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华信投资担保公司:“冷漠症”发作,国人“喊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28:49

“冷漠症”发作,国人“喊疼”

导读:2岁女童被车碾压事件,再度引起了当下社会广泛的道德批判。其中,国人的“冷漠”则成了核心话题。因为,在此次事件中,那18位路人“生动”地表演了什么叫“冷漠”。是人们的冷漠,没有及时救起女童,并造成了更大的伤害。也是人们的冷漠,挑战了人们天生“恻隐之心”的最底限。
    但是,对于以“礼仪之邦”而闻名的我们来说,何以沦落至今天的“冷漠”呢?一贯信奉儒家仁爱文化的我们,又是什么使我们今天走向了它的反面?因为,两千年之前,孔子就曾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思想,孟子更是明明白白地指出,没有“恻隐之心”的人,根本就“不是人”。而鲁迅先生也曾激烈地批判过国民的“麻木”,斥之为“看客”。
    到了今天,如果说是冷漠导致了人们“视而不见”、“见死不救”,那么,又是什么导致冷漠的呢?当“冷漠”成为“冷漠症”,它又该怎么治呢?

 冷漠症“症状”

“冷漠症”典型案例一:女童被撞,“见死不救”
女童在闹市被两辆车先后碾过:13日下午5时26分,广东佛山一位2岁女童在五金城内一条小巷玩耍。这时,前方一辆白色面包车缓缓驶来,像没有看到女童一样,开始加速,并将小悦悦卷到了右侧车轮下,从小悦悦的胯部碾过。面包车停了一下,又加大油门,后轮再次碾过小悦悦的身体。十几秒后,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像没有看到一般,右侧前后轮两次碾过小悦悦的双腿。
18个路人冷漠路过,袖手旁观:女童被碾后,共18个路人经过女童身边,但都只是看了一下,没有伸出援手,也没有打电话求助,任由女童置身血泊。直到一位拾荒妇女救起。
拾荒妇女称,当时无人愿意出来帮忙:事发时天下大雨,拾荒妇女陈贤妹拾了一袋废品打伞走来。前面几部车开过去后,一个小孩赫然躺在路上。陈贤妹大喊“谁家孩子”,喊了几声也不见人答应,孩子口鼻流血,身子软得“跟面条一样”坐不起来,她把孩子扶到一边。她说,当时她曾询问了附近四五家店,店主都称“不是自家孩子”,也无人出来帮忙。她向四周高呼,开始有人帮忙询问,孩子母亲这才跑来。
“冷漠症”案例二:老人跌倒,搀扶有“险”
近来中国的媒体在讨论一个在世人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即“摔倒老人,要不要扶?”对数千年之前的孟子而言,“幼童要掉到井里,要不要拉一把?”这是一个不用提的问题,或者说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人类的很多行为和动作,出自人类的恻隐之心或者本能,根本不用作任何理性的思考。因此,幼童落井要拉一把,老人摔倒要扶一把,都是不需要人类费理性来思考的问题,恻隐之心和本能的驱动足矣!科学家更发现,类似的恻隐之心和本能,甚至存在于动物群体之中。很多动物群体对环境都已经发展出群体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本能,互助互救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本能。
