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交通警察信息网:昼夜阴阳与六病欲解时——拈花指月博客 打开就能看的电视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57:25


                                                                    昼夜阴阳与六病欲解时
《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上文所述,即昼夜阴阳的内容。我们将之与十二时辰相对应,划分如下:
    日出(卯)、食时(辰)、隅中(巳)、日中(午)——阳中之阳,北京时间 5点到13点
    日昳(未)、晡时(酉)、日入(申)、黄昏(戌)——阳中之阴,北京时间13点到21点
    人定(亥)、夜半(子)——阴中之阴,北京时间21点到凌晨1点
    鸡鸣(丑)、平旦(寅)——阴中之阳,北京时间凌晨1点到5点
    我们再看《伤寒论》中的六病欲解时:
     9.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272.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我们把六病欲解的时辰详列如下:
    太阳   巳、午、未
    阳明   申、酉、戌
    少阳   寅、卯、辰  
    太阴   亥、子、丑 
    少阴   子、丑、寅  
    厥阴   丑、寅、卯  
 
    一天之中,一身气血随昼夜阴阳的变化而变化出入。白天,气血充盈于三阳,三阳者,六腑所主;夜晚,气血充盈于三阴,三阴者,五脏所主。我们知道——疾病是正邪相争而产生的反应,邪胜则病进,正胜则病退。正邪相争的各种不同状况及疾病发生的不同位置——以此为基础,六病得以产生。三阳病欲解,必待气血旺盛于三阳,而邪气易
退;三阴病欲解,必待气血旺盛于三阴,而正气自复。
    寅、卯、辰三时,寅时为阴中之阳,卯、辰二时为阳中之阳,此时气血由三阴出于三阳,渐盛于少阳之地。少阳病逢此三时,则其病易愈。
    巳、午、未三时,巳、午二时为阳中之阳,未时为阳中之阴,此时气血浮于表,盛于太阳之地,故太阳病逢此三时而其病欲解。
    申、酉、戌三时,为阳中之阴,气血由表渐敛于里,其气血盛于阳明之地,故阳明病逢此三时而其病向愈。
    亥、子二时,为阴中之阴,丑时为阴中之阳,气血由三阳已入于三阴,气血内盛于五脏,藏精以起亟也。水谷精微先入于太阴,化生之后再分流向少阴、厥阴,故太阴也叫做“至阴”,亥、子、丑三时皆为其所主,太阴病得此三时其病易解。
    子时一阳生,少阴气血渐盛于子时,寅时为阴中之阳,为夜昼的交界,至寅时而气血由阴出阳,故少阴病得子、丑、寅三时而其病欲已。
    丑时厥阴气血渐盛,寅、卯二时气血渐由三阴趋于三阳,厥阴,其实就是阴渐尽而交于阳的意思,所以厥阴病得丑、寅、卯三时而病愈。
 从三阴三阳的病理溯源到三阴三阳的生理,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复原《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本来面目,对于《伤寒论》的学习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四时阴阳与人体气血浮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太阳给到北半球的热量开始增加,天气渐渐温和,地底的阳气(即地球的热能)开始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推动潜藏的阴气,由地下出于地表,空气变得温暖而湿润,雷雨惊蛰,草木萌芽,形质渐长,桃李夭夭,灼灼其华。此时,人体的气血也由里渐趋于体表。
        夏天,太阳给到北半球的热量更多,夏至时达到顶点,热气氤氲,水草丰美,树木郁郁葱葱,果实累累,阴阳之气俱盛于地表。此时,人体的气血也浮于体表,《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说:“五月之时,阳气在表”,即此之谓也。气血在表,则在里之气血明显减少,故夏天人倦少食。
        秋天,太阳给到北半球的热量开始减少,天气渐凉,谷物成熟,收割回仓,渐至“无边落木萧萧下”,阴阳之气渐收渐敛,转入地下,所以地表日趋干燥萧索。这时,人体的气血也由表渐趋于里。
        冬天,太阳给到北半球的热量更少,冬至时降到最少,地冻天寒,阴阳之气则俱盛于地底,所以这个时候地下河的水量最为丰富,泉水反而腾腾冒热气,动物可在洞穴里冬眠。此时,人体的气血也充盈于里,《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说:“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即此意也。气血在里,故冬天人多食而易胖。
        这个四时阴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桂枝汤与营卫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由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组成。桂枝汤的作用基础,就是营卫。
    我们先来看《伤寒论》中的相关的条文。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金匮玉函经》本这两条是编排在一起的,第12条在前,第95条紧随其后,可以把后一条看成是对前一条的诠释。另外,《金匮玉函经》在“阴弱”二字中间多一“濡”字,即“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阳浮者热自发,阴濡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阳浮而阴濡弱”,这里的“阴阳”只能是指脉象而言。关前为阳脉,关后为阴脉,阳脉候卫,阴脉候营,卫强故阳脉浮,营弱故阴脉濡弱。“阳浮者,热自发,阴濡弱者,汗自出”,这里是“以脉测证”。“中风”抑或“伤寒”,都只是病的诱因。古人不知细菌、病毒,故以诱因为主因。风邪从毛孔而入,著于肌腠,使血络凝滞,营气内郁,故发热;卫气浮而与邪相争,其行急切,推动津液外越,故汗出。营气缓,故谓之“营弱”;卫气急,故谓之“卫强”。
    因为毛孔打开着,又有“自汗出”,吹风后汗液迅速蒸发,体表一部分热量散失,所以“啬啬恶寒,淅淅恶风”。与汗出同样道理,鼻内的分泌物也会增多,因为没有明显的鼻塞,鼻涕随着呼吸进进出出,发出“稀里哗啦”的“鼻鸣”声。卫气外浮过速,胃气也因之上逆,加上胃中津液向外越出,所以“干呕”——由此可知,桂枝汤服后,啜热稀粥,除了“以助药力”外,主要在于补充胃中津液,使汗出有源。
    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以上两条,论的是杂病。第53条主证是:常自汗出;第54条主证是:时发热,自汗出。但病机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所以用桂枝汤复发其汗,使营卫二气正常交会,以达到“营卫和”的目的。

