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岗清水湾全套多少钱:冯特心理学思想 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31:20
冯特心理学  简述:

冯特认为自己不只是一位实验科学家。在他的著作和文章里,他担当了心理学系统组织者及其总计划的建筑师这个角色。

内容:

 冯特对自己的评价可不只是一位实验科学家而已。在他自己的著作和文章里,他担当了心理学系统组织者及其总计划的建筑师这个角色。可是,他的系统证明难以详细说明,而对它的主要特征的总结总是千差万别,莫衷一是。

 按照波林的说法,其中一个原因是,冯特的系统是一种分类方案,不能够通过实验证明或者反驳。它不是一种可检测的庞大理论的自然发展,而是有秩序的教育计划,是一些基于中期理论的课题,其中有许多不能够用在莱比锡实验室使用的方法进行探索。

 总结冯特系统更大的一个障碍在于他不断地修改它,增添一些新东西,因此,它不是一件东西,而是许多东西。的确,在他那个时代,评论家们很难在他的系统的任何部分找到麻烦,因为他不是在新版本中作了更改就是转到了另一个话题。威廉·詹姆斯虽然赞扬冯特的实验工作,但他也抱怨说,他的作品和观点的庞杂,使他作为一位理论家的指导不能为人所用:

 “尽管(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利用他们的批评而把他的一些观点驳得体无完肤,但他却同时又在写另外一本主题完全不同的书。如果像切蠕虫一样把他断成几截,每一节自己都会爬行起来。他的大脑延髓里没有生命结,因此,你不可能一下子把他弄死。”

 可是,如果说在冯特的心理学中找不到中心主题,列举一些反复出现的散题还是有可能的。

 一个就是他的灵魂平行论。尽管冯特经常被标上二元论者的标签,可是,他不相信任何叫做意识的东西能够存在于人体之外。他的确说过,意识的现象与神经系统的过程是平行的,但是,他认为前者是基于实际神经现象合并的。

 另一个主题是他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观点。开始,他提倡它是,或者可能是一种Naturwissenschaft(自然科学),可后来又说他基本上是Geisteswissenschaft(有关精神的科学,不是指非物质的灵魂意义上的精神,而是指更高级的心理活动)。他说,只有直接经验的实验研究才是自然科学,其他的都是精神的科学。他就个人和社会心理学及其相关的社会科学写了很多长篇大论,可是,在写作中,而且没有承认甚或说明,严格的实验方法是可以在这些领域里发展的。

 冯特心理学最接近中心的论题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由基本的因素构成──直接经验的感觉或者情感。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冯特说,这些元素自动结合起来成为心理过程,有点像化学元素形成化合物一样。可是,不久之后,他说,用化学作比不准确,因为化合不是作为化学而发生的,而是作为注意力、意愿和创造力发生的。

 尽管直接经验因其因果关系的规则──特别刺激引起特别元素经验──心理生命有其自身的因果关系:思维发达,思想一个接跟着一个,都有特别的规则。冯特给这些规则取了专门的名字,可是,这些名字基本上都是他对联想、判断、创造性和记忆的重新改造。

 他的另一个心理学主题,特别是他后期著作中的主题是,“意愿的动作”对所有有意识的行动和心理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心理活动是一个愿意积极地以某种方式思想,说话和行动的感觉代表的结果。在他看来,哪怕简单的、非思想的动作也都是意愿性的,不过,他认为这些动作是强迫性的。来自更为复杂的精神话动的动作都是意愿性和自动的。尽管这个理论在如今的心理学中已经找不到了,可是,这是冯特本人这一方面的努力,为的是要超越机械论心理学的自动主义论,并建立更为完整的模型。

 总的来说,冯特的心理学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宽泛得多,包括的内容也更为广泛。不过,平均来说,他是很严格和喜欢排它的,因而遗留下,或者禁止了许多的研究领域,这些在今天都被接受为这个领域最为基本的部分。

 ──他一无例外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心理学实际用途;他最有才干的一位学生思内斯特?莫曼转向教育心理学时,冯特认为他这是放弃这边而转向了敌方。

 ──他还反对除了他自己规定的内省法以外的任何别种形式。他猛烈地抨击了其他一些研究者的工作──即沃滋堡学派的成员,关于这个学派,我们不一会儿会了解更多一些。这个学派要他们的受试者在实验期间讲出他们想到的任何东西。这种方法,冯特说,就是“假”实验,即不是实验方法学上的,也不是内省式的。

 ──儿童心理学刚一出现他就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这些研究的条件不能够得到足够的控制,因而其结果也不是真正的心理学。

