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武警南通支队电话: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三编 民间故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50:12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三编  民间故事(二)

唇亡齿寒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而相互征战。

有一次,晋献公决定出兵攻打虢国,可是晋国与虢国之间夹着虞国,而且虢国与虞国素来关系不错,所以晋国要想取得虢国,不但要经过虞国境内,而且还要确保虞国不插手这件事。

晋献公觉得这个问题十分棘手,他怕虞国因为要阻止晋国攻打虢国不肯借路让他的军队从虞国境内通过,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大臣荀息对晋献公献计说:“依微臣之见,虞公生性贪财,如果能给他点好处,他一定会借路的。”

晋献公问道:“要给他什么样的好处呢?”

荀息接着说:“只要把垂棘出产的美玉和屈地产的良马,拿去送给虞公,然后再向他借路,不怕他不答应。

献公道:“那怎么行,垂棘的美玉是我祖传的宝贝,而屈地的骏马是我最好的坐骑,我怎么舍得把它们送给虞公呢?再说,要是宝物送了他还不肯借路怎么办?”

荀息说:“这个大王不必担心,如果虞公不肯借路给我们的话,那么他是一定不会收我们的礼物的。只要他收下,就不敢不借路给我们。再说大王的玉石和骏马只是放在他们那里保管一下罢了,等我们灭了虢国,在回来攻打虞国,把大王的玉石和骏马拿回来,就好比把玉石从内部库房取出来放到外部库房;把骏马从内马圈牵到外马圈一样,要把玉石和骏马拿回来是轻而易举的事,大王何必担心呢?”

晋献公点头称“好”,于是就派荀息去虞国借路。

荀息牵着骏马,捧着宝玉,来到了虢国。果然不出所料,虞公贪图财富,一看见宝玉和骏马眼睛睁得大大的,连荀息说什么都听不见了,心里只想着这两件宝物。荀息说明来意后,虞公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了。

荀息一走,虞国大臣宫之奇就对虞公说:“大王不能借路给晋国啊!

虞公正把玩着宝石,听宫之奇这样说,就问道:“为何?”

宫之奇说:“大王有所不知,我们和虢国的关系就像牙床和脸颊一样,牙床的存在要靠脸颊,脸颊的存在也要依靠牙床,破坏了任何一个,另一个也将不复存在啊!古人说过:‘嘴唇没有了,牙齿会感到寒冷的。’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虞国和虢国就是如此啊!我们虞国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虢国,而虢国之所以存在也是因为有我们虞国。晋国这是一个阴谋,他们一定是想先灭掉虢国再来攻打我们虞国啊,如果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上灭亡,我们虞国晚上也要跟着灭亡的。虞国已经是危在旦夕了,怎么能借路给他们呢?希望大王三思,收回成命,我愿代大王把两件宝物送回晋国。

虞公根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告,一心想的只有这两件宝物,一听到刚到手的宝物要送回去,更是不耐烦的对宫之奇说:“行了,这件事我自有分寸。我说借就借,你不必多言了,退下吧。”宫之奇无可奈何的走了。

晋献公得知虞国答应借路给他们非常高兴,就派荀息带领兵马,前去攻打虢国。虢国没有了虞国这个天然屏障以及它的支援,很快就被攻陷了都城,灭亡了。

荀息在班师途中,接着进攻了虞国,虞国因为没有了虢国的支援,又加上准备不足,也被晋国灭亡了。荀息在虞公宫中拿回了玉石和骏马,这两件宝物又重归献公了。

哲理点拨

宫之奇看出了虢国和虞国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嘴唇没有了,牙齿就要挨冻了。所以,他的眼光要比君远大得多。

客观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有时候由于某一事物的消失,使另一事物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条件,可惜君看不到这一点,孤立地看待事物,结果吃了大亏。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瞻前顾后,考虑得当。

