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地税局电话:四川省省地名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32:25

四川省地名由来

摘自中国地名由来词典(牛汝辰)

 

四川省(Sichuan Sheng)

 

简称川或蜀。在长江上游。唐初分设剑南西川、剑南东川两节度使,简称西川、东川。川指平川广野。末代分设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后又简称四川路。元置四川行中书省,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置四川省,故简称川。又因其西部在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故又简称“蜀”。

 

1成都市(Chengdu Shi)

 

位于东经104.1°,北纬30.6°,在四川省中部。秦置成都县。成都系氐羌语,“成”为蜀人自称,意为高原人,“都”意为地区,地方。即“成”人的地方之意。1930年设市。简称蓉,因五代孟蜀后主时,成都城上启遍插木芙蓉,因名芙蓉城,简称蓉城或蓉。

 

 

都江堰市(Dujiangyan Shi)

 

位于东经103.6°,北纬31.0°,在四川省中部。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1988年改为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

 

 

金堂县(Jintang Xian)

 

位于东经104.4°,北纬30.8°,在四川省中部。唐设金堂县。因金堂峡为名,一作金台山。一说县西有金堂山,水通巴汉,故名。

 

 

温江县(Wenjiang Xian)

 

位于东经103.8°,北纬30.6°,在四川省中部。西魏置温江县。以温江得名。

 

 

双流县(Shangliu Xian)

 

位于东经103.9°,北纬30.5°,在四川省中部。隋仁寿二年(602年)置双流县。取《蜀都赋》开二江之双流为义。李冰开成都二江,自合江亭以下可以行舟,是为府河。县治原在河岸中兴场附近,故称双流。一说地当岷江与温水,二水挟县东西而南流,故名。

 

 

郫县(Pi Xian)

 

位于东经103.8°,北纬30.8°,在四川省中部。秦置郫县。因境内郫江(今都江堰内江)而得名。一说因位岷山之阳曰郫,郫即卑,有低下之意。

 

 

彭州市(Pengzhou Shi)

 

位于东经103.9°,北纬30.9°,在四川省中部。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分益州九陇、导江、唐昌、□阳四县置彭州,因天彭阙为名。一说为古彭国地。或言县西北有门山,因两山相对如阙而名天彭门,县因取名。1993年设市。

 

 

新都县(Xindu Xian)

 

位于东经104.1°,北纬30.8°,在四川省中部。秦置新都县与成都、广都皆用蜀国旧称。蜀王鱼凫氏都郫。开明氏自郫徙邑于天隳山(今云天回山)外沱江之北,称为新都。“都”系氐羌语“地方”之意。意为新地。

 

 

新津县(Xinjin Xian)

 

位于东经103.8°,北纬30.4°,在四川省中部。汉为武阳县地,因县居皂里江(今名金马河,为岷江正流)津之所,位金马河、同羊马河、西河(文井江)、南河、杨柳江五水交会之五津渡口,即在今县东五津镇(俗称旧县)。初名新津渡,亦称新津市。北周置新津县,隋始迁今城。

 

 

崇州市(Chongzhou Shi)

 

位于东经103.6°,北纬30.6°,在四川省中部。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升高宗为崇庆军节度。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以高宗潜藩于此乃升为崇庆府,以示崇庆之意。元置祟庆州,1913年置县。1994年设市。

 

 

邛崃市(Qonglai Shi)

 

位于东经103.4°,北纬30.4°,在四川省中部。秦置临邛县。1913年设县,因邛蛛山为名。因山多风云雨雾,少有晴明,首夏尤冰,初秋即雪,本自邛筰(今西昌、汉源)而来,故名邛来。或云邛(指邛都,今西昌)人所由来也。1994年设市。

 

 

蒲江县(Pujiang Xian)

 

位于东经103.5°,北纬30.2°,在四川省中部。隋置蒲江县。以蒲江为名。以盛产蒲草而得名。

 

 

大邑县(Dayi Xian)

 

位于东经103.5°,北纬30.5°,在四川省中部。唐置大邑县。据《太平寰宇记》:“县在鹤鸣山东,其邑广大,遂以为名。”

 

2自贡市(Zigong Shi)

 

位于东经104.7°,北纬29.3°,在四川省中南。1939年由自流井、贡井置自贡市,以二地首字得名。自流井因盐水自流得名,贡井因盐质精良以入贡帝王为名。

 

 

荣县(Rong Xian)

 

位于东经104.4°,北纬29.4°,在四川省中南部。唐置荣州,宋置荣德县,因县东北荣德山得名。与县北荣隐山,县东荣黎山合称三荣。一说因荣隐先生居此而得名。明改为荣县。

 

 

富顺县(Fushun Xian)

 

位于东经104.9°,北纬29.2°,在四川省南部。明置富顺县,因富顺监而得名。一说取其盐井之富而顺治为名。

 

3攀枝花市(Panzhihua Shi)

 

位于东经101.7°,北纬26. 5°,在四川省西南。1965年设渡口市,1987年改今名。因攀枝花村而得名,一说村前有一棵上百年的攀枝花大树而得名。

 

 

米易县(Miyi Xian)

 

位于东经102.1°,北纬26.8°,在四川省南部。本为迷易干户所,清置迷易巡司。1951年设迷易县。1955年改米易县。

 

 

盐边县(Yanbian Xian)   

 

位于东经101.5°,北纬26.8°,在四川省南端。古为盐源县。1915年设盐边县。因地处盐源边缘而得名。

 