 ──他摒弃了同时代的法国心理学工作,因为法国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催眠法和暗示法。因为这种研究缺乏严格的内省,他说也不是心理学的实验。

 ──最后,他特别反感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而后者的心理学却更为完整,更有洞察力,更有个人特色。读完了詹姆斯极受全世界普遍欢迎的《心理学原理》一书后,冯特酸酸地说:“这是文学,它很美,但不是心理学。”   冯特: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来源:张家港信息港 发稿时间:2009-6-19 8:48:44 阅读次数:309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他也被尊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一、冯特的生平

冯特于1832年8月16日出生于德国的巴登内卡拉,是牧师马克西米利安·冯特和其妻玛丽·弗雷德里克的第四个孩子。在冯特家族的祖先中不乏知识分子、科学家、教授、政府官员和医生。13岁那年,冯特开始在天主教大学预科接受正规教育。他不喜欢那种学校,因此学习不及格。不久便转入海德堡的一所学校,1851年,他从该校毕业。冯特决定从医,开头并不顺利,但他勤奋努力,后来居上。他对科学的兴趣在生理学研究中显露出来,1855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57年,在随生理学家缪勒进行一段时间的研究后,获得讲师必具的德国大学第二博士学位。旋即,他便在海德堡其母亲的寓所首次为4位学生开设了实验生理学。

之后,冯特经申请获得了赫尔姆霍兹的助手职位。虽然冯特钦佩赫尔姆霍兹,但他们从未成为挚友,而且冯特拒绝接受赫尔姆霍兹的唯物主义。在担任赫尔姆霍兹助手期间,冯特于1862年首次开设“自然科学心理学”课程。与此同时,他的第一批重要著作开始问世。1873-1874年出版《生理心理学》,之后多次再版,书中他提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原则。

1874年他便应邀前往苏黎士大学任哲学教授,讲授心理学。此时,冯特的学术兴趣已经由生理学转向心理学。1875年又转任莱比锡大学的哲学教授,继续从事心理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的正式独立。

在莱比锡的岁月里,冯特极其多产。他指导了至少200篇论文,教授了2400多名学生,撰写或修订了一卷又一卷的著作,还亲自主编由他创办的心理学期刊《哲学研究》,并为其撰稿。他训练出第一代心理学家,其中许多是美国人。1889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校长,并曾担任过巴登邦议会下院议员和工会领导人。

从1900年起,冯特着手撰写和出版《民族心理学》,这部巨著直到他逝世的1920年才完稿。冯特在这部著作中发现他所谓的心理学的另一半——研究社会中的个体,而不是实验室中的个体。冯特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最后一部著作是他的个人回忆录《经历与认识》,这本书是在他1920年8月31日临终前完成的。冯特享年88岁。

二、冯特的心理学著作

冯特是一位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的学者。他的著作不仅数量多,近500种,且涉及面广,除心理学外,还发表大量有关生理学、物理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学方面的著作。可以说,冯特兼生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于一身,但正如他的学生铁钦纳所说的:“冯特的全部思想集中于心理学”,他最大的贡献也在心理学。冯特的主要心理学著作有:

1.《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以下简称《贡献》1858~1862)。在本书中,冯特第一次正式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贡献》这部书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常被视为促进新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诞生的著作。

2.《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讲演录》(或译《论人与动物的心灵》,1863)。如果说《贡献》是冯特革新心理学的构想和创建心理学的行动纲领,那么《讲演录》则是他构思初步成型的新心理学系统著作,是一部“生理学家未加点缀的心理学”。此书包括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多年来注意的问题,其修改本在将近30年以后译成英文,而且一直到1920年冯特去世后还在重印发行。舒尔茨认为这也是本书重要性的一个标志。

3.《生理心理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1873~1874)。此书前后共修订重版六次,从一卷扩充为三卷,它比上述两部心理学著作内容更为丰富、更为精深。因为这部著作是冯特早期十多年在海德堡大学从事生理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总结,也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表现。冯特自己说过,《原理》以“生理心理学”作为书名,是为了强调他所提倡的这种心理学将采用生理学的实验法并且要以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做补充说明。因此,《原理》被以后心理学界推崇为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4.《心理学大纲》(1896)。本书虽然是一部通俗的心理学读物,但却提出了“感情三度说”(或三向度感觉论),引起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至1911年此书已修订十次重印五次。

5.《语言史与语言心理学》(1901)。本书既是冯特早年语言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是他提出的心理语言学理论的概况。冯特关于语言过程或言语机制的理论与现代心理学语言学家有不少惊人的相似。

