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二十中学三好分校:戏曲电影片1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21:49
戏曲电影片《宇宙锋》(汉剧)1954年

《宇宙锋》,全本剧名《一口剑》、《六义图》。
剧情:秦二世时,赵高、匡洪一殿为臣且是儿女亲家。赵高专权,匡洪不满。赵高遣人盗匡家所藏"宇宙锋"宝剑,后持剑行刺二世以嫁祸。二世震怒,抄斩匡门。匡洪子匡扶逃,其妻赵艳容回赵家独居。秦二世胡亥见艳容貌美,欲立为嫔妃。艳容既恨父亲诬陷匡家,又恨二世荒淫无道,断然拒绝。在使女哑奴(有剧为哑乳娘)的帮助下,赵艳容假装疯癫,以抗强暴。
此剧为传统剧目,梅兰芳代表作。早期他曾演全剧,中后期只演"修本装疯",剧中,赵艳容唱做念舞并重。"文革"后,杨荣环曾在梅派的基础上融入尚派唱法,演出后颇得好评。
此剧的汉剧版亦很知名。1952年,中南区戏曲代表团根据汉剧的《赵高修本》、《金殿装疯》两折戏整理,充分发挥汉剧旦角唱做的特点,层次分明,真实地刻画了赵艳容被迫装疯的难言之隐和悲愤、辛酸的心情。汉剧《宇宙锋》参加1952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出二等奖,饰赵艳容的陈伯华获演员一等奖。
豫剧大师陈素真也以该剧驰名剧坛,其弟子牛淑贤完整地传承了陈派的特色。
另外,徽剧、秦腔、河北梆子、川剧等剧种均有此剧目。

剧名由来:
宇宙锋是一口剑的名称,匡家的冤案就是由这一口剑引起,所以剧名就叫《宇宙锋》
《宇宙锋》说的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郎中令赵高趁机篡改遗诏,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恣行暴虐,滥杀无辜。
丞相匡洪乃先皇开国元勋,得赐宝剑"宇宙锋",屡与奸佞作对。赵高心有所惧,故与其弟赵成和女婿阎乐共思一计;奏请二世为媒,强将次女赵珍许配匡扶。只因"君命难违",两家人便成了名义上的"亲家".
一日,赵高指鹿为马,戏主欺君,却遭匡洪斥责,故而衔恨难消,特命死士盗取"宇宙锋"行刺二世,嫁祸匡家,致使匡洪身陷死牢,家人抄斩,惟匡扶巧被良将卫鹏之女巧凤所救,同奔华山聚义抗暴。
匡家遭害之后,赵高接女回府,妄图将其献给二世为妃,以攫取"当朝太师"之位。
赵珍为拒进宫,束手无策。悲愤间,得乳娘暗示佯装疯癫,登殿骂君斥父,二世盛怒降旨将其问斩,幸亏皇后及时上殿保奏,将赵女带进内宫延医"调治",以探原委。
皇后一叶知秋,从赵珍及郛娘口中惊悉匡家冤案。因而婉言谏君赦免匡洪死罪,官复原职,且又赐还宝剑"宇宙锋",委以护国大任。
孰料风云突变,赵高篡位心切,竟然举兵造反,闯宫夺玺,逼杀二世。正当江山危殆之际,匡丞相带来华山义军一举扫平叛逆,日月重光。
',1)">
外文名称 The Universal Pagoda
导演: 徐苏灵 Suling Xu
主演:
陈伯华 Bohua Chen …赵艳蓉
张春堂 Chuntang Zhang …赵高
王子林 Zilin Wang …哑乳娘
周菊林 Julin Zhou …秦二世
易克中 Kezhong Yi …门官 武士丁
张汉琴 Hanqin Zhang …内侍甲
李美云 Meiyun Li …内侍乙
陈玉标 Yubiao Chen …武士甲
邱树森 Shusen Qiu …武士乙
杨少奎 Shaokiu Yang …武士丙
徐福林 Fulin Xu …车辇
演出:武汉汉剧团
影片类型: 戏曲
摄影 Cinematography:王启民 Qimin Wang
布景设计:王桂枝
国家/地区: 中国
色彩: 黑白
制作公司:东北电影制片厂 [中国]

陈伯华,汉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19年,祖籍湖北武汉,又名佩贞。她1927年进入“新化科班”学演花旦,科名新化钗,受业于刘本玉,后受董瑶阶(艺名牡丹花)、李彩云等名家指导。她大胆地实行跨行演出,成为打破汉剧十大行当限制的第一位女演员,与当时已负盛名的张美英、万盏灯并称女三鼎甲。
8岁那年独自报考了汉剧第一个女子科班“训幼女学社”学戏,陈伯华取艺名“新化钗”。师父刘本玉是一位精通汉剧十大行档,堪称全才的艺术教育家。由于名师指点,加之聪明勤奋,几年功夫陈伯华已光彩照人,头角初露。随后她又拜汉剧青衣大王牡丹花(董瑶阶)为师,并恩结父女,遂改艺名“筱牡丹花”。诗人徐迟在他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之前的另一部名篇《牡丹》中,将陈伯华誉为“一朵鲜艳无极的大红牡丹。”
1929年女学社第一次闯荡江湖是去九江。一次演出《打侄上坟》,扮演小生的演员病了,正当大家急得不知所措时,常在台上“偷艺”的陈伯华自告奋勇地说:“我来演!”当时情况紧急,老板虽不放心,也只好让她出台了。陈伯华迈着台步到了台口,还未念第一句台词,她那双传神的眼睛便博得台下一片掌声。陈伯华首次反串,出人意料取得成功。陈伯华坐科结业后,并未陶醉在一系列成功的喜悦里,随着艺术阅历的增长,她逐渐感到一种新的不满足。因为传统的青衣束缚诸多,拘谨守旧,常常是捂着肚子演唱,根本谈不上舞台艺术形象的塑造。陈伯华开始有意识地同那些有革新精神的汉剧前辈合作,与当时红极一时的戏剧改革家朱洪寿在长乐戏园组织了一个新班,提出“复兴汉剧”的口号。他们请出戏剧界前辈刘艺舟为陈伯华编写了《霸王别姬》和《红拂传》两出新戏。这两出戏格调高雅,既能充分发挥汉剧特点,又富有时代新意,陈伯华每次演出,剧场人山人海,汉口为之不夜。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南行政委员会派著名影剧艺术家崔嵬和陈伯华一起对传统剧《宇宙锋》修改加工,作为汉剧的重点剧目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1952年国庆,陈伯华在首都剧场演出《宇宙锋》。这出闻名遐迩、蜚声全国的《宇宙锋》,汉剧名旦李彩云、京剧大师梅兰芳都曾多次演过,而陈伯华另辟蹊径,创造了有别于两位大家的《宇宙锋》,陈伯华的表演轰动京华,荣获演员一等奖。她的艺术像一朵芳香四溢、绚丽夺目的牡丹,绽开在新时代人民戏剧的舞台上。《宇宙锋》演出的成功给予她信心和勇气,她接着排演了《秦香莲》、《柜中缘》等推陈出新的传统戏。
豫剧《宇宙锋》
戏曲届把陈伯华、梅兰芳、陈素真三位大师的《宇宙锋》并称为“三锋”,据说陈素真《宇宙锋》从汉剧移植的。前一段听了河南电台播放的一个蒸素真大师50年代的一个版本,有修本,装疯,金殿三折。其中有一句唱词为“我的哑乳娘”,疑陈大师早期的《宇宙锋》里面也是哑乳娘,京剧里为哑奴,汉剧里为哑乳娘,豫剧里常见为哑奴。由此可见,豫剧《宇宙锋》移植于汉剧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这一部分的唱词为:
我的哑乳娘
她教我打乱乌云
我抓……
抓花容脱绣鞋我撕破这衣襟
他那里他说我疯啊
我只得将计就计
卧至在尘埃地我信口胡云
事到此顾不得礼仪颜面
摇摆摆摆摆摇扭捏向前
我这里把官人一声来唤,
随为妻红罗帐倒凤颠鸾。
猛抬头又只见天昏地暗,
许多的冤鬼魂站立面前。
王母娘驾彩云飘飘闪闪
玉皇爷在天鸿接我上天。
戏曲电影片《花木兰》(豫剧)1956年

剧情简介:
北朝时番邦犯境,边关告急。花木兰的父亲列名征兵军帖。木兰虑及老父体弱,弟弟年幼,思之再三,决定女扮男装,冒弟弟木力之名,代父从军。木兰辞别双亲,披星戴月,快马加鞭,奔赴边关。途中,她还结识了几个朋友,全是应征渗入渗出伍的战士,相伴同行。他们在接近前线时,忽闻战鼓齐鸣,杀声震天,魏军正与敌兵交战,突力子等三人夹战魏军贺元帅,木兰一马当先,杀退敌人。从此,她便得到贺元帅的赏识。戎马倥偬,十二年过去,身经百战的木兰已晋升为将军。某夜,木兰外出巡营,忽听群鸟飞鸣,她料想必是敌兵前来偷袭,惊起宿鸟。便禀告元帅,建议四面埋伏,智擒敌酋。果然,敌军中计,突力子被擒。元帅拟为木兰封官进爵,并把爱女许与将军。木兰不慕官爵,更不能与元帅之女成婚,只求赐与千里马,往返故乡探亲。木兰返回桑梓,脱去战时袍,换上旧时装。朝廷册封木兰为尚书郎,元帅率领众将,抬着礼物,亲临花家,请见花木力将军。木兰出堂,相见之下,元帅惊讶不已。于是,木兰细述从军经过,元帅盛赞木兰不愧是一位巾帼英雄。
该剧是1951年常香玉为抗美援朝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进行义演时的主要剧目。在1952年10月全国首届戏曲看摩演出中,常香玉演出此剧获荣誉奖。1953年4月香玉剧社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1956年10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
京剧大师梅兰芳及徐碧云、言慧珠等均有演出。地方戏中也有不同版本面世,评剧名家崔连润的演出很有影响。
常香玉:是戏曲界公认的豫剧大师。1938年获得"豫剧皇后"之誉。1948年创办香玉剧校,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后改建为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损献"香玉剧团社号"战斗机一架。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花木兰》一剧获荣誉奖。1987年12月,她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以奖励河南地方戏曲的优秀人才。代表作《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等。
河南省豫剧一团简介:
河南省豫剧一团前身是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创办的“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常香玉曾带领剧社全体同志到全国各地巡回义演,用演出所得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一架,并率团奔赴朝鲜战场前线演出,在硝烟弥漫的阵地上慰问亲人志愿军。1956年成立河南省豫剧院时,全国各地的豫剧名家云集一团。当时的一团不仅有常香玉、赵义庭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同时还拥有一大批优秀演员及创作人员。五十年来,河南省豫剧一团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北起白山黑水,南临天涯海角,东到海防边陲,西至天山之麓,所到之处,受到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该团优秀剧目《花木兰》于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了电影,全国发行放映;《拷红》、《断桥》、《大祭桩》等保留剧目亦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历届会演并获得大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6e57e0100lm5w.html 全剧102:11
',2)">
长春电影制片厂
改编:河南豫剧院编剧小组
导演:刘国权、张辛实
摄影:陈民魂
美工:刘金鼎
导演:刘国权张辛实
上映:1956年
地区:中国大陆
颜色:黑白
类型:戏曲片
语言:国语
ISRC码:CN-A07-03-0063-0/V.J9
出版: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演出:河南豫剧院
演员表:
常香玉…花木兰
赵义庭…贺元帅
吴碧波…花木惠
马天德…花弧
汤兰香…花母
刘凤琴…小花木力
王玉莲…大花木力
汪如意…地保
张德勋…刘忠
轩耀阁…王福
许昌市豫剧团演出,央视空中剧院版。总时长135分。
1. http://bugu.cntv.cn/ent/xiqu/jiuzhoudaxitai/classpage/video/20100403/100220.shtml 59:44
',3)">
2. http://bugu.cntv.cn/ent/xiqu/jiuzhoudaxitai/classpage/video/20100403/100246.shtml 35:15
',4)">
3. http://bugu.cntv.cn/ent/xiqu/jiuzhoudaxitai/classpage/video/20100403/100267.shtml 48:14
',5)">
选段一:
常香玉:电影http://video.sina.com.cn/v/b/18605355-1584435662.html 01:45
',6)">
常香玉:晚会http://video.sina.com.cn/v/b/22441956-1279688874.html
小香玉:晚会http://video.sina.com.cn/v/b/29046734-1689597550.html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恁要不相信啊,请往那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
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裢啊~~~~~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选段二:
常香玉:电影 http://video.sina.com.cn/v/b/1729573-1271227941.html 03:54
',7)">
王希玲:晚会 http://video.sina.com.cn/v/b/18922688-1238398987.html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尊一声贺元帅,细听端详,
阵前的花木利就是末将,
我原名叫花木兰那,是个女郎,
都只为边关紧,军情急,征兵选将,
我的父,在军籍就该保边疆,
见军帖不由我愁在心上,
父年迈弟年幼,怎敌虎狼?
满怀的忠孝心烈火一样,
要替父去从军,不容商量,
我的娘疼女儿她苦苦阻挡,
说木兰我发了疯啊,言语癫狂,
为从军比古人我好说好讲,
为从军设妙计女扮男装,
为从军与爹爹俺比剑较量,
胆量好,武艺强,喜坏了高堂,
他二老因此上才把心来放,
花木兰啊~~~~~~
花木兰改木利,我的元帅啊,
恁莫怪俺荒唐~~~~~
自那日才改扮哪乔装男子,
越千山涉万水亲赴戎机,
在军阵常担心哪我是个女子呀,
举止间时刻刻怕在心里,
惟恐怕被发觉犯了军纪,
贻误了军情事难退强敌,
那一日在军阵中箭伤臂,
蒙元帅来探病又把亲来提,
那时我赖箭伤装腔作势,
险些间露出来女儿痕迹,
随元帅十二载转回故里呀,
收拾起纺织台哪嗨嗨咿呀嗨,
穿上我的旧时衣呀~~~~~
选段三:
常香玉:电影 http://video.sina.com.cn/v/b/1729716-1271227941.html 03:55
',8)">
劝爹娘莫难过村头站稳,
女儿有几句话告禀双亲。
咱今日可不把旁人来恨,
恨只恨土立子残害黎民。
若不是土立子兴兵来侵,
女儿我怎能够远离家门。
儿既然替爹爹前去上阵,
望二老且莫要为儿担心。
但愿得此一去旗开得胜,
平了贼,
平了贼儿回家再孝双亲。
从《木兰诗》到戏曲《花木兰》

