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亚太实验学校官网:怎样塑造男孩的阳刚气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00:53

阳刚气质的具体表现就是遇事有责任心、勇敢正直、宽容豁达,是男子汉气质中最重要的品质。现代社会,男孩在父母的宠爱下,常常得到过度的保护。父母害怕孩子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这种溺爱造成了男孩缺乏阳刚气质。许多男孩出现了一种性别中性化的倾向。他们说话时细声细气,留长发,动作扭扭捏捏,性格优柔寡断,缺乏男孩应有的阳刚气质。

刘洋洋现在做事时既怕脏又怕累。在学校里打扫卫生,他总是想办法开溜,可平时他常拿手捂住鼻子说,这个桌子好脏啊,这儿的地也好脏啊。夏天出门时,他要爸爸或妈妈给他撑伞,说怕晒成黑孩子。

有一次在学校上课,碰上大雷雨天气,天空电闪雷鸣,班里的女孩都吓得躲成一团。老师把灯和门窗都关上,让大家别害怕,好好坐着。刘洋洋也很害怕。以前每次在家碰上打雷,他都会躲到被子里去,可这次是在学校,情急之中,他吓得躲到了课桌下面,大家一看都笑了,尤其是男孩们。老师看到他这样,也笑着摇了摇头。

培养一个阳刚男孩是每位父母的愿望,可效果常常难以如意。这其中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孩子在家中一直被过度保护,从而学不会勇敢、坚强、刚毅。在学校里,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女老师多于男老师,也导致男孩缺乏模仿的榜样。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男孩越来越缺乏阳刚气质。

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中,大家总会夸女孩听话、优秀,而男孩子的调皮、捣蛋是受到大家批评和打击的。传统教育中,父母和学校都鼓励孩子要“听话”,对待男孩的冒险行为多持批判态度。可是,当男孩学会了听话、乖顺时,阳刚之气也就随之消失了。

 

专家给父母的建议

建议一:父亲要给男孩树立男人的榜样

男孩的阳刚气质,多是从父亲身上体会到的。父亲要以言传身教影响儿子,让儿子得到最直接自然的熏陶。

小东从小到大都是由妈妈照顾培养。他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和家人聚少离多,因此家庭教育中妈妈占了主导地位。小东对妈妈的感情很深,有什么事情都会向妈妈诉说,而和爸爸之间的感情较淡薄,对他尊重但不亲近。

后来,妈妈发现小东多愁善感,心思很细腻。虽说他都快十岁了,但遇到不开心的事,小东还是会哭鼻子,平时和别人说话时声音温柔,大家都说这孩子个性像妈妈。小东身体长得结实、健康,乍一看挺像个男子汉,可一说话,大家就觉得他偏于阴柔。这是由于他长期得不到父亲的影响,缺乏男性气质中的阳刚。

     现代的家庭教育中,母亲常常扮演了主要的角色。父亲忙于在外奔波,在教育孩子中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孩子有问题了总是先去找妈妈,看妈妈出什么主意。这就导致男孩在家庭教育中,受到了太多的女性教育,而缺乏父亲的男性教育。这种教养方式,不利于培养男孩的阳刚气质。

建议二:让男孩体魄强健

一个强健的体魄是男孩阳刚的外在标准。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注意孩子发育期的饮食营养,让男孩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王宝平时很注意体育锻炼,爸爸也很支持他。他在小学的时候,就和学校伙伴组织了一个足球队,每天放学后,都要玩一个小时再回家。很多时候都是一身泥一身伤地跑回来,爸爸见了还夸儿子做得好,像个男子汉。

上了初中以后,他又迷上了篮球,每天都要在中午玩上一个小时。他因为经常运动和锻炼,在青春期刚开始发育时,个子和体重就是班上增长最快的。班上的男孩中,也数他长得最壮实。他因此是很多的爱慕对象,同学们都觉得他看起来很阳刚,很有男子汉气概。

要想让男孩变得阳刚,就先要让孩子练就一幅强健的体魄。在孩子的青春期,父母要注意加强孩子的营养,让孩子的身体能够得到更好的发育和生长,而不要长成一根豆芽菜,风一吹就倒。

建议三:鼓励男孩去冒险、搞“破坏”

男孩活泼好动,父母要鼓励孩子去冒险、搞“破坏”,而不随意制止、批评孩子的这些行为。男孩喜欢冒险正是阳刚的表现。冒险能够给男孩带来更刺激的体验,也可以培养男孩的探索精神。父母如果抑制孩子的这些言行,会让男孩越来越文静、听话,个性越来越趋于女性化。

