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强二小的对口中学: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29:47

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

林格 著

自序

  很多人认为,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基础教育实际上没有改革的空间,所以“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于是陷进了一片迷茫甚至绝望之中。

  很显然,如果我们单纯地把希望建立在教育体制变革上,或者具体的教学方法创新上,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而灵。这里的“一”,就是教育之根,具体而言,就是提升生命质量,寻求教育之根。当前教育的出路在于----回归到教育纯真,重新建立教育价值观,包括进一步反思----教育是什么?

  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说的,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化,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强大期望。这些目标,原本应该由孩子去规划,但是现在教育者更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设计好了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幅图景,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和孩子天性的劫持。

  换一个角度上说,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但我们将更加深入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这是这本书要集中探讨的内容。

  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和种树、种庄稼一样,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根系得到自然发展,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印度哲学家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当孩子意识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的意义已经失去。造成教育青少年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就孩子的其本性而言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因此,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响惊雷”,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

  而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夸大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能,不所不至的,认为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娴熟的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

  我从来就认为,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在我的所有演讲中,我都是尽量回避谈论教育技术的,因为,我深知每个父母和教师身上百药齐全,只要给予大家以“道”的提示与点拨,大家一定创造出无限精彩的教育技术,创造出适合自己孩子的生动的教育策略,争取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在波澜壮阔的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事业中,我自认为只是一名学生,最多算是一名比较勤奋的学生。回想起过去十年的时间,我其实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坚持用脚做学问,探究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

  我踏遍了将近1000个县,走进了1200所学校,拜访了400位中国教育家。如果说对于教育能有一些感悟,是无数多富有责任感的校长、老师、家长以及以柳斌、郭思乐、孙云晓、程鸿勋、杜和戎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无私地帮助了我、点拨了我,他们是我的恩师。

  当我把“教育是没有用的”这句话当作一个命题来阐述的时候,内心是忐忑的,我想可能会有很多我所尊敬的师长们批评我“没良心”。但我想,回归到教育的根上来,为中国教育进步寻找突破口,个人得失并不那么重要。经过将近10年时间的实验和探索,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改变中国教育的突破口,那就是----新时期的养成教育理念实践体系。

  我们的很多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的校长均认为,新时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先进、系统、有效、通透的办学理念,其中有很多影响比较大的观点,比如“关心一切孩子”、“高度尊重学生的生命发展规律”、“教师惟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激活课堂活力”、“给孩子一个成功的阶梯”、“一切教育都将归结到习惯的培养上来”等等。

  一位老师这样写道:

  “尽管,你是静静的,我的脑海却时时呈现你抑扬顿挫的演说,语重心长的教诲。

  “你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教育的冗重,而是从心出发,用爱去融化,‘润物细无声’,让教育者轻松的施教,让孩子轻松地被教育。

  “教育不再是单一,笼统,教条,墨守成规的,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是人性化的,是活生生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尽管,你是静静的,却有着千军万马的力量!指引着教育的方向!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在花丛中,在草地上静静地微笑,能感觉到你真实的存在,尽管,你说自己是自说自话,但分明是如此热闹的互动,无数人已经为你触动----教育者,孩子,家长,男人,女人,仁者,智者……尽管你是静静的。”

  这段话鼓励了我,同时也鞭策了我静下心来继续前行。我尤其喜欢“静静的”这个词,我认为中国教育的希望,就在于依靠一种静静的精神力量,自下而上进行一种改变与推动,就像水一样,浸润万物而无言,静静流畅而涤尽污秽烦扰,以一种低调的旋律,把自己放到“无用”的人生位置上,最终实现“无用为大用”。

  另外,我想说明的是,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其主要内容是结合我个人的观察融汇而成的基本教育信念,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图书策划人方希的智慧支持。

  人类到目前为止的各种思想理论,实际上分两种,一种是理论本身,一种是如何实践某一理论的理论。比如说诚实做人是一个理论,要使这一理论变成现实,就必须有一套怎样使人诚实的理论,否则人们很可能会陷入美妙的空谈,人类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后一种理论的探索与丰富。我更中意于后者理论的探索,而理论的探索应当分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学习并正确理解别人的思想。二是评价和超越别人的思想。三是建立自己的系统化信念。本书参考并引用了诸多优秀教育家的观点以及大量一线教师、家长的教育案例,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对于其中的故事、道理,很多读者会说,我也知道,那么,我也许会感到失望,因为在这些观念和故事之中,其实隐含了我已经系统化了的教育思想体系。

  最后,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本书中提到的“教育者”是 指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师和家长,也就是说,这本书主要是写给以上读者的。愿意与大家一同来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一起创造属于教育者的幸福。

第一章:教育之困

摁着牛头吃草

  变教育者的“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

  我走了很多学校,面对过数以万计的家长,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

  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有一位全国著名中学的女老师对我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也照顾不了,甚至性生活都不和谐。”我听了很震惊!

  很多人把原因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我不赞同。我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

  我是客家人,我们客家的老人经常把不听话的孩子比作牛,我们就从“牛吃草”说起。

  有个男孩去农村过暑假,见一个老农把牛拴在一根又细又矮的木桩上。男孩着急地说:“爷爷,不行,牛会跑掉的!”老农呵呵一笑,说:“放心吧,不会的。”男孩说:“这么小的木桩怎么能拴住这么高大的牛?”老农对男孩说:“这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这根小木桩上了。刚开始的时候,它总是不肯老老实实地呆着,刨蹄子、打喷鼻、不断地撒野,企图把小木桩拔起来。可是,那时候牛的力气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不久它就不再折腾了。后来,它长大了,不仅个子高了,力气也大了,可是它已经不想再去拔这小木桩了。”

  老农还告诉男孩:“有一回,我给牛添料,故意把一些草料放在它的头够不着的地方。我就是想试一试,看它会不会把脖子伸过去吃草料。只要它一伸脖子,这小木桩就会被拔起来了。可是,它吃完了够得着的草料,眼看着旁边的草,打了两个喷鼻就耷拉下脑袋了。”

  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

  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于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著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近年来,“尊重教育”经常被提到,但很可惜的是,它仍然停留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层面上,其深层教育价值没能被进一步挖掘。

  为了区别于一般的“尊重教育”,我们提出“高度尊重孩子”的概念,也就是说,仅仅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是不够的,还要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这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我正是用这把尺子来衡量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教育理念的真伪,只有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在影响教育价值的因素中,有一个规律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那就是人的主动性,它是人的素质核心,是一个人的“脊梁骨”,没有它的支撑,人是无法“站立”的。主动性规律,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动要求发展的高级本能,即一种人性,包括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人的主动性,表明了人的自由发展的程度,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本身就是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历史。

  《共产党宣言》中“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类自由发展的前提”,这个概括是深刻的。天性为命,人性为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但我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发现,还有很多的教育者,尤其是家长,对人的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知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   每个孩子都具有主动性,协助拓展孩子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呈现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当孩子隐约感觉到了发展可能,还没有来得及产生具体动机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叫美感。一位教育者,就是能不断提供给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生发出实现那些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相反,如果只强调“灌输”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这种高级本能的蔑视和控制,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你的影响,就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孩子不爱学的根本原因

  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

  教育者过度强调控制,“摁着牛头吃草”,其结果就是大量孩子不爱学,然后不会学,然后更加不爱学,如此恶性循环,使得教育的生产力极为低下。

  据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专家在北京市20多所学校的调查,由于不爱学、不会学而烦恼的孩子,初中达到了58.6%,高中达到了72.4%,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这些孩子又不得不学,长期压抑,痛苦不堪。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着急,老师也着急,可是我们也许忽略了,最痛苦的是孩子本人。他能体会到周围所有人对他的不满,能感知到周围所有人对他的失望,这种痛苦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承担。

  厌学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我们通过大量研究得出,导致当前中国学生厌学有三个非体制原因:

  一是教育者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

  二是教育者过于执著用大脑教育孩子,而忽略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另外一颗心灵,这就导致很多老师和父母,说的话都是好话,但就是说不到孩子心里去。

  三是教育者过于迷信教育模式与技术,或者盲目地把舶来的心理教育方法奉为圭臬,而不是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

  如果说教育是“生产人才”的事业,那么类似以上三种产能低下的“生产方式”确实到了该彻底颠覆的时候了。或者说,我们的教育到了换“发动机”的时候了。这个“发动机”就是----回归心灵深处,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建立“健康、自然、无污染”的教育价值观。

  我们知道,对学习内容或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叫做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怎样把学习变成孩子内心真正的渴望,是所有教育者最为困惑的问题。为孩子购置一些具有娱乐功能的学习机,解决的仍然是表面问题。要真正地改变人,必须从人的内心深处下工夫,那就是----利用人的生命发展中的主动性规律。

  除了释放束缚孩子主动性的“紧箍咒”,激发孩的子兴趣,无非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如何进行感觉上的引导?

  我们不妨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这样一篇故事:

  一位老人遇到了麻烦,每天都有一些顽皮的孩子聚集在他家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了很多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打电话给孩子们的父母、大喊大叫地威胁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起劲,扔石头扔得更欢了。

  经过思考,老人将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向你们付钱,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回报。”尽管这个承诺在孩子们看起来很离奇,但他们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块钱。

  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把孩子召集起来,对他们说:“很抱歉,最近我挣钱出现了一些困难,我无法每天付给你们一块钱了,每人每天付给你们五毛钱怎么样?”孩子们当然很不乐意,但他们嘀咕了一阵子后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

  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挣钱状况实在糟极了。我连付给你们五毛钱也无法办得到,但我还是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毛钱,你们看怎么样?”