原文见网易博客《唐小宝说戏》。
http://blog.163.com/tangbianluo_2008a@126/blog/static/139191413201011393129924/
(一)
我上中学时,就读了《北朝乐府》收集的部分诗篇,其中一篇《木兰诗》被编入教材,当时能背得滚瓜烂熟,如今诗中一些句子还耳熟能详。最近翻出来重新阅读,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又浮现在眼前。诗文不长,且语音朴实自然,叙述繁简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这里全文抄录于后,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共同重温一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且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且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万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名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全诗四百多个字,为我们描绘了木兰从军的全过程。仿佛让我回到1952年的开封,当年在"人民会场"看常香玉大师演出豫剧《花木兰》时的情景。她那优美激扬的唱腔,那细腻规范的做派,为我们塑造一位血肉丰满的巾帼英雄,至今难以忘怀。
另外,在《隋唐演义》第56回后半回《代从军木兰孝父》中,对木兰从军的故事也有较详细的记述。但《隋唐演义》是在《木兰诗》之后,这一回的叙述无疑是在《木兰诗》的基础上扩写而成的。
所以,当今戏曲《花木兰》应该是取材于《木兰诗》。这首诗产生于距今一千五六百年的北朝(386-581)其间历经了北魏、北齐、北周等几个小朝代)年代。《北朝乐府》记录了流传在北方地域各民族的民歌,一部分流传到南方,被南朝梁代乐府机关收集加以整理,保存了60多首北方民歌,文学史上把它归入《北朝乐府》。其中《木兰诗》可能又经过唐代文人的润色,陈释智匠把它收录于自己的《古今乐录》集子中。
(二)
至于《木兰诗》什么时候被改成戏曲,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查到了经过一千多年的民间流传,明代剧作家徐渭最早把它搬上了戏曲舞台。徐渭(1521--1593)是明杂剧的着名作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青藤,又号天池。他一生参加科举,屡试不中。但他才华四溢,诗文书画,无所不精。他一生编有四个最着名的杂剧,即《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合称《四声猿》。其中《雌木兰》全名叫《雌木兰替父从军》,写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剧中花木兰的唱词中写道:"休女身拼,缇萦命判,这都是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写出了徐渭对重男轻女封建社会的批判,也倡导了男女平等的思想理念。戏中最后写出"世间事多少糊涂,院本打雌雄不辨"的唱词,揭露了对现实的不满。难怪同时代的文人袁宏道盛赞《雌木兰》"苍凉慷慨,堪题画屏",王冀德也叹"刳肠呕心,可泣鬼神".
《雌木兰》自明后期搬上舞台后,踩着戏曲的锣鼓点,一路走到了今天。民国以来,戏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代,众多年轻的戏曲艺术家及着名演员,纷纷为这出戏注入了心血与汗水。
(三)
1917年,梅兰芳(1894--1961)大师演出了由《木兰诗》改编的京剧《木兰从军》全剧,他饰演花木兰。剧中他充分保留了《木兰诗》的故事情节,充分利用了《木兰诗》的原词。在艺术表演上,充分表现了他花衫行当的技艺,一会女装,一会男扮,或演唱,或武打,集青衣、花旦、刀马旦于一身,融唱、念、做、打的全部才能,引起了梨园界的轰动。本剧成为梅兰芳早期的代表作品,并于1926年被拍成了电影。
值得提出的是,"五四"时期风华正茂的邓颖超女士和周恩来总理,也在舞台上演出了话剧版的《花木兰》。
1938年,在揭开抗日战争序幕之际,上海越剧界根据梅兰芳大师的《木兰从军》改编成《木兰代父从军》。紧跟其后于1939年,戏剧家欧阳于倩(1889--1962)先生也改编、导演了桂剧版的《木兰从军》。
我国杰出的文学家、文艺评论家、戏曲改革的早期开创者、中国艺术语言研究会会长马少波(1918--)先生,于1943年亲手操刀编写了京剧版《木兰从军》,成为戏曲界最具影响力的剧作。
(四)
豫剧版《花木兰》剧本是在建国初期创作的。当年陈宪章先生陪妻子常香玉在西安演出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估书摊上发现了马少波的《木兰从军》,于是买了回来,同王景中先生一起,根据豫剧的声腔特点进行了彻底的改编,写成了豫剧版本的《花木兰》。为配合抗美援朝形势,该剧于1950年冬由常香玉领衔的"香玉剧社"首演,并于1951年带着这出戏走遍大江南北,为捐献飞机而义演,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好评。1952年全国戏曲会演其间,常香玉大师以《花木兰》中的精湛表现,获得了"爱国艺人"的称号,捧得了会演的最高奖项--荣誉奖。1956年,这出戏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了戏曲艺术片,使全国更多人了解了豫剧,也认识了常香玉。一曲"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成了她的名片,也成了豫剧的标志性唱段。
常香玉在戏中的唱腔和表演无可挑剔,唱腔是那么流畅激扬,"老爹爹这几日疾病好转"、"劝爹娘放宽心村头站稳"、"用巧计哄元帅出帐去了"、"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等唱段都唱得字正腔圆,韵味酣畅,豪放中有婉约,激越中见妩媚。做派又是那么沉稳大气,中规中矩。她用娴熟的技艺,把一个巾帼英雄掷地有声地立在了舞台上。
最近我从网上看到,与她同时代的马金凤大师,当年也演过《花木兰》。直到1979年,她去广西慰问自卫反击战的解放军将士们还演出了《花木兰》,演出过程中,将士们不断对她高超的演技报以热烈掌声。演出结束后,一群战士鼓着掌、流着眼泪拥向她,激动地喊她"花木兰阿姨"(我怀疑是论文作者搞混了,错把《穆桂英挂帅》当成了《花木兰》,这还需要考证)。
(五)
一出《花木兰》唱遍了祖国大地,也唱红了几代演员。豫剧演员虎美玲、王希玲、胡小凤、牛淑贤、菅爱梅、王清芬、王素君、孙玉菊、小香玉、李金枝、周桦等着名演员,有的演出全剧,有的演出片段,有的清唱唱段,在这出戏中都有不俗的表现。
京剧着名演员李维康、言慧珠等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演过全本《花木兰》。我在那个年代,也看过杨淑萍(杨慧超的妹妹)的京剧《花木兰》,还为她还写过文章。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不能不提到黑龙江龙江剧创作的《木兰传奇》,表演艺术家白淑贤在戏中扮演了花木兰。与豫剧《花木兰》虽在表现手法上相去甚远,但龙江剧《木兰传奇》紧紧抓住了一个"情"字,战友情、将士情,乃至儿女之情,也浓重抒发了巾帼英雄的报国之情。白淑贤塑造的"东北花木兰"获得戏迷及专家的认可,凭借在这出戏的精彩演出,她荣获"二度梅花奖"的殊荣,并于1994年《木兰传奇》被天津和长春两家电影制片厂联合推上了银幕。
除上述几个剧种演过花木兰的故事外,粤剧、评剧、秦腔等剧种也有自己的《花木兰》。近年来,花木兰也闯入影视圈,且不说动画片《花木兰》,2004年黄磊主演的电视剧《花木兰》及2007年袁咏仪、赵文卓主演的电视剧《花木兰》也热播了一阵子。近来得知由赵薇、陈坤、胡军等联袂主演的电影版《花木兰》即将上演,加入贺岁片的行列。一个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被流传了一千多年,如今仍被如此多的剧种、影视演出,正说明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它们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共生共荣。
(2009年11月16日初稿)
论豫剧《花木兰》
原文见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ea75d01000824.html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啊,请往那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裢啊~~~~~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说起这段豫剧唱词,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就是豫剧"皇后"常香玉那脍炙人口,几十年来一直回响在中国,并传唱到海外的代表剧目《花木兰》中的着名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历史改编剧《花木兰》是常香玉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而创作的,并是当时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的豫剧剧目之一,也因此而成为流传广泛人人耳熟能详的豫剧唱段。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常香玉也因此《花木兰》一剧获荣誉奖。
《花木兰》,作为豫剧"皇后"常香玉的代表作,无论从艺术表现,还是思想内容上都体现了艺术美感。
首先,从艺术表现上看:《花木兰》作为常香玉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常派"的艺术表现特征。"常派"是指常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该历史改编剧中,贺元帅为花木兰"提亲"一折戏,为表现花将军激动、慌乱、羞怯、可笑等复杂心情,常香玉将武生腔和花旦腔交替变换,豪放中有婉约、激越中有柔媚,音乐色彩的和谐律动,使人物的性格更饱满,既显示了花将军的大将气度,又展露了花木兰的女儿情态。这种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音色变换,尽展了一代巾帼英雄的倜傥风流,尽现了常派声腔艺术的动态美、充实美。
其次,从思想内容上看:艺术创造来源予它所遵循的文化精神,而独特的文化精神将孕育出独特的美学神韵。河南深厚淳朴的文化底蕴和常香玉独特的文化审美,使该剧具有通俗美和阳刚美。
通俗美:河南位于天下之中、九州腹地,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孕育、成熟的中原文化,其根基是农民文化,艰难困苦的劳作,古朴的民风民情,构成了中原农民文化质朴的底蕴。常香玉的一生,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出身于贫苦山乡,从黄河岸边小窑洞走出来的她,与苦难深重的中原农村、饥寒交迫的中原农民血肉相连;走向戏剧人生的她,忧国忧民,奉献不止,始终和清贫相伴。她是一个能够用质朴的一生、用生命去殉难理想的人。质朴的常香玉有着质朴的艺术追求。常派艺术从剧本的选材立意,到人物的形象塑造,都以质朴为本,表现出强烈的人民性。常香玉塑造的花木兰,更是一个质朴无华,"通俗"得让全国亿万民众,男女老少都喜欢的戏剧人物。
常派的《花木兰》,没有象一些类似题材中的英雄那般处处激昂慷慨,大杀大砍,创作者是在表现她朴素的成长历程,表现她全家与刘忠等从军将士真切自然的思想变化,以质朴的手法表现一个质朴的英雄。突力子兴兵犯境,花木兰突然接到父亲应征人伍的军帖,父年迈弟年幼,花木兰要顶替弟弟名字千里赴戌,母亲认为是"讲疯话",父女经过比武较量,全家人才答应了花木兰的请求。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全家对从军一事也犹豫不定,但最后还是以国事为重,让一个青年女子扮成男儿走向了血与火的战场。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段有关国家安危与共、对男尊女卑思想劝戒批评的抒情唱段,可奉为通俗类戏曲唱段的"经典"!这里将边关打仗和家园干活之类国与家的大事,以极通俗朴实的中原风格的语言铺排在一起,像唠家常一般,使人感到贴心贴肺,亲切动人。尤其是"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之类的半说半唱的五字句句法、词格,语言朴实,旋律紧凑,明白晓畅,朗朗上口,不仅好听耐听,而且易学易唱。半个世纪以来,花木兰的唱段响彻乡村,响彻城镇,响彻工厂,响彻兵营,响彻大江南北,响彻了一个时代。如今,她又被加上了流行音乐,被青年一代所传唱。可以说,豫剧《花木兰》从内容到形式折射出来的"通俗美",将使它魅力永存。
阳刚美:常香玉的一生是充满质朴情怀的一生。常香玉的一生亦是充满昂扬激情的一生。从她幼年时代不屈从于命运而决定学戏,到从艺过程中不惜生命同恃强欺弱的权势抗争,再到接下来勇于冲破世俗的观念的革新精神,还有"文革"中受迫害时的不屈和乐观,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昂扬激情,在豫剧艺术这块土地上辛苦耕耘。在此剧中她塑造的戏剧人物花木兰其敢于斗争一往无前的勇敢精神,坚持正义的倔犟性格,高尚的爱国情怀,似乎都是常香玉化了的艺术形象,这些女中丈夫,女中豪杰,常香玉演来无一不情绪激越、感情充沛,生发着热烈奔放的阳刚之气。特别是花木兰替父从军一段,金戈铁马、杀敌报国,动作、气质是威武、矫健、英姿勃勃的壮士气慨,在"拜别爹娘离家园"、"谁说女子不如男"、"哪一天有外患我再去杀敌"等核心唱段中,以刚劲豪放的武生腔为主,高亢浑厚力度较强,抒发的是战友之情,将帅之情。这种种情感,用的是雄健、轩昂、崇高、壮丽的格调。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近期,新版《花木兰》登台,由国家一级编剧、剧作家孔凡燕执笔,在保留该剧故事主线和经典唱段的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花木兰的扮演者是常派传人孙玉菊的弟子李红英,她曾获中国"红梅奖"河南赛区金奖。年近七旬的唐派传人、国家一级演员贾廷聚出演贺元帅。新版《花木兰》在服装、道具、布景、音乐唱腔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改良和创新,使该剧更有时代感。
总之,《花木兰》,作为常派代表,豫剧名篇,从艺术表现和思想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豫剧所特有的艺术美感,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艺术审美的享受。它,作为豫剧的代表,不仅是河南人的骄傲;它的广泛流传和接受,也同样是全国全世界的骄傲!
注: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原名张妙玲。9岁随父张福仙学戏,后拜翟彦身、周海水为师,兼学花旦、小生、武生诸行当,10岁登台,总汇于旦角。得王镇南先生帮助,13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她原习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豫东、祥符各调于一炉,并广征博采,收各家各派及一些姊妹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乃更加潜心钻研青衣、花旦之表演艺术。日寇侵华,她首演抗日时装戏《打土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
1938年西向长安,在陕甘演出,名声大振,得"豫剧皇后"之誉。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后改建为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各地义演半年。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团社号"战斗机一架,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等部门嘉奖。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花木兰》一剧获荣誉奖。同年赴维也纳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并访问苏联、匈牙利等国。1953年率团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半年;1954年又到天山南北为边防战士和新疆各兄弟民族慰问演出4个月。特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979年,常香玉的歌喉响彻了广西边防。1987年12月,她自筹资金22万元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以奖掖河南地方戏曲的优秀人才。常香玉从艺70多年来,在艺术上一直表现着炽热的追求。其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和艺术造诣;表演上刚健清新,细腻洒脱,已形成了众所公认的"常派"风格。代表作《花木兰》早在1956年已拍摄成戏曲影片。常演剧目还有《拷红》、《断桥》、《大祭桩》、《破洪州》、《五世请缨》和现代戏《红灯记》等。1956年曾担任河南豫剧院院长,20世纪80年代初期又担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是戏曲界公认的豫剧大师。
戏曲电影片《刘巧儿》(评剧)1956年