6.《心理学引论》(1911)。此书篇幅不多,但是重印三次,并以被译为英文。

7.《民族心理学》(共十卷,1900~1920)。本书是冯特用历史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社会心理学专著。冯特在生命的最后20年主要精力用来撰写这部巨著,他名义上称之为民族心理学,而实际上则是一部关于语言、艺术、神话、宗教、风俗、法律、道德等多卷本的社会心理学,内涵丰富、意义重大。舒尔茨指出:该书的意义“远比冯特民族心理学中所写的内容重要,因为它把心理科学分成了实验的和社会的两部分”。

三、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冯特认为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是其出发点却各不相同。他认为:“在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内,我们所研究的经验现象只是以不同的观点来考察同一经验的现象。在自然科学内我们把经验看成是客观现象的相互联系,由于抽去了知觉着的主体,它也就被看成了间接的经验;而在心理学内,我们则把经验看作直接的和非派生的。”换句话说,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例如对于“光”这一经验来说,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对光的感觉,而物理学研究的是光的粒子、波动和波长等等。冯特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统一起来,推动了心理学的独立,这是冯特的功劳。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冯特主张把实验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即在实验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带来的不利影响。

冯特为实施实验内省法制定了几条规则:第一,要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开始的时间,以便使被试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第二,观察自我的过程开始以后,被试必须集中注意于内部的心理活动,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第三,必须控制实验条件,使自我观察的过程能重复进行以便于验证;第四,经常变换刺激条件,如增加或减少刺激,或调整刺激的强度,以使被试能把刺激和自己的心理过程分离开来。

冯特把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一套实验方法引进心理学,把传统的经验性内省改造为实验性内省,即在实验条件下进行内省,特别是注重利用各类仪器和工具等客观实验技术,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获得明显的进展,也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3.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冯特认为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直接经验的元素包括感觉和情感,它们是直接经验中同时产生的不同方面。感觉由某种情感的质相伴随,情感是感觉的主观补充。感觉可以由形式、强度、持续时间来分类,情感可以根据愉快—不愉快、紧张—放松、兴奋—压抑之间平衡的三维来识别。冯特根据他自己的内省观察发展了著名的情感三维说。实验用一个节拍器,在一组有节律的嘀嗒声结束时,一些节奏型比另一些节奏型听起来好像较愉快或较悦耳。于是,构成这种经验第一部分的便是愉快—不愉快的主观情感。第二类情感也是在听到嘀嗒声时发觉的。当等待每一相继的嘀嗒声时出现紧张的情感,当所期待的嘀嗒声发生后就产生松弛感。于是,构成这种经验第二部分的是紧张—放松的主观情感。第三类情感是,当嘀嗒的速率增加时会引起适度的情感,而当速率减少时则引起较沉静的情感。于是,构成这种经验第三部分的是兴奋—压抑的主观情感。

冯特还提出过统觉学说。他认为,当我们看现实世界时,我们见到的是一个知觉的单元。例如,我们把树看作一个单元。我们看不到对它进行观察的人在实验室所报告的亮度、色调、形状等各种各样的感觉。我们的视觉神经把树“领会”为一个单元,而不是“领会”为构成树的无数基本感觉和情感的每一种要素。意识经验的总和是怎样由基本的组成部分复合或构成的呢?冯特假设了一个统觉学说来说明我们统一的意识经验。他把各种要素联合成为一个单元的实际过程称作“创造性综合”原则或“心理合成律”。依靠这种创造性综合的过程把很多基本的经验组成一个整体。这样,要素的结合产生了新的特征。冯特说过:“每一个心理复合物的特征决不是这些全部要素特征的简单相加”。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冯特的这一观点类似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民族心理学

冯特深受黑格尔的历史演化论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他参考进化论的观点把民族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原始人阶段、图腾崇拜阶段、英雄与神的阶段和人性发展的阶段。在冯特看来,人类心理的发展并没有完成,它还在展开着、发展着,人性发展的阶段就是一个正在来临的阶段。民族心理学既要研究每一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也要研究阶段之间过渡状态的心理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心理学也可称之为发生心理学。为了使他的民族心理学符合以事实为基础的原则,冯特从人类学中寻求他所需要的事实和资料。他选择不同时期的文化产品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心理学的意义和规律。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确定人类文化发展四个阶段的心理特点。