画鬼最易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自招收弟子,自由讲学,扩大影响,著书立说,宣传各自学说,由于各家学派之间相互辩论,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当时有两家比较有影响的学派,法家和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道家代表人物有庄子等人。由于两家在观点上不一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韩非子为了维护法家的主张,对道家学派进行了批判,批评庄子等人的言论曲折幽深,不切实际,毫无现实意义和根据,简直是胡说八道,就像画的妖魔鬼怪一样。为了把他的批判表达得更形象,韩非子就用了这样一则《画鬼最易》的故事来说明:

从前,齐王对绘画产生了兴趣,于是请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当时著名的画家,齐王希望画家能作出好画供他欣赏。齐王经常没事的时候就跑去看画家作画。这一天,齐王处理完朝政,退朝以后,闲暇无事,想起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去过画室了,于是就来到了画室,看看画家又有什么新作。果然,在画室里面摆满了最新创作的画。人物画栩栩如生,花鸟画惟妙惟肖,山水画更是气势磅礴。画家正在专心画画,也没有看见齐王进来,突然听到背后有脚步声,扭头一看,发现原来是齐王来画室看望他来了,于是就赶忙放下了画笔,上前去拜见齐王:“大王日理万机,得闲来观画,小人感到万分荣幸!请大王指点!”

齐王见画家技艺高明,画什么像什么,就问道:“先生画什么都是那么惟妙惟肖,那么你觉得画物有没有难易的区分呢?”画家仔细想了一下,回答说:“依敝人之见,作画应有难易区分。”齐王又问:“哦,如此说来先生认为画什么最难呢?”画家说:“依我的经验来说,像画狗,马之类的最难了。”齐王又接着问道:“那画什么最容易呢?”“画鬼最容易了。”画家回答说。

齐王听了以后,感到非常的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就问画家:“先生的话把我搞糊涂了。在我看来,所谓狗、马之类的事物,我们都见过,应该好画才是,而鬼怪都没有见过,怎么去画呢?还不是鬼怪要难画一些吗?为先生的观点与我相反呢?”

画家笑笑说:“大王有所不知,在常人看来是这样的,可是对于画家来说却正好相反。作画的难易并不在于是否见过和知道怎么画,而在于画得像不像。所以,正因为狗和马一类的动物是人们最常见的,人们都对它们很熟悉,了解它们的模样,而且从早到晚随时都可以看见它们。一旦画家画了出来,那么人们就会对照着看到过的狗和马作比较,稍微细微的不像,人们也能发觉,就因为人们对这类事物太熟悉的缘故了。画得不像只求类似的画自然不能算是好画,而要画得好,就必须画得非常像才可以,所以狗和马一类的动物最难画了。而那些鬼怪之类的事物,人们是没有见过的,它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具体的形态,在人们的头脑中也没有明确的形象,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出来的东西是不会有人对照鬼怪来指责你画得到底像不像的。当然画起来容易多了啊!”

哲理点拨

齐王问画师,画什么最难,答曰犬马。再问画什么最容易,答曰鬼怪。道理并不难理解犬马为人所常见,很难画得像;鬼怪乃无影无形之虚幻之物,可凭想像而随意涂抹。

既然鬼可以由人随意画出来,不管三头六臂也好,牛头马面也好,谁都不能证明它不像鬼,这就说明鬼神之类的东西,原不过是人们的主观幻想,并非客观存在的。

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能说清楚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一些属于未知的领域。这时,我们就有必要把耳听的虚见转换成眼见的现实,听清楚但不忘擦亮自

己的眼睛。

讳疾忌医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医,名叫秦越人。他医术高明,无论什么疑难杂症,他都能药到病除。因此,人们都把他比作传说中的神医扁鹊。渐渐地,人们已忘记了他真实的名字,都称他为扁鹊。宫廷也很快得知了扁鹊高超的医术,经常让他去宫廷里面为君王治病。

有一天,扁鹊去宫廷巡诊。拜见蔡桓公以后,扁鹊仔细看了看蔡桓公的脸色,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有病了,不过病才刚刚开始,只是在您的皮肤表面。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蔡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

