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上市公司:台湾地区闽南式民居建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8:02:27

台湾地区闽南式民居建筑

来源:福建社会科学院网站 作者:陈冠佑 时间:2009-07-28核心提示:台湾早期的建筑,随着闽南移民的迁徙,与闽南沿海各地的民居,无论平面布局、立面形式、整体造型,或是细部装饰的风格都很相近。以台湾传统建筑常见的红砖红瓦即深受泉州一带民居「红...

建筑是常民活动的舞台,是社会与文化的总体表现,它忠实地反映出在地住民与外在环境间的关系,同时真切地显现居民的社会经济、历史人文、民俗艺术与宗教信仰等文化活动。台湾早期的建筑,随着闽南移民的迁徙,与闽南沿海各地的民居,无论平面布局、立面形式、整体造型,或是细部装饰的风格都很相近。以台湾传统建筑常见的红砖红瓦即深受泉州一带民居「红砖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历来将红色视为喜庆吉利的颜色,所以泉州人索性把红砖叫做「福办砖」。而台湾地区闽南式民居外墙及屋面喜用红砖赤墙,繁复豪华的墙身是活泼朝气的写照,同时还在装饰上利用砖块作图案的变化,从中我们亦不难看出历史文化的渊源。

然而,由于我们普遍缺乏保存古迹的精神,传统建筑的维护面临很大的阻力,如曾被誉为台湾十大民宅之首的摘星山庄,其西厢房已遭拆毁即是一例。对于建筑又往往注重实用性而轻忽美感,增建翻修破坏了建物原有的设计,再加上地处多台多震的地理环境,自然的力量,加速传统建筑走向颓圮坍塌的命运,九二一那场大地震便将刚整修完竣的雾峰林家花园几乎夷为平地。

时至今日,传统建筑正急速消逝中,似乎抵不过都市现代化的脚步,以及人为有意或无心的破坏,使得台湾许多城市找不到历史感,生活其间的民众不免有失根的感觉,本文的写作即是期望在少数残存的闽南式民居建筑中,探求其建筑特色,透过对传统建筑之美的寻访,触动社会大众珍爱历史建筑的情怀。

为方便研究探讨,通常将传统建筑区分为七种类型:一、宅第;二、街屋;三、园林;四、衙署;五、宗教建筑;六、军事防御及公共工程;七、文教建筑等,本文仅介绍宅第、街屋及园林三类民居建筑。

宅第

传统宅第的格局有多种形式,以三合院为最普遍,从最简单的一条龙到多院落、多护龙的三落大厝、五落大厝,依照家庭成员、社经地位而定。包括以下几种格局形式:

(1)一条龙:一字型的住屋,闽南人称“正身”、“厝身”。一般房屋的格局,三间横排,俗称三间起,三间不够居住,就在两边各增建一间,也就是一排有三、五间长方形的房间,中央正厅为最尊贵,是祭祀祖先神明的所在,也是接待宾客的地方。越靠近正厅的房间地位越高,左尊右卑。面对正厅的左房为户长的居室,右房为长辈的居室。依次是大房和二房。厨房俗称“灶脚”,兼做饭厅或工作间。闽南人很敬重灶神,一定用红纸写上“司命灶君”的字样,贴在烟囱边的墙上,常加祭祀。

(2)单伸手:一条龙住屋与单边护龙呈曲尺型,闽南人称“伸手”。

(3)三合院:五间起若仍不敷使用,则在两端向前增建“护龙”,形状如ㄇ字型,这就是所谓的闽南三合院。正厅用来供奉祖先牌位,是全屋中最高大的部分。正厅的左右两侧是长辈住的。护龙可做房间,是晚辈住的,也可做仓库、猪舍、牛舍。左右两侧护龙,形成一个院落空间,称作“埕”,平常用来赏月、办酒席、聊天或是早起打拳练身,农忙时则用来晒谷,是常见的农宅形式。

