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交通安全三字歌:《外科十三方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0:59:32

嘱言

上编

总论歌

痈疽总论

痈疽总论歌

痈疽总论歌解

痈疽阳症歌

痈疽阴症歌

阴阳相半歌

痈疽善恶歌

痈疽五善歌

痈疽七恶歌

诸般坏症歌

中编

处方篇

• 锅烈制法

• 金丹制法

• 石青制法

• 银翠制法

附∶灵药释性

• 第一方·中九丸

• 第二方·金蚣丸

• 第三方·三香丸

• 第四方·化肉膏

• 第五方·药线

• 第六方·紫霞膏

• 第七方·千捶纸

• 第八方·太岁墨

• 第九方·代针散

• 第十方·熏洗汤

• 第十一方·天然散

• 第十二方·麻凉膏

• 第十三方·解毒膏

下编

十八问答

痰核

鬓疔

鬓疽

嘴疔(似指唇疔而言)

水疔

耳门痈

暗门闩症

项下桃

马刀痰核

乳花

乳癌

腰疽

上肚角疽

下肚角疽

便毒

鱼口

裙边疮

踝花症

蜡烛疳

下疳

斗精疮

脑疽

对口疮

左肩花症

右肩花症

左右发背症

附骨疽

鹤膝风

脚背花

手掌花

耳层

牙泄

喉风

龙癣疮

龙缠疮(俗名缠腰)

紫癜疯

瘿瘤

棉子疮

天泡疮

小儿赤游丹毒

小儿肾囊风

痔漏门

• (一)羊奶痔

• (二)樱桃痔

• (三)鸡冠痔

• (四)莲花痔

• (五)鸡管痔

• (六)脱肛痔

• (七)曲尺痔

• (八)蝴蝶痔

• (九)盘肠痔

• (十)锁肛痔

• (十一)雌雄漏

• (十二)瓜蒂漏(亦名瓜藤漏)

• (十三)牛鼻漏

• (十四)杨梅漏

• (十五)龟尾漏

十三方的总结 

    《外科十三方考》--民间中医外用药的精华
    《外科十三方考》里面的四味异药与十三奇方究竟是什么呢?十三方中最神秘而令人难索解者,厥为首方中之“中九丸”,十人十样,使人莫名所以,尤以三打灵药为特甚,银翠次之,金丹、石青,则所差尚属无多。今特先将四味异药之制法详述于前,以中九丸配合法殿之于后,然后再及其他之十二灵方,以成其全。

    这四味异药的炼制,其实是汉唐时期道家炼丹术的延伸。道家炼丹,在汉唐盛极一时,后因政治因素,连带道家学说的没落,炼丹术便不再为主流社会所倡导。相反在民间,这一制法得到了继承,在民间,炼丹只是为了能够达到治病与解除疾苦的目的,一切来得那么朴素与实际,而根本没有宫廷炼丹为助阳升仙的浮华。民众与医者在无数次失败,无数次亲身体验,甚至无数次因此丧命的艰苦实践中,终于化剧毒药为无害,创制出稳妥、有效、安全的矿物制剂。这种韧性,我想只有在民间才会具有,只有民间的医者与人民才会无怨无悔,历代相承,也正基于此,坚定了我向民间优秀文化传承的决心。

    我们且来看这四味异药的组成与制法:
    一、锅烈组成(即三打灵药):水银(一两)、白矾(一两微 去水分)、火硝(一两焙去水分)、食盐(一两,焙干)、朱砂(五钱)、皂矾(一两)、其性辛平无毒。功能去湿、杀虫、活血、解毒、化痰、解郁。
 
    制法:
    1、先将白矾、火硝、食盐、皂矾朱砂共研极细,再加水银又研,直研至不见水银星珠时为止,分作三份备用。

    2、以一份堆于小铁锅内,上以大碗覆之,随以醋调熟石膏粉,将碗同锅连接处涂封严密,勿使泄气。
    3、以炒干黄土(即黄土之炒去湿气者,用赤石脂更好)或极细河砂,将碗掩住,但须露出碗底,并以铁圈重物套压碗底,不使移动,碗底置浸湿棉花一团,外以大铁钉三只(或用火盆上炖食物的铁三脚架,更妙),插于地面土中,将锅安置钉上,约离地高七指许。