冯特认为语言、神话和风俗是组成民族心理的三要素,民族心理学可能研究到的其他有关现象,如宗教、艺术、法律和社会组织等,由于其起源不同,因而不能列入组成民族心理的基本要素之中。现在,我们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他对语言的分析上。冯特把语言同情绪表现和社会性的姿势相联系,认为语言既不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物,也不是人类尝试交流思想愿望的结果,而是一种高度进化并得以习惯化的自然形成物,这种形成物同哭叫、动物吼叫、聋哑人的手势、儿童牙牙学语时的发音类似。其之所以区别于低级的交流形式,在于它有思想内容。人类通过这些思想内容、情绪的运动表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为他人所理解,并同他人交换思想,交流情感。这样,语言就超出了自然性的范围。冯特清楚地看出语言的社会意义,他认为语言不仅是个体高级心理过程借以发展的工具,而且语言也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它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正是由于语言的使用,才使得人群成为群体,组成社区。因此,语言在理解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语言的这一特性,使得语言在冯特的心理学体系中起着联系个体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的作用。冯特认为,由于语言是人的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中介,而语言就其起源和本质来说又是社会的,因而个人的心理生活不可避免地同社会生活和群体心理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的心理也因此成为社会的产物。

冯特构建民族心理学的本意是弥补实验心理学在研究思维与想象等高级心理过程方面的不足,从民族的语言、神话和风俗习惯中发现高级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他的民族心理学以群体心理为研究对象,强调了社会文化中的心理因素。因而支持了社会心理的研究,有利于社会心理学的形成。然而我们不应忘记,冯特并没有提出一种系统的社会心理学理论。除了偶然地谈到一些同社会心理学有联系的问题,他的民族心理学更多的是同文化人类学而不是社会心理学相联系,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仅起到了一种间接推动作用。不过,冯特将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方法一直沿袭到当今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之中,并且成果卓著。同时,把发展的观点应用于心理学的功劳首先应该归功于冯特,他的《民族心理学》就是应用发展的观点写成的一部巨著,尽管他只谈及种族发展而未谈及个体发展。

概而言之,冯特的心理学体系是个体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的统一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以个人意识过程为对象的个体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2)以人类共同生活为基础的高级精神过程为对象的民族心理学,即社会心理学。虽然冯特本人认为他的以人文科学定向的民族心理学是和他的个体心理学同等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实际上,就他的心理学体系及其对以后心理学史发展的影响而言,更重要的是他的以自然科学定向的个体心理学体系。

四、冯特对心理学的影响

冯特对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影响是极其独特的。

首先,是他将心理学确定为一门新的科学,并为之划定了研究的领域,确定了一个宏观的框架。“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其次,是他将实验方法引入这门新兴学科,甚至他的实验室成为半个世纪里心理学实验室的典范。

第三,他的大部头教科书,在整整两代人的时期内,其影响力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

第四,他的许多学生也成为非常知名的心理学家,心理学独立发展以后最初50年间的重要的专家学者大多都出自冯特门下:

卡特尔:美国第一位心理学教授;

爱德华·铁钦纳:在康乃尔大学创建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查尔斯·斯皮尔曼:英国心理学家,发展了智力二因素理论,进行一些重要的统计分析;

斯坦利·霍尔:儿童心理学运动之父和青春期发展理论家;

维特莫:创建美国第一个心理诊所;

基德: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不过,冯特心理学思想的本身到1920年代以后已经影响甚微,一些新兴的心理学流派迅速取而代之: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进行更为严格的实证科学研究,反对冯特的实验内省法。