    我们现在回头来看桂枝汤的药物组合。桂枝汤中含有三组药,一组是桂枝、炙甘草,一组是芍药、炙甘草,还有一组是生姜、大枣。桂枝与炙甘草合用名为“桂枝甘草汤”,益气助阳,治疗“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芍药与炙甘草合用名为“芍药甘草汤”,益气滋阴,治疗“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引起的“脚挛急”;姜枣合用即后世的“姜枣汤”,暖脾胃,散风寒。
    那么桂枝汤是如何作用于营卫——并使营卫达到调和的呢?
    脾胃是营卫的源头,营卫二气从这里分化。炙甘草与大枣奠定中焦,补助化源,如同作战得先补充军粮。桂枝生姜健胃,使战前军心得以振奋。生姜入卫,助卫气推行津液;桂枝、芍药入营,助营气行血。
    桂枝芍药虽都入于营,但两者作用不同。桂枝助心力、通血脉,主要作用于动脉系统,其力向外发散;芍药除血痹、敛津液,主要作用于静脉系统,其力向里收敛。
    我们知道,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就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而这一功能就是在微循环实现的。所谓营卫不能正常交会,其实质也就是微循环障碍。桂枝可以增加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从而使血液不在末端郁积,能正常进入到微循环中去;芍药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滤过压,并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使更多组织液回流进入静脉。桂枝的这个作用,即所谓“由营出卫”;芍药的这个作用,即所谓“由卫入营”。营卫能正常出入交会,即所谓“营卫和”。

问:既然已经在出汗, 为啥还要助卫气推行津液呢?

