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器材报价: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调查与研究》2005年第13期 宿迁理性的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02:01
理 性 的 探 索

发布时间:2005-03-30 08:53:00 作者

[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调查与研究》2005年第13期]
当我们走近宿迁、考察宿迁时,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卷渐入眼帘:宽阔整洁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充满绿色的广场、特色浓郁的楚街……骆马湖、洪泽湖犹如两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宿迁中心城市的南北。宿迁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感慨万千。

    在一座座书声朗朗、充满青春气息的校园里,我们了解到宿迁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教育投入明显增加。自2000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普遍增加了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投入,到2004年底,全市教育投入已增至  6.76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61.1%,比2000年增加了48.9%。义务教育入学率稳步提高。2004年,全市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87%和99.96%。非义务阶段教育入学率大幅上升。2004年,全市幼儿园和高中入学率分别达到83.1%和80.23%,比2000年分别提高28个百分点和32.4个百分点,其中高中入学率超过苏北平均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教育质量显著提高。2004年,全市普通高中本科达线人数为5906人,比2000年增加1283人,高考达线人数和达线率已位居全省第9位。高等教育发展实现零的突破。宿迁在全国首创公办民营股份制的高校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成功办起一所宿迁学院,改写了宿迁没有高校的历史。目前,这所学院共开设44个专业,在校生近万人。

    在一座座治病救人、忙碌有序的医院里,我们感受到宿迁卫生事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卫生资源总量迅速扩张。到2004年底,全市卫生总资产已达15.39亿元,比改制前的1999年增加了10.44亿元,其中民营资产9.65亿元,增幅达210.1%。民营卫生资产占全市卫生总资产由1999年的1.2%上升到2004年的62.7%。医院效益明显好转。改制后,医疗单位的非卫技人员已由占职工总数的40%下降到14.3%。以往多数医疗卫生单位存在的高收费、低水平,高负债、低效益的不良运营状况已得到扭转。医疗服务态度改善、价格降低。改制后,医护人员的竞争意识、爱岗敬业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明显增强。2004年,市县级医院的人均门诊费用由改制前的75.49元降至70.19元,下降了7%;乡镇级医院由37.62元降至27.84元,下降了26%。与此同时,医护人员的收入有所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宿迁先后投入1100多万元用于修缮、新建乡镇卫生院房屋和更新测量仪器设备。同时,通过公开招考,配备了乡镇卫生院人员和村防保员,其经费补助纳入县财政预算,卫生资源结构不合理和重医轻防问题得到解决。现在,全市防保领域的卫生资产占比已从改制前的8%上升到2004年的34.6%。可以说,宿迁农村医疗卫生的“生存危机”已顺利渡过,正在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作为一个建市仅8年、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宿迁为何能够成功地走出一条不同于别地的社会事业发展之路?通过在宿迁的实地调查,我们得到一个清晰而肯定的回答: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宿迁市委、市政府依据市情所形成的非同寻常的社会事业发展思路,得益于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所实施的大刀阔斧的社会事业改革。

    一、抢抓机遇,打好时间空间信息差

    宿迁人在学习浙江经验时得到一个真经,即要善于捕捉机遇,打好“时间差”、 “空间差”和“信息差”。

    1、以超越时间的魄力,率先启动社会事业改革。面对财政负担过重、社会事业运转效率低下的困境,在其他地方对社会事业改革持有疑虑、徘徊观望的时候,宿迁率先在全省启动了社会事业改革。4年前,他们在沭阳首度向社会事业的传统体制宣战。沭阳是个人口大县,又是个经济小县,人口居全国县域之首。2000年时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61.3亿元,人均仅为3631元。这一大一小的反差,反映出沭阳前进中的困难。当时的县委一班人达成一个共识: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加快发展的步伐,摆脱社会事业的困境,根本出路在改革。于是,他们顶住重重压力,下决心从产权制度这个深层剖面开刀,大胆实施了以市场取向为主导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沭阳迈出的第一步,引来有关部门和媒体的高度关注,遭受社会的种种议论,但宿迁人从沭阳改革的艰难进程中却看到了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曙光,更加坚定社会事业改革的步伐。从2001年始,宿迁全面推广沭阳经验,在全市推开了教育、卫生事业改革,成为全省社会事业改革的排头兵。

