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西区法院新地址:翁同龢后代翁万戈:六世家藏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2:45:56
何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12月10日   第 07 版)

翁万戈近影
收藏家翁万戈书法纤秀,有一幅却豪迈大气:相国故居何处寻,虞山道上柏油新;缓步可趋言偃墓,低咏能追萧统吟。一变图强忧国志,两朝任教老臣心;诏草未干身先罢,盖棺弹泪莫沾襟。
这是翁万戈为纪念其高祖、晚清政治家翁同龢逝世百年所作,书法遒劲有力,更存高祖遗意,厚朴之趣可人。从重访相国故居,感慨其忧国图强壮志未酬,抱憾谢世,而历史终有定论。末句基于翁同龢绝笔诗: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翁同龢日记:这一页日记非改不可
“我对晚清历史不熟悉,是硬着头皮干!”2010年9月14日上午,92岁高龄的翁万戈坐轮椅,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库,查阅翁同龢信札资料,女儿以思陪同,侄子以钧帮助记录。我站在老人身旁,跟着一饱眼福。
江苏常熟翁氏家族,父子宰相,同为帝师;叔侄联魁,状元及第;三子公卿,四世翰苑。家族中最著名人物当属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先后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及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最后授协办大学士;从政42年,在晚清政坛举足轻重。
翁同龢学问渊博,居官清廉,尤其是在光绪帝亲政之后,皇帝“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翁同龢日记起自咸丰八年(1858),止于光绪三十年(1904),持续46年之久,不避寒暑阴晴,不吝身体好坏,长期坚持,一丝不苟,以给后世历史的见证。
1925年,《翁文恭公日记》由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行世。刊行不久,有学者发现日记“内多改削,尤以戊戌年间荐康一事多有隐讳。”推断翁同龢在戊戌四月被罢官之后,惧怕受牵连,动手对日记进行删改。学者金梁在《四朝佚闻》一书中,更以翁同龢在日记中删削荐康一事为由,对日记真实性提出疑问。
要考证真伪,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原稿本。翁氏日记稿本现由其五世孙翁万戈珍藏美国家中。“历史学家孔祥吉与日本学者村田雄二郎,找到我那儿,专做一件工作,看稿本有多少地方修改过。他们一页一页看,最后发现只是把涉及康有为的地方给修改了,其实修改的地方不多。所以,整个说来,不影响日记原稿的史料价值。”
甲午战败,国难当头,康有为发动来京参加会试的举人联名公车上书。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初九日(1895年7月1日),他前往翁府拜访。戊戌政变后,翁同龢删改日记时,将康有为的名字改为李莼客。忙乱之中,忘了李莼客已于前一年去世。因此,改删漏洞一目了然:“饭后,李莼客先生来长谈,此君举世目为狂生,自余视之,盖策士也。”
孔祥吉通过核对原稿,发现“李莼客”三字系挖补粘贴,做工十分精细,非用强光透视,几乎看不见贴补痕迹。当时,李莼客已是花甲老人,称“狂生”显然不妥,如换成康有为,就好解释了。
“有半页完全扯掉了,又补上半页新的,”翁万戈说,“据孔祥吉考证,是日一大早在朝见过光绪帝之后,并非像日记中所书‘赴总署发罗使电’,而是前往位于宣南的南海会馆往访康有为,劝康有为留在京师,鼓捣变法。戊戌政变后,高祖回了老家,非常自危,沾上康有为边儿的人,可能杀头啊!”那一天是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1897年12月11日)。孔祥吉认为,翁氏此举对中国近代史发展至为关键,倘若没有这一举动,康有为已束装南归,执教万木草堂,根本不会有后来的高燮曾上书举荐,也不会有光绪帝召见,那么,戊戌维新历史肯定会改写。守旧派刚毅等指责翁氏“招引奸邪”,并非空穴来风。因此,这一页日记翁同龢是非改不可的。
