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私立 初中:财富的内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46:14

第一章 财富的内涵

第一节 财富的概念

财富一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是相当高的,但能够真正理解其本义的却不多。就是在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家对财富一词的解释也是千差万别,莫衷一是。有的将财富指称为物质财富,有的指称为自然财富,也有将财富指称为社会财富。由此可见,给财富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还十分不易。

在经济学上最早给财富下定义的是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色诺芬(Xenephon,约430~354BC.)。他在其著作《经济论》一书中写道: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认为诸如马、羊、土地等有实际用处的东西才是财富。

其后,古希腊又一位博学多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进一步指出:“真正的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在对财富性质的论述上,他认为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属性,只有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商品交换才是合乎自然的,属于家庭管理之内,而无限度地追求货币的货值则是违反自然和不合理的。可见,上述两种定义基本局限于财富的有用性方面,即使用价值方面。

    然而,在世俗的观念中,人们历来把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货币因素看得异常重要,并不看重什么商品的使用价值,以至于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动机都由最初的对另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的需要演变为对纯货币形式的追逐和占有。这种异化的经济观念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财富概念的把握。比如早期的重商主义者就认为财富就是由货币或金银构成的,这一观点可以说影响相当深远。就是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们依然相信“金钱就是财富”。

    重商主义者的这种财富观念虽然具有较大市场,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少。如重农学派的魁奈(Francois Quesnay 1694——1774年)就针锋相对地指出:“一个国家的财富,并不由货币财富的总量所决定”;“财富是人的生活资料的来源”。“作为商品来看农作物,是货币财富和实物财富的综合体”。魁奈抛弃了重商主义者的财富观,而自己又将财富的定义局限于农业范围。

    其后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物亚当·斯密(Adam mith,1723~1790),将财富既理解为价值即社会财富,又理解为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他指出:“一个人是富还是穷,依他所能享受的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的程度而定”,人们“用来最初购得世界上的全部财富的,不是金或银,而是劳动”。在这里,斯密把一切物质产品都看作是财富,但却忽略了自然因素也是物质财富的一个源泉。

    自斯密以后,关于财富定义的争论仍然十分广泛。例如穆勒、麦克库洛赫、托伦斯、马尔萨斯等,或明确地或含糊地认为,财富所指的是其生产或占有要花费人力的那些物品;而另一些人如李嘉图,则认为在财富中还含有不是由人力取得的一些物品。

使财富概念变得相对完整而明确的是马克思。他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地继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科学的财富观。他将财富理解为社会财富,并将社会财富归结为劳动产品。应该来说这一财富观相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是比较正确的。但在当今社会,社会经济的传统劳动成分和物质成分出现了十分深刻的变化,马克思的财富观念在解释当代和今后新经济因素的兴起方面尚存在一些盲点,这是马克思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所难预见的。

第二节 财富观念的发展

    在今天,随着以电脑为代表的电子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核技术、基因工程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的兴起和成熟,社会经济生活的面貌与过去比较发生了许多本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

第一、经济成分中的物质因素在某些方面开始由"重"变"轻"。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传统的大机器工业及其重工业产品虽然仍十分重要,但经济活动中部分企业微型化、虚拟化和分散化趋向开始显现。这些企业的产品在许多方面甚至已开始超出传统的物质产品范畴,知识化成分和信息化成分明显增加。在这些知识化、信息化产品面前,你几乎很难找出任何重量因素。包括企业的全部资产也开始参入了许多无形化资产的成分。比如:微软公司1997年全部资产中的无形资产比重达到90%,美国、西欧等国家的许多高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也在60%以上。

第二,社会经济活动的范围变得异常广泛。

且不说如今的经济已经全球化了,人们的经济活动已经由过去的局限于某地、某国或者地球范围内,开始向广阔的太空甚至外太空蔓延。与此同时,在微观领域,人类的经济活动也开始向基因层面甚至更深、更微观的领域延伸,人类的经济活动能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和突破。社会经济活动的这两种趋向正逐步成为主宰人类社会、科技、经济等生活的两大制高点,谁率先占领这样的制高点,将对人类的全部活动(当然包括经济活动)甚至人类的发展方向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生产方式出现了某种本质的变化。

