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检查图片: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48:10

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净。人生不如意事占了十分之八九,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间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把内心的世界清净,这也就是修心要下的功夫。

人总是忙于在外部世界里去追寻,要么在人间,要么在天上寻找一个暂时的、或长远的依靠,而不知去开发内在的生命资源,不知去建立自己的真正主体性。因而只是潜在的自由人,而不是现实的自由人。人们永远只能被外境所决定,而不能决定外境,只能转于物而不能转物。没有自己的表现、自己的方向。人们一直在追求真理,却不知真理就在自己的内心,在自己的生命深处。

佛法所说的因缘就是一重又一重的关系网。一切众生都在这关系网内紧密联系,共荣共存。这个网络的运作法则就是因果定律,我们伤害人的话,最终都会自食其果;若我们利益他人,自己也会得到好处。

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我们既然有缘生于当世,当开启自性般若的莲花,不失时机地证入实相般若,在实相般若的大海里觉知一切,探寻的人必寻见,渴慕的人必得到,因为遍满虚空遍满法界的自性般若和遍满虚空遍满法界的实相般若是同一个般若大海,如果一个人能够丢掉妄想、迷执、自私、贪欲,这个人就能进入无心处,就能得大自在,看到本地风光,见到本来面目。

别人对待你的方式,都是你所教的。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虐待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尊重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忘记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记住自己。

世间有许多丑陋的人、丑陋的事,我们多用一点慈母的爱心,去包容它,接受它,必然能转丑陋为美丽。在母亲的眼中,无论如何智障缺陷的孩子,永远是千金不换的至宝;我们的社会也有许多的弊病,如果大家能够多一份慈母关爱而不嫌弃的心,一定能使我们的社会更为健康安详。

学会宽容,就是一个不断在学会超越自己,超越执着的过程,当我们愈能宽容,我们就愈净化自己,使自己愈趋向光明的升华。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的发愿:愿宽容、在过去,所有曾经毁谤、嫉妒、轻视、毁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愿生生世世宽容,直到永远。

安住当下,乐在当下。即不被过去的种种事情感到遗憾、困惑,也不被未来的种种事情而感到焦虑或被目前的渴望、嫉妒与慎恨所挟持。从而在正念中把握自我。通过接触我们自己及周围精彩、新鲜、健康的元素,以及滋养我们内心的欢乐、安祥、爱与智慧的种子来帮助我们转变并治愈我们心中的不良因素。

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实在很微妙,当以善意相待时,和谐、喜悦的感觉会在彼此心中氲开;若怀着疏离、怒意相向时,彼此的关系也将日趋紧张。于是,心因欢喜而能自在,心因芥蒂而需紧绷;欢喜自在的心,正如那缭绕在空中的野姜花清香,虽淡而怡人,使人陶醉、欣赏。

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我们要时时反问自己,对境是否心还粘着?是否真的识得本来?假如对境为妄想所左右,产生爱憎取舍之心,那就生死不了,就须深自惭愧内疚,痛下苦功,好好地修行。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学佛法行者,固然须要有渊博的知识;但是,见闻知理,如果不能融和于现实生活中,历经事务的体验,完成落实的修养,则无异于纸上谈兵,不可能表现出成绩的饶益性。

世上人性本来清净,万事万物都在自性中产生。如果思量一切恶事,就会作恶;如果思量一切善事,就会行善。所以一切事物都在于自性。如果执着外界事物,虚妄之念像浮云覆盖,自性便不能明净。因此遇上得道高僧宣讲真法,驱除迷妄之念,便能使内外通体透彻。

修行要有“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的决心。法门只是药,吃错药也会出毛病,必须注意中道的原则。佛法与外道的差别只在修心与否,修心则在发菩提心与体验空性,心外求法同于外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修行不可不慎。

生命就像拥有一张八十年的旅游卷,在这八十年中每个人可自行安排自己的旅程到何出去,何时到达目的地,何时返回,心中都要有个完整的计划。不要沉湎于昨日、明日的世界中,而应生活在今日的世界里,应随时随地体会到当下身边美好的事物。

我们的心本来具有无限潜能,蕴藏无限宝藏,但是由于无明造作,追逐五欲六尘,使明镜般的清净自性不能显现应有的光明,所以明心见性就是开发自己的潜能。我们的佛性遍一切时,尽一切处。所以通达佛性的人不逃避人间的苦乐,而视苦乐为锻链自己意志的试金石。

世间无物不美,而凡是美的东西都是具有生命力的。真正爱美的人们,你们必须时刻使自己保持一种“无所得”的心态,从而让天地间那些美好的事物处在任运自在的境地中,让它们圆满地展现出其美的本来面目吧!