注:缪勒(Hermann Joseph Muller, 1890-1967)(又译“穆勒”)美国遗传学家
  当我们说突变是自发产生的时候,并不是说突变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是指未经人为干预而自然发生的。突变发生肯定有原因,只是原因不明,或者说我们没有去深究。有时是我们不感兴趣,有时甚至是没有必要去深究。然而,自发突变是一种频率很低的突变,仅靠自发突变无异于守株待兔。科学的发展不能等待大自然恩赐,科学研究需要新的突变,必须想办法使之容易得到,使研究工作的效率提高。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缪勒(H·J·Muller)——摩尔根的学生、得力助手和传人。
  缪勒祖籍德国(Muller),1890年12月21日生于美国纽约市,1967年4月5日卒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1907年缪勒考入哥伦比亚大学,1910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曾认真阅读洛克(R·H·Lock)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并进修威尔逊讲授的染色体遗传学。大学毕业后在康内尔医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生理学系深造,1912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被摩尔根招为研究生,在摩尔根的实验室里攻读博士,1916年取得博士学位。1916-1918年受生物学家赫胥黎(J·Huxley)的邀请,到休斯敦水稻研究所讲学。1918-1920年缪勒回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从事遗传突变研究。1921-1932年,在得克萨斯大学任教并成为教授。1932年,缪勒曾去柏林,并遭法西斯当局逮捕,后经营救获释,应苏联遗传学家瓦维洛夫(N·I·Vavilov)之邀请去苏联。1933-1937年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科学院工作,曾卷入到与李森科争论的纠纷中,为此他离开了苏联,并参加了西班牙志愿军。1938年缪勒到了英国,在爱丁堡大学任教,直至1940年。其后便回到美国,先在阿默斯特学院任教,1945年转到印第安纳大学,直至去世。
  缪勒一生发表论文372篇,出版专著《单基因改变所致的变异》,并参与由摩尔根主编的《孟德尔遗传机制》的编写。缪勒是辐射遗传学的创始人,并因此而荣获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由他建立的检测突变的CIB方法至今仍是生物监测的手段之一。
  1927年,缪勒在《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基因的人工蜕变”的论文,首次证实X射线在诱发突变中的作用,搞清了诱变剂剂量与突变率的关系,为诱变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具体来说,缪勒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
  (1)用较高剂量的X射线处理精子,能诱发生殖细胞发生真正的基因突变。所谓真正的基因突变,是从两个角度表现出来的,一是具有物质性质的基因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像德弗里斯在月见草中发现的染色体畸变;二是变化了的基因能真实遗传,经过了4代或4代以上的稳定遗传,并且大多数表现出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方式。
  (2)在用X射线处理果蝇的同时,再以数千个未经处理的果蝇作为对照。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受高剂量X射线处理的果蝇之突变率比未受处理的果蝇之突变率高出约150倍。用X射线处理,在短时间内即得到了几百个突变体,经过几代培育已发现100个以上的突变基因。
  (3)突变类型包括致死突变、半致死突变、非致死突变。致死突变又可分为隐性致死突变和显性致死突变。其中显性致死突变是大量的,可通过卵的计数和其对性比率的影响看出(显性致死造成卵期死亡),有不少诱发的可见突变,是在过去从未看到的基因座位上发生的,而其中有些突变的表型效应与以往看到的并不完全相似(如斑翅、无栉性等)。但大多数突变是过去已经发现过的,如白眼、小翅、带叉的刚毛等。这说明X射线诱发的变异大多数与自发突变中出现的基因突变完全相同,只是后者出现的频率要低得多。
  (4)除基因突变外,X射线也能造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次序重新排列,且这种情况占有很高的比例;还能造成较大片段的染色体畸变,如缺失、断裂、易位、倒位等。
  (5)X射线处理并非是使该染色体上存在的全部基因物质都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常常只影响到其中一部分。受处理的基因复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代基因,往往只有其中一个发生突变,似乎表现出某种滞后效应。
  (6)X射线处理并未显著提高回复突变率。这说明诱变的发生也是随机的,诱变剂并不对已发生突变的基因青睐有加。
  (7)用不同剂量的X射线,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刻和不同条件下处理果蝇,将得到不同的结果。缪勒的工作表明,在使用剂量的范围内,隐性致死因子并不直接随所吸收的X射线的能量而变化,而是更接近于随能量的平方根变化。
  1945年,美国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了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的核武器——原子弹。原子弹的巨大爆炸威力和大规模杀伤效应,给人们以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原子弹的受害者仅仅是死伤吗?不死不伤的人难道一点也未受到影响吗?在此之前,人们与放射性物质打交道已有40余年,但对其生物学效应、特别是遗传学效应几乎一无所知。缪勒则在他的论文中明确指出:“现代X射线治疗常用的照射处理实践肯定不会造成永久性的不孕,这主要是站在一种纯粹理论性的概念上来防护的,这种理论概念为孕性恢复后产生的卵必定代表‘未受损伤’的组织。……这个假设在这里被证明是错误的……。”缪勒由于1927年的工作而于194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标志着人类对诱变的认识已趋成熟。随后,“原子时代的遗传学”、“辐射遗传学”成为热点。其它物理或化学诱变剂逐一被发现及研究。为了维护人类健康,检测致畸、致癌、致突变环境因素的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缪勒(Friedrich Max Müller,1823—1900)英国语言学家
  出生在德国,也有人把他列为德国语言学家。1846年去英国。曾任牛津大学教授。翻译梵语和东方古典文献多种,重视未经加工的俗言、俚语在语言研究中的特殊价值。持自然主义语言观,把语言归为自然现象;区别语言学和语文学,认为前者属于自然科学,后者属于历史科学。著有《语言科学讲话》、《印欧语言比较语文学搞》、《语言和文学论丛》等。
  缪勒,L. Leopold Müller (1908~1988) 奥地利地质力学、岩体力学和工程地质学家,奥地利地质力学学派创始人
  1908年1月9日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城。1933年获维也纳大学工程地质博士学位。他担任过水电站及隧道工程施工的工人、工长、技师、工程师和总工程师职务。1946~1948年间,他创建了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研究所。以后他曾先后担任萨尔茨堡地质与工程顾问工程局主任和萨尔茨堡国际岩石力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卡尔斯鲁厄大学教授、岩石力学研究所所长。

