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怎么网上选车牌号:到后台去看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01:12

一、“气候像一位乐队指挥”

小时候在家乡农村看戏,常常在台下坐不住。因为好奇,也因为不满足台上一板一眼的演唱,所以就喜欢往后台跑。总想看看台前那些角色们在台下的真面目,也想看到那些从来不出场的人物——比如戏班的班主,比如据说很会编戏的导演……

长大后上学读历史,第一次听老师说 “历史舞台”,心里就冒出一个疑问:历史这个舞台,也有后台吗?当然,这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然后就觉得好笑——所谓舞台,只是比喻而已,哪能这么认真推敲呢?

但是最近几年,我对“历史舞台”的“后台”问题又产生了兴趣。说来话长,让我们先从一则最近发生的小故事谈起。

这是雅虎网站2011年9月30日刊发的一则趣闻,故事不长,文字也很风趣,不妨摘译如下: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惠斯勒(Whistler)是北美有名的滑雪胜地,那里有家很火的比萨店,叫“胖托尼餐馆”。不久前的一天晚上,一只黑熊大摇大摆地闯进店里,全然没有理会正在演出的爵士乐队,不管不顾地直奔餐桌,抓起比萨饼便狼吞虎咽起来。

这头黑熊很可能知道,它所造访的“胖托尼”是一间著名的休闲餐厅,甚至在脸谱网(Facebook)有自己的网页。通常营业到深夜,即使在酒吧打烊之后,这里也能吃到小吃和快餐。

事情也许是这样引发的。餐馆的窗户上贴着招聘员工的英文启事“Help Wanted”,黑瞎子眼神儿不好,看成“Help Yourself”(请自便,即随便吃的意思)了,于是就欣然而往,大快朵颐,吃了个肚儿圆。

据专家指出,今年以来这里的市区附近不断发生黑熊出没的事件,部分原因是在去年因为气候原因普遍歉收的基础上,今年的浆果成熟期又因气温偏低而推迟。

轻松的故事背后,却有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黑熊频频出没,真正的原因是连续两年气温偏低导致浆果歉收,造成黑熊的“粮食”危机。于是黑熊社会的正常生活方式无法维持,“人口”被迫迁徙。而在人类社会看来,则是黑熊族群的“入侵”。如果这种危机继续加深,黑熊和人类这两个社会之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于是我想到了我们人类的历史,与这个黑熊出演的“小品”是何其相似:气候恶化,导致粮食减产,食物短缺,农业人口被迫迁徙,游牧民族大举南下,饥饿引发的战乱和瘟疫接踵而来……

我们这样讲,并不是牵强附会。气候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生活整个世界,这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如果说发生在加拿大惠斯勒的黑熊事件只是一出微不足道的小节目,那么我们生活在当下的每一个地球人,则正在参演一幕由气候导演的波澜壮阔的大戏。

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气候本身的周期性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未来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将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

近几年,过去罕见的冬季大雾天气频频发生,中国气象专家说,这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大雾天气是“暖冬”造成强冷空气减弱所致。

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气候剧烈变化,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例如:

1、由于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许多小岛将会无影无踪。
2、许多主宰着经济命脉的沿海城市和港口将被海水淹没。
3、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更多,雨季延长,水灾变得越来越频繁。
4、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4、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5、将给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
6、病菌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现象,干旱,洪涝,热浪等) ,扩大疫情的流行。 
……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于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大西洋,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从而切断北大西洋暖流。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北大西洋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科学家的这些预言,并不是危言耸听。回顾人类历史,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科学家发现这种历史周期律的背后,正是气候在扮演着幕后指挥的角色。

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的代表人物罗布代尔曾经推测 “气候像一位乐队指挥,发号施令的权威胜过了太阳王。无论欧洲的谷物区或亚洲的稻田和草原,普罗旺斯的橄榄或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都被打上它的意志的标记”。今天,他的推测得到了当代科学的证明。

据2007年12月,香港大学地理学家章典(David D. Zhang)等在美国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杂志发表的科学研究报告,若干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人口的变动,以及物价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长期时间尺度变化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呈同步周期性波动。是气候变冷阻碍了农业生产,因而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物价膨胀,频繁的战乱,灾荒,以及人口的持续下降等等。

研究结果提示,在考察所涉及的历史时期,社会机制能够对气候因素造成的灾难所产生的缓冲作用,并不是特别的显著。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与我们此前的印象相比,气候变化所起的实际作用可能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更广泛深远的影响。