爸爸要多带孩子进行一些富有刺激、冒险的活动,如爬山、攀岩、自行车越野等,促进孩子阳刚气质的生成。搞破坏也是男孩的专利,男孩在破坏的过程中锻炼了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助于男孩提升阳刚气质。

建议四:让男孩多与同性孩子玩

童年的玩伴会深刻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男孩阳刚气质的形成,在于平时模仿的对象。父母平时应多鼓励男孩找同性朋友一起游戏。男孩在一起时,会模仿彼此身上的男性气质,利于阳刚的形成。而男孩如果多与女性接触,身上的阴柔气质会加重。男性玩伴会更强悍、勇敢、侠义、敢担当,这些是女性玩伴无法给予的。

   

写给年轻的父母——

有一种爱叫放手

孩子,如果你对天空向往,渴望一双翱翔的翅,我会放手让你飞翔。我不会做你的翅膀,而是你翅下鼓荡的和风,托着你飞向遥远的天际。

孩子,如果你渴望去远方,想有一双健壮的腿,我会放手让你奔跑。我不会做你的拐杖,而是你脚下坚实的大地,陪伴你跑到世界的尽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他独立的人格,面对他自己的世界。孩子注定要成长,而父母注定要退到幕后,做孩子人生的“背景”。

在西方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寓言。

在一个古老的森林里,生活着狐狸一家。一天,狐狸妈妈生下4只小狐狸。狐狸妈妈对它们精心照顾,呵护有加,4只小狐狸也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妈妈除了照顾它们的生活,还每天带它们一起捕猎,训练它们奔跑、躲避虎狼以及教它们识别陷阱的技能。它们生活的很快乐、很幸福。

谁知突然有一天,妈妈做了一个让它们震惊的决定:妈妈把4只小狐狸赶出了洞穴,让它们去自生自灭。对于妈妈的残酷决定,小狐狸们坚决抵制,纷纷返回洞穴。但是,它们返回来,妈妈就把它们推出去。如此几番之后,狐狸妈妈终于愤怒了,开始毫不留情地撕咬它们。无奈之下,它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妈妈,各自踏入茫茫的森林中去。

不久之后,一只小狐狸被猎人捕杀了,另一只小狐狸被狼咬成重伤,而另两只小狐狸却很好地活下来,并长成了健壮、优秀的丛林之狐。

狐狸妈妈教给小狐狸生存的方法后,就放手让它们去独立面对生存的考验,这样做看似无情,实际上正是对小狐狸大爱的表现。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太过于短浅,有时只着眼于眼前的一点一滴,而忽略了孩子还有一生的路要走。只有经历了风吹雨打的花才会开得更艳,只有经历了磨难的意志才会更加坚强。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成长意味着孩子跟父母的距离在拉远,距离越远,孩子成长得越好。没有距离的爱,没有界限的感情,是最容易对孩子构成伤害的,父母不能、也没有资格以这种“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权利,阻碍孩子的成长。

曾有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

孩子,如果你对天空向往,渴望一双翱翔的翅,我会放手让你飞翔。我不会做你的翅膀,而是你翅下鼓荡的和风,托着你飞向遥远的天际。

孩子,如果你渴望去远方,想有一双健壮的腿,我会放手让你奔跑。我不会做你的拐杖,而是你脚下坚实的大地,陪伴你跑到世界的尽头。

在人生路上,没有谁能够替代谁的一生,所以,父母应该学会 “放手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学会在风雨中成长强大,学会忍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遇到什么都先躲到父母的翅膀底下。真的爱孩子,就做那个站在他身后的人,让他心中时刻都有依靠,而不是依赖;让他回过头去,总能看到你鼓励的温暖的笑容,而不是一张总是紧张兮兮的面孔;让他在风雨中变得坚强茁壮,而不是脆弱不堪。

爱,就像驱动引擎的汽油,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感情条件。但爱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有积极的行动,在生活中充满活力。

父母的角色是推动孩子投入生活,让孩子学会与父母分离。如果不让孩子去亲身体验,如果父母不懂得放开孩子的手,孩子永远都不会独立行走。

没有分离就没有独立,没有断乳就不能成长。终有一天,我们要退到幕后,把舞台让给孩子们。为了孩子在这舞台上的精彩展示,我们一定要舍得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