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消火栓箱门:急诊抢救药物使用说明----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17:27

       急诊抢救常用药物使用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1  肾上腺素
作用机制
α及β-受体激动剂,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和动脉血压,增加心脏的自律性和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加。在CPR中可增加心肌和脑的血流,增加灌注压。适用于室颤/无脉性室速、停搏及PEA。
用法
1mg IV,每3-5分钟用一次。气管导管内用2-2.5mg。
1.2  注意事项
可出现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勿与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等合用。

2  利多卡因
作用机制
钠离子阻断剂,抑制室性异位节律,提高室颤阈值。适用于室颤、室速等室性心律失常。
用法
1-1.5mg/kgIV,每5-10分钟可重复半量,总量3mg/kg,再以1-4mg/min (30-50ug/kg/分)作静滴维持。
注意事项
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肝功能异常时宜减量,不建议在急性心梗时例行性使用以预防室性心律失常。

3  阿托品
作用机制
副交感阻滞剂。可增加窦房结的频率,改善房室传导,使停搏的心脏复跳。用于症状性心动过缓、停搏/心室停搏以及PEA频率过慢时。
用法
0.5mgIV每3-5分钟,停搏和PEA时用1mgIV,每3-5分钟一次,总量2-3mg即0.03-0.04mg/kg。
注意事项
可增加心肌的氧耗,导致室速或室颤,对结下阻滞效果较差。

4  异丙肾上腺素
作用机制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增加心肌的氧耗、心输出量。用于尖端扭转性室速起搏前的临时过渡,症状性心动过缓阿托品与多巴酚酊胺无效而又暂时无法获得TCP时临时过渡。
用法
2-10ug/min静滴,根据心率和节律调节
注意事项
对于缺血性心脏疾病、充血性心衰、心室功能不全者可加重缺血和心律失常,提倡小剂量使用,否则易致心肌氧耗增加,梗塞范围增大以及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不适用心脏骤停或低血压患者。

5  三磷酸腺苷二钠
作用机制
取其腺苷的作用: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传导,终止房室结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对房颤/房扑、房性和室性心动过速有诊断作用,常用于窄波折返性室上速
用法
6-12-12mg三阶段法
注意事项
半衰期短,应快速静脉推注(1-3秒)。有短暂性血管扩张或停搏现象,应准备好CPR及其他抢救措施。

6  异搏定(盐酸维拉帕米)
作用机制
降低体循环阻力使血管扩张,负性肌力作用,延长房室传导时间和不应期。用于稳定性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或房扑时减慢心室率。
用法
2.5-5mg在2分钟内IV,15-30分钟后可再给5-10mg,总量不超过30mg。
注意事项
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仅用于血压正常窄QRS波的PSVT,有左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不全或严重的心衰,以及房颤/房扑伴WPW时禁用,勿与β-阻滞剂合用。

7  西地兰
作用机制
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心脏电生理作用,可用于控制房颤或房扑的心室率过快。
用法
负荷量10-15ug/kg用5%GS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注意事项
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以下情况慎用:低钾、高钙血症,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低下,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梗早期,肾功能损害。

8  可达龙(盐酸胺碘酮)
作用机制
主要用于抗心律失常:延长房室结、心房和心室肌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并减慢传导;具有抗心绞痛作用,能选择性地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临床适用于室颤/无脉性室速,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阵发性心房扑动和颤动,预激综合征等),也可用与伴有充血性心衰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患者。对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如维拉帕米、奎尼丁、β-受体阻滞剂等无效的顽固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能奏效。还用于慢性冠脉功能不全和心绞痛。
用法
初次剂量150mg10分钟静脉缓注,10分钟后可重复。缓慢静滴维持1mg/分×6小时(360mg),接着0.5mg/分×18小时(540mg)。室颤/无脉性室速初始剂量为300mg,3-5分钟可重复150mg,最大累积量为2.2g IV/24h。
注意事项
可致血压下降,心跳减慢,引发尖端扭转性室速、甲状腺机能障碍、肺纤维化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9  硝酸甘油
作用机制
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能扩张冠状动脉,对抗血管痉挛,增加缺血心肌的冠脉血供。主要用于缓解心绞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梗、高血压急症。
用法
10-20ug/min静滴(50-100mg加入250ml 5%GS或NS中),并每5-10分钟增加5-10ug/min直至起效。
注意事项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头痛,血压下降可致恶心、眩晕、乏力、晕厥,低氧血症,心动过缓。