    4、以微火烤胎,焚香计之,俟一炷香尽,再以文火升炼,俟第二炷香尽时,又以武火(即烈火,以焰离锅底约二指许为度)升炼,俟三炷香尽时,察看碗底棉花是否由湿而干,更由干而成黄黑色,如已成黄黑色,即离火待冷。

    5、将已冷丹锅,轻轻除去黄土、石膏,揭开丹碗,灵药即升碗上,色白者嫩,色紫者老,色红者恰到好处是上品(如碗上有水银星珠,是武火用早,水银首先飞上,不可使用),此为一转,又名一打。
 
    6、取第二份药末同一转扫下丹药调匀,合为一处,如前升炼三炷香,冷定取药,是为二转灵药。

    7、取第三份药末同二转灵药调匀,合为一处,如前升炼三炷香,冷定取药,是为三转,三转已毕,所得之药即为三打灵药,亦名“锅烈”。药经三打,则水银之本性死绝,服食遂无流弊。丹底可搽诸疮,功能止痒定痛,长肉生肌,不可弃去。

    二、金丹组成(亦名锅丹):黑铅(三钱)、樟丹(二两)其性辛平无毒。功能治吐逆、反胃、坠痰、杀虫。

    制法:
    1、将铅放入倾银罐内(即耐火粘土罐,昔日熔银时常用此罐),置于火上熔化之。

    2、将漳丹徐徐撒于已熔铅上,藉重铅气熏蒸,并于黄丹中间搅一凹处,俟蒸至凹处发现黑色,四周兼现黄色时,是即合度之证(大约一炷香时即可蒸透),冷定,去铅取丹,是即金丹,亦名“锅丹”。

    三、石青组成:白砒(二两)、硫黄(四两)其性大热。因其有砒,故能解水银、轻粉之毒。善治一切风湿,筋骨作痛作肿;又能解一切寒凉药毒,及疮不收口,作寒作热等。更能领导水银、轻粉循行筋脉,以解周身痰气,乃诸药中之极热者。不可不用,亦不可多用。

    制法:
    1、将砒、硫共研细末,投入倾银罐内,上覆铁板一块,以铁丝缚紧,再用盐泥将罐全体封固(或以醋调石膏亦可),俟干听用。
 
    2、将已干丹罐放木炭火中烧之,揣度罐中药已熔化(约香三炷),乃取出待冷,剥除泥壳,揭去铁板(手势应轻,勿使盖上所升之药落下),升于盖上而色如黄芽者为烟硫,沉于罐底而色带暗绿者为石青,将此暗绿色物取出研细备用。二物虽然同出一本,性却截然不同,盖烟硫有毒而石青无毒也。

    四、银翠组成:纹银(一两)、石青(约一两)其性辛平无毒。合药能治一切奇疮怪症,内服功能敛口生肌。

    制法:
    1、将银打成薄片,剪成小块,投入倾银罐内,火上熔化。

    2、取石青末约六、七钱,投入已熔银上,以铁箸搅拌,银即自然起发,如不十分起发时,可再投石青末三、四钱,必能起发。所用石青不拘多少,总以银质发透为率。

    3、将发透之银取出打碎,研为细末,飞去灰渣,其色与靛花相似(翠色),故名银翠,将其浸入冷水,每日换水二次,七日夜后,火毒即尽,收贮备用。

    明确了这四味异药的组成制法与药性,才能对中九丸的效用了然于心。中九丸即是在此四药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中九丸来味不多,说破异药笑哈哈,任他诸般奇怪症,每服数丸起沉疴。”

    中九丸组成:锅烈(一钱)、金丹(一钱)、银翠(三钱若脓寒加石青五分)。
    又一组成:锅烈(六钱)、金丹(三钱)、石青(四钱)、银翠(四钱)、蟾酥(二钱)、熊胆(三钱)、珍珠(二钱)、麝香(一钱)。