章典教授又有进一步的研究。十七世纪时,统治欧洲的各个王朝之间发生过旷日持久的三十年战争。而在与欧洲相距遥远的东方,来自满洲(现在的中国东北地区)的满清军队,则从冰天雪地的北方发起进攻,冲垮了万里长城的防线。紧接着,一场可怕的瘟疫横扫欧洲。研究还发现,始于1560年的100年冷期,造成了农作物生长期的短缩,从而导致了这一时期人类平均高度下降将近一英寸。祸患之所以如此频仍——从战争爆发到瘟疫的蔓延,以及经济的衰退,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广泛发生,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全球性的气候剧烈变动。

二、“罗贯中定律”与“竺可桢曲线”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如果说《三国演义》这部传世之作为作者奠定了文学巨匠的历史地位,那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也足以显示罗贯中洞明世事的历史学家的目光。这八个字是贯穿于几千年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一个基本规律,有论者称之为“罗氏定律”,或称“罗贯中定律”。

考察中国的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竟然也与中国气候变冷与变暖的周期性波动有相当程度的吻合。

1973年6月19日,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是一项震动国内外的重大学术成就。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二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一月温度约3—5℃;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动的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出现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在每一400年至800年的周期中,又有周期为50—100年的小循环,温度变动的幅度0.5—1℃;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是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

下图是竺可桢在这部著作中绘制的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变化图[2],我们称之为“竺可桢曲线”:

 


据学术界研究,历史时期世界气候也呈周期性变化(见下表):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历史上年平均温度1~2 ℃的变化看起来并不大,但是对于中国北方,年平均气温的降低更多是体现在无霜期的缩短,这对于农作物是一种毁灭性的灾害。而且由于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气温的变化意味着降雨分布的变化,由此带来的长期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灾难性的。所以年平均温度的看似细小的变化已经对历史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顾5000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出,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一个规律性的演进,大体上是沿着这条“竺可桢曲线”展开的:气候稳定、变暖时期则“合”——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气候寒冷期则“分”,气候剧变往往引发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社会崩溃,国家分裂。

以我们引以为骄傲、历史上最辉煌的唐朝(618年~907年)为例,这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而在“竺可桢曲线”上,也可以看到这段时期也是我国气候史上少有的稳定、温和的一个区间。有资料表明,唐代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1-2°C左右,降雨也很充沛。这就意味着,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大致相当于现在长江流域的气候。当时的黄河流域普遍开发种植水稻,也是蚕桑生产的重要地区,且有大面积的竹林分布。关中地区一些县设立了专司竹盐的机构。由于气候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著,唐代经济在历史上占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我们诵读这段著名诗句的时候,想到的只是贵妃的奢侈无度——因为我们知道现在荔枝的主要产地是在岭南,而岭南至长安的驿道有五六千里之遥,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如果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从如此遥远的地方进贡荔枝,当然是太不可思议了。事实上,唐代规定驿道交通的最高速度是500里,那么,从岭南往长安送荔枝,最快的速度也要10天。在当时没有保温设施的条件下,新鲜荔枝经过十天的颠簸,早就烂了,臭了。以这样的荔枝进贡给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当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当时的荔枝从哪里来?据研究,当时荔枝贡品的产地是在长江上游的的涪陵一带(见下表)。

唐代长江上游荔枝种植分布北界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唐代荔枝经济分布型种植的最北界来看,比现在长江上游荔枝种植的北界纬度高2度左右。从涪陵到长安,2000多华里的路程,以唐代规定的最高日行里程——500华里计算,新鲜荔枝完全可以在四五日内运抵长安。

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由于国力强盛,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

美国地理学家亨丁顿(E. Huntington)于1903~1906年间在印度北部、中国塔里木盆地等地考察后发表的《亚洲的脉动》一书,则认为13世纪蒙古人大规模向外扩张是由于居住地气候变干和牧场条件日益变坏所致。

这就是说,在“罗贯中定律”背后起作用的,是“竺可桢曲线”,两位重量级的历史巨匠,沿着崎岖曲折的时间隧道,在这里会师了!

