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李猛老师:湘潭天主堂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51:41

 

湘潭天主教简史

    顺治七年(1650年),南明永历皇太后派遣耶稣会士卜弥格神父,充任教廷的特使,访问罗马教廷和耶稣会总会。湘潭的刘氏兄弟做为侍从,一同前往。在比利时领洗入教。回国后,在家云塘建堂,朝夕诵经,此为湘潭天主教之肇始也。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京官姜修仁被任命为湘潭知县,临行前,其师钦天监监正南怀仁神父嘱咐姜在湘潭建天主堂。姜至湘潭赴任后。在城内云塘建天主堂,由法国神父穆迪唔(Jacgues Motel)负责管理。后姜知县又领洗入教,圣名方济格,天主教遂在湘潭蓬勃发展,湘潭一时成为湖南天主教之中心。之后由西班牙神父陆若瑟(P.Raymond Joz Arzo)负责湘潭天主教的管理工作。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国籍传教士刘武阳来湘潭宣教,在十八总湖边建天主堂(现江南宾馆)。乾隆元年(1736年),杨长清主教於十八总正街建天主堂,并在个乡镇建分堂。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廷下令禁教,湘潭教堂被毁,教务停顿。

咸丰十一年(1861年),法国神父沈爱唔(Eusele Marie Sembrin)与中国传教士龚修理在十八总重建天主堂。为中西结合式建筑。当时堪称雄伟壮观。

光绪元年(1875年)中国神父廖平(湘阴人,死于文革)来湘潭宣教,在下建国路后街建天主堂,有教友千余人。同年,意大利神父佳氏来湘乡传教,并在四牌楼张弓祠建天主堂。之后,向壶天,谷水,永丰,杨家滩,娄底等地发展。由于教案时有发生,各地教堂常遭焚毁。于是,佳索里(Calzolri Pacifico)、翁得明(Albet Tuy rorri)神父等,汲取利玛窦的传教经验与儒、释、道并存,再创传教事业的辉煌。民国九年(1920年)又建教堂於十八总秦家码头(今天主堂所在地)。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湘潭升为教区,佳索理为监牧主教,下辖8个本堂,23个分堂。其中8个本堂为:湘潭,锦石,太子山,攸县,株洲,草市,湘乡,醴陵。23个分堂:花石,石潭,赤泥塘,易俗河,茶园铺,驻塘铺,土桥,白石巷,东坝,古塘冲,湘乡。娄底等地。

据民国26年统计湘潭教区有教友5253人,望教者1118人,两个总铎区。主堂9座,次分堂60所,祈祷场所36个,备修院一所,小修生12名,教理学校3所,初小5所,高小2所,分别设于湘潭、湘乡、醴陵、攸县、茶陵、衡山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翁得明神父在抗日游击队中充当军医,湘潭沦陷后,日军把意籍神父全部押送郴州,湘潭教务停顿,教廷驻华代表蔡宁派沙市美籍方济格会神父马克里夫到湘潭任代理助教。抗日战争结束后,被抓的神父、主教又重返教区。

解放后(1952年前后),外籍主教神父先后回国。文革期间,教会的所有活动被波停止,惨遭劫难。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0年,郑伐民神父来湘潭管理教务。湘潭有教友200多人。2000年,孙燕新神父来湘潭负责管理至今。

 

           教堂大门                                    一百年前的神父楼

                                      教堂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