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要学分吗:沈逸:情报搜集离我们很近——从维基揭秘的电文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27:15
博客中国国际

0

献花

沈逸:情报搜集离我们很近——从维基揭秘的电文说起

作者: 何青青 2011-10-19 10:38:39 发表于:博客中国

分类: 时评

维基解密网站新公布的“未经修改”的电文,将与美国外交有接触的中国“联系人”姓名和保护级别一道抖露在阳光下,在中国媒体和坊间引发了一轮关于“线人”和“米线”的热烈讨论。

2011年8月底9月初,维基揭秘网站以“遭遇攻击,导致部分国务院内部电文未经修改后被发布在互联网上”为理由,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全部的251287份电文。相比此前公布的电文,这次公布的是所谓“未经修改”的电文,其主要区别是那些与美国外交官有接触的“联系人”,即contac的姓名完全没有任何修饰,甚至还能在姓名之后看到通过附加括号所表明的“保护”(protect)、“严格保护”(strictly protect)。

这自然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毕竟这是第一次把原先处于秘密或者私密状态下的东西干净、彻底地抖到了阳光下,由此在中国的新媒体空间引发一轮有关“线人”、“米线”的争论。

不过从比较专业的角度来说,要真正看明白这些电报的价值,还有必要结合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同时回到电文本身,从具体内容进行相关解读,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比较接近事实的答案。人们不愿意或者没有注意到的事实是:除非是美国国务院站出来办一个专门的解读内部工作电报说明会,否则门外的人们基本无法知道全部的真正的事实。

                                  
                                   


“维基揭秘”公开全部电文,为公众揭开了情报工作的一角,也带给我们普通人关于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警示和反思


情报、美国情报界与情报搜集

英语中情报(intelligence)一词1350-1400年前后从拉丁语“intelligentia”演化而来,而目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情报是为实现主体某种特定目的,有意识地对有关的事实、数据、信息、知识等要素进行劳动加工的产物。目的性、意识性、附属性和劳动加工性是情报最基本的属性,它们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情报的其他特性都是这些基本属性的衍生物。

从这个定义中,就会引出三个推论:“情报”并非通常意义上“秘密”,“秘密”可能是情报,但“情报”不一定全是“秘密”的;“情报”是否成其为“情报”,因人而异,一个人眼中的公开信息可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战略情报;“情报”并非全部拿来就成其为“情报”,缺乏了必要的劳动加工,即使是“绝密”消息,仍然可能不足以成为情报。

在美国,所谓“情报界”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目前,所谓“美国情报界”,有17个成员,分别是空军、陆军、中央情报局、海岸警卫队、国防部、能源部、国土安全部、国务院、财政部、禁毒署、联邦调查局、海军陆战队、国家地理情报局)、国家侦察办公室、国家安全局、海军、国家情报总监。在美国国务院内,具体负责情报加工的是信息与研究局。

就情报的类型而言,依据美国情报界的定义,分为信号情报、图像情报、测绘信号情报、人力来源情报、公开来源情报以及地理情报。根据美国相关法规,搜集到的信息或者经过加工后的情报,分为三个等级:绝密、机密、秘密,剩下的属于非机密。

此次维基揭秘披露的全部251287份电报中,没有绝密级文件,机密级15652份,秘密级101748份,非机密的133887份。所谓“机密”的定义是,披露之后会“严重损害”(seriously damage)国家利益;所谓“秘密”的定义是,披露之后会“损害(damage)”国家利益。

回到内容看看有多少“秘密”

依据公开披露的内容,美国各驻外使馆的工作之一,就是搜集驻在国的政治、社会、军事、文化等综合“情况”或者说“情报”,然后传回美国国务院供解读。各国大使馆的任务大同小异,就这点来说,搜集情报这种事情,对国家来说,如普通人吃饭喝水般正常;如果不这么做,倒可以认真地说,外交官不务正业,浪费公帑了。