    2、以逾越空间的勇气,抢先占领教育卫生市场。在推动社会事业改革之初,很多社会事业单位其实已处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之中。宿迁市委、市政府坚持从这一实际出发,把社会事业改革作为一项大战略,并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更大空间范围内谋划、推进。他们确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的原则,抢先占领尚未被广泛关注的教育卫生市场,抢先借用尚未被广泛重视的优质教育卫生资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他们积极鼓励市内外社会资本进入有收益的社会事业领域,大力扶持民营事业单位发展。现在,宿迁从中心城市到县城,不少医院和学校都吸引南京、苏州、扬州等地优质资产,以市场化方式联合办医、办校。据初步统计,全市已有外地国有资产1.58亿元、民资21.65亿元投入宿迁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依靠市场实现了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和重组,极大地增强了全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活力。社会事业改革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形成了较为强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慕名前往宿迁就医入学。

    3、以研越信息的敏感,领先完善关系民生事业。教育卫生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民生事业。社会事业改革成功,将惠及百姓的切身利益;稍有差池,则可能损害群众的权益,更有可能带来社会的动荡。宿迁的社会事业改革不是领导人凭主观意志拍脑袋的结果,而是决策者捕捉信息、研究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产物。宿迁的领导者注重向书本学习,力求把需求层次论等发展经济学理论知识同宿迁的市情相结合,通过社会事业改革,把人民群众的享受需求适时引导到发展需求上来。他们还利用现代网络媒体,超前了解有关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信息,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早借鉴山东德州等地尝试社会事业改革的做法。同时,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不断总结自身改革的新经验、新做法,努力放大正面效应,尽量减小负面影响。始终坚持以推动民生事业发展为准则,打好信息差,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

    二、放开手脚,启动民间资本内驱力

    长期以来,社会事业的发展单纯依赖各级政府的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反哺。宿迁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有限,内驱力不足,反哺力低下。正是这些困难使宿迁人较早意识到:社会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市场化改革。

    1、调整思路,社会事业社会办。长期以来,社会事业发展既没得到社会的参与,也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全国各地虽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实施过多项改革,但多数没能使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触及到旧体制的最痛处,没敢触碰产权制度这根敏感神经。用计划经济的眼光看社会事业,社会事业似乎都是公益性的。用市场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社会事业,就会发现社会事业既有公益性的,也有经营性的。宿迁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引导全市上下拆除思想门槛和心理障碍,改“社会事业政府单一办”为“社会事业政府与社会共同办”。面对社会事业社会办的崭新课题,他们站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把具有经营性、竞争性的社会事业当作经济工作来看、当作项目来抓、当作产业来办、当作实体来运作。为了将这场以社会事业改革为先锋的“淮海战役”打好、打赢,宿迁通过聘请专家、外出考察等方式,明确战略,细化战术,确立了“社会办事业-事业产业化-产业民营化-民营规范化”的改革思路,决心在社会事业领域早日实现“权力支配的资源最小化、市场支配的资源最大化”。

    2、放开政策,多元投资规范化。宿迁的发展,没有太多的优势。然而,宿迁人善于把握和运用政策,力图用足、用活和用好政策,努力放大政策优势。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依据中央有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决定精神,明确指出:“凡是能用市场机制办的事情,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还是城市管理都要能民则民”。宿迁人把省委的这一政策性意见看作是对社会事业改革最重要的一针强心剂。他们迅速作出反应,立即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事业的意见》,鼓励各类经济实体、能人大户和市外资金大胆地向教育、卫生事业投资,推动全市掀起了一股兴办民办学校、民营医院的热潮。他们立足“小政府,大社会”的长远设想,对社会事业发展,改“政府包办”为“政府扶持、社会兴办”,该管的管住管好,该放的放开放活。目前,宿迁新增民资教育投入累计达12亿元,共有民办教育机构976所。近两年来全市卫生领域非政府投入达7.8亿元,新增民营医疗机构708家。
在放开市场准入的同时,宿迁还注重配套制度创新,及时规范改制行为和改制后的管理,着力使上级政策文件具体化,使外地成功经验本地化,使社会事业改革规范化,进而使民间与社会资本投资经营社会事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他们先后就建立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资金,非公办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改制后的社会保险及经营者、职工的收入分配等重大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改制中和改制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超前防范和严格规定,确保了全市社会事业改革的顺利推进和不断深化。