4泸州市(Luzhou Shi)

 

位于东经105.4°,北纬28.8°,在四川省东南。粱设泸州。1913年改泸县。因县当泸江(金沙江)下游而得名,其水色黑,故以名之。1950年设市。

 

 

泸县(Lu Xian)

 

位于东经105.4°,北纬28. 9°,在四川省东南。1913年设泸县,因县当泸江下游而得名,其水色黑,故以名泸。

 

 

古蔺县(Gulin Xian)

 

位于东经105.7°,北纬28.0°,在四川省南部。清光绪三十三年置古蔺县,因古蔺河而得名。传说因蔺草丛生而得名。

 

 

叙永县(Xuyong Xian)

 

位于东经105.4°,北纬28.2°,在四川省南部。据《今县释名》:“宋改戎州为叙州,取西戎即叙之义,乾隆元年,置叙永直隶厅。”1913年改叙永县。一说取叙(指叙州府,治今宜宾市)属永宁之意。

 

5德阳市(Deyang Shi)

 

位于东经104.3°,北纬31.1°,在四川省中部。唐置德阳县。据《华阳国志》:“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县名盖取在德不在险之义。”一说因在德水之阳为名。1983年设市。

 

 

中江县(Zhongjiang Xian)

 

位于东经104. 6°,北纬31.0°,在四川省中部。宋改中江县。以古中水(今罗江)而得名。

 

 

绵竹市(Mianzhu Shi)

 

位于东经104.2°,北纬31.3°,在四川省中部,成都市北。汉置绵竹县。因此地产绵竹而得名。1996年设市。

 

 

什邡市(Shifang Shi)

 

位于东经104.1°,北纬31.1°,在四川省中部。《史记》称“汁方”,“汁”古义为柒,即漆字。自古此地产漆。古代习惯将少数民族地区称为“方”,如“羌方”等。有人疑为汁方就是发明用漆的民族。汁音十,亦作什方。

 

 

广汉市(Guanghan Shi)

 

位于东经104.2°,北纬30.9°,在四川省中部。唐置汉州,因汉水为名。1913年设广汉县。误用汉代广汉郡旧名。取汉代广汉郡名的广大之义,言郡之广大至于汉水也。1988年设市。

 

6绵阳市(Mianyang Shi)

 

位于东经104.7°,北纬31.4°,在四川省中北部,涪江河畔。隋置绵州。1976年设绵阳市。因在绵水之阳而得名。

 

 

江油市(Jiangyou Shi)

 

位于东经104.7°,北纬31.7°,在四川省中北部,涪江河畔。本作江油。三国置江由戌,西魏改为江油县。江由,取涪江水清澈如油之意。一说系油溪而来。1958年改江彰县。1959年复改江油县。1988年设市。

 

 

三台县(Santai Xian)

 

位于东经105.0°,北纬31.6°,在四川省中北部。清置三台县。以城西三台山而得名。其山突起三级,状若层台,以之名山。

 

 

平武县(Pingwu Xian)

 

位于东经104.5°,北纬32.4°,在四川省北部,邻接甘肃省。三国为阴平郡之广武县,晋改平武县。取阴平、广武二名而成。

 

 

盐亭县(Yanting Xian)

 

位于东经105.3°,北纬31. 2°,在四川省中部。西魏置盐亭县,以境内盐井而得名。或言因县旧有秦亭,富有盐井,因以名县。

 

 

安县(An Xian)

 

位于东经104.4°,北纬31.6°,在四川省中北部。唐置龙安县,因境内龙安山而得名。明改安县。

 

 

梓潼县(Ziiong Xian)

 

位于东经105.1°,北纬31.6°,在四川省中北部。汉置梓潼县。因东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

 

 

北川县(Beiehuan Xian)

 

位于东经104.4°,北纬31.8°,在四川省中北部。北周时置北川县。因县西北有北川城而得名。一说汶川又称北川,因此得名。

 

7广元市(Guangyuan Shi)

 

位于东经105.8°,北纬32.4°,在四川省北部,邻陕西省。元置广元路。取扩充元朝疆土之意。明置县。一说以土地广大为名,取广为阔,“元”为大之意。一说元初用兵四川,而取“广找元路”之意。1985年设市。

 

 

青川县(Qingehuan Xian)

 

位于东经105.2°,北纬32.5°,在四川省北缘。唐置青川县。因清川得名。清川指入白龙江的那条黄沙河的上游部分。

 

 

旺苍县(Wangcang Xian)

 

位于东经106.3°,北纬32.2°,在四川省北部,与陕西省为邻。原为望苍坝。坝上四望皆苍松翠柏,故名。1942年设县。一说因县四面皆山,其中地势平坦,有宋江和黄洋水环绕其间,四时登眺,望之苍然。又昔时文人以望苍四时,有兴旺之气,故名旺苍。

 

 

剑阁县(Jian'ge Xian)

 

位于东经105. 4°,北纬32.0°,在四川省北部。1913年设剑阁县。大小剑山,峰峦联络,延亘如城,下有隘路,谓之剑门关。据《水经注》:“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一说因诸葛亮相蜀,有大小剑山之险,乃凿石架空,筑飞阁小道,以通行旅于此,故名剑阁。

 

8遂宁市(Suining Shi)

 

位于东经105.5°,北纬30.5°,在四川省中东部。东晋始置遂宁郡,取“谯纵乱后,移于石坪。盖其地多獠,官方力弱,不相威摄”,故名遂宁。取遂宁兹土为名。1985年设市。

