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消防检测招标公告:中国人终于说不,注意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54:27

                    中国人终于说不,注意听

                                                                       史蒂芬·罗奇

中国人对美国的经济活力仰慕已久。然而,他们对美国政府以及功能失调的经济管理已经失去信心。最近,在笔者访问北京、上海、重庆和香港期间,日益清晰地感受到这一迹象。

紧跟着次贷危机,对于债务上限以及预算赤字的辩论很快成为最后一根稻草。中国的高级官员感到震惊,美国如何让政治成为金融稳定的“王牌”。7月中旬,一位高层决策者表示:“这确实令人震惊……我们都了解政治,但你们政府持续的鲁莽轻率令人惊讶。”

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的后果是,为了避免受到外部冲击,中国逐渐积累起近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三分之二 ——约2万亿美元——投资于美元资产,主要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即房利美和房地美)。因此,在2008年底,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美国金融资产规模最大的海外持有者。

在曾经一度相对无风险的世界储备货币上下如此大的赌注,不仅是因为中国感到这样做是安全的,而且,其汇率政策也没有更多选择。为了保持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紧密联系,中国不得不将其大量外汇储备转移成美元资产。

那些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认识到,这对保持目前的增长战略不再有意义。三个关键的变化使中国领导层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首先,2008~2009年的危机和大衰退敲响了警钟。中国出口行业依然保持高度的竞争力,但同时,后危机时代对中国产品的外部需求空间也出现可理解的疑虑。从美国到欧洲到日本 ——受危机影响严重的发达经济体,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0%以上——与过去30年出口繁荣相比,这些终端市场的需求可能在未来几年放缓。作为过去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强大的驱动力,出口导向暴露出相当大的缺点。

第二,安全成本——庞大的、主要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外汇储备——被政治风险放大。随着美国政府偿还债务进行中,美元无风险资产的概念开始被质疑。

与大多数美国人一样,中国领导人相信,美国最终能躲避这发“子弹”。然而,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有任何“修正”的内容都非常值得怀疑—— 尤其是依赖雾里看花地推迟有价值的财政调整。

所有这些问题,持续损害着华盛顿有“充分信心和信用”的承诺的可信度。这使中国大规模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投资,出现严重的问题。

最后,中国领导层越来越意识到宏观经济失衡的风险——以及出口导向型增长和以美元为基础的外汇储备积累,在这种失衡中发挥的长期作用。此外,中国人感到一种政治压力,即增长乏力的发达国家施压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这使人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日本的类似措施。

然而,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不会响应人民币一次性剧烈升值的呼吁。同时,它认识到解决这些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必要。但是,中国需要刺激内需,从而摆脱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考虑到这些因素,中国给出了清晰的回答。“十二五”规划对这一切有表述——经济结构调整,消费支持,以解决不可持续、不平衡性。着重增加服务业就业机会、大规模城市化,并扩大社会安全网,这些将极大地提升劳动收入和消费者购买力。据此推论,到2015年,消费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可能增加至少5个百分点。

如上所述,消费主导的平衡,使经济增长摆脱对外需的过度依赖,转向支持内需。此外,这使以被低估的货币作为出口增长支柱的热度减弱,给中国加快货币改革的步伐留下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通过提高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中国也将吸收其储蓄盈余。2015年,这会带来其经常账户平衡——或导致轻微赤字。这将大幅削减外汇积累的步伐,并削弱对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的无限制需求。

因此,作为美国政府债券的最大外国买家,中国很快就会说:“够了”。然而,一种空洞的预算协议,再加上未来几年不尽如人意的经济形势,将使美国政府巨大财政赤字问题旷日持久。这引起的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中国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储蓄短缺的美国经济,将如何在避免美元大跌和(或)真实长期利率急升的同时,给自己融资?

从华盛顿内部人士听到的反应是,中国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局面备感忧虑。毕竟,还有什么地方能让他们安置自己的资产?他们为什么要冒巨额美元资产组合损失的风险?

中国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很明确:鉴于华盛顿空洞的承诺和混乱的经济管理,中国不愿再拿金融和经济稳定冒险。中国人终于说不。注意听。(作者系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翻译:顾乡 桐欣 实习生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