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卫计委章如平:性格色彩学:新瓶装旧酒(沉默的马大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8:38:01
        从2010年开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红遍大江南北,节目中那位留着个性光头、时常发出惊人之语的“心理专家”乐嘉也随之声名鹊起。根据网上的信息,他是“中国性格色彩培训中心”的创始人,开创了一套“FPA(Four-colors Personality Analysis)性格色彩学”。这套理论区分了四种性格类型:红色、黄色、蓝色、绿色,认为这四种人在动机上存在根本的差异,并具体分析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优势弱点等等。

这套理论是科学的吗?

关于性格和色彩的理论们

最近有网友指出,乐嘉的这套理论和外国的某些理论非常相似。为了考证性格色彩学的由来,我在网上简单搜索了一下,其实在乐嘉之前,已经有不少人把颜色和性格分类联系起来了。比如:

有一位Taylor Hartman博士,1998年出版了一本The Color Code,将人的性格分为红、蓝、白、黄四种。2001年这本书被翻译成了中文,译名叫《色彩密码》。
有一位Roger Birkman博士,1995年出版了一本True Colors,将人的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种。2002年这本书被翻译成了中文,译名叫《性格密码》。
有一位Don Lowry先生,1979年出版了一本The Keys To Personal Success,将人的性格分为蓝、金、绿、橙四种颜色。目前这本书还没被翻译成中文。他还创立了一个相关的培训组织。

相信如果继续搜索下去,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理论。不过还是先到此为止吧。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这些五颜六色的理论,就会发现它们的具体内容其实都差不多:第一类人(乐嘉和Birkman的红色,Hartman的黄色,Lowry的橙色)追求快乐、活泼好动;第二类人(四种理论的蓝色)追求完美、阴郁、重人际关系;第三类人(乐嘉和Birkman的黄色,Hartman的红色,Lowry的金色)有控制欲、有条理、重效率;第四类人(Hartman的白色,其余理论的绿色)不好动、耐心、求稳。

可见,在形形色色的“性格色彩学”理论中,色彩不过是一种标签。剥去这层外衣,它们的内核都是一种关于性格的四分类系统。

万变不离其宗:希波克拉底的四种体液说

为什么都是这四类?这是因为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四种体液说。

希波克拉底是生活在公元前5-4世纪的古希腊医生,在西方被尊为“医学之父”;每个医学院学生在入学时都要学习并宣誓《希波克拉底誓言》。除了医学方面的成就,他在个性分类方面也提出了一套影响深远的理论。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基本体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粘液;在不同人身上这四种体液的比重是不同的,哪种体液占主导地位决定了这个人的气质:

多血质:血液多,这种人快乐、好动;
抑郁质:黑胆汁多,这种人悲伤、易哀愁;
胆汁质:黄胆汁多,这种人易激怒、易兴奋;
粘液质:粘液多,这种人缺乏感情、行动迟缓。

[其实在希波克拉底的理论中,体液不仅与性格有关,也与长相有关]

虽然医学和解剖学的进展早已驳斥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决定论,但是他对于个人气质的分类却流传了下来,影响了此后众多的性格分类系统;著名的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就是其中之一,这套系统提出了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分高低水平,构成了16种人格类型。

与MBTI相比,上面提到的那些性格色彩学理论与希波克拉底体液说的血缘关系更为明显;看起来,它们更像是将四种体液类型直接涂上不同颜色的产物:

人格类型vs.人格特质

那么,这种性格分类究竟是否科学?很遗憾,在当今的科学心理学领域里,希波克拉底的思路已经失去了研究者的偏爱。

我们在日常语言中所说的“性格”,属于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的研究范畴。所谓人格,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性特征。希波克拉底的遗产代表了一种研究人格的思路:研究者提出一些不同的人格类型(personality type),每一类包含一些特定的特征,类与类之间彼此存在的差异;通过这些人格类型,就可以将人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这种分类法曾经红极一时,因为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维模式类似,大家都会自发地把人归类。不过,现在人格心理学家更愿意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思路——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特质就是一些持久的品质或特征,不同的人在这些特征上存在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连续的。比如,“外向性”可以算是一种人格特质,这种特质存在不同的水平,有些人比较外向,有些人则比较内向;我们统计每种外向水平的人数,就可以画出一张图来:

如图所示,整个人群组成了一个正态分布:大部分人在“外向性”这种特质上处于中等水平,不太外向也不太内向;越往外向或内向的方向走,人数就越少,到两端时人就非常少了。通过若干个这样的特质,比如“诚实”、“友好”,就可以完整的描述一个人的人格;人格心理学家的工作之一就是确定究竟有哪些主要的人格特质。

与前面所说的人格类型的思路相比,这种特质论的思路有一些优点。首先,它是量化的,存在多个水平,而不是像人格类型那样的二分判断,要么属于这一类,要么不属于这一类,因此提供了一种更精细的描述。其次,人格类型的数量总是有限的,通过这几个有限的类型来概括复杂的人类行为模式,有时会显得很无力;相反,一个人在不同人格特质上的水平不同,可以产生出无限多的组合。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基于特质的人格问卷确实要比基于类型的人格问卷能够更好地预测各种行为指标。

总而言之,这些性格色彩学理论采取的是一种古老而朴素的思路,这种思路目前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中处于被淘汰的边缘。

问题的关键:数据在哪里?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对这些性格色彩学理论产生歧视;毕竟人格类型研究也有它自己的优势,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会重新受到学术界的偏爱。问题的关键在于,心理学发展到今天早已成为了一门实证科学;因此,要想成为一种科学的人格理论,无论是基于人格类型还是人格特质,都必须要接受实证数据的检验。

比如,你提出来存在几种基本的人格特质或人格类型,那么就需要收集数据,通过一种叫做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的统计方法来验证你提出的结构;如果你声称自己提出的人格结构与某种行为有关,那么就需要收集数据,来证明你的结构确实能够预测这种行为;如果你开发出了一套人格问卷,那么就需要提供数据,来证明这套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属性,适宜使用。目前在人格心理学领域里,已经有了一套公认的检验方法与判定标准;任何科学的人格心理学理论,都必须接受这样的考验,提供相应的实证证据,才可能被学术界所接受。

反观这些性格色彩学理论,往往野心很大,对于自己的正确性和解释力夸下海口;它们宣称能够最深入全面地描述你的人格,能够向你揭示出人类行为背后的终极原因,并且能够帮你准确地预测别人的各种行为。但是,我们却很少能看到支持这些宣传口号的证据。

如果说面对一般公众无需提供这些数据的话,那么我们在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中也看不到相关的研究证据就很难理解了。要知道,人类的行为很大一部分是由情境决定的;在过去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人格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一般不超过0.4。任何人格理论如果能够达到这些性格色彩学理论所宣称的准确性和预测力,对于当前的心理学领域来说都是颠覆性的突破,足以为它们的提出者赢得几座终身成就奖杯了。

在看到这样的研究证据之前,我们只能遗憾地将这些五彩斑斓的理论排除在科学的范畴之外;并且根据以往的经验,叫卖得最用力的那个,往往就是最不靠谱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