 

 

射洪县(Shehong Xian)

 

位于东经105.3°,北纬30.8°,在四川省中部。西魏设射江县。县东南有射江,故名。据《太平寰宇记》:“土人讹江为洪,后周从俗改今名。”一说因县当梓潼河入涪江之口,本地称江口曰洪,梓潼江急流如奔直射涪江口,故称射洪。

 

 

蓬溪县(Pengxi Xian)

 

位于东经105.7°,北纬30.7°,在四川省中东部。据《太平寰宇记》:“天宝初改为莲溪县,取邑内蓬溪为名。”一说因县有蓬山(又名蓬莱山)和溪水(即蓬溪水)而得名。

 

9内江市(Neijiang Shi)

 

位于东经105.0°,北纬29.5°,在四川省中南部。原名中江。沱江北段叫牛鞞水,为北江;南段为枝江,称南江,此为中江。隋文帝避其杨忠之讳,改为内江。1951年设内江市。一说因取内水(即沱江)为名,盖市县位沱江西岸,江至此,曲流成弧,有如半岛。城居其内故名。

 

 

资中县(Zizhong Xian)

 

位于东经104.8°,北纬29. 8°,在四川省中南。汉置资中县。故蜀人称沱江为资水,沿沱江数百里只此一县,居其中部,故称资中。一说因位资江(即沱江)之中为名,相传黄帝以后,此地多以资赐姓,故山川多以“资”名。

 

 

乐至县(Lezhi Xian)

 

位于东经105.0°,北纬30.2°,在四川省中部。唐武德三年(620年)置县。因县东有乐至池而得名。

 

 

资阳市(Ziyang Shi)

 

位于东经104.6°,北纬30. 1°,在四川省中部。后周置资阳县。因县城在资水北,故名资阳。1993年设市。

 

 

安岳县(Anyue Xian)

 

位于东经105.3°,北纬30.1°,在四川省中部。北周设安岳县。因县西南有安岳山,岩险易守,以山为名。一说因安泉山和岳阳溪得名。

 

 

简阳市(Jianyang Shi)

 

位于东经104.5°,北纬30.3°,在四川台中部。据《太平寰宇记》:“取界内较简池为名。”一说因县有简池和赖简山,以怀念蜀汉简雍在此为政。隋置简州,西魏时县名阳安,1913年废州改县时,乃取简州之简,阳安之阳,始名简阳县。

 

 

威远县(Weiyuan Xian)

 

位于东经104.6°,北纬29.5°,在四川省中部。隋开皇三年(583年)置威远戍。十一年改威远县。取折服“夷僚”,威抚远人之意。

 

 

隆昌县(Longchang Xian)

 

位于东经105.2°,北纬29.3°,在四川省中南部。明隆庆元年置县,析荣昌富顺二县及泸州地属之。因地履唐代昌州,又属明初荣昌县,并于明隆庆时于唐隆越县地置县故名隆昌。

 

10

11乐山市(Leshan Shi)

 

位于东经103.7°,北纬29.6°,在四川省中南部。清设乐山县。县南有洛山,当地读乐为洛,又作乐山。一说因市西南有至乐山为名。1978年设市。

 

 

峨眉山市(Emeishan Shi)

 

位于东经103. 4°,北纬29.6°,在四川省中部。隋置峨眉县。因地处峨眉山东麓而得名。峨眉,取大峨山与二峨山两山相对如眉而名。一说峨眉作蛾眉,谓山云鬟凝翠,鬓黛遥妆,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于是有“峨眉天下秀”之谚。或谓峨以名言,状其巍峨;眉以形言,有如秀眉。1988年设市。

 

 

夹江县(Jiajiang Xian)

 

位于东经103.5°,北纬29.7°,在四川省中部。隋置夹江县。县城在青衣江边,两山对峙,一水中流,故名。或谓岷江与青衣江之间而得名。

 

 

井研县(Jingyan Xian)

 

位于东经104.0°,北纬29.6°,在四川省中南部。汉置井研镇。井指盐井,研为精美之意。一说因县有盐井,而盐井之利出于心计,取盐井研净之义。

 

 

洪雅县(Hongya Xian)

 

位于东经103.3°,北纬29.9°,在四川省中部。隋置洪雅县。因县东有青衣江之流洪雅川(今安溪河)而得名。

 

 

仁寿县(Renshou Xian)

 

位于东经104.1°,北纬29.9°,在四川省中部。隋开皇十八年置仁寿县。因梁为怀仁郡地,命名仁寿,寓意吉祥,又取仁义长寿之意。

 

 

丹棱县(Danling Xian)

 

位于东经103.5°,北纬30.0°,在四川省中部。隋置丹棱县。据《今县释名》:“县北有赤崖山,高耸赤色有棱,如鸟游之状,拱翼县治,丹棱之名,盖取诸此。”

 

 

犍为县(Qianwei Xian)

 

位东经103.9°,北纬29. 2°,在四川省南部。汉置犍为郡,因犍为山为名。隋改县。相传犍和为乃古动物,其状若猴,一目似豹,因以为名。

 

 

青神县(Qingshen Xian)

 

位于东经103.8°,北纬29.8°,在四川省中部。据《今县释名》:“昔蠶丛氏衣青以勤农业,西魏置青衣县于此,有青神祠,即青衣神。后周因名县。”一说因古蜀国王蚕丛,曾衣青衣以行蚕事,蜀人神之,故名青神。