    赫尔姆霍兹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他曾从师于当时著名的生理学家缪勒,在心理学的多个方面都做出很大的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 《生理光学纲要》等。

赫尔姆霍兹在心理学上主要贡献有:

(1)神经传导速率的测量

  当时人们以为,神经传导的速度与光速差不多,所以不能测量。赫尔姆霍兹冲破了这个禁区,他于1850年第一次用蛙神经进行了神经传导速率的测量。他首先以电剌激蛙神经,然后采用自己发明的筋肉测量计测量筋肉收缩与神经长度的关系。由此,他得出蛙神经的传导速率约为50米每秒。后来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测量了人的神经的传速率,结果为50-100米每秒。他的测量虽然不太精确,但却开创了心理活动过程的测量和反应时经典研究的先河。

(2)色觉说

  赫尔姆霍兹对人的颜色视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接受和发展了托马斯扬格的色觉说并在他的著作《生理光学纲要》一书中对它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原色—红、绿、蓝,它们的不同比例的混合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颜色。与此相对应,人的视网膜上有三种神经纤维末梢器官分别具有感红、感黄、感蓝的色素,当这些感光色素受到剌激时,它们就分解而导致各自的神经细胞产生不同的神经冲动传向大脑,大脑中这些神经部冲动不同比例的混合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三色说示意图

                四色说示意图

  与此同时,德国的另一位生理学家黑林提出了视觉的颉颃说。他认为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视质即红绿视质、黄蓝视质和黑白视质,这三种物质受到剌激各自产生不同的作用(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比如,红绿视质受到红光剌激时就会发生异化作用而产生红色感觉,受到绿光剌激时就会因同化作用而产生绿色的感觉。这三种视质的不同作用不同比例的混合就会产生不同颜色不同明暗的颜色感觉。

锥体细胞和颉抗系统的颜色编码

  蓝/绿 绿/红 黑/白 不饱合红色 + + + + + + 饱合红色 + + + + 不饱合绿色 + + - - + + 饱合绿色 + - - + 不饱合蓝色 - - + + + + 饱合蓝色 - - + +

  后来在研究中发现,在视网膜上确实存在分别感受红、绿、蓝的的神经细胞,但在传输时神经节细胞、水平细胞以及视觉皮层的神经则采取红绿、黄蓝颉颃的编码形式。

(3)听觉说

  继视觉研究后,赫尔姆霍兹又研究了听觉现象并于1863年提出了听觉共鸣说。他认为听觉是由声音的不同频率与耳蜗内基底膜上相应的神经纤维发生共鸣而产生的。赫尔姆霍兹发现,基底膜上横向排列着很多辐射状的神经纤维,而且这些纤维从底到顶渐次增长。他认为短纤维感受高频音,长纤维感受低频音。听觉共鸣说可以部分地解释听觉现象,但它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导致人们对听觉现象的进一步探讨。本世纪40年代未,著名生理学家冯.贝克亚西和韦弗尔分别提出了行波理论和神经齐射理论来解释听觉现象的形成。


     

威廉·冯特将内省实验法引入了心理学。他请对方向内反省自己,然後描写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他创造了特殊的方法来训练对方,让他们更仔细和完善地来看待自己,但不过分地解释自己的心理。这个工作方式与当时的心理学非常不同。当时的心理学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个分枝。 威廉·冯特认为,心理与生理是互相关联的。他的认识论结合了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论。
1856年冯特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医学系。1858年他成为赫尔曼·冯·赫耳姆霍兹的助手。在这段时间里他开辟了第一个科学地教授心理学的课程。在这个课程中他使用来自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他的讲义被编辑为《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1864年他被提升为助理教授。
1874年他发表了《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这部书中他发明了一个系统性的心理学来研究人的感识:感觉、体验、意志、知觉和灵感。
1875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成为教授。1879年他在那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冯特晚年发表了他的十卷巨著《民族心理学》。   

 

冯特 学术影响

    