随着传统经济下的物质产品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由传统的第一、二产业迅速向第三、四产业延伸,发达经济体系下的第三、四产业的生产总值大大超过第一、二产业。同时伴随着第四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经济要素中人的作用和知识的作用开始占主导地位,由此,促成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开始左右第四产业的整个生产、交换与分配格局,传统资本体系下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开始出现某种“涣散”的迹象,某些企业的劳动者也开始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取得企业部分股权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部分劳动者同时也成为管理者或决策者,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组成企业的绝大部分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比过去更加自由、民主,更加主动、和谐。

第四,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开始失效或者难以发挥作用。

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之初开始显现的新经济发展趋向表明,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出现在许多经济领域,正在颠覆传统的商品和财富概念。而我们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无一不是建立在传统的商品观和财富观之上的,这里面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包括自斯密以来的西方经济学,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受到新经济因素和现象的严重挑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某种超越传统经济周期的持续发展,尤其是以美国和中国经济为代表的多个经济体通过多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

在美国,从1991年4月开始,其经济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展经济体迅速崛起的多重影响下,从战后的第9次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出现了某种带持续、稳定、较快性质的复苏和增长。到2006年为止,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超过15个年头,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过去长期困扰美国经济滞胀的毛病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也较难显现。1992-1997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45%, 1998年达到4.2%,1999年达到4.5%;失业率从1991年的6.7%降为1998年的4.5%,同期通胀率则由5%降至1.8%。另外,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由1992年的2904亿美元高位回落到1997年首次财政盈余。美国经济发展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开始显露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长周期等某些特征。这都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和理解的。(注:美国1992-2006经济增长数据: 1992-- 3.3% 、1993 --2.7%、 1994-- 4%、1995--2.5%、1996--3.7%、1997--4.5%、1998 --4.2%、1999 --4.5%、2000 --3.7%、 2001 --0.8%、 2002-- 1.6%、2003-- 2.5%、2004--3.9%、2005 --3.2%、2006 --3.3%)。

美国经济的这种强劲发展态势一方面有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展经济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美国的科技进步水平及主动调整世界经济结构及本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更有其背后的军事、政治和金融霸权支撑。当然其经济发展过程在道德和人类道义层面上存在着难以掩盖的污点。这些污点虽然在某个历史时期对其经济具有强烈的支撑作用,但毕竟存在着极其负面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变化其经济发展也必然会为其所累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致命伤,从而拖累其经济走向滑坡甚至崩溃的道路。

进入2007年后,美国经济一反连续多年的稳定增长趋势,突然呈现出某种带"崩溃"性质的迅速下滑迹象。先是以次贷危机为引线,西方经济体系内有美国背景的数家金融企业出现严重的崩溃风险,虽然政府适时迅速做出反应,不断降低利率,追加资本金注入,但仍难缓解金融体系混乱的局面,有的金融企业不断向外部寻求支持或者重组合并,有的则干脆倒闭关门,就连赫赫有名的花旗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也出现了98亿美圆的亏损,造成许多与次贷相关的投资者血本无归,社会经济剧烈波动、物价飞涨,严重地撼动了美国经济的基础,并进而影响到世界经济出现动摇和下滑迹象。出现这种局面,传统的经济理论既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又无法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迅速加以解决。同时也暴露出西方经济理论致命的弱点和缺陷。

再如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既不依靠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设计,又不依靠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指导,全凭“摸着石头过河”,却出现了连续近30年的快速增长,许多西方经济学家从传统经济学观点或自身需要出发甚至多次预言中国经济将要出现崩溃,但我们的经济不断没有崩溃,反而以极其罕见的高速度向前发展,这种结果确实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不要说西方经济学家无法把握和解释,就是我们自己也很难说得明白。也许我们过去的经济增长仅仅只说明我们摸对了,不然为什么早先苏联却一下子把国家也“摸”崩溃了呢?也许我们是幸运的,但过去幸运的结果并不一定说明我们一定会有辉煌的将来,如果未来我们继续摸下去,是否一定都会摸对呢?我们的前边是否有深渊诱惑着我们。如果我们不能在这种超长增长周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系统化出全新的财富观及其经济学理论并以这种财富观和经济理论为指导,而一味的继续瞎“摸”下去,也许我们明天的日子也不会那么好过。

第三节 中国崛起的启示

由此可见现代经济发展特别是美国和中国这两种很不相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明确无误地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十分紧迫的要求。有经济学者撰文指出,新经济对传统经济提出了十大挑战。按照这些挑战,传统的经济学几乎要彻底改写。而要改写传统的经济学,一个最基础的观念:关于财富的观念必须首先根据新经济的趋势和要求进行重构,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与传统经济既有本质联系又具新经济特征的新财富观。

