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河古镇要门票吗:属灵生命成长的五个阶段 第一讲 属灵生命成长概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50:09
属灵生命成长的五个阶段
原讲者:张熙和牧师
 
第一讲 属灵生命成长概论
 
主内的弟兄姐妹们,我希望透过圣经的教导,跟大家谈一谈关于属灵生命成长的基要道理。我希望透过这一系列的属灵生命成长信息,能够帮助教会的同工们和弟兄姐妹认识到属灵生命成长的重要和途径。
在这属灵生命成长的上半部,我们会看一看属灵生命的五个不同阶段。今天,我们会简单地先来个概论。开始之前,让我们打开歌罗西书1章28-29节。我想透过这两节经文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
“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
请大家留意,在这两节经文里,保罗向我们诉说了他的心志,他说他尽心竭力是为了什么呢?他照着神在他身上运行的大能尽心竭力,他要将人完完全全地引到神的面前。保罗所关心不单是传福音,他跟我们今天传福音的概念不太一样。他所关心的不单是传福音,而且,他知道神要他做的就是把信徒完完全全地在基督里引到神的面前,这就是保罗的心志,这也是传福音的目标。
或者我们可以再看一节经文,我们翻到以弗所书4章13节: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保罗在这里鼓励我们,作肢体的,要彼此建立;有恩赐的,要各尽其职,使到这些圣徒能够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身量。这是使徒保罗的心志。当然,这不是他个人的心志,你留意到,主耶稣也常常强调我们必须做完全人。虽然在今生我们不能够做到完美无缺,但这并不代表说我们就不需要追求完全。保罗很清楚明白主耶稣的心意,所以在歌罗西书1章28、29节,他说到,他要把人完完全全地带到神的面前,不单是信主,还要带他们长大成人。
那么,这里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在基督里长大成人呢?我们都知道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你能够看见,成长不单是重要,而且是必要的。不成长的基督徒,你可以说,他的救恩已经出现了问题。你可能会觉得,我所说的话跟一般传统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按着圣经来说话,成长不但是重要,而且是必要的。为什么成长是重要和必要的呢?因为它是关乎我们的救恩的。所以,我们今天要谈一谈,到底我们怎样能够在基督里长大成人呢?
无论是在我自己个人的属灵生命成长来看,或者是考虑到带领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圣经有没有给我们任何的提示,或者是任何的蓝图呢?
记得有一次我去探访一间教会,那边的负责人也跟我分享说,他们教会里头有很多的年轻人都很愿意去宣教,而教会的领导们也鼓励他们出去宣教,希望借着差遣他们出去,能够使他们更快地成长。后来,这个计划失败了。他很坦白地告诉我,这些年轻人就是不成熟,他们去了之后,把别人的教会的问题搞得更严重、更复杂。最后,他们那些年长的还要过去帮他们收拾残局。所以,他跟我分享说,他们也在思想,怎样才能够把弟兄们带起来,使他们能够长大成人。后来,他又跟我说,他们现在又考虑另外一个新方案了,这是什么方案呢?这方案就是,现在他们就让一个年长的基督徒带着一个年轻的基督徒去宣教,希望这样的安排能够帮助那个年轻信主的快点长大。
所以,你看他们也在拼命地摸索,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信徒的生命不成长的话,教会里将会有很多的问题。所以他们也希望看到那些年轻信主的弟兄姐妹能够快快地成长。
问题是,我们都知道成长的重要,但是,在我们心里,是否有一个清楚的方案呢?或者我们是否知道圣经里有任何的教导,去教导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成长呢?其实,你在想着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你确实也想不起圣经在哪里具体地告诉我们基督徒应该怎么样地成长。可能圣经在不同的地方偶尔也会谈到成长的问题,比如说,在彼得前书2章2节说到我们必须靠着吃灵奶而成长。但是,具体又是怎么回事呢?使徒彼得并没有很详细地交待。
保罗在以弗所书4章说到,我们要借着各尽其职,建立教会,但是他也没有具体地说应该怎么做。我们知道,成长是跟神的话语有关系,我们也知道,这是跟爱有关系。但是,具体又怎么样呢?