冯特对自己的评价可不只是一位实验科学家而已。在他自己的著作和文章里,冯特担当了心理学系统组织者及其总计划的建筑师这个角色。可是,他的系统证明难以详细说明,而对它的主要特征的总结总是千差万别,莫衷一是。
按照波林的说法,其中一个原因是,冯将的系统是一种分类方案,不能够通过实验证明或者反驳。它不是一种可检测的庞大理论的自然发展,而是有秩序的教育计划,是一些基于中期理论的课题,其中有许多不能够用在莱比锡实验室使用的方法进行探索。总结冯特系统更大的一个障碍在于他不断地修改它,增添一些新东西,因此,它不是一件东西,而是许多东西。的确,在他那个时代,评论家们很难在他的系统的任何部分找到麻烦,因为他不是在新版本中作了更改就是转到了另一个话题。威廉·詹姆斯虽然赞扬冯特的实验工作,但他也抱怨说,他的作品和观点的庞杂,使他作为一位理论家的指导不能为人所用:
尽管(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利用他们的批评而把他的一些观点驳得体无完肤,但他却同时又在写另外一本主题完全不同的书。如果像切蠕虫一样把他断成几截,每一节自己都会爬行起来。他的大脑延髓里没有生命结,因此,你不可能一下子把他弄死。
可是,如果说在冯特的心理学中找不到中心主题,列举一些反复出现的散题还是有可能的。
一个就是他的灵魂平行论。尽管冯特经常被标上二元论者的标签,可是,他不相信任何叫做意识的东西能够存在于人体之外。他的确说过,意识的现象与神经系统的过程是平行的,但是,他认为前者是基于实际神经现象的合并的。
另一个主题是他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观点。开始,他提倡它是,或者可能是一种Naturwissenschaft(自然科学),可后来又说他基本上是Geisteswissenschaft(有关精神的科学,不是指非物质的灵魂意义上的精神,而是指更高级的心理活动)。他说,只有直接经验的实验研究才是自然科学,其它的都是精神的科学。他就个人和社会心理学及其相关的社会科学写了很多长篇大论,可是,在写作中,而且没有承认甚或说明,严格的实验方法是可以在这些领域里发展的。 冯特心理学最接近中心的论题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由基本的因素构成——直接经验的感觉或者情感。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冯特说,这些元素自动结合起来成为心理过程,有点像化学元素形成化合物一样。可是,不久之后,他说,用化学作比不准确,因为化合不是作为化学而发生的,而是作为注意力、意愿和创造力发生的。 尽管直接经验因其因果关系的规则——特别刺激引起特别元素经验

冯特——心理生命有其自身的因果关系:思维发达,思想一个接跟着一个,都有特别的规则。冯特给这些规则取了专门的名字,可是,这些名字基本上都是他对联想、判断、创造性和记忆的重新改造。 他的另一个心理学主题,特别是他后期著作中的主题是,“意愿的动作”对所有有意识的行动和心理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心理活动是一个愿意积极地以某种方式思想,说话和行动的感觉代表的结果。在他看来,哪怕简单的、非思想的动作也都是意愿性的,不过,他认为这些动作是强迫性的。来自更为复杂的精神活动的动作都是意愿性和自动的。尽管这个理论在如今的心理学中已经找不到了,可是,这是冯特本人这一方面的努力,为的是要超越机械论心理学的自动主义论,并建立更为完整的模型。 总的来说,冯特的心理学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宽泛得多,包括的内容也更为广泛。不过,平均来说,他是很严格和喜欢排它的,因而遗留下,或者禁止了许多的研究领域,这些在今天都被接受为这个领域最为基本的部分:
——他一无例外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心理学实际用途;他最有才干的一位学生恩内斯特·莫曼转向教育心理学时,冯特认为他这是放弃这边而转向了敌方。
——他还反对除了他自己规定的内省法以外的任何别种形式。他猛烈地抨击了其他一些研究者的工作——即沃滋堡学派的成员,关于这个学派,我们不一会儿会了解更多一些。这个学派要他们的受试者在实验期间讲出他们想到的任何东西。这种方法,冯特说,就是“假”实验,即不是实验方法学上的,也不是内省式的。 -儿童心理学刚一出现他就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这些研究的条件不能够得到足够的控制,因而其结果也不是真正的心理学。
——他摒弃了同时代的法国心理学工作,因为法国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催眠法和暗示法。因为这种研究缺乏严格的内省,他说也不是心理学的实验。
——最后,他特别反感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而后者的心理学却更为完整,更有洞察力,更有个人特色。读完了詹姆斯极受全世界普遍欢迎的《心理学原理》一书后,冯特酸酸地说:“这是文学,它很美,但不是心理学。”
冯特的许多学生也成为非常知名的心理学家。  

 

冯特 主要理论

    

