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消防安全检查表:顾客是上帝,上帝非爸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36:50
近日来,家住重庆市江北区的不少老人都碰到这样的怪事:一家医疗器械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见到他们进入店堂,便笑容可掬地统一管他们叫做“爸爸”和“妈妈”,让顾客们觉得十分别扭。该店负责人则表示,他们所销售的产品是韩国生产的,让工作人员叫顾客“爸妈“,是学习韩国人对长辈的一种尊称。(《重庆青年报》1
1月9日报道)
一些商家喜欢学习国外的先进经营模式与服务方式,这没错。但是,如果把国外的一些风俗习惯也当成营销的“真经”,拿来就用,就很有可能不伦不类,水土不服,适得其反。
作为商家,非常有必要考虑你的目标客户是哪里人。俗话说入乡随俗,对韩国人来说,服务员称呼顾客为爸妈,顾客会感觉很舒心,很受用。但是,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韩国喊顾客为爸妈是一种亲切,在中国就可能是一种“乱来”,会让顾客感到别扭,而如果让服务员的父母听到了,他们的心里也不会好受:自己的儿女,怎么喊他人为爸妈?!
在国人的理念中,“爸爸、妈妈”不像“叔叔、阿姨”那样可以随意喊叫,这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常识。因为人之爸妈有且只有两个人,而叔叔阿姨等其他一些称呼则可以有多人。另外,从商家与顾客的关系来说,笔者相信,即使在韩国,喊顾客为爸妈也是一种“形式”而已,而货真价实、公平公道、优质服务、诚信为本才是商家的“真谛”。“形式”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真谛”才是制胜法宝。
“韩式服务”被推崇,也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韩流”盛行的今天,似乎与韩国有关的一切都是好的,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以往就有先例。据《新文化报》2月16日报道,长春市“妈妈手”餐馆墙上贴着不少韩文装饰,其中两处写着“四亿支那人”字样。而这些装饰是老板从韩国带回来的。联想到社会上气势汹汹的“韩流”,我们就不难想象,老板去了趟韩国,带回点“正宗韩品”,自然要炫耀炫耀,谁知道自己的盲目哈韩与无知伤害了民众的民族感情,被“千夫所指”,悲哉!
销售韩国货就要使用韩国的礼貌,出售非洲产品非得使用非洲的礼俗,这是一种盲目与混乱的销售逻辑,甚至还有东施效颦般的滑稽。“精明”的商家,你可以说“顾客是上帝”,但是“上帝不是爸妈”,在中国销售产品,你的顾客不是韩国人,不考虑销售对象就僵化地奉行“拿来主义”,一味追逐韩流,学习喊爸叫妈的形式,忽略优质服务的本质,当心“外来的礼俗不好用”,搬起“舶来礼”砸了自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