《刘巧儿》,中国评剧作品。作者王雁。据1943年袁静剧本《刘巧告状》和说书演员韩起祥的说唱《刘巧团圆》改编。剧本描写陕甘宁边区农村少女刘巧儿,自小由父亲作主与邻村青年赵柱儿订亲,后其父贪图财礼,唆使巧儿退婚,嫁给财主王寿昌。巧儿不允,遂自己作主与柱儿订亲。刘父到县政府告状,地区马专员用群众断案的方式解决了这宗案件,使巧儿的婚姻如愿以偿。这是一件发生在40年代延安抗日根据地的真人真事,在群众中甚有影响。全剧反映了青年男女对自由婚姻的大胆追求。刘巧儿形象突出,性格开朗奔放,清新可爱。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PpWawPLTAg/ 全剧104:01
',9)">
长春电影制片厂
改编:集体,李孝充执笔
导演:伊琳
摄影:韩仲良
美工:王兴文
演出:中国评剧院
舞台版《刘巧儿》(新凤霞主演,袁淑梅配像) 
上://v.youku.com/v_show/id_XMTk5NzY3NjEy.html 72:51
',10)">
下://v.youku.com/v_show/id_XMTk5NTM3NDQw.html 66:43
',11)">
新凤霞之评剧《刘巧儿》唱词
(喇叭牌子)。
',12)">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呀。
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
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呀,他的名字叫赵振华,
都选他做模范,人人都把他夸呀。
从那天看见他我心里头放不下呀,因此上我偷偷地就爱上他呀。
但愿这个年轻的人哪他也把我爱呀,
过了门,他劳动,我生产,又织布,纺棉花,
我们学文化,他帮助我,我帮助他,
争一对模范夫妻立业成家呀。
来在了桥下边我用目观看哪,河边的绿草配着大红花呀。
河里的青蛙它呱呱呱地叫哇,树上的鸟儿它是唧唧喳喳呀。
我挎着小筐儿忙把桥上啊,合作社交线再领棉花。
这段曾经风靡全国的唱腔采用的是"喇叭牌子".传统中这个曲牌用唢呐伴奏,唱词虚词衬字多,曲调简单粗糙。
初排《刘巧儿》时这段唱曾遭到非议(夏淳执导),徐文华在几种板式都不理想的情况下,提议用这个曲牌,节奏跳跃灵活,但由于旧评剧中此调比较庸俗,所以要推陈出新。
经改革后的这段"小桥送线",其前半段,伴奏乐器中去掉唢呐,改为弦乐,细腻传情;过门也变化得长短灵活;演唱时也去掉不必要的衬字;后半部有数板,半说半唱,用高低木鱼和三弦衬托;最后几句对桥下景色的描绘与人物此时的心境融合起来,传神传情。
(慢三眼)
巧儿我采桑叶来养蚕,蚕做茧儿把自己缠。
恨我爹他不该把婚姻包办,怨只怨断案不公拆散了姻缘。
那一日裁判员错断了案,为什么还不见政府来传。
愁得我饭到口难往下咽,急得我睡梦里心神不安。
众乡亲全怕我们夫妻离散,意见书十几张送给专员,
但愿得马专员按公而断。
"采桑"一段以慢板为基本结构。
第一句是典型的传统调式,流畅自然。"恨我爹……"一句,"3"音的出现使曲调发生变化,尾句一字一音,"办"字用下滑音,显得深刻又有力度。"拆散了姻缘"打破原结构,改变强弱拍的关系,休止符不在板上而在中眼,使"拆"字碰板起唱,加强语气。"愁的我"速度减慢,曲调简化,弱拍起唱,一字一拍;"急得我"急起中眼次强拍,速度稍快。以上两句还有一种明显的对比效果。"那一日"第一、二分句采用较平的旋律,多长音,到第三分句成为华彩乐句,连续出现清晰短促的顿音,类似歌剧中的花腔女高音,这就是别具一格的"疙瘩腔".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马专员,为什么他不信我的肺腑之言。
莫不是退了婚难以美满?莫不是打了人再不能够团圆?
莫不是意见书他还未见?莫不是怕对不起糊涂的裁判员?
莫不是我的爹他暗地里捣乱?莫不是怕邻居们说些个闲言?
左也思右也想难遂心愿,我只得耐着性儿等到明天。