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解剖美国和中国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经济入手,系统分析美国和中国社会及经济到底发生了什么,促使这些事情发生的背后又隐藏着一些什么带规律性的东西,这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对我们所要建立的新财富观及经济学理论具有何种意义等等。

前面我们已经对美国经济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这里就不再对其花费过多笔墨,下面我们重点对中国近30年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作一个深入剖析,以期从中发现一些对建立新财富观及经济理论的重要启示。

以我个人的知识修养及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的全程观察和了解,我以为这30年来中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及背后的主导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毛泽东时代的结束。

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毛泽东主席及一大批中国当代社会的主要领袖人物,如朱德、周恩来等相继去世,为毛泽东时代的结束提供了自然因素;二是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第二代领袖人物迅速地走上历史舞台,为这一过程的实现提供了催化剂。这两者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

毛泽东时代的结束客观上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些契机主要包括:

  一是强大的物质基础。

在毛泽东时代通过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和节衣缩食,积累了巨大的社会公共财富,这里应该重点提示的是社会公共财富它既不属于某些个人或家庭,也不属于某个小集团或者小集体,它是全民的财富,公共的财富。这些巨大财富的存在客观上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强大的可随时全额动用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强大的物质基础,不要说改革开放政策立刻取得显著成效,就是基本维持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都会变得十分困难。非洲不想改革开放吗?非洲不想经济迅速崛起吗?不是,非洲在欧洲殖民统治下长达近300年,留下了什么:一是民族矛盾和战争;二是贫困和社会公共财富匮乏,仅剩的一点社会财富绝大部分则积聚在少数个人及家族内部,使其无法形成巨大的能量释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果并惠及民众。

  二是强大的政治资源。

中国社会自清末开始300多年来积弱积贫,难道没有人想振兴社会奋发图强吗?多的是。难道没有机会吗?也多的是。李鸿章的洋务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结局又如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深得人心,实现过吗?之所以他们无法使中华振兴,不是他们没有大志向、不是他们没有大智慧、不是他们没有大作为,而是他们的事业缺乏一个有高度凝聚力量的代表全体民众利益和全民族利益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政党。孙中山有过国民党,但他无法代表底层社会民众的利益,无法调动广大的底层社会的民众投身他的革命,这就注定他的三民主义无法实现。只有到了共产党这样的组织在中国社会诞生,过去历代仁人志士的宏大理想才有了逐步实现的希望和基础。

毛泽东时代虽然结束了,但他一手缔造的中国共产党还存在,数百万的共产党基层组织还存在,数千万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还在,他们是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领导中国社会继续前进的坚强力量,这种组织力量的存在客观上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政治资源和组织保障。

  三是庞大的人口资源

马克思在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论述中指出:"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或积累再生产出规模扩大的资本关系:一极是更多的或更大的资本家,另一极是更多的雇佣工人。劳动力必须不断地作为价值增殖的手段并入资本……,所以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本身再生产的一个因素。因此,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可见人口数量――特别是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加是增加资本积累,扩大社会财富规模的重要手段。我国改革开放后,大量外国资本进入国内进行创富运动,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低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适龄劳动人口规模的巨大。如果中国不存在这样的因素,资本如何会象潮水一样涌入中国,难道他们在自己国内就不能创富吗?与此同时在涌入中国的大量资本中,我们也可看到国际资本是把他们在自己国内难以维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低技术、高资源消耗、高劳动力消耗的初级产业大量移向了中国,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包括庞大规模人口在内的一切经济资源。而这些资源则是毛泽东时代30多年积累提供的,离开了这些资源,不要说国际资本会大量涌入中国创富,就是你花再大的价钱,把社会开放改造得翻个天,惟利是图的国际资本也不会大量光顾你中国。

 四是为全社会的思想解放提供了新的契机。

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发展经济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有史以来的经济发展基本依靠的是“自然”的力量,即依靠个体自发的力量,利用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力量,利用家庭、家族、私有组织乃至私有制的力量来发展经济,应该来说这种市场经济的做法是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相适应的,是有效果的。但是,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人们发展经济的思维又有了一种质的飞跃,那就是利用集体的力量,利用公有制的力量,利用计划的手段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应该来说相比市场经济的思路更胜一筹,但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人类还无法完全脱离市场经济的做法转而完全依赖计划经济的做法推动人类经济的发展。这时只能是市场中有计划,计划中有市场,谁能有效地利用市场和计划这两种力量,谁就能更快速和高效地推动经济发展。