  孩子们很快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一个打破了沉默:“别想得太美了,谁会愿意只为了一毛钱干这种苦差使?”就这样,孩子们再也不来扔石头了。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

 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故事并不新奇,但我们可以从中洞见孩子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孩子从内心里出发爱上学习的基本线索----感觉引导。当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降低难度是激发兴趣的不二法门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1984年,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一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夺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再次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然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没有再挖苦他,但是对他的说法还是迷惑不解。

  十年后,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了。

  山田本一出版了自传,在他的自传里这样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就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过去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深入挖掘孩子学习的持久快感

  追求快感,是人的一种生活常态。人的快感是分两个层次的,第一层次是满足以后的快感,第二层次是深层次的快感,即思维、学习的快感。对于教育而言,一切快感都是自我更新后的思维快感。社会上流行的很多“快乐学习法”,单边追求在“玩中学”的趣味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肤浅理解。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仿佛只要是学习,就是“苦”的。现在也有很多人一提到学习,马上就联想到“苦”、“累”、“枯燥”这些让人提不起兴趣的形容词,似乎学习是件极痛苦的事。其实,学习充满着快感,只是这种快感是隐藏着的、深层次的,需要慢慢挖掘,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得到:

  1.充满发现的学习有快感。学习能让孩子发现新的事物、美的事物,学会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在不断的发现中,人很容易获得满足和快乐。

  2.不断克服困难的学习有快感。真正的学习是对未知的探索。学习如同探险一般,既充满浪漫新奇的体验,也有意想不到的障碍。人只有不断探索攀登,克服重重障碍,才可能“修成正果”。每一次探险,都会留下难忘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仅是学习的成果,更成为快乐的源泉。

  3.激发求知欲、释放潜能的学习有快感。每个人的学习潜能都是巨大的。当孩子界定一个目标,专注而坚持地付出自己的努力,整个人都将充满愉悦和激情,如果能发掘出自己从未察觉的潜能,取得相当的成绩,成就感和骄傲感就会油然而生。

  4.为自己学习才有快感。学习是孩子的工作,需要发自内心,没有外力强迫的、为自己学习的人,才可能摒弃依赖心理去自觉、主动地学习,才可能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的确是一件苦差使,不付出努力和汗水绝不可能成功。深入的学习常让人感觉肉体的疲惫,但对心灵而言,却又意味着满足和快乐。所以,学习的本质仍然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区别于将学习娱乐化所获得的表面的、短暂的快乐,是真正的、持久的、深层次的快乐。一旦发现了它,孩子就一定会乐学不疲,不能自已。

谁在毁坏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与大国崛起

这里,我想把想象力当作一个重点来探讨。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我们的教育控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所有的知识传授都是徒劳无功的。有一句俗话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分数就是“芝麻”,想象力就是“西瓜”。

  什么是想象?

  首先,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

  通常把人们在外界现实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想象。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三点:一是外界现实刺激主要表现为言语的调节或物质的刺激,二是记忆的表象主要是过去感知过的材料以及实践经验等,三是形成和创造新形象则是将大脑中旧有的联系重新配合,从而构成新的联系,是一种智力活动。

  其次,想象是一种形象思维。

  想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形象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比如,我们读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幅壮美的图画,而且每个人脑子里的画面都各不相同。因为每个人在想象的时候,都借助原来脑子里的表象进行了加工和创造。再比如,当我们读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尽管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境,却能在头脑中产生一幅奇异的图景来。这幅我们从未感知过的图景,就是用我们熟悉的“枯藤”、 “小桥”、“古道”等表象构成的。想象虽然是以记忆表象为原材料加工改造而成,但记忆表象只是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简单重现,而想象则是以创造新形象为特征的。

  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想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人们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可以说,想象能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爱因斯坦16岁时曾问自己“如果有人追上光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以后他又设想“一个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机中,会看到什么现象”。他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数学推导,创立了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想象力。爱因斯坦自己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最近几年,我国很多优秀学者都在做一项有意义的课题----关于大国崛起的原因分析,但大多重点分析了经济、科技方面的原因,忽略了深度分析教育的原因。

  比如,人们时常问究竟是什么建立了强大的美国,究竟是高度发达的科技,完善的机制,还是以西部牛仔为模式的冒险精神?创造学的鼻祖奥斯本说:“是想象力建立了强大的美国。”也就是说,一切都应当归结于人脑的想象力。因为一切教育、科技、经济的发达,都离不开想象力,即使完善的机制也是为人的想象力的展翅高飞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所谓人才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的高度活跃,创业的高度活跃等等,其内在原因都是因为人的想象力的空前释放。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为什么起飞?原因很多,而如果从“人”这个因素探寻,那么其根本原因也是在于极大地开发了全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20世纪60年代池田内阁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就提出“振兴科学技术的基本问题就是以科学技术为中心培训人才,推进研究开发,改进工业化的对策”,“不能停留在对外国技术的吸收和消化上,必须进一步开发本国的技术,所以科学技术人员的培养问题是关系计划期间经济能力增长的关键问题”。该计划要求教育成为“找到能够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的大门的钥匙”。1963年,日本经济评议会在《关于人的能力政策的报告中》中指出:发展自主技术“不能单是为振兴科学技术教育与扩充科学研究投资而采取直接措施”,而“最重要的是产生独创技术的创造力,比什么都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使广大国民具有可能实现自主技术的基础教养和创造性能力。否则,就难以涌现足够数量的有独创能力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这个只有1.2亿人口的国家,竟有数千万人投身于创造发明活动,每年的专利申请高居各国之首。

  中国的复兴与再度崛起,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开发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而是有效开发自己最丰富的资源----13亿人的大脑的想象力资源。

  我接触过的很多家长和老师对想象力本身有误解。其实想象力并不是只有发明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才有的特殊能力,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种职业,哪怕是最普通和基础的小事,要做得好,做得美,都需要想象力。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生意也将比别的生意走得更远。美国西部的淘金者中真正淘得金子的人是少数,但是卖牛仔裤的却成功了,没有别的,是因为他并没有直接认定只有淘金才是唯一成功的途径。他的生意虽然普通,但是普通中却蕴含了一点微妙的想象力,而这个想象力带给他的却是更广阔丰满的世界,他的名字就叫利维-斯特劳斯。以下这个故事也给我深刻的印象,我们暂时不讨论年轻人的做法是否有作秀的嫌疑,但是他至少证明了想象力带给普通人的启示。

  两个年轻人在偏僻的小山村一起开山。一个年轻人把石头砸成碎石子,运到路边,卖给修房子和铺路的人;另外一个年轻人不把石头敲碎,直接运到码头,卖给花鸟店的商人,因为这里的石头奇形怪状,花鸟店的石头价格很高。三年后,把石头卖给花鸟店的年轻人,成为村里第一个盖瓦房的人。

  后来,国家为了保护植被,不允许开山,只许种树,这儿成了果园。这里产的鸭梨汁浓、肉脆、味甜,人们把成筐成筐的鸭梨运到北京、上海,然后发到韩国、日本,个个都赚了不少钱。

  可是,卖石块给花鸟商人的那个年轻人却把果树卖掉,自己种柳树。大家都笑他:柳树怎么值钱?事实上,他的想法是,大家知道鸭梨好卖,但鸭梨用什么装?大家都卖鸭梨,他就卖装鸭梨的柳条筐,而卖柳条筐的只有他一个人。五年之后,他是第一个在城里面买房子的人。

  这个故事被一个具有商业头脑的人听说了,他就想找到这个年轻人,给他投资。找到这个年轻人开的服装店的时候,年轻人正在和街对面一家店的老板吵架,很多人围观。年轻人说:“我的西装标价1000元,同样的西装你就标价500元,我标价450元,你就标价400元,我卖出了2套,你卖出去200套,你太可恶了。”准备投资给他的人一看,这个人素质太低了,失望地走了。后来他才知道,这两家店都是年轻人一个人开的。

  作家郑渊洁有一段话很精彩:“这是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你的成就就越少,人只应有一种禁忌----法律,除此之外,越肆无忌惮越好。”

  可是,中国目前的教育,不善于培养人的想象力。作为教育学者,我关注到这个重大的问题----我们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

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想象力的天才

一位美国美术教师来到昆明进行教学交流,她发现中国孩子的画技非常高,布置的各项练习都画得栩栩如生。有一次,她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孩子们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一个同样的事物----圣诞树。

  她觉得很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经过观察,她发现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画着一棵圣诞树,孩子们正在照着描。于是,她把黑板上的圣诞树遮起来,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幅画来表现这个主题。

  没想到,这可令那些画技超群的孩子为了难。他们抓头挠腮、冥思苦想、痛苦万分,就是无从下笔。最后,这位教师只好又把黑板上的圣诞树露了出来,这才使孩子们完成了任务。

  那千篇一律的圣诞树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的孩子画画喜欢问“像不像”,美国的孩子画画则喜欢问“好不好”。两者的区别在于:“像”是有样板、有模型的,而“好”则没有一定的章法。中国的孩子之所以喜欢用“像”来评价形容自己的画,自然是父母老师给他们灌输了这样的价值标准。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极具想象力的天才。还未经文明熏染和污染的孩子,其思维模式还没有被纳入社会公认的体系中,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正是可贵的想象力的火花。鲁迅说过:“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然而,无数充满奇思妙想的孩子长成了思想贫乏单调的成年人,这里要怪责的,自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和老师。

  课堂上,老师提问:“雪化了变成什么?”

  “变成水!”大家异口同声。

  一个小女孩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因为老师认为,这不是标准答案。

  父母问孩子:“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当然是想让孩子回答:“一只也不剩下,都被枪声吓跑了。”

  孩子回答:“还有三只。”父母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感又极其现实的回答。可是,父母却大声呵斥:“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脑袋里从来就没想过正经事儿!”

