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睿德咨询有限公司:最强Cooledit2.0后期完整制作教程(进阶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05:21
记得N年前写了一个CE后期制作的初级版,但随着时间推移,自己的制作水平也进步了,为了不要让我学到的东西白白流失,为了提高所有热爱翻唱的同学的后期制作水平,特别写了这个完整制作教程进阶版.所谓进阶版,就是除了基础的东西以外,还增加了一些我自己平时操作的经验,或者额外的处理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做出满意的作品........最后谢谢大家的臭鸡蛋或者鲜花.哈哈.....其实后期制作和读书一样,都是学海无崖.况且CE有太多太多我们不了解的东西.所以,还是希望大家慢慢研究.一起进步
   
                                                                                                                                  NJ华华(carr)写于08.8.28


PS.说实在,要做一个后期花费的时间和耐心实在太多了。如果大家能认真的看了这篇东西,并应用上去,我相信大家的后期制作水平一定会提高70%以上。如果大家对后期制作有任何疑问,可以加我QQ188168183提问


.......................................导航.....................................

2楼,器材篇
3楼,前期准备篇
4楼,人声制作篇
5楼,母带处理篇
6楼,特殊效果篇

carr@华华 08-08-28 17:06 对于钱不多的我们来说,最好的器材配搭是........专门的话放+动圈麦+屏蔽麦线+有LINE输入的高质量声卡
不要奢望买电容麦,因为价钱太贵了,在TAOBAO上或者市面上看到的100多的电容麦质量不好,还不如买同等价钱的动圈麦
话放一定至少要有高低音调节.最好是能有4路或者8路调音
如果口袋宽裕的话,最好加个监听耳机.能准确的还原人声和乐器的音色,这个才是重点

推荐动圈麦:得胜,舒尔,SONY,Superlux........
推荐话放:一般市面上300块以上的都OK.....穷人麻,不能计较太多
推荐声卡:MAYA,创新,YAMAHA,AUDIGY........
推荐监听耳机:SONY,AKG,森海塞尔,铁三角........
carr@华华 08-08-28 17:11 OK,器材准备就绪后,录音前,还要设置一下系统
carr@华华 08-08-28 17:21 录完歌后,要准备制作咯!戴上监听耳机,出发!
carr@华华 08-08-28 20:08 直到现在,数码录音和模拟录音谁的声音更好还是业界争吵的一个主题,但是大多数人认同的一点是:数码录音相对模拟录音最大的不足在于声音的冰冷,显得有些硬。虽然数码派很不服气,认为这才是声音的本来面目,认为模拟录音那种所谓温暖才是一种失真,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温暖的“失真”符合大多数人的听觉习惯。那么,就没有两全的办法了吗?有,且看下面这只恐龙----“T-RACKS”!号称冰冷数码声音的终结者。

题归正传,现在来看看这只恐龙的结构,看看到底他有何能耐。
1:这个不用说了,见过胆机的人都知道,这个就是胆机上的电子管,电子管的灯丝在工作的时候会被点亮,给人一种温暖感(所以声音也显得温暖?:-))
2:均衡器:在这里,你可以对声音的各个频段进行调整,最左边和最右边分别是LOW CUT和HI CUT,一般用来起门限的作用,可以滤除一些噪音。中间的四个钮是四段均衡,分别是低、中低、中高和高音区的调节钮。下面四个钮是各个频段的输出调节钮。这两组旋扭要结合使用。因为不同的音乐,你希望突出的频段范围不一样,上面那一组可以调整范围,下面的调增益。
3:压缩器: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压限器,上面三个分别是ATTRCK TIME(反应时间)、RELEASE TIME(释放时间)、STEREO EN(STEREO ENHANCEMENT:立体声增强),如果你明白压限器的作用,你一定会惊奇他的简单,诸如threshold、ratio、knee之类的东西并没有出现,为什么呢?我们刚才提到了,T-RACKS是用来将你已完成的音频作最后的处理的,也就是说他没必要考虑这个音乐里的吉他要如何压限、人声要如何压限,这些单独的音频作压限的的话,请你在混缩的前期用WAVE C4之类的东西去弄吧,T-RACKS只管处理你做好的成品,所以,简单并不意味着不好,而是非常实用、简洁。
4:限制器:也包括了RELEASE TIME(所以现在很多软件把压限和限制坐到了一起),还有一个OVERLOAD(过载):这个钮是用来设定当音量达到多少视为过载,然后将他拒之门外。
5:工具台:这里有一些菜单,有用的有PREF:里面有几个选项,包括是否应用声音抖动、BUFFER大小、面板颜色、是否实时处理;CPU:看你的CPU占用率;METER:音量显示。
6:(见下面)控制台:OPEN:用来载入音频文件;PROCESS:当你调整好了你要的参数,按这个钮就进行处理;还可以做音频淡入淡出。
7:显示器:这个显示器可以显示你在均衡器里各个频段的调整量。
8:输出控制台:上面是一个预设参数栏,里面有一些预设好的参数,你可以调出来看看那个适合你的音乐类型,(反正我没找到一个可以用的,具体的东西还是自己调好一些)那个大旋钮是输出增益。