 

 

眉山县(Meishan Xian)

 

位于东经103.8°,北纬30.0°,在四川省中部。宋置眉山县。因峨眉山为名。

 

 

沐川县(MuchuanXian)

 

位于东经103.9°,北纬28.9°,在四川省南部。唐置沐源镇,因在沐川上源故名。以城东南峰岩耸立,如人沐浴名之。1942年设沐川县。

 

 

彭山县(Pengshan Xian)

 

位于东经103.8°,北纬30.2°,在四川省中部。唐置彭山县,因彭亡山而得名。山因周彭祖家于此而亡,故名。

 

 

马边彝族自治县(Mabian Yi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3.5°,北纬28.8°,在四川省南部,马边河畔。1913年设马边县。因马边河得名。一说因在马湖之边故名。1984年改今名。

 

 

峨边彝族自治县(Ebian Yi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3.2°,北纬29.2°,在四川省中南部。本峨眉县地。明置峨边县。大渡河又称峨水,县在大渡河南岸,故名。一说因在峨眉山之边或峨眉县之边而得名。1914年设峨边县。1984年改今名。

 

12宜宾市、县(Yibin Shi、Xian)

 

位于东经104.5°,北纬28.7°,在四川省南部。唐置义宾县,取慕义来宾之意。宋避赵光义讳,改为宜宾县。1951年设市。

 

 

兴文县(Xingwen Xian)

 

位于东经105.0°,北纬28.3°,在四川省南部,邻接云南省。明万历四年改兴文县。其东南有文印山,取文印山地区兴旺之意。一说“取偃武兴文之义”。

 

 

南溪县(Nanxi Xian)

 

位于东经104.9°,北纬28.8°,在四川省南部。汉为僰道县地,梁置南广县。隋避讳改南溪。据《太平寰宇记》:“县在僰溪之南,因为名。”樊溪即南广溪。

 

 

珙县(Gong Xian)

 

位于东经104.8°,北纬28.3°,在四川省南部。明置珙县。因县西南有珙溪,溪中有石如壁玉、大石如大壁,即称珙壁以名县。

 

 

长宁县(Changning Xian)

 

位于东经104.9°,北纬28.6°,在四川省南部,长江之畔。宋为长宁军。明置长宁县。因地居川南最远地方,每有事而能长远安宁以名。

 

 

高县(Gao Xian)

 

位于东经104.5°,北纬28.3°,在四川省南部。唐置高州,明因置高县,因州得名。据《郡县释名》四川卷下载:高县“治南有眺远山,即云崇冈,其峰最高,登之则四远皆可眺望。旧志所谓崇峦崄者此也,县之名高以是。”

 

 

江安县(Jiang'an Xian)

 

位于东经105.0°,北纬28.7°,在四川省南部。西汉置江阳县,东汉置汉安县。隋兼取二县为名。

 

 

筠连县(Junlian Xian)

 

位于东经104.5°,北纬28.1°,在四川省南部。唐置筠州、连县。宋设筠县、连县。元并为筠连州。明改为县。县四山皆竹,一色相连,以地产筠篁得名。

 

 

屏山县(Pingshan Xian)

 

位于东经104.1°,北纬28.6°,在四川省南部。明置屏县。县东有宝屏山,山如屏障,县以此名。

 

13

14涪陵市(Fuling Shi)

 

位于东经107.3°,北纬29.7°,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南。隋置涪陵县。因涪江为名。涪,沤水泡也,咅声,以形容江水流急为名。1983年改今名。

 

 

垫江县(Dianjiang Xian)

 

位于东经107.3°,北纬30.3°,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部。西魏置垫江县。据段玉裁云:褺江为嘉陵江、渠江、涪江会合之地,水如衣之重复,故曰褺江,浅山伪作昏垫之垫。一说垫,下也。仰水(江)下流,皆得称之。

 

 

武隆县(Wulong Xian)

 

位于东经107.7°,北纬29.3°,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南。唐置武龙县,因县有五龙山为名。明改置武隆县。

 

 

丰都县(Fengdu Xian)

 

位于东经107.7°,北纬29.8°,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部。县东北有平都山,后汉因置平都县。据《水经注》:东望峡封丰民州,旧巴子别都也。隋因改名丰都。

 

 

南川市(Nanchuan Shi)

 

位于东经107.0°,北纬29.1°,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南。元置南川县。因县位南江之南而得名。1994年设市。

 

15万县市(Wanxian Shi)(今万州区,天津四注)

 

位于东经108.3°,北纬30.8°,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部。唐置万州。以州内万顷池为名。一说因地当长江上游万川之汇而得名。明置万县。1950年设万县市。

 

 

奉节县(Fengjie Xian)

 

位于东经109.5°,北纬31.0°,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部。唐置奉节县。据《今县释名》:“蜀先主终,诸葛亮受遗诏于此,有武侯八阵图,县名盖旌武侯,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故云奉节也。”

 

 

开县(Kai Xian)   

 

位于东经108.3°,北纬31.2°,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部。唐设开州,明改开县。因开江为名,开江一名临江。

 

 

云阳县(Yunyang Xian)

 

位于东经108.8°,北纬30.9°,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部。后周置云安县。元改云阳州。明改州为县。因位缙云山之阳为名,或谓因其地两山夹江,四时多云,而县当山水之阳,故名。

 

 