在毛泽东时代,我们主要的是依靠计划的力量,市场的力量所起的作用十分微弱,显然这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尚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否这一条路就完全走不通呢?那也不尽然,不然我们就无法解释建国30年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经济成就。要知道毛泽东是在短短的30年内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强大的公有制制度,这个成就超越了旧中国数百年的历史发展结果,无疑是巨大的,甚至完全可以说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近百年的发展结果,无疑是伟大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轻视我们的奋斗过程和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

如果说把中国现在的崛起分为三个阶段的话,第一阶段建立新中国;第二阶段建立公有制经济体系、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改革开放、继续发展经济、造福民众。这三个阶段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少哪一环节中国都不可能取得如此伟大的进步和巨大的经济成就。

邓小平的伟大就在于他把握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机遇,在于他充分地利用了毛泽东时代所积累的巨大政治资源及物质基础,不失时机地启动了全民族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进程。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恰好又是30年,我们用60年的时间走了西方经济发展愈百年的历史进程,取得了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国家和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很难克服的障碍与风险,既有制度方面的,也有我们发展思路的固有缺陷和不良运作结果带来的,更有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所引致的。如果我们对这一系列问题不抱有清醒而明晰的认识,并适时对我们的制度及经济发展路子进行调整完善,我们必将遭遇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挫折。

2008中国转折之年,这既是历史陷阱,也是历史的机遇。就看我们如何把握了。

二)思想解放运动

应该来说这也就是邓小平时代来临。对于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我们在这里无须过多的论述,现成的文献和资料已经十分丰富和说明问题。我们这里重点需要强调的是:

其一,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启动既有邓小平同志个人的巨大历史贡献,也存在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时代几起几落,受到广泛批判和打击,但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结束他的政治生命,甚至连其党籍也加以保留,为其日后走上历史前台埋下了伏笔。这里面包含有深远的历史含义,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和历史的必然。邓小平同志只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分子,起历史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中国共产党这个强大的组织。离开了这个组织,任何个人的作用都是十分有限的。原苏联的演变过程及其结果就是我们这段历史发展的最好注释。

其二,思想解放运动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社会主义和社会经济的思想动力与过去曾经批判和放弃的经济发展思路。

这种经济发展思路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合理成分及市场经济的路子。一个社会对其基本制度的选择既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历史人物的个人推动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没有诞生前,人们只有奴隶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这样几种基本的社会制度可供选择,而现在我们又多了一种制度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提出它是建立在充分剖析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缺陷的基础上的,显然它比资本主义制度带有明显的先进性和超前性,具有某种远见和理想性质,我们无须吝啬我们的赞美。资本主义反对它,那是因为触动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和眼前利益,而社会主义者反对它确实没有道理和非理性的。

问题的关键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选择提出来之后它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的框架而左右全体社会成员言行的制度,它没有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设计供人们参考,人们要走这样一条路当然要难得多、复杂得多、遇到的问题当然也多上加多。就是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登上历史舞台也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封建统治时期,也不是一蹴而就。资本主义制度自建立到现在也存在一个不断完善的修正过程,当代的资本主义不是比原始的资本主义进步多了吗?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资本主义仅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制度,当然社会主义也存在某种过渡性质,这一点马克思已经提出并加以了论述。资本主义最终会过渡到什么阶段呢?难道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会永远停止其历史发展的步伐吗?难道他们的那些人类没有追求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共同价值观吗?难道他们的那些人类看到身边的全体社会成员过着不平等、均富、正义的生活而内心不为所动吗?不是!无论社会主义阵营或是资本主义阵营,作为人类都是有共同利益存在的,不然就不成其为人类,只要是人类它都会思考和追求一些涉及全人类共同命运和利益的共同问题,只是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社会阶层及利益悠关而有所局限而已。当然这其中也有受蒙骗和蛊惑的。这也是政治这种东西在推动社会缓慢进步时所产生的副作用。

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更多地强调政府干预的力量、更多地关心和改善劳工阶层的地位和利益、更多地强化社会化水平、更多地强化和提高社会福利化水平与程度、更多地容纳全体社会成员的声音,这难道不是在向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前进吗?这难道没有受到社会主义制度和思想的强烈影响吗?