扁鹊见蔡桓公不相信自己的话,就起身告辞了。扁鹊一走,蔡桓公就十分不高兴地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看,我的身体这么好,扁鹊还说我有病,简直是在开玩笑。医生就是这样,他们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才不信他这一套呢。”

十天以后,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他察看了蔡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治疗,病情还会加重。”蔡桓公仍旧不相信扁鹊的话,没有搭理扁鹊。扁鹊没有办法,只好告辞出去。走了以后,蔡桓公大发雷霆,说道:“这个扁鹊真的是好大的胆子,我身体强壮得很,他却说我病情加重,他到底是何居心?”

其实,扁鹊在离开以后,心里仍然记挂着蔡桓公的病情。十天之后,扁鹊第三次去见蔡桓公。他看了看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您还是赶紧医治吧。不然病情将会恶化。”蔡桓公一听见扁鹊说自己“病情恶化”,就更加气愤了。

时间过得很快,十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扁鹊这次是第四次去见蔡桓公。蔡桓公听说扁鹊又要来,心里暗想:我倒是看看这次扁鹊到底怎么说我的病情。没有想到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蔡桓公搞糊涂了。他很纳闷:“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蔡桓公越想越好奇,于是就派了一个臣子去找扁鹊,打算问问清楚。

扁鹊对派来的臣子说:“一开始蔡桓公患病只是在皮肤表面,用汤药清洗或者用火热灸敷治疗的话,很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蔓延到了肌肉里面,这时候需要用针刺术攻克;但是蔡桓公不愿意治疗,结果病情又到了肠胃,这时候要想治愈的话,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不幸的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果然,五天过后,蔡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便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但是,怎么也找不到扁鹊。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扁鹊这时候已经逃往秦国去了。蔡桓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后悔莫及,但是,事已至此,后悔也是无济于事了。不久,蔡桓公就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哲理点拨

病情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不是静止的,都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在不医治的情况下,肯定是愈变愈坏,到了这个地步;多高明的医术也无力回天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错误和缺点,都不能讳疾忌医,任其发展。否则,会的轻变重,由小变大,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滥竽充数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竿,手下有三百个善于吹竿的乐师。齐宣王给他们每个人的待遇都很高,俸禄十分丰厚。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竿的时候,总是叫这三百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叫南先生的,本来并不会吹竿,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本领。他来到齐国,听说齐宣王爱听合奏,而且吹竿的人可以享受很好的待遇,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于是,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竿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对南郭说:“那实在是太好了。你就到合奏队里去好了。”宣王就这样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三百人的吹竿队中。

这以后,南先生就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竿。每逢演奏的时候,南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竿,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三百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王当众发布了一道命令:“从今以后,我要你们这三百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你们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竿给我欣赏。吹奏技艺高超的人,寡人将给予重赏,那些本领不过硬的人,寡人不但不给报酬,反而要加以惩处!”乐师们知道命令后大多数都欢欣鼓舞,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以便得到国王的认可,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哲理点拨

像南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

我们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的人虽然能够蒙混一时,但是不可能长久。无论工作上的外行冒充内行,还是学习上的不懂装懂,都是经不住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的。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买椟还珠