    3、变更主体,实现质效最大化。政府包办社会事业的做法,既混淆了市场主体,又降低了运行质效。为促进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宿迁通过改革,让竞争性社会事业单位成为市场主体,以“断奶”方式促其一步到位,让市场直接代替政府去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同时,政府鼓励市场主体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力求民间资本内驱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凝聚和释放。

    现在,宿迁的教育正朝着“办学形式多样化、投入渠道多元化、学校办学主体化、资源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公办、民办学校相互补充、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全市学校数量扩张,教育质量提高,结构和效益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宿迁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大释放出教育事业发展的能量和活力。现在,宿迁民办学校在校生总数占到全市的22%。原来习惯于躺在政府怀中过日子的学校,现在普遍增强了发展的责任感和竞争的危机感。在教育领域引入竞争,不仅有助于提高师资质量,也增强了对外招师引生的吸引力。近两年来,宿迁全市已引进聘用外地教师628人,吸引外地学生8500余人。调查期间,我们分别考察了市区的青华学校和沭阳等县的民办学校。所到之处,无不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教育事业改革的无比威力、民办教育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可观实力。

    现在,宿迁的医疗卫生已经形成民资、外资共同办医,政府、社会多元投入的新机制。全市有124个乡镇医院和9个县级以上医院,通过以产权置换为核心的民营化与股份制改造,已从政府的襁褓中走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政府用置换出来的资金再投入卫生事业,并向公共卫生领域倾斜,实现了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倍增。在盘活存量的同时,宿迁大力开展“招商引医”,使社会资本向医疗领域集中,努力扩大增量。通过改革,医院的业务收入不断攀升,病源结构明显变化,重症难症比例增加,高技术水准的手术不断增多,医疗服务价格逐步降低。据资料反映,近年市、县级医院人均门诊费用分别下降了7.7%、28.4%,住院病人平均费用分别下降了5.53%、15.61%,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三、鼓励联姻,做足借外靠强大文章

    近几年来,宿迁立足特殊市情,依托外来要素,借品牌打品牌,不断促进“洼地崛起”,努力实现同步扩张。

    1、找准定位,政府不当“运动员”。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在社会事业领域兼当“教练员”和“运动员”,大包大揽,无所不办。但实践已反复证明:政府在社会事业发展中往往是无意错了位,有心办不好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有限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是在竞争性、非公益性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只能先当教练员,再当裁判员,而决不能去当运动员。宿迁市委、市政府透过医疗等社会事业所具有的明显的竞争性、经营性和收益性,看到了民资与外资对兴办医疗事业的投资热情。他们运用改革政策,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尽快退出社会事业中的竞争性领域,变代替市场主体为完善市场主体,变“政府统揽卫生”为“政府主办公共卫生,社会主办医疗事业”。

    2、借牌打牌,多种形式引进来。宿迁的社会事业基础薄弱,但宿迁人并没有因此气馁,更没有坐等,而是在改革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靠大做大”、“靠强做强”的特殊思路。为弥补人才、资本、科学技术等发展性资源的短缺,宿迁人运用“借外、借大、借强”策略,在借用别地、别人品牌的同时,打出自己的品牌;在引进有形资产的同时,共享无形资产,推动外来要素和本地市场有机结合,实现本地社会事业快速换档升级,从市场竞争的外围“旁观者”转变成市场竞争的积极“参与者”。2002年,按照“省市共建,八校联建,合作办学,公办民营”的办学体制和机制,一座占地1118亩、校园环境美观、功能设施现代的宿迁学院,奇迹般在宿迁中心城市崛起。此举一改资金、师资、品牌皆缺的办学条件,首开经济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之先河。2003年,宿迁市委、市政府还毅然决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转让等形式,鼓励宿迁市人民医院加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加速医院资产裂变和品牌提升。