做人其实不需要很复杂的思想,凡事要随缘,不要攀缘,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清心寡欲就会轻松自在;只要随遇而安就能自得其乐;只要放下就能解脱。放下是一种选择、一种智慧,一种明白,亦是一种结局。

 我们生活之中的很多担忧都是多余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点庸人自扰。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无端的担忧、烦恼不过大多是自寻的罢了。而这些自找的担忧和烦恼却偷走了我们的时间、精力、欢乐与宁静。我们需要思考,思考确实能帮助人成长、发现生活中新的一面。但莫名其妙的思考、多余的思考还是尽量少一些的好。把握一个思考的度,我们的生活就会清静、自在、快乐许多。

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心累之人要学会微笑,出门一笑,海阔天空。要肯定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喜欢自己,追求完美的同时,容纳自己的不足与毛病。一个人只有欣赏自己,才能对自己有信心。心累了,请把心里的事放下。说到底,再累也不要让自己心累,轻装上阵,人生会更美好,身体会更健康。

人类在一切众生的万物中,意识上多自由活动的力量,富于创造性,多闻博学,知识深刻。对于古人遗流下来的。一切文化道德等等,不但能完全接受过来,同时还能于中有思考力,起一种是否确实的拣择真理的作用。人类虽为许多众生中之一类,而高过其他的众生,能以知识研究一切事物,并能以多人的知识来作种种交换互助,在交换互助中完成创造的进步。佛就是观察到人类众生有如此特殊的力量。所以在人类中现身说法度人了。

如果你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怀才不遇”,你就会一直处于消极的状态中,这种不被重视的不公平感,会使得你心中充斥不满、抱怨,乃至愤怒。不要再为自己的“怀才不遇”怨天尤人了,学会坚持和等待,不断地完善自己,你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将直接决定你日后是否能“遇”,能“遇”多大,能“遇”多久。你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抓住和把握机遇的才能!

真正的财富在哪里?在自己的心里。我心里生起智能,智能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满足感,满足感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惭愧心,惭愧心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禅定,禅定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般若智能,般若智能就是我的财富。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在心外寻找财富,真正的财富,应该是内心源源不断的能源。

 宽容,就是宽广的包容,因为宽阔广大,所以才足以包容,包容那清净的,也包容那污秽的,包容善,也包容不善,就像广阔的大地,不拒清净污秽,也像浩瀚的大海,不拒百川细流,更像无垠的虚空,无所不含,无所不摄。

在生命的过程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是很正常的,没有一个人会一生都如意美满,重要的是不要使那不如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导,而应该让其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动力,以坎坷来增长我们的智慧,常养我们的悲心,如此,我们就能获得生命真正快乐的源泉了。

开心是一种觉悟的境界,是一种宽容、安详的心态:人能够活得无忧无愁,没有烦恼,心无挂碍,你就会感悟到世间上最美丽的表情就是开心微笑,因此人要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但愿众生能够“开开心心过一生,自自在在活到老”。

 向外寻求安乐是不可靠的,只会苦得筋疲力竭,而且永无止境,永无满足。任何感受到的安乐皆源于自心。智者知道乐与苦全倚仗于心,在自心中寻求安乐,不假外求。每一份安乐都源于自心,由心所造。

 学会用正面的思维去面对原来你认为是负面的影响。这样你会少很多烦恼,而且你人生的成绩会更大。如果我们能够用正面的心态去面对和转化负面的经验的话,那么你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你同样还是会吃亏,但你吃得很棒;你也还是会吃苦,但是你受的苦有价值;你也会受委屈,但是通过委屈你的心性得到成长。

争论是一种两个人才能玩的游戏,它也是一种没有赢家的奇怪游戏。要让人相信你说的话,先要有行动来支撑才行。如果你眼中只看得到自己,当有一天发生危难时,如何期望别人带给你温暖的拥抱。微笑是我们伸向另一个人内心最短的道路。别让自己的善意成为别人的负担。说话的人,对自己要有足够的信心;听话的人,也要有宽阔的胸襟。赠人以言,重如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