楚国有一个商人,他是专门做珠宝生意的,经常贩卖珠宝到郑国去卖。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有一天,他得到一颗漂亮的珠宝。他打算把这颗珍珠拿到郑国去卖个好价钱。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他动了不少脑筋,在珠宝的包装上面下了许多工夫。他请来了技艺高超的工匠,选用名贵的木兰为珠宝做了一个盒子。工匠精雕细刻,做的十分精美。商人然后又用桂木和花椒等香料来把盒子熏香,使顾客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闻到芳香的气味。这还不够,他还在木盒上镶了珍珠宝石,再装饰上名贵的玫瑰玉,盒子的四周还用绿翡翠镶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商人很满意,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以后,珍珠自然也能卖个好价钱的。就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盒子摆在货架上面,真是珠光宝气,芳香四溢。果然,店里很快就来了很多的顾客。他们都拿着盒子仔细看,真是爱不释手,边看还边发出“啧啧”的赞美声。商人心里很高兴,以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买下珠宝,可是顾客打开盒子看了看珠宝以后,又纷纷放下盒子走掉了。他们走到门口的时候,有不少人还恋恋不舍地回头看那些盒子。正当商人失望的时候,他忽然听到一个顾客对他说:“老板,我用两百两银子买你的这个盒子,你卖吗?”天哪,两百两银子!商人心想这个顾客出的这个价格真是个高价啊,一定要卖给他。想到这里,商人赶紧把盒子递给顾客,说:“两百两银子,我卖了!盒子您收好了!”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商人看见后,自言自语道:“是不是这个楚国的顾客后悔刚才出了那么高的价钱,现在要回来退货的?”

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商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哭笑不得。

哲理点拨

卖珠宝的商人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楚国的商人和郑国的顾客都没有正确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楚国的商人虽然看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密切关系,想以匣子的华丽来衬托珠宝的贵重,但是他过于强调形式,造成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结果。其实故事中的郑国的顾客更为可笑。他被华丽炫目的形式所欺骗,买去了匣子,却抛弃了贵重的珠宝,真是舍本求末,取舍失当。

这个故事对形式主义者进行了讽刺,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形式与内容的主次关系,强调了重视实际,反对浮华的思想。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片面地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看事物,写文章,作报告等,都要建立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反对粗制滥造、徒具形式、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东西。

三人成虎

战国时期,魏国的太子要被送往赵国去做人质,魏王不放心太子在赵国独自一人生活,思来想去,决定派身边的大臣庞恭陪太子同去,并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

庞恭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心想,我陪太子去了赵国,就会长期远离魏王身边,那样在魏国就有很多人会在魏王面前诋毁我,我必须向大王提个醒才能够放心地走。在临行时,庞恭进宫向魏王告别,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第二个人跑来说市场上有只老虎,正在伤人。大王您相信吗?”魏王说:“寡人虽然有些疑惑,但是我仍然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第三个人跑来向您说他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然而经过三个人的谣传,就让人相信真的有老虎了。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实在是让庞恭我放心不下。现在,赵国的都城邯郸距离魏国的都城大梁,比市场离大王远很多,背后说我坏话,恶意诽谤我的人也一定会不止三个人,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听到关于我的谣传,要明察真假,一定不要轻信人言。只有这样我才能放心地服侍太子。”

魏王听到这里才明白庞恭是担心他遭到他人的陷害,才对他讲了这个故事的。魏王心里想,庞恭的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至少表现他对魏国的一片孝心。于是,魏王就安慰她说:“你放心去吧!我心里自然有数,我是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谣传的。”

就这样,庞恭告别了魏王,上车陪着魏国太子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了。

可是,情况真的如庞恭所料想的那样,在他们走后不久,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哲理点拨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韩非借这一故事比喻流言经众人传播,足以惑乱视听,提醒君王不要被臣言壅塞。正是所谓的“古人有言,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不可不察也。”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特别是作为一个领导,对来自下面的意见,要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力争做到明察秋毫,以免违反了政策,办错了事情。

守株待兔

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农民,长年累月地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田野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他实在是很辛苦。但即使这样,他还是过着清苦的生活。

有一天,他正在田地里挖地,突然看见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他正想放下锄头去抓,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向地头上的一个树桩子冲了过去。因为它跑得太快了,来不及躲避,就折断脖子死掉了。

农夫真是喜出望外,他赶忙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然后,就兴高采烈地扛起锄头,提着兔子回家了。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对妻子说:“老婆子,我今天的运气真的是太好了!白白地让我捡了一只兔子!”妻子还是不太明白,等农夫把白天的经过对妻子讲了以后,妻子也很高兴,马上给农夫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起来。

