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法院:站桩与养生-->[转帖]抟气抟的什么气? 作者: 李紫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30:23
您的位置:乐趣园 →哲学宗教 →站桩与养生
[发表新帖] [回复] [取消置顶]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推荐到首页] [转发到Blog] [关闭] 你是第1416个浏览者
发帖人 楼主

用户名:heshouwu
注册日: 2005-07-01
发表于 2006-10-31 13:12:41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type=text/javascript><> <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 <>
抟气抟的什么气? 作者: 李紫剑
二十一世纪前夜,一项虚空破碎的发明汪汪坠地,使武林中又多了一种噪音。在这位天才少年该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人把他领到了老李的面前,摆到老李的桌子上,让老李对他进行全面检查,以证实他确实是个天才,证实他的器官和思想都与常人不同。
-- 这个五岁小儿不是人,它是一本书,名字叫《抟气心法》。
老李运动六通神通,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结果发现,这个孩子基因不良、先天不足、生理缺陷、体态畸形、语病严重、视力渺茫、逻辑混乱、无知狂妄……
他的领养人--那位花了3000多元才得到这本宝书的武术爱好者,怎么也不敢相信他高价买的宝贝是这么一件破玩艺儿,非要老李给他讲个所以然不可。看他痛心疾首痛不欲生的样子,老李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为他择要批讲了《抟气心法》的部分内容。
老李的批文如下:
一、抟气求证的是抟气态。抟气是什么状态?
1.抟气态就是六面等力状态。
2.六面等力状态就是予应状态,亦即弓态。
3.太极拳叫势如张弓,少林拳叫一贯状态,大成拳叫六面浑园力,卢氏结构叫六面争力--抟气叫六面等力,完全是一回事。
4.高级的拳学运动,一定是弓态下的运动,传统武术早有定论,不乏先例。
5.由此可见,所谓的抟气只不过是把老名词换了一种新说法。
二、六面等力就是六面争力。
1.等力就是等量争力,即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互为拮抗的对等的两个力,这种力学现象在物理上被称作二力平衡。
2.六面争力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多重复合的亦即立体的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使物体保持相对稳定或相对静止状态。
4.二力平衡造就弓态。
5.拳学运动是弓态的弛张运动,抟气的操作也不过如此。
三、抟气鼓吹的反衬即卢氏结构的反称。用反称表示力和势(形)的均衡尚可望文生意,用反衬置换反称则使人不知所云。
1.抟气对反衬的大形解释是“手部前伸与身体后靠(形)成等力对拉”,对拉便是对争,对争当然是二争,所以,抟气说节节反衬不存在二争力不是事实。
2.抟气所说的有肘腕三节同时起动,做起点不同的同向园运动,存在表述错误。因为根据手臂的构造,当手前伸时,大臂小臂所做的只能是反向的园运动--大臂是以背为园心以大臂的长为半径的向上划园的运动,小臂是以肘为园心以小臂的长为半径的向下划园的运动。
3.抟气的肩肘腕三节的节节反衬的说法词不达意,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节节传动。反衬是对比的意思,通常用于色彩对比,不适合表述传感互动的势态。
四、抟气所说体认两胯骨同时向左或向右移动的高招是废话。
1.胯骨是髋骨和股骨结合部住的俗称。
2.髋骨指盆左右两端的骨头。
3.骨盆是一个整体构造,无法拆开运动。
4.左右股骨上端分别插在左右髋骨凹中。
5.由于骨盆不具形变性能,所以胯部的左右移动只能同步,决不可能有远近迟速的差异。
6.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重心向左或向右移动。
五、抟气所说的保持人体前后力的均衡与寻找人体左右力的均衡才能永不失中的说法是故弄玄虚。
1.所谓的四面力的均衡只不过是把六面争力换一个说法。
2.人体可以感知的只有势的均衡面非力的均衡,亦从无人以任何衡器测量过人体的争力是否均衡,只要体形正直,形势自然均衡。
3.拳学是动的学问,而非静的功夫。运动需要的是随遇平衡和代偿性平衡,而非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平衡。鉴于连续的失衡和平衡的转换构成运动过程这一基本概念,永不失中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所以,把守中和均衡绝对化本身就是一种违反人体运动常识的悖论。
六、抟气的身体重量不压死于两腿的说法经不起推敲。
1.一个人无论如何站立,其两腿所负担的重量之和一定和体重相等。
2.体重对腿的压力只有左右均等与不均等的差别,而不存在死活之分。
3.两腿负荷可以有轻有重,着力点可以有前有后(脚掌或脚跟),但体重对支撑物的作用力,决不会减少一分一厘。
4.如果不压死两腿是偏重于一腿,何不直言“分虚实”?如果说只在两腿上施加了一部分重量,那无疑是在开科学的玩笑--莫非大师拔着自己的头发会飞起来?