(4)四合院:如果把“护龙”的两头再盖上三、五个和正厅平行的房间,中间围出一个天井,形状如口字型,前后两进,左右护龙,规模较大,就叫做“四合院”。其中轴对称,相对低矮开放,则是中国人重视伦理道德、长幼尊卑的观念,显现在传统住宅的空间分配。位于宅第前的水池,是基于“前水为镜,后山为屏”的风水考虑,“背山面水”乃希冀家业稳当、财源广进之意,亦可养鱼虾鸭鹅或是提供防火救灾之用。宅第方位偏好“坐北朝南”或“坐东向西”,“坐北朝南”取其冬暖而夏凉;“坐东向西”则取意“坐东向西,赚钱无人知”。富豪之家多半都盖四合院,面宽阔是闽南式四合院的特点,立面精致华美是另一特色。大门及其两侧是闽南式民居装饰的重点部位,包括:格门、花窗、楹柱、柱础、门枕石、木石砖雕等。檐下是闽南式民居另一重点装饰部位,主要着力于斗拱、雀替、斗座、瓜筒等,再配合泥塑、彩绘、剪黏、交趾烧等装饰性配件。屋脊上燕尾、马背和瓦镇也是传统建筑的一大表现。闽南式的屋顶采马背式,闽南人称马背为“脊头”或“圆脊”,工匠师傅会依风水需求与个人喜好,而将马背的造型加以变化成“金形圆、木形直、水形曲、火形锐、土行方”等五种形式。南部只有中了科举的人家才可建造燕尾式屋顶;北部稍有财富的人家则擅自建造燕尾式屋顶,以夸示社会地位及财富。

(5)多护龙合院:假使人丁兴旺,则于左右护龙外,加盖外护,逐渐向外扩建,如楠西江家古厝中的所有建筑皆以祖祠为中心,龙虎两边护龙计有十三条之多,每条护龙长约两百公尺,分住近百户约两百多人江家四大房的宗族成员。

(6)多院落大厝:以四合院为基本格局发展,朝纵向横向发展,进深三进成日形,四进成目形。靠内者为尊,越外者为卑。而屋舍的高度也随着正厅、房、护龙依次以降。在台湾甚至还可发现五落大厝,俗话说:“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门”,即是说正堂有九开间,门厅有五开间,前后三进,门窗共有一百二十个的意思。著名的板桥林家或雾峰林家,纵深达四进或五进,就是这样的深宅大院。一般而言,大宅院的第一进为门屋,可停放轿子,两侧供门房或仆役居住。大门进来的空地为“外埕”,用来曝晒农作物。第二进是厅堂,合院内的空地为“内埕”,是妇女做家事或家人闲聊的地方。第三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女眷活动的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

目前保存完好的传统宅第已不多见,最具有代表性的闽南式民居建筑包括板桥林本源三落旧大厝、大溪李腾芳古宅、丰原吕炳南筱云山庄、潭子林其中摘星山庄、竹山林月汀敦本堂、永靖陈有光余三馆、秀水陈荣华益源大厝、楠西江家古厝、澎湖望安岛中社古宅、澎湖二崁聚落保存区、金门水头十八间、金门琼林传统建筑聚落等。

街屋

清代中叶以后,台湾的商业城镇逐渐兴起,只要有人潮聚集,就会带来商机,也就会形成市街,因此街屋的形成与商业机能有很大的关联性,一种兼具买卖营生与日常居住的街屋建筑也顺应此需求而产生。商家鉴于临街精华地段的地价昂贵,故将面宽缩小,同时又为了能够达到车水马龙、聚集人潮的效果,所以每户店面相连,空间向纵深发展。其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靠近港口的地方:港口是货物集散地,是贸易往来的主要地点,如鹿港老街、淡水老街、头城老街。

(2)靠近河道的地方:早期交通,多以水运为主,由于能取得运输上的便利,所以河道流经处也容易形成市街,如位于基隆河畔的汐止老街,昔称三角涌的三峡老街为横溪、大汉溪和三峡溪汇流处,以及大汉溪流经的大溪老街。