二 - 点亮温暖的声音

好,说了那么多,来实际操作一下,看看T-RACK究竟能为我们的音乐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点击OPEN打开一个音频文件,载入T-RACKS,通过标记(MARK),你可以为音频作某一时间内的淡入和淡出效果(见下图)

点击预设效果栏,调出其中的某一预设置,听听看和原始音频有何不同?再调出几个预设置比较一下,细心看每个旋钮的变化对声音有何影响,然后把你的耳朵掏干净,我们开始做自己的效果。
先看原始音频的波形(图一)

这是我的《阶级》一歌,前期混缩完成后,整个音乐显得有点硬、有点单薄,而且过分干净,和我想要的效果不太一样,我想这首歌应该更适合做所谓暖声效果,才更能显出点味道来。
第一步:调整均衡,这里我没有砍掉低音,只把HIGH CUT稍稍提了一点,大约在19.2khz,然后我将上面那一组的低频从77hz调到了85kz,中频从438hz调到了536hz,又把下面的一组低频和中高频向上推了1-1.5db,这样,整个音乐就显得重一点、宽一点了,比较符合我的要求。记得要将BYPASS那个小疙瘩推倒ON,你所做的调整才会生效。
第二步:调整压限器和限制器:因为这首歌整体比较干脆,所以我把ATTRCK TIME和RELEASE TIME都相应的减小了10-15MS,然后将STRERO EN加了0.5db,好,这下我的中国大鼓的空间感凸现出来了。音量不够,将INPUT加了1db
第三步:调整增益输出:把SAT选为SOFT,然后将输出增益加大了2.8db,这时音量输出的黄灯亮了,红灯也亮了,这可不好,这说明过载了,好,把他减到1.8db,听一听,好,整个气势出来了。
第四步:看音量显示:好,现在完整的播放一遍,仔细看音量显示,如果一直在-1到-3之间跳跃,那么恭喜你,你做得比较成功,再看看上面的电子管,是冷寂的紫色还是温暖的黄色?如果比较长的显示为黄色,那么不用我说了,你自己听一听你的音乐是不是温暖了许多?!好,大功告成,点击PROCESS进行处理并存成了一个源文件加(master)的新文件。(MASTER?!你看出来什么了?说到这一步,你可能有些糊涂了,你不是在说去除数码声的冰冷吗,你怎么讲着讲着离题万里啦,你讲的怎么越来越像一个混缩音频的过程了,是的,虽然T-RACKS号称去除数码声的软件,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从软件的结构来看,T-RACKS很有做一个后期混缩软件的野心,虽然从目前来讲,它的功能还相对简单,但已经很让人吃惊了,也许不远的将来,这只恐龙真的会成为混缩领域的一只巨无霸。我们都拭目以待!)
再看处理完的波形(图二)

到我的主页面上下载这首《阶级》听听看,声音还冰冷吗?简单吧!看来这只恐龙还真有些门道。
题外话:
说白了,所谓去除数码声和前些时候流行的MIC模拟软件一样,都属于专用效果器,说穿了就是通过调整均衡啊、压限啊来改变声音的特性,来达到某一种效果,无非是做的更直接,更方便。但是,软件不应该又方便又好用吗?作为一个音乐制作者,究竟该不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生命投身于越来越纷繁复杂的软件使用和学习上呢?T-RACKS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