10  多巴胺
作用机制
具有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兴奋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量,升高血压。对周围血管有轻、中度收缩作用。对内脏血管有扩张作用,增加血流量,尤其是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及尿钠排泄增加,有利于改善休克时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用于心源性休克,低血压,充血性心衰。
用法
初始剂量2-5ug/kg/min,以后根据血压、尿量和临床状况调节,极量20ug/kg/min。
注意事项
使用本药前应先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应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和一般状况,必要时监测CVP。可致血管过度收缩,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药液外渗等。

11  司可林(氯化琥珀胆碱)
作用机制
去极化型骨骼肌松弛药。肌松作用迅速,但持续时间较短。常用于气管插管前的肌松。
用法
每公斤体重1-2mg。
注意事项
可致胃内压、颅内压、眼内压增高,引起肌紧张、心律失常、高血钾。

12  万可松(维库溴铵)
作用机制
辅助全麻、易化气管插管,为手术提供肌肉松弛。
用法
用于气管插管:0.08-0.1mg/公斤,如果先用司可林辅助插管时,应待其临床作用消退后方可使用万可松,且首次剂量为0.03-0.05mg。

13  咪唑安定(多美康)
作用机制
迅速、明显的镇静和睡眠诱导作用,还具有抗焦虑、抗痉挛和肌肉松弛作用。常于术前和气管插管肌松前使用。
用法
0.1-0.3mg/kg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有低血压、谵妄、幻觉、心悸、皮疹、过度换气等。不能与碱性溶液混合使用,60岁以上老年人、脏器功能衰竭、慢性病人慎用。

14  盐酸氯胺酮
作用机制与用法
可用于外科小手术、诊断操作时的短时静脉麻醉,诱导麻醉和辅助麻醉。镇痛作用强,无肌肉松弛作用。按1-2 mg/kg静推,15秒钟出现知觉分离,30秒进入全麻状态,作用持续时间5-10分钟。按5-10 mg/kg肌注,3-4分钟呈现全麻状态,作用持续12-25分钟。

15  盐酸纳洛酮
作用机制
阻止吗啡样物质与阿片受体结合,为阿片碱类解毒剂,可增加呼吸抑制病人的呼吸频率,对抗镇静作用,使血压上升,常用于阿片类药物过量;具促醒作用,用于全麻催醒、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
用法
0.4-0.8mg肌内或静脉注射。

16  安定(地西泮注射液)
作用机制
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镇静、催眠。
注意事项
下列情况慎用:酒精中毒、重度重症肌无力、闭角型青光眼、低蛋白血症、多动症、COPD。

17  速尿(呋塞米)
作用机制
利尿和扩血管作用,用于治疗急性心衰、肺水肿、高血压、高血钾、高钙、急性药物中毒及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18  德巴金(丙戊酸钠)
作用机制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类型的癫痫具有抑制作用。
用法
开始剂量为15mg/kg缓慢静推(3分钟以上),而后以1-2mg/kg/h静滴,根据临床情况调整。
1.3  注意事项
应使用单独的静脉通道,溶解后的德巴金应在24小时内用完。可损害肝功能。

19  去甲肾上腺素
作用机制
激动〆受体,对ß受体作用很弱,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与升压作用,使全身小动脉及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动脉扩张。临床用于暂时性抗休克,如早期神经源性、心源性、感染性休克或局部的止血如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
抗休克:2-4mg加入5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或1-2mg稀释10-20ml后缓慢静推;局部止血:4-6mg加入100ml冰盐水中口服或胃管内灌入。

20  立其丁
作用机制
为〆1、〆2受体阻滞剂,有血管扩张作用,用于血管痉挛性疾病。如雷诺氏病,手足发绀等,感染性中毒休克及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用法
抗休克:以0.3mg/分钟剂量静滴
血管痉挛性疾病:肌注或静注,5-10mg/次,20-30分钟后可重复给药。

21  硝苯地平(心痛定)
作用机制
钙通道阻滞剂,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用与抗心绞痛和降血压。
用法
口服或含服5-10mg/次

22  5%碳酸氢钠
作用机制
调节体内氢离子浓度,用于代谢性酸血症;临床上用于心脏骤停患者有预先存在的高血钾/对碳酸氢钠有反应的酸中毒,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阿司匹林或其他药物过量时碱化尿液,或较长时间心脏骤停的病人已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较长时间的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高碳酸血性酸中毒(缺氧性乳酸酸中毒)时不能使用。
用法
心脏骤停时初次用1mEq/kg,每隔10分钟可用不超过初次剂量的1/2。代谢性酸血症:24小时内不宜超过800-1000ml;感染中毒性休克和早期脑梗塞:每次100-200ml。