影片介绍:
1942年,陕甘宁陇东地区人民政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婚姻自主日渐普遍。农民刘彦贵的女儿刘巧儿由父母包办,自幼许配给赵家庄的柱儿,但从未见过面。她常为此事苦恼,特别是在劳模会上见到勤劳俊秀的小伙子赵振华以后,更加心绪不宁。地主王寿昌,垂涎巧儿貌美,许与刘媒婆厚酬,请她从中撮合。刘彦贵受到刘媒婆的诱惑,诳骗女儿说柱儿人品不好,是个二流子。巧儿暗自高兴,当即提出退亲。刘彦贵据此与柱儿的父亲提出交涉,解除了女儿的婚约。一日,巧儿去合作社,路遇王寿昌,始知父亲已收下他的彩礼,即将迎娶。巧儿不禁愕然。妇女主任李大婶知情后,即带她去找乡长。正巧与赵振华不期而遇,巧儿心中不胜惊喜。经李大婶点明,方知赵振华就是柱儿。大婶热情机智,为他们牵线搭桥,自愿缔结鸳盟。刘彦贵收下王家的丰厚彩礼后,逼女出嫁,巧儿坚决不从,被刘彦贵锁在家里,柱儿的父亲闻讯把巧儿救出。官司打到县政府,主观主义的仲裁员认定赵家"抢亲"犯法,刘、赵两家联姻不能成立。专署马专员重理此案,经过深入调查,改错纠偏,巧儿与柱儿的婚事,终于如愿以偿。
真实故事:
1947年3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报道了陕甘宁边区着名的封芝琴婚姻纠纷案。由于此案于3月被编为说书词《刘巧儿团圆》和剧本《刘巧儿告状》,所以人们也称其为"刘巧儿案".封芝琴系陕甘宁边区华池县封彦贵之女,自幼与张金才之子张柏结亲。1943年2月,芝琴与张柏二人均表示同意结婚。同年3月,封父又以法币8000元将芝琴许给朱寿昌为妻。张金才闻知此事,于3月13日夜,闯入封家将芝琴抢与张柏成亲。封彦贵即告到华池县。县司法处以抢亲罪判处张金才有期徒刑6个月,并宣布张柏与芝琴之婚姻无效。封、张两家均不服此判决。群众亦反映强烈,芝琴遂口头提出上诉。适逢陇东分庭庭长来华池县巡视,遂亲自受理此婚姻上诉案,查明事实真相,对此案做了重新判决。宣布了张柏、封芝琴婚姻关系有效,张金才聚众抢亲被判处徒刑,彦贵出卖女儿,被科以劳役。对此,封、张两家服判,群众热烈拥护。
《刘巧儿》是评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拍摄于1956年,由新凤霞、赵丽蓉等主演。本剧主要反映了解放区青年男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故事。
刘巧儿:原名封芝琴
1924年农历四月十五,封芝琴出生在甘肃省华池县城壕乡转嘴子村樊坪庄,乳名捧儿。
幼时,捧儿便被父亲许给张家柏儿为妻。随着年龄渐长,两人经常往来,互生爱慕之意。但是,因张家贫穷,捧儿先后又被父亲另许给高家、另一户张家及朱家,但都遭到捧儿拒绝。
眼看其父不断为捧儿张罗婆家,张柏儿家担心夜长梦多,便集合族人夜闯封家,抢回捧儿,为两人完婚。封父到县政府状告张家"抢劫民女",县司法处未作深入调查,即宣布婚姻无效。 多变的婚事,并未让捧儿失去主意。在陕甘宁边区新生活的感召下,捧儿徒步上百里路,到庆阳专署驻地庆阳城状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婚姻的干涉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断案不公,争取婚姻自主的权利。
时任陇东分区专员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的马锡五(解放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采取调查、调解与审判相结合的方式,协同县政府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公开宣判,纠正了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错误判决,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马锡五审判方式"也由此诞生。
这起争取婚姻自主的民事案件不仅让周围的百姓们刮目相看,而且轰动了陕甘宁边区,成为20世纪中国八大名案之一。当时,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陇东报》等接连对此进行报道;随之,着名艺人韩起祥将之编成陕北快书《刘巧团圆》、陇东中学教员袁静创作了秦腔剧《刘巧儿告状》在边区广为传播;解放后,中国评剧院又将其编为评剧《刘巧儿》,由着名演员新凤霞主演,随后又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使"刘巧儿"的故事传遍全国,甚至还推动了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
自此,捧儿便有了一个妇孺皆知的大名--"刘巧儿",她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刘巧儿"成了新中国巾帼楷模、妇女解放的象征。
"巧儿旧居"今成红色景点
因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成为名人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作为一名农村妇女,捧儿也发挥"名气",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倡导婚育新风、参政议政,先后当过省、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乡、村妇女干部,出席过省劳模大会。如今,无论各级领导,还是普通百姓,到了华池县,大都会慕名前往封芝琴的住处,一睹"刘巧儿"庐山真面目。为此,从1984年-2003年,封芝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三建"巧儿新居",如今已有新建"刘巧儿事迹展馆"3间。
2005年3月,华池县委、县政府又将"刘巧儿旧居"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的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旅游规划之中,计划筹建"陇东妇女解放事迹纪念馆"予以重点开发建设。
在专辟的"刘巧儿"事迹陈列室里,简单的文字、图片和实物,记录了这位农村妇女大半生的光鲜与波折。
带动当地出了许多幸福家庭
"刘巧儿"勇敢争取到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美满?封芝琴说,虽然在农村,但她和丈夫张柏儿十分恩爱,和睦相处,直到1991年张柏儿去世,夫妇俩几乎没吵过几次嘴。
老人的儿子说,在他的记忆里,除了偶尔吵吵小架,父亲和母亲从未真正红过脸。说起家庭和睦、夫妇相敬之道,封芝琴传授起自己的经验:"有事就得先商量好,相互理解,和和气气,多交流".
婚后,封芝琴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宣传《婚姻法》,向年轻人传授自己处理恋爱、婚姻问题之道。封芝琴说,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养子、三个侄女全部是自由恋爱结婚,自己从未干涉。不仅如此,封芝琴还积极促使其他"小字辈"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封芝琴的带动下,悦乐镇上堡子村出了许多"好婆婆"、"好媳妇"和"少生快富"的幸福家庭。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江苏苏州人。七岁学京剧,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任主演。建国后,历任北京成京凤鸣评剧团团长,首都实验评剧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剧团团长,中国评剧团和中国评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青联常委。1982年加入中国****.是第六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着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新凤霞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令人痛心的是,新凤霞在十年动乱时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她便坚持写作,着有:《新凤霞回忆录》、《以苦为乐》、《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少年时》、《新凤霞说戏》等。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1998年4月12日,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新凤霞是笔者最为敬重和爱戴的艺术家之一,一方面缘于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缘于她的顽强品质,还有就是她为人的淳朴和忠贞。着名的戏剧家胡沙在一篇文章里曾把新凤霞誉为评剧的"抒情女高音"(花淑兰为"花腔女高音"),这很准确。在笔者收藏的众多新凤霞的影音资料中,真的很难说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几乎每一出戏、每一段唱都是经典,都是余音绕梁的人间仙乐。
评剧《刘巧儿》是新凤霞的代表剧目,也是我最喜欢的剧目之一,她的俏丽俊美自然朴实,她演唱时的娇,俏,脆都是我的最爱,她吐字清晰,行腔流畅,予说于唱,予唱于说,说唱自然衔接,她独创了新派的新唱腔新特点,也独创了一个刘巧儿的时代,新凤霞就是刘巧儿,刘巧儿就是新凤霞,她上演了很多剧目,每个都是评剧的经典,可为戏迷们广为传唱的还是《刘巧儿》《花为媒》的唱段,虽然伴奏不是很全,有好多戏迷可以清唱出剧里的唱段甚至每句台词,但百听不厌的还是新大师的《刘巧儿》,她的每句唱每句台词都那么让人久久回味。
火红的太阳出东方,是刘巧儿开场第一段唱,她的天真,俏丽,喜悦,羞涩,勤劳,智慧,都隐于唱腔当中,行腔自然,吐字清新流畅,抒情细腻,要唱出这段的韵味真是难,网上有好多人传唱,配这段视频字幕对戏迷来说也许没什么必要,我更多的是为了自己能细细的欣赏,比对一下内中区别,这段伴奏不同于网上用的最多的刘秀荣版,也不同于新凤霞的电影版,细节地方只有靠演唱者自己掌握,新凤霞的声音优于她的配乐,听她的戏,仿佛伴奏在远远的幕后,轻轻如流水般随着她美丽的声音流淌,她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有自己的行腔吐气方式,最难得是她的入戏,看她在屏幕上我从没感觉到她在演戏,那就是她在诉说自己,演唱自己,所以她会把刘巧儿送到大江南北,田间地头并能几十年风采依旧。
戏曲电影片《天仙配》(黄梅戏)1955年

上海电影制片厂
改编:桑弧
导演:石挥
摄影:罗从周
布景设计:胡倬云
1955年底,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摄制完成。这期间,不知有多少人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影片,不知有多少人为戏中的情节所吸引,不知有多少人为严凤英、王少舫的卓越表演而倾倒……可以说,《天仙配》的上演,在中国掀起了“黄梅戏热”,“严凤英热”。二十几岁的严凤英,一下子成了亿万人民爱戴的表演艺术家。
人间:董永家贫,父亡,卖身为奴,得资葬父。天上: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七女厌恶天宫岁月之凄清,对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乃不顾森严天规,只身奔向人间。槐荫树下路遇董永,倾诉衷曲,二人遂结伉俪。雇主傅员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约为由,要挟七女须于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成则工期缩短,不成则加倍。七女邀众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遂改百日。工满,归程中,夫妻正向往未来,憧憬幸福,忽闻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女无奈,忍痛泣别,别时誓言:“不怕你天规重重活拆散,我与你天上人间心一条”。
电影《天仙配》荣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优秀演出奖、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据此剧拍摄之影片获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VYwcwxie24 全剧96:19
',13)">
 黄梅戏《天仙配》整本(满玲玲 董家林)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UHiRpZ3GhE/ 127:03 
',14)">
黄梅戏《天仙配》整本(张小萍 刘国平)央视播出版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odnHm4pgdU 139:31
',15)">
黄梅戏《天仙配》整本(吴琼 余顺)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dLlTVanmTk/ 145:53
',16)">
黄梅戏电视剧《天仙配》 全集 韩再芬饰七仙女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aUb06REqaY/ 159:27
',17)">
黄梅戏《天仙配》(电影版全本唱词+在线观看)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3e53a0100r5dq.html
精彩唱词:
七 女:天宫岁月太凄清,朝朝暮暮数行云,
大姐常说人间好,男耕女织度光阴。
我有心偷把人间看,
又怕父王知道不容情,
我何不去把大姐找,她能做主能担承!
大 姐:渔家住在水中央,两岸芦花似围墙。
撑开船儿撒下网,一网鱼虾一网粮。
二 姐:手拿开山斧一张,肩驮扁担上山岗。
砍担柴儿长街卖,卖柴买米度时光。
三 姐:庄稼之人不得闲,面朝黄土背朝天。
但愿五谷收成好,家家户户庆丰年。
四 姐:读书之人坐寒窗,勤学苦思昼夜忙。
要把那天文地理都通晓,男儿志气在四方!
众仙女:人间天上不一样,男婚女嫁配成双。
大红花轿来迎娶,吹吹打打入洞房。
七 女:钟声催得众姐姐回宫转,我再把董永看一番……
董 永:卖身葬父去受苦,再回寒窑待何年?
七 女:我看他忠厚老实长得好,身世凄凉惹人怜,
他那里忧愁我这里烦闷,他那里落泪我这里心酸。
七女有心下凡去,又怕父王戒律严。
我若不到凡间去,孤孤单单到何年?!
七 女:拜谢大姐好心肠,助我下凡赠“难香”,
辞别大姐到人间去——
七 女:霞光万丈祥云开,飘飘荡荡下凡来,
神仙岁月我不爱,愿做鸳鸯比翼飞!
董 永:含悲忍泪往前走,见村姑站路口却是为何?   
她那里用眼来看我,我哪有心肠看娇娥。
爹爹在世对我说过,男女交谈是非多。
大路不走走小路,又只见她那里把我拦阻。
回转身来再把大路走,你为何耽误我穷人工夫?
董 永: 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父母双亡我孤单一人。
只因爹死无棺木,卖身为奴葬父亲。
满腹忧愁叹不尽,三年长工受苦情。
有劳大姐让我走,你看红日快西沉!
七 女: 大哥休要泪淋淋,我有一言奉劝君,
你好比杨柳遭霜打,但等春来又发青。
小女子我也有伤心事,你我都是苦根生。
我本住在蓬莱村,千里迢迢来投亲。
又谁知亲朋故旧无踪影,天涯冷落叹飘零。
只要大哥不嫌弃,我愿与你……配成婚!
七 女: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 永: 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 女: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 永: 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 女: 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 永: 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 女: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 永: 夫妻恩爱苦也甜。
二人合: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七 女: 今日回家身有喜,笑在眉头喜在心里。
娇儿生下地,两眼笑眯眯。
董郎欢喜我也欢喜,谁人不夸我好夫妻?
董 永:衣衫破了有人补,胜似当初单身汉,
今日夫妻回家转,人人夸说娘子贤!
七 女:董郎前面匆匆走,七女后面泪双流,
他那里笑容满面多欢喜,哪知道七女心中无限忧愁?
今日他衣衫破了有人补,又谁知补衣人要将他抛丢!
心中只把父王恨!何不让我夫妻同到白头?!
董 永:龙归大海鸟入林,董永今日回家门!
当初上工我是单身汉,今日回家两个人!
抬头只见槐荫树,不由我董永我喜在心!
拜谢拜谢多拜谢,深深拜谢大媒人!
七 女: 董郎昏迷在荒郊,哭地七女泪如涛!
你我夫妻多和好,我怎忍心,
董郎夫啊,将你丢抛?
为妻若不上天去,怕的是连累董郎明难逃!
树上刻下肺腑语,留与董郎醒来瞧,
来年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
董郎夫,啊……
把子来交……
不怕天规重重活拆散,我与你
天上人间心一条!
幕后合: 啊……
来年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
不怕你天规重重活拆散,
    天上人间心一条! 

