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电话:温州部分企业现资金链断裂 实体经济空心化加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44:51

温州部分企业现资金链断裂 实体经济空心化加剧

                                                                                                 2011年10月20日                                                                     安心 摄

  部分温州老板因背负“高利贷”纷纷“跑路”,让这座闻名全国的商业城市再次成为人们的讨论焦点。

  从二十多年前勤勤恳恳做实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到十多年前炒作房地产,进而陷入“炒”的模式,炒煤、炒矿、炒黄金、炒农产品,直到最近的炒钱。聪明而又勤奋的温州人越来越富裕的同时,因投机盛行、民间贷款利率走高,致使资金隐患也相伴而生。在2011年,内有货币紧缩政策、房地产限购政策,外有出口环境变化的多重压力下,最终,温州出现了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现象。不过,更让人担心的则是温州经济“实业空心化”的加剧。

  祸起“跑路”

  今年以来,浙江温州老板“跑路”和自杀的现象便日益增多,这虽引起一些业内人士的警觉,但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直到国庆前,也就是9月21日,著名温州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老板胡福林忽然不见踪影,一时引发众多猜测。债主认为,胡福林因还不上贷款,资金链断裂而“跑路”。

  胡福林现象在温州并不孤立,资料显示,自今年3月至今,温州已有90多家企业出现老板失踪、公司破产、员工讨薪事件,仅9月份以来就高达26起。诸如三旗集团、波特曼、江南皮革等一批知名民营企业卷入其中。

  在众多“跑路”老板中,胡福林被传“出逃”影响最大,被认为是事态进一步恶化的标志,外界认为,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开始由中小企业传导至龙头企业。

  这一切,无疑与温州利率渐高的民间借贷有关,当温州民间“炒钱”在2011年陷入疯狂时,也是隐患即将爆发的时候。

  温州人的经商头脑和吃苦精神有口皆碑。上世纪80年代起,经历了多年的艰苦奋斗,温州人从针头线脑做起,靠着生产打火机、纽扣等小工业品,凭借着肩挑扁担的韧劲,最终在全国各地开办了温州商业城,并将商品销往全世界。温州人这种发财致富的方式,也美其名曰“温州模式”。30年间,温州被反复称赞为一个“奇迹”,它是中国所有辛苦创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们的标杆和代表。

  不过在2000年前后,事情有了变化。温州人不仅继续在实体经济中摸爬滚打,他们还书写了“炒作”的历史。在原始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温州人开始把钱凑起来炒房、炒矿……炒所有一切能炒的东西。

  也因为“炒”风日盛,“温州炒房团”、“温州炒煤团”等称呼不时见诸报端。直到最近两年来,“炒钱”逐渐成为温州人“发财致富”的最好门路。温州大名鼎鼎的胡福林在9月21日突然“消失”之后,相传他欠各种贷款20亿元,其中8亿为银行贷款,12亿为高息民间贷款,月支付利息超过2500万元,直到他国庆节后从美国回来,也没有否认传言20亿债务的真实性。

  胡福林等企业主“出逃”之事影响较广,让整个浙江省都为此设法阻止企图出逃的老板。

  “炒钱”疯狂

  胡福林企业欠款之事因为他的回来和官方的支持,得到妥善的解决。但胡福林的欠贷之事,反应了整个温州民间金融的生态。

  多年来,温州民间信贷一直比较普遍,虽多次遭到打压,但仍然顽强生长。“在以温州为代表的浙江民间,大家对于高利贷是认可和宽容的,甚至对于其中的风险也是认可和宽容的。”北京领优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巍认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今年二季度调查,温州民间借贷首次超越房地产、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成为温州人眼中“最合算的投资方式”。一些放贷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证实,他们以1.5分或2分的月息从一些人手里借资金,然后再以3分至3.5分的高利放出去。还有的放贷月息达到6分至1角,甚至是1角5,年利率高达180%。

  一位知情人介绍说,自2010年后,温州的民间信贷组织达到了疯狂的地步,融资、担保公司、寄售行遍地开花,甚至许多街头小饭馆都迅速被这些金融中介单位“占领”。

  即便是在老板“跑路”现象被大范围报道和关注后,记者在采访时,接触到一些温州当地的老百姓,他们中许多人依然愿意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贷出去,有的人甚至还会向亲戚朋友借钱,再转借出去。

  民间贷款都到了哪里?数据显示,在温州,90%以上的家庭个人、近60%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规模超过1100亿元。不过,其中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用于房地产的占20%,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的规模高达40%,部分知情人士认为,实际的民间借贷规模远远不只这个数字。