    制法:共研细末,用面糊趁热合药为丸,如凤仙子大备用。

    用法:每服一分,病重者,可由二分加至三分,用温酒或温开水送服,服至毒消尽时为止,忌食萝卜。如系阴症,可加石青一钱,余症不用;畏寒者,可加百草霜五钱.疔疮忌服,小孩量减。服丸之后,间有发现头晕者,不必畏惧,过一时即消失矣。

    中九丸的创制,并未引起主流中医界的重视,直至现今,人们对此药的认识还相当陌生,查阅了各地主要药厂与药商关于中九丸的生产与销售情况,遗憾的是,很少能够找寻得到,可想而知,中九丸历经几百年,依然只是流传于民间,为少有的几位民间中医所自制运用。

    将中九丸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来论述,是因为我亲身见证了此药用治痈疽、癌症的确切疗效。是因为民间的优秀中医文化已深处濒危灭绝状态,需要有人继承发扬。我们应该全然抛开含砷汞制剂的药物不可用于临床的陈规。应该相信、肯定这些历经千锤百炼方药的疗效,只有疗效,才是中医发展的硬道理。因篇幅所限,其余的十二奇方不可能一一详述,有心的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得到。

    但《外科十三方考》的十三奇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些病症需几个方药联合应用,以起到解毒增效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这十三方作一番总结,我们来看本书编订者张觉人所述:

    1、中九丸纯以金石质药品为主,杀菌消炎,镇静镇痉,收敛腐蚀,诸种功能毕具,凡阴疽恶毒,及阴阳夹杂症之偏于阴者,都可使用,惟阳性病则不相宜。适用于漫肿无头,昼轻夜重,皮色不变,顽麻木硬等症,未成者能消,已成者速溃。
    据编者临床上的应用,对瘰疠结核(勿论梅毒性、结核性),疤骨流痰,杨梅、下疳,疟疾、哮喘、痔核、漏管等症,均有相当疗效,是祖国极早流行民间的一种化学疗法。并可用作外用丹药,具有红升、白降、三仙、滚脓之长,有腐者去腐,无腐者生新,有脓头者能拔出脓头。汞剂内服,照例常要起口腔炎,而本方则否。
    灵药用法,各家颇不一致,有单用升药者,有单用底药者,有升药、底药并用者,效力似无多大差别。编者则单用升药,照理也应当以升药为是。

    2、金蚣丸(金头蜈蚣十五条去头足微炒、全蝎二十个去头足米泔水洗、山甲二十片土炒成珠、僵蚕二十条炒去丝、朱砂二钱、明雄二钱、川军三钱)聚诸种有毒虫类筑物为一方,功能镇静镇痉,解毒消炎,凡阳症之红肿热痛,痈疔大毒,发背、横大毒,及小儿半身以上各种疮症,皆可服用,尤以小儿半身以上疙瘩、疮疖等症,更为有效。因其富有镇痉作用,故又适合于惊痫抽搐,麻痹拘挛,诸风掉眩,手足震颤,口眼歪斜,角弓反张,半身不遂等神经疾患,对破伤风的疗效,有时竟超出“玉真散”之上。编者常于瘰溃疡、疤骨流痰患者,使其早服金蚣丸,晚服中九丸,颇收治效。二者兼服,并可避免中九丸的副作用。

    3、三香丸(丁香二钱、木香三钱、小茴七钱、砂仁五钱、紫苏七钱、黄芩一钱、茯苓三钱、猪苓一钱、白术三钱、陈皮三钱、干姜一钱、泽泻一钱、香附二钱、木通一钱、草果五个、花粉三钱) 是由多种芳香性健胃药组合而成,功能行气宽中,消食健胃,除胀镇呕,止痢塞泄,祛痰利水,为体质虚弱、消化不良的外症患者必需的补助品,并可调整中九丸的副作用。