七、抟气的阴阳两面等力说是画蛇添足。
1.除病态之外,任何时候健康肢体的对应面都是自然均衡亦即自然等力的。
2.如果体态失控不能自律均衡,那么它的表现一定为反常的病态,例如风湿痹症造成的抱挛和中风抽搐而呈现的角弓反张。
3.即使拘挛和角弓反张,在它的症状相对静止时,阴阳两面的力依然均等,不然的话,拘挛的肢体就会重叠,反张就该拉断脊椎骨。
4.肢体对应面等力是正常的客观的生理状态,这种性状并不因肢体的结构强度而改变。一如弓干与弓弦,不论弓的力大还是小,弓干的张力和弓弦的拉力始终相等。
5.因此,鼓吹阴阳两面等力完全是放屁脱裤子--多此一举。
八、抟气的“体力团聚与发放间时进行”的说法纯属信口开河、自欺欺人。
1.所谓的“团聚与发放同时进行”是大成拳的“有向前的力同时有向后的力”的翻版。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的理论无法证明力的团聚和发放可以同时进行,这是两种不同的力学模式和力学概念。
3.互为相反的力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同时错位传异,一如同一根电线不能兼作火线和零线,催化剂和还原剂不能同时同点发挥作用。
4.从弓的弛张到龙卷风的吞吐,无不证明力的团聚和发放必然分时段进行,而无法同时完成。
5.体力的团聚与发放其实就是拳家人人都知道的蓄势与发力。团聚就是蓄势,发放就是发力,在发力过程中可以形成新的蓄势,这是形变和位移的结果,与力的互为相反无关。
6.抟气把发力时保持的肢体的弓态说成是与发放同时进行的力的团聚,羞啊!须知弓态是张力的表现,团聚从何说起?
九、抟气说通过四肢抟气把周身的气统一起来,外力(重力、地球引力)将不再是人体的抑制力,“而已经成为了人体运动的动力”,这绝对不可能。
1.不论人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式如何,都无法改变地球引力对身体的作用。不论人体运动的模式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地球引力都不会因此改变或消失。
2.所有的人体状态都是在地球引力下的状态,所有的人体运动都是建立在地球引力基础上的运动。
3.除了向下运动,物体就不具备势能,重力就不可能变成动力。
4.因此在地球改变作用方向之前,任何说他能把重力变成动力的人都是科学骗子,他的学说都是一派胡言。
十、抟气要求人们“运心于血脉如何流通”与xxx叫人“默察细胞表”同属一类货,都是门外汉充内行的天方夜谈。
1.血脉的运行是心脏工作的结果,而非人为控制的结果。
2.心脏的运动不受意愿控制,它决不会因为人的“运心”而放弃自律运动。
3.血液的流向、渠道和流量都是循规循矩按步就班的,决不会因为人的“运心”而改道、转向或增减流量。
4.血液只能在全封闭状态下运行,血管壁没有触觉功能,因此没有人可以感觉血液流行的情况。
5.让人去处理看不见摸不着不受控的事物,只能证明抟气的荒诞不经。
十一、在有关力的问题上,抟气的苍白、浅薄和词不达意,均达到世界一流的低水平。
1.关于力的定义--抟气说: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然而读过初中的学生都知道:力是有大小、方向、作用点的能量。
2.关于力的产生--