首先,我要大家留意,圣经本身就是一些书信,特别是新约的书信,是按着当时教会的需要和情况来写的。当时的作者根本没有想到系统的神学,或者系统的教导,所以,在书信当中,你很难找到有系统的东西。比如说,如何系统地教导我们怎样去祷告,怎样去亲近神,也没有很系统的教导,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成长。所以,你看了新约,也找不到任何有关成长的系统教导,因为这不是新约书信的原意。
圣经不是一本系统神学。我们喜欢把什么东西都给系统化了,第一步是怎么做,第二步又怎么做,第三步又是怎么做,但是,新约圣经里却偏偏不给我们来这一套。所以,这个困难就是,你留意到圣经里头确实没有系统地告诉我们基督徒是应该怎么成长的。你必须要有属灵的智慧,能够在当中,在不同的书信中,去吸收这些重要的元素,然后再把它们集合在一起,才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图画。
除了这个困难以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困难,你知道是什么困难吗?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我们本身的教会传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以致我们看不见圣经里面,在不同的地方谈到成长的重要。教会的传统是属灵生命成长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基督教是在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中,从罗马教会分出来的,所以,基督教也被称为是新教。你知道,当时宗教改革的运动是因为反对教会的败坏,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兴起了一群人进行宗教改革。在对圣经的认识方面,当时有一个很流行的宗教改革的口号,你知道是什么口号吗?因为他们知道罗马天主教太强调行为了,所以宗教改革的重点就是强调凭信心称义。当时,就是用“凭信心称义”,来作为宗教改革的口号。当然,这个强调是正确的,很不幸的是,这些改革的前辈们,比如说我们的前辈马丁·路德,当时他为了强调这个信心的重要,他甚至强调“单凭信心称义”。他在因信称义的前面,还加上了一个字,就是“单”,就是单单凭信心称义。
如果你熟悉圣经的话,你会发现到,圣经只说因信称义,圣经并没有强调单凭信心称义。不但如此,雅各书2章24节的强调正好相反,雅各说,我们称义不是单因着信。请大家留意,雅各书2章24节说,我们称义不是单因着信。
这种偏激的强调,就导致后来教会只注重因信称义,而忽略了其它圣经方面重要的教导。其它方面的教导不是说不可以提,但是你不可以过分地提,你过分地提,过分地强调,就等于说你冒犯了“单”这个字。因为“单”这个字是强调说,只要靠信心,一切就足够了,其它方面都是不重要的,都是次要的,其它方面跟救恩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正因为如此,属灵生命的成长,也一直以来不被人重视,因为大家觉得这是次要的,反正已经得救了,那么,成长和不成长,这个分别就不是很大了。反正得救是最终的目标,那么,为什么我们要那么关心成长呢?
这里,我们看到教会一直以来的问题,就是喜欢把这些圣经的道理给教条化了,就是一句话把它给总结了。所以,在这里也不例外,基督教就把救恩用一句话给总结了,就是单凭信心称义。如果你跟着追问说:既然得救是单凭信,那么,请问“信”又是什么意思呢?跟着,你又会得到一连串的教条式的答案:信就是要相信。那么,要相信什么呢?就是你得相信耶稣就是神的儿子,你要相信他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你要相信他三天后复活,你要相信他将要再回来审判世界。于是,我们把信心的定义给它全部教条化了,只要你接受、相信这一连串的教条,那么,你就得救了。
如果你问,那么,称义又是什么意思呢?那么,你所得到的答案也是很简单的。称义就是得救了。没有比这个更简单的答案了。你会发觉到,我们经常习惯将很多圣经里头的道理,很狭窄地给它定义下来了。我们把很多的圣经教导,都简化了,教条化了,使到它里头丰富的意思已经失去了。
所以,这里我们看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既然我们强调“单凭信心称义”,那么,其它的东西就变成次要了,其它的教导就可有可无了。这就是为什么基督教有个弊病,就是很害怕谈到行为。我们如果要谈到属灵生命的成长,我们自然就要谈到行动,我们自然就要谈到追求爱心,追求圣洁,追求善行,这一切都是行动,也是行为。但是,因为我们被自己的这个很狭窄的救恩的定义给限制了,以致我们不敢谈它,或者也不想谈它,慢慢地,这个成长的重要就给人家忽略了。你会发觉到,教会的传统和很多的所谓的教条成了我们的框框,这些框框使到我们觉得其它的教导都变成不重要,也不需要强调了。而且,这种框框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比如说,有一次,我跟一位传道人谈到得救的问题,他这样告诉我,他说:只要相信,就已经得救了。
我问他:那么,受洗是不是重要呢?
他说:受洗最好是有的,没有也不要紧,因为我们是单凭信称义嘛。
我说:既然单凭信,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强调受洗呢?
他自己也觉得很奇怪,他说:感觉上最好是受洗吧,如果不受洗,也不要紧,反正已经得救了。
跟着,我又问他:圣餐又怎么样呢?
他说:圣餐是给那些已经受了洗的人领的。
我问他说:圣餐不是给那些已经得救的人领吗?
他说:是的。
这样,你说信的人已经得救,为什么没有受洗的人不能够领圣餐呢?