而我们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不也是在充分吸取资本主义在现阶段合适于中国社会的那一部分吗?如果我们故步自封、闭关锁国、老子天下第一,不虚心地向西方社会和全体人类社会学习一些东西,我们会有今天的成就吗?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一些本质性因素,坚持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及社会主义的大方向,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辉煌成就。

因此从纯经济的角度来说,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计划要指导市场,市场要承载社会的良性运作,只有这样,不偏废任何一种手段的应有作用,经济才有可能既快又好地发展。这就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当然过去我们对计划还重视的不够,强调市场作用时时有放任的冲动和行动,而强调计划时时有行政不得不全面干预的弊端,尚没有将计划和市场这两种因素完全融到制度的框架与内涵中去。这也是我们今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关键所在。

现在有两种倾向,一是认为改革过头了而否定改革开放,应该完全回到传统的道路上去;一是私有化还不够,要全面私有化、市场化,彻底地走原始资本主义发展的路子。这两种倾向都是十分不理智和情绪化的,对我们的事业是百害而无益的,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我们必须摈弃这两种极端倾向,科学地审时度势,兼顾全体人民的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及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促进中国社会与经济全面发展,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前提下,努力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以此推动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与强盛。

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依照刘少奇和邓小平同志“三自一包”的思路进行的。其展开方式主要围绕两个核心进行:一是撤消人民公社,二是建立家庭联产承包经济责任制。这种改革方式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也留下了影响深远的负面作用。

其有益效果一是农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短期内得到了空前提高。我们不能完全肯定地说人性中都一定普遍存在一种要求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强烈愿望,但其倾向依然是相当明显的。在传统体制下,中国农村的社会制度主要依靠两种基本制度来严格管理农民:一是人民公社制度,它将所有农民完全纳入公社、大队、小队这样一系列控制严密的组织之内,农民虽然仍然以家庭为单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私有制性质,但其绝大部分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公有制状态的,包括其人身行动和日常生活也基本不会出乎组织管理的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农民基本上没有多大自由的。二是户口制度。所有人必须按最初的自然状态(或者国家干预后的状态)以所在地进行户口登记,实质上是将在农村的人口牢牢地栓在了所生存的土地之上。对于这两种基本制度,国家采取的是以撤消人民公社,建立村民自治制度为突破口,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经济承包责任制,解除了传统人民公社制度对农民的全面组织管理,使农民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和自主的权利。显然这会在短期内使社会中个人的活跃性显著增强,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空前提高。

效果之二就是由于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中国的农业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连续多年得到大丰收,农民除了能够自给自足,还能拿出余粮换钱增加收入。农村的面貌也因此在一段时期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简直可以用在长期半饥半饿状态下突然一下丰衣足食来形容。

效果之三就是为中国的工业化起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一是农民增收促使其工业产品购买力显著增强,从而直接推动城市消费品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间接推动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工业得到长足发展。

效果之四是为城镇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农业迅速发展后,农村人口相对于有限的耕地来说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力,这时农民或受城乡差距诱惑挤压、或受生活所迫、或受更高质量生活的向往,或者就地发展乡镇企业,或者纷纷涌向城镇寻求打工挣钱的机会,这为中国的初步工业化客观上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效果之五是为中国资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规模圈地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资本经济的超常发展。尽管国家对耕地一直存在管理,农民也无法转让土地,但由于农民生存现状基本是分散单干的,处于极端弱势地位。一当遇到城市资本有组织征地或者圈地,立马失去对土地的保护,而且获得的补偿极其微弱。一当遇到这种情况,农民后半生或者其子女生存就遇到严重威胁,而不得不流落城市,成为彻底的无产者。

而农村改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严重和深远的。

首先是组织管理方式出现退化或者异化。人民公社制度虽然一大二公,其缺陷也显而易见,但它毕竟还是一种先进的组织管理方式,对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安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社会道德与社会发展理想层面提供了良好基础。它的存在使人们对抗自然灾害,开创大事业,对集中全社会的人力和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经济规模化经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撤消公社实行村民自治后,农民基本失去事实上的任何实质的集体组织形式。如果说村民自治后会形成某种带家族性质的组织实体,但那其实是封建退化性质的,有的甚至会发展成某种黑恶性质,架空农村国家政权基础。这种类似的极端异化趋势必然导致长远的社会灾难和人权侵害,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的祸害。