  孩子们记住了“标准答案”,可谁来计算他们失去的东西?在讲学时,我曾经反复和校长们探讨,基础教育所要警惕的一个问题是,教育是一把好刀,会用的人进行优质教育,不会用的人,会把刀变成控制人的“凶器”。

  蒙台梭利女士是一位优秀学者,她的教育法在我国非常盛行,有关著作也不可胜数,而且长销不衰。许多家庭不惜花重金购买蒙台梭利教具,或是把孩子送到“蒙台梭利幼儿园”去。然而,她的教育法曾受到另外一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的质疑,因为蒙台梭利教育法过于现实化,不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在斯特娜夫人看来,蒙台梭利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贡献也不小,但是她的贡献只是对低能儿进行教育的贡献,只对低能儿有效,而对教育普通孩子则没有任何效果。最根本的一点是,她的教育法忽视了对孩子想象力的训练。因此,用她的方法是造就不出伟大人物来的。蒙台梭利把儿歌看成是“无聊的儿歌”,但是,孩子们决不认为儿歌是无聊的。采用她那样现实的教育法,是不能培养孩子们的创造精神的。

事实上,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一味强调教育的“无所不能”,把知识当作教学的目的,而忽略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其直接后果就是控制甚至毁坏了孩子的想象力。对于教育来说,这应当也算是一种人文灾难,这决非耸人听闻。

分数是最好的评价手段吗?

  教育者很容易为了分数、为了眼前的教育利益舍本逐末。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把阶段性的分数作为评价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比如,为了升到好一些的学校,不惜一切代价。全中国的家长没在一起开过会,但有一句话异口同声:“孩子,只要你有了好分数,其他的一切你都不要管。”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国民共识!

  社会还流行一个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点误导了很多人。其实终点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道理很简单,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其实不重要。比如,没能在幼儿园时期进行最有效的智力开发,难道孩子将来就一定没出息吗?小学升初中升不到好学校,就一定失败了吗?

  这个道理大家都能理解,但很多教师和家长就是做不到。这就将引出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话题,那就是:除了分数和升学,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孩子的发展?

  人的发展需要评价,分数是其中一种手段。分数评价的好处是简单明晰,缺点是“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孩子”,把大多数的孩子变为所谓“失败者”,如果有更好的评价手段,分数评价方式毫无疑问应当摒弃。

  客观地说,分数评价方法与人的发展规律是相违背的,因为人的发展是呈模糊状态的,这一点所有人都有共识,而分数评价的逻辑是强行分析的逻辑。

  “模糊”的评价之道

  有一天,哲学家青蛙遇见了蜈蚣,久久地注视着,心里很纳闷:四条腿走路都那么困难,可蜈蚣居然有成百条腿,它如何行走?这简直是奇迹!蜈蚣是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然后迈哪条腿,接着再迈哪条腿呢?

  于是,青蛙拦住了蜈蚣,问道:“我是个哲学家,但是有个问题我解答不了,你有这么多条腿,是怎么走路的?”

  蜈蚣说:“我一直就这么走的,可谁想过呢?现在既然你问了。那我得想一想才能回答你。”

  这一念头第一次进入了蜈蚣的意识。事实上,青蛙是对的----该先迈哪条腿呢?蜈蚣站立了几分钟,动弹不得,蹒跚了几步,终于趴下了。它对青蛙说:“请你再也别问其他蜈蚣这个问题了,我一直都在走路,这根本不成问题,现在你把我害苦了!我动不了了,成百条腿要移动,我该怎么办呢?”

  《奥修寓言》中的这个故事引人深思。人的发展之道也一样,是混沌的、模糊的,说严重一点是不容分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意思是说,道是混沌的,先天地而生,虚空宁静,超然独立,永恒不变,是天地的母亲。万事万物的发展均有其不可言喻的自身规律,人究竟是怎样发展的,其实我们是无法真正做到准确分析的,就像用电饭煲煮米饭,究竟饭是怎样熟的,我们并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到了时间打开盖子就是香喷喷的米饭。如果在过程中,我们总是揭盖,最后打开时,米饭一定已经夹生了。

  在东西方文化对比研究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模糊”、“分析”、“综合”的概念,东方文化侧重于“模糊论”。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神经细胞主要遍布在大脑皮质上,大脑皮质上神经细胞的数量约有150亿之多,它们之间形成了极其复杂的联系网络,彼此沟通,相互影响,每个细胞与其他细胞可产生2000多种联系。神经细胞的不稳定性,正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传递的根本特点,这是“模糊论”的生理基础。李晓明先生在《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一书中指出:“模糊性的本质是宇宙普遍联系和连续运动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反映。模糊性并非物质的本质属性,也不是人脑主观产物,而是客体在人类意识中映照下,成为模糊性的栖身寓所……一言以蔽之,明晰兮模糊所伏,模糊兮明晰所倚。”

  模糊当然不是“糊涂”,而是一种超然的评价方法,是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而人的发展更应当采用模糊的评价方法,模糊的评价,实质上是上升到教育文化意义上的评价,是人性的回归。

  无法回避的中高考

  很多人会说,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是中高考,这是目前公认的公平方式,我们应当如何把握呢?在这方面,我支持郭思乐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我们要长期地在中高考的体制下工作,因此,对基础教育有意义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中高考存在的前提,生本教育十年实践证明,“素质好,何愁考(中高考),为了好,偏不考(过程中的统考)”。郭教授认为,当前教育的改革的瓶颈在于区域性或者学校的统考,这样的考试是区别于中高考等社会选拔性评价的教育过程中的评价,在教育还缺少根本性改革的情况下,管理者往往借助这种评价方式来防止教育质量下滑,其目的是实现教育活动主体这之外的人对学习者情况的把握和监控,它广泛地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模式,使所有的教育中人疲于被动应付,失去了激扬生命主动性的教育改革探索热情。

  有人把当前面对现实的教育改革方向概括为两句话----光明正大搞应试,旗帜鲜明抓素质。话说得有点夸张,但不无道理。我甚至认为,当前教育的问题,并不需要很多的“解答”,而是要“解决”,只有能解决问题的思路才是可靠的、科学的思路。

  本书中关于个性化教育的操作系统部分,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为以“学习状态”为中心的学习质量阶梯体系,从根本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我们的反复实验中,参加实验的孩子不以学习成绩为目标,却都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可以说,在新时期的养成教育理论实践体系指引下,成绩和分数应当是人学习成功之后顺带的结果而已。每年到了揭榜季节,都有很多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的校长向我报告学生中高考成功的喜讯。这样,就是“又好看”(终端考试成功)、“又好吃”(解放了教育者,学生主动学,素质全面提高)的双效教育。

我预测,大约20年以后,在逐步加强中小学职业指导并形成系统和机制后,中高考一定会被其他方式取代。但在未来的20年时间内,我们须在接纳中高考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改革,关键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下决心取消平时的统考,以中高考终端考试为目标,建立新型的教育评价机制。

第二章:回归教育的纯真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

  经常有人问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通常会用四个字来回答----心灵感应。

  这里所说的心灵感应绝非那些术士的通灵术,而是指两颗心灵之间的高度默契。甲骨文中的“教”,右边的“文”中有一个“心”字,现在的汉字经过几次重要的演化后,那个“心”看不见了。从本质上说,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

  其实,对教育本质的解释有很多的说法,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我之所以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感应,是从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角度进行阐发的。相对于西方文化的分析、逻辑、抽象,东方文化则侧重模糊、概括、觉悟,不论东西方文化的区别,仅对“人本身的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似乎又都是统一的,并没有根本的差别,性质相同,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的价值源于天,来自于宇宙这个生生不息的总系统,人的生命意义也就在于认识、顺应以至推动这一进化的过程。而心是人类经过千万年进化后唯一能与宇宙沟通的器官,故而“人因心而知天”。广义上说,人的感觉、思维、言语、行为,都是在“为天地立心(北宋哲学家张载语)”。

  《二十四孝》中有一个“?指心痛”的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参对母亲很孝顺,有一天他去山里砍柴,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等了很久,他还没有回来,母亲急得咬自己的手指,这时曾参忽然感到心痛,知道家中有事,于是急忙背着柴回家。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创造了生,也创造了死。心的第一个层面是“凡夫心”,这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会暴怒的心,犹疑不定、反复无常的心。但此外,我们还有心的本性,这是永恒的,不被死亡以及任何外界事物触及。说到底,心性就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心理学技术,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事实上,感受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才能让生命生动而自由起来。

教育,应当回归到心灵深处

  历史上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词阐述基本的心性。基督教徒称之为“上帝”,印度教徒称之为“婆罗门”,佛教徒称之为“佛性”。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基本的核心,并要求它的教徒用一生演化和体悟这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心性。

  我们的日常生活被种种情绪、思想和欲望所主宰,但有些时候,我们依然能极其清晰、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可能是在欣赏一支美好的曲子时,可能是在宁静的大自然中流连时,可能是品尝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当我们看到雪花翩翩飘下,看到太阳缓缓升起,看到一束光线射进屋里,都可能让我们瞥见自己内心深处那无比宁静和美好的地方。这些光明、安祥、喜悦的感觉,都曾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身处陋巷的颜回,只有粗粮清水但快乐无比;宗教的苦行者,可以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感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幸福。幸福本身不由你获得多少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多少。

  回归心灵深处,说起来简单,其实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的彻底改变,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从关注向外的索取追求到凝神触摸自己的内心生命,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以往我们回避向内看的生活,因为一般人总有种对自己内心的恐惧,更因为我们认为这不重要,我们留恋刺激热闹、嘈杂忙碌的生活。也许,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向内看被认为是一种怯懦和消极的行为,我们埋怨着过于繁忙的生活,但我们继续忙碌着为了能付得起钱去“休闲”。

  相对于教育回归心灵深处的真谛,《现代汉语词典》中,“教育”被解释为“把知识或者技能传给人”,亦即“传道、授业、解惑”的白话文解释,这种解释是苍白的。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

  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从未把孩子看作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因此,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毫不客气地说,如果他们的心灵没有被教育者感应到,一切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教育本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孩子的反叛,往往因为教育者说话太多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效果就不同,很多话都是好话,就是说不到孩子心里去。因为,一句话中,语言只占15%,表情占30%,人的状态占55%。可见,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状态,一个教育者达到了一种较好的状态后,随意说说,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们课题组于2007年10月在1000名中学生中做过一个家庭教育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题目是:你最不喜欢你妈妈的哪种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其中550位中学生首选了“唠叨”。由此推论,“唠叨”很可能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第一难题,解决家长“唠叨”的问题,说大一点,是解决家庭教育困境的一个突破口。

毫无疑问,所有家长的“唠叨”出发点一定是好的,“唠叨”的内容也是正确的。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的“唠叨”为什么会导致孩子如此强烈的反抗呢?