最后,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感觉到圣经里面还不止这方面,但是,因为这些框框的限制,他不敢去超越这个框框。因为当你跨越这个框框的时候,那你就是在谈行为了,你就是在强调行为了,你可能就成了异端或者极端。
所以,我们就很可怜地被辖制在这个很狭窄的教条里头,使到圣经里面凡是告诉我们关于成长的途径和蓝图的,都变成不重要了。既然我们已经得救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谈成长呢?甚至,我们为什么还要谈教会呢?既然这个人已经得救,其实他去不去教会,难道会影响他的得救吗?既然他已经是相信了,那么,他就已经得救了。得救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吗?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谈成长呢?为什么要谈教会呢?除非属灵的成长是跟救恩有关系,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不成长,你就不能得救。
所以,这是我们所面对的第二方面的困难。我要大家留意,这个障碍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是不容易突破的,如果我们真的想在圣经里面找到这个关于成长的蓝图,我们真的要去实行,我们必须跨越这一切的框框,这些教条和框框是不断地在限制着我们,把这个生命的道理变成教条来局限我们,使到我们不能够明白神的旨意,或者经历神话语的能力。
所以在开始之前,我要跟大家谈一谈关于成长的一些障碍。希望你至少能够明白当中的难处是挺多的。
今天,我想概括地跟大家谈一谈属灵生命的五个不同的阶段。在圣经里面,属灵生命是被分为五个阶段,让我们一起来看约翰一书2章12-14节:
小子们哪,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的罪借着主名得了赦免。父老啊,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那从起初原有的。少年人哪,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胜了那恶者。小子们哪,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父。父老啊,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那从起初原有的。少年人哪,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刚强,神的道常存在你们心里,你们也胜了那恶者。
如果你仔细地观察这几节经文,你会发现到,在使徒约翰的心目中,他看到教会至少有四个不同层次的基督徒。他在这里是逐一地按着他们的年龄,就是属灵的年龄,去劝勉他们。如果你看中文圣经的话,你就很难在这几节经文里看到有四个不同的属灵阶段了,你只能看到三个。
第一个很明显的就是“父老”。父老,如果按着原文来看,就是指“父亲”的意思,他们大概的年龄是四十岁以上。当然,我说的年龄是指肉身的年龄,这里所说的不是属肉体的父老,而是指属灵的父老。我将肉身的年龄告诉大家,是希望大家在脑海里有一个大概的形象,这个属灵的父老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而第二个阶段我们能够看到的,就是在第13节、14节所说到的“少年人”。“少年人”,如果按着希腊原文的意思,应该是指“青年”。他们的年龄是在二十四到四十岁之间。当然,我在这里要再次强调,我说的年龄是指肉身的年龄,而这里所说的“少年人”,不是指属肉体的少年人,而是指属灵阶段的少年人。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将这个少年人理解为“青年人”才比较正确,因为他们的年龄是应该在二十四到四十岁之间,所以不应该称他们为“少年”,应该称他们为“青年”。
而在中文圣经里,我们能够看到的第三个阶段就是“小子”。不过,我要大家留意,如果按着希腊原文的话,第12节的“小子”和第13节的“小子”,并不是同一个希腊原文。第12节的“小子”指的是“少年人”,就是十二岁到二十岁之间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将13节和14节的“少年人”改为“青年人”,这样,我们就不会混乱这四个不同的阶段了。所以,请大家留意,第12节所说到的“小子”,实际是指“少年人”。
那么,第13节所说到的“小子”又是指哪一个阶段呢?其实,如果按着原文的话,第13节所说到的“小子”,其实是指“儿童”,就是十二岁以下的小孩子。
所以在这里,我们总共看到了四个不同的属灵阶段,而使徒约翰就是逐一地按着他们的不同属灵年龄或者属阶段,来给予他们忠告,来劝勉,来鼓励他们。所以这里我们看到,在教会里头,在神的家里头,我们有儿童,有少年,有青年,有父老。区分这几个不同的属灵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我们个人,还是对于教会整体,因为我们必须按着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方式去带领和帮助他们成长。如果我们分不清楚这些属灵的阶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去带领、去牧养教会,这样自然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这就是为什么圣经说我们不能用干粮来喂婴孩,我们也不能用奶去喂成年人,因为我们必须按着他们的需要来喂养和带领他们。
刚才我说到,圣经基本上将属灵的阶段分为五个阶段,我们已经看到了四个阶段,那么,这第五个阶段是什么呢?我想,第五个阶段是最明显不过的了,就是圣经里经常说到的婴孩阶段。
关于婴孩阶段,大家可以参考希伯来书5章13-14节,还有哥林多前书3章1-4节。因为时间的缘故,我们今天暂且谈到这里为止,我们下一次会详细地来看婴孩期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