二是套牢农村经济发展,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的扩大及农村的长期落后,为限制中国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和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一段话,“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高利贷和税收制度必然会到处促使这种所有制没落。……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必然规律。对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好年成也是一种不幸”。“如果我们所许的诺言使农民哪怕有一点借口设想我们是要长期保全小块土地所有制,…对于小农本身也是最坏不过的帮倒忙”。他们两人没能看到中国农村改革的过程与状况,但却十分准确地从理论上解释了中国农村改革方式的错失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如果这种制度化设计不能真正从农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得到合理的调整完善,不要说中国的农村经济会有长足发展,农民生存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就是最终也会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都会产生不可逾越的障碍。这是我们不愿意想也不愿意看到的现实。

曾经有学者长期考察改革后的农村说出这样的话语:“我们看到了你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和想象不到的悲壮…”。

目前中央已经意识到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予以舒缓,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两点上:免除农村所有税费和新农村建设,其政策的效用应该来说为延缓农村矛盾,为农民喘口气提供了机会,但这些政策的实质还是输血性质的,仍然无法彻底打开三农问题的死结,为农村的长远发展提供制度设计和保障。因此需要进一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可以说是依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和经验进行的,是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城市经济带有极强的社会化性质,当初的农村经验和方式发现并不适合城市,但为时已晚,承包已经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历史上留下了较重的一笔。在推行承包制的过程中,国家围绕简政放权、利润留成、厂长经理负责制进行了许多探索,但都不是很成功。后期及现在仍进行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框架,推行股份制、MBO、国有企业转制及兼并破产、民营化,基本目标虽然无法宣传,个人体会似乎是推行私有化,建立以私有经济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

这一进程启动后,中国经济确实在GDP的数据上出现了爆炸似的增长,为中国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提供加速器。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迅速拉大,大多数人民的幸福感迅速降低,痛苦声、反抗声一浪高过一浪,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荡,也为社会经济长久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和难以测度的影响。

五)“六四”政治风波

它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思路。它同时也成为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绳结。虽然导致“六四”事件的原因与背景十分复杂,但它一方面触发了中国更加激进的经济改革进程,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与障碍,留给社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启示与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这个绳结需要我们以极高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在未来的时期加以消弭。

六)21世纪到来后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及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变化与调整对当今中国与未来中国的强烈影响。

这是生活在当今中国每个人都感同身受的现实变换问题,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力量较量交相作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合唱,也带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直到今天这种大变局也未最终定型。

首先是国际政治军事大变局。人类进入21世纪前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俄罗斯逐步摆脱前苏联崩溃所留下的困境和包袱走上稳定繁荣、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中东及中亚伊斯兰阵营反美情绪上升、国际恐怖主义复杂化等,美国这个长期引领世界的龙头老大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威胁,以911事件为导火索,美国为了保持自己的老大地位和霸权利益,先后发动了两场现代化战争,一举侵入阿富汗和伊拉克,目前又对伊朗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再发动一场战争,企图从战略上遏制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独享世界霸权利益。当然这必然引起世界各国高度警惕,并以各自的方式和策略与美国周旋,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各国明里或暗里的冲突与博弈,世界从此走入摇摆、动荡、各种势力重新洗牌组合的多事之秋,至今这种变局仍未有定型的迹象。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大国目前也越来越受到多种国际势力的挤压,内外环境都开始凸显不稳定态势,我们很难再像过去那样继续专心致志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了。必须腾出手和精力准备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并同时应对内部社会、经济的起伏波动趋势。

其次是国际经济大变局。进入2007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成为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大经济强国和经济势力纷纷开始紧盯中国,利用各种手段一方面大肆鼓噪“中国威胁论”,一方面悄悄伸手搅和中国,造成世界和中国经济环境剧烈波动,物价持续上升、通胀迅速恶化蔓延,社会财富加速流向各种利益集团和势力,造成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不稳。这一变局一方面直接威胁中国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中国经济体系的脆弱、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GDP指标烘托下的虚假繁荣、社会财富创造与分配的矛盾剧烈冲突等等。各种矛盾冲突的结果一下把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推向了风口浪尖和左右为难的十字路口。

