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税务师成绩查询:第十六卷弟子与德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12:00:52

每见待弟子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

又见有弟子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较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财足以累己,而以有财处乱世,其累尤深。

 [述论]

  家庭教育事关重大,它密切关联着孩子的成长、进步、前途、命运,更密切关联着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家庭教育的成败,不取决于父母对子女爱心倾注的力度,这种爱的倾销历来是无代价的;也不取决于父母对子女期望值的高低,“望子成龙” 是父母的心态;而首先取决于父母对子女爱的方式的正确与否和期望值的客观效度。

    凡是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的,子女便容易成为有德才的人;凡是对子孙过于宽容的,子女的德行大多败坏。无悍虏,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

    又有一种情况,有些子女原来十分聪明,却突然变得品行低下,平庸无能;有些原本平庸愚鲁,然则却成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这全归之于家庭父母的栽培教养之功。教子需有方,也要因子施教,因性而异: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清·金兰生《格兰联璧·齐家》)

  这就是说,父母对有才华的子女应克制爱心,不放松教诲,子女才免致因为骄傲而失败。父母对不学好的子女,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充满爱心,子女才免致生怨而出走。

  可见,父母对子女教育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严爱相济、宽严适度,既要避免“捧为掌上明珠” 的过分溺爱,又要防止“恨铁不成钢”的厉威苛责。

  人生最崇高的“无”字碑是:无私、无畏,无悔、无怨。

  奉公而利天下谓之无私,开拓而不惧艰险谓之无畏,充实而不虚度谓之无悔,豁达而不积非谓之无怨。正是那“人到无求品行自高” 。

  然而,人总有品行的高下之分。不过,一个人的品格不高,又总是因为无法将一个“利”字看破;人的学识才能也总有高下之分、能庸之别。不过,一个人学业不进、才华平庸,又总是缘于甩不掉一个“懒”字。可见,“利”和“懒”是缠绕人生的两条绳索。一个人要站在高处,看到远处,想到大处,干在实处,就必须抵御“利”的诱惑,割除“懒”的尾巴。人只有战胜了“利”的困扰和“懒”的惰性,才能回味于畅扬,乐怡于奋进。

  德和财是社会的两大财富,也可以说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简明词义。人们奖掖道德,也倍加敬仰道德高尚、德高望重的人。如果让这种人居于权威的位置,向社会施加道德的影响,就更具有很强的道德感召力和文明的催化力。当然,对不居高位有道德人,通过大力的宣扬,也会引起巨大的社会效应。

    当今社会呼吁“让有道德的讲道德,有理想的人讲理想,守纪律的人讲纪律”,实质上也是在呼唤和重塑道德感化的权威。人的名节不可不要,德感不可不有,但钱财富有却不能多到足以拖累自身的地步,累加则生祸。这仍然是要人们看破一个“利” 字。“透得名利关,方是小歇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当今人说,人不能活得太累。也就是说,人要穿过名利的关卡,才能安得逸乐,也才能达到高远广阔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