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使用步骤五个字:人民币真的不能大幅升值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7:14:05

9月24日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通过人民币汇率法案,9月29日,美国会众议院以348比79的投票结果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该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20-40%的反补贴税。

目前,中国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主流说法是“人民币并不具备大幅升值的基础”,因为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只有2-3%,最高也只有5%,如果人民币真的按照美国议员的要求升值20-40%,大多数企业就要关门,工人大量失业,农民工回到家乡,中国社会就会出现动乱。

上述说法的理由是:本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在商品成本一定的前提下,本币升值,对外出口报价就必须提高,市场竞争力下降(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一个便宜三个爱”。),产品卖不出去或者接不到订单,企业就无发生存。

真的如此吗?

降低成本才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人民币升值20-40%,产品成本相应降低20-40%,对外报价不是也不会提高吗,不是保持原有的竞争力吗?(不做外贸的人,大多不了解国内的加工贸易对原料进口的依赖。)

中国通货膨胀率持续高企(统计局的CPI都报出3.5%了,实际上还要高得多,因为统计局的数据与企业、民众的感觉总是不一样),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通胀的根本原因有二点:一是人民币价值低估,升值预期导致热钱大量涌进国内,流动性过剩抬高物价;二是国产原油与国际油价接轨,基础原料的价格上涨已发各种国产原料的成本的上涨。

我们先看一下2009年中国出口情况(录自统计局公报)

我国出口商品中55%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轻工产品进7出10,高科技产品进8出10。除去运保金,加工费往往在3-5%。

如温总理在美国演讲时举的ipod播放器例子,美国市场卖价299USD,中国只获得4USD加工费,人民币升值40%,加工费变化如果为1.6USD,仅占售价299USD的5.35‰,能够影响竞争力吗?

再考察2009年中国进口情况(录自统计局公报)

由表2可见,除了加工贸易的进口料件外,几乎多是铁矿石、煤、原油、铜等基础原料,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可以使进口成本大幅下降,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卡恩都劝说中国决策层“人民币升值可以缓解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原因所在。

国产原油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是导致国内通胀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由表2可见,2009年进口2亿吨原油,平均油价60USD/bbl。国产原油成本不应该超过1000元/吨(1998年,陕西延安炼油厂收购民营油企的价格是680元,已经考虑将近50%的涨价),折合13.70USD/bbl。原油涨价会导致成品油、液化气、天然气、塑料、农膜、化肥等等诸多基础原料的同步涨价。

任何国家都会用国产低价原油平抑国际高价原油,控制国内物价。唯独中国采用以接轨哄抬国内价格的手段、人为制造通胀,确属天下奇观。

至于国家发改委对原油价格接轨的解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最早的解释是说国内外价差太大,控制不住出口。这是天大的谎话。我国原油进出口经营权基本上是由国资委管理的四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公司、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珠海振戎公司)垄断的,国家相关部门一声令下,哪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口原油?

后来找了另一个理由:中国是世界加工厂,如果原油不接轨,通过出口产品补贴全球。如果这是真实想法,价格接轨也是最笨的举措,因为陪斩的是国内经济的牺牲。只要稍懂外贸的就知道,对出口商品加征出口特别能源关税就能解决问题。中国商品倾销、补贴,无所不用其极,国内能源价格低廉补贴产品不是比直接补贴更为隐性吗?

人民币的缓慢升值显现预期,套戥机会驱使热钱涌入中国,外汇占款的激增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我的观点是:坚决执行既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清理违规资金,终止原油价格接轨的错误举措、消除通货膨胀导因。在此基础上,承认购买力平价汇率理论,尊重市场供求关系、真正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政策(公布一篮子货币的币种及权重),一次性大幅调整汇率,实现清洁浮动。这才是人民币走出困境的唯一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