城口县(Chengkou Xian)

 

位于东经108.6°,北纬31.9°,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北。清置城口厅。因城口山为名。一说因地当陕西、湖北入川门户,形如城口,故名。1913年改县。

 

 

忠县(Zhong Xian)

 

位于东经108.0°,北纬30.3°,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部。唐置忠州。据《太平寰宇记》:“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严颜,并著忠烈而名。”据《元和郡县志》:“以地边巴徼,取怀忠信之意。”1913年改县。

 

 

巫溪县(Wuxi Xian)

 

位东经109.6°,北纬31.4°,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北。汉属巫地。有巫溪,一名昌江,源出县西北。1914年设巫溪县。据《水经注》:“巫溪水,即盐水。”

 

 

梁平县(Liangping Xian)

 

位于东经107.8°,北纬30.6°,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部。西魏置梁山县。因县北高梁山而得名。1952年因与山东省梁山县同名而改粱平县。取平安之意。

 

 

巫山县(Wushan Xian)

 

位于东经109.8°,北纬31.0°,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部。秦置巫县。隋改巫山县。巫山在县东,也称巫峡,县因以为名。

 

16南充市(Nanchong Shi)

 

位于东经106.0°,北纬30.8°,在四川省中东部。隋置南充县。以在汉充国县南为名。1950年设南充市。

 

 

营山县(Yingshan Xian)

 

位于东经106.5,北纬31.0°,在四川省中东部。宋置营山县。以县城西南有许多小山,形如营垒,故名营山。县因山得名。

 

 

阆中市(Langzhong Shi)

 

位于东经105.9°,北纬31.6°,在四川省中北部。秦置阆中县。阆山四合,阆水迂曲,绕县三面,县居其中,故名阆中。高门曰阆,故阆中城又名高城。一说阆中为古壮语地名,意为圩市。

 

 

蓬安县(Peng'an Xian)

 

位于东经106.4°,北纬31.0°,在四川省中东部。后周置蓬州。1913年改今名。因县有蓬山,状若海上蓬莱,置县以安,故名蓬安。

 

 

仪陇县(Yilong Xian)

 

位于东经106.4°,北纬31.5°,在四川省中北部。南朝梁置仪陇县。因在大仪山(又名仪陇山)之坂,坂大曰陇,故名。据《太平寰宇记》:“山巅有石铭仪陇二字,俗谓之赤葛山。”《元—统志》作大仪山。

 

 

南部县(Nanbu Xian)

 

位于东经106.0°,北纬31.3°,在四川省中北部。汉属阆中县地。粱改南部县。因地居东汉巴西郡之南而得名。

 

 

西充县(Xichong Xian)

 

位于东经105.8°,北纬31.0°,在四川省中北部。唐析南充县地置县,城西北隅有西充山。县因山为名。一说因析南充县之西置县为名。

 

17华蓥市(Huaying Shi)

 

位于东经107.0°,北纬30.4°,在四川省中东部。1985年由华蓥工农区改市。市因华蓥山得名。

 

 

岳池县(Yuechi Xian)

 

位于东经106.4°,北纬30.5°,在四川省中东部。唐置岳池县。县东三十里有安岳山,山上有思岳池而得名。

 

 

广安县(Guang'an Xian)

 

位于东经100.6°,北纬30.4°,在四川省中东部。明置广安州,1913年改广安县。乃取“广土安辑”为名。

 

 

邻水县(Linshui Xian)

 

位于东经106.9°,北纬30.3°,在四川省中东部。南朝粱置邻水县,一作潾水县。县有潾水,又有潾山。刘煦曰:“潾山以重叠潾比为名,潾水所出也。”

 

 

武胜县(Wusheng Xian)

 

位于东经106.3°,北纬30.3°,在四川省中东部。1914年设武胜县。因武胜山而得名。一说取以武取胜之意。

 

18达川市、达县(Dachuan Shi Da Xian)

 

位于东经107.4°,北纬31.2°,在四川省中东部。清设达县。因此地联络金房,翼带汉沔,西出渠阆,东下夔巫,地居四达之路,故名。1976年设达县市。   

 

 

渠县(Qu Xian)

 

位于东经106.9°,北纬30.8°,在四川省中东部。梁置渠州。明改渠县。县城北有渠江,即宕渠水为名。渠,水居之意。

 

 

万源市(Wanyuan Shi)

 

位于东经108.0°,北纬32.0°,在四川省东北。1914年改万源县。县东北有万顷池,相传为春申君故居,旁有平田万顷,邻邑之水,多源于此,《通释》谓万顷池洒流有四,三入于夔,一入于渠。1993年设市。

 

 

宣汉县(Xuanhan Xian)

 

位于东经107.7°,北纬31.3°,在四川省东北部。1914年改东乡县为宣汉县。据《太平寰宇记》:“宣汉水源并伏虞县东四十里,宣汉盖以水名也。”一说取宣扬汉业之意。

 

 

大竹县(Dazhu Xian)

 

位于东经107.2°,北纬30.7°,在四川省中东部。唐置大竹县。因地产大竹而得名。

 

 

开江县(Kaijiang Xian)

 

位于东经107.8°,北纬31.0°,在四川省东部。1914年设开江县。县东有开江,因名。

 

19巴中市(Bazhong Shi)

 

位于东经106.7°,北纬31.8°,在四川省东北。齐置巴州,明为巴县,地居三巴之中,有中巴之号,故名。巴江源出大巴山,经县东南。一说巴江(今南江)环绕,县在其中,故名。或谓取古巴国为名。1993年设市。

