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国土资源局人员:初一阶段父母应做些什么之七·帮助孩子过滤社会信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43:05

 初一阶段父母应做些什么之七·帮助孩子过滤社会信息(转帖)

 

    1.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理“营养”不可缺。

    孩子升入初中,就开始了一个由儿童过渡到成人的时期,一个学习掌握社会适应能力的时期。这个时期,丰富的社会信息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可缺少的,这和长身体时食物营养不可缺少非常类似,只不过这种心理“营养”,不像食物那样易于选择。尤其是在少年期这一关键时期,他们极其渴望得到更多信息,而又不善于选择信息的特点非常突出,这就要求家庭给予更多的帮助。

    初一孩子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他们的活动范围远远超过小学时期,在某些方面,他们获取的社会信息,会大大超过成年人。

    如在某中学初一班级的一次调查,在回答“古今中外你最佩服的人是谁”时,40名同学的答案各有不同,而且很不集中:

    在最佩服的古代外国人中,提出了19名;

    在最佩服的现代外国人中,提出了29名;

    在最佩服的古代中国人中,提出了l7名;

    在最佩服的现代中国人中,提出了24名。

    这说明他们信息丰富,也说明他们并不会选择,因为其中有些人(如希特勒)绝不应成为最佩服的人。

    当选出30名学生最佩服的30个人各让教师识别时,其中有5名是80%的教师不认识的;7名是50%的教师不认识的;9名是25%的教师不认识的。

    这也说明孩子与成人获取信息的区别很大。

    初中孩子吸取社会信息,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满足于千奇百怪的知识,生动诱人的故事,他们开始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通过信息带来的观点,经过取舍,加工成自己的看法,有的还很快变成自己的行动:

    看了武侠神怪小说,就敢千里跋涉,去峨嵋山寻找道法高强的师傅,想修炼成仙;

    听了发财致富的传闻,就立即与好友相约,远走高飞去外地“闯世界”,想成为“年轻的大款”;

    读了爱情婚姻的书刊,就整日沉醉在梦幻中,把自己设想为书中主人公,极力按书中的描述安排自己的生活;

    参加了歌星见面会,就如痴如狂地追逐明星,把明星作为最崇拜的偶像,幻想自己和明星有种种亲密关系……

    一般说来,小学时品德优秀的学生,就容易接受社会上健康的向上的观点;小学时某些品德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就容易接受不良的社会观点。如从小比较懒惰,讲究吃穿,就容易欣赏与追求社会上高消费、讲享受的观点。同样,在“追星”热潮中,就有不少层次较高的初中生,并没有被卷进去。虽然他们也欣赏某些歌星的演唱,甚至风度,但由于这些学生有较好的基础,对怎样做人有较明确的标准,他们从内心就不把歌星当作自己崇拜的偶像,而是按自己的远大理想去努力完善自己。

    总体来说,初中生广泛地接触社会是一件好事,父母应采取支持的态度,并在这个前提下,研究如何对孩子加以辅导的问题。

 

    2.不要“因噎废食”,要积极培养孩子。

    现在有些父母,过分强调了社会上对孩子不良影响的一面,于是简单地采取了封锁的办法,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止孩子受不良影响。其实,不少事实已证明,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1)社会信息是根本封锁不住的。在现代化的社会里,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如此发达,总会千方百计把信息传给孩子;同学之间的交流,街谈巷议,更是无法控制。况且,封锁反而刺激了孩子的好奇心,他会更强烈地甚至不择手段地去捕捉信息。

    (2)封锁的结果,定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尤其是上了初一的孩子,“成人感”越来越强烈,小学时期简单的管束方法,必然使他反感,其结果,只能是和父母对立起来,反而增加了家庭教育的困难;从另一方面说,对立的结果,也会使父母无法了解孩子真实的情况,这实际上使父母失去了教育权,因为不了解情况是无法教育的。