(3)山地与平原的交会地方:山地的自然资源丰富,开采之后需要交易及运输中心,所以通常在山脚下会形成市街,如北埔老街、斗六门大街、新化老街。

(4)铁路沿线:铁路通车以后,沿线的都市城镇得以快速发展,成为物质集散中心,也较容易形成市街,如湖口老街、哈玛星老街。

目前台湾地区主要老街,以闽南红砖拱廊为主要特色的仅头城“开兰第一街”、湖口老街、金门模范街等,其中湖口老街建于公元一九一四年,是最早兴建的红砖拱廊街屋,以规模壮观、气派宏伟著称,红砖拱廊圆弧较其它地方来得宽大。其余较为著名的连栋式街屋如迪化、三峡、大溪、斗六、旗山等老街,其立面则多为大正时期的仿巴洛克洋楼街屋,即是经由当年游学欧洲的日籍建筑师发展出来的台湾样式,而屋身大都仍为闽南式砖造或木造的楼房。骑楼是街屋共有的特色,不论廊柱是石造、砖造或洗石子。骑楼的由来虽没有定论,较为人接受的看法是:与台湾烈日多雨的湿热气候有关,为免行人日晒雨淋的贴心设计。可惜这样的美意,现已沦为店面的延伸,地面也铺设得高低不 平,一般人走起来尚觉不甚方便,更何况是残障朋友。

园林

园林的修筑反应了中国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生命观,为了让家居生活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一些士绅巨贾便着手造园,将山石林泉具体而微地融入亭台楼阁间,并藉由回廊曲径来营造和延伸多变的空间。园林提供休憩娱乐、怡情养性、宴客会友,乃至吟风弄月等活动的场所。同时,台湾的园林还有一项有趣的特色:在筑山凿池、迭石造景时,常会模仿漳泉景色,以寄托怀乡念旧之情。台湾的园林多半历经二至三代园主的经营,他们通常在成为地方的豪门巨富后,便进行造园规划。根据文献数据记载,台湾至少曾出现过近五十处大小不等的园林,其中最著名的是台南的吴园、新竹的北郭园及潜园、板桥林本源宅邸及雾峰莱园。

格门

目前保存完整且已修复的仅板桥林本源园邸,当年富甲一方的林家,倾全力建造此园,成为北台湾第一园林胜景。这一座巨大宅邸,占地约三千八百坪,可以分做“三落旧大厝”、“五落新大厝”和“板桥别墅”等三部分。板桥别墅就是俗称的林家花园,竣工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园林景观丰富多姿,极富巧思,大致可分成四个主要景区:第一区是作为书斋区的汲古书屋与方鉴斋;第二区是供贵宾下榻、聚会的来青阁,以开轩一笑戏亭及赏花的香玉簃为附属,由来青阁向西跨过题着“横虹卧月”的陆桥,可通往观稼楼的楼上;第三区是较正式的议事、宴客场所,以定静堂为主,月波水榭是其附属;第四区为观稼楼区域,三、四两区最后则在榕荫大池会合。榕荫大池是园内最大水域,池畔老榕盘根错节,浓荫蔽天,四周错落着“云锦淙”“海棠池”、“钓鱼矶”、“梅花坞”等凉亭,更显得风雅。

既然闽南式民居建筑有如此丰美精致的艺术表现,仿造传统建筑也成为当今的建筑时尚,不过多半属于零星和局部的撷取,少有大规模的仿古建筑,毕竟要拥有传统建筑之美,且兼具现代生活机能,说来并非易事。由建筑学者汉宝德教授规画设计的垦丁青年活动中心,应是其中的佳作,红瓦砖墙的建筑,深具闽南风格。住宿中心的设计仿闽南传统建筑的合院格局;教室及会议厅源自传统书院型制;礼堂与餐厅则融合各种传统建筑的技法和装饰。整组建筑群采闽南式院落的空间配置,以广场和巷道作为开放的公共空间,广场类似“外埕”,便于集会活动之用。中心内的六座合院,分别依不同姓氏的堂号命名,各屋宇的营造也极力呈现传统建筑的特色,如马背的造型,便分别采用五行的不同样式,传统建筑的形式及作工得以在现代加以应用,一如往昔的风采。可见闽南式民居建筑,不仅可以提供我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场景,其精髓更是当代建筑汲取养料、引发创意的源头活水,值得我们善加珍视,予以维护保存。