''T-Racks是个很好玩、很有用的东东。主要用于成品音频文件的修饰、处理,很适合用PC机和软件做音乐的个人录音室用,这只“恐龙”的横空出世,让我等录音个体户看到了准专业的希望曙光。它可以将你的“粗制滥造”修饰的焕然一新,极具专业水准,更形象的说,它可以让生硬、粗糙、冰冷的数字音频变的鲜活、平滑和温暖。它不仅可以作为独立的LOOP音频处理工具,更可以作为成品音乐的最后一道加工程序,而且,操作使用异常的简洁、直观。成品WAV,经它一处理,一锤定音,就可以出炉热卖了,呵呵~~ 本人目前使用的是2.04英文版,有中文的正式版发售,详细情况可到“中音”网站查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该软件标志很令人难忘——是一只凶恶的大恐龙!呵呵,不过,现在觉得这家伙也蛮可爱的~~这个软件容易上手吗? 太容易了。它的界面非常直观和华丽,仿真效果做的惟妙惟肖,象个电子管处理器。更象一个简洁、实用的合成效果器,(见下图)。稍有实践经验的朋友,几乎不用花时间专门学习,即使你在此之前,从未玩过相关硬件设备或同类软件,也一样能顺利使用,可以说,这是一个功能不弱的“傻瓜式”音频处理软件。它究竟能干些什么?
简而言之,它所做的处理包括以下几大项:
1、4段均衡,超低、超高频段的截止;
2、压限,可设置开始、结束的缓冲时间、压限比率及压限程度;
3、限制,同上;
4、总输出电平调节;
5、以上几大功能可通过各自独立的开关,搭配或单独作用。处理后的声音效果可动态的由上部的五个指示灯做出形象的表现,灯的颜色由紫到黄发生实时改变,越黄越平滑、精细、温暖;
6、扩展声音空间感(立体声增强),这个功能非常值得称道!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再次撞墙推荐该软件!
7、设置淡入、淡出效果。
等等等等……更多、更细致的功能我还在勤奋摸索中……它有什么不足么?
既然是人为的东西,就不可能完美,我没仔细挑剔它,光顾着乐了,呵呵。大体说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个人愚见!
1、无法分段、动态的处理一个单独的音频文件,这是目前此类软件的开发潮流了,有所遗憾。不过这一点也正是该软件所不追求的。不知这算优点,还是缺点呢?
2、使用该软件时,切换显示器的分辨率,由800*600切到1024*768时,软件锁死。
3、各“旋钮”具体参数值必须完全依赖鼠标的上下拖动来设置,无法手工输入。
4、缺乏系统的帮助,不过该软件提供了即指即看的实时帮助说明。
5、播放完成后无法自动回复到音频的0秒处,还需点一下“倒带”。
6、几大模块无法自行定义排列顺序或隐现,因此,占用屏幕空间较大,时间看久了,心情不爽,设备越多,心理压力就越大,起码我就是这么变态……
7、该软件全区、全程的不支持鼠标右键,不知这算不算不足呢?呵呵……愈来愈鸡蛋里挑刺,没话找话了,就此打住,先。谈谈它的操作? 一个软件,知道了它是干什么的,能干些什么,基本上就算了解了。具体操作,无非文件存取、鼠标点点、拖拖,能否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功效,还是取决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构思、创意。关键是多实践,多比较。具体到音频处理软件,就要多听了,折磨自己的耳膜吧~~比如,你在处理音频时,首先要有一个准备和构想,是做均衡、压限,还是限制?还是单纯的调整输出音量,还是扩展声音空间感,等。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的,尤其是刻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类运作。 我还是简单说一下界面、操作、按钮、菜单。哦,这个东东没有WINDOWS下的常规菜单,呵呵,省了一些打字的时间。
先看下图:

