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官网12306:帮忙过了度反而成了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11:17

助人为乐是美德,而有些人则把它当做道德制高点,伤害对方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文 / NATALIE ANGIER)几年前,美国旧金山一家医院肿瘤科的一位医师邀请他神经科的同事罗伯特·伯顿 (Robert A. Burton) 给一位患晚期转移性肿瘤的老年病人进行脊髓穿刺手术。病人在那天上午有些头晕,于是这位肿瘤科医师想要检查病人是否染上了脑膜炎或别的感染。

伯顿医师犹豫了——脊髓穿刺很痛苦,病人的病情预后已经十分糟糕,这种时候真的有必要检测一项不怎么重要的感染吗?但这位作风强硬的肿瘤科医师执意如此。

伯顿医师在电话采访中说道,“对他而言,没什么事会是多余的,任何时候都存在希望。”

病人及其家属都乞求伯顿医师不要进行脊髓穿刺手术。伯顿医师转达了他们的请求后,肿瘤科医师继续游说病人进行手术,身心疲惫的一家人最终同意了。

伯顿医师害怕的事果然发生了:手术过程非常痛苦,而且很难操作,最终没有为治疗带来任何有用的结果,除了让病人持续经历了好几天的术后头痛,直至因肿瘤恶化陷入昏迷并死去。

病态利他主义

牛津大学出版社今秋即将出版的新书《病态利他主义》( Pathological Altruism )讨论了这种现象:那些表面看起来帮助人的行为如果走入极端、使用不当或过度狂热,反而会帮倒忙、甚至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伯顿医师也参与了这本书的写作,他表示,那位肿瘤科同事的行为就属于“病态利他主义”的典型例子。

伯顿医师说: “如果你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而且你又确信自己在做的是为了病人好,那么你很难意识到自己已经朝着危险地带进发了。”

病态利他主义并不仅限于表现出自我牺牲的举动——譬如将肾脏或部分肝脏捐献给陌生人;许多行为失调里面也存在这种 “变了味的无私” ,比如厌食症、 “动物囤积”( animal hoarding,一种失调症,指一个人养很多只动物但却不好好照顾它们——编注)、忍受伴侣虐待的女性,还有容忍酗酒者的男性。

社会要能正常运转,每个人都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他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在政治环境中常常发生霸权干涉的助人行为。 ‘帮助他人’ 的想法让人们产生 ‘铁肩担道义’ 的强烈快感,坚信己方事业的伟大和正义,而认定其他的敌手都是背叛了革命。

《病态利他主义》一书的编辑,美国密歇根州奥克兰大学的工程学副教授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表示,当她在医学或社科会议上提到病态利他主义时, “人们看我的表情,就像我变成了怪物一样。” 人们反驳她说, “按照定义,利他主义不可能是病态的呀。”

事实上,有关利他主义、慷慨大方以及其他助益行为的研究,最近在学术界相当盛行,一部分原因正是要抗衡源自达尔文主义的 “自私基因” 观点。许多研究人员指出,人类是一个异常爱好合作的物种,我们愿意与没有血缘关系的同类一起密切友好地共同劳作,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动物。这些研究人员认为,利他的冲动不仅仅是人性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它还是我们身而为人的根本基础。

从工程师的角度来看

然而,奥克利博士对盛誉之下的利他主义持怀疑态度。她表示,自己并没有把利他主义看作从天而降的神圣之物,而是从工程师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工程学的第一准则就是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产出就有消耗。” 一处增量,必然导致另一处减量。

其次,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 0 ,这就意味着新建秩序的有序性比原先略小。奥克利博士说,提出这些类比不是为了证明不可能做好事,只是以工程师的思维方法来诠释能量的损失和自我的局限。

举例来说,关心病人的护士当然会受到病人的喜爱。不过,研究显示,跟那些与病人保持一定距离的护士相比,对病人投入感情的护士会更加劳累,更早从岗位上退下来。再比如,你若是给了孩子 A 一大堆礼物;孩子 B 立马就放声嚎哭;而不声不响的孩子 C 长大后会写小说,把你写成大恶人。 奥克利说, “病态的利他主义一定会发生。”

耶路撒冷哈达萨大学医学中心( Hadassa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的临床心理学医师雷切尔·巴赫纳-梅尔曼( Rachel Bachner-Melman )专门研究饮食絮乱,她见过许多患有厌食症的年轻女性那种 “极端没有自我(selflessness)”的表现。巴赫纳-梅尔曼表示, “她们对周遭人的需求极其敏感,但却掩饰自己的需求,或者否认自己有需求,装作需求不存在。” 这些女性觉得自己既可憎又空虚,对不起其他人,因此不断地付出来弥补。

否认和心理区隔( mental compartmentalization,跟否认一样,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指将不同的体验及连带的感情很好地区隔开来,以便更好地活在当下。例如不把工作压力带回家,从而让生活和人际关系不受影响——编注)在处于虐待型关系中的人身上也尤为突出。这些人常常告诉自己,通过自己足够多的牺牲以及对伴侣时不时的放任,施虐或酗酒的另一半终会洗心革面。

有动物囤积行为的人则表现出感官上的极端否认。这类人会饲养十几二十几只,甚至数百只猫、仓鼠、雪貂、海龟等等,这远远超过了他们能够照顾的数量。

美国塔夫茨大学兽医学院的临床助理教授、动物囤积研究协会( Hoarding of Animals Research Consortium )的创始人加里·帕特奈克(Gary J. Patronek)博士表示,动物囤积者常常过着双重人生。在工作中,他们非常可靠,充分了解卫生的重要性;可一旦回家,他们就进入了一个肮脏又混乱的世界,充斥着散发恶臭和因为营养不良而死去的动物。

但是动物囤积者却注意不到这些。帕特奈克博士说, “他们看到的完全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和平王国。” 动物囤积者可能把自己当作动物的救星,但他们实在无法照顾这么多的动物,于是很快就放弃了。帕特奈克补充道,“这是一种特定的妄想行为,病人笼罩在无私和爱的光环下,很难治疗。”

诸如此类的病态利他主义者,举着高尚的理由 ‘施与帮助’ ,实际更多想的还是满足自己。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对方。 当别人对你说、或者你自己对别人说 ‘这都是为了你好’ 的时候,请勇敢地停下来问——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