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绿色干洗店加盟:论人性善的社会心理学动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7:10:29
作者:  来源:社会学吧     日期:1970-01-01     点击:0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人性的认识就颇多分歧,有关的争论至今还活生生地存活着。如性善论与性恶论,善恶混论之间的争论,一般人性论与阶级人性论的争论,可以说一直没有停止过。有的基于政治目的,有的基于学术目的,无论站在何种立场,要想取得一致的看法,仍然不容易。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人性善的社会心理学动因。当然,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将不可避免地要设计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许多方面。
(一)人性善的发现
纵观人类社会文明史的发展,人的社会行为总是要受某种理念的推动或引导,这种理念就是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他们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可实践性置根于人们的共同本性和生存所需要的利益欲求。因此,道德观和价值观应当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又有时代的现实性。
然而,必须指出,无论是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传承性,或者是他们的时代的现实性,都不能离开人类的善本性。离开了人类共有的善本性,社会必然出现暴政统治、侵略和屠杀,必然出现社会动乱。如秦始皇的暴政统治,德义日法西斯的侵略暴行和屠杀善良,"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不管当事者标榜了多么美丽的辞藻和辉煌的绩业。然而其所行者,多层绝灭人性、残暴人伦的劣迹和罪状。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社会普适性、客观性和实践性是建立在日呢的善本性基础之上的。"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第二十章)。这一表述正是揭示亲情之爱与"爱人"的内涵。爱父母,爱子女,夫妻相爱,兄弟姐妹之间的胞情之爱,是人类亲情的自然表露,着不需要过多的理论论证。每个人从他的孩提时代开始直至耆老暮年,都会经历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情的享受和煎熬,即便是煎熬,人们也会自觉,自愿的承受,无怨无悔。然而,世间竟有一些人不识这种亲情。他们把仁爱说成是封建主义的宗法心理反应。也许这些人根本不懂得伟大的母爱是何物,不懂得父慈子孝是何物。
亲情之仁爱的自然延伸,便是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人的关爱,其中包括超越五服的同宗人,社区人乃至整个民族,一国同胞,万国兄弟。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新,汎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明确指出,爱众人是仁的表达形式。孟子对此有了更为贴近的发挥,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自己对"吾老"的情感,推及"人之老",以自己对"吾幼"的情感,推及"人之幼",这种由近及远的仁爱情怀的发展或延伸对任何存心善良的人而言,都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发现,当有人不能自觉地这样做时,他们的内心正在承受着某中自我责备。
例如,我们在公共汽车上时常看到某些年轻人不能或不想给老年人或小孩让坐时,他们总是洋装瞌睡或面部朝外装着看不见,但是这种表现说明,他们内心的不安,承受着某种心理压力。应该指出,这种不安和心理压力正表明他们的善心没有泯灭。希望人们勿庸要求过苛,也许他们很疲倦,需要休息……
世界还有一些怪事时而发生,有一些由于某种原因,竟把刚刚出生的婴儿无情的丢弃。这会使人气愤。人们在气愤和不平中伸张自己的善心。据报道,美国慈善家法里斯和她的丈夫花2.7万美元创办了"天使花园"。他们埋葬了四十八个婴儿,其中包括从高速公路边、垃圾堆里、水沟里、草坪上等不同的隐蔽处发现的弃婴(见《参考消息》,2002年4月13日,第六版)两位慈善家用毯子把婴儿包好,抱在怀里,给他们起了名字,一一为他们举行了葬礼。参加葬礼的人,往往有数百人之多,他们当中有警察,验尸官,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人们默默的从心底涌出眼泪,这显示,人的善良的心是如此自然的流露。那么丢弃婴儿的人在决定犯罪的一刻该曾现怎样的心理历程?难道他们的心没有颤抖吗?没有感到内疚吗?他们明知这是犯罪,是造孽,所以在良心的谴责下采取了隐蔽的形式去犯罪。这表明他们的本心不一定是恶的;但他们的犯罪行为是恶的;也许她们可能有其难言之隐。如未婚女子因失身而生子或遭男人背叛;或因贫穷,无力抚养子女;总之弃婴背后可能还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任何一个发育成熟的社会,均以尊老爱幼为社会公德,因为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不仅他们需要,而且人们应该给予特别的关爱与呵护,这恰好体现着认得善心的自然流露。
当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总是面对老者和幼者,更多的是面对和自己一样的青壮年,对他们,人的爱心又该如何表达呢?
