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教育局网站:容易导致小儿中耳炎的不良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8:32:31
小儿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病中的一种,孩子得了小儿中耳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进一步下降。如不适当用药,另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导致更难医治。 捏孩子的鼻子,乱擤鼻涕,给孩子洗头污水入耳,孩子躺着吃奶,常给小儿掏耳朵等习惯可能会导致孩子患上中耳炎,从而使孩子听力下降,家长应警惕

错误习惯之一、捏孩子的鼻子

对于鼻有点“塌”的宝宝,家长有的喜欢捏下,让小孩鼻子“挺”一点。这种习惯既可能损伤鼻腔的黏膜与血管,降低鼻腔自身的防御功能,增加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又容易使鼻腔中的分泌物因受到挤压,通过咽鼓管 侵入鼓室而引起中耳发炎。

错误习惯之二、乱擤鼻涕

小儿抵抗力 差,很容易患感冒,感冒时就会出现鼻涕增多现象,家长便会经常给他们擤鼻涕,但因不少妈妈们为孩子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习惯用两只手压着鼻翼用力擤,由于耳鼻喉相通,这种姿势会让鼻涕向鼻后孔挤出,鼻涕会流到咽鼓管,因鼻涕中含有大量细菌,可引起逆行性感染造成中耳炎,特别是儿童的咽鼓管比较平直,更容易引起中耳炎。

错误习惯之三、给孩子洗头污水入耳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洗头时,不注意会将污水流入耳内,细菌侵入中耳腔,从而引起中耳炎。注意,游泳时若不注意,也容易患上中耳炎。

错误习惯之四、孩子躺着吃奶

有些妈妈习惯用母乳喂养,如果平时习惯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婴儿来不及吞咽而呛咳。这些都可能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奶汁流到鼻咽腔后,容易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症。

错误习惯之五、常给小儿掏耳朵

有的父母喜欢给小孩掏耳朵,觉得耳屎脏,其实这种长期掏耳朵行为可致中耳炎。因为耳屎的学名叫耵聍,是有生理作用的,它充当着耳道“门卫”的角色,阻止虫子、脏水等异物入侵;发挥“消声器 ”的作用,防止剧烈声波损伤鼓膜等。

孩子得中耳炎的症状表现一、出现没有感冒症状的发烧

若孩子出现没有感冒症状的发烧,家长们就需警惕他是不是得了中耳炎。   

孩子得中耳炎的症状表现二、不肯吃东西、哭闹,不愿入睡   耳朵的构造很特殊,里面是骨头,外面包着一层皮肤,两者间没有其他可起到缓冲作用的肌肉组织 等。所以,中耳炎一旦发病,会剧痛难忍。婴儿虽然说不出来,可是只要动动嘴,不管是吸吮和吞咽动作,都会压迫感染部位感到疼痛。因此,宝宝可能会在吃东西 时烦躁、哭闹,也可能不愿入睡。   

孩子得中耳炎的症状表现三、反应迟钝   分泌性中耳炎不会流脓,可是有液体大量存留于中耳部位,可能给宝宝造成暂时性的听力障碍,出现反应迟钝的症状表现。   

孩子得中耳炎的症状表现四、耳朵中流出黄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迹的液体   如果孩子耳朵中流出黄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迹的液体,那么你的宝宝肯定是患上了中耳炎,流出的脓液说明原本留存于中耳的液体已经冲破了耳鼓。



宝宝得了中耳炎后,应该保证身边随时有家长看护,因为宝宝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若耳膜穿孔 ,会有分泌物流出。若已经是慢性中耳炎 ,耳膜会增厚且结疤,耳膜活动性下降甚至中耳腔产生胆脂瘤 ,这时就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再次就医,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宝宝会出现耳痛和耳朵不舒服的现象,年龄太小的宝宝不会表达,可能表现出躁动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家长们应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