是不是觉得有一台多块组合的硬件设备摆在了你面前?什么?黄不留丢不好看?可以换皮肤啊,最下面的PREF按钮,点一下,第三项就是换肤的,呵呵,颜色都很不错,超COOL!不过这些玩意都没啥意思,我就比较注重实用的内涵,而非形式的华丽,呵呵。 下面,从上到下,自左而右的说一下。 最顶部:五个可变换颜色的指示灯,意义我前面说了。 接下来:最左侧是双声道的输出电平显示条,可用鼠标拽到屏幕的任一位置上。这个大伙都比较熟悉,可点一下最下部的METER按钮关闭它。还是先关了吧,免得影响我讲解。
左上第一块设备:4段均衡器,左右两个旋钮是超低、超高频段截止旋钮。鼠标移到相应的按钮,上下拖动来进行设置,右侧的文本框将动态显示参数值。当然,欲使设置发生作用,还需将右侧的BYPASS开关点一下,ON指示灯亮,这个操作原理傻子都懂,左侧的小开关钮是各旋钮设置复位,点后恢复初始状态,即不设置任何参数值。以下几个模块同理。
右上第二块设备:显示均衡设置的作用曲线,2维的纵横坐标线分别代表音量增减值和频段。 中间左边的第三块设备:压限。
(什么?不懂?去参阅我的长篇巨著《用电脑 做音乐——个人音乐工作室入门必读》吧,里面有各种效果的详细阐述。)这块设备有5个参数设置旋钮,由左至右,由上导下,各旋钮的意义是:
ATTACK TIME:开始作用的缓冲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RELEASE TIME:结束作用的缓冲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STEREO EN:扩展声音的空间感(立体声增强)
RATIO:压限比率
INPUT DRIVE:控制压限程度,值越小压的越厉害
右侧有一个电表,仿真而已,没啥可讲的。
中间右边第四块设备:总输出调节。这里,你可以调整总输出的电平增、衰等等,上面的文本框里可以选择该软件自带的一些预制设置调整项目,很多,但不实用,就象ZOOM 505电吉他效果器,傻子才用原厂的音色,呵呵~~言重了。这里还可以保存你的设置项目。有些小灯也会闪烁,红灯亮起,就证明有失真波形(消波失真,电平过大)出现了。
下部左边第五块设备:限制。说明参见第三块设备。
下部右边第六块设备:
FADE IN:设置淡入;
FADE OUT:设置淡出;
MARK:标记(淡入、淡出的设置点);
OPEN:打开待处理的音频文件;
PROCESS:开始处理音频文件
下面的几个按钮:停止、播放(带处理效果的播放)、循环播放、倒至开头、退进、跃进。
最下部几个按钮,分别是:
QUIT:俺不知道这是啥东东,不敢乱试验,呵呵呵呵~~~
INFO:就是司空见惯的“关于……”,点击后“恐龙”出世~~
PREF:这个比较象菜单了。而且做的象玩游戏软件一样,很COOL~~它有四个选项,分别为:是否进行动态优化、处理时的内存缓冲值设置、设备皮肤选择、是否实时处理;
CPU:显示你的CPU型号及当前占用率;
METER:音量电平指示条的隐、现。
?:即指即“译”,实时说明,帮助信息将出现在主界面的右上部。能举个实例来说明一下具体操作吗? 缺口乐队的《铳梦》,在相关软件的合成、处理下,混缩出了成品WAV。混缩后的成品,听起来,人声有点干,总觉得没有和伴奏溶为一体,各伴奏声部也觉得彼此太孤立,整个作品的各个声部定位太明显了,不平滑,而且,低频也不够,个别地方高频过于猛烈的突出。调出T-racks,设置均衡,衰一点点高频,增一点点低频,加一点限制,不要压限(容易把音量压的过于平均化,管道化,破坏层次和高低音深度,过分压限,也容易失去主唱声音的人性化、现场感),总输出电平增一点点,而后,PROCESS,听一下,巨爽! 再举一例:处理独立的音频文件。我抓了一个钢铁猛烈撞击的锐响音效,觉得不够沉闷,太冷,空间感不够。想要的效果是撞响后,天地间一片震撼的回响,无空间定位。这时,在T-racks里把低频增一点,使用立体声空间扩展,总输出电平达到不失真的最大状态,其他效果不加,PROCESS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