关注气候变化及环境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这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引人注目。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却是一个禁区。由于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影响,学术界对“环境决定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气候决定论”、 “地理政治论”被扣上“资产阶级法西斯”的帽子给予“正面的清算”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学术领域自由空间的大大扩展,加之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研究环境与对历史进程影响的课题终于提上了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日程,并对此有了崭新的认识。1992年,葛剑雄提出:从本质和总体上讲,环境对人类社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为人类保留着相当广泛的自由。这个观点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共鸣[6]。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常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是以依赖土地、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在决定生产力的要素中,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人力因素相比,占压倒的优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着气候发生剧烈变化,造成对农业的灾难的时候,生产力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生产关系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必然严重影响,严重的时候,社会秩序就会瓦解,这就意味动乱和战争,意味着王朝的灭亡,国家的分裂。这就是“罗贯中定律”与“竺可桢曲线”之间的内在的逻辑。 

三、由沙尘天气引发的历史思考

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轴线在往前上溯。甚至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的特征,也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密切相关。

每年春天的沙尘天气,总会引发我们的担忧,也引发我们的思考。

最近读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的《黄土与中国农业起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69年4月),才知道这沙尘天气刮了几百万年了。中国黄土高原的土,全是风吹来的!而华北平原则是黄河、桑干河、滹沱河等河流带着黄土高原的泥沙淤积而成。

干旱,始终是中国北方的气候特征,所以耐旱的谷子(以及黍子等)而不是需水量比较大的麦子,成为我们先人种植的首选。谷子需要精耕细作,而黄土又适宜于用简单的工具(在铁器出现以前)耕作。于此不同,西方农业文明从地中海周边发源——先是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沿岸,然后是地中海北岸,再到大西洋沿岸,渐次向北扩展,麦子始终是其最主要的农作物。

谷子跟麦子相比,不仅耐旱,而其与耕作程度的相关性更加密切。就是说,谷子一类作物,对锄草、间苗、施肥等田间管理的要求很高,耕作的精度对于产量的影响很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确实,中国传统作物谷子,其增产潜力完全有赖于农民的辛勤耕作。

于是我就想,中国古代农业的一个特点是通过人力投入的增加,从而提高土地的效益(内卷式发展模式),而不是通过向西方那样,更多地注重土地资源的扩张(外向式扩张模式)。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文化分野的初始原因?

我们常说,中国占世界7%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确实是个奇迹;但是我们也该倒过来想想,为什么中国只占有世界7%的耕地,却繁衍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难道不也是个奇迹?

显然,中国农业文明的一个指向,是在追求土地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追求人的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否是东西方文明的一个根本区别?这也许是中国虽然具有悠久文明却没有孕育出以扩大人的效益为宗旨的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缘故?

四、为什么是埃及?  

反思历史,在经济和文化等诸多人文因素之外,也许有还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环境历史学,从气候、环境与人类社会互动的关系中考察历史,使我们得以对世界历史的走向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比如,古埃及为什么会成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古代的西方文明,准确地说,应该是地中海文明。地中海文明的重心从地中海的南岸,逐渐向西北转移,最后到达欧洲西部,这与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重心由西北向东南转移的方向正好相反。

古埃及文明的时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仰韶文化至殷墟时代。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而湿润,据竺可桢的考证,中国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度左右。这个温度的差别,相当现代于长江下游地区跟黄河下游地区之间的差别。

殷商之后,气温呈周期波动,但是总的趋势是逐步变冷,期间经历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至公元200年左右及公元600年左右到800年左右两个温暖期,在19世纪中期以后,又逐步变暖。

埃及跟中国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在纬度上基本一致,所以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都有可能孕育早期的农业文明。

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在中国的温度逐步趋冷,因而导致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步南移的时候,地中海沿岸地区却是发生相反方向的转移?

这可能跟北大西洋暖流有极大的关系。

从地图上看,现在的西欧经济发达地区如英国、法国、德国等的纬度都在北纬50度左右,跟我国黑龙江差不多,但是气候条件则要比同纬度的亚洲地区要好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是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该暖流从墨西哥湾开始,沿北美洲东岸北上,再向东横贯大西洋至欧洲西北沿岸,最后穿过挪威海进入北冰洋。

暖流对西欧与北欧气候有明显增温增湿作用,使沿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性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要比同纬度亚洲与北美洲的东海岸高出15~20℃。

暖流的形成与走向,与全球气温的变化有关。当全球温度高到一定的程度时,将使北极附近冰川融化,导致大量淡水融入北大西洋,淡水密度小于海水,比重比较大的暖流(富含盐分)就会提前沉入海底,进而导致洋流循环体系变慢,因此暖流势力减弱,暖流的减弱势将导致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冷。所以,如果全球变暖,全球的气候格局将会发生难以预料的逆转。(这也许是西方国家对全球变暖的一个最可怕的担心)。

而在古埃及文明的时代,全球温度明显高于现在,可能由于北极冰盖的融解导致的大西洋海水淡化,大西洋暖流受阻而未能到达现在的纬度,欧洲的气温必然会冷得多,所以在埃及的农业文明已经十分发达的时候,欧洲地区依然是一片由森林和草原覆盖着的荒蛮原野,正处于人类文明黎明前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