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喷灌转让:不良网游是毒害青少年的罪魁祸首(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09:59

不良网游是毒害青少年的罪魁祸首(四)

          文化部将严厉整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 

(编者按:两个星期前《光明日报》报道:文化部蔡武部长明确表示:文化部将严厉整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因为,近些年来,随着不良网络游戏的恶性膨胀发展,青少年犯罪率大幅上升,特别是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的普遍性、凶残性更是严重突出。有关政府机构的调查指出,青少年罪犯已经占全国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其中未成年人罪犯又占到70%左右!这也就是说,在当前的中国,未成年人罪犯成为犯罪的主力军了!

从各地的调查情况看来,导致高等院校质量下降、大量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走上邪路的主要诱因是有害的网络信息,而不良网络游戏又是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毒素。事实表明,暴力、色情、赌博、欺诈网络游戏的泛滥成灾,对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请看《光明日报的相关》报道,的确发人深思,令人触目惊心!)

 

一位大学教师的刻骨体验 不良网络游戏就是精神鸦片(三)

              20091217日 《光明日报》

 

    (编者按:华南理工大学明宗峰老师的来信令人震惊!为了挽救学生,他开始涉足网络游戏。在始料不及地经历过网瘾战胜理智,经历过为了增加区区经验值而心生无穷杀气,经历过花数万元钱只为买几套虚拟装备的沉迷后,他投书本报,希望向全社会揭露隐藏在网络游戏华丽场景背后的惊人秘密……

 “父母买单,玩家受害,网游公司获利”这种普遍的现象正日益见证着“网游公司财富的积累,尽是天下父母的血泪”这一令人寒心的事实。)

 

光明日报观察与探索版:

我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教师,给你们写信,是为了反映一下我对网络游戏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三)。

               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存在诸多法律真空

    无穷无尽的疑问,无穷无尽地交织在一起的爱恨情仇,伴随着中国网络游戏层出不穷地蓬勃发展。而各个网游公司纷纷推出的争夺玩家资源的战争策略,正逐渐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泛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许多网游公司已经无暇顾及到社会责任与社会道德的约束,在愈演愈烈的圈钱竞争中,纷纷施展自己规避国家政令的才能。但网络游戏在运营中究竟有多少违法的情节,有多少合理的传统观念正在遭受无情地抛弃?对于没有玩过网游的人可能根本无从考虑。

    除了上面提及的赌博和欺诈问题外,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比如,玩家与网游公司之间进行的购买道具的行为是否为商业行为?玩家通过人民币换取“碎银”或虚拟币,然后利用这些虚拟币可以向网游公司购买特殊道具或装备。尽管这是一个不直接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得到的不是实物,但由于所付出的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币,它到底算不算是一个商业行为?网络游戏公司的经济收益如果是一个商业行为,里面有没有偷逃税款的情节?而且商业行为理应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规范和约束,实行退货制度,即在一定期限内如果对商品不满意可以退货,但游戏中玩家由于网游公司对游戏内容的随意修改所导致的装备或道具贬值,而向网游公司提出退货,要求归还所付出的人民币,可能吗?

    游戏中对各种虚拟物品的定价是否也应该得到物价部门的监管?游戏中的某些装备或道具动辄就上百甚至上千元,一件衣服比现实中的还要珍贵,玩家要集齐一整套极品装备要花费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这么高昂的代价是否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否应该有相应的部门对其定价进行监管?

    更为严重的是,网游公司对反沉迷系统的肆意破坏却没有引起任何部门的重视。一些在技术上具有绝对优势的网游公司,根本无视国家有关部门推出的防沉迷系统,在游戏中随意设定巧妙的情节帮助玩家作弊,使玩家总可以找到获取健康经验的途径。比如,游戏中可以通过赛龙舟,科举考试,做师门任务,捐献特殊物品,种树以及参加战场等手段获取一定的健康经验,而且还可以利用系统中的某些特殊任务的积分来换取能够兑换健康经验的“果子”,而这种果子也被允许玩家间用游戏币(不是虚拟币)的方式进行交易。另外,同一账号被允许建立若干角色,即使玩家不想付出虚拟财产也可以通过转换角色的方式继续享受游戏中的“健康”经验,甚至有的玩家同时申请很多账号,根本无须考虑反沉迷系统的约束!

    而网游公司在策划各种诱使玩家不断为其充值的活动中所送出的礼品,很多都含有可以直接兑换成健康的“果子”。更多的涉及违法的情节还有很多,比如,网游内容肆意更改谁来审查?游戏公司作出这些改动的时候,是否征得了多数玩家的同意?那些玩家的利益如何保障?其实认真分析问题的本质,玩家用真实的人民币向游戏公司购买虚拟货币,然后得到游戏中虚拟的道具,这应该属于玩家个人的“财产”,但事实上网游公司不经过玩家的同意而任意更改游戏规则的做法表明网游公司仍具有对玩家“个人财产”的处置权。

这些法律真空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值得我们深思。

                 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比毒品还毒

    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最终会给社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媒体已经报了很多案例。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镜头,一串串急切求助的家长的呼声,不由得使我们将其与“精神鸦片”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不健康的网络游戏与真正的毒品相对比,在毒性上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曾对不健康网络游戏与毒品作了比较:

    它们的共性是,二者都有让人成瘾的特点。区别在于:

    ①毒品伤害是人的身体,而不健康网络游戏毒害的是人的精神,更摧残人的身体;

    ②毒品消耗吸毒者大量的金钱,而不健康网络游戏可以吞蚀玩家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③从侵害对象上,毒品毒害的是空虚无聊的人,而不健康网络游戏毒害的是国家的栋梁和未来;

    ④毒品偷偷摸摸地危害人类,而不健康网络游戏光明正大地危害社会;

    ⑤毒品是卖淫、嫖娼等性犯罪的帮凶,而不健康网络游戏是抢劫、暴力、自杀等恶性案件的催化剂;

    ⑥不健康网络游戏危害的人群数量要比毒品大得多。

    我们还对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尝试着做了定义指出,不健康网络游戏在内容和范围上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①打着免费游戏的幌子,诱使玩家进入并沉迷其中,而后又利用玩家的心理弱点疯狂圈钱的;

    ②宣扬暴力、迷信、色情、教唆犯罪的;

    ③现实中法律所禁止的赌博、彩票、传销等变相移植到游戏中的;

    ④置玩家的利益于不顾,随意更改游戏内容的;

    ⑤无视国家的出版法规,利用技术优势规避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的。

    在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背后,巨大的利益驱动力,使得每一个网游公司都将新推出的网络游戏视为新生的聚宝盆。而在广泛的玩家群体中,“父母买单,玩家受害,网游公司获利”这种普遍的现象正日益见证着“网游公司财富的积累,尽是天下父母的血泪”这一令人寒心的事实。这一事实至今仍在无限期地持续着。

    一个被破坏了规则的“游戏体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偏离最初的轨道。当圈钱成为目的;当玩家的权益成为“刀俎下的鱼肉”;当良心、道德、责任被轻易地忽视;当国家的法规被视为儿戏;当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被声声呼唤的时候,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中国公民,都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为中国未来的健康和谐发展发出自己的呐喊!

                                           明宗峰

                                      2009年12月16日

                          (编者注:为方便读者阅读,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