 

 

平昌县(Pingchang Xian)

 

位于东经107.1°,北纬31.5°,在四川省东北。梁置平川县,北周改同昌县。1948年设平昌县。取平川和同昌为名。

 

 

通江县(Tongjiang Xian)

 

位于东经107.2°,北纬31.9°,在四川省东北。唐置通江县。据《太平寰宇记》:“天宝元年,以邑枕巴江,故为通江县,县西有诺水,一名通川江。”通江盖因通川江为名。一说因大通江、小通江流经全县会于县城,四时通航,因名。

 

 

南江县(Nanjiang Xian)

 

位于东经106.8°,北纬32.3°,在四川省东北部。有儿水,因水难涉,古名难江,粱因置难江县。难江一名南屯河,亦谓之南江,意谓在巴山之南。自县治南与巴江合,明因改名。

 

20雅安市(Ya'an Shi)

 

位于东经102.9°,北纬29.9°,在四川省中部。清雍正七年置雅安县,县西有雅安川,故名。一说县西有雅安山,县以山名。1951年设市,后撤,1983年复设。

 

 

芦山县(Lushan Xian)

 

位于东经102.9°,北纬30.1°,在四川省中部。隋置芦山县。据《元和郡县志》:“芦山在县西北九里,县以此名。”一说因卢奴山为名。

 

 

石棉县(Shimian Xian)   

 

位于东经102. 4°,北纬29. 2°,在四川省西南。1951年析置石棉县。因地产石棉,故名。

 

 

名山县(Mingshan Xian)

 

位于东经103. 0°,北纬30.1°,在四川省中部。隋置名山县。有鸡栋山,在县西南,一名鸡鸣山。王象之曰;“鸡鸣山即古之名山,有名山戍,隋以名县。”

 

 

天全县(Tianquan Xian)

 

位于东经102.7°,北纬30.1°,在四川省中西。元置天全招讨司于此。清雍正七年,改天全州。1913年因置天全县。

 

 

荣经县(Yingjing Xian)

 

位于东经102.8°,北纬29.8°,在四川省中部。荥水出大相公岭,流经城北;经水经瓦屋山,流经城南。隋置荥经口戍,唐因置县。

 

 

宝兴县(Baoxing Xian)

 

位于东经102.8°,北纬30.3°,在四川省中西部。1933年置宝兴县。因县境宝藏甚多,取古语“宝藏兴焉”之义。

 

 

汉源县(Hanyuan Xian)

 

位于东经102.6°,北纬29.3°,在四川省西南。隋置汉源县。汉水出界内飞越山之仙人洞,县因名。意为汉川水(今名流沙河)之源。

 

21石柱土家族自治县(Shizhu Tujia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8.1°,北纬29.9°,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南。1913年设石砫县。以石潼关、砫蒲关二名首字而得名。县东有石砫山。1959年改石柱县。1983年改今名。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Xiushan Tujiazu Miao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8.9°,北纬28.4°,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南角。清雍正十三年设秀山县。县西有高秀山,高立千丈,丹崖翠壁,秀色如画,县以此名。1983年改今名。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Youyang Tujiazu Miao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8.7°,北纬28.8°,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南。元置酉阳州。1913年改县。酉水所出,县在酉水之阳,故名。1983年改今名。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Qianjiang Tujiazu Miao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8.7°,北纬29.5°,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南。唐置黔江县。因县有黔江,一名涪陵江,故名。1983年改今名。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Pengshui Miaozu Tujia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8.1°,北纬29.2°,在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东南。隋置彭水县。因彭水得名.彭为鼓声,黔江峡水澎湃之声似彭,因名。1983年改今名。

 

22马尔康县(Barkam Xian)

 

位于东经102.2°,北纬31.  9°,在四川省西北。1955年设县。因玛康寺而得名。玛康为一活佛的名字,藏语意为火苗旺盛,引早为兴旺发达之地。

 

 

南坪县(Nanping Xian)(今九寨沟,天津四注)

 

位于东经104.2°,北纬33.2°,在四川省北部,与甘肃省为邻。西汉在今下安乐地区建水□州,今县在其南部,故称南坪坝。清原下安乐地区治所迁至南坪坝。1953年在此设县,故名。

 

 

红原县(Hongyuan Xian)

 

位于东经102.5°,北纬32.7°,在四川省西北部。1960年设红原县。意为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

 

 

汶川县(Wenchuan Xian)

 

位于东经103.6°,北纬31.4°,在四川省中部。晋置汶山县,北周置汶川县。据《元和郡县志》:“梁置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汶江即岷江,汶乃岷的隶书之变,且岷汶古音相通。

 

 

阿坝县(Aba Xian)

 

位于东经101.7°,北纬32.9°,在四川省西北。1953年设阿坝县。阿坝,又称阿哇,是阿里哇的简称。系藏语,意为阿里人占有,喻指阿里人开发的地区。

 

 

理县(Li Xian)

 

位于东经103.1°,北纬31.4°,在四川省中部。清置理番厅。据《今县释名》:“西南北皆生番,领土司四,管理番民十数万户,民国三年改县。”理番,即管理番民之意。1945年国民党为缓和民族矛盾去“番”改为理县。

 

 

若尔盖县(Zojge Xian)

 