黄梅戏《天仙配》觅踪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经典剧目,久演不衰。千余年来,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若问天仙是谁,恐怕连三岁小孩也会回答是七仙女。七仙女的大名,在乡间、街巷比李白、杜甫还要响亮。古往今来,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有多少口碑为其传颂!关于董永和七仙女的身世,早有各种传闻,而今仍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数十种之多,解读别有一番情趣。
东汉后期(192-232)的曹植说,董永和神女在《灵芝篇》出现,是最早的《天仙配》故事文字记载。东晋干保说,《搜神记》里记载了这个故事。唐释道世在《法苑珠林》里说,董永者,与父居,父终,自卖于富公以供丧事,道逢一女,愿为永妻。五代杜光庭在《灵异记》中说,董永与七仙女生子事见拙着。可是在明代以前至东汉的一千多年里,传说中董永所遇之仙却不是七仙女而是织女。织女是牛郎之妻,如何又嫁了董永呢?织女本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史记》说她是"天女孙也。"由于织女星与牛郎星隔河相望,于是人们想像出牛郎织女的美丽神话,他俩的爱情悲剧最早记录于《迢迢牵牛星》。后来不知为何织女忽然姓张,并由玉帝的孙女--变而为第七个女儿--张七姐。有人认为作张姓是道教徒改的。这个戏剧性的变化,至迟当在明代。那时已有张四姐下凡,名叫《天缘记》的戏出现,七仙女下凡的戏还要早些,可惜剧本已失传。最早出现"七姑"之名是万历年间顾觉宇的《织锦记》。类似《织锦记》的青阳腔《槐荫记》就是《天仙配》的前身。从此以后,在各个地方剧种中都统称为张七姐或七仙女了,黄梅戏《天仙配》乃直接从青阳腔移植过来,自然也不例外。
《中国人名大辞典》说,董永为后汉人,子名董仲。他们从千乘(今山东高苑)迁到汝南,然后又到了安陵。《天仙配》戏唱词说,董永家住江苏丹阳,七仙女本住蓬莱村。清《古今孝子所见录》说,董永是东汉青州人。还有各类地方志也各执一词,《山东通志》说博兴旧有董永墓,陈户镇旧有董永村。《汝宁府志》说,境内有七仙女墓,为子董仲追葬其母衣冠之所。《汝南县志》说,县内有董永墓和董永祠。《东台县志》说,董永为东台西溪人,镇上有董永和其父墓葬。《鱼台县志》说,县内西南三十里处有董永墓。湖北《孝感县志》说,城内建有董永公园和孝子祠。《乐安县志》说,城西南五十里有董永墓。还有一说:怀宁黄梅山一带曾流传许多传奇故事,其中《董永遇仙》的传说就诞生在这里,由此发展成后来举国闻名的《天仙配》。
 
《天仙配》的来龙去脉
http://tieba.baidu.com/f?kz=166079541
1954年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严凤英、王少舫合作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效果出人意料的好。次年,这台戏被拍摄成同名戏曲艺术影片,在全国各地引起轰动,《天仙配》的故事随之走进千家万户,尽人皆知。 
《天仙配》这个故事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相传董永是有名的孝子,早在东汉末年,武梁祠里就有董永行孝的石刻画像。及至魏晋时,又在曹植的《灵芝篇》里有了进一步记载,增加了天帝遣神女下凡助董永偿债的内容。尤其被当时人称为“良史”的干宝,在他所著《搜神记》的《董永妻》里,记载得尤为详尽:“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人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人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命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从这则古代文字可知,董永的故事一千五百年前就已在民间有了梗概,但与今天的《天仙配》情节有所不同。其一,董永是汉朝千乘(今山东)人,不像《天仙配》称他是丹阳人。其二,董永的妻子不是天帝的女儿,她是“天之织女”,受天帝之命到人间帮助董永偿债,并非出于爱情。其三,董永做奴仆的东家,没有刁难董永夫妻。 
继《搜神记》之后,唐代有董永变文;宋元话本有《董永遇仙记》;明代的青阳腔有《织锦记》。这些或唱或演的艺术形式,内容都是董永与天庭下界仙女的爱情故事。至清代,许多地方戏曲剧种都演这出戏,剧名或称《槐荫树》,或称《百日缘》。早期的黄梅戏有《七仙女下凡》,经常演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据此改编出《天仙配》。新改本的“路遇”、“分别”两场戏,对七仙女的情真、直率,董永的忠厚、纯朴,做了细腻刻画。
戏曲电影片《打金枝》(晋剧)1955年

晋剧《打金枝》剧目简介
http://sxycxjcyf.blog.163.com/blog/static/120841298200952601025926/
《打金枝》是一出取材帝王家的“平民戏”,其语义丰富性便在此,其中可见君臣、父子、夫妻、翁婿、母女,可见国,可见家,而且是个“和谐的结局”。君王放下身段但不失其威仪,国母温和但不丢身份,公主要耍性子,但不能让人讨厌,郭子仪耿耿忠心,也不失其沉稳老练……这不仅是表演出来的,词句、唱腔无不需要合理准确。
《打金枝》为晋剧一出颇具特色和影响深远的经典剧目,它由几代艺术家潜心创作,不断开拓,至今仍久演不衰。1952年10月该剧参加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丁果仙获一等奖、牛桂英、郭凤英、刘仙玲分获二等奖殊荣,1953年10月赴朝鲜演出该剧慰问中朝解放军和人民军,1955年9月由艺术大师丁果仙与牛桂英、郭凤英、冀萍等前辈将该剧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这亦是晋剧中路梆子历史上拍摄的第一部舞台艺术片;1961年至1962年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赴北京、天津、内蒙古自治区巡回演出,在京期间曾九进中南海为毛主席、周恩来、朱德、贺龙、陈毅等中央领导演出。
《打金枝》一剧,源远流长,家喻户晓,晋剧几代人将其故事传播、演绎,成为晋剧史上的一出经典名剧。
具体故事内容在《唐书》、《随唐演义》中均有一些记载。说的是唐代宗时,汾阳王郭子仪寿诞,七子八婿前往拜寿,唯六子郭暧之妻升平公主持贵不愿前去,郭暧酒席宴上遭兄弟讥讽,一怒之下回宫打了公主,而后公主进宫向父母诉说委屈,并借机挑拨是非以泄私愤。郭暧之父郭子仪恐儿子遭欺君枉上之罪,即刻亲自梆子上殿,以求唐代宗减轻郭暧之罪,他此行动,更使得唐代宗念及郭子仪尽忠皇室,功在社稷和君臣大义,君臣理应和谐相敬,不仅当公主面赦免了郭暧,而且还对其加宫晋爵,后经沈后出面劝解,公主与驸马终解事非和好如初。
该剧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精妙灵至的手法把一场宫廷内部矛盾合理进行“大众化”式处理,这其中有着深遂的哲理和别致的情趣。
《打金枝》又名《满床笏》据记载为明末清初范希哲所撰传奇《十醋记》而来,后又吸纳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的有关内容敷演改编而成。清代时期京剧、汉剧、徽剧、越剧、滇剧、评剧、山西中路、北路、蒲剧、上党等,均有《打金枝》上演。可见此剧故事的生命性、普通性、广识性,叫人叹为观止。
《打金枝》真正在山西中路梆子中形成独特的风格,确实是几代艺术家不断演义、不断改进,使该剧内容逐渐走入平常百姓的生活和言谈话语中,逐使它成为一个剧种的代名词,“这一个”艺术的招牌。《打金枝》在晋剧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四代艺人的精心演义,第一代人:四、五十年代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刘仙玲、冀萍等;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时晋剧《打金枝》曾作为山西省晋京观摩演出的剧目。著名晋剧表演大师丁果仙主演剧中唐王,并荣获表演艺术一等奖。而后对此剧进行了整理改编,增强了人情、哲理和生活气息,精练了场次,几经演出实践,深受观众的欢迎。在此基础上,荟萃晋剧名家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萍、梁小云、王玉魁等,将该剧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展现于银幕,扩大了晋剧的影响,使晋剧《打金枝》享誉中华。第二代人:六、七十年代由王爱爱、马玉楼、田桂兰、王宝钗、郑中贤等秉承先辈艺术大师的艺术风格,珠联璧合、强强联袂,成功演义了此剧。1961年赴京、津、蒙巡回演出该剧,曾九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名震艺坛,被称全国南北“两朵小百花”之一,第三代人:1984年为振兴晋剧,适应新时期观众审美需求,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在以上原剧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再度进行创作改编,从剧本内容、音乐、唱腔设计,配器、表演、舞美、服装诸方面均做了大量的加工,终使这一剧目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1985年至1986年携该剧赴北京、香港、深圳、成都等地演出,大获成功,得到观众与专家们的首肯和称赞,被誉为晋剧王冠上的一颗明珠。二十一世纪的晋剧《打金枝》依然铮铮发亮,至纯至上的优秀剧目风彩依旧,2006年山西省晋剧院应邀参加上海巡回演出,“老剧”《打金枝》南上,让上海观众、南开大学的学子饱享了晋剧的优秀传统名戏,赢得了南沪久违的赞许,也获得了上海艺术表演最高荣誉“白玉兰”奖。
1948年春天,毛主席观看了《打金枝》后指出:“此剧讲君臣团结,人民之福;教育子女,顾全大局,是教育干部的好戏”,主席精萃的点评道出了该剧受人乐道和人民群众真正欢迎的内涵。《打金枝》一剧还在于一点,就是它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官民一致、官兵一致,勿分高低,忌讲等级,一切围绕团结,一切从民众的最基本利益做为基点。
晋剧《打金枝》经历了几代人努力,记录了历历在目的几度煇煌。它能够至今久演不衰,必有它独特的精萃所在,它普通的故事,普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人拍手称道,该剧的魅力亦在于它宫庭内事,化解为大众家庭化的处理手法,灵妙地展现给观众。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44VfXX_lY0 全剧85:35
',18)">
长春电影制片厂
改编:寒声、张万一、王易风、张焕
导演:刘国权
摄影:韩仲良
美工:董萍
演出:山西省、市晋剧团联合演出
根据全国会演剧本改编
豫剧刘忠河黄爱菊《打金枝》1997年经典版:
上:67:02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5538556.html
',19)">
下:66:51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5538556i29203238.html
',20)">
晋剧《打金枝》全本 外景艺术片 主演;孙红丽 http://www.56.com/u36/v_NTY3MTA5NzU.html 94:30
',21)">
晋剧整本 《打金枝》 王爱爱 马玉楼 冀平 王宝钗http://www.56.com/u11/v_NDkxNzQxMDY.html 134:42
',22)">
晋剧 打金枝 (牛桂英)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xrn-DabweU/ 131:55
',23)">
【河北梆子】打金枝//v.youku.com/v_show/id_XMTIwOTAyMzQw.html97:42
',24)">
打金枝 (吕剧) http://www.56.com/u97/v_NDkyMjUxNzQ.html 106:16
',25)">
唱词欣赏