拉扎拉斯和斯坦达尔两人的思想直接地影响了冯

冯特特(1832—1921)。冯特在1862年早就决定心理学有两个分支──生理学的与社会的(民族)。他计划把他生活的第一部分贡献于前者的主题,而第二部分贡献于后者。他在1900年之后,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出版了十大卷的《民族心理学》。在这些著作中,他坚持并强调一切更高级的心理过程的研究均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围。他不相信实验室研究的个体心理学能够说明人的思维。因为人的思维是沉重地被语言、习惯和神话所制约的,是属于民族心理学的三种最重要的问题的范围。冯特宁愿用术语民族心灵(volksseele)以代替民族精神(volksgeist)。他也认为,民族精神这个字的含意是很客观的。它包含了全部个别地从个体和超越个体以及在个体之上的一个实体。他把民族心灵归之于精神实在的概念范围。由于民族心灵的最初要素是语言、习惯和神话,所以在《民族心理学》中便又论述了艺术、宗教、法律与社会组织等题目。于是确定民族心理学的基本论题是关于精神的、文化的财富,在人民生活中具有规定性影响的论题,也包括国内政策的问题。冯特在民族(社会)心理学方面写了三种著作:一是从1900年3月到1919年9月写成的十大卷《民族心理学──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二是1912年出版的《民族心理学纲要》(有Schaub的英译本);三是在1912年出版的题名为《民族心理学的诸问题》(论文集)一册。他的十卷本《民族心理学》一书,第1、2卷论述语言;第3卷论述艺术;第4卷以及第5、6卷论述神话和宗教;第7卷和第8卷是论述社会的;第9卷论述法律;第10卷是冯特个人对文化和历史的总看法,这一卷在探讨冯特民族心理学的观点和思想上是非常重要的。
在冯特的以上三种著作中,他的值得注意的几种社会心理学思想择述如下。
(一)关于人类共同生活的特征问题
冯特认为,生物过共同的生活,高等动物也是这样。蚂蚁的生活和蜜蜂的生活,动物学家把它叫做“动物国家”的一种团体的生活。但是它们的结合,彼此交换心理活动,并无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满足物质的要求而已。因而它们的结合是始终同一的,既没有变化,也没有目的。然而,到了人类就大不相同了。人类并不仅是为了满足某种物质上的目的,个人和团体之间经常进行心理上的相互作用。个人受团体的影响而变化进步的同时,团体也受个人的影响而变化进步。个人和团体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二)关于集体意识的问题
 冯特指出,多数人集合在一个团体中生活时,各个人的意识并不是孤立的,事实上是他们形成了一种统一的结合的关系。与个人的意识一样,团体的意识也向着某一个目的进行着。其性质和个人的意识不同。冯特把这种意识叫做集体意识(Gesamtbewusstsein)。集体意识决不在各个人的意识之外,各个人的意识结合为一整体,指向在一定的目的上而统一起来,从而构成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并不是一个空名,而是和个人的意识一样的实在。
冯特认为,多数人们集聚的精神团体,是有心理的价值的。这是社会学的问题。回溯民族精神生活的初期,通过他们的集体生活,便产生了种种的心理的产物,我们由于这个产物就可以看到民族精神的特质。这些产物之内,特别重要的是言语、神话和风俗。这三种,冯特把它们称为集体意识的产物。
(三)关于言语的问题
冯特认为,言语最初是从个人意识的表现中产生的,是民族共通的东西。它形成了民族的结合,并且助长民族的发展,言语的发生与发展可以从儿童那里看出来。但是儿童的言语经常受大人言语的影响。要了解它的真正发展必须从民族的发展中得到启发。 冯特在他的《民族心理学》第一卷中,揭示了人类言语发展的两种重要的表现手段。一为手势言语;二为发音动作。在手势言语方面,他认为,人类生下来之后,除了把自己的感情、情绪表现于外部之外,还有要把自己所想的传给别人的冲动。这种表现手段,最初使用的是“手势”。即使完全没有言语时,手势也可传达自己的意志。例如,聋哑人是因为没有声音的表象而根据身体的各种手势来表现自己的意志,或了解他人的意志。所以说,人们表现自己的手势有两种:“指示手势”和“叙述手势”。这和一切言语具有同等的价值,叫做“手势言语”。 其次是发音动作。冯特认为,表现自己的感情、意志,叫做广泛的动作。这种动作也是声音的一种动作。除了聋哑人之外,我们有发声器官,根据发声向他人传达自己的意志,这叫做“发音动作”。发音动作和身体动作比较起来,以发音动作较为方便,它变化多,对他人可以明了地传达自己的意志。发音动作最初是与身体动作在一起的,不能把二者分开。例如,野蛮人在说一个词时,必然要加上一个身体的动作。这是儿童在学说话的开始时常有的表现。由于这些事实,冯特断定言语的发展是“分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