为什么中国社会要讨论这样一个本来根本不用讨论,或者不是问题的问题?原因极其简单,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在中国社会变得如此复杂,而必须诉诸于人类理性了。这些年来,很多案件的发生,例如南京的“彭宇案”和天津的“许云鹤案”,不管其背后的故事如何,都似乎和人类的本能反应相对立。媒体上充斥着很多匪夷所思的标题,例如“十九岁大学生扶起倒地老人,法院判赔7万多元”、“老人摔破头围观群众无人扶,家属表示理解”、“孩子路见倒地老人上前帮助,被家长嘲讽训斥”、“解放军士兵扶昏倒老人被迫赔三千,部队找证人讨回公道”,等等。<详细>>>链接?事件
彭宇案:2006年11月20日,徐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候车时,被撞倒摔成了骨折。徐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彭宇,并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
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一下车,就看到一位老太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后来与其他市民一起将她送到医院,自己却被老太太及其家属认定为“肇事者”。
2007年9月4日,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判决彭宇赔偿受害人4.5万余元。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最后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
许云鹤案:2009年10月21日,许云鹤驾车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由南向北行驶,途中看见王老太由西向东跨越路中心的护栏,后王老太倒地受伤。许云鹤表示,当时他立即停下车,从车里翻出创可贴给老太贴上,并拨打了120。但老人称自己被许云鹤的车撞倒。
2011年6月16日,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就此事作出判决,许云鹤被判决赔偿王老太108606元。
殷红彬案:2011年8月26日,殷红彬在驾驶大巴车途中,停车搭救了骑车侧翻的石老太,结果却反遭获救者的儿子诬陷为撞人者。幸亏公交车的监控录像将救人的过程清晰记录下来,殷红彬这位幸运的好心人才得以被证明清白。<相关话题>
“冷漠症”症状表现
症状一:人们由互不信演变成老不信。即有心指责他人麻木不仁,却多心让家人遇事少出头。
症状二:人们情绪容易受负面所影响。即自己遇事时爱管不爱管,同时又抱怨社会淡然冷漠。
症状三:传统熟人向陌生人转型受挫。即习惯性用戒备眼神防范,怀疑心态对待所有陌生人。
症状四:社会型仇视凌驾于公德之上。即视所有不良行为为恶行,人治往往大于法律和道德。
症状五:伦理道德和岗位职责全沦陷。即岗位职责丢失实为可恶,伦理道德丧失是社会悲哀。
症状六:社会管理失控和制度化缺失。即以骗术获得爱心和帮助,侵占了真正期待求助资源。<详细>
 冷漠症“病因”
“旁观者效应”与“好人没好报”心理作祟
对十余路人的冷漠,记者采访了广州市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先生。他告诉记者,这么多人对一个弱小生命见死不救,是一种“旁观者效应”——见别人都不做救人的行为,因此内心的谴责感会减少很多,“反正别人也没有救”。
胡慎之认为,此事也说明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不高。此外,胡慎之还认为,这么多人选择沉默也与一些社会上“救人者反被冤枉”的风气有关。胡慎之觉得,正是越来越多助人为乐的事情得不得应有的尊重,才造成了这么多“见死不救”的案例出现。 <详细>
 