    3、捷足先登,转化人力输出去。宿迁人认为,社会事业发展根本上还是要依靠本土人才。“借外”只是手段,“强内”才是目的。先借外界要素,再靠本地要素,经过深层次“加工”,将“成品”投入市场,积极参与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源转化的过程。宿迁人十分注重做好把人口大市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势的大文章,力促人口向人才转变。为有效地将本市大量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宿迁市实施了“两后双百”工程。他们将中考落榜生称为“初中后”,将高考落榜生称为“高中后”。从2003年7月份开始,宿迁对全市所有高考、中考落榜生进行100%培训,实现100%外输内转就业。通过培训把富足的人力资本输出去,阶段性地实施异地工业化、异地城市化和异地市场化。目前,宿迁已成为苏北五市中劳务输出最多的市,距今已输出90多万人,仅2004年就输出17万人。

    四、有抓有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

    把握经济社会运行规律,坚持“有抓有放”基本原则,是宿迁社会事业改革取得成功的奥秘。“抓”,就是合理运用“有形之手”,对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抓好抓实、体现公平;“放”,就是充分利用“无形之手”,对市场调节范围内的事,放开放活、体现效率。有放才能有抓,无为才能有治,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学会运用的辩证法。

    1、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和受教育的权利,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宿迁市的领导者深深懂得,实践“三个代表”、推进“两个率先”,关键是要体现在发展为民、执政为民上,就是要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生命权和受教育权,是人权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保障。为此,他们在改革中,着重通过“四个分开”(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分开、竞争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分开、事业性质和产业性质分开、经济性和社会性分开),进一步界定政府的职责和市场的行为,明确政府集中力量抓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竞技体育和精品文化,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着力将习惯于计划经济的社会事业,改造成适应于市场经济的社会事业。这样,通过综合利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既繁荣发展了社会事业,又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2、“抓住中间,放开两头”,确保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早在1998年,宿迁市就在沭阳县率先探索形成了学前教育社会办,义务教育政府办,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逐步推向市场的改革思路,当地人称之为“一保三放开”。几年来,由于市场力量的介入,政府得以腾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重点抓好义务教育。一是搞活内部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义务教育是公办性质,往往带有较深的旧体制烙印。为了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沭阳在公办学校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推行“校长不任命,引入竞争;教师不调配,进入市场;奖金不封顶,只论贡献”的新制度。通过成立市、县(区)教育人才中心,实行教师全员聘任,一举搞活选人用人机制;推行校长公开选拔、教干竞争上岗,深化改革干部任用制度;坚持按岗定薪、按劳取酬、优绩优薪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内部机制的改革,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提升素质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初中和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2.06%和98.76%,比建市之初分别提高了21.1和10.63个百分点。二是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5亿元,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几年来,新建校舍101万平方米,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旧房123万平方米;投入1.5亿元用于添置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使初中和小学实验室达标率分别提高到80%和76%;更新课桌椅  75.7万张、讲台1.4万张,安装照明设备教室1.4万间,基本改变农村中小学“三破一暗”的状况;全市还建成461个多媒体教室、552个网络教室和1914个教师办公网点,有力推进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三是重视扶贫助学,保障教育公平。宿迁始终坚持“公平靠政府,效率靠社会”的原则,全力抓“控辍”、搞扶助,保证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公平性。现在,全市已建立双轨“控辍”体系,即“市-县(区)-乡(镇)-村-组-户”的政府防控体系,“市教育局-县(区)教育局-学校-班级-教师”的教育系统防控体系,制定出台《宿迁市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办法》,将“控辍”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从措施和制度上确保适龄学生人人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全市大力实施“三就三百”工程,即对城市低保对象、城郊失地失居农民、农村特困户等困难群众的就学就医就业提供百分之百的援助。2004年,政府为贫困残疾学生减免学杂费1500万元,发放助学金382万元,资助贫困生5.6万人次。

    3、“稳住一头,搞活一片”,集中财力办好公共卫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卫生部门既是办医者、管医者,又是执法者,“三合一”的身份严重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宿迁较早破除了“政府办医院,政府补医院”的清规戒律,以鲜有的气魄,大胆倡导“政府不办医院,政府只补病人”的理念。他们提出“管办分开、医卫分离、医防分设”的发展思路,收缩五指,形成拳头,集中财力兴办公益性强、收益性差、社会资本不愿进入的公共卫生事业。为此,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实施“521工程”,建设市级五大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中心、公共卫生救护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血液采供中心)及其在市、县、乡、村的配套网络,完善两大监督体系(医疗卫生和药品监督体系),健全一个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需求,大大提高了应对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通过医卫分离、医防分设,全市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做大作强,公共卫生资产占全部卫生资产的份额已由8%上升到34.6%。