  因为有了语言,我们的知识传承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持久。同时,语言在教育过程中,又是一把双刃剑,善用者可以入心入骨,不善用者可能引起反感甚至直接消解了教育的内容与意义。

  有位妈妈声带出了一点问题,医生强迫她禁声,至少十天不许说话。

  这天,儿子放学回家,进门就嚷:“我恨老师!再也不去学校了!”

  如果平时听到儿子这么说,妈妈一定要严厉地训斥他。但是,这一次她没有这样做,因为她不能讲话。

  气愤的儿子趴在母亲的膝盖上,伤心地哭着说:“妈妈,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错了一个字,老师就嘲笑了我一番,结果同学们都笑我,真没面子!”

  妈妈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搂着伤心的儿子。儿子沉默了几分钟,从妈妈怀中站了起来,平静地说:“我要去公园了,同学们还等着我呢。谢谢你听我说这些事。”

  由于特殊的原因,这位母亲体会到了“沉默”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闭着嘴说话----我们经常说到的“沉默是金”,对教育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嘴巴的品质是耳朵培养出来的。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老师说多少、孩子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可有些老师却无情地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权利。学校需要教的是“学问”,而不是“学答”,上课更多的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教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很多家庭教育的无效,甚至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情绪反感,是因为父母说得太多。学校教育的低效,也来自于老师们一刻不停地耳提面命。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实现“闭着嘴说话”,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尽管这并不容易,但需要我们渐修、渐悟。

  有一个人从不乱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是开会,当绝大多数与会者都踊跃发言时,他也保持沉默。有一位多事者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多事者:“你为何总保持沉默?”

  沉默者:“我习惯于沉默。”

  多事者:“据我了解,你以前可是很喜欢说话的。”

  沉默者:“那只是年少轻狂,总喜欢出风头。”

  多事者:“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改变?”

  沉默者:“你的问题我不好直接回答,我问你,佛为什么会令人尊敬?”

  多事者: “为什么?”

  沉默者:“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保持沉默。”

教育者也应像这位沉默者一样,从“轻狂多言”的“风头”上自然走下来,走到“令人尊敬”的“含蓄”中来

要让孩子敞开心灵,教育者自己必须变得柔弱起来

要孩子的心灵乐于依靠,教育者应有一个美德,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柔弱起来。因为,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弱了,才能缩小孩子的心灵与你的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弱了,才能缩小孩子的心灵与你的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为什么是柔弱,而不是温柔?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说,人活着的时候,浑身是软的,死了才硬邦邦;草木活着的时候,非常细腻,死了才干枯,所以说,坚硬的东西往往是死了的东西,活着的,反而是柔弱的东西。

  对于教育者本身来说,柔弱有两层意思:一是柔软。即放下自己,使自己内心变得柔软,让孩子的心灵愿意靠近;二是示弱。内心强硬者,必然使孩子敬而远之。哪怕你是事业上的强者,在孩子面前不能立即变得柔软,也要示弱。所有教育者,都应当具有像水一样柔弱的品德,柔弱,“莫之能胜也”,柔弱比强硬更让人愿意依靠,更让孩子愿意倾听,愿意对你提供帮助。

  内心柔弱者,流露出来的是高贵柔和的气息,这种柔和的气息,才能把精神的能量渗透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医学院临床专业的课上,教授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一般人认为,当然是越高越好。其实,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渗不进去了,细菌在堡垒后面依然存活。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渗透进去,效果才好。

  很多家长和教师,唯恐在孩子面前不能立威,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无所不知,面对孩子犯下的错误往往疾言厉色,仿佛全天下的真理都掌握在手。 这样的教育者,是让孩子害怕的,而绝不是让孩子亲近;让孩子厌烦,而绝不让孩子信任;让孩子关闭内心,而不是感知到你的爱和鼓励。这样的教育者,无论多么辛苦,有着多么朴素或者伟大的动机,都在从事失败和错误的教育。

  柔和的气息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能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我们的身体柔和了,就更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

我认为,柔弱甚至示弱是一种根本性的教育素养,堪称教育的第一素质。

传递精神能量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有不少教师和家长,与孩子分明日日相处,身体上的距离最近,心灵之间的距离却很远,根本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这样,即使你花最多的钱财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花最多的精力去给孩子“开小灶”,都是无济于事的。

  几年前,北京发生了一幕家庭惨剧。夫妻俩都是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家庭条件优越,但是,他们16岁的孩子却因为忍受不了家庭的压迫以及父母对他交往女朋友事情的强加干预,用菜刀残忍地把父母杀害了。后来法官在法庭上问他真正的杀人动机,他说了一句话:“是因为我的父母亲到死之前,仍然不知道我究竟需要什么。”这句话,我想是他对所有教育者说的。

  无数事实证明,只要让孩子感应到你真的在乎他,他就不会让你太失望。

  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猿猴变成人需要几千年的时间,人变成动物只是一夜之间。”现在地球变暖了,人心却变冷了,这是多么可怕的情况,这也给当下的教育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根本性问题。

  有一位父亲问儿子:“你记忆中最美好的生活片断是什么?”

  儿子毫不迟疑地说:“是那个晚上,我参加完童子军聚会,你来接我回家。在路上,你停下汽车帮我捉萤火虫。”

  事情如此普通,这位父亲已经不大记得了,却成为儿子最美好的回忆。当时儿子知道父亲很繁忙,满以为不会停车的。这是父子在一起的美妙的晚上,父亲的行为是在对儿子说:“我爱你,我在意你,为了你我愿意做更多事。”

  教育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

  友泽是个贪玩的孩子。一次,老师组织学生去郊游,但不巧的是天下雨了,因此活动被取消了。

  友泽感到很郁闷,他怒气冲冲地赶回家。一进门,他甩下书包,一头倒在床上,不说一句话。父亲见了,决定和他谈谈。父亲用手拍了一下友泽:“你看上去很不开心,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可以跟我说说吗?”

  于是,友泽把郊游的事跟父亲说了一下。

  父亲听他讲完后说道:“这雨什么时候下不好,偏偏这个时候下。”

  友泽紧跟着说:“是啊,为什么现在下呢?”

   双方沉默了一会,友泽说:“哦,这次不行,可以等到以后再去。”显然,他平静了许多。在下午余下的时间里,他再也没有发过脾气。

  通常,只要友泽气愤地跑回家,他的这种情绪就会影响全家人,使每个人都不开心。这种情况一直会持续到深夜,直到他睡着后才算结束。没想到,今天父亲的一席话竟使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无声的行动有时能与话语一样重要,起到交流的作用,更能够体现对孩子的爱和赏识。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我们可以做的最伟大的事情,莫过于让别人知道他们能够爱并且被爱着。在交流中,无声的行动有时能与话语一样重要,起到交流的作用,更能够体现对孩子的爱和赏识。

  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要从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

  记得陕西有一位特级教师请教我,他们班上有六十多个孩子,怎样才能做到一视同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

  我告诉她,我们做过一次调查,从以往的教育经验来说,理想的班级人数是15,也就是说,再优秀的班主任如果仍然用大脑关照孩子,最多只能关照到15个。很多家长深为忧虑,每个家长都希望班主任能关照到自己的孩子。但当前班级人数设计的现状是越来越窘迫,所谓的“好学校”更是变本加厉,最多的班级人数据我所知已经达到75。我向她提出建议,如果不能改变现状,不妨用心灵去感应每个孩子,以往我们都是用大脑教育孩子,所以只能关照到15个孩子,如果我们用心灵去感应孩子,那么即使是75个孩子,我们都可以用心灵感应到、关照到,当每个孩子都能感应你的心灵,教育就开始实现了。

  我们平常说一个人有气场,就是指这个人的能量在扩散、传递给周围的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能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我们每年要接收和改变很多所谓有了“网瘾”的孩子,发现这些孩子身上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的心灵是冰凉的,没有在家庭或者学校中得到温暖。所以我们经常说,他们的心灵实际上每天在街头流浪,自然就到虚拟的空间里寻找慰藉了。

  事实上,经过几年下来对“网瘾”孩子的调研和调整,我可以很明确地说,网瘾根本不是教师和父母的对手,我也反对把这个网瘾问题归结为心理疾病,只要我们的孩子每天在家庭和学校里得到精神能量的补偿,一切问题都会变得简单得多。

把我们心中的能量通过一种管道输送到孩子的心里去,每个孩子的心中一定是春意盎然。我经常呼吁天下的母亲,无论再忙,每天都应当回家做一件事情:毫无怨言地做一顿晚饭,这顿晚饭里隐藏着丰富的精神能量。现在的母亲,特别是每天上班忙碌的母亲,经常忽略或者借口工作忙,甚至即使好不容易做了一顿饭,却满腹牢骚。孩子和家人,得不到精神的滋养,走出家门,实际上他们的心灵是饥饿的。

