达国家多么神奇,还要搞全盘西化,各种乱七八糟的思想多得很。这种
情况下作出一些错误决策是很正常的,不犯这种错误到是太神奇了。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看那
时人的思想。但是现在总没有理由不敢了吧,什么条件都具备了,全球也没有什么新鲜事中
国不知道了,中国要再不花大力气投入这些产业,那还真是不可思议了。看看中国芯片业投
了多少钱,其实已经这么干开了。支线客机也要上。高速铁路也要上,是引进技术还是先造
条铁路看看都好说,关键是敢上了。汽车更是热火朝天,已经成为经济最大增长点了。敢上
了就好说了,一时干不好,本钱厚不怕。不象小国,被总统贪了些钱整个国家就垮了。

  俺是绝对相信中国领导层是准备发展这些产业的,而且准备花大价钱,把这些产业当中
国下一阶段的重点。这个不要多高水平。只是走到这个阶段比较困难,真走到了中国这个阶
段,不管是哪个发展中国家都会这么打算的。俺就说了,不怕开始不会干,就怕没了斗的心
气儿。义和团水平低不要紧,毛泽东水平高了,就翻过身来了。邓江朱有些产业没搞好,胡
温纠正了政策,照样能扭转局面。因为邓江朱相当于不会斗争,不是慈禧出卖产业。其实他
们在其它产业上相当厉害,几个领导人出访发展中国家经常带着长虹海尔华为中兴的头作宣
传。比如说攻击老朱搞国企坏了事,这个是有谱的。要说老朱不关心产业发展,那是无聊了

  写到这里,这个系列差不多算完了。俺最后的结论是光明的,中国具备了产业升级的所
有条件,从而会在接下来的十年左右时间里在几个城市带里实现产业升级,从而突破发展中
国家的宿命,堂堂正正在国际经济市场上与发达国家竞争。中国升级完成以后,国际经济秩
序会变得如何,俺这里也不去想,但是一定是非常重大的事件。至于升级具体是由国企干还
是民企来,俺没有去仔细想,就是看个趋势。老的产业,还是不能放弃。农民与国企的问题
,暂时也放在一边,俺认为产业升级也不足以完全解决这两个问题,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行。
均贫富也不急在一时。血汗工厂如何解决也不谈。中国问题太多了,俺只是论证了产业升级
的现实可能性,并不是妄图解决中国的

  这些重大问题。但是俺相信产业升级会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好的准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