曾子曾对孔子之道作过简明扼要的概括,他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论语·里仁》)什么是忠,尽心竭力,尽己之谓忠,乃做人的基本原则,曾子每日三省吾身的要点,首先提到的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交朋友、做事、服务他人、执行公务等是否尽心竭力,表明一个人的忠诚品质和行仁的心愿。
忠的更深曾的意义在于通过自己的职务和从事的工作表达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的尽忠竭力,这正是对众人之爱的深刻表达。
恕者乃"推己及人"之谓。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希望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总是要与其周围的人息息相关的。据儒家经典的分析,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立体的关系网中,上下左右前后的人,或亲人,或朋友,或领导,或下属,或同行人、同路人、顾客、买主、卖主……总之,一个社会成员总要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关联的。人应当以怎样的态度与自己相关的人打交道呢?这就需要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这个准则儒家称之?quot;絜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母以后下;所恶于下,母以事上;所恶于前,母以先后;所恶于后,母以从前;所恶与右,母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母以交于右。"(《大学》)虽然,这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原则的具体化,在这深入浅出的人的行为准则中所呈现的正是现代政治哲学所极度推崇的原则,如:人人平等,人的尊严与价值,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不得以一己之见强加于人,等等。所不同者,"絜矩之道"更加强调其理念发端于人的道德自律,发端于人的善本性的诉求。
从人的类本性观察,人心意念只发端,基本上是雷同的。忠恕体现了仁道的两个方面,尽己之心与推己之心是同样重要的,是统一的。"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朱熹:《四书集注》《里仁》)
以上我们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人们待人处世的心理发端过?獭U獗砻鳎死嗟谋拘?quot;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所谓相近之性,则可诠释为人的本性是近于善的,或曰人性是善的;而"习相远"则指人的习性是有善有恶的。孟子认为,性之相近者,当从人的感物感事的情感之发端看。他说:"恻隐之心,任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浪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的观察是入微的,他从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自我的评估和判断中发现人的本性,应该说,他抓住了体现人性善的心理历程的主要方面。
从前,人们往往把性与情的距离过分强化了,事实上,他们是既有分别又有关联的。《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亡达道也。"未发之"中"与发而中节的"中",是一体两面,具有同样的内涵。中者天下之本,即指情之本真状态,或人的类本性的存在状态,而"发而中节"则为人的类本性存在状态合乎道的呈现。
"发而中节"和孟子的"四端"说并非某些人强加于先贤的所谓先騐主义。他们完全不理解那本是人的本性对所感外事外物所做出回应。王夫之说:"天所命人而成为性者,则以其一隐一阳之道成之"(《张子正蒙注·成明篇》)显然,天命之性是指人类共有的类遗传基因所决定的。当然这种共同的遗传基因又寓于个人由父母那里传承下来的个体遗传基因之中。如此代代相传。因为人的天命之性或曰人的本然之性体现着人的类遗传基因与人的个体遗传基因的相关性。这已为当代人类基因图谱的研究所证实。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人的喜怒哀乐惧欲爱之发生,尚有待于人体器官和神经末梢所感之外物信息传递给神经中枢,再由神经中枢依据所传信息做出认知、判断和回应,才告完成。这可以诠释人?quot;以其一阴一阳之道成之"的道理。所谓一阴,代表着外感之信息;所谓一阳,代表着能动的内心判断与回应。这种德和内外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呈现人的本性善恶的是善的还是恶的?孟子抓住了人的心理活动之发端,作为衡量之契机。这一真知卓见为历代学者所推崇。历史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的发端是善的;在社会发展中,童贞年代的心性是善的;在社会发展中,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是善的。
(二)善的界定及其社会功能
人们不仅对人性有不同看法,而且对于什么是善恶也有很大的分歧。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论述了天命之人性乃人的类遗传基因与人的个体遗传基因的相关性所形成;具体的人性则以其一阴(外感的信息)一阳(内心的判断与回应)之道成之;而衡量善恶的之契机则在于心里历程的发端。这三点是讨论人性时所必须明确的,否则会隘入自相矛盾中。
心理历程的发端,是指人性的呈现刚刚开始,由于人性的可塑性,也就是由于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善恶不同的趋向,那么什么是善呢?