抟气说:内力是人体运动装置的力量,外力是外界附加于人体的重量。外力能引起相应的内力,内力也可以引起一系列外力,二者经常不断地发生作用,就成了“内力和外力相互统一的按力学规律起作用的物质力”。
然而具有一定现代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力通常由质变、量变和形变产生,其代表模式是物理感应、化学反应和机械运动。
以摩托车为例,它的力是由电打火起动、汽油机发动、齿轮组传导而产生。
人是先进的生物机器,他的力的生化也不例外,人的力是生物电流激发酶的反应引起肌肉组织共振产生收缩而形成。
由于体内的物理感应化学反应目不可见,我们熟悉的力的产生模式主要就是形变和运动。
3.关于力的输出方式--
抟气说:只要进入抟气态,动即是力,无需发力。
但是所有练拳的人都知道,发力是拳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没有发力就没有拳学运动。
看过轨迹拳学的人都知道,力的输出亦即发力的最佳模式是涡园,完美的发力的轨迹是1080°的三重园。
4.关于最大力量的求证--
抟气认为反衬--即主体与局部反向运动是最科学的运动,可以得到最大的动力。
然而众所周知,力的最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对于人体运动来说,其质量可聚可散,其速度可加可减,只有各部的质量和与各部的速度和的乘积,才是人体可生产的最大的力。
而寻求速度和与质量和的前提,便是各个部位同向运动。
抟气的反衬恰恰相反,质量和速度都因各个部位的反向运动而递减,这样的质量的差与速度的差的乘积怎么可能产生最大的力??
5.在力的运用上--
抟气声称,经过抟气,浑身都是脱骨力,无须发力,无须有意的用拳去打击对方,即可攻防制胜,其效果可达“来力不入、去力无阻、无点不东器、犯者立颓”。
这种白日做梦的鬼话不值一驳,因为代表抟气功夫的最高水平的抟气宗师,已经用他的杰出表现证实了抟气的威力:到四川上门教学被学生轻松放倒,在广东表演抗打被学生一拳打得几乎过阴,在山东讲守被人抱起摔倒在地……抟气无敌的鬼话,就是这么的出彩!
十二、抟气说拳法是“由于出拳角度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拳法”。又说腿法是因为“身体偏斜角度不同,腿法即表现为不同的腿法”。还说只要将地面倾斜,步法即变为腿法。如此奇谈怪论,可以说忘记了最起码的武术常识。
1.拳脚踢打的形式可分为冲击、挥击和抛击三大类,三者的轨迹、大形和作用形式各不相同,决不仅仅是身体偏斜角度和出拳角度的不同。
2.任何一种拳法都可以有多种出击角度,任何一种腿法都可以有不同的身体偏斜角度。任何一种拳法都不会因为出拳角度不同而改变性质,任何一种腿法也都不会因身体偏斜角度不同而改变性质。
例如,冲击类的直拳无论是水平出拳还是上斜下斜出拳,它都依然还是直拳而不会变在勾拳;而挥出类的勾拳不论是水平出拳还是上斜下斜出拳,它都依然是勾拳而不会变成直拳。
同样的道理,无论身体的偏斜角度如何不同,踢击的角度如何变化,冲击的蹬踢都不会变成挥击的胫踢,挥击的胫踢也不会变成冲击的蹬踢。
3.运动中的人只能改变自己适得了应场地,不可能改变场地适应自己。如果一个人真能在瞬间使地面倾斜,他干脆让地面变成深坑或高墙得了,哪里还用再踢人呢?