捐赠《勺园祓禊图》:辨认《勺园祓禊图》的真伪
“高祖翁同龢在光绪十一年四月十二日(1875年5月25日)的日记上有记载:‘傍晚归,见吴彬画米万钟《勺园图》。’大概当日或其后不久,这图卷就入了他的收藏,一直到今日,历经五代,已过125年,其中最后61年,随我在美国。”此次来华,翁万戈向北京大学捐赠了这幅画。
古人于三月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祓禊仪式,驱邪去灾,祈求平安。明代画家吴斌此卷题为《勺园祓禊图》,描绘明末书法家米万钟的私家园林。
20世纪50年代,翁万戈拜访燕京大学洪业教授,洪业知道他藏有这件吴彬杰作。1967年,洪业赠送翁万戈一册自己的著作《勺园图录考》,从这本书中,翁万戈初次见到存世的另一幅《勺园图》,即米万钟绘《勺园修禊图》的黑白照片,该画“旧藏天津陈氏,近归燕京大学”。
仔细对比后,翁万戈认为,米万钟忠实依照吴彬原画临摹了一遍,根据有两条。吴彬卷首自题:“乙卯岁上巳日(1615年3月31日)写。”米万钟卷后自题:“丁巳三月(1617年四、五月)写。”二者相隔两年多,米氏图中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屋一桥都不离吴彬原作。
翁万戈说:“捐赠的念头是我在1967年看到《勺园图录考》时引起,等到1979年我与老伴程宝华回到新中国才明晰。80年代,我们专程到北大图书馆拜访米万钟临本,走遍校园每一角落,追寻勺园遗迹。后来,北大侯仁之教授访美,光临寒舍莱溪居,纵谈勺园故事,增强了我愿吴彬《勺园图》回家的信念。”
2008年12月,《勺园祓禊图》出现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厅,同时展出50件翁氏家藏书画珍品。开幕式上,当年肩负家族守藏重任的年轻人,已满头华发,九旬老人一度哽咽。“那次我身体很好,记得我来了之后,一下子上来十几位记者,我一个人舌战群儒,竟然应付了两个钟头!”
翁氏家藏始于翁同龢父亲翁心存,经翁同龢逐步积累,遂成大观。
“高祖非常得意的一件收获,是清王翚《长江万里图》长卷,日记所载颇详,光绪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875年5月1日)在厂肆见到,因索价千金未得;后贾人送来,越看越美,折回博古斋讲价,除三百,不卖。一共4天,留在他手中欣赏,可是在取走的时候,店家说非四百不可。四月二十三日(5月27日)日记写:重见长江图……目前一乐也!他把预备买房子乔迁的钱换了王翚名作!”翁同龢在此卷木匣盖上题诗一首:长江之图疑有神,翁子得之忘其贫。典屋买画今几人,约不出门客莫嗔。
翁氏藏书的回归:远渡美国又回归上海
“常熟老家有藏书室‘知止斋’。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我4岁入私塾,头一本书学《诗经》。”翁万戈12岁时,已具备扎实的国学根底,家人才送他入中学,接受现代教育。
“富贵不足保,惟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是翁家祖训。“家里对子弟要求严格,我们很少打闹,大多数时候在看书。我小时候最怕祖父,祖父非常严峻。有一次大家吃饭,刚一上菜,有田鸡,他大发雷霆,把厨子叫来当场辞退。他信佛,田鸡不能杀,把我吓得半死,到现在还记得。”
“翁同龢无子女,家藏均传二哥同爵过继给他的儿子曾翰。之后的传承中,又有两人因没有子嗣,从翁同龢大哥同书那一支过继。翁同书、翁同龢这两支啊,并成了一支。”翁万戈过继时不足半岁,常熟彩衣堂、墓地、丙舍及一切文物归他名下,由强氏母亲及本生父母协助保管,一直到30年后。
“1948年,我留美10年,携妻女回国,才初次看到在天津的文物遗产。那时,国共内战正达到顶峰,我决定将天津藏品运到上海,又碰到通货超级膨胀,不得已在11月17日乘美国西北航空最后一班机与故国离别。事先把文物装箱海运,怀着深沉的忧虑。幸而天从人愿,1949年春,一切文物安抵纽约,开始我守藏的任务。”
翁万戈生父翁之熹,保存了文端公到斌孙公的古籍书画收藏。1951年11月,他把古籍的大半捐赠给北京图书馆,计2413册。“由于之熹公的明智决定,这一批珍藏,包括文端公的知止斋诗文稿、文恭公的瓶庐丛稿等,都避免浩劫,得以完善保存。”