"一阴一样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这里应该强调的是"继之者,善也"。简而言之,一切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行为就是善行。我们说忠孝仁爱是善,因为这些都是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可为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孔子在评论周武王和周公是否达于孝时,作了肯定的回答,他说?quot;夫孝者,姜继人之荆剖鋈酥抡咭病?(《中庸》)武王周公继承文王开创的大业,成为继承表述事的典范。所以,受到孔子的推崇。既然达孝的基本含义是"继志"与"述事",在今天,我们则可以将之诠释或引申为继承与发展。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和世界文明而言,凡是有利于继承与发展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就是善。反之,凡是善的都应有利于民族、国家、世界文明基业的继承与发展。
古代人认为,情欲发而中节与否可别善恶。"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quot;(《礼记·乐记》)这后四句中"好恶无节于内"是根本的;"无节",自然不能反躬,自然不能抵御外物的诱惑,从而造成"天理灭矣"的后果。天理泯灭就是恶。
荀子提出的"性恶论",恰好忽略了"情欲发而中节"的这一原则。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人都有"好利""好声色"的情欲。"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所以"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篇》)事实上,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并不一定导致恶,虽然那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饥而求饱,寒而求暖,劳而欲休这样一些人类生存最起码的要求,都不能得到满足,那么这种社会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受到了置疑,空讲善恶,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认为饥而餐,渴而饮,劳累了要休息,冷了要避寒……这都是正当要求,是"发而中节"的要求,必须得到满足。荀子的错误在于把情欲之发端与其可能的后果混为一谈了,失去"发而中节"的原则,必然要模糊是非是非或善厄的界限。例如,求温饱的心理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第一种人为了自己和家人甚至包括他人的温饱,开荒种地或搞别的生产自救,自己带头去干并把周围的人组织起来,扩大或发展生产,使大家过上一天比一天好的生活,难道这不是善吗?第二种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温饱,他们虽然没有领导他人的本领,但能诚实地参加劳动和管理,保证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因此,能够使自己和家人得到温饱。显然,这两种人是社会成员的主体,是人民的大多数,他们是社会精英和普通劳动者,正是他们维系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情欲的"发而中节",或更高水平的"发而止于至善"是人的善本性的呈现,反映人类生存之必需。求温饱、避饥寒、不断完善生活品质;生儿育女,希望家族发达兴旺;如好好色,恶恶臭;反对暴戾,要求实现人的尊严、自由、平等、民主……等等都是人的基本权利和欲求,实乃大善,绝对不能把他们说成恶或性恶。如果人们在生活中没有任何追求,只求满足现状,那么社会将不能发展,不能走向进步。事实上,正是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为满足这种需求所进行的一切工作,若按经济学术语来说,则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组成了国民经济的阴因子与阳因子相关性的动力平衡关系,或曰,太极建够的关系?quot;一隐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正是这个道理。历史表明,凡实现这一动力平衡的社会或国家。就会得到发展和进步,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反之,社会就会出现动荡不安,人民正常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
在当代,一些号称唯物论者的特别赞成荀子的"性恶论",把荀子推崇为中国古代的唯物论思想家,而对孟子则斥之为唯心论,他的"性善论"亦被斥为为唯心主义的先騐论。文化大革命中,那种狂热的"大批判","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大斗争,正是"人性恶"的写照。一个人今日奋力斗争别的"牛鬼蛇神",保不准,明日他也成了斗争会上的"牛鬼蛇神",被打翻在地,被剃成了"阴阳头",被"同志"踏上千万支脚,人人自危,没有了人的尊严!这一经验表明"性恶论"陨缁岬奈:投匀说奈:Α?br> 反观宋代儒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与文化大革命中的"斗私一闪念"又何其相似乃尔。程朱学派曾认为:"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孟子集注·腾文公上》)又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其实,"灭人欲"之说,是有悖于孔子之道的。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关键在于取得富贵的途径是否正当。他还说,"因民之所利而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论语·尧日》)可见,孔子主张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欲求。宗儒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的理论是错误的,所谓"华尽人欲,复尽天理"(《朱子语录》卷十三)也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求温饱,避饥寒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欲求,不能满足人们基本欲求的天理,也就变得公洞无物了。同样?quot;斗私一闪念"之论点亦有害于公利与私利的统一性。在任何一个社会,私人利益与集体的或社会公益都应当有一个最佳的动力平衡点,如果把社会公利绝对化,必然要侵犯个人的私利,从而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人民公社运动、"大饭锅"、"干不干都一样",……就是极有利的例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是可以得到大家认同的。