精彩的教育,是传递精神能量

教育是一种大爱,它的使命就是把精神能量传递给孩子。这种传递其实并不需要多么高明的技巧,多么深刻的理论指导。任何一个家长,任何一位教师,只要希望向孩子传递正面和强大的精神能量,都一定能做到。它甚至比学习那些复杂的教育技巧更为简单。王娜老师是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的成员,她是来自一线的优秀青年教师,对传递给孩子精神能量有着深刻的体会。

  王娜老师所在的学校六年级有个学生谷满月,是单亲家庭,和妈妈一起过。她四年级时,妈妈不幸出了车祸,一条腿被截肢。谷满月挺坚强的,一个人照顾她妈妈一年多。但是她很自卑,性格很忧郁,甚至有些古怪,在 班里人缘不好,很不合群。

  王娜老师找来谷满月的作文本,看到一篇孩子描写自己现实生活的文章:妈妈的脾气极其暴躁,一点点小事都会暴怒,而所有的怒气都会发泄在她身上,有时会骂她打她,她有点承受不了了。课间王娜老师托一位同学告诉谷满月,让她中午放学后到办公室来找自己。下面是王娜的述说:

结束了一上午的课后,我回办公室整理教材。“报告。”很小的一声,我抬头看到了一个黑黑瘦瘦的、有些紧张的女孩,这就是谷满月了,我马上请她进来。
  “王娜老师,您找我有什么事吗?”她小声地说。
  “没事,就是想和你聊聊,还想请你吃饭,同意吗?”
  她很惊讶:“请我吃饭?真的吗? ”
  “说说,你喜欢吃什么?”
  她有些兴奋了:“真的吗?随便,我吃什么都行的。”
  “当然,那咱们这就出发。”
  途中,她显得很兴奋,不时和路边放学的同学主动打招呼,当同学们问她:“你去哪啊?”她就很大声地答道:“王老师请我吃饭!”这么开朗,和我了解到的她的性格不太相同啊。
  路上我们聊了起来。
  我说:“听说你和妈妈一起过是吗?她现在怎么样了?”
  她说:“我妈还那样,只能一条腿动。”
  “那去医院看过吗?还有希望吗?”
  “去了,去年就问过,医生说要装假肢,很贵的,我妈就一直待家里,不过我每天都会给我妈揉腿按摩,那样可能有好处。”
  “那家里现在生活靠谁给钱呢,你爸爸还管你们吗?”
  “我爸以前还管,可是最近一年就不管了,没有音讯了,现在我舅舅有时给点钱。有时放学,我也会在路上捡一些瓶子带回去,周末可以捡很多卖钱,平时我们也不花什么钱,街坊们有很多卖菜的,每天会给一点的。”她说得很兴奋,可是听得我想哭。
  “对了,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和我妈的。”
  “我今天看了你的作文,你不会介意吧?”
“没事的!”
  “我看到你妈经常会打你,骂你,你不会怪她吧。”
  “不会的,我不怪她。”她犹豫了一会儿 ,“有时也会有那么一点。”
  “理解你妈妈吧,她比你更痛苦。”
  “我知道,那次她嫌我干活没干好,就骂我打我,打完我以后,又抱着我哭,哭了好久,我知道她心里很难受的。”
  我无语,心里很沉重。
  说着到了餐馆,点菜时,我们互相把菜单推了几个来回,她坚决让我来点,说自己不会点。点完后,我们又聊了几句。
  我问她:“那平时你和妈妈在家,吃饭怎么解决?”
  她很自豪地说:“我做啊!”
  “啊,你会做饭?都会做什么?”
  “做米饭,炒菜,蒸馒头等等,一般的都会做。”
  “哈哈,你太厉害了,比我会做的都多。”
  “开始时我也不行,我妈就一点一点地在旁边教,慢慢的,就熟练了。”
  一中午的时间很短暂,而我心里很沉重,谷满月才十二岁,可是肩上的压力太大了,照顾母亲,料理家务,捡废品挣钱,还有自己的学习。我想帮帮她,她需要增强自信。
  之后,学校先后开展了“给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做一顿饭”等孝敬父母的活动,收到了家长们的强烈反响。经过体验,同学们懂得了化为行动的孝心,更理解了谷满月的不易。同时,学校全体师生开展了“为谷满月同学献爱心”活动,成立了爱心小组,定期到满月家帮忙干家务。2005年5月,在我校举行的评星活动中,谷满月以绝对的优势被光荣地评为校级“孝心星”,照片被挂在学校“我是一颗明亮的星”展板的正中间。这些,成了谷满月生活和学习的不竭动力。后来,老师们都反映,满月各方面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比原来开朗多了,总是面带笑容,自信得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班集体的事情更是抢着干,学习也变得劲头十足,开始敢于和同学们讨论问题,也敢于和老师亲密交流。看到满月的变化,作为老师,我们倍感欣慰。当然,满月也成了我办公室聊天的常客,一直到毕业。
  现在,满月已经毕业了一段时间,我相信,无论她以后干什么工作,都一定会把互爱的精神传递下去,我对她有信心!

让孩子感受到精神能量,不仅是让孩子知道你在关心他,而是你真正理解他,知道他的难处,了解他的希望和梦想,鼓励他;让孩子从教育者身上知道,人有尊严,有力量,可以突破面前的一切困境。而且,人们互相的善意和爱,能让人焕发出特别的光彩。

  医药上有一种安慰剂,其实本身并无特别药效,但是经过医生对病人的暗示,不少服用安慰剂的人能够霍然而愈。人的精神力量之强大,可以实现奇迹。精神能量不是安慰剂,更无需欺骗,只要教育者将自己的善意、沉着和关怀传递给孩子,孩子就能吸收并发挥这些伟大的力量,他会变得强大,有安全感,充满自信。而这些,比一个孩子某一次考试的成绩,上了某个好学校要重要得多,也比任何知识和技能的传递都关键。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不少成绩好的孩子其实也厌学。厌学与成绩好坏没有必然的关系。那些厌学的“好孩子”可能更快掌握了考试的门道,更多知道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伪装自己本心的技巧,但他们的心中对学习同样是抵触的,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虽然看似学习得不错,但是内心却是冰冷的,甚至是缺乏安全感的,需要在别人不断的夸奖声中才能找到一些学习的动力,但是一旦出现了批评和质疑,他们的内心便无法承受。不少看起来优秀的好孩子突然之间成绩一落千丈,教育者们往往从学习方法上去狠抓,从老师、同学关系上去想办法,但是却忽略了对孩子内心的关照----当他的心已经感到恐慌,学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

教育就是一种灵动的气韵

  “气”在中国文化史、科技史、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在教育上,却很少人引用这个概念。其实,教育的过程恰恰也是运气、然后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的过程。气顺则人顺,气和则人和,人都是在一种生动的气韵中生活、成长的,因此,为孩子提供一种气韵生动的“场”,是孩子的心灵得以滋养的唯一途径。甚至可以说,平静而生动的气韵是培养孩子美德的大格局。

  收敛为一股气息、气韵,首先要从人的心情谈起,因为心是“气韵”的生发之源。所谓心情,心是心灵,情是情绪,情绪是心灵的外在展现,因此,也可以从把握人情绪角度,理解人的心灵。回归教育的纯真,就是以自己的平静心情,培养孩子的平和心态。

  对于教育者来说,更需要静心、收心,需要控制情绪,否则,再好的教育内容在坏情绪的作用下,都会变得令人生厌。教育者之美,不在于外貌,而在于“平夷”的美好心情。

《关尹子》中说:“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情感、情绪就像水流动时的波浪。人的意愿和愿望,就像水的流动,形成了一定的趋向,有一定的态势(动能和势能)。而“性”像水一样,是人的本能、需要。

控制情绪是教育者的基本功

  教育者情绪化,是很常见的事,也是消散人的“气韵”的第一大敌。但人的高明在于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伟大。”人内在的不自由,通常是被来自内心的不良情绪左右,这些不良情绪在生活中时时涌现。实际上,情绪一坏,一个人就在心理力量上被解除了武装,坏情绪更会伤害别人。

  有一个男孩很任性,常常对别人发脾气。一天,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你每次发脾气时,就钉一颗钉子在后院的围墙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发了37次脾气,所以他钉下了37颗钉子。慢慢地,男孩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一颗钉子要容易些,所以,他每天发脾气的次数就一点点地减少了。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了。

  父亲告诉他:“从现在起,每次你忍住不发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颗钉子。”过了许多天,男孩终于将所有的钉子都拔了出来。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后院的围墙前,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是现在看看这布满小洞的围墙吧,它再也不可能回复到以前的样子了。你生气时说的伤害别人的话,也会像钉子一样在别人心里留下伤口,不管你事后说了多少句对不起,那些伤痕都会永远存在。”

  这个故事我们经常说给孩子听,其实教育者自己需要首先牢牢记住。不少家长跟我反映孩子的问题,说着说着情绪就很激动。他们也会反省自己,但往往是轻描淡写地说:“我这个人情绪上来之后就控制不住。”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不声色俱厉地说,孩子就记不住。但是孩子的自尊心远比家长和们想象的要强,如果一个家长情绪失控,口不择言,对孩子的伤害往往会是根本上的,甚至会让孩子产生终生的自卑感和负罪感。孩子的心灵是柔软的,如果一开始的成长就是一面布满了漏洞的墙,他也许需要用一生的力量去修复那些伤害。