其三是自然环境与气候的大变局。其突出表现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剧烈破坏。这一点在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尤其充分。以我国为例,笔者出生于60年代,小时候带着家犬在田野常可以追捕到野兔,去湖里到处可见野鸭野鸟成群,那时虽然年年都有较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工程开展,但都未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的威胁,相反还根治了许多水患、病患等不利自然因素。而现在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面貌确实有点触目惊心。那还是80年代我到北方,即使在十分晴朗的天气,在飞机上看到一个一个城市的上空都笼罩着一层层烟霾,仿佛象一顶顶巨大的黑色大帽子戴在城市的头顶上;在河南我亲眼看见一条条小河或者沟渠流淌着厚厚的泡沫或者红色或者黑色的脏水都不敢相信那是事实,因为小时我所见的那些类似的小河或者沟渠里面都处都有鱼虾,只要我想去捕捞是很容易的事情,现在这样的河流或沟渠的存在不仅对其周边的人民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严重危及他们的生存。因此,在现在已经不需要任何专家到自然环境里去考察研究,就是普通的民众都能异口同声地说出,再如此下去,不仅他们这一辈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就是他们的子孙辈都很难改变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这种以牺牲自然环境换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其代价确实太巨大了,如果再不想办法缓解,不仅经济无法再持续发展,就是所有置身在这种环境中的人的生存都会受到威胁。

二是因为环境遭到破坏所引致的气候异常与灾难开始对人类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警告。世界上许多组织早已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我们经济发展方式对气候的影响,但因为经济利益局限都得不到相关大国的重视。直到2006年开始,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异常现象才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超级飓风或热带风暴袭击美国、中国、孟加拉等国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在气候上积累了巨大的破坏能量,足以摧毁我们引为自豪的经济成就。

2008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的超级雪灾和冰冻灾害顷刻使南方数省陷入断电、断路甚至断产、断粮的瘫痪状态,带来一千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直接暴露出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缺陷和脆弱性。应该来说目前的气候的极端变化仅仅还处在初期警告阶段,预计不远的将来我们将面临来自自然和气候更加猛烈的报复和打击,这一点也不危言耸听,过去笔者曾经预言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演化的事件正逐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实这一切的风险和变局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到底应该在一种什么样的财富观指导下推进社会、经济以及社会成员的发展与进步。如果我们一味按照过去的那一套继续走下去,没有多少人会怀疑我们会走上一条发展-破坏-再发展-再破坏的恶性循环死路。

因此,现在到了大家都必须认真反思的时候了。传统的财富观和在这种财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经济学,虽然提供给人们一整套参与经济活动的规则,为资本所有者积聚社会财富提供了路径,但占人类绝大多数的人口却依然无法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获得充分的社会财富,甚至众多人口连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必要社会财富都无从获得,哪怕他们累死累活,终日口朝泥土背朝天。如此下去,即便这个社会积累了天文数字般的所谓“财富”,富人们子子孙孙数万代无须任何劳动和努力都可花天酒地,衣食无忧,这既无法解决富人的道德和心灵缺失,也无法满足富人们永无止境地追求财富的欲望,更无法解决穷人的贫困和基本生存问题,这样的财富对人类的发展又有何种意义呢?

第四节 新财富观的内涵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由古至今的绝大部分经济活动,延续了数千年,它所创造的社会财富量虽然巨大,但却就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危机也无法解决,反而把人类引入了对自然无休止的掠夺、对同类无休止的明争暗斗,并美其名曰自由竞争。最后谁获胜了呢?就象一首歌里所唱的一样:"有人输,有人捞,到结局还不是一样"。竞争中的胜者虽然获取大量财富,但他所能消耗的仅是很小的一部分,直到临死他们也闹不明白,我有这么多的财富为什么也会死去,我的钱啊,我的钱,当最后闭上眼的时候他们也只能望着他们的钱,象欧也尼郭郎台那样干瞪上几眼。富人和穷人依然一样归入尘土,带着各自的忧伤和遗憾。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财富观存在着多么严重的缺陷,它给我们的启示也同样是深刻的:

第一,传统的财富观是一种病态的财富观,它带来贫富差距,制造社会分化对立,加剧社会动荡。

  传统的财富观它主要建立在个人和私有制基础之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设计重点考虑的是个体及私有的利益,而忽视社会整体及人类整体的利益,于是导致社会个体长期处于相互竞争算计状态,间或偶尔妥协考虑社会利益,但却无法从制度层面予以持久保障。这是传统财富观的死结,依靠现行思想和制度根本无法得到解决。