    (3)封锁的结果,虽然有些不好的社会信息被堵截了,但更多健康的、对孩子成长有利的社会信息也同样被堵截了。这无疑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损失。正如为了吸收新鲜空气,就要打开窗户,至于开窗必然进来的苍蝇,只是不要忘了去扑打就是了。

    在家庭教育中,.对社会信息应采取疏导方法,绝不该因噎废食。更重要的是,不少父母还没意识到,避免孩子受社会不良影响,关键是增强免疫力,而不是一味追求一个纯“卫生”的环境。而增强免疫力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善于吸收社会上向不良现象斗争的信息,被不良因素毒害的反面教训等等,而恰恰不是封锁信息。

    劳改农场有一个失足青年,他上小学时,父母仅仅从行动上控制他不和坏孩子交往,忽视了从内心解决问题。到了初中,父母控制不住了,但仍未总结教训,而是继续“封锁”,只不过被迫改变“封锁”的方法,即孩子走到哪,父母就跟到哪里,父母为此还提前退休。结果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个少年因为他走到哪儿,身旁总有父母在监督,他的朋友都讥笑他,使他深深感到“在哥们儿面前丢了脸”,于是干脆采取了逃跑的彻底措施,这样就更深地陷入了一个团伙而不能自拔,最终犯了罪。可见,他的失足犯罪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封锁”的结果。

    所以,经验与教训都告诉我们,还是采取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逐步接触社会,吸取社会信息,帮助孩子过滤社会信息,这才有利于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3.如何“过滤”社会信息。

    帮助孩子“过滤”社会信息时,一定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性。因为初一的孩子,一方面自认为长大了,不喜欢成人总是“教训”他们;另一方面,由于仍比较幼稚,仍然需要成人的细心帮助。所以成人一定要以尊重孩子为基础,选择巧妙的方法施加影响。

    有时孩子也会和成人争辩,甚至用词激烈,这时成人不要过分在意。因为他刚刚长大,还不善于和别人讨论问题,但是他内心还是重视成人的看法,并会加以考虑的。

    帮助孩子“过滤”社会信息,更好地掌握社会信息,大致有五种方法:

    (1)辩别真假,判断是非

    充满好奇心、精力旺盛的初一学生,常常是饥不择食地吸收了数量大得惊人,但又是鱼龙混杂、良莠不分的社会信息。父母首先要教会他辨别真假。

    各式各样的谣言,在孩子中间也常常流传。大至某某年是世界末日,小至班上某某同学和某某同学说了什么坏话。这时不要认为是小事一件,一笑了之,而应看到这正是引导孩子树立唯物辩证观点的好机会。要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智慧来辨别道听途说的社会信息。比方说:世界是如何发展的?世界有无末日?世界的末日与任何事物(如地球)都有发生与灭亡,是不是一个意思?别人说某年某日是世界末日,是怎样预测出来的?其科学根据如何?目前有无可能预测出等等。和孩子共同分析,就会得出正确结论,让谣言到这里停止。

    还有一些社会信息,本身是封建的、迷信的,但往往打着科学的幌子。如公开出版的书中就有:什么属相将有什么生命运,有什么性格,什么属相的人和什么属相的人合不来等等。有一种电脑算命,就更容易蒙蔽初一的孩子,这就更需要父母耐心地、用更有说服力的科学知识来启发孩子。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有些父母本身就相信一些“手纹知命运”、“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等迷信说法,即使不说,也会通过行为举止、情感态度影响孩子,这就需要父母首先提高自己素质。

    另一种情况是,信息本身基本是真实的,关键是判断是非。

    在问卷调查中,常常有个别同学,填“希特勒”为他最敬佩的人。这往往是由于少年认为希特勒有某些军事指挥才能,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把一个杀人魔王,使全世界亿万人民遭受苦难的法西斯侵略者,作为自己的榜样。这就涉及到人生追求的大是大非问题了。

    有时孩子谈到班上某某同学考试作弊被老师处分的事情时,竞公开为这个同学抱屈,认为这个老师是小题大作,没有其他的老师关心同学、理解同学。此时父母就必须对孩子讲明诚实品质对人一生的重要性,让孩子理解老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措施的必要性。