位于东经102.9°,北纬33.5°,在四川省最北部。1953年设县。县名来自一个西藏派来的大管家的名字。管家名叫若耿,方言译写作若尔盖。一说同若尔盖部族为名。

 

 

小金县(Xiaojin Xian)

 

位于东经102.3°,北纬30.9°,在四川省中西部。1956年设小金县。因有小金川临河山多金矿而得名。

 

 

黑水县(Heishui Xian)

 

位于东经102.9°,北纬32.0°,在四川省北部。1954年设黑水县。黑水,系藏语“措曲”的意译。“措”指生铁,“曲”意为水,即生铁色的水之意。又因该河水色黑,故名黑水。一说以境内岷江支流黑水(因水深而黑)为名。

 

 

金川县(Jinchuan Xian)

 

位于东经102.0°,北纬31.4°,在四川省中西部。1960年置金川县。因有大金川而得名。

 

 

松潘县(Songpan Xian)

 

位于东经103.6°,北纬32.6°,在四川省北部。唐置松州,因甘松岭为名,其山产甘松。宋为潘州,因属吐番将潘罗支而名。明并为松潘卫,取二州为名。清改厅,1914年设县。

 

 

壤塘县(Zamtang Xian)

 

位于东经100.9°,北纬32.3°,在四川省西北。1958年设县。壤塘,系藏语,意为“财神坝”。传说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红教喇嘛到此传布佛教,走至一个芳香碧绿,花开似锦的草坝之中,定居下来,诵经传教,化缘捐款,为建寺庙筹积了很多资金。县由此得名。

 

 

茂县(Mao Xian)

 

位于东经103.8°,北纬31.6°,在四川省中北部。汉置汶山郡,唐置茂州。1958年由茂县、汶川两县及理县部分地区设县。取茂县、汶川二县首字命名。1987年恢复茂县。

 

23康定县(Kangding Xian)

 

位于东经101.9°,北纬30.0°,在四川省中西部。清置康定府。据《今县释名》:“民国二年改县,古康国地,一作喀木,康即喀木之切音,舜徙之苗于三危,三危者为喀木,为卫,为蔽,卫一作危。”因丹达山以东之部落名称康,乃取康地安定之意。

 

 

丹巴县(Danba Xian)

 

位于东经101.9°,北纬30.8°,在四川省中西部。1914年置县。因旧为丹东、巴底、巴旺土司地,取三名首字命名。“丹巴”藏浯意为“山谷岩城”。

 

 

炉霍县(Luhuo Xian)

 

位于东经100.6°,北纬31.3°,在四川省西部。清置炉霍屯。因原为霍尔章谷所属四土司之地。东南与打箭炉毗连,故名。1914年设县。炉霍系藏语“山岩村”之意。

 

 

九龙县(Jiulong Xian)

 

位于东经101.5°,北纬29.0°,在四川省西南。1926年设县。因县及周围有三岩龙、八窝龙、洪坝龙、湾坝龙、速窝龙、雪洼龙、三垭龙、菩萨龙、麦地龙等九个名龙的地方(村)合置而得名。

 

 

甘孜县(Garze Xian)

 

位于东经99.9°,北纬31.6°,在四川省西部。清置甘孜州,1913年设县。因原属霍尔甘孜,麻书土司之地,一说为朵甘思土司地,故名。甘孜,系藏语,意为白色美丽之城。

 

 

雅江县(Yajiang Xian)

 

位于东经101.0°,北纬30.0°,在四川省西南。1913年设县。因在雅砻江畔而得名。

 

 

新龙县(Xinlong Xian)

 

位于东经100.3°,北纬30.9°,在四川省西部。1952年设新龙县。因在雅砻江之畔,又属新设,故名。一说旧名瞻对,藏语为雅龙之意,今县名为解放后所改,故名新龙。一说县驻地位于山岗,形若龙头,因新改,故名新龙。

 

 

道孚县(Dawu Xian)

 

位于东经101.1°,北纬31.0°,在四川省西部。1912年设道坞县,次年改道孚县。因其地从山上俯视县城其形如马,藏语称之为道孚,意为马驹,因名。

 

 

白玉县(Baiyu Xian)

 

位于东经98.8°,北纬31.2°,在四川省西部。清置白玉州。1914年设县。县北有海子雪山,日照如白五,故名。一说系藏语白藏之意,藏俗谓白为护法神,玉为地域,即护法神所在之地,意为平安幸福。

 

 

理塘县(Litang Xian)

 

位于东经100.2°,北纬30.0°,在四川省西南。故为里塘土司地。清光绪年间设理化县。1951年改为理塘县,因旧里塘土司名。理塘,系藏语,“理”意为“铜”,“塘”为“坝子”,即广阔坝子有如铜镜。

 

 

德格县(Dege Xian)

 

位于东经98. 6°,北纬31.8°,在四川省西北。1914年设县。德格,系德尔格忒宣慰司的简称。系藏语,“德”为“品德”,指四德,“格”为善意,指十善。一说“德格”系藏语昌盛之意。元初其地有名福宝者,深通典籍,八思巴法王誉为四德十善之人,其族遂称德格。

 

 

乡城县(Xiangcheng Xian)

 

位于东经99.8°,北纬28.9°,在四川省西南。清光绪年间置定乡县。1951年改乡城县。乡城,系藏语,意为串珠(佛珠)之地,因县跨硕曲河与定曲河之间,两岸河原如串,其富饶有如珍珠串。

 

 

石渠县(Shiqu Xian)

 