兔子肉可是真香啊!农夫一边吃着兔子肉,一边想: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好事,不用费一点力气,就能白白地捡到野兔子吃,我以前怎么就不知道呢?以后我再也不必那么辛苦地种地了,就等着捡兔子吃好了。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守着那棵树,希望再有野兔撞死在树上,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美味佳肴。可是他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庄稼也已经荒芜了,结果农夫日子更加贫苦了。

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宋国,知道了这件事的人,都取笑农夫这样愚蠢的行为。农夫知道自己成了大家的笑柄后,连门也不敢出了。

哲理点拨

宋国人把一次偶然的事件当作常有的现象、看成是一种必然规律的做法是缺乏根据和十分轻率的。一个人如果那样去看问题,就会做出像这个宋国人一样的蠢事来。

这个故事讽刺懒汉思想,也告诉了我们:我们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依据。一次幸运不等于永远幸运。不能因为一次幸运,就把最基本的实干精神丢掉。人,永远不可靠侥幸心理生活。放弃主观努力,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碰巧上面,早晚要把财富耗尽,什么也不会得到。

一鸣惊人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历史上曾为楚国的发展建立过显赫的功业。可是在他登基的头三年内,没有发布过一项政令,在处理国家政事方面毫无建树,终日不理朝政,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昼夜游戏,猜谜作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并扬言:有敢进谏的,处以死刑。宫廷上下都十分着急,国家有这么个愚顽的君怎么得了!

在楚国有一个担任军政官职的人叫成公贾。他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而现在楚王又不理朝政,长期下去,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于是,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然而,楚庄王有言在先,他不敢触犯禁令去直接进谏。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使楚庄王清醒过来的办法。

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妃子们一起做猜谜语的游戏,楚庄王十分高兴。他灵机一动,决定用猜谜语的形式,对楚庄王进行暗示。

于是第二天,成公贾进宫觐见楚庄王。可楚庄王一见到成公贾,就说:“你知道,我是不准谁提意见的,你现在为什么不怕死来提意见呢?”成公贾说:“我来,不是给您提意见的,我只是想来跟大王一起凑趣解闷,猜猜谜语玩。”楚庄王说:“既然这样,那你说个谜我猜。”成公贾说:“好哇。”于是他给楚庄王说了一个谜语:“高山顶上有只鸟,羽毛丰满志气高,栖在树中三年整,既未展翅又不叫。”

楚庄王稍作思考,便胸有成竹地说:“这只大鸟停在南方的大山上,整整三年没有动,目的是在坚定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它三年不飞,是在积蓄力量使自己羽翼丰满;它三年不叫,是在静观势态、体察民情,酝酿声威。这只鸟尽管三年来一直没飞,可是一旦展翅腾飞必将冲天直上;尽管它三年来一直不叫,可是一旦鸣叫起来,必定会声振四方,惊世骇俗。成公贾先生,你放心吧,你的用意,我已经猜中了。”成公贾惊喜地点点头,欣然离去。

第二天,楚庄王上朝处理国事。他根据三年来的明察暗访、调查研究和对大臣们政绩的考察情况,提拔了五位忠诚能干的大臣,罢免了十个奸诈无能的大臣。楚庄王的决定和处事的魄力,使文武百官大为佩服,因此大家都十分高兴。

楚国的老百姓也都奔走相告,庆幸有了一位贤君。

不久,国内政局好转,于是发兵讨伐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又出兵讨伐晋国,同样也取得了胜利。最后,在宋国召集诸侯国开会,楚国代替了齐、晋两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哲理点拨

楚庄王执政三年,没有号令可发,没有政事可做,身边的大臣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中着急,但是又不敢明言。他实际上是在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以便积聚力量,蓄势待发。果然,很快楚庄王就大刀阔斧地处理政事,结果真的是使楚国确立了霸主地位。

有大智慧的人并不急着表现自己,他们往往先蓄足了底蕴,成竹在胸,一旦时机成熟,便会一鸣惊人。当然,要想取得丰硕的成果,平时必须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没有付出,也就没有收获,不然,很难做到一飞冲天,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