1985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中国古籍善本展览,翁万戈将珍藏的10种宋本借出参展,中国学者傅熹年、启功正在美国,看到展品激动万分。重现的这批“翁氏藏书”计有80种、542册,其中8种宋代刻本被学术界认定为国宝级文物。如南宋初明州刻本《集韵》十卷,为《集韵》现存最早刊本,也是这一刊本目前仅存的孤本。
2000年4月28日,翁氏藏书转让上海图书馆,远在美国的翁万戈发来传真:我原籍常熟,而生在上海,所以对这件事感到莫大庆幸。我在这好似天涯海角一样的美国东北山林间,梦想已经告别的家藏古籍,免不了断续的怀念,但更为它们重返祖国,有说不出的无限欣慰。
世代相传的历史感:60年来,翁万戈对家藏潜心研究,著述颇多。
“你们整理得很好,我看了非常羡慕,”翁万戈看完一本信札,有些不舍地说。
诞生于大家族,经历过大时代,翁万戈深感自己对历史的责任。抗日战争爆发,“我20岁,一个单身人,带了两千美元出国了。”在获得美国普渡大学机电工程硕士学位后,随即入威斯康辛大学改学油画。上世纪40年代起,他拍摄制作数十部纪录片,其中《中国佛教》一片在1973年亚特兰大国际电影节获金奖。“我最喜欢研究中国书画。年轻时,我什么都搞一点儿,陶瓷、青铜、石窟,现在知道不行了,碰的东西越来越少,没有办法,时间、精力两大原因。”60年来,翁万戈对家藏潜心研究,著述颇多,1997年出版《陈洪绶》三卷本,获中国国家图书奖。上世纪80年代初,他担任华美协进会会长,举办过多次中国文化展览。
翁万戈年轻时居住喧嚣的纽约,晚年,终于在美国东北新罕布什尔州莱姆小镇,找到自己心仪的“田园”,有一栋房屋“莱溪居”,取春秋楚国老莱子彩衣娱亲故事,正应常熟老家“彩衣堂”宅名。“整个一层楼全是书,中文的、英文的,有上万本,还有原稿。我现在还在整理,东西太多了。我想做一个翁同龢平生图录,从我们家祖宗像起,一直到翁同龢做官时的照片、亲笔信什么的,都可以搁进去,又是一年的事儿。问题是我现在92岁,还有几年,这个问题很大。”近几年,翁万戈编撰的《翁同龢文献丛编》六卷本在台湾陆续出版。
“您把事儿都做完了,后人没事儿干了。”有人逗趣道。“后人绝对有事干!庄子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老人笑起来,“我还有一件事儿,始终想做没工夫做,我很喜欢画,很喜欢写,这是创作方面。一部分研究工作,我找别人去做。”
说着,翁万戈被一封密信吸引住了:“今日太后临朝问康、梁事,甚急,面有怒容。弟之荐康、梁也,衷心无一毫不能告人处。足下所知,而世人作共见也。康、梁有经世之才,救国之方,此弟所以冒万死而不辞,必欲其才能为所用而后已也。今遭时忌,必欲抑之,使不得行其素志,究何为哉?是何心耶!太后且有不得康、梁,翁某亦有罪咎之语。呜呼,翁某岂畏罪之人哉?徒以有鲠在喉,不吐不快耳!足下知我最深,将何以救之耶?方寸已乱,书不成句,惟知我者谅之耳!敬颂  尊安  弟同龢上言  阅后乞付丙丁OO”
密函无抬头,据推测,是写给总理衙门大臣廖寿恒的。“这正是紧张的时候,可不是闹着玩啊。今天看了半天,我觉得这封信最重要。”甲午战争时,翁同龢反对妥协,力主抵抗;戊戌运动中,力图自强,举荐贤才,拟定纲领性文件《明定国是诏》。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拉开百日维新序幕。4天后,翁同龢被慈禧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又被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翁同龢归里隐居,卒后追谥“文恭”。
“收藏这么丰富,打了铺盖也看不完,”翁万戈幽默地说,等到合上最后一本,已过去两个钟头,“我身体好的话,每年还是回来一次。老实说,人不能跟天争,不论怎样好的身体,92岁了。要是我还活下来,身体自然一年不如一年。回国很吃力,路途远,十几个钟头在飞机上。多谢各位!”老人向大家抱拳道别。
翁氏家藏世传六代,经百年岁月动乱,这批文物仍然大体得以传诸后世。这一中国私人收藏史上的纪录,是怎样达到的呢?翁万戈深思之后,认为最主要的是“家教”。在家教中,有一项非常突出:就是世代相传的历史感。这无疑是指示小辈吸取历史教训,及立身行事要对得起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