第二,传统的财富观是一种虚幻的财富观。它过分强调货币的作用,将人世间的一切的一切全部货币化,使货币成为财富创造、分配、积累的唯一毒品依赖,人类则成为失去精神依托的金钱奴隶,离开了货币这个社会无以组织任何有意义的活动,从而事实上否定了自然与人类之间、人类个体之间、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彼此依存与协调关系,以至生生死死永无超升之日,生命竟然变成为一种如梦般的虚幻。

第三,传统的财富观是一种断子绝孙的财富观。它必然导致人类个体永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耗竭自然界一切有用的资源,破坏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条明白无误的死路。

  第四,传统的财富观是一种因果循环报应的财富观。它必然引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这种财富观指导下,人类必然经历实体财富创造-虚拟财富炒作堆积-财富流向更加集中-实体财富创造能力相对弱化-金融经济危机(或者经济体结构崩溃)-社会经济体系重组这样一个经济周期循环,虽然每一次循环社会经济都会出现一个高点,但社会发展效率却大打折扣,并且在经济周期循环中处于劣势地位的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使经济成为一种最终的低效率经济并对人类道义发展产生摧残。

    因此,这种基于个体私欲无限制扩张的财富观对于人类的整体和未来的发展是十分罪恶和不人道的,稍有人类良知者只要肯静下心来想一想都会得出必须立即抛弃或者改造的共同想法。

  那么,抛弃了传统的财富观,我们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新财富观呢?我个人认为,我们所要建立的这种新财富观必须事实上屏弃上述传统意识的种种不良和罪恶,它的建立必须对全体人类或者个体带来无比的愉悦和希望,将财富创造赋予全新的生命意义。

  因此,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建立新财富观应该同时从人类个体和整体两个层面着手,将一切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共享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纳入智慧生命的活动范畴,将个体财富的创造、转换、分配和享用赋予人类整体存续、发展和进步的意义。这样一种财富观它必须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

    其一,一切自然资源都是构成财富的最基本的物质内容和基础。包括星体、空气、水、土地、矿藏、空间、动物、植物、空间或地下可见或不可见的能量及能量存在形式、生命生存环境中已被我们认识或未被我们认识的能够为人类学习、发现、发明等认识活动所用的各种信息存在和展现形式。

  传统的财富观对上述中许多财富形式都是不予认可的,从而一方面导致对人们对财富认识的偏狭和财富形式的缺失,另一方面导致人类个体对人类社会共同资源既不公平又缺乏效率的侵占,纵容社会成员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攫取,损害他人和整个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

    其二,人类劳动(包括体力的、智力的以及知识的累积与运用)只是财富创造、财富形式或状态改变、利用的基本手段之一,并不是财富本身。它对财富的发现、获取、转变(转换)、流通(转移)、分配和利用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人类劳动还可以借助其他物质或精神的手段自动或半自动发现、创造、获取、转换、流通、分配、利用财富。(西方经济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

    第三,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成果构成财富的精神内容。这种精神财富既可独立存在和被利用,也能融入到物质财富之中,成为物质财富的有机构成部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或者知识成果虽然是人类智力劳动的结晶,但其大小也和物质财富的大小一样并不取决于劳动时间的长短,说人类劳动凝结到了财富之中只是人们对财富创造的一种情感化或者人性化,并不是财富的真实内涵。

  第四,一切财富都必须为全体人类共同享有,个体对财富的创造和享有不得危害全体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目标。这就决定个体的财富创造不得妨碍他人和人类整体的财富创造,个体的财富占有享用不得妨碍和超越人类整体的享用。直白地说个体的快乐不得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第五,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主要是两种对财富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描述和计量方式,是财富外延属性的传统体现,在新旧经济转换过程中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价格和货币是从属于商品价值对财富的一种实用计量方式,代表着世俗对财富外在符号化的认识,这种符号化的认识通常会对财富的数量夸大或者缩小。由于货币形式的存在和不合理的滥用,造成社会财富分配和利用出现不均衡或者不公平,导致剥削与被剥削现象永久存在并难以消除。

第七,计划和市场是经济体的两种主要运作方式,或者说是组织人类进行财富创造、流通、分配和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其中在最终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上计划要优于市场,避免经济体崩溃和社会财富毁损的唯一出路在于人类集体智慧和良好计划。

综上所述,我认为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财富的本质内涵,财富概念的定义应概括为:所谓财富是指可被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生产要素和一切能为全体人类共同利用的脑力和体力或者借力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