不过,出于好奇,我不是想看看抟气宗师是如何将地面倾斜的。他什么时候表演时,请大家告诉大家,别忘了啊!
十三、抟气所谓的并非有意的用拳击击打对方的说法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1.抟气拳击的基本练习,一拳必然有一拳的目的,一脚必然有一脚的目的,这有目的动作,本身便是有意的表现。
2.抟气拳脚的击靶练习,他必然以靶为目标,亦即以靶子为假设敌。力争下下落到靶子上,本身便是有意的作为。
3.抟气拳法临敌,他必定因敌而动,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反应,实施不同的打法,该踢的他不会去打,该打的他不会去踢。这种斗智技若硬说是无意,那便是标准的死牙臭嘴。
十四、抟气的练眼秘法不可相信。
1.大师极力推荐此法,应是大师亲身验过,证明有效。
2.这么说来大师是第一受益人,他的视力应该是他的功法的证明。
3.但是看抟气书上的41号和47号以及50号法相,大师的近视眼镜赫然在目。
4.该书开示的73号法相,二丙的反光使大师目光灼灼,鬼气森森,如同夜幕下的饿狼--
5.如此神奇的功法,怎么就没有提高大师自己的视力呢?
6.或者,大师本来是瞎子,是在练了秘法之后视力恢复成了近视眼?
如果真是这样,这功法真该继陕西兵马俑之后列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了!
十五、抟气给抟气的定位发人深思。
抟气说虚、空、破、碎的抟气心法是人生宝典、文化源泉、了悟人生的捷径、回归人生本性的法门、能沟通人与宇宙的联系、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宇宙的缩影……
乖乖!这哪里还是武术?哪里还是健康的学问?这简直不就成了人类和宇宙的根本法了吗?
抟气说,一个人只有在他的意识处于无思辨状态时,才能感知事物的内在本质,对此我不禁要问,抟气的莫可名状的功能,真的都是在你无思辨状态下编造出来的吗?你真的没有挖空心思吗?
太伟大了!太了不起了!太了不得了!太不得了啦!这项学求工程,可以说是继***之后最得不了的伟大创举--要不是因为气功和***早已原形毕露臭名昭著的话,我相信,抟气大法完全可能取代***而成为中国境内新的一门邪教!
幸亏之前的伪功邪术擦亮了人们的眼,世人已经有了相当的识别善恶的眼力;幸亏抟气出山比***晚了几年,不然……
诸位,我只觉得背上汗津津的,冰冰凉--后怕啊!
十六、为免读者翻书回顾之累,现将此前论题作以下总结:
1.抟气整个就是卢氏结构的翻版,它的各种操作内容均可收在卢工结构中找到原型。指鹿为马、了无新义。
2.抟气关于力的说法皆门外之谈,不得要领。
3.抟气关于力的产生亦即发力和力的作用亦即得手的说法皆信口开河、一派胡言。
4.抟气关于角度决定拳法腿法的说法经不起推敲与验证,倾斜地面更是天方夜谈。
5.抟气示范的健康体态是病态的畸形,倡导畸变以包藏祸心(见图44、45、85、86)。
6.抟报发售的练眼秘功自证无效,是自欺欺人。
7.抟气自称法力广大涵盖天人颇有李宏志麻原章晃之风,难辞邪教愚人之咎。
8.抟气把自己鄙弃的功夫高价出售存在商业欺诈行为--抟气一直在销售抟气,但他自己早已放弃了抟气,早已改练长门玉如意了!
综合以上条例,我们不难看出:抟气是超级弥天大谎、高级反面教材、标准的假冒伪劣产品、正宗的学术垃圾。
--谨以此篇感谢抟气们五年对老李耳根清静的打扰。如果老抟气继续纵容他的宠物小抟气蜀犬吠日,他们很快就会得另一篇优美文字的奖赏!请读者拭目以待!