http://www.xijucn.com/html/jinju/20090210/7548.html
《打金枝》是晋剧著名的剧本,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六子郭暖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王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沈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晋剧优秀传统剧目《打金枝》1955年拍摄成戏曲艺术片,由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果山、牛桂英等主演。其中唐代宗的扮演者丁果仙是晋剧坤伶须生的第一代演员。她唱、念、做俱佳,一改以往在晋剧舞台上没有女扮男装的先例,塑造了许多性格丰富、有血有肉的男子形象。在本片中丁果仙以其优美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为观众塑造了一个深沉睿智、富有谋略的唐代宗形象。
【唱段唱词】
生旦对唱:[慢板](也叫[平板]、[四股眼])
王:孤坐江山非容易,
后:回想起安禄山起反意,要夺万岁锦社稷,多亏了李太白,搬来了郭子仪,才斩来安禄山贼的首级,扫平了安史乱保定唐基,老皇兄保的社稷。
王:先帝爷念皇兄功劳无比,
后:在凌烟阁上把名题。
王:封他为汾阳王人称千岁,
后:才把咱金枝女许他儿做妻。
王:汾阳王今晨寿诞期,
后:咱赠他寿幛和寿礼。
王:孤有心过府拜拜寿去,
后:君拜臣来使不的。
王:君妃们稳坐深宫里,
后:妃陪你玩一局象牙围棋。
训女:[二性]
王:年轻人一时火性起,不懂的轻重惹是非。你夫妻一时吵几句,不该将父王的江山提。虽然年幼不明理,也不该任性把君欺。按大礼本该申法纪,又恐怕冷淡了老臣郭子仪。倒不如成全君臣义,儿女的闲言不用提。(白)皇儿,先帝爷挣江山也非容易,保社稷他郭家功劳第一。(白)皇儿,也可算是挣来的。
劝宫[二性]
后:万岁莫要动真气,妾妃有本对君提。汾阳王今辰寿诞期,八婿七子在宴席,一个个成双又配对,只有咱驸马独自己。哥嫂们一定会闲言碎语,难道说驸马就无有面皮。驸马难堪回宫去,皇儿也不肯把头低。招惹的驸马火性起,才引起这场闲是非。为君的应有容人义,念只念老亲翁年迈苍苍白了须。消消火压压气,哪有个岳父大人斩女婿。
金殿劝郭子仪
王:[导板]上前来将皇兄急忙搀起,[慢板]听孤王有话对卿提(呀)。从今后上殿来你再莫下跪,老皇兄与孤王并肩的齐。(郭子仪白)臣不敢,论国法(白)皇兄哪,也应该免除大礼,论家规咱本是儿女亲戚。在金殿稳把金交椅,君臣对坐把朝事提。为王我打坐在龙位里,(郭瑷白)冤枉,是谁在殿角喊冤屈?
劝婿
后:[二性]在宫院我领了万岁的旨意,上前去劝一劝驸马爱婿。劝驸马你休发少年的脾气,国母我爱女儿更疼女婿。我女儿不拜寿是她无有理,你不该吃酒带醉怒气冲冲进的宫去招惹是非。公主自幼长宫里,从小与我不分离。娇惯成性不明理,我与你父皇说重了她还不依。我养的女儿不成器,驸马你担待这一回。常言道当面教训子,背地里无人再教妻。你让她来她让你,免了多少闲是非。国母我讲话都为你,愿你们相亲相爱和和气气到白眉。劝把男来再劝女,不肖的蠢才听仔细。假如你父皇寿诞期,驸马不来你依不依?手压胸想情理,你何不将人比你自己?你虽然是个帝王的女,嫁到民间是民妻。从今向后要留意,赔情认错不为低。国母我嘱咐你牢牢谨记,从今后夫妻二人和和美美。数说闺女劝女婿,尘世上家家户户一样的。让他们施个和睦礼,哪有个国母不爱女婿。

电影晋剧《打金枝》拍摄内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f3862b0100sf4l.html
王增福口述王秉福整理
1955年,我国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制定了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发展计划,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全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鉴于晋剧《打金枝》在全国戏曲界的巨大影响,我省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将该剧搬上银幕。当时,我年仅16岁,在山西省晋剧二团工作,有幸参加了电影《打金枝》的拍摄全过程。
山西省太原市文化部门对拍摄晋剧《打金枝》高度重视,经过调选,抽调当时着名演员、编剧、作曲和文武场演奏人员,组成了晋剧《打金枝》剧组。在演员方面,当时晋剧界有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四大流派,《打金枝》又是丁果仙和牛桂英的代表作,所以拍电影时充分考虑四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应在其中有所体现。丁派由丁果仙参加,牛派由牛桂英参加,郭派由郭凤英参加,冀派由冀美莲之女冀萍参加,花脸演员由大同晋剧团王正魁担纲。作曲方面由着名晋剧音乐家常苏明担任,剧本整理由着名剧作家张万一、寒声、张焕、王易凤担任。武场击乐由白晋山(鼓师)、丁继武(铙钹)、李锦文(马锣)、张心世(木头)、王增福(小锣)组合。文场弦乐由陈汝春(晋胡)、闫忠和(二弦)、何守业(三弦)、王松林(四弦)、田希文(二胡)、燕存礼(小提琴)、韩成胤(大提琴)组合。电影导演由长影厂刘国权老师担任。
《打金枝》剧组于1955年5月到达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在我一个16岁的孩子心中是非常神秘又十分向往的地方。能够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看看如何拍电影,比实际参加《打金枝》的拍摄还激动。长影占地面积真可谓大,用无边无际来形容也绝不为过。四个摄影棚拔地而起,每个摄影棚都要比工厂的车间大出好几倍,非常壮观,摄影棚顶部及其周围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摄影棚隔壁是一个偌大的食堂。大食堂的后面是一片旷野,拍电影时经常在这里搭景。我估摸仅这片旷野就有好几个飞机场大。当时,小白玉霜主演的评剧《秦香莲》的拍摄正接近尾声,故事片《平原游击队》正在拍摄,印度故事片《流浪者》也正在译制之中。
到达长影之后,组剧的首要任务是适应环境。戏剧舞台和银幕毕竟不是一回事。丁果仙和牛桂英等老师从小扎根于戏剧舞台,唱、念、做、打非常受欢迎,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表演淋漓尽致。但是由于电影艺术的规律和拍摄要求,舞台上的不少夸张表演受到限制,有时候就连不少普通的举手投足的尺寸也受到限制,所以就连丁果仙、牛桂花这样的大师,也不得按照电影拍摄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重拍。
从舞台到银幕,不仅演员的演唱得改革,就是晋剧音乐也得改革,不改革就不能适应电影艺术要求,就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所以尤其是对一些平板唱腔中的长过门和程式化的锣鼓点必须改革。有些改革还比较大,如"闹宫"中四股眼曲牌《四片瓦》接下来转夹板起板才一半马上又急转二性的改革,连着名鼓师白晋山马上也反应不过来,连续演奏四、五次都过不了关。
晋剧《打金枝》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这在晋剧发展史上是破天荒的大事,它不仅提高了晋剧的知名度,而且使晋剧走向全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转载地址:http://www.xijucn.com/html/jinju/20091109/12189.html
提一个问题向大家请教:同时期其他剧种也拍过黑白电影《打金枝》吗?
晋剧《打金枝》申报材料

原文链接:http://www.sxwh.gov.cn/whpp/news/whpp/5.html
近年来,在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晋剧事业蒸蒸日上。山西省晋剧院于2006年获得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肩负着对晋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打金枝》作为晋剧久演不衰的优秀传统剧目,更是被列为传承与保护的重点。
《打金枝》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间流行的晋剧名品,至今仍然是山西晋剧院团的传统保留剧目。因为郭子仪祝寿时七子八婿的片片笏板堆满牙床,所以又名《满床笏》。《打金枝》首演至今已经近百年,讲述了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三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特贵不往,引起议论,郭暧颜面被辱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王治郭暧罪,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明事理、顾大局,不仅不予责罚,还为郭暧加官进爵,而沈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的故事。此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久演不衰的魅力更值得人们永久的品味。
一、主题含义深刻,具有广泛的意义。
《打金枝》反映的是宫廷内的矛盾,但它演绎得非常大众化,很贴近生活,给人以亲切感。如“闹宫”一场,升平公主受了委屈回得宫来,与民间娇生惯养长大的女儿一样,在父母面前撒娇啼哭、甚至搬弄是非;而代宗沈后也同一般做父母的一样对自己的爱女哄哄劝劝,甚至违心地依从应允。他们之间经过三番五次的劝解,骄、娇气十足的公主就是胡搅蛮缠不依不让,并逼着要给驸马治罪。直到惹的父王生了气,她才说是“少年夫妻争吵几句,我们是玩耍哩!”而沈后在“劝宫”中的一板脍炙人口的唱段,又多么象一位既爱女儿又疼女婿的丈母娘苦口婆心地劝导女婿的情景啊!“数说闺女劝女婿,尘世上家家户户一样的。”如此通俗的语言,如此深厚的生活气息,怎不让观众喜闻乐见呢!它启发人们处理问题要顾全大局,妥善解决内部矛盾。三朝元老郭子仪不因战功显赫、位高权重而盛气凌人;代宗皇帝不以朝廷的威严而压制人。他们双方对“打金枝”事件的处理都是抱着“大局为重,忍让为高”的态度,不以私事家事而影响公事、国事,不让儿女情长影响两亲家及君臣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尾大不掉的隐患变成亲翁互谅、君臣相依、朝政安稳的大好形势。所以该剧数次进入北京中南海演出,均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周总理说《打金枝》具有“人民性”;毛主席评价《打金枝》说:“晋剧《打金枝》是出好戏,很有教育意义。”从当今的现实意义来讲,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睦家庭、搞好亲友关系的一个范例。
二、在“浅进”中发展,日臻完美。
《打金枝》在近百年的演出过程中,经过无数老前辈艺人的精心雕琢,尤其是解放以后有领导、有组织的艺术加工,以及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的默契配合,更使其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了引人入胜的境,并于1955年拍摄成戏曲艺术片,由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牛桂英、冀萍(冀美莲之女)、郭凤英等主演。其中唐代宗的扮演者丁果仙是晋剧坤伶须生的第一代演员。她唱、念、做俱佳,一改以往在晋剧舞台上没有女扮男装的先例,塑造了许多性格丰富、有血有肉的男子形象。在本片中丁果仙以其优美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为观众塑造了一个深沉睿智、富有谋略的唐代宗形象。
后又经王爱爱、田桂兰、马玉楼、冀萍等艺术家不断整理、演出。使得晋剧《打金枝》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1986年,山西省晋剧院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加工。他们按照“推陈出新”“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剧本的思想内容上进一步通过郭(子仪)李(唐代宗)两家儿女纠纷,突出了以国家利益为主重的深刻主题,丰富了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在音乐唱腔方面、表演方面、舞台布景与服装方面都做了改进,改革后的《打金枝》常进京赴港演出,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如今,梅花版《打金枝》更是令人欣喜,在谢涛、史佳花、苗洁、成凤英、胡嫦娥、武凌云6位梅花奖演员的身上,可以看到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平等老一辈晋剧表演艺术家的影子,也可以看到他们大胆的创新与突破。
三、经典演绎传统文化魅力、《打金枝》光彩依旧
现如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电视、网络充斥着演出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晋剧《打金枝》宛如池塘中的荷花,依然静静的绽放着它的光彩。从1952年数次进入中南海演出,得到周恩来、毛主席的好评。到赴朝鲜慰问,以及福建前线的演出,北京、天津、内蒙古、云南、贵州、四川、香港······似乎全国各地都留有晋剧《打金枝》的余音。而如今,各所高校,世博会也都有晋剧《打金枝》的足迹。它已经不仅仅是戏曲传统剧目,更是经典传统文化的代表。
传统剧目《打金枝》参加全国演出获奖有:(国务院文化部颁发)
1、丁果仙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一等奖,扮演唐代宗;
2、牛桂英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二等奖,扮演沈后;
3、郭凤英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三等奖,扮演郭暧;
4、刘仙玲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三等奖,扮演昇平公主.
二、1986年《打金枝》参加振兴晋剧调演获奖有:(省文化厅颁奖)
1、张智1986年在振兴晋剧调演获主演金牌奖,扮演郭暧;
2、陈红1986年在振兴晋剧调演获主演金牌奖,扮演昇平公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山西文化事业的发展中,晋剧《打金枝》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因此,我院推荐晋剧《打金枝》申报山西十大文化品牌。
戏曲电影片《秦香莲》(评剧)1955年