    (2)去粗取精,纠偏求全

    认识上的片面性,几乎是每一个少年难以避免的弱点,这是因为他的思维发展还不够系统。这种弱点使他们不只在分析社会信息时,常常强调一面,忽略一面,以偏概全,而且在吸收信息时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如戴上了有色眼镜,有选择地根据个人爱好去获取信息。

    初一孩子读书容易囫囵吞枣地读完,只记得故事情节;看电视,对某些影星印象深刻,只看人,不看内容。总之,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塞满头脑。父母如果能有准备地提几个重要问题,“考考”他,在他答不好时,自己若再能有一份精彩的答案,那就是最好的引导了。

    有的孩子对信息的认识出现错误,主要是不辩证,即只见一方面,把复杂事物简单化。如看到没文化的人成了“大款”,就认为读书无用,而没看到这只是转型期的暂时现象,随着经济发展,在竞争中,文化素养低的,终究要被淘汰;况且,有的大款,是钻政策的空子,甚至是犯法而发财……这些都是应看到的另一方面。

    还有孩子的片面性,表现在把次要的强调成主要的。

    例如:初中学生,有时出现结伙做错事,打群架,偷东西。当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常听到的回答是:“我们之间不错。”在他们眼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即使去做错事也没关系。事情的主次都弄颠倒了,能不出大错吗?

    (3)评价分析,促其思考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复杂,有的信息已不是靠是非、好坏可以简单判断。

    例如,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卓越贡献和后来右倾错误给全党带来的巨大损失,就要帮助孩子结合历史环境进行评价;周作人的汉奸行径和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应做科学的不同角度的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个体户,一方面为了满足个人的私利,但是一方面又促进经济发展和方便群众购物,应让孩子学会这样评价与分析。

    在进行这些评价分析时,父母最好引导孩子自己动脑筋,让他先提出见解,切忌滔滔不绝一厢情愿地发表看法。

    还有的时候,不一定要发表自己看法,可以启发孩子继续深入思考。也许效果更好。

    有一位家长,发现孩子过分讲究穿戴,于是装作无意地讲了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当爱因斯坦还没有成名时,有一位朋友见他衣着太不讲究,就好意劝他买件好衣服。爱因斯坦幽默地说:“谁也不认识我爱因斯坦,穿衣何必那么讲究。”当爱因斯坦成为世界名人后,衣着仍是那么简朴,那位朋友又去劝他,爱因斯坦又幽默地答道:“反正谁都认识我爱因斯坦,我何必穿讲究的衣服呢?”

 

    这个小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初涉人生的少年定会有启发。

    (4)开拓信息渠道,推荐高质信息

    有些素质较高的父母,孩子表现也很优秀,但有时自己竟说不出有什么具体经验。其实这些父母除了以身作则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本身常获得来自各种渠道的高质量信息,又善于向孩子推荐,使孩子不断得到丰富的“营养”。

    有的父母平时就不爱读书,不爱看报,脑子里的信息,往往来自大院胡同议论之中,街坊邻里闲聊之口,量少得可怜,质低得可怕,这怎么谈得上辅导孩子呢?

    父母不妨和孩子们一起,增加一些非日常交往,以增加吸收社会信息的渠道,提高信息质量。例如,和英雄模范通信,学习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拜访科学家、文学家,得到他们高层次的指导;参加志愿者活动,有意识地了解农村情况,了解贫困地区孩子的优秀品质……

    在家庭生活中,养成每个人努力获取高质量信息的习惯,形成经常交换提高质量信息的风气。

    在帮助孩子“过滤”社会信息方面,还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要向自己的孩子学习,平等地交换意见。

    孩子获得的信息,从量上看,不一定比父母少,从质上说,也不一定比父母差,父母不应对自己不了解的事就武断地说没有。在认识分析信息时,也要考虑自己有没有思想保守、僵化的某些表现。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应该相信“尊重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