转贴的目的
大家参考一下而已

炼即是止,止即是炼。
发帖人 第2楼
用户名:京城马国兴
注册日: 2006-12-02
发表于 2006-12-02 17:19:37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抟气,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章能为》中,抟气的意思乃是内功修炼,以及运用内功修炼出来的内气在身体内运行而使外形能如婴儿般“柔弱无骨”的状态,是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建体筑基”的功夫内容。为了说明“抟气”的全部概念之内容,现在将《道德经·拳道解》第十章能为篇的内容全部贴出,以明“抟气”在修炼中的位置何在?
此篇文章摘自拙著《道德经·拳道解》书稿中。
第十章·能为
【本章引语】
河上公将此章命名为“能为”。就是指修身、齐身、治理企业、事业、治理国家能不能做到“抱元守一、崇尚谦下柔和、净心养性、清静无为、守雌和道知”的能于清静“无为”的意思。
本章的开始部分采用只问不答、寓答于问的反问排比形式,具体而有力的从六个方面阐述个人修身养性、齐身的功夫以及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道本无为”的指导思想。
老子所提出的修身养性的功法功夫的内容,有:外形顺之体的柔弱无骨的抟气至柔的“易筋”;内气健之体的健运不息的“洗髓”;内气、外形柔外刚中匹配如一的健顺德之体、无形法身道之体;齐身的“明心见性”。在德才兼备的“齐身”之后,就以“爱民治国”为总纲领,阐明能于法“无为”的人生观、事业观、宇宙观的问题。最后,总结性的提出“生、畜、不有、不恃、不宰”的系列“无为”法则内容,乃是道之所为的“无为”之基本法则。人只有遵从道法无为的法则行事,才能最终把握事物的成功。
既能运夷,当然有能为。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①?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②?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③?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④?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⑤?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⑥?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⑦。
【注释】
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内之气血精神、外形体的筋骨皮肉是否阴平阳密内外合一,能离开心为十二官之主的运载功能吗?
载:运载的意思。 有版本为“戴”字,其意思相同。
营魄:中医学说中:营者,血中之气也,名曰:“营气”,代表“血”,肝裹血而藏魂,以喻外形;魄者,《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五脏神,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肝藏魂。魄者,肺脏之神也,代表“气”,以喻精神。精神者:精者,精微之物也;神者,精微之物的功能也。合名之曰:精神。
抱一:是说内精神、外形体(或曰:魂魄合一)是否阴平阳密内外合一。正如《黄帝内径·素问》中所说“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精者,阴也、有形之身也;神者,阳也、无形之功能也;精神者,内气、外形也。
离:八卦中的离卦属火,五脏中心属火,以离喻心;又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以营养周身内外的功能作用。内精神、外形体是否阴平阳密内外合一,能离开心神的功能吗?心为十二官之主,心安静则十二官各尽其能,身体健康;心神不安,则十二官功能紊乱,身体健康自然受到威胁了。
乎:疑问语助词,相当于“吗”。
②、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具体的外形功夫修炼,如以《易筋·洗髓经》中的内功心法修炼时,内气在自身内外聚散之周而复始的运行,可以脱拙换灵、脱壳换相,能达到身体如婴儿之“骨弱筋柔而握固”的境界吗?
专气:通行本为抟气, 如是抟气和专气通用。抟气者,内功心法修炼时,内气在自身内外聚散之周而复始的运行。
致柔:内功心法修炼内气在自身内外如法有序的周而复始之运行,可使外形柔弱无骨,体如絮柔,能如婴儿一般。
如婴儿:身体如婴儿之“骨弱筋柔而握固”的意思。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具体的内气功夫修炼,如以《易筋·洗髓经》中的内功心法修炼时,内功修炼的内气运行,洗涤凡思欲念以至明心见性。能达到没有“凡思俗欲”的干扰之清净自然吗?