首先,人的类本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应是一切人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社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国家的养民、惠民、富民政策、法律原则、社会道德、价值观、美学观……等等,都在追求一个共同的准则:扬善抑恶。如果说,人性是恶的,则一切仁爱,一切博爱,一切人道主义,利他主义,均将无从说起。如果,人性是恶的,将不会有人以毕生的经历为那些"本是性恶"的人去献身。事实上,即使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同样认为人的尊严和自由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我认为,正是人的这种普遍的类本性亦既善本性创造了人类的灿烂的文明。
第二,显然人们应当认同,"发而中节"的情欲,特别是物质欲求,是"人性善"的重要表征之一。如前所述,人的物质欲求若置换为经济学术语,便是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前进的。例如,当现代人享用到无线电收音时,确实曾得到极大的满足;但在此后不久,人们感到只能听到声音,于是激励了科学家和技术家去创造电视机;然而,电视机的早期产品,只能给人以黑白图象,不能让人看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于是,又促使彩色电视机的发明与创造。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人们的物质欲求得到满足,其效应并不仅仅限于个人满足本身,它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例如,现代经济认为,消费者的需求,不仅是消费者个人的事情,它是维系一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据报道,在美国,消费者的支出是引发美国三分之二经济活动的动力。
中国古代有句老话,"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孟子也说:"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扣人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这两句话表明,中国的古代先哲,无论是法家的先驱,还是儒家,都十分重视,人对物质需求的满足与社会文明、道德水平的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三,人们"发而中节"的情欲亦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动力。音乐、诗歌、舞蹈……一切文化活动,都是人们在劳动、学习、工作、休闲中的情之所至,或曰情感于外物而发生的。儒家经典对此有如下的描述?quot;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諆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積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为为僞。(《礼记正义》卷三十八)这里,特别强调了乐不可为伪,强调了诚于中、行于外的真性情。只有情深意切,才能激发高尚的志向,深邃的思想,生动的语言,感天地泣鬼神的情节……这就是文化或文明。明者,著也。只有真情,才能使一切文化的表现形式达至辉煌的顶峰。
一切政治家所慎重对待的,仍然是人们的情感,人心的背向,是一切政权能否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老,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记正义》卷三十七)这里强调了"同民心"与"出治道"的统一性,如果一个政府的中心政策偏离"同民心"的轨道,或背离"同民心"的原则,则这个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将受到置疑。
在文化、文学艺术领域,人们情欲的"和顺积中"与"英华发外"的统一性,在政治领域的"同民心"与"出治道"的统一性,正笤诰昧煊虻?quot;水火菽粟"与"仁宓赖?quot;的统一性一样,满足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是关键的动态因素。任何抑制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之倾向,都是错误的。
第四,现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可持续性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制定自己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计划。这种战略计划与以往的任何计划相比,其最大特点在于以人为本,以人的善本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一般来说,以下几个重点是必须要考虑的。
(1)实现世代繁荣与平等。这种战略计划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还必须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实现人间的世代繁荣与公平。人们已经意识到要特别注意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要持续的提高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适合青少年的入学率,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进而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国家和私人用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费用所占之比例,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不断完善和提高社会安全福利保障水平,使世代人民的生、老、病、死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与经济保障;确立合理的人口发展战略以保障民族的永續发展,即要保障人的生的权利,又要提倡优生、优育……
(2)实现社会和谐。"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人类文明史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人们从不同角度的反思显示,人们仍将沿着"和为贵"的道路走下去,因为它是正确的。许多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非常一致的要求建立一个稳定的祥和的社会。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创造一个有序的法治的生存空间和机会均等的竞争机制,使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资源共享。不但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品质,更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品质。应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创业机会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予防贫困化、反对互相排挤、压迫和歧视。反对剥削,提倡平等对话、沟通和交流不同的思想看法。容忍与理解?quot;和为贵"的重要关节。使所有的公民都能平等的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改革与创新。