当然,此类搜集情报的工作,基本是在水面下进行的,这可以看作是国家间游戏的潜规则。从个人感受和情感角度来说,这种秘密行为一旦公之于众,大众的情绪肯定是会有反弹的,一如君子远庖厨那句话所暗示的,知道了太多的真相,毕竟是会影响心态进而损害生活品质的。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任何争论都应该回归到事实本身。维基揭秘这次提供了比较难得的材料,不妨回到维基揭秘本身,看看其中究竟有哪些情报,然后再根据个人的判断做出相应的评价。这样或许会更加容易得到比较贴近事实的结论。

09Beijing186,这是其中一份引发争议的电文。该电文的级别是秘密级,2009年1月22日从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发出。该电文要阐述的是中国的社会稳定与土地问题之间的关系,加密者为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经济领事。电文的总论部分概要地介绍了电文作者对土地问题的总体认识,从中可以间接推断其搜集相关情报的目标,显然与2009年3月即将召开的两会相关,试图解析中国政府土地政策变迁的原因、动力,以及是否可能在两会期间在土地政策上做出一些突破性的改变。最后一句话是对所有信息的简要结论,就是不期待会在3月即将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中在土地问题上做出重大突破。

该电文的来源包括了来自公开记者招待会的信息,外国驻华研究机构与中国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的成果、与学者、记者进行讨论之后获得的消息,那次与学者的会面发生在2009年1月5日。这些记者招待会的信息、研究成果、学者以及记者的观点,并非所谓“机密”、“绝密”信息,但显然这些与美国外交官进行接触的人,属于美国国务院定义的“外国联系人”(Foreign Contact),其姓名之后出现了保护的括号。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界定是否要加“保护”,以及如何区别所谓“保护”和“严格保护”,大概除了美国国务院的工作人员之外,没什么人能真正搞清楚。这提供了一定的阐释空间,但这种阐释的事实依据必然是比较有限乃至相当不稳定的。

另一份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秘密电报,编号为09Beijing359,写于2009年2月12日,由同一个经济领事确定密级。主题是有关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与中国城市稳定的问题。相关的消息来源包含了与前述09Beijing186同样的一次会面,同样的学者,但这次名字后面出现的是“严格保护”,而其言论的内容,或许对熟悉该学者微博言论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在今天的中国,相关论断也不是什么石破天惊的大秘密。不是很客气地说,虽然是在做情报分析,但就这种确定保护级别的做法来揣测,其中的主观随意性还是相当可观的。看者如何理解,恐怕还是要避免过于激动、过于简单或者过于理想化的倾向。

简而言之,从某个角度说,这次维基揭秘的电报确实在某种意义上打开了情报工作的一角,但必须记住,现在人们看到的,不过是自有国家以及情报搜集工作以来,进行了几百乃至上千年的老游戏,无非是之前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看到了,多少有点心惊胆战,不是么:一次气氛良好的下午茶,看似人畜无害的茶余饭后聊天,居然成了“情报”。确实令人害怕。而传说中的情报搜集者,间谍,距离人们如此之近,恐怕也多少有点出乎理想主义者的意料。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这一切都没有什么太多值得惊讶的,那些不太容易遭遇重视的保密条规,早就揭示了此类情报搜集的广泛存在。收起莫名的惊诧,回归制度化的保障轨道,认真思考一下,是否在不经意间把远比这重要的绝密情报泄露了,这才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至于说如何确认以及对待那些更加“职业”的,建立在利益交换基础上的情报供给与搜集行为,即使在美国,这也是国家安全机构分内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对国人来说,对关心维基揭秘的人来说,真正值得思考的是,如何在信息高速流动的今天,从个人开始,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美国情报界的官方网站上,有一句很有趣的话:这是一个服务于单一目标的复杂组织,该目标是“国家安全”。能否借助维基揭秘的电文,思考,进而有效推进中国国家安全的持续改善,是真正的要害所在;显然,这是一项服务于单一目标的复杂工作,没有什么简单的解决方案。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政系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