涤除:用水洗涤除去污垢。以比喻内功修炼的内气运行,洗涤清除凡思欲念以至“明心见性”。
玄鉴:鉴,镜子。内功心法修炼到“明心见性”的功夫火候,心明如镜,谓之“玄鉴”。玄鉴者,又名“道境”。玄鉴,引申而用,又有“道的鉴别能力”的意思。
疵:污点、斑垢。这里以喻“凡思俗欲”。
唐代高僧慧能大师偈语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此乃明心见性之论述。即明心见自身性体的偈语。其又对性体的形状功能进行了描述。曰: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摘自《传统内功源流论》
慧能作为修炼家其对自身性体的描述,就是老子对自身道体的描述,两者并没有分别处。但是,老子肯定了“道法清静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这个见解更为高明。
④、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爱护臣民百姓;慈心治理国家,能作到“不先物为,因物之所为”的“无为”而治的境界吗?
爱民治国:爱护臣民百姓;慈心治理国家。
无为:不先物为,因物之所为,乃是道之所为所作的法式,名之曰“无为”。
⑤、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内功心法修炼过程中,内气或阴神、阳神,出入“天门”时,是否象雌性动物的阴道能入能出而又柔顺安静自如吗?治国者的朝廷能与百姓的信息往来亦称天门;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渠道之门户,即国门,亦称天门。能否出入自如柔顺而又安静吗?是衡量这个国家是否太平的信息源之一。
天门:内功心法修炼的术语,先是指少腹“丹田”;后乃指丹田妙开成为“玄窍”时,名曰“天门”,即通天之门。又名“南天门”,因为人身上以头顶百会言之为北,下以少腹丹田说则为南。乃人身北南的子午轴也。故知“天门”乃指通天气之门而言的。
雌:此乃指“天门”是内气或阴神、阳神,出入“玄窍”时,出则为开,入则为阖,是否象雌性动物的阴道能入能出而又柔顺安静自如呢?
⑥、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明白“道”畅通贯达古今,庞博无际,一统万有;人欲遵道之无为,能没有 “道”的诸方面之知识吗?
四达:四者,大处说乃是:道、天、地、人(王);中处说乃是:东、西、南、北四方;小处自身说乃是:精、神、气、血。达者,畅通贯达之谓也。
能无知:无者,道也;知者,知识也。能无知,乃是能没有“道”之体、用的知识吗?
⑦、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道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道之所作所为从不依赖什么,颐养万物而不为万物之主宰,这就是“道”深远而大所行冥而不可见的法则。将此谓之“玄德”。
畜:通蓄,蓄养的意思。
不有:不占为己有。
不恃:不依仗、不依赖。
长:颐养。
不宰:不主宰。
玄德:玄,道深远而大;德,道之所行冥而不可见的系列法则。玄德,乃是道深远而大其所行冥而不可见的系列法则。即道生养万物之“生、畜、不有、不恃、不宰”的系列法则内容。简单的说就是“道德”、“大德”。
【译文】
能 为
以广义的健身来说,内之“气血精神”、外形体的“筋骨皮肉”是否“阴平阳密”内外合一,能离开心为十二官之主的推动之运载功能吗?
具体的外形修炼,如以《易筋·洗髓经》中的“内功心法”修炼时,内气在自身内外聚散之周而复始的运行,可以脱拙换灵、脱壳换相,能达到身体如婴儿之“骨弱筋柔而握固”的境界吗?
具体的内气功夫修炼,如以《易筋·洗髓经》中的“内功心法”修炼时,内功修炼的内气运行,洗涤凡思欲念以至明心见性。能达到没有“凡思俗欲”的干扰之清净自然吗?
爱护臣民百姓,慈心治理国家。能作到“不先物为,因物之所为”的清静“无为”而治的境界吗?
内功心法修炼过程中,内气或阴神、阳神,出入“天门”时,是否象雌性动物的阴道能入能出而又柔顺安静自如吗?
