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组合的歌:六经辩证的理论定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30:35

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分析,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将外感病大致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六经辨证也可用于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为汉代张仲景所创立,论述见于他所撰著的《伤寒论》。该辨证方法是在《内经》中《素问·热论》关于外感疾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经脉病机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临床特点,加以命名并发展而来的。它把疾病过程分为阴阳两类,即三阳和三阴。三阳病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病证即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凡邪盛正气未衰,多属三阳病证,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凡正气虚衰,多属三阴病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六经病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即少阳为邪气由阳入阴之枢),太阴、少阴、厥阴统属于里。不仅如此,六经病证又是经络、脏腑病机变化的反映,其中太阳、阳明、少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临床上当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HTK〗八纲辨证运用。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与也针对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尚有不同。
  太阳病证 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而人体卫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的功能。外邪始袭人体,则正邪相争于表,导致营卫失调,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证,治当解表。但由于患者体质有强弱不同,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所差异,故太阳病证尚须进一步辨别是太阳中风(表虚),还是太阳伤寒(表实),主要凭据恶风或恶寒,脉浮缓或浮紧,尤其是有汗或无汗加以区别。表虚证有汗,主要是由于患者伤于风邪,卫表受伤,腠理疏松,卫不护营,营阴外泄而汗出,治宜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代表方为桂枝汤。表实证无汗则因外感寒邪,卫气被遏,腠理闭密,毛窍收敛而致,多兼见咳嗽、气喘等肺气不宣表现,当用麻黄汤以散寒解表、宣肺平喘。
  阳明病证 阳明是正邪斗争的极期,主要反映胃肠病变。多由太阳病治疗失误,邪热内传入里,伤津化燥而燥结成实所致,或因燥热之邪直犯阳明而成。根据证候特点的不同,阳明病证有阳明经证和腑证之分。阳明经证系邪热弥漫全身,而肠中无燥屎内结,以大汗出,大热,大渴而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为辨证要点,治宜清热生津,方如白虎汤。若阳明里热与燥屎相结便成阳明腑证,既可见身热,汗出连绵,日晡(下午3~5时)潮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等里热炽盛表现,又可有腹满疼痛拒按,便秘等腑气不通之象,甚则燥热之邪挟浊气上攻心神而见烦躁,谵语,或神志不清,治宜清热攻下,可选用不同的承气汤。
  少阳病证 多由太阳病发展而来,亦有初起即为少阳病证者。此时邪气尚存而正气已伤,邪正多相持于表里之间。如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正邪分争便寒热交替出现,所谓“寒热往来”。因而少阳病的特点是既非发热与恶寒并见、全身疼痛之表征,亦非发热不恶寒、大便燥结之里证,而多伴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等少阳经气不利、胆气犯胃、气机不畅之症。故治法不若太阳病解表可愈和阳明病“清”、“下”可痊,而须和解少阳,即一面祛病邪,一面扶正气,方如小柴胡汤。
  太阴病证 病入三阴,太阴首当其冲。太阴病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致,或因脾阳素虚,寒邪直中太阴,以致寒湿内阻,脾之运化功能失职,气机升降紊乱造成。其表现为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等。上述太阴病证与阳明病证同为里证,只是阳明病多表现为实证、热证,太阴病多表现为虚证、寒证。但在发病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如阳明病而中气虚,即可转为太阴病;太阴病而阳气渐复,亦可转为阳明病。由于太阴病证为虚寒里证的开始阶段,病势较少阴、厥阴病轻浅,治宜温中散寒,方如理中汤。
  少阴病证 主要是病在心肾。可因太阳病治疗不当,损伤心肾阳气,太阴病呕吐下利进一步严重,累及肾阳,或肾阳素虚,寒邪直中少阴,从而使全身内外失去心肾阳气的温煦等原因造成。可见全身性虚寒表现,如畏寒蜷卧,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手足厥冷,脉微细,或见下利清水样粪便,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此外,少阴病亦可因心肾阴液受损,虚热内生,邪从热化,以致肾阴亏于下,心火亢逆于上而成,出现心烦不眠,口燥咽干,尿黄,舌尖红或红绛少苔,脉细数等症。因此少阴病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分。
  治疗少阴寒化证宜回阳救逆,方如四逆汤;治疗少阴热化证则宜滋阴降火,方如黄连阿胶汤。
  厥阴病证 厥阴为疾病终期转化阶段。如阴寒由盛极而转衰,阳气由虚衰而恢复,则病情好转。若阴寒盛极,阳气不能与之接续而先绝,则病势危重。如阴寒虽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现阴阳对峙,相互交争,出现口渴,自觉一股气从下腹上冲心胸,胃脘部疼痛、灼热,饥不欲食,甚至吐出蛔虫,四肢厥冷或厥热交替(阴气胜则厥冷,阳气复则发热),厥多热少,神志昏乱等寒热错杂的症状。治当调理寒热,方如乌梅丸。
  合病、并病 临床上病情变化很复杂。上述六种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两种或三种合并出现。如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等太阳病证既可与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症状同时出现,亦可在太阳病邪未尽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呕吐、胸胁苦闷等少阳病证。对于太阳与阳明合病可用葛根汤发汗解表、生津止利,而太阳与少阳并病时可用柴胡桂枝汤双解太阳与少阳。

