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50减压阀:志愿军一万多战俘自愿选择去台湾始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52:49
志愿军一万多战俘自愿选择去台湾始末 



  

     1952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在近3年的战事中,新中国将主力部队70个军中的40个军投入了朝鲜战场。将近130万人在狭小的半岛地形上与具有强大火力的美军周旋,难免付出相当的死伤代价。至于战俘方面,美军与南朝鲜军被俘5万人,其中美军约9000多人。北朝鲜军包括了朝鲜战争初期溃败的高达13万人,志愿军战俘则在2万人左右,其中被俘最多的是第五次战役,有1.7万多人被俘,其中第60军180师有5000多人被俘。
    
    9 月6日,双方直接遣返战俘“交换完毕”,但是,美军手上尚有14235名志愿军战俘未被遣返,美方称这些战俘自己拒绝返回共产主义阵营。当时,板门店附近的军事分界线南北两边都设立了“不直接遣返”战俘营,在分界线以北的“北营”尚有359名联合国军战俘;分界线以南的“南营”有22604名中朝军队战俘,其中中国战俘14704人。按联合国军公布的数字,中国战俘只有14235人,之所以多出400人来,是因为其中混入了由台湾“国防部政治部”派来“ 争夺反共义士”的专职特务,他们千方百计在被俘志愿军中做策动工作。
    
    中美最后就这些战俘去向问题达成了协议,即采取自愿原则。战俘们可以自由选择回大陆或去台湾,新中国代表和美国代表都有90天的时间对志愿军战俘进行调查和说服的“解释”工作。这项工作由中立国印度主持,以确保任何一方不得采取胁迫手段,所有战俘的选择确实是出于自愿的。
    
    在印度代表主持的解释营帐中,战俘们依序进入解释营,分别聆听中共代表与美军代表的解释,最后战俘们做出决定,回大陆的由中共代表的这边出口出去,去台湾的则由美军代表这头出去。3个月后,所有战俘均完成解释“工作”,大约有600多名志愿军战俘选择回大陆,去台湾的则有1.4万多人。至此,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共两万战俘,只有三分之一返回大陆。
    
    赖名汤参与运送战俘的“洛逊计划”
    
    1954年1月20日,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将南营重新移交给联合国军看管,由联合国军负责把这一万多名志愿军战俘运送往台湾。当年任职国民党“国防部”二厅厅长赖名汤负责该次行动。
    
    1954年1月23日,1.4万多名志愿军战俘全部换上国民党军装,于凌晨3时许,分乘225辆美军大卡车,离开中立区印度村。上午8时起由韩国仁川港搭上16艘美国军舰,浩浩荡荡地驶向基隆。惟一显示与台湾相关的是台湾出动海军5艘中字号登陆舰。
    
    为了迎接这一刻,国民党动员了许多欢迎群众,开启了所有的宣传机器,把来台湾的志愿军战俘称为“反共义士”,并将1月23日这天定为“自由日”。能成功策动1.4万多志愿军战俘来到台湾,对当时的台湾蒋介石政权的确是一件“喜事”。
    附:朝鲜停战谈判最费时间的议题就是战俘问题。

朝鲜停战谈判是典型的边打边谈。不象现在巴以争端,是先停火再谈判。朝鲜停战谈判是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就于1951年在三八线附近交战区开城(后来转移到板门店)开始举行。在谈判过程中交战仍然继续激烈进行。为此双方首先划定一个为了谈判需要的“中立区”。

朝鲜停战谈判的议题主要是两个。第一是军事分界线问题。第二就是战俘问题。

对于军事分界线问题,朝中方面原来主张恢复三八线,美方不同意。主张以实际停战时双方军事接触线。这是由于对方已经越过三八线占领了大片土地。另外也是对我方施加压力,如果拖延谈判可能丧失更多的土地。

对于战俘问题,由于对方手里拘押的战俘数量比较多,所以主张“自愿遣返”的原则。我方则主张“一律遣返”的原则。实际主要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特别是一定要把这些人要回来由自己惩处。为了这些志愿军被俘人员,差不多谈了两年。当然也有一时不想结束战争的考虑。继续打下去,国内野战部队可以陆续入朝轮战,可以不断获得苏联的军事援助。总的战略格局已经是稳定的。我们打不过去,他们也打不过来。后来斯大林逝世,苏联新领导不想再打下去了,这样朝鲜停战谈判才有了进展。

最后达成的停战协定关于军事分界线问题基本按照对方的主张,就是停战时双方军事接触线。关于战俘问题基本基本按照对方的主张,即“自愿遣返”的原则。但是我方可以进行“解释”工作。为此要首先把“不愿意”遣返的战俘移交“中立国”部队监管,然后我方可以派出人员对战俘进行“解释”。当时所谓“中立国”就是印度。

在“解释”工作正在进行时,在“中立国”部队监管下的战俘突然发生“暴动”,集体脱离了战俘营。“解释”工作被迫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