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到连城汽车时刻表: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之我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6:57:54

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之我见

时间:2010-4-22 9:17:02

/*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耿志敏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梁学校小学部  辽宁  阜新  123125

许多教师认为:农村地处偏僻,没有城镇那种人文地理环境,接触的新事物也少,所以农村的孩子视野狭小,见识少,写出来的习作自然没有城里孩子的流畅,有创意。笔者认为不尽然,如果教师在学生的习作指导课上指导得好,农村的孩子一样能写出好文章。在十年来的语文教学生涯中,笔者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有以下几点体会。

1   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而当前,农村小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遇到作文敷衍了事,只图交差而已,因此,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必须激发、培养、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如果从以下三方面去抓,那么就很容易收到实效。

1.1以教材为本,激发写作兴趣

教材里的文章大多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并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们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结合教材有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第十一册语文《鸟的天堂》一文,作者用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抓住大榕树的大、美等特点通过真挚的感情、华丽的词句描绘出来,让多少读者想去亲眼目睹“鸟的天堂”的神奇。在本文的教学中,笔者抓住学生的情感 趁机激励学生去观察:我们农村有多少美丽的风景,你能不能选一处,抓住它和主要特点,把它的美写出来。让大家也想去看看。有了主要动机,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真的细心留心家乡美丽的景点,把家乡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1.2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写作兴趣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来源于自身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农村小学的孩子由于所处环境的因素,他们的见识确实少了一些,但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认识事物,捕捉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素材,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写作兴趣。在一次习作课中,笔者组织了一个“小记者出行”活动

在课堂上要求每个小学生扮演记者采访老师 。笔者把采访要求讲具体,就让学生向笔者发问。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平时不敢问的问题,笔者一一热心地作了解答。活动结束后,笔者没有要学生马上写作文,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采访校长,或是村长把采访的过程写下来。这是一个全新的实践活动,学生很感兴趣,所以积极性很高,那次的采访稿都写得不错。除此之外,笔者常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游览山色、为村民做好事、到田里体验收获的快乐等实践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2   修饰方言,教会说话

大多数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语言不规范,与标准的白话文不相吻合,语无伦次、错字、别字百出,语病,句病连篇。这些都是教师头痛的作文问题。为此,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修饰方言,教会说话,确实是迫不及待。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堡垒“工程”。笔者认为应从这些途径入手:提倡说普通话,书面语言常挂口中,摒弃方言,以规范其语序表达;教师课堂语言要简洁规范,注重学生课堂语言的完整性,以免说三漏四;多读范文、多背诵妙句佳言,培养语感;课堂多让学生多练口头作文,及时纠正方言语病;学生勤于练笔,多写日记、周记。

3   多渠道练习写作,帮助积累素材

3.1丰富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写作也一样,只有阅读过大量的课外优秀习作,学生才能从中取得丰富的知识,写起文章来才会才思如泉涌。因此,笔者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读物,让他们到图书馆去借来读,笔者还在班级上设立了一个读书角,让学生把家里的好书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分享。如果在网上或报上看到什么好文章,笔者也会带到班上与同学们共享。在笔者的影响下,孩子们读书的热情日益高涨,有的学生在半路上捡到一张旧报纸也会津津有味地看半天。

3.2培养学生积累的好习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常常对我们说他们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有一种“立足课本,放眼课外”的远见认识,想方设法让学生积累素材。除了要求学生学会课文,积累课本中的题材,还要联想课文与生活中的人或事物,甚至让学生想象、推理、重组可能有的美好生活,培养学生设计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养成一遇到、或看到好玩的、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就它记下来,作为日后写文章的素材。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家庭中的各种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动脑、动口、动手、动笔。这样才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

3.3严要求,多表扬

每次习作,一定要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严要求,是从反面刺激学生多写。多表扬是从正面鼓励学生,哪怕有一点突破,或会用几个学过的优美词语、句子,或者引用恰当,或者开了个好头,结了个好尾。

3.4抓住偶发事件,即兴作文

笔者最学用的是让学生即兴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巧妙灵活地把握学生间、课堂上等偶发事件引导学生将当时的经历和感受写成作文。有一次,上课了,师生问好后,笔者发现黑板没擦,笔者一言不发地站着,学生们不知道笔者怎么了,笔者指了指黑板,他们才恍然大悟。有一个小个子男同学上来帮笔者擦黑板。他由于个子小,要跳起来才能擦得到,他的动作诙谐有趣,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笔者灵机一动,要求学生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写下来。在这次习作中,有许多平时习作水平一般的学生写得很精彩,他们把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都描写得很到位。同学之间相互争吵,找笔者告状,笔者什么都学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暖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一行字,相同学自己处理。然后把这件事的经过写下来。类似的作文写多了,学生习作水平就自然提高了。

4   指导学生习作与修改并重

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这是一句至理名言。笔者常常鼓励学生在多写的同时多修改。养成自觉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笔者在指导的过程中,边导边作,指导学生突破关键,掌握规律。如指导学生怎样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来写,笔者就从一个实例的训练中掌握方法规律,围绕文章主题,细心观察、深入思考,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除此之外,笔者还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修改同桌的作文,让他们体会到怎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农村的孩子也聪明,如能学抓不懈,他们也能写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