        金融困境

  温州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的民间贷款?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温州民间“炒钱”之疯狂,部分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缺少合适的融资渠道。在温州,中小企业多达14万家,占了全市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96%的工业产值,上缴了75%的税收并解决了80%的就业人口。但是融资难却是温州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局。

  温州市信用担保协会会长郭炳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占到了80%以上,温州的需求更高。但在现行金融体制下,融资难的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就融资渠道而言,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等直接融资的占比不足2%,银行融资仍占98%。但因为我国银行结构不合理,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以及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便促使中小企业转向非正规的民间借贷行为。

  最近两年,国家货币政策的大幅度变动,也让温州人在借高利贷方面付出了必要的代价。

  2008年,随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银行大量放贷,许多企业都直接间接拿到可观的银行贷款,但是在投资本地实业和对外投资上,一些温州当地商人最终选择了后者。在2010年后,CPI居高不下,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央行5次加息,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至21.5%。8月底,央行再发通知,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房地产调控力度也明显增强,各地限购令,让房地产商的日子难过起来。

  短期内政策的急剧变化,增加了许多中小企业的压力。“大部分项目还未产生经济效益,便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后续资金也逐渐跟不上。这让他们面临着主业、副业的双重困境,银行不抱希望,只能到民间筹钱,民间借贷的需求更加旺盛。”一位温州企业家说。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金融问题并非以温州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之所以出现资金链断裂,多是因为将资金用于投机,因调控加大,最终泡沫被挤破。

  “温州很多‘跑路’的企业,仔细看,很少因为扎扎实实搞实业‘跑路’的,都是因为前两年较高的通胀,然后通胀当中资产价格涨得更快,改变了相对价格,出现了一些投机的热点。比如炒房能赚一倍的钱,我借50%的利息不算啥。如果我炒某一个东西能赚两倍的钱,我借100%的利息不算啥。风险就在这里,如果钱往那里涌,会把价越炒越高,然后在偶发因素、随机因素影响下,它可能掉头向下,这就是大家讲的泡沫的破灭。”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说。

  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也认为,当前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温州民营企业的破产,主要是由于借贷资金投机情况的恶化。

  实体寒流

  自2010年以来,随着宏观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欧美经济环境恶化,以及人工、原材料的涨价、招工难问题的出现,温州人借以起家的商业和制造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温州市经贸局检测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个月,温州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出口导向型企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7%,利润同比下降30%左右。这些企业中亏损的占1/4多,仅三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1%,利润率超过5%的不到10家。

  来自浙江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432.2亿元,虽然同比增长32.4%,但实际上利润主要集中在从事资源性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而传统产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则面临比往年更为严峻的生存发展形势。数据还显示,1月到5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为15.6%,亏损额度达81.8亿元,同比增亏27.6%。

  许多当地的企业主坦言,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要比2008年时更加严重。

  在谢国忠看来,当前的经济结构把盈利机会大都留给了国有企业。留给民营企业的都是低利润行业,比如轻型制造业和零售业,只有房地产业能够通过地价高涨带来较好的回报。这就是大量民营企业转向房地产发展的原因。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民营部门会更加压缩。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实际上胡福林之所以出现资金链断裂,也因为他将许多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光伏等产业之中,在这些行业因政策原因出现低迷时,资金链断裂也就出现了。

  何去何从

  如何让温州企业尽快摆脱资金链断裂的风险,10月4日,温家宝总理还专门前去调研,浙江省政府、温州市政府都采取了一些“救市”措施。比如,温州市专门组织了25个工作组进驻市级银行机构,协助做好银企融资对接,要求银行关键时刻不抽资、不压贷,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倾斜。此外,温州市政府还确立了规模为5亿元的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应急解决企业到期银行贷款转贷资金周转的困难。

  与此同时,浙江省针对中小企业的各项减税政策也陆续出台,10月12日,国务院提出给小型和微型企业减税的政策,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不过在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一力看来,温州要想摆脱“炒”的方式,必须改变落后的经济机构,毕竟旧有的低端制造业已经走向了末路,要想在全球市场上有核心竞争力,一定要具备科技和创新的成分。从全国来看,产业结构调整中央已经提了20多年,但始终未能得到落实。温州也是如此,近几年一直没有进行真正的产业升级,如今也面临着机会。“这次不死,下次还会死。”张一力称。

  王巍则认为,其实如果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温州自己可以度过困难时期。

  据新华社报道,在银行帮助下,胡福林的眼镜生产线已部分复工,据称10月20日可恢复到50%,几个月后可全面复工。还制定了组建眼镜制造和代理国内外顶级品牌的连锁经营集团的方案,努力实现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自救是根本,我一定能挺起来!”这是自励也是期盼。                             本报记者 孙喜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