治国者的朝廷能与百姓的信息往来亦称天门;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渠道之门户,即国门,亦称天门。能否出入自如柔顺而又安静吗?是衡量这个国家是否太平的信息源之一。
明白“道”本无形畅通贯达古今,庞博无际,一统万有;人欲遵道之清静无为,能没有 “道”的修炼、建体、至用等诸方面之知识吗?
道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道之所作所为从不依赖什么,颐养万物而不为万物之主宰,这就是“道”深远而大、其所行冥而不可见的法则。将此谓之“玄德”。
【讲义】
这一章紧承上一章“易性”的观点,主要是说明健身“易性”的抱元守一、抟气至柔、净心养性、齐身的守雌,爱民治国,都要遵从道的清静“无为”的法则而行之,才能取得“易形、易气、易性”之三易的预期之效果,通明四达都需要达到“道”的“无所不知”,才能具备“道”的“生、畜、不有、不恃、不宰”的“玄德”的治理自身、治理企业、事业、治理国家之能力。
【拳道解】
“能为”者,就是在修炼“拳道”的过程中能不能做到“抱元守一、谦下柔和、净心养性、清静无为、守雌和道知”的意思;一旦功成艺就,能不能遵从“道”的“生、畜、不有、不恃、不在”之清静“无为”的法则处理一切事物。能于此者,方是“能为”的有道之人。也就是“文兼武全将相身”之济世的人才。有关“抱元守一、谦下柔和、净心养性、清静无为、守雌和道知”的修炼法式,前贤有具体明确的论述,试举“天一生水桩功法”的内容说明之,录之如下:
天一生水桩功法
第一个较近的出处,乃是形意拳大家宋世雄先生所推崇的由山左琅琊王南溪注解,海内珠山宗景房参订的《内功四经·内功经》,此经文中说:
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有丹田,气之归宿。
承上文言气调而匀,发明(运)用(内)气之法。吸入呼出,勿使有声可闻,此调气之法也。提之者存想真气上升至顶也,下者存想真气由顶至双足踝也(即吸提呼放;又名:气升液降法);伏者,真气深藏于内,意想真气渐渐收小,坠于丹田(即收功法),如龙之蛰,如虎之卧,潜伏不动也。
再有就是一个较远的出处,乃相传为东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一书,号称“万古丹经王”。其在经中就有对“无极天一生水桩”法的详细论述。介绍、记录如下:
关键三宝章第二十二
耳目口三宝,闭门无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旋曲以视听,开阖皆合同,为己之枢辖,动静不皆穷。
离炁内营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蒙。
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
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
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
修之不辍休,庶炁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
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拂拂被容中。
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枘。耕耘宿秽污,细微得调畅。
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
其通过“歌诀”对内功修炼精、炁、神内三宝的潜在功能之方法,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如此歌诀的“修之不辍休,庶炁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拂拂被容中”这段论述,不正是对“无极天一生水”桩的功法之内景象的描述吗?!又由“往来洞无极”一句,说明了“无极天一生水桩”功法的练功目的,是为了达到自己法身“道体”的虚灵妙境而修炼的。这是修炼中的“能为”之内容。
在攻防较技中的“能为”又是如何呢?这一点前贤亦有诸多的论述,以资对照,摘录几条如下:
夫刺猿剑法,乃至妙变化之自出。其身式忽高忽低,或左或右,似进非进,似退非退,进中退、退中进、近而远、远而近,恍惚形如定。其中有诈诳引骇之式、横斜奇正之机,以十二式连合一式,谓之刺猿。非身柔若絮、灵活稳准,难以为此也。
