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到亳州的汽车:鲁迅情怀陪伴我童年温暖我一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28:23

2010-09-09 10:43:15

朱方清

四十出头的我,心里边最崇敬、最喜爱的名人,莫过于鲁迅先生。这大概是他的作品给了我太多的熏陶、启迪和温情的缘故吧!

从小学开始,就如醉如痴地喜欢上鲁迅的作品。有几篇文章或其中的段落,牢牢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至今成为我生活阅历中最为宝贵的美好回味的一部分——

                                     (一)

“深蓝的天空中高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闰土》 

上面这一小段文字,曾在我心中无数次默读。一边读,一边遥想那空阔醉人的乡村景象,同时心头又不自禁地生出许多苦涩。“闰土”的原型是章闰水,他的家在绍兴城外六十里的道墟镇杜浦村(今浙江上虞县杜浦村),村子坐落在曹娥江边,当地的人叫做“海边”,江边有一片平坦的沙地,种着很多瓜果。章家世世代代以农为生。章闰水的父亲章福庆勤劳善良,经常给人做“忙月”(即在忙碌的月份给人打工帮忙的意思),以此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章闰水从小就跟着父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看瓜地,网鱼,晒稻谷,并向父亲学会了竹编手艺。

然而,在鲁迅眼中十分幸福的“闰土”,后来的生活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19年,鲁迅回到故乡再看到“闰土”时,发现: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是一件极薄的棉衣……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裂开,像是松树皮了。”最深深刺痛鲁迅的是,幼年平等而快乐的朋友却分明叫了他一声“老爷”!
    鲁迅把章运水的生活贫困归因于:“洪水海潮灾难、多子、饥荒、苛税和兵、匪、官、绅的压榨”。让所有中国人记忆深刻和长久隐痛的,是章运水越过越糟的生活。“闰土”的生活是当时绍兴乃至中国农民生活的写照。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封建礼教,使人生成为悲剧。如今,每当我遥望蓝天明月,思及鲁迅当年,总是不由得生出“徒有高天厚土,奈何时势弄人”之慨,久久萦怀,挥之不去。

                                  (二)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鹫,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藤和木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可爱的鲁迅先生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在他的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氤氲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风声飒飒,鬼影幢幢,妖气重重,恐怖极了,又生动极了。鲁迅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知,天真幼稚,单纯快乐的心理。
    对于很多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情致是毫不陌生的。受鲁迅描绘的影响,贫穷而苍白的童年,也平添了许多色彩和趣味。我还记得,小时候每当走过杂草丛生的土园子(农村太常见了),总会侧耳细听有无油蛉在低唱,有无蜈蚣精突然出没,而最为熟悉的蟋蟀的叫声,则真的有如弹琴一般悦耳了。就连夏日柳枝上此起彼伏的蝉鸣,夜晚装进小玻璃瓶的发光的萤火虫,还有捕鸟、钓虾等乐事,都变得更加意趣盎然起来。受鲁迅的影响,这些色彩斑斓而浪漫温馨的画面,永远定格在童年的记忆里,一辈子都无法抹去。

                                  (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

    说真话,岂今为止,我很少在其他的书籍里读到过如此化平淡为神奇、如此意境高远优雅、如此令人醉心铭骨的抒情写意,从中更可窥见鲁迅犹如诗哲词圣般的翩翩风度,磊磊情怀!

    抒情的笔调,将月下水乡描绘得清新,幽远,如梦如幻,散发着江南泥土的芬芳,作者对故乡的挚爱之情、赤子之心也隐然可见。童年及童年时的故乡——对每个成人来说,都永远无法重现地消逝了。每每忆及,总会有一种惆怅的失落感,而人们对永远失落和不可重复的岁月总会去追寻出它的美感来,再用感情镀上金色的光泽。即使是忧患的童年,也会因时距而寻觅出忧患余生中的“忧患美”或“苍凉美”。《社戏》的结尾,就是将这种“永远失落的美”推向了极致,鲁迅就是善于掌握这种“秘密武器”的圣手。他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的确,这“思乡的蛊惑”,这对儿时的反顾,这记忆中的“旧来的意味”,实际上并不如想像中的那样美。但我们是自觉地去受“哄骗”的,而且甘愿“终身受骗”,使得我们本来寂瘳凄然的人生,变得丰富起来,于酸楚中也能咀嚼出些许甜味。这是一种多么神妙而无法言表的感情啊!如果没有鲁迅,对这份感情我们大概永远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这将是多么苦闷和遗憾的事情。

                                 (小结)

不少人说,鲁迅的创作主要以杂文见长,“是匕首、是投枪”,其作品的革命性、思想性最为突出。甚至因此频遭非议,近来更有人发出鲁迅作品已形同“鸡肋”的论调,欲将其逐下所谓的“神坛”。我以为,这是忽略了鲁迅先生作品巨大的艺术性的偏狭和短视之见。

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其不同题材的大量作品,无不高超地渗透着艺术的感染力,无不强烈地关照着现实,无不深刻地启悟着人生。

国外一位哲人说:文化的终极目的,是人格。据此可以说,艺术的最大价值,是使人生得到滋养与升华。鲁迅作品则集其于大成。仅以本文列举的鲁迅几篇“小作”为例,堪称是一幅幅玫丽而又凄美的人生画卷,让人感伤沉醉之余,迸发出对生命的思考与信念。于我而言,这样的作品最能唤醒内心的情感,令我千百次沉浸其中,甘之如饴不能自拔。每读这些作品,都仿佛听一位圣哲的老人娓娓谈心,我有什么苦处,需要什么抚慰,他都知道,也能为我抚平。而回到现实之中,我仿佛从当年鲁迅、闰土那一代人手中接过接力棒,心中总有一股力量在推着,以美好的情怀和不屈的意志,去投入生活,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