(3)实现公平的国际合作。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闭关自守的、孤立的求得发展。高新科技日新月累,一日不了解世界便有落后十年之感。但是,现今世界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别,有南北之别,有穷国与富国之别,以及失业与就业不足等。显然这是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课题。据报道,当今,全球失业或就业不足的人口,高达10亿多人;2000年全球死于工伤事故者,高打200万人;未来十年内,人类社会必须创造 5亿个新的就业机会。人类社会要消除贫富差别,要消除贫困,要使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人民都能过上体面的富裕的生活,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必须实现公平的国际合作。
首先,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的国家,在考虑本国人民的利益的同时,必须还要考虑别国或全世界人民的发展利益。掠夺者、征服者的心态已经与当代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了。必须增加人道主义援助,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提供公平的贸易机会,提供必要的经济技术援助和管理经验;实现世界性或地区性的经济、金融、能源、高新科技(特别是生态环境方面的高科技)的合作发展,并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金融、能源危机进行监控,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大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而不是乘人之危,以己之长,攻人之短,大发危机之财。
当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领导人,应当审时度势,认清当前国际形势,善用国际和平发展的环境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尽一切努力为人民社会服务,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脱贫致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发挥人们的主动精神,自己创造自己的新生活。坚决反对那种高喊"从来没有救世主",但是又极力把自己包装成"人民大救星"的伪善者。他们应该改变旧的以"争权夺利、醉心政治权谋、挑动一部分人去斗争另一部分人"为核心的思维方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为民谋福的崇高理想。
(4)保护生态平衡与生存环境,实现天人合一。人类赖以生存地球,由于近一二百年的过度开发,已经失去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和草原,土地沙化日益严重;江河湖海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水源,特别是饮用水源日益枯竭;鸟鱼虫遭到了无情的猎杀,生态严重失衡;工业企业释放过量的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地球变暖、冰川融化、海水水平线升高、臭氧层污染……等等。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宗旨的《京都协定书》已经得到了几十个国家的支持和签署。这说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人们必须加强协作。例如,《京都协定书》确定的六种温室气体,排放者可能是个别的国家或工厂,但是一旦排出,它就没有了国界,江河湖海的污染也有类似的情形。
"天人合一",本是儒家世界观的重要理念之一。孟子曾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其原意为:我与万物生存于同一个宇宙空间,我生我死与万物系同一道理,与万物同天地、共日月,阴阳之间相成相ǎ⑾⑾喙亍:苊飨裕庖幻猓⒎鞘浪兹饲考痈献拥乃?quot;以己之意决定万物"的唯心主义,而乃"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性诠释。朱熹说,"万物不是万物之迹,只是万物之理皆备于我。"古代那种 "子钓而不惘,戈不射宿"(《论语·述而》)的豁达而朴实的生态观念而今已难见踪影,取而代之者则是"竭泽而渔""一网打尽"的蝇营狗苟的心态,凡事都要做到极端,不留余地。结果,使人类自身陷入了困境。看那些主谋大砍热雨林、圈湖造田、毁草种田……的人是何等无知,何等贪婪!
因此,人类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牢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注重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生物物种的保护与发展,转基因生物工程的应用与研发,生态农业耕种比例的确立。人类要确立弘扬仁人而爱物的精神,使人类与万物和谐相处,相得道彰。
从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向总趋势来看,人本主义思想,人性善思想,为人类谋福、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和有序发展,一句话,仁人而爱物的思想将日益明显的主导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仁人爱物的思想自然是源于人的类本性或性善论。否则,这一切将无从说起。
(三)性恶论的片面性
那么,某些当代人的冷战思维,文明冲突论,恐怖主义,剥削思想,种族歧视与压迫,以及人的种种恶行……又当如何解释?这正是在这一节我们要加以说明的。
不容否认,自从荀子提出的"性恶论"以来,历代都有学者,包括当代许多学者都支持这一论点,这是不希奇的,因为在人世间确实充斥着无数恶人恶事。在人类历史上这一事实,从未改变过,即使在当代,人类文明已经进入高度发展的今天,也仍然如此。
这种使人困惑的现实,自然会促使人们去寻求理论答案。荀子的"性恶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
(1)荀子所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这里的伪是人为之义)(《荀子·性恶篇》)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性。人的"好利","好声色"在许多情况下,确实导致了恶。例如,"好声色"确实可能产生淫荡,人们常说,"万恶淫为首"。再如,"好利"有可能引发"图财害命"的恶果。