位于东经98.1°,北纬32.9°,在四川省西北。清末设石渠县。一名色许。系藏语,意为浅而多石的河流(指雅砻江)。

 

 

稻城县(Daocheng Xian)

 

位于东经100.3°,北纬29.0°,在四川省西南。旧称稻坝,清宣统三年改稻城县。因盛产稻米,故名。一说藏语称其地为稻,其地之人称稻巴,遂为稻坝,清末因之置稻县,后衍为稻城县。

 

 

色达县(Sertar Xian)

 

位于东经100.3°,北纬32.3°,在四川省西北。1955年设县。色达,系藏语,意为金色骏马之义,故县境又称金马干原。

 

 

巴塘县(Batang Xian)

 

位于东经99.1°,北纬30.0°,在四川省西北。清置巴安县。1951年设巴塘县,以旧巴塘宣慰司得名。巴塘,系藏语,意为巴山下的坝子。一说为“绵羊声坝”,含“吉祥”之意。据传古时有一只神羊在大坝上叫了几声巴,人们遂以其声音作为地名。绵羊声为吉祥声。

 

 

沪定县(Luding Xian)

 

位于东经102.2°,北纬29.9°,在四川省西南。清置泸定县。得名于泸河,又取安定之意。

 

 

得荣县(Derong Xian)

 

位于东经99.2°,北纬28.7°,在四川省西南。旧称得隆。清置得荣县。得荣系藏语峡谷之意。

 

24西昌市(Xichang Shi)

 

位于东经102.2°,北纬27.9°,在四川省西南。唐置建昌府,元置建昌路,明改卫。清雍正六年置西昌县。以今城在唐代建昌旧城之西,故名。1979年设市。

 

 

美姑县(Meigu Xian)

 

位于东经103.1°,北纬28.3°,在四川省南部。1955年设美姑县。因县境有大渡河支流美姑河而得名。美姑系彝语“地中心”之意。

 

 

昭觉县(Zhaojue Xian)

 

位于东经102. 8°,北纬28.0°,在四川省南部。旧为交脚汛地,清宣统二年置昭觉县。交脚谐音为昭觉。昭觉系彝浯,意为倾斜的坝子。

 

 

金阳县(Jinyang Xian)

 

位于东经103.2°,北纬27.7°,在四川省南部。1953年设县。因地处金沙江之北,故名金阳。

 

 

甘洛县(Ganluo Xian)

 

位于东经102.7°,北纬28.9°,在四川省西部。1956年设呷咯县。1959年因呷咯字体生僻乃改名甘洛。甘洛系藏语,意为苦尽甘来。

 

 

布拖县(Butuo Xian)

 

位于东经102.8°,北纬27.7°,在四川省南部。1952年设布拖县。1960年撤县。1962年复置。布拖为彝语“布特”之译音。“布”指刺猬,“特”指松树。

 

 

雷波县(Leibo Xian)

 

位于东经103.5°,北纬28.2°,在四川省南部。清置雷波厅。1914年改县。原为屏山县地,本雷波乡,《明史》作雷波。因县北有雷番山为名。一说因县西有池名雷波荡,水澈常青,因夏口雷震波光相激,呼为磨箕,汉译雷波,以之名县。一说彝族称“莫波”泽为雷波。相传城内有一水池,夏天打雷,电光与波光相激,故名莫波。

 

 

普格县(Page Xian)

 

位于东经102.5°,北纬27.4°,在四川省南部。1952年设普格县。昔格系彝语,意为“山垭口下的草甸子”。

 

 

宁南县(Ningnan Xian)

 

位于东经102.7°,北纬27.0°,在四川省南部。1929年设宁南县。以地当宁远府之南而得名。

 

 

喜德县(Xide Xian)

 

位于东经192.4°,北纬28.3°,在四川省西南部。1953年设县。“喜德”为彝语“些夺”的译音,“些”意为铠甲,“夺”意为产地。

以古时曾产铠甲而得名。

 

 

会东县(Huidong Xian)

 

位于东经102.5°,北纬26.6°,在四川省南部。1952年设会东县。因地处会理县东部而得名。

 

 

越西县(Yuexi Xian)

 

位于东经102.5°,北纬28.6°,在四川省西南。1959年普雄、越隽两县合并置越西县。因县境越西河而得名。

 

 

会理县(Huili Xian)

 

位于东经102.2°,北纬26.6°,在四川省南部。汉置会无县。唐设会川县。会通河流经县东,以川原并会为其所理而得名。元置会理州。1913年设县。

 

 

盐源县(Yanyuan Xian)

 

位于东经101.4°,北纬27.4°,在四川省西南。清雍正六年设盐源县。县南有盐井河,故名。一说因县有盐井,盐源丰盛为名。

 

 

德昌县(Dechang Xian)

 

位于东经102.1°.北纬27.4°,在四川省西南。1946年设德昌县。因元为德州、昌州地,后置德昌路,乃合二州首字而命名。

 

 

冕宁县(Mianning Xian)

 

位于东经102.1°,北纬28.5°,在四川省西南。清雍正六年设冕宁县,东南一里有冕山,高耸如冠冕然,因以名县。

 

 

木里藏族自治县(Muli Zang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1.2°,北纬27.9°,在四川省西南。1952年设木里县。1953年改今名。木里,因县境森林密布,遍地树木,故名。一说木里河自北而南,流经县境,注入雅砻江,故名。一说“木里”系藏语“高而宽广美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