23  甘露醇
作用机制
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在肾小管保持其渗透压,使水及电解质不再吸收而产生利尿作用。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脱水,颅内压降低,治疗脑水肿、青光眼、腹水。
用法
每次1-4.5g/kg,滴速10ml/分。

24  氨茶碱
作用机制
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哮喘型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脏性哮喘,胆绞痛等
用法
肌注或静注:常用量每次0.25-0.5g,一日0.5-1g。

25  利血平
作用机制
兼有降血压及安定作用,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压作用缓慢,温和而持久。
用法
1mg静推

26  利喜定
作用机制
阻断突触后〆1受体和外周〆2受体作用,并有激活中枢5-羟色胺-LA受体作用,用于治疗各类高血压。
用法
一般剂量25-50mg,如用50mg,应分两次给药,间隔5分钟;
静滴:250mg溶于500ml液体中,开始滴速6mg/分,维持剂量为120mg/h

26  浓阿托品
作用机制
抗胆碱药,阻断M胆碱受体,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有扩大瞳孔,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用法
对重度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2-5mg IV,以后根据医嘱每15-30分钟静注1-2mg

27  解磷定
作用机制
可与体内磷酰化胆碱酯酶中的磷酰基结合,而使胆碱酯酶复活。用于有机磷中毒。对1605、1059、特普、乙硫磷疗效好
用法
静滴或缓慢静注:
轻度中毒:每次0.4g必要时2-4h重复一次。
中度中毒:首次0.8-1.2g,以后每2小时0.4-0.8g,共2-3次
重度中毒:首次1-1.2g,30分钟后无效可再给0.8-1.2g,以后每小时0.4g

28  鲁米那
作用机制
长效巴比妥类药,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用法
注射常用量1次0.1-0.2g,一日1-2次,极量一次0.25g,一日0.5g;抗惊厥时肌注每次0.1-0.2g,必要时4-6小时重复一次。

29  硫喷妥钠
作用机制
用于静脉麻醉、抗惊厥及诱导麻醉
用法
静脉麻醉:用2.5-5%溶液,1次4-8mg/kg,极量每次1g
诱导麻醉:用2.5%溶液缓注,1次0.3g,不超过0.5g
抗惊厥:每次静注0.05-0.1g。

30  盐酸异丙嗪(非那根)
作用机制
阻断H1受体而产生抗组织胺作用,具有明显的中枢安定作用,能增强麻醉药、催眠药、镇痛药的作用,有降低体温及镇吐作用。用于各种过敏症。
用法
肌注或静注25-50mg。

31  25%硫酸镁
作用机制
注射有镇静、镇痉、松驰骨骼肌及降压作用,还可用于抗心律失常.临床上用于尖端扭转性室速或其他低血镁所致的室颤或室速.
用法
心律失常时的用法:1-2g稀释至50-100ml的5%GS在5-60分钟静脉缓注,再以0.5-1g/h静滴维持.低镁或尖端扭转性室速所致心脏骤停用1-2g稀释至10ml的5%GS中静脉推注;其他情况:1-2.5g加入大量中缓慢滴注

32  葡萄糖酸钙
作用机制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消炎、消肿及抗过敏作用。对镁离子有竞争性拮抗作用。用于补钙及镁盐中毒等。
用法
10-20ml用葡萄糖液稀释1倍后静推。

33  地塞米松
作用机制
抗炎及抗过敏作用,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较强。
用法
静滴2-20mg,抗过敏5-10mg IV

34  复方氨基比林
作用机制
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
用法
肌注,每次2ml,极量一日10ml

35  氯化钙
作用机制
补钙
用法
静注每次10-20ml,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倍后使用。

36  50%GS
作用机制
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体内被氧化成CO2、H2O并提供热量,或以糖原形式贮存。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可提高血液渗透压,使组织脱水及暂时的利尿作用。
临床上静推用于低血糖昏迷的诊断或作为一些药物使用时的稀释剂

37  乳酸钠溶液
作用机制
纠正血中过高的酸度,用于代谢性酸血症。
用法
5-8ml/kg,用葡萄糖稀释5倍后使用,或20ml加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