(2)荀子认为,人性虽然是恶的,但是通过圣人的"化性取伪?quot;也就是通过教育,师法的方法,可以改变人的恶行。可以使人"出于辞浪,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所谓"圣人化性而取伪,伪取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篇》)的理论,是指人为的教化工程起于圣人,由圣人的教化而形成的礼义,由礼義又形成了法度。使人遵行圣人的礼义法度,自然可以改变人的恶行、恶念。强调教化,师法是荀子"性恶论"的一大特点。其意图在于纠正人的恶念、恶行,这对安定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说"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荀子·儒效篇》)。在原则上,这与后来法家推行的"以暴制恶"的暴政或以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的专制主义是截然不同的。
(3)荀子所主张的"取伪"过程,不仅强调教化、师法的作用,而且特别强调"成积"的作用,即"实践"的作用。他说,"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塗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德,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这是说,只要"积善而全尽",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成功则在于"求、为、积、尽"实践过程的实现。普通人的成功,也是要靠积极实践的。他接着说,"人积耕耨而为农夫,积断[zhúo]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荀子·儒效篇》)显然,这些观点与孔孟的观点都是十分接近的。最终,他和孔孟一样,把社会上的人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君子,一是小人。他说:"化师法,积文学,道理义者为君子;纵性情,按恣睢,而达礼义者为小人。"(《荀子·性恶篇》)应该说, 关于小人与君子的界说,荀子与孔孟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
以上三点,基本上概括了荀子性恶论的特点及其魅力之所在。但是,我们想把问题引向更深一层的讨论,也许会发现性恶论的确实存在一些理论盲点。
首先,人有私心,好利,有耳目声色之欲……确实有发展成恶的可能性,但可能性并非必然性,不能把可能性与必然性等同起来。如前所述,如果人的这些情?quot;发而中节",则可以表现为善,成为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之动力。在现实社会中,情欲"发而中节"的人,求所谓安分守己的人,是组成社会人群的主体,是善良的百姓。
我们还应指出,荀子所谓"纵性情,按恣睢,达礼?quot;的小人,在人们的文化水平尚未得到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是比较普遍的,但滑向犯罪的恶人暇故巧偈N胰衔槁涑勺锓傅亩袢丝赡苁抢醋孕∪说娜禾澹⒎撬械男∪硕际嵌袢耍乇鹗强鬃铀档哪侵"小人喻于利"的小人。这是必须分辨清楚的。
第二,人性与教化的关系。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当为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就人的自然属性而言,人不能变成猴子,猴子也不能变成人,虽然,他们同属灵长动物,也许他们的远祖有一定的同源性,但而今 他们的遗传基因是向着不同方向发展的。故人有人的类特性,猴有猴的类特性。这自然是人类和动物的天性所在。
应该指出,由于人类四肢的发达,特别手足的分工,人类大脑的发达,,劳动和语言沟通的能力之不断改善和增强,以及其群体生活的特点,在多少万年以前就以发展成社会性的群体。因此人性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集合而成的。依照人类基因理论所示,人类禀承着人类共同的遗传基因和父母的个体遗传基因。人的社会行为体现着人的生物适应性能力。这正是人性既有人类的共性,又有人的个性的基本原因。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强调人类文明和教化在人性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例如,人类的语言能力。(特别是语言文字的创造和运用),从物理经验想逻辑演算经验得升华能力、直觉思维与理念思维的能力及其相互融合的能力……等等,这些人类的特质,既是人的天性,又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学得到的,做得到的。因此,孟子的"四端"之说,不是光秃秃的自然属性。他的"性善论"即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也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特别是文明与教化的功能。当人们研讨人性问题时,是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与人的教化程度的。如此看来,荀子仅以"不可学、不可事"的自然属性作为人性论的依据,是不全面的。因为世代的文明传统及教化的积淀会渗入到人的遗传基因中,从而呈现为文化基因。[1]可以说,人对自然和社会行为的适应和选择能力及其特有的创造力就是文化基因的体现。
(四)人的心理结构性
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和哲学的分析,人类共同的心理结构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生存的欲望。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这是生存的铁律。并非前人所说恶之源者。
2)男女间性爱的欲望。这是人生的大道理,也是严肃的问题,谁也无法逃避。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此乃人类永续发展的基础之一。
3)亲情关爱的欲望,实为天地之心。人都是父母所生,一个人来到世间,最初与之朝夕相处相知的,是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幼小的心灵得到了亲人的无微不至的抚爱,及至长大成人,一般正常发育的人,对父母的回报,都是爱之至深,敬之至诚,这就是仁孝忠爱之心所由产生的根据。有些人为了反对孔孟之道,因而反对仁爱,似乎这些人从未接受过父母之爱,也从未想到过以同样深沉爱回报给他的父母,回报给他的人民和祖国。
4)求美之心,求善之心,求真之心,求利之心人皆有之。中国古代哲学著作《易谣》一书把这四种心理欲求称之为人的四德,即所谓"元、亨、利、贞"。这是对《乾》卦的诠释。用现代汉语的解释:元者,善也;亨者,美也;利者,利物也(包括一切事物);贞者,正也,真也。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美利真",与西方广为流传的"真善美"相比,更为全面的表征了人生的美好追求。特别是应该指出的是"利德"的提出。趋利避害、趋吉避凶是人们为着生存而特有的心理常态。即使是不懂事的婴儿也如此,饥饿时他会啼哭,受母亲的抚爱,,他便会心的微笑。利作为人的道德范畴,意味着利己、利人、利事、利物的统一性。所以说,"利者,义之和也。"(《文言》)这四德,实乃儒家积极入世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对人类生存常态心理的描述。