  静水流深,除了湍急的水流有力量之外,看起来平静的水流更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暴跳如雷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孩子在最初的恐惧之后,接下来考虑的就是如何逃避,甚至会毫无心理障碍地撒谎,推卸责任。我相信,当严厉的家长和老师们看到孩子们从恐惧到无所谓,再到不屑时,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事实上,人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一般来说,控制不良情绪的主要方法有转移、分散、弱化、宽容、解脱、升华和表达几种:

  转移。就是将注意力从引起不快、焦虑、痛苦等不良情绪感受的事物上转移开,可以转向自己喜欢做的一件事。当发现情绪之魔要找上自己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离开现场,干点无关紧要的事,跟别人聊聊天会是一个很好的转移方式。

  分散。是在同时面临多种不良情绪时,把引起烦恼的源头分散开来,各个击破。在烦恼的时候,往往更容易把烦恼的事情联系起来,而这会加深烦恼的程度,不利于摆脱不良情绪。所以,越是烦恼的时候,越要一个个地对付,以免陷入夸大问题的境地。

  弱化。就是不作为的方式,不记忆、不思考、不想烦恼。有人说,把烦恼写在沙滩上,让它随着大海的潮涨潮落而去,确实很有道理。越是对烦恼的事情念念不忘,越是重视它,就越不能摆脱它的束缚和控制,只有让它自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时,才更容易摆脱它的控制。

  宽容。是指在生气的时候,学会体谅别人。生气,其实是因为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所以原谅了别人也就是饶恕了自己。有的人因为别人的一个错误而厌恶他的一切,甚至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如果能够多一些宽容和体谅,就可以避免很多不愉快。

  解脱。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令人烦恼的问题。“存在就是合理”,很多事情虽然让我们觉得别扭,但它既然存在了,就有存在的原因。徒然为一件事情的存在而烦恼,不如去从更深、更高、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它、理解它,跳出它的圈子,使精神得到解脱。

  升华。就是利用强烈的冲动,把情绪往积极的方向引导,使情绪有建设意义和价值。对待别人的嘲讽、讥笑等,最容易产生激烈对抗的情绪,可是这种情绪只能破坏和对方的关系,而毫无建设性。只有化之为发愤努力,用行动来让别人改变他们的态度,才是最佳选择。

  表达。就是找别人谈心或写到纸上,把自己的委屈、烦闷、气愤和申辩等都说出来或写下来,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或许,上面的方法你还是觉得太过理论化,那么还有一种方法更简便些,就是行为塑造法。因为行为也可以影响情绪,比如,你强迫自己微笑,立刻就会有几分快感。所以,你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提出硬性规定,让自己每天面对别人----包括你最讨厌的人----的时候都面带微笑,遇到难题的时候也必须微笑。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值得 烦恼的,很多人也不像你想的那么讨厌,很多事也不像你想的那么难做了。

  心情好,其实不需要理由,人与人之间修养的差距,有时候就是看如何解释不利事件。在一流的教育者眼睛里,每个孩子都是顺眼的,如果看到某个孩子某个方面不尽如人意,应该想到这样一句话:看孩子不顺眼,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

注重心情的教育,才有美好的教育,才是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一位教育家说:“我想要你将每一样东西都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如果爱与逻辑之间有任何冲突,那么应该由爱来决定,不应该由逻辑来决定,如果头脑和心之间有任何冲突,必须先听心的。”教育者,首先应该打开自己的心门,然后用自己的心灵去沟通、打开孩子的心灵,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我们知道,人的心情好了,工作与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人的一切创造都是在自由的心态下发生的。孩子也一样,如果心情好,到了学校后,整个身体的细胞是开放的、舒畅的,保持这样的状态去学习,学习就变得快乐;反之,如果孩子的心是灰凉的,大脑的潜能就被禁锢了,主动发展的欲望随之就失去了。

  在浮躁的社会中做优秀的教育者,更需要一份心境上的平静。以平静之心面对孩子,坚守教育的纯真,将一切教育的期待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以气养气。因为,在平静的背后,孩子的成长空间才能得以充分拓展。

第三章:全面依靠孩子

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很奇妙的是,一旦建立了保护孩子主动性的信念后,教育者表现出来的教育素养就是“无为”,因为只有真正做到无为,才能切实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20世纪80年代,中国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条总结:

  1.美国孩子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掉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孩子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是: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才举起右边的一只;幼儿园的孩子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的孩子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孩子,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考察团写道: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将近三十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两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中国和美国教育考察团的预言都错了。

  当然,我不认为培养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两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就是教育的成功,我对美国教育也有过实地考察和研究,也并不认为他们的教育比起我们有多强。但是无论这个故事是否属实,这个“黑色幽默”却给了我们一个问题需要反思:敢不敢彻底给孩子松绑?为什么孩子是可以依靠的,而且是可以彻底依靠的?

  我有幸结识了积极推动中国教育变革的郭思乐教授,了解到他倡导的“生本教育”,我曾应郭教授之邀到广东的各生本教育实验学校考察、研究与演讲,与郭教授成为忘年交。

  郭教授对我颇有勉励与指点,他曾发给我短信说:你自是,聪明之极,不可思议,跟着你,年轻的鹰,走在教育的霞光里。而实际上,郭教授所达到的境界极高,他所提出的“生本教育”理论代表着中国教育前进的方向。其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全面依靠孩子”, 与新时期养成教育的观念不谋而合。全面依靠孩子,就是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育者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孩子的“学”,教育者则要“退后”。教育者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孩子自主学习。这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彻底颠覆。

记得有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

  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

  “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

  “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 个3是15,等等。”

  这一段小小的对话,体现了郭思乐教授“全面依靠孩子”的大智慧。无独有偶,我后来观察研究了近年来被教育界奉为榜样的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发展思想,至少在全面依靠孩子方面与生本教育理论是相通的。在杜郎口中学办学模式中,其教学发展原则正是“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该校校长崔其升提出:“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这段话很精彩。

  但是,据我的观察与多次听课观摩,杜郎口中学甚至著名的江苏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的“依靠”还是不够彻底、不够全面的,在课堂上,依然可以看到教师的“有为”和“雕琢自我”的痕迹。除了教育观的变革不够彻底,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理念本身没有系统化,没有系统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机制。

在教育过程中,很多的教师和家长根本不敢“放”,也就是即使知道了“依靠孩子”的重要性,但由于被惯性思维的力量所控制,“放”而不下,结果导致虚伪的“依靠”。我认为,教育观念的变革需要彻底,不彻底不如不变革。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

有南方或者东北地区山地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种植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牵好的线索和格子,整齐地种植到水田里。这个方法在我国沿用了大概三千年。这个方法的缺点一是劳动强度大,一个成年劳动力一天最多能插一亩地;二是水稻产量低下,因为受力不同,所以秧苗深浅不一,导致很多秧苗要挣扎很久才能正常生长。

  20世纪,我国开始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应用抛秧技术,把培育好的秧苗“随便”地扔到水田里,让秧苗自然生长,结果彻底解放了生产力。按照国家科技部的资料分析,抛秧至少有以下优点:

  1.操作灵便,不受田地大小限制。

  2.省工、省力、省时。抛秧比人工插秧提高工效近10倍,作业效率高,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经济。据说,一个小孩就能一天抛秧10亩水田。

  3.抛秧具有分蘖早发优势,不缓苗,返青快,秧苗入土深浅适宜,低节位分蘖,根系发达,生长旺盛等特点。由于地表的热、肥、水、气候等环境优越,抛秧入土深浅适宜,因此,抛秧分蘖节位低,发生分蘖多,而人工插秧入土较深,分蘖节位较高,平均要比抛秧提高2个节位,且分蘖数量少。

  4.增产增收,经济效益显著。抛秧地块通风、透光好,病虫害少,而且不用缓苗,有效成熟穗多,所以产量高,效益显著,一般可增产14%左右。

  其实,教育也需要“抛秧”,我们人为控制孩子的生长,就等于执著地“插秧”,而依靠孩子自主发展,就等于无为地“抛秧”。

  作家冰心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这应当是现代教育变革的总纲领。我们不妨先说说孩子的内心世界,所谓内心世界,就是各种影响孩子行为的心理要素的总和,研究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正确把握教育的真谛。

  人的内心世界由人的个性、需要、价值观、态度和动机等几个要素组成,前三个要素影响和决定了人的态度,态度是它们的综合与代表,所以态度是内心世界各因素的核心。态度跟外界诱因结合就产生动机。在外界时间、地点、条件都适合的情况下,动机就变成行为。我的老师、教育家杜和戎曾为此绘了一个图:

人的行为发展模式

人的主动发展,其内心世界的关键是态度,而态度的核心是“自主选择”,这是最能体现人的主动性的成分,是人作为万物之灵最值得引以为豪的一个因素,我们不妨把它叫做人的“魂儿”,我们平时讲某某“像丢了魂儿似的”,指的就是他失去了自主选择。

  现代教育中,必须先承认这个“魂儿”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孩子自主发展的线索,才能从教育的困局中解脱出来。“抛秧”的做法,就是赋予秧苗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其按照自身的生长规律自由自在生长。按照人的内心世界的规律,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我们赋予其“自主选择”的机会和可能,使其按照自我期待来要求自己。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秧苗和人还是有区别的,秧苗是植物,外在因素比较简单,而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复杂的社会属性及环境也将从他律的角度对人产生影响,但两者相通的一点是,使其自由生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孩子能不能惩罚?