剧情简介:
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赶考,数年无音信。适逢家乡连遭荒旱,公婆饿死,香莲带领儿女进京寻夫。到京后,得知陈世美考中状元,并招为驸马。陈世美寿诞之日,香莲闯宫而入,陈竟昧心不认,反将香莲母子三人赶出宫去。三朝元老王延龄得知此情后,教香莲假扮唱歌词的村妇,在酒席宴前借唱戏陈,陈仍不相认,并将香莲赶出京城,暗中命家将韩琪前往杀害,以灭口。韩琪追至庙中,听香莲哭告实情,不忍杀害,毅然将香莲母子放走,自感难以复命,自刎而死。香莲悲愤已极,前往包拯处控告,包公准状后,召陈世美来与香莲对质,陈世美自恃皇亲国戚,强词狡辩。皇姑、国太也来威胁。包拯不畏权势,将陈铡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E2p6PKbJSQ/ 全剧96:43
',26)">
上 映: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摄制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黑白
剧本整理:邱炘
导演:徐苏灵
摄影:王启民、张翚
美工:卢淦
类 型:戏曲片(评剧)
演出:中国评剧院
评剧《秦香莲》刘萍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Bu6ZKI3HmA/ 143:26
',27)">
中国京剧-秦香莲 马连良 裘盛戎 张君秋 李多奎 马长礼 谭元寿 1964电影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8SaH92Li6Tg 124:21
',28)">
豫剧《秦香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6NyZjg5_Lg/ 148:13
',29)">
京剧 秦香莲 周信芳 金素雯 刘斌昆 沈金波 刘少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jlupcg4LIA/ 142:57
',30)">
京剧 秦香莲 陈少云 李国静 何澍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d0Z7Ne5AgQ 143:06
',31)">
越剧《秦香莲》温岭三团
http://www.56.com/u97/v_NjA2NDI0NzA.html 182:05
',32)">
上党梆子 整本 《秦香莲》 吴国华 张保平伉俪 夫妻都是“梅花奖”获
//v.youku.com/v_show/id_XNzUyODMwODA=.html 225:05
',33)">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
主 演:筱白玉霜 庄珏珍 郝银荣 陈少舫 魏荣元
李再雯(1922~1967),中国评剧演员,工青衣、花旦。艺名筱(小)白玉霜。原籍山东,她5岁随父逃荒到北京,被白玉霜收作养女,始学评剧。14岁开始演出,初为白玉霜配戏,以后逐渐超越养母,成为40~50年代评剧界代表人物之一,在京、津地区享有盛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含冤弃世。筱(小)白玉霜的表演风格清淡素雅,唱腔低回婉转,善用眼睛传神,深受群众欢迎。许多唱段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她还积极排演现代剧目,为评剧的改革拓宽了道路。代表剧目有《玉堂春》、《秦香莲》、《小女婿》、《九尾狐》、《金沙江畔》、《苦菜花》等。
魏荣元:他的突出贡献是在评剧男声唱腔的发展上,将原来与女演员同度的唱法降低四度,创造了[越调],扩大了男声音域,男演员从此有了成套唱腔。他进而把京剧花脸的鼻音和喉音与评剧的吐字发音结合起来,在《秦香莲》中成功创造了包公的音乐形象,正式确立了评剧花脸行当,对评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评剧院演员,魏派创始人。生于1923年,卒于1976年,祖籍河北丰润。他7岁随父魏凤鸣在复盛社学艺,8岁拜薛长才为师学京剧,11岁拜王万良为师学评剧。1949年加入莲剧团。1953年入中国评剧团。代表剧目:《秦香莲》、《降龙伏虎》、《朱痕记》、《向阳商店》、《一杯茶》、《金沙江畔》、《夺印》、《南海长城》等。
评剧《秦香莲》电影版与录音版之比较
原文见新浪博客《漫迷未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a911b0100cotv.html
在所有评剧表演艺术家中,我最喜欢的是筱白玉霜和新凤霞的风格流派。大概是听她们的唱段比较多的缘故吧。本来马淑华的演唱也很精彩,尤其她的《杜十娘》,但因为身体原因,她多年前已淡出舞台,时至今日我几乎要将她遗忘了。另一位全国人民都很喜爱的赵丽蓉老太太,认识她是在《花为媒》和《刘巧儿》之中,甚至托阮妈的福,我比同龄人先认识了"阮"这个字。只不过赵妈的小品太深入人心,以至于令人会忽视其在评剧艺术上的成就。
把话说回来,其实我所喜爱的还是有着大段优美唱段的白派和新派。
十几年前,我的一个同学把家中《秦香莲》的盒带拿来给我听,当时真是爱不释手哪。于是在听了N遍之后,决定自己录一份,以备日后随时欣赏。就在那个暑假,我学会了录音中秦香莲的所有唱段。
昨天把之前在网上买到的《秦香莲》的电影看了一遍,发现其在唱腔上和我听到的录音不太一致。早知道电影和舞台表演在唱腔、唱词上会有差别,但这一次的差别是和其他剧不同的。
以《花为媒》为例,张五可对镜自赏的一场,舞台上的唱词很"粉",而电影中经过整理的唱词就显得很大方,相比之下更符合张五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的身份、性格,剔除了很多市俗小女子沾沾自喜般的用语,使得人物的形象提升了,整个唱段的节奏也加快了,干净利落。
而秦香莲电影版和录音版的不同在唱词方面是很微小的,很少做整句或整段的添加删除,大部分只是对个别字或词的推敲而已,差别比较大的是它的唱腔。因为对录音版太熟悉了,可以说印象深刻,因此很容易地就发现了它们的易同。
只就秦香莲一人的唱腔来讲。电影版中,秦香莲带领儿女闯入宫门后见到陈士美的几个唱段,节奏明显慢而且没有律感,这使得某些句子连接过渡的地方有些生硬不自然;句子的尾腔不是放平就是沉下去,尽管唱词都是对陈的指责,却给人一种卑微的感觉。
反观录音版,虽然旋律基本没做变动,只有个别小分句做了调整,但加强了节奏感,听上去更紧凑、明快,句尾或加强或上扬,突出了秦香莲坚韧的个性特征。同样的乞求却没有了卑微,反而在软弱中流露出其对自尊的坚持,令人不禁对其竖指称赞。
剧中最优美也是最长的一段唱段非"琵琶词"莫属。在所有戏曲种类中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最好听也最受观众欢迎的一定就是"反调"了。不论南腔北调,是河北梆子还是越剧,只要"反调"一出现,鼓声响起,一定会搏个满堂彩。评戏也不例外。
这段"琵琶词"可算得上是《秦香莲》一剧最着名的唱段,不单是评戏,其它有此剧目的剧种,如河北梆子,不管其它情节如何改动,这段"琵琶词"是一定要保留的,而且一定要用"反调"来唱,否则观众都不依。
在这两个版本中,这段"反调"的改动应该说并不大,但听上去感觉还是有差异的。在录音版中可以明显发现,在一些比较细微的地方,偶而会加一些装饰音、过渡音,使旋律更加婉转,更加流畅,更加一气呵成,将秦香莲三年中所受的苦难和委屈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催人泪下。
当然,这并不是剧中唯一触动人心的地方。
我最赞赏的是秦香莲拦轿喊冤时的一段状词,短短百十来字,不但将事情的始末说得明明白白,更表达了浓烈的情绪:对家人的关爱,对王丞相、韩琪的感激,对陈士美的谴责,对自己所受冤屈苦难的不平,甚至最后还不忘拉关系走后门。谁说她只是普通民妇?状元之妻可不是盖的。这段唱词改动较大,先看一下电影版的:
状告丈夫陈士美
他做高官忘父母不把家归
抛妻弃子他的良心昧
派韩琪提钢刀把我们母子追
韩琪仗义他自刎死
因此才拦轿喊冤
告这无情的贼
简练是简练了,只是不太全面,且缺乏情绪上的渲染,也就是不"煽情".再对比录音版的,请看:
状告丈夫陈士美
陈士美做高官忘父母不把家归
因荒旱二公婆齐饿死
我们母子去找他他不认还往外推
王相爷设法解劝还把情讲
他不回心,反差韩琪把我们追
韩琪仗义他自刎死
钢刀上点点血泪有说不尽的罪来道不尽的悲
白纸小扇本是王相爷赠与我
他教我拦轿喊冤告那狠心的贼
数了数,总共118个字,真个是言简意赅。唱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听后令人热血澎湃,恨不得立时就把铜铡请出来。
另一场见皇姑的唱段也十分精彩。面对皇姑"因何不跪"的质问,秦香莲的回答令人拍案叫绝--
论国法我应该与你下跪
论家法你还应该把我参
你应该下了你的金车辇与我把礼见
论理论法理所当然
语气强硬得很,唱腔上更显示出其骄傲的态度,临危不惧的胆识。
我想这就是北方戏与南方戏的区别吧。南方戏温婉,北方戏"解恨".相信很多衷情于北方戏的戏迷都有如此感想。
喜欢白派唱腔,不仅因为它旋律优美,还因为其成功塑造了秦香莲这个人物。她的聪明,她的坚持,她的不畏强权,无一不令人钦佩。而经过对这两种版本的对比,更是对老艺术家们那种对艺术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态度赞叹不已。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才使得今人有幸分享到这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评剧女杰小白玉霜
 http://yanhua66688.blog.163.com/blog/static/10599421720091146220133/小白玉霜,1922年生于天津,原名李再雯,小名福子,祖籍山东。父母亲养不起她,就把她卖给了着名评剧演员白玉霜作养女。白玉霜请了天津有名的评剧彩旦李文质做她的启蒙老师。李文质讲究演唱技巧,板、字、气、腔都很有功夫。再雯聪明好学,刻苦用心,打下了坚实的唱功基础。后来,再雯随同白玉霜演出,在艺术上又受到很深的熏陶,逐步掌握了白玉霜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在她16岁那年,白玉霜不辞而别,戏班为了维持生计,让她接替母亲担任主演,挂出了"小白玉霜"的牌子。她的演出,意外地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几年之后,白玉霜在北京病故,小白玉霜正式挑起了母亲的班子。她的音色纯正,音域宽广,行腔柔润平稳,深沉流畅,形成了韵味醇厚、朴素大方的演唱特色。无论是演唱技巧的运用,还是唱腔的设计安排,她都能从刻画人物出发,细腻而真切地表达人物感情,树立好人物的音乐形象。
小白玉霜的艺术在解放后日趋成熟,洋溢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1953年,小白玉霜加入国营剧团,在艺术上更加努力追求,不断创新。在演出剧目上,她一直坚持古装戏和现代戏同时并举。她在传统戏里扮演过许多古代妇女角色,如《朱痕记》中赵锦棠、《闹严府》中的严兰珍、《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和《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等这些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她的代表作《秦香莲》,在表演上吸收并借鉴京剧、梆子、曲艺等兄弟剧种的长处,丰富了自己的表演艺术。在电影《秦香莲》的拍摄过程中,她尊重导演对剧中人物造型的需要,毫不犹豫地剃掉自己的双眉,卸装后蒙着头纱回家。此事以后被传为戏剧界的佳话。小白玉霜在演出现代戏方面,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解放后到"文革"前的17年里,她参加演出的现代戏有17出之多。其中有:《九尾狐》、《农民泪》、《千年冰河开了冻》、《金沙江畔》、《李双双》等。在演出中,她努力塑造出一批风采各异、性格生动的新妇女艺术形象。特别是她在《小女婿》中扮演的杨香草,堪称脍炙人口,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小白玉霜把评剧白派艺术提高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由于"四人帮"的迫害, 1967年12月18日深夜,一代名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小白玉霜,在饱受精神摧残和肉体上的折磨后,含冤超量服用安眠药后,于3天后离开她心爱的舞台和非常喜爱她的广大戏迷,驾鹤西去,时年45岁。小白玉霜英年早逝,身后并无子女。
小白玉霜老师作为50、60年代的评剧泰斗和领头羊,没有嫡传弟子,但她的唱腔却广为流传。
刘萍被称为是"小白玉霜的弟子,白派传人。小白玉霜受迫害致死后,刘萍以受过小白老师指点而作为白派弟子进行培养,而且因为全国白派弟子几乎接近于零,所以她才能崭露头角,成为"新星".
评剧白派是由白玉霜创立于三十年代,发扬光大的却是白玉霜的传人,养女小白玉霜。
代表剧目:《朱痕记》《闹严府》《杜十娘》《秦香莲》《桃花庵》《小借年》《劝爱宝》《玉堂春》《临江驿》《打狗劝夫》《珍珠衫》和现代戏《兄妹开荒》《九尾狐》《农民泪》《千年冰河开了冻》《小女婿》《苦菜花》《金沙江畔》《李双双》等。
小白玉霜曾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中国评剧院艺委会主任等职。
戏曲电影片《小姑贤》(评剧)1953年