5)同动物界其他成员相比较,人不仅能够自觉适应生存环境,而且能够不断改善合保护生存环境与生存条件。这种特质使人类充满了发展的欲望。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正是因为这样,人类才创造了日益发展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试比较,鸟儿会筑巢和飞翔,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是人类的老师。但是,它们这种高超的技能,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至今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人则不然,不仅早已放弃了筑巢而居,而且人的飞翔本领,也远远超过了鸟类。
6)追求有序而祥和的生活的欲望。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一直在追求有序而祥和的生活,尽管由于生活资料匮乏和分配的不均,族群之间不时的发生战争或争夺,但是在族群内部,人们会在较大程度上愿意过着有序而祥和的生活。人们从原始社会的简单分工,向着更为复杂等级制过渡,又从等级制过渡到现代的人们之间平等的或比较平等的但分工更为精细的民主制度。随着分工的演进,人们创造了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文化,例如,中国古代?quot;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礼文化,西方资本主义三权制衡的裰髦莆幕鹊龋抟徊簧了缸湃嗣亲非笥行蛴胂楹偷某绺呃砟睢?br> 7)追求自由、平等、民主与尊严的欲望。人生在世,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时常遇到各种阻力。其中有来自自然界的阻力,如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各种天灾。为了生存,人们要努力去寻求战胜和利用自然力的途径;有的阻力则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社会各种资源与权力的分配不均和恶势力的横行霸道。为了生存,人们必战胜一切恶的势力。
人生的艰辛与世世代代的磨练,人们养成了一种悟性传统。古代圣贤,从自律和劝人向善的视野,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人的三原则。当然,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三点,则将出现一个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享有尊严的祥和的社会。
但是,再那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充于世的时代,纵使由于孔子的《春秋》问世,而使乱贼生惧,也无法挽救那个时代的罪业。后来,孟子曾无可奈何的说:"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quot;(《孟子·腾文公》)在这种情况下,孟子较全面地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并首倡"性善,养气之论"。孟子愤世忌俗的英气常流露在深刻的哲理中,"居天下只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老于民由之,不得老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同上)实现居仁、立礼、行道的大志,就是为了"与民由之",这是何等宽阔的胸怀,他心中关注的是人民。如果作不到这一点,就要坚持个人处世的"三不"原则,面对现实。这一理论为世代儒家所推崇,简单的概括为"浩然正气"。其社会内涵应为:保我自由,待人平等,共享尊严。这种思想欲求,既是自我的,也是为他的。人们经历了世世代代的教化,自己要自由,也同样尊重他人的自由;自己要平等,也同样尊重他人的平等,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脉相成的,他们已经成了人类文化遗传基因的组成部分。中国人称此为"天赋人权",其义一也。在近代和现代,为了争取和实现人民的自由、平等和民主,已有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的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8)此外,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或隐或显地存在着贪婪、妒忌、欺诈、权欲、利益、仇恨……等等致人恶行的因素。但是应该指出,人们心中存在的这些恶行的导因,再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人的行为下,不一定都能形成恶果,在大多数人的情况下,是要被克服掉的。因为,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同时存在着诸多足以克制恶念和恶行的有利因素。
社会实践表明,就具体的人而言,不同的人,对心理中的恶念因素抱持不同的态度。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这说明,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总是充满着是与非、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好与坏之间的较量或斗争,但是,不同的人可能取得不同的结果。
首先,大多数善良的人,对于贪婪、嫉妒、欺诈……等恶劣心态和罪行都是深痛恶绝的,他们不会让这些东西在自己的心理滋长的,所以,当他们察觉这些东西在自己的心理露出苗头时,他们就会主动克服其滋长?quot;过则勿禅改"便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第二种类型,他们基本上是善良的人,但是有这样那样的心理缺陷,在原则上可归结为贪心、嫉妒、欺骗、虚伪、虚荣心、自私自利……等等,而有这些恶的和不良的心理动机,不一定就产生行恶的后果,多数人慑于社会舆论和社会公德,是不敢冒犯公众舆论和自己良心的谴责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把自己的缺失或心理缺陷局限在法度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第三种类型,可能是驾驭着一定的财富和权力的人,他们的心理病态比较严重,心中念念不忘的就是把财富和权力转化为压迫和剥削他人的手段,以满足其超出常人的精神和物质的享受。这种人自然属于恶者或接近于恶者的。
第四种类型,可能是一些利欲与权谋无限膨胀的人,他们声嘶力竭的在世界各地,鼓吹极权主义,专制主义,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恐怖主义,文明冲突主义,挑唆一小撮人间败类,大打出手,制造骇人听闻的事端、惨案,民族纠纷,以滥杀无辜、残害善良……这些人无论主使者,或追随者,虽然罪有轻重之分,但应属恶者之类,或性恶者。
第五种类型,他们可能是一些黑社会的中坚分子,各类的犯罪分子,他们打家劫舍,贩毒、走私、偷窃、杀人、奸淫、残害妇幼、拐卖人口、贩卖和制造假酒、假药和各种有毒食品,以残害人的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第一种人是善人,能自觉的改正各种错误意念和错误行为;第二种人亦能维护自己的操守,不致犯大的错误,这两种人是人群中的大多数,是社会的主体。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四、五种人,并非不知善恶之界限,并非不知其所干勾当属于公众舆论所不容的恶行。正是因为他们惧怕公众舆论对其进行谴责,所以大多数恶人做恶事的时候多取伪装形式,伪善手段,善良的人们,一定要警惕呀!