飞仙剑,乃含形随应致变之剑,亦当暗暗纯习,克造其极。皆从他力取法,要在心空灵,而手灵妙,猝变无心动中徨徨之色,动静皆自然,非勉强也。自然之力,由于习惯也。尔等能潜神熟炼,自可时至神知,山人亦必从而默为诱劝、比较,何患剑术不成也? 《浑元剑经·灵源秘筏》
这里第一段说明了小成“形拳招熟”的“能为”艺境;第二段说明了大成“神拳神明”的能为艺境。
拳术至练虚合道,是将真意化到至虚至无之境,不动之时,内中寂然,空虚无一动其心,至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闻不见,而能觉而避之。《中庸》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是此意也。 《拳意述真·三家拳学精义》
此段论述了“拳道”的自动化的“能为”境界。然就“拳道”境界知人的处世为人、治世之“能为”的内容,前贤多有论述,录之如下:
向使海内外同胞,人人简练揣摩,不惰躬修,万象森森,显呈法象;又能平心静气涵养功夫,令太极本体心领神会,豁然贯通,将见理明法备,受益无穷:在我精神强健,可久天年;在国则盗寇荡除,可守疆域。内外实用,两不蹈空。熙熙皥皥,永庆升平,岂不快哉!运动之为用,大矣哉! 《陈鑫太极拳图说·太极拳权论》
此论充分说明有道者“安处世,敬其业,为国利民为己任”的“能为”之精神。因为修行有道的人,遵从“道”的不先物为的清静“无为”的法则以行事,故能因物之所为的“无不为”之无不“能为”,故其所作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功德。这就是有道者的“能为”。
且夫有文士者,必有武备。余窃疑之,诗书戎马可并习乎?然自昔迄今,用武未始不可以佐文也。大圣人轩辕氏作兵端肇开。历代多有之:蚩尤征而垂衣裳,有苗伐而舞干羽,汤放夏而辑宁,武克商而大定,周公讨四国而洛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治。帝、王、师、相,莫不以钺斧而臻太平者,非武佐文之明验哉!慎毋以酷戎为末,习练为细也,为粗也。
然肄武莫先乎习拳。而说者曰:“拳,徒手搏技也。何如器械之坚利!”不知弓矢矛剑之能卫乎身,不能使身善为用,何也?身与手不习也;手与器不惯也。欲其得心应手也难矣。惟拳有身法焉,步法焉,手法焉,实武艺之根本也。一法不备不足以精器械者,欲精器械者,必先练夫拳。 《张横秋秘授跌打抓拿拳谱·总序》
夫文以处世,武以济危。文武而遂,犹如日月行天。而相需用,莫可偏废也。
今观世家巨族,习文者,竟以武为匹夫之行,否而不亲;习武者,乃以文为迂腐之事,厌而为狎。甚至文武不习者,日慕钱谷而惟利是图,不思全家之策,不想保身之计。游荡无节,骄懒自生。寻常间则扬扬自得,视为无上之乐。一旦事变,怆卒祸来意外,莫能解脱,束手待毙,是之过欤!
殊不知:习文以和其性,潜消乖戾之心;学武以勤其体,间添御敌之艺。由是观之,习文而兼武者则成全才之用。
游荡而至骄懒者,定遭凌辱之羞。所以,侪辈中人,宜于正务之余,训诲子弟,习练身法、步法、手法,以坚肢体,使之心清眼明,气聚以养身计。演弄惯熟,进退利便。久而气力融合,筋骨坚固。不持其技,何以制敌保身?
抑且其术尤能却病强身健体,岂非有益之为哉!是古人文武兼全者良多,由此耳。敬呈俚言,敢动尊听。高明君子,亦知名教中有此具数矣。
《张横秋秘授跌打抓拿拳谱·习拳小引》
这两段论述,从大可保家卫国,小可持身治家的两个方面强调了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重要性。所以说,“能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为之明家、通家者,必定是具有济世之心的人;必定是具备“文兼武全将相身”的济世之才能的人;必定是能惟道是从的安处世、敬其业的能为之人。

[发表新帖] [回复] [取消置顶]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转发到Blog] [关闭]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快速回复:
用户名
密码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 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园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