怕被“碰瓷”、社会缺乏感恩之心、缺乏制度保护
有评论认为,以下两个原因诱发了“冷漠症”:首先是“碰瓷”。这个词的实际内容,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碰瓷这类事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是特别之处在于,我们的社会似乎对这类的事情有着不可控制的传染。人们不敢去帮人,也不敢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生怕里面有些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你可以说,现在人聪明了,狡猾了,人心不古了,其实随你怎么说,根本的问题是现在的社会气氛里面包含了一种狡诈的成分。
其次,现在人很少懂得感激,缺乏感恩的意识,社会缺乏实际奖励以及制度的保护。直白的说,是社会或者个人,对于那些帮助人的人,缺乏尊重。我们习惯给那些见义勇为的义士送锦旗,评称号,因为我们的社会一直都是个重视伦理道德的社会。但第一缺乏实际内容,第二缺乏制度性的保护。这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那些义士虽得了锦旗与称号,可下半辈子要在轮椅上度过,老母妻儿如何生计?短暂的媒体聚光之后,必然是无尽的落寞与苦痛。
“冷漠”源自生活的困惑与焦虑
路过的18名冷漠的路人,加之碾压女童的司机,人性的蒙昧让他们成为了道德的盲人。而这群“道德盲人”,相对陈阿姨而言,算是这个社会的中间阶层。面对道德困境,社会的中间阶层不但是围观者和批判者,往往也是迟疑者和逃避者。
道德的困惑和焦虑,往往源自生活的困惑和焦虑。当下的社会中间阶层,已然陷入了生活的泥潭难以自拔。房子、教育、医疗、养老、物价……中层被这些主线所操控,成为生活的木偶。也就是说,中层的情感道义,不少都被现实所捆绑、风险所压迫。情感上的“小三”现象,道德上的冷漠围观,恐怕不少都是现实的焦虑所造成的畸变。而拾荒的阿姨,其诉求和预期显然要比中层低得多,少了这些焦虑和忌惮,也就更加义无反顾。
在这个时代,如何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又如何能体现自己的精神价值,而如果两者之间发生冲突无法实现平衡,便难免将中层推向决绝的精神墓葬。在生活危机面前,情感、道义、伦理都很可能成为负累和风险,也就都可能成为被丢弃和牺牲的东西。<详细>
冷漠症“药方” 
建议将“生死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顾晓明认为,随着社会生活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增加,生死事件经常发生,人们对生死已经司空见惯甚至冷漠,对生命也变得不敬畏。就小悦悦被碾压、十几人袖手旁观这一事件,足见这些人对生命的冷漠,连救人的本能良知都丧失。他建议,要将生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让人们从小养成爱怜生命的意识。另一方面,很多人面临这种情况会不知所措。“人们会理性地思考,如果我救了她却因救护不当导致死亡,那我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看到别人不帮忙,自己也不上前帮忙,这种“围观心理”往往非常可怕。<详细>
要扶起跌倒的道德,有必要立法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自扫门前雪,可以暂时明哲保身,这也许造就了冷漠的人们。国人从不缺少侠义精神,但如果农夫总是遇到蛇,还有多少人愿意当农夫呢?在南京“彭宇案”、郑州“李凯强案”、天津“许云鹤案”逐渐显现“蝴蝶效应”的背景下,在一句有些苦涩的“救人有风险,救前需思量”流行语境下,在助人为乐也需要小心翼翼、思前想后、畏首畏尾的情况下,许多人正在遗忘道德的自觉,正在离弃对人性和良知的坚守。
要扶起跌倒的道德,在鼓励助人为乐者和谴责恩将仇报者之余,个人认为立法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更有必要。帮助了别人,却被别人诬陷,而法律却很模糊。讹诈钱财者,其付出的成本仅仅是良心的泯灭,除了道德上的贬损之外,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极低的成本和可能的巨大收益面前,丑剧屡屡上演。对以怨报德者追究责任,不让助人为乐的热心人流血又流泪,必将大大震慑讹诈者,增强见义勇为者的信心,发挥向善引导作用。社会道德的回归,也许就不再只是个梦想。一言以蔽之,要扶起跌倒的道德,不仅需要努力和呼吁,更需要法律震慑。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沉默的围观者。<详细>
每个人要懂得反思自己内心“平庸的恶”
从路人冷对小悦悦,到炒作论、恶作剧,不能不让人再次反思人性的沉沦。此前不久,安徽合肥发生一起以德报德的案例,“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了好报”,曾经激起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大讨论,有人看到了道德的力量,而小悦悦的悲剧则告诉我们,社会的道德浓度还远远不能让人满意、让人有安全感。当然,无论以德报德还是冷对小悦悦,都是极端案例,都不足以说明我们的社会道德多么好或多么差。但是,面对小悦悦的悲剧,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还是需要警惕那些平庸的恶。
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要自我救赎。我们要问自己,如果自己在现场,会不会施以援手,会不会有顾虑?不管怎么样,救人第一,否则何以安放自己的灵魂?另一方面,如何遏制平庸的恶?据律师分析肇事司机最高获刑7年,但冷漠的路人呢,恶作剧的人呢,说阿婆炒作的人呢?从法律上也许对他们进行严厉惩罚,但如果不他们的颜色看看,他们也许不会放弃内心的小恶,怎么办?
应该把小悦悦悲剧当做社会道德大讨论的契机,全面反思我们的灵魂,重新检阅我们的道德观,重新梳理我们的相关法律与制度。<详细>

 

结语:找回良心,让我们有点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