人只要实现了自觉管理,就会为自己而努力,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孩子建立起了责任心,就很有可能迁移到学习上来,就会逐渐明确:我为自己上学。

  这正是我们教育者梦寐以求的,引导孩子喊出“我为自己上学”这个心声的秘诀,就在于培养和巩固孩子的责任心:

  首先,责任心萌芽于“拥有自己的秘密”,先贤曾说:“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其次,责任心稳固于“在错误中受到惩罚因而内疚”,因此,教育也需要惩罚(并非体罚)。

  允许孩子有秘密,除了尊重孩子的隐私是教育者的基本道德以外,更加重要的是??没有秘密的孩子,心灵世界是单调的、狭窄的。

  允许孩子有秘密,是帮助孩子走向独立的踏脚石。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理正是走向独立的要素。秘密往往与责任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

据《信报》记者杜丁调查撰文,大多数家长都偷偷翻看过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日记。一项专项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孩子都强烈反对父母的这一行为。

有一位15岁的女孩这样写道:“有一个星期天,我痛快地玩了一天,因为一个星期的紧张学习使我头晕目眩,两眼发花。可是,我玩累了回来时,发现我的书包被翻过了。于是,我立刻想起了书包里的日记本。果然,日记被妈妈翻看了,并且写了留言。虽然她向我道了歉,但这道歉又有什么用呢?日记写的是我心中的秘密,是我从来不肯泄露的私事,我从没对父母说过,可妈妈竟查了我的书包!

  “我又羞又愤,决了堤的泪水发狂地流!我真想大声对妈妈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母爱,这是母爱吗?伟大的母爱,是了解、关心和爱护呀!我真想冲出家门,去远方,甚至想到了死……”

  有一位孩子为了防备父母偷看日记,准备了两个日记本,一本是写给父母看的,净是要好好学习之类的话,另一本则是自己真正的心里话。当妈妈打开孩子的日记本时,上面写着:妈妈,我知道你要看我的日记本的……

  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应该让每个家长和老师深思。家长们的误区在于,以为自己是“过来人”,孩子还小,不知道保护自己,所以要查看日记,以“随时掌握孩子的动态”,“防微杜渐”。有的老师让孩子交日记,可想而知,这些所谓的日记不是编的,就是装模作样的。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摸索、碰撞,在这个过程中知道问题的边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粗糙的插手,都会让孩子在自己找寻坐标的过程中感到被监视,甚至感到羞辱。

  惩罚是必要的,就是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多年前我曾经力促孙云晓教授写一本关于自己教子经验的书,后来就有了《我要做个好父亲》这本独特的书。孙老师的女儿孙冉我也熟识,由于得到了民主的教育,发展很好,没有上过名牌中小学,却靠自己努力考上了复旦大学,现在已在一家国家级的新闻单位做了记者。在这本书中,孙老师讲了一个关于责任心培养的故事:

  以前,每天早晨他都会催女儿起床,可女儿总是不情愿地说:“再待会儿。”如果真迟到了,她又会抱怨父母不把她拽起来。之后,孙老师就决定让女儿自己对自己的事负责,让女儿自己定闹钟。有一次,闹钟响了,她把闹钟一按又睡了,结果一觉睡到十点半,受到老师的批评是自然的了。可她又不能怪父母,因为她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从那以后,女儿就摆两个闹钟在房间,叫自己起床。终于,她不再需要父母催促,而且学会了自己整理床铺、准备早餐。这是她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的基础,而这正是在增强了责任心的前提下实现的。

  孩子由于年幼,缺乏知识和经验,经常会有一些过失,这并不奇怪。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且要承担责任,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有一个故事:

  里根11岁时,一次踢球把邻居家的窗玻璃打碎了,邻居要他陪12.5美元。他只好回家找爸爸。

  爸爸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让里根自己想办法。里根很为难地说自己根本没有这么多钱,爸爸就借给他12.5美元,并告诉他一年后偿还。此后,里根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 美元,还给了父亲。

  后来,里根回忆说,正是通过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懂得了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一般来说,孩子有过失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给予自觉的机会,可能会吃一堑长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有可能使孩子刻骨铭心,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近年来,“赏识教育”盛行,不过清醒的人都知道,单纯的赏识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

  在教育的十八般武艺中,惩罚也是很必要的,因为人的发展是艰苦的,是“先痛然后快乐”式的不断自我更新。但这里所说的惩罚不是教条,更不是单纯的打骂,而是以民主为内核精神的自我惩罚。

有人说,惩罚教育会使得亲子或者师生关系变得紧张,那我们可以反问:溺爱、放任不管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关系吗?惩罚的目的不是惩罚本身,而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克制“以自我为中心”意识的膨胀。

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

我们可以假想自己只有一只手,于是在孩子面前,我们成了需要他帮助的人。结果,孩子不仅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事情,而且还能在帮助你的过程中独立起来。

  很可惜的是,在独生子女这个人类史上的奇迹面前,我们的教育者恨不得长出三只手、四只手来,结果大幅度延迟了孩子的自主与独立。人是在自主活动中获得觉悟的,因此,教育者的一个善行就是:最好少一只手。

  卢梭曾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这话不敢说是真理,但它发人深省。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者,是不是做得过多了呢?孩子们常常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是为了教育者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的“做”当真不如“什么也不去做”!

  法国作家福楼拜到五六岁时才逐渐学会说话。上小学以后,也总是学不会写字。当外科医生的父亲,看到小福楼拜的学习成绩一点儿也没有长进,认为他是个“笨儿子”。事实上,福楼拜的学习成绩确实不好,只勉强接受了义务教育。以后,尽管福楼拜多次努力,想考进高一级的学校,但都因为考试成绩差,没有被录取。不仅如此,每次考试时,他的癔病都要发作一次。

  福楼拜的父亲为他的学业和前途感到忧虑。想让福楼拜继承他的医生职业,为此,父亲整天不离左右地看管福楼拜用功学习,可是,福楼拜的学习没有一点儿进展,成绩还是很糟糕。福楼拜18岁的时候,当父亲知道福楼拜没有要做医生的愿望时,要求他去巴黎学习法律。

  有一天,福楼拜的癔病又发作了,他倒了下去。这年,福楼拜已经23岁了。父亲为了给福楼拜治疗癔病,就不再督促他学习,后来父亲渐渐对福楼拜的前途丧失了信心,干脆放弃了对福楼拜学习的期望和要求。福楼拜在精神上摆脱了一切束缚,这时,才发挥出他潜在的才能。

  福楼拜闭门不出,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常常沉迷于文学与幻想之中。在灵感的启示下,福楼拜接连不断地创作出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广泛的社会性、具有文学价值和欣赏品位的作品来。虽然写得慢,但是他的创作热情很高。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用了6年时间写成。在创作《圣安东尼的诱惑》时,福楼拜多次改变构思,推敲主题和立意。出版定本时,已经是在他开始着手写作这本书的25年之后了。

  当父亲“什么也不做”的时候,福楼拜成功了!值得反思的是,福楼拜的成功并不是父母教育的结果,而恰恰相反,是在他成为一个没人管教的“自由人”以后,自身的文学潜质得到了超常发挥的结果。而在中国,多少教育者千方百计地尝试使孩子成才,多少家长殚精竭虑、不辞劳苦,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和爱好,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管教、指导孩子,但往往不但没有效果,甚至还不乏悲剧性的例证。过度教育导致事与愿违,一部分原因就是教育者不仅用双手在护佑孩子,甚至恨不得多生出几只手,多长出几双眼,死死盯住孩子,让孩子能顺利走向教育者设想的未来。

  “少一只手”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也许你会发现,孩子收获的,比你期望的要多得多。

放下自我,敢于“装傻”

教育者要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关键是放下自我。

  佛经里说:“放下执著,就成为阿罗汉,放下分别,成为菩萨,放下妄念,成为佛。”这对教育是有重要启迪作用的。教育者的美德是由放弃自我而成的,比如放下我们固守了很多年的师道尊严。

  “放下自我”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很难,要能做到真正的“无我”,把自我缩小到比尘埃还小,镶在孩子的眼睛里,而且孩子也不会感觉不舒服。

  所谓放下,主要是两点:一是放下面子,向孩子学习。一旦有勇气向孩子学习,你将收获到的是孩子自己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呢?二是放下虚荣,有困难问孩子。一旦有困难找孩子,哪怕是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当你请教孩子的时候,他或许会给你一个奇迹般的答案----比任何高明的教育家告诉你的答案要精彩、绝妙。

  向孩子学习,不仅仅是对教育者的要求,还有其时代的必然原因。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著作《文化与承诺》中所描述的 “并喻文化”现象正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喻文化”,就是指两代人互相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是相对于“前喻文化”和“后喻文化”而言的。简单地说,“前喻文化”就是新一代人向老一代人学习才能生存,“后喻文化”,即老一代人需要向年青一代学习,社会才能进步,而“并喻文化”中,孩子们常常是生活中的老师,作为孩子的教师,在科技知识和文化信息方面不如孩子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教育者是孩子的学生”,这不是一句夸张的口号,而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孩子对教育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涉及事物的好坏、对错判断的价值观方面;二是孩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消费的看法以及审美和生活情趣方面;三是在对数字化电子产品的使用和对文化新潮流的了解上。

据我的观察,相对于刚刚入门的教育者而言,那些似乎有着传统丰富经验的教育者更加难以放下自我,因为他们更加沉迷于显示自己的丰富学识。在家庭和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教育者,他们知识渊博,知晓深刻的人生道理,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大,在孩子面前俨然是权威,孩子在权威面前,除了敬佩以外,只有听命的资格,根本看不到自我。坦率地说,就教育而言,我宁愿我们的教育者在孩子面前是无知的,只是虔诚地向孩子学习,那样也能激发孩子主动发展。但这似乎也不理想,因为教育者没有足够的知识修养,很难做到从容有度,违背了教育的“双基”要求。

  这方面,老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在他的《道德经》中,有一个词使用极为频繁,那就是“若”。比如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等等,这个“若”,一般翻译为“就像”,按照易中天先生的解释,是“装”的意思,老百姓要“装蒜”,为政者要“装”,则叫“韬光养晦”。