剧情简介
姚氏25岁就死了丈夫,她含辛茹苦地将一儿一女抚养成人。女儿英英生来聪明伶俐,儿子继孟十分孝顺。继孟娶妻后夫妇感情很好,而带有封建思想的姚氏对此很不欢喜。姚氏非常偏心爱女儿就像掌上明珠,对媳妇却视为眼中钉,常常无事生非地打骂媳妇。一天,媳妇给婆婆端上早饭,婆婆挑剔地说她做的饭缺盐少酱不对胃口,并故意为难媳妇,要媳妇马上做出86样饭来给她挑选。媳妇实在没有办法做出,姚氏借口说媳妇有意与她作对,拿起鞭子就打。这时,恰好女儿英英进屋,连忙劝解,答应去替母亲另做一碗面来。英英见嫂子做的饭不错,就把嫂子做的那碗面端出房转了一圈,又重新端了进来。姚氏以为真是女儿做的,一面吃,一面不住地夸奖。姚氏吃过饭又找媳妇的碴儿,嫌她扫的院子不干净,纳的鞋底不整齐。英英怕母亲又责怪嫂子,就说扫院子和纳鞋底这些事都是她做的。姚氏立刻转怒为喜,夸自己的女儿能干。英英见母亲这样偏心,很不满意,便当场说出了事实真相,使母亲颇为尴尬。姚氏恼羞成怒,反咬一口把罪名加在媳妇身上,诬陷她把小姑教坏了要把媳妇打死。英英见事情搞糟了,便急中生智,一方面劝母亲把嫂子交给哥哥管教,一方面教哥哥怎样假装打嫂子。继孟按照妹妹的计策,故意气冲冲地把妻子拉到屋里,用棍子打椅垫,让妻子装哭和装死哄吓母亲。姚氏以为媳妇真的被打死了,闹出人命自己要吃官司了,吓得直打哆嗦。英英见母亲后悔了,才假装去救嫂子,嫂子也装作是死而复生。姚氏见媳妇醒了过来,这才放了心。英英乘机帮助母亲打通封建思想,假意哭闹着要去投井自杀,怕自己将来出嫁后,也遇到像母亲这样的婆婆。姚氏见此非常着急,面对女儿提出的条件:以后不能再给嫂子气受,让嫂子吃穿都与她一样,姚氏无奈只好答应。从此以后,姚氏不再挑媳妇的毛病了,这个家庭婆媳和睦,幸福美满。
评剧《小姑贤》是晏甬根据传统剧目并参考定县秧歌改编。改编本将原剧中先休妻的情节改为先找茬儿后休妻,使剧情更为合理,“同是一碗面”的唱段脍炙人口。此剧于1953年由东北评剧实验剧团首演于沈阳,导演黄晶、张守维,音乐设计黄晶、王其珩、张晓亭,主演徐菊敏、蔡秀云、张忠义等。同年获东北区第一届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奖,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影片,徐菊敏、韩少云、菊桂芳、张忠义主演。该版本曾由许多剧团学演或移植。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4gNXjQjOA0/isRenhe=1 全剧53:01
',34)">
东北电影制片厂
改编:东北戏曲研究院
导演:林农
摄影:韩仲良
美工:刘学尧
演出:东北戏曲研究院评剧团
',35)">
',36)">
评剧宗师韩少云
韩少云(1931-2003),评剧代表人物。现代戏的霸主,评剧韩派创始人。幼年从师养父韩德金学艺,祖籍武清南蔡村韩营村。历任沈阳评剧院一团副团长、艺术顾问。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表演朴实细腻,唱腔圆润醇厚,吐字清新,腭(疙瘩)音运用尤佳。以演《小女婿》《洪湖赤卫队》着称。主演的《小姑贤》已拍戏曲片。
9岁学戏,京、评、梆兼学兼演。稍后便专工评剧。师从刘子西先生学戏,学了《开店》、《哭井》、《朱买臣休妻》等一批评剧初创时期的剧目,同时学了《盘丝洞》《李慧娘》、《雷雨》等大量的移植新剧目。15岁即担任主演,经常演出于山海关至天津一线,深受观众喜爱。19岁崭露头角,成为河北地区的名角儿。当时着名的评剧艺术家金开芳老师闻名而往,看过她演的两场戏之后,便决定把韩少云接到沈阳工作。1950年8月韩少云到沈,参加东北唐山评剧院。此后她相继在东北评剧实验剧团、辽宁戏曲剧院评剧团、沈阳评剧院工作。1952年,韩少云饰演评剧《小女婿》的主角杨香草一角,《小女婿》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立即在全国引起了轰动,韩少云因此获得了演员一等奖,并在怀仁堂为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1953年,《小女婿》在东北地区汇演时,她再次获得优秀表演奖。韩少云的人生由此亮丽起来。翌年,《小女婿》又参加了东北区汇演,她再获优秀表演奖。她扮演《杜鹃山》中的贺湘,获1963年沈阳市汇演优秀表演奖。就在韩少云的艺术大之巅峰的时候,"文革"开始了。她在《红霞万朵》中饰演的一个次要角色因为她高超的表演技巧得到了观众更大的关注,因此被指控为违反了"三突出"原则,韩少云遭到了严厉的批判;1970年,全家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韩少云被禁止唱戏。可是就是如此,韩少云也没有放弃她深爱的评剧艺术。
在1978年和1979年的沈阳市举行的两次表演赛皆获荣誉奖。她主演的《小姑贤》于1953年在"东影"拍成电影,它是我国建国后第十部戏曲片、第一部评剧艺术片。《人面桃花》于辽宁电视台录成。十多出剧目的唱段、选场或全剧录成唱片和盒带。若干唱段已收入沈阳音乐学院等几所院校的教材中。若干唱段被选入《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韩少云专辑。她的名字和照片已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和其它典籍中。
半个世纪,她上演近二百出戏。代表剧目有:《小女婿》、《小二黑结婚》、《杨三姐告状》、《洪湖赤卫队》、《杜鹃山》、《江姐》、《红嫂》、《友谊之歌》、《梅雪遇》、《家》、《沂蒙山人》、《貂婵》、《桃花庵》、《李三娘》、《风还巢》、《人面桃花》、《天雨花》、《红楼梦》、《西施》、《小姑贤》等。塑造了无数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她炉火纯青的技艺、无比高尚的艺德,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她擅演现代戏已有定评。她所扮演的"五四"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妇女典型都栩栩如生。特别是她对于其中一些女干部形象的成功塑造,为评剧表现现代生活和扩大表现题材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她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表演上看,其扮演的角色均各具特色。并以朴实、细腻、优美、大方的表演风格而着称;从唱腔上看,她历史地受到了评剧初创时期唱腔的刚劲酣畅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演新移植剧目中的)新唱腔的柔媚洒脱的两种特性的影响,结合自身条件,溶化成为音域宽广、刚柔兼济、行腔适度和韵味醇厚的特点。而她的吐字和疙疸腔更别具一格。她的表演和唱腔浑然一体,形成了总体的艺术风格,被广大观众誉为"韩派".关内外都有她的传人。
韩少云一生不为名、不为利、不图虚荣、只为艺术,不计门派,精心育人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戏剧人才。她教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杨晓彦、胡桂秋、冯玉萍、周丹、宋丽、杨小彦、刘虹等,这些艺术界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出自韩少云的调教。其中冯玉萍更是在全国两次获梅花奖,其获奖剧目《风流寡妇》、《疙瘩汤》也是出自韩少云的指导。宋丽在沈阳评剧院时虽然曾拜韩少云为师,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并获得过戏剧梅花奖,但自从调到中国评剧院后,由于受环境的影响或其它原因,改学白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她先后出席了全国第二次青代会、第九次团代会、第四届青联委员会、第五次妇代会、第四次文代会和第四次剧代会。曾任沈阳市政府委员、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妇联执委,市青联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会委员,全国六届人大代表和全国第七届人大代表、省剧协副主席、市剧协副主席。后为沈阳评剧院艺术顾问、沈阳文学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沈阳市荣誉文艺家、辽宁《不老松》画会的顾问。此外,韩少云还投资开设了具有文化品味的云阳酒家,并兼任董事长职务。
韩少云晚年来一直在政府创办的老年大学中学习国画,并在纪念从艺六十年时举办了个人画展。韩少云最擅画梅花,她笔下的梅花枝干虬逸、劲蕊吐芳,正如她丰盈美丽的艺术生涯。
2003年7月20日7时15分,着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逝世,享年72岁。韩老师的仙逝是戏曲界的一大损失,无数的戏迷依然怀念德艺双馨的评剧大师韩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