自从十九世纪中叶台湾门户开放之后,台湾建筑的发展一直断断续续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伴随着西方宗教而来,西方宗教建筑之代表的哥德式建筑被移植到台湾。西方宗教传入台湾初期,台湾并不是一个富裕的社会而且缺乏充沛之教徒资源,所以无法有经费与人力来营建大型的哥德式样教堂。另一方面哥德教堂之兴建往往必需耗时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对一个急切需要有礼拜空间以进行传教之台湾传教士,标准的哥德建筑并不适合台湾。因此许多教堂均是就地取材,仅是在装饰系统如镶嵌彩色玻璃、四叶饰及尖拱等被广泛应用哥德建筑风格。形成台湾早期西方宗教建筑之一大特色。

1945年台湾光复后,尤其是70年代随台湾经济发展,许多外国建筑师来台及学成归台的菁英份子,将西方建筑文化思潮与形式风格引入台湾,也对台湾建筑文化发展演变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日治时期的地域主义

日治时期在多数台湾之城镇中,日人所引进的各种西方历史式样是为公共建筑之主流。另外,洋风建筑、各种现代建筑、日本传统式样建筑、帝冠式样及兴亚式样建筑也使台湾的建筑发展变得多彩多姿,但是这些建筑基本上多少都具有外来殖民者官方的性格。与之相较,此时台湾民间所兴建之建筑中也存有另一股力量,扮演着制衡外来建筑渗透的力量,这些带有台湾本土意识的建筑在日治五十年中显得特别的有趣而深具意义。

日治时期带有台湾本土意识的建筑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台湾传统工匠依台湾传统建筑规制所建之传统民宅与庙宇,除了新建材之使用外,此类建筑与清朝传统建筑相当类似。第二类建筑则为兼有台湾及西方色彩,有部份仍是传统匠师负责设计施工,有些则有专业建筑师的介入。在一栋建筑中﹐如果从外观视之﹐西洋建筑的表达与台湾本土建筑的表达占有同等的地位与角色﹐我们便可以将之视为是一种闽洋折衷的表现。清水国姓黄宅(1931)与后里张天机宅(1931)均属此类。在一栋建筑之中,如果整体外貌以西式表达为主,但有些局部为传统闽式装饰,我们便只能称之为闽式装饰风格,新营刘宅(1910年代)是检视此种建筑之好例。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在一些官方建筑之细部中看到匠师本土化西方语汇之巧妙,台北帝大病院(今台大医院旧馆)之柱头及山墙上之装饰就有许多是台湾之水果图案,甚为有趣亦发人深省。除了住宅之外,日治时期台湾各地所建街屋中亦有许多应用台湾传统纹样,与台北由官方所规划设计之街屋形成强烈之对比,湖口、三峡、草屯、大溪及台北迪化街均有很好之例。

除了民间住宅与街屋外,日治时期西方宗教相关建筑,许多均与日治前相似,建筑基本上都会呈现出西方传教士对于台湾文化的特殊敏感度。台南基督长老教会(1902,今太平境教会)、彰化基督长老教会(1908)、台南长老教中学讲堂(1916,今长荣中学)、台南长老教女学校(1923,今长荣女中)及长老教淡水中学校本馆(1925,今淡江中学八角楼)等建筑中均企图在西方本质之宗教建筑上添加地方色彩。以淡水中学校本馆为例,其可以说是传统合院空间、西方中央高塔意象与本土造型与建材中之统筹应用与整合。