当我们对人的心理结构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所谓认得本然之性是善的,是就整体而言,并非要掩盖或不承认人的某些心理缺陷,或可能发生的某些心理障碍。程颢认为"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则阴消,善增则恶减。"(《二程遗书》卷第十一)根据太极建论的观点,人的心理活动,也和人的思维活动一样,呈现为一阴一阳,或善于恶的相关性。有人会问,既然人的心理结构中含有恶念的因素,而且时常进行着善与恶的斗争,那么人性是否为"善恶混"呢?虽说"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杨雄《法言·修事》)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再此所讨论,乃指人的类特性,这是其一。其二,人的心理活动中善恶斗争,是指活动过程,不是斗争的结果。作为心理活动中善恶斗争的结果,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善的或向善的。这正是人的类特性。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表述的是人的类特性的共性。当有人问孟子何为善时,孟子答到:"可欲之谓善。"(《孟子·尽心下》)我以为这是指人的类特性的共同性而发言的。因为人是善的,故其所欲实现者礼为善。朱熹对此解释说:"天下之理,其善者必可欲,其恶者必可恶。"(同上《章句》)我们在这里阐述的人的心理结构性,其中前七项是"可欲"的,是善;而其恶者,则为第八项所包含的各种心理活动,是人们所厌恶的。
在此,我们有必要说明一下,"可欲之谓善"与"养心莫善于寡欲"之间的关系。从原则上讲,它们是互为补充的,提醒人们不要走向极端。当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时,意在凸显,口之于味,目之于色,鼻之于臭,体之于休,均出于人的本然之性,其"可欲"不但无可非议,而且理所当然,没有这些"可欲",人类社会将停滞不前。故"可欲之谓善"。当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时,则指"可欲"虽然"谓之善",人不可须臾离之,但多而无节,则有失去本心的危险。寡欲,应理解为"发而中节"。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quot;(《孟子·尽心下》)显然,这里的"存焉",是指"养心,存心,存仁",是对高洁之士的期待,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并非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设限。因此,着于宋儒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论,不是一回事。
二零零二年九月
于北京
[注1]关于人的文明基因或文化基因之说,尚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但是世代文明教化的传统,通过祖辈和父母的遗传,再多数情况下是要影响其子孙后代的。现在许多科学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下面一段前报,可供参考。
犹太人不酗酒缘于特殊原因:尽管犹太人和欧洲人都是白种人,但与欧洲白人不同的是,犹太人很少酗酒的恶习。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是犹太宗教让犹太人远离酗酒,但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犹太人体内有一种特殊的基因,正是因为它,犹太人才不愿意多饮酒。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哈辛博士最近发表论文《酗酒:临床和实验研究》指出,至少有20%的犹太人体内有一种叫ADH2-2的基因变体,它对酒精中毒等症状能产生保护作用。
尽管目前科学家还不能确定这一基因变体到底如何抵制酒精中毒,但普遍认为它能提高人体内有毒化学物质乙醛的含量,这是人在饮酒时进行酒精代谢的副产品,当乙醛达到一定值得时候,人就会感到头晕、恶心和脸红,这种难受的感觉让犹太人排斥过多地饮酒。
哈辛说,ADH2-2的基因变体会大大减少人体对酒精的依赖程度。以色列是个移民国家,这种基因的保护作用在德系犹太移民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其次是来自北非和西班牙系的犹太移民。哈辛博士说,亚洲人种中也有这种基因变体,因此亚洲的酗酒现象不如欧洲严重。而欧洲白种人缺乏这种基因变体,因而他们在饮酒时产生的有毒副产品也相对要少,这样,多数欧洲人觉得喝酒是件乐事,不知不觉中过量饮酒,严重的还导致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