    4、化肉膏( 桑枝灰五升、麻梗灰五升、广锻石五升。未发者共合一处备用,另以威灵仙一两、川乌四两、草乌一两、野芋头一两、生半夏一两、巴豆五钱共为咀片,煎成浓汁,将前灰放在竹箕内,先用稻草垫底,继将药汁淋于灰上,滤下之水,用器接收,滤得之水,以沾于舌上如针刺者为佳,约一大碗,入锅慢火煎之,俟浓缩到相当程度时,再加白矾一两,收膏贮瓶,黄蜡封口备用。) 为变相的轻氧化钾,有腐蚀作用,今更加入巴豆,其腐蚀力遂愈形强大。凡腐蚀药,均不免有疼痛,故加入灵仙、川乌、草乌、半夏等镇静药,借以麻醉局部,缓解疼痛。在翻花起弦、多骨绵管等场合,可去腐生新,脱管化绵,盖冥顽不灵的慢性顽疮,非藉此种大刀阔斧的峻剂,实不足以收疗效也。

    5、药线(白砒三钱、明矾七钱)中的砒、矾二物,是强有力的腐蚀剂,亦即“三品一条枪”的骨干药。凡瘰成茧,及痈疽溃后之久不干脓者,皆可用之,腐去自然新生,惟用时异常疼痛,是其弱点。编者时常加入蟾酥、乳、没合用,以缓解患者的痛苦,颇如理想。又本品与“化肉膏”有同样作用。

    6、紫霞膏( 铜绿五钱、血竭五钱、乳香五钱、没药五钱、松香一两、蓖麻仁一百粒、轻粉二钱) 能拔毒镇痛,化腐生新,举凡一切顽疮,瘰疠、湿疮、梅毒等症,均可贴用,未成者可以消散,已溃流脓,久不收口者,可以促使迅速收口,虽久年疮亦有显效。

    7、千捶纸(白砒五分、明雄一钱)中的砒、雄皆具腐蚀作用,且能杀螺旋体,故对溃烂梅疮,经久不愈,脓水不干者,贴之可以化腐生肌,敛口干脓,并可用于一切溃后久不收口的慢性疮症。

    8、太岁墨(山慈菇一两、千金子一两、大戟一两、蚊蛤二两、去虫、麝香一分、川乌二两、草乌二两)是流行祖国若干年代的“紫金锭”,用途广泛,效力宏大,在外科门中尤有不少助力。

    9、代针散(巴霜一钱、信石一钱、明雄一钱)是“咬头膏”或“针头散”的同类物,凡皮薄疮疖,内脓已成,不得穿头而畏用刀针者,以此敷之,约一日间,疮头即自行穿溃。倘皮太浓者,须先将疮头用三棱针刺开少许,然后敷药,方得穿破。疮未化脓时,不可使用。

    10、熏洗汤(银花三钱、羌活、独活、川乌、草乌、防风、苍术、薄荷、苏叶各二钱、桑叶、桃叶、槐叶、樟叶各一握) 中药味有镇静镇痉,杀菌消炎,祛风除湿诸种作用,凡红肿疼痛的阳性炎症,皆可熏洗,功能消炎、解毒、镇痛,是一种具有药效的水疗法。

    11、天然散(铅粉一两)的生肌作用最强,凡一切外症溃后,脓水常流,疮绿发痒,及不敛口的疮疡,皆可使用,功能收水干脓,生肌敛口,足敌三仙、滚脓方,而便利则过之。

    12、麻凉膏(川乌四两、草乌四两、生南星二两、野芋头四两、芙蓉叶四两)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凡一切疼痛难忍的疮毒,皆可使用,有消肿、排脓、镇痛诸作用。

    13、解毒膏(白芷、白蔹、白芨、川乌、草乌、黄芩、独活、细辛各一钱五分、荆芥、栀子、连翘、羌活、黄连、阿胶、海藻、山甲、昆布、大黄、木鳖、血余、赤芍、薄荷、牛膝、木瓜、防风、石燕、海带、黄柏、桃枝、柳枝、桑枝、杉枝、天丁、密陀僧各一两、水粉四两炒过、黄丹三两、香油八两) 能消炎解毒,散结软坚,祛风除湿,对于一切阳症疮疡,都有其相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