三、一九五○年代与一九六○年代的地域主义

战后,台湾现代建筑之发展更为多样,在一九五○年代及一九六○年代除了美援深深影响建筑发展外,以中国北方宫殿为蓝本的中国古典式样新建筑也曾在文化道统的意识型态上流行。不过更重要的发展却是在一些由大陆撤退来台建筑师与外籍建筑师之作品中,看到部份的地域主义建筑之思想,只是这类之建筑呈现的多为建筑师个人寻求一种“东方”建筑的努力,真正的台湾意识并不强,在当时并未蔚成气候。东海大学早期校舍(1950年代,张肇康)、台南碧岳神学院教堂(1960,贺陈词)、菁寮天主教堂(1962、德籍建筑师波姆(G. Bohm)、杨嘉庆)及台大农业陈列馆(1963,有巢建筑师事务所、张肇康)均属之。菁寮天主教堂中,设计者结合西方宗教建筑中之圆锥形尖塔和具本土色彩之门窗家俱于一体。天主教碧岳神学院教堂与入口间回廊本身的东方色彩,亦直使得整体配置沾染上东方空间特质;在造型语汇之引用上,其亦可看出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中传统元素的使用之告白。

四、一九七○年代与一九八○年代的地域主义

一九七○年代,台湾建筑界与文化界在传统建筑之关怀上,由个人式之喜好形成一股共识,传统建筑特色的调查与研究也日益蓬勃。另一方面,一九五○及一九六○年代广为流行之现代主义建筑所产生之许多弊病已经被严厉的指陈出来,对现代建筑反省之结果促使了地域主义建筑之抬头。在一九八○年代回归本土文化自觉意识开展后,地域主义建筑之作逐渐增多,可惜的是这些建筑作品能够具体响应地域条件与构筑形式的并不多,反而是以语汇为主导的表相式的地域主义建筑为多。

若以建筑构成术之角度来看,台湾一九八○年代出现的表相式地域主义建筑可以很明显的区分为复古、折衷、装饰与抽象四种步趋。所谓地域复古步趋建筑乃是以地域传统建筑为蓝本所全盘复古新建之建筑,垦丁青年活动中心(1984,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与新竹县南园(汉光建筑师事务所,1985)是为代表。地域折衷步趋则是在建筑之构成术上已不拘泥于原型之再现,在比例权衡上,也不再恪遵传统建筑之构成法则,澎湖青年活动中心(1984,汉光建筑师事务所)属于此类。

地域装饰步趋乃是建筑师撷取传统的形式语汇,以装饰性的手法,将它们运用在现代城市的高层建筑中,台北市大安国宅(1984﹐李祖原)可以说是这种步趋的先驱。地域抽象步趋乃是建筑师尝试将传统元素抽象化,再用之于新建筑物,以彰显其现代性,成功大学新文学院(1984﹐王大闳)是为一例。除了上述四种表相式的地域主义建筑外,还有一些建筑师企图以更积极之手法,创造一种新建筑,响应地域建筑的构筑形式及各种特征。这类建筑虽然带有西方批判性地域主义之特质,但并不成熟,只能算是准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林为宽纪念图书馆(1982﹐刘逸群、浩群建筑师事务所)可算一例,其虽然还存有许多缺失与问题,但却使新建筑对地域之回应往前跨了一大步。

五、一九九○年代的地域主义

一九九○年代,台湾地域建筑的发展迈入了另一个阶段。由于台湾的政治生态已经因为一九八○年代末的解严有所改变,台湾意识强烈的地域主义建筑已经不再是用以对抗中国古典新建筑及国际风格的主要利器,寻求一种发展自台湾内部条件的新建筑反而成为逐渐成形的趋势。陆续完工的宜兰厝、新竹县立文化中心(谢英俊建筑师事务所,1996)与台中港区艺术馆(沈芷荪建筑师事务所,1999)都可属之。另一方面,在九二一地震之后,许多灾区的原住民部落中的小学更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地域主义建筑,南投信义乡的潭南小学(姜乐静建筑师事务所,2001)与水里乡的民和小学与民和中学(林州民建筑师事务所,2001)都是极为出色的案例,而且也受到国际建筑界的肯定。而我们也可以预测,这一类的建筑也将在二十一世纪的台湾,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六、结论

也许有人会问,在全球化的脉动中,地域风格的建筑还有什么意义?但是大家想想看,如果没有地域风格的建筑,单一文化的世界还有什么意义?

(转载自《台湾月刊》2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