    五、统筹安排,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

    宿迁的社会事业改革摆脱了“就事论事”的思维模式。他们通过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对外扩张等途径,在加速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积极追求区域发展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1、合理布局,集聚带动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卫生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具有启动、带动、拉动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调查中我们感到,宿迁从市到县,不少领导同志都能清醒地把教育卫生资源作为城市规划、新区建设、生产力调整的先导要素,予以合理布局、率先启动、优先发展,藉此有效集聚带动其它生产要素,促进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沭阳县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践中,把教育卫生事业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对教育卫生项目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发展,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学校、医院等进入城市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目前,沭阳县新城区和经济开发区已兴办实验学校、广宇学校、府苑中英文学校、实验小学新校区、国际学校、淮海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6所民办学校,兴办仁慈医院等32所民办医院。这不仅吸纳了人气、带来了商气、拉动了周边的房地产市场,而且提高了名气、增强了士气,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集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整合资源,形成规模发展效应。这些年来,宿迁坚持以重点名校为龙头,通过兼并、合并、合作、挂靠等形式,做到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都有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相互衔接,进一步加速教育资源向城镇和名校集中,形成学校梯次结构完整、区域划分合理、办学体制多元的鲜明特色。针对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越来越向品牌、规模方向发展的趋势,他们大力促进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先后组建了沭阳中学、泗洪中学、宿豫职教中心等一批教育集团,逐步走上了发挥品牌规模效应的集团化办学新路。经过几年的整合发展,宿迁的优质教育资源显著扩大,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全市共创建四星级高中4所、三星级高中6所、省级示范初中42所、省级实验小学17所、省级示范幼儿园8所,分别比改革前增加了4所、1所、16所、4所、5所,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3、对外扩张,不断开拓新的空间。正如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输出资本一样,宿迁人在本地教育事业改革取得较大成功之后,已不满足于一地一域的发展,逐渐把眼光从市内转向市外、从省内转向省外,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引导内在优势资源突破地域障碍,向外扩张。一方面,把宿迁在教育事业方面的先进理念,特别是一些好的做法向周边地区渗透扩散,输出管理;另一方面,一些民办教育实业家大胆投资办学,不断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宿迁的教育产业已扩展至周边的灌云、涟水、东海、淮安、赣榆等地,扩张到安徽、河南、四川等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打造出良好的教育品牌,树立起全新的城市形象。

    尽管宿迁社会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其特殊的市情决定的,然而其成功实践已表明:宿迁的做法对于全省甚至全国是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宿迁在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中充满理性与创造的探索,应该也一定能够以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和在人民群众的选择中体现出来的优势,走出宿迁,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宿迁人理性的思考与探索、大胆的设想与举措、骄人的发展与业绩,不仅让人深深折服,而且给人深刻启示。

    1、正确的发展思路,形成于对本地实际的理性认识之中。宿迁的社会事业改革起步较早,胆魄较大,一度引起的议论也较多。但只要我们稍稍深入考察一下宿迁社会事业改革的轨迹,就不难发现,宿迁人是在吃透上级政策、借鉴外地经验、尊重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才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事业发展路子。宿迁的实践不是盲目的,宿迁的探索始终是理性的。对于宿迁的条件和基础,市委、市政府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宿迁有“四特”,即特殊的市情、区位、地位和发展阶段。市情的特殊,主要在于建市之初没有中心城市,在全省十三个省辖市中,“三农”比重最大,社会事业资源最为短缺。区位的特殊,主要在于地处沿海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是沿海发达省份中的不发达市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处于弱势。发展阶段的特殊,则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均处于起步阶段,中心城市是零起点、零基础。地位的特殊,则在于省委、省政府为支持宿迁的发展,给了宿迁一条特殊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和支持宿迁市采取比其他地区更加灵活的政策。正是对“四特”的理性认识,使得宿迁在区域竞争中,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正确的把握:宿迁发展要以工业化为第一动力、以城市化为主要集聚力,顺应市场化大势,使民营化成为主流、产业化成为根本;正是对“四特”的理性认识,使得宿迁的决策和政策既体现了中央和省委的意图,又反映了宿迁市情和社情民意;正是对“四特”的理性认识,使得宿迁以非凡的智慧和力量形成特殊的发展思路和特殊的推进举措;也正是对“四特”的理性认识,才使得宿迁无论是在社会事业改革方面,还是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乃至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步入了一条追赶型、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轨道。尤为可贵的是,宿迁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瞄准时机,集中力量主攻社会事业改革,借重点突破之功,收整体推进之效,推动市域发展每隔几年上一个大的台阶。