  我认为,这个境界对于教育者来说也很形象,那就是要“装”,叫“装傻”,特别是对于娴熟的、经验丰富的教育者来说,学会装傻,是放下自我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其实,在生活中,那种看似后知后觉、实则不断超越自己的“傻子”比一些聪明人更让人敬佩,这样的“傻子”从不认为自己聪明,甚至认为自己很笨,所以,要么努力笨鸟先飞,要么虚心学习以求精进,最后终成大器。

  自以为很幸福的人,一定是幸福的;自以为聪明的人,通常是愚蠢至极的人,因为当你自以为很聪明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开始不能自已,周围的人将离你很远。

  每一个人在不同时空之下,都可能自以为很聪明,自以为可以取得天下,自以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掌控自己的手心里,自以为匹夫不可夺志,自以为……

  鲁迅说:“世界上的事是傻子干出来的,那些聪明人为着名利而来,干了不光彩的事情,把世界推向黑暗深渊,结果他们也跟着沉沦,而世界依然在傻子手里,推向前进,世界是傻子的世界啊。”人的傻有时候是必要的。

  勇于做“后知后觉者”,在孩子学习时,务必缓“说破”,给孩子自由的思考空间,甚至敢于装傻,虽然暂时会觉得丢了一些“面子”,而实际上,孩子将因此获得智慧,而教育者将获得最终的成功,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教育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教育者放不下自己的权威、尊严,认为自己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孩子强,才能树立权威。这既是个理念误区,也是个巨大的心理障碍。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这样,即使获得了尊重,也是带着负面的尊重,总有一天会被孩子抛诸脑后,真正的“权威性”是等孩子长大后回想起来的“权威性”。

理想教育永不过时

理想的三个层次

理想牵引越早越好,教育者要尽早在孩子的内心装一个发动机。

近些年来,很少看到人谈理想教育了,因为人们认为它听起来很空洞、概念化。

  其实,理想教育永远不会过时,不管孩子是做事还是学习,其兴趣和热爱乃至激情通常来自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

  理想是一枚深藏的火种,可以抵御黑暗,度过艰难。在见不到光的日子,人的心灵也有来自理想火光的照耀,更能在坦途中提供能量。20世纪的上山下乡运动,大量的孩子与书本隔绝,与正常的学习机会绝缘,但是在若干年之后,这其中依然出现了名震中外的教授、杰出的作家、成功的商人……他们各有禀赋,但是禀赋绝不是决定他们成功的根本,他们和其他聪明的同龄人最大的区别是,他们的心中有这枚火种,这团火可以让他们不放弃,让他们在有第一个机会的时候就被照亮,让他们在最晦暗的日子里也能学习和有所收获。

  理想教育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有机系统,人的动力分三个层次,呈阶梯状态有机存在。

  第一层次:生活理想。

  首先是物质上的要求,当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会感觉到对物质最强烈也是最真实的渴望,这种动力经常转化为对金钱的向往。这种动力最为基本,但力量最为强大。比如,农村孩子为了改变家族的命运,为了过上富足的生活,刻苦求学,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非一般城市孩子能比。其次是对爱情的要求,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以后,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爱情的动力能让人充满激情与热爱。不过这个层次的理想容易腐蚀人,使人沉迷。

  第二层次:职业理想。

  职业,就是将来要做怎样的事情。当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确定以后,再大的困难他也会试图克服,并且不容易放弃,也不容易被其他因素所诱惑。初中以上的孩子,要让他热爱学习,通常要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引导,激发起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过这个层次的理想有可能影响人的全面综合发展。

  第三层次:社会理想。

  这是指一个人的抱负。我经常讲到一个故事:

1978年,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亨利-摩尔接受访问:“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想必您已经知晓生命的秘密,能不能告诉我们那是什么?”这位作品中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老人停顿片刻,微笑着说:“生命的秘密就在于,在年轻的时候就确认自己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一个在你有生之年需要用全部时间和全身心去完成的任务,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必须是一个你无法实现的任务。”

  这个层次的理想也有不足,有可能被意识形态化。

  不同层面的理想不分高低,都很好,但都有缺陷和不足。不过,一个人如果没有大理想,就没有气势;没有中理想,就会缺乏计划性;没有小理想,就不会勤奋。因此,理想牵引越早越好,教育者要尽早在孩子的内心装一个发动机。

  理想不分国度,在美国精神中,理想的光芒同样熠熠生辉。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给他的一对女儿写了一封信,有一段是这样的:

有时候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得不把青年男女派到战场或其他危险的地方,然而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要确保师出有名,我们尽了全力以和平方式化解与他人的争执,也想尽了一切办法保障男女官兵的安全。我要每个孩子都明白,这些勇敢的美国人在战场上捍卫的福祉是无法平白得到的:在享有作为这个国家公民的伟大特权之际,重责大任也随之而来。
  这正是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外婆想要教我的功课,她把独立宣言开头几行念给我听,告诉我有一些男女为了争取平等挺身而出游行抗议,因为他们认为两个世纪前白纸黑字写下来的这些句子,不应只是空话。
  她让我了解到,美国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不断让它变得更好,而让它变得更好的未竟工作,就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是我们交给孩子们的责任,每过一代,美国就更接近我们的理想。
  我希望你们俩都愿接下这个工作,看到不对的事要想办法改正,努力帮助别人获得你们有过的机会。这并非只因国家给了我们一家这么多,你们也当有所回馈,虽然你们的确有这个义务,而是因为你们对自己负有义务。因为,唯有在把你的马车套在更大的东西上时,你才会明白自己真正的潜能有多大。
  这些是我想要让你们得到的东西:在一个梦想不受限制、无事不能成就的世界中长大,长成具慈悲心、坚持理想、能帮忙打造这样一个世界的女性。我要每个孩子都有和你们一样的机会,去学习、梦想、成长、发展。这就是我带领我们一家展开这趟大冒险的原因。

从奥巴马的信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作为他一位父亲对理想与责任的深刻理解,人必须在承担理想与责任的过程中,才能认识、激发自己的潜能,责任心、爱心的培养,是开发潜能的必要条件。

目标管理

理想教育的第一个要求,是引导孩子形成目标管理的习惯。

  没有目标的努力是没有实际价值的,而没有目标的指引,孩子的潜能是无法释放的,所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应当从目标的确定开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之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涉水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条海峡的妇女,这名妇女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名女性。

  15个小时之后,她很累,身体也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

  几十分钟之后----从她出发算起15个小时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又过了一个小时,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 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对于费罗伦丝?查德威克,目标的根本意义是确定奋斗的方向,并具体化为自我评价。而通过一段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稳定水平,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小的量变的积累会出现大的质变,这是客观规律。这就是人的发展处于螺旋式上升的态势,这一态势要求把人的远大目标和“小、近、实”的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既有远大美好的想望,又有适当高于自身水平的目标进行激励,求得目标的实现。

  一个人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责任和勇气,如果没有追求的目标,人就会变得无聊、孤独甚至彷徨,不知所措。有人列出了这样一个公式:目标=目标高度×达到的可能性,目标低了,人会不感兴趣;目标高了,达到的可能性就小了,人就会失去信心。

  怎样的目标才是有效的呢?一个有效的目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能够实现的、注重效果的、有时间期限的。

  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量化和有时限。量化是指可以使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的,即使不能用数字描述,也必须进一步分解,然后再用数字来描述。时间限制是指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不能量化又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是无效的,很容易成为幻想,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目标来说,最重要的是管理和评估,目标的设立有以下3种常见方法:

  1.阶梯法。将目标细化为若干个阶梯,并且使用明确的语言对不同阶梯的内容进行描述,这样每一个人都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里明确自己的现实位置,定位下一个目标,一个一个逐级向上迈进,最终达到总的目标。

  2.枝杈法。树干代表大目标,每一个小树枝代表小目标,叶子代表即时的目标,或者说是现在马上要做的事情。

3.剥笋法。实现目标的过程是由现在到将来,从低级到高级,由小目标到大目标,一步一步前进的。但是设定目标的方法则是与实现目标的方法相反,由将来到现在,由大目标到小目标,由高级到低级层层分解。

树立灯塔

理想教育的第二个要求是,为孩子的心灵树立远方的灯塔。

理想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准确把握,只有有了志向目标,才能有动力,才会造就成功。所谓“从小立志”,实际上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胸襟、气度和魄力。

所谓“志”就是一个人胸襟、气度和魄力的总和,是度量一个人伟大或平庸的尺码,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让我们看看普京是如何实现自己理想的:

普京小时候非常聪明,品学兼优,常常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作文题“我的理想”。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理想:有想当科学家的、有想当作家的、有想当工程师的……而小普京的脑海里,却有自己不同寻常的独特思考。

课余时间,小普京非常喜欢读《盾与剑》杂志,对里面描写的“克格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杂志上,他知道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克格勃”准确地截取了敌人的情报,使苏军取得了一次次巨大的胜利。

于是,他在作文本上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的人们对这个名字都不会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作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在这篇作文中,普京还列举了一个苏联名间谍的英雄事迹,论述了在苏美对峙的冷战时期间谍的重要作用。当教师打开普京的作文本时,不禁又惊又喜,连声赞叹他“年纪不大,志气不凡”。

后来,在一次参观“克格勃”大楼之后,普京走进了“克格勃”列宁格勒局的接待室。一位工作人员听了他的要求后,对他说:“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不接受主动来求职的人,只接受服过兵役或者大学毕业的人。”

1970年,18岁的普京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律系国际专业。1975年,他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从事对外情报和国外反间谍工作,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人人都是可以成功的,也都可以创造出奇迹,之所以很多人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想都不敢想,即便想了也不去做,或者想了,做了,但没能坚持到底。不管怎么样,“想”是条件,更是开始,如果没有“想”,没有了志愿,理想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