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栓检查贴纸:常熟人的一碗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8:21:51

身为常熟人,早饭便是一碗汤面,为一天的胃口开个好头。

从几岁的时候起,早饭就是一碗面,外婆特别喜欢,我也特别喜欢,只是那时候还不流行吃浇头面,外婆外公只买给我吃,自己说不喜欢吃排骨。所以我长到十来岁的时候,还常常对人说,我外公不爱吃排骨。现在长成人了,还是喜欢那一碗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两百多天早上是吃面的。

现在的面花头也多了,排骨是老生常谈,鳝糊是家常便饭。吃个单浇是怕撑了,吃个双浇是怕吃不饱的,有的面店还加点榨菜丝咸菜之类,红红绿绿,煞是好看。而面汤的味道更是和二十年前不能比了,那时候那面汤都是大锅煮的,不管什么食客,什么浇头,捞面师总是用大勺舀一勺汤,再捞进面,盖上浇头,所以那面的味道总是千篇一律,就算是在面条、浇头上做上百种文章,那点汤底子还是没变的。现在就不一样了,排骨是现炸的,放醋里头一淬火,那味道就把汤的味道给盖上了;鳝糊是炒的,一炒那鳝糊汤就归你了,汤有了鳝糊的鲜了,可不是味精能比得上的;再说那雪菜肉丝,就更不一样了,以前都给你大锅煮好了搁一边,你上去拿的时候给你一勺子,现在都给你现炒的,你要红汤就红汤,要白汤就白汤,汤上面油花花一层,吃了管保你一上午不饿。更多的,还有鸭腿面啊,牛肉面啊,和以前比,选择就大多了去了。

时常到外地出差,到了外地吃早饭就成了个大麻烦,没有面怎么行呢?到处寻寻觅觅,结果找下来那面店有是有,但是吃是不能吃的。比如锅盖面、皮肚面之流,实在是不能下咽,多数是扒拉了两口就扔那儿跑了,再到处找点充饥的。所以在外地,一般都是吃不好,再加上睡不着,一趟下来,就象耷拉了脑袋的黄瓜。说来说去,差了个胃口,也就是差了那碗面。

在外地吃到现在,就发现静安寺那素面还成,小时候放假常在上海住,爷爷奶奶就带着去那儿吃,但是早饭是吃不到的,得坐公交车去,等到了那儿,满都是人,还得抢个位子霸着,等别人吃完再扒上去等面。别的地方,能找到牛肉拉面的也就先凑合了,怎么说那面的汤还是下足了料的,面也有劲道,筋斗。

现在常熟面馆就多了去了,光有点名气的就税招、杨杨、豪客来、嵩山、昆山鸭馆之类的,再加上没名气的,数不过来。以前常在杨杨吃,面少汤宽浇头好,缺点就是有点贵,就后来出了点事,就不再去吃了,改投豪客来门下,那儿面多汤肥,就浇头上比不了杨杨。

再后来就发现了一个更好的面馆,店面很小,窝在街边的一小间门面里边,七张小桌子,乍一看还真不起眼,店招牌是富春面店,据说老板娘以前是税招的,老税招里边的一碗面也是相当不错的,后来改制,老板娘便跳了出来自己干了。那儿面多汤紧浇头好,最重要的是便宜,一碗双浇在那儿吃只要六块,而在别处是吃不到了。一进门,说吃什么,老板娘便大声吆喝,厨房里头师傅大声应着,只消半分钟,一碗面就放到你面前,下筷一尝,这味道呀还真不是吹的。

再说说羊肉面,这个东西可不是人人喜欢的了,可吃的人还真不少。羊肉面数来就老阪神旁边的小周羊庄最好,料足,汤多,味鲜,重要的是羊肉多。常熟的很多羊肉面店里头的肉啊料啊都是从小周那儿来的,说是那儿的羊好。小周说是小周,也五十多岁人了,挺厚道,吃得次数一多,他认得你了,时不时就把面钱给免了,还送你一盅酒,你慢慢咪着吧,有时也来跟你喝一杯,那是不忙的时候。

春天来了,气温日渐回暖,面店老吃客又会惦记起那又好吃、又保健的一碗素面―――蕈油面来了。 
蕈油面并非一年四季都有的,而是取决于蕈的生长时间,只有当气温达到20摄氏度左右,在雨过天晴之后的山林阴湿处,才能找到这种伞状菌类植物的踪影。 
制作蕈油面,熬煮蕈油很关键。程序并不复杂,先洗净,再入素油熬熟,最后随油倒入容器冷却储存。 
吃蕈油面也有讲究。行家是把蕈油倒入面碗,搅拌一下再吃,这样才能领略其油而不腻,满口生香的特色风味来。 
蕈油面由来已久,王四面馆、兴福寺的一家面馆,做得蛮有点老味道,据说有名家数次光顾,独点此面,真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没考过常熟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面的,但是现在的常熟人,一早喜欢吃上一碗面的人还真不少,你是吗?

没考过常熟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面的,但是现在的常熟人,一早喜欢吃上一碗面的人还真不少,你是吗?如果你来常熟游,不妨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