答:桂枝汤本来就是个汗法,为救邪风而设。“自汗出”的汗是病汗,服汤后的汗是“药汗”、“正汗”。另外营卫的强弱只是相对的,卫气外浮,行速较快,跑得快更容易疲惫。


退;三阴病欲解,必待气血旺盛于三阴,而正气自复。
    寅、卯、辰三时,寅时为阴中之阳,卯、辰二时为阳中之阳,此时气血由三阴出于三阳,渐盛于少阳之地。少阳病逢此三时,则其病易愈。
    巳、午、未三时,巳、午二时为阳中之阳,未时为阳中之阴,此时气血浮于表,盛于太阳之地,故太阳病逢此三时而其病欲解。
    申、酉、戌三时,为阳中之阴,气血由表渐敛于里,其气血盛于阳明之地,故阳明病逢此三时而其病向愈。
    亥、子二时,为阴中之阴,丑时为阴中之阳,气血由三阳已入于三阴,气血内盛于五脏,藏精以起亟也。水谷精微先入于太阴,化生之后再分流向少阴、厥阴,故太阴也叫做“至阴”,亥、子、丑三时皆为其所主,太阴病得此三时其病易解。
    子时一阳生,少阴气血渐盛于子时,寅时为阴中之阳,为夜昼的交界,至寅时而气血由阴出阳,故少阴病得子、丑、寅三时而其病欲已。
    丑时厥阴气血渐盛,寅、卯二时气血渐由三阴趋于三阳,厥阴,其实就是阴渐尽而交于阳的意思,所以厥阴病得丑、寅、卯三时而病愈。
 从三阴三阳的病理溯源到三阴三阳的生理,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复原《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本来面目,对于《伤寒论》的学习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四时阴阳与人体气血浮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太阳给到北半球的热量开始增加,天气渐渐温和,地底的阳气(即地球的热能)开始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推动潜藏的阴气,由地下出于地表,空气变得温暖而湿润,雷雨惊蛰,草木萌芽,形质渐长,桃李夭夭,灼灼其华。此时,人体的气血也由里渐趋于体表。
        夏天,太阳给到北半球的热量更多,夏至时达到顶点,热气氤氲,水草丰美,树木郁郁葱葱,果实累累,阴阳之气俱盛于地表。此时,人体的气血也浮于体表,《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说:“五月之时,阳气在表”,即此之谓也。气血在表,则在里之气血明显减少,故夏天人倦少食。
        秋天,太阳给到北半球的热量开始减少,天气渐凉,谷物成熟,收割回仓,渐至“无边落木萧萧下”,阴阳之气渐收渐敛,转入地下,所以地表日趋干燥萧索。这时,人体的气血也由表渐趋于里。
        冬天,太阳给到北半球的热量更少,冬至时降到最少,地冻天寒,阴阳之气则俱盛于地底,所以这个时候地下河的水量最为丰富,泉水反而腾腾冒热气,动物可在洞穴里冬眠。此时,人体的气血也充盈于里,《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说:“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即此意也。气血在里,故冬天人多食而易胖。
        这个四时阴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桂枝汤与营卫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由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组成。桂枝汤的作用基础,就是营卫。
    我们先来看《伤寒论》中的相关的条文。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金匮玉函经》本这两条是编排在一起的,第12条在前,第95条紧随其后,可以把后一条看成是对前一条的诠释。另外,《金匮玉函经》在“阴弱”二字中间多一“濡”字,即“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阳浮者热自发,阴濡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阳浮而阴濡弱”,这里的“阴阳”只能是指脉象而言。关前为阳脉,关后为阴脉,阳脉候卫,阴脉候营,卫强故阳脉浮,营弱故阴脉濡弱。“阳浮者,热自发,阴濡弱者,汗自出”,这里是“以脉测证”。“中风”抑或“伤寒”,都只是病的诱因。古人不知细菌、病毒,故以诱因为主因。风邪从毛孔而入,著于肌腠,使血络凝滞,营气内郁,故发热;卫气浮而与邪相争,其行急切,推动津液外越,故汗出。营气缓,故谓之“营弱”;卫气急,故谓之“卫强”。
    因为毛孔打开着,又有“自汗出”,吹风后汗液迅速蒸发,体表一部分热量散失,所以“啬啬恶寒,淅淅恶风”。与汗出同样道理,鼻内的分泌物也会增多,因为没有明显的鼻塞,鼻涕随着呼吸进进出出,发出“稀里哗啦”的“鼻鸣”声。卫气外浮过速,胃气也因之上逆,加上胃中津液向外越出,所以“干呕”——由此可知,桂枝汤服后,啜热稀粥,除了“以助药力”外,主要在于补充胃中津液,使汗出有源。
    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以上两条,论的是杂病。第53条主证是:常自汗出;第54条主证是:时发热,自汗出。但病机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所以用桂枝汤复发其汗,使营卫二气正常交会,以达到“营卫和”的目的。

    我们现在回头来看桂枝汤的药物组合。桂枝汤中含有三组药,一组是桂枝、炙甘草,一组是芍药、炙甘草,还有一组是生姜、大枣。桂枝与炙甘草合用名为“桂枝甘草汤”,益气助阳,治疗“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芍药与炙甘草合用名为“芍药甘草汤”,益气滋阴,治疗“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引起的“脚挛急”;姜枣合用即后世的“姜枣汤”,暖脾胃,散风寒。
    那么桂枝汤是如何作用于营卫——并使营卫达到调和的呢?
    脾胃是营卫的源头,营卫二气从这里分化。炙甘草与大枣奠定中焦,补助化源,如同作战得先补充军粮。桂枝生姜健胃,使战前军心得以振奋。生姜入卫,助卫气推行津液;桂枝、芍药入营,助营气行血。
    桂枝芍药虽都入于营,但两者作用不同。桂枝助心力、通血脉,主要作用于动脉系统,其力向外发散;芍药除血痹、敛津液,主要作用于静脉系统,其力向里收敛。
    我们知道,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就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而这一功能就是在微循环实现的。所谓营卫不能正常交会,其实质也就是微循环障碍。桂枝可以增加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从而使血液不在末端郁积,能正常进入到微循环中去;芍药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滤过压,并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使更多组织液回流进入静脉。桂枝的这个作用,即所谓“由营出卫”;芍药的这个作用,即所谓“由卫入营”。营卫能正常出入交会,即所谓“营卫和”。

问:既然已经在出汗, 为啥还要助卫气推行津液呢?

答:桂枝汤本来就是个汗法,为救邪风而设。“自汗出”的汗是病汗,服汤后的汗是“药汗”、“正汗”。另外营卫的强弱只是相对的,卫气外浮,行速较快,跑得快更容易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