 

中醫詳鄷r,首先會辨別疾病屬外感或是內傷性質。外感病指感染各種外源性病邪而引起的疾病。其臨床表現,往往由表入裏,疾病發展有一定的階段性與變化規律。治療重點為祛除病邪,與內傷病以扶助正氣的方式有很大分別。

張仲景 (150~219AD)

後世醫家將外感病分為傷寒溫病兩大類。根據中醫的觀點,他們有很多不同之處,所以辨証方法有異;傷寒病以六經辨証為基礎,溫病則以衛氣營血或三焦辨証為基礎。

六經辨証最早記載於漢代張仲景(150- 219AD)之《傷寒雜病論》中,該書對外感病的辨証論治奠定了基礎原則。它針對外感病的普遍証候,根據症狀特點,劃分為六個証型階段。分別為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以此解說外感病勢,以及相互間的傳變關係。實際上六經辨証基本上描述了臟腑、十二經脈病的內容,但由於只注重分析外感寒邪病,所以是較局限的臟腑辨証。

由以上看出,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條經脈而言。傷寒病開始時,之邪從皮毛腠理而入,再循經脈深入臟腑,發病過程有特定規律。中醫描述為由表入裏,正氣漸衰的過程。六經病的傳變,往往與正氣、邪氣、治療、體質等因素有關。

一般外感病的循經傳變途徑

太陽 (小腸經、膀胱經) 陽明 (大腸經、胃經) 少陽 (三焦經、膽經) 太陰 (肺經、脾經) 少陰 (心經、腎經) 厥陰 (心包經、肝經)

太陽病 指外邪開始侵犯表體階段。又稱為表証

陽明病 指外源性風寒邪轉化為熱邪燥邪,直接傳入臟腑,影響陽明經相關部位。亦可由於治療失當導致津液虛耗所引起。表現陽氣未衰,邪氣盛極的激烈情況。

少陽病 指表証未能及時緩解,病邪開始侵入內裏,但又未達內部陽明水平的過度階段,屬於半表半裏之証。

太陰病 病位在裏,表現虛寒証。是由三陽病傳入中焦,或脾胃素虛所致。

少陰病 表示病在心腎,出現嚴重虛寒,整體機能衰退情況。

厥陰病 病變的最後階段,正氣與病邪相爭。但身體正氣已衰,陰陽嚴重紊亂。証候表現極為錯綜複雜。

根據六經辨証,三陽經病及三陰經病的表現 病証 基本病變 主要症狀 太陽 外風 頭痛、發熱、出汗、惡風,脈浮緩。 表寒 惡寒、發熱、無汗、氣喘、頭頸痛、全身痛、骨節疼痛。苔薄白,脈浮緊。 陽明 裏熱兼燥 高熱、出汗多、非常口渴、面紅、心煩。脈洪大,舌苔黃燥。 胃腸實熱 身熱、下午潮熱、便秘、腹滿痛拒按、煩躁、嚴重者譫語、神志不清。脈沉實有力,舌苔黃燥或焦黑起刺。 少陽 半表半裏 口苦咽乾、視力模糊、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厭食、心煩、噁心。舌苔白,脈弦。 太陰 脾胃虛寒 腹滿脹、時痛時止、喜溫喜按,腹瀉、嘔吐、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脈遲或緩弱。 少陰 陽虛內寒 畏寒、精神萎靡、手足冰冷、腹瀉、泄瀉未消化食物、噁心、渴喜熱飲、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微。 陰虛火旺 心煩、失眠、口燥咽乾、小便黃。舌尖紅,乾燥少苔,脈細數。 厥陰 寒熱錯雜 口渴不止、寒熱錯雜、胸中疼熱、饑不欲食、食則嘔吐、四肢冰冷。舌苔白膩、脈弦數。
總括來說,陽經病屬表、多熱証、實証;陰經病屬裏、多寒証、虛証。三陽經病治療,以祛除邪氣為主;三陰經病治療,以扶助正氣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