    2、最大的发展变化,莫过于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在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差距固然较大,而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差距往往更大。如果无法在后一方面取得突破,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便是一句空话。宿迁市委、市政府一班人认识到:改变宿迁人的命运必须从改变宿迁人的思想观念入手,改变宿迁人的精神状态必须从具有较高学历、较高能力、较高社会地位的人才聚集的事业单位入手,以此作为撬动宿迁人观念变革的支点。改革前,宿迁的大部分社会事业单位是开门运转难、投入发展难、优质服务难、强化管理难,不少干部职工缺乏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等、靠、要,懒、散、糊等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比较普遍。正是改革的力量,使得宿迁人尤其是全市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普遍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开始有了“立后起之秀壮志,造后发快进强势”的精神状态,确立了自我负责、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决心;正是改革的力量,推动着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正在实现着由享用财富向创造财富的历史性转变,初步树立起敢于创业、敢于拼搏的勇气和信心;也正是改革的力量,促使宿迁的社会事业正在呈现出创业、创新、创优的崭新风貌。这种风貌在宿迁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波及效应,形成了人心思变、人心思富、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前所示有的生动局面,宿迁人正在向人们展示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新时代英雄形象,这也正是宿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最可持久的活力源泉和内生动力。

    3、推动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需要用市场眼光审视社会事业。面对投资巨大的社会事业发展,像宿迁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如果沿用计划经济的思路、财政供养的办法,将是一道难过的坎、难解的题。宿迁的决策者告诉我们:从全国人才的分布结构看,全社会有71%的人才都集中在科教文卫领域,我们不能把拥有71%的人才的社会事业领域完全定义为非经济领域,使之成为襁褓事业,完全由政府包揽包养的事业。他们认为,在生产力要素横向流动达到95%以上的情况下,如果及早转换思路,用市场经济和未来产业的眼光来审视社会事业,就会惊喜地发现另外一个新天地: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是朝阳产业,是未来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宿迁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社会事业领域蕴涵着巨大的市场、新兴的产业、潜在的购买力和无限的生产力。各级领导干部在谋求一方区域发展时,要做市场经济的真正信奉者和有力推动者,唯有这样,民间和市场的力量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区域发展才能聚集商气,提升人气。具有大量基础性资源的欠发达地区,只有真正放开手脚让民间去投资,让市场去选择,让效益去定位,让竞争去提高,才能将沉淀的资本激发起来,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将沉重的负担转化为宝贵的财富,将历史的包袱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4、改革的成败得失,要由市场和百姓作评判。面对发展难题,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知难而退,任其自然,其结果将是事业萎缩,群众不满;一种是迎难而上,大胆改革,其结果将是绝处逢生,群众称道,当然也要冒一定的风险。宿迁人勇敢地选择了后者。在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和种种非议时,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务实干事,沉默是金。让时间和历史去说对不对,让市场去说行不行,让老百姓去说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事实胜于雄辩。现在,大凡在宿迁作过负责任的调查的人都已清楚地看到:宿迁社会事业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实践是成功的。宿迁人用他们那充满理性的探索,回答了在欠发达地区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欠缺的情况下,有没有发展出路的问题。任何改革都可能伴随着风险和失误。评判改革的成败得失必须坚持实践的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必须以科学的精神看待改革,以实践的标准衡量改革,以人民的态度评判改革,不能动辄因为改革中出现矛盾和问题就加以指责,更不能因为改革过程中难免的失误就轻易否定。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改革刚起步往往也是改革最困难的时候,尤其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也特别需要全社会的宽容和理解。宿迁社会事业改革的成功实践再度告诉我们:对基层改革最大的支持是少干预乃至不干预,给基层探索最大的政策是放心、放手、放权、放开。

  (调查组成员:范朝礼  戴  澜  崔  巍 朱采莲  吴  权  阮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