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类火灾是指固体火灾:音乐剧-中国爱音客 >> 文章 >> 原创评论与名家专栏 >> 费元洪专栏 >> 正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38:02
《西区故事》的


音乐剧《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又译为《西城故事》,创作于一九五六年,首演于一九五七年百老汇冬季花园剧院,是美国乃至世界音乐剧历史上极具艺术价值的剧目。它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因故事发生在50年代纽约,也被称为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百老汇的历史中,悲剧题材的音乐剧一直遭受冷落,原本许多可以处理为纯粹的百老汇悲剧的作品,在创作中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改动,变得不那么纯粹了。然而在为数不多的悲剧中,《西区故事》却是既纯粹又获得巨大成功的一部。 《西区故事》从它一开始在百老汇冬日花园剧院演出的732场,到伦敦和一贯冷落百老汇剧目的巴黎获得广泛接受,最后成为维也纳歌剧院的永久剧目,《西区故事》都获得了广泛而持久的欢迎。距今为止,《西区故事》已经拥有三个主要版本,一个是1964年林肯中心音乐剧场上演的版本,共演出了89场;另一个是1980年明斯科夫剧院版本,连演了333场。2000年《西区故事》来到了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18场的演出票全部售光。同其他大多数演过了就消失的百老汇剧目不同,《西区故事》呈现出经久不衰的魅力。
《西区故事》的创作汇集了美国音乐戏剧界各领域的知名人士,剧本作者是当时百老汇公认的第一编剧亚瑟•劳伦斯(Arthur Laurents),曲作者是音乐界知名的作曲家指挥家莱奥纳多•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编舞是百老汇舞蹈界的著名编舞杰若姆•罗宾斯(Jerome Robbins),制作人兼导演哈罗德•普林斯(Harold Prince)在百老汇也非常出名,歌词作者斯蒂芬•桑德汉姆(Stephen Sondheim)当时还是新手,后来成为百老汇音乐剧作词和作曲巨匠。这些能人的加盟,为《西区故事》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百老汇音乐剧,总是离不开戏剧、音乐、舞蹈等基本构成要素,《西区故事》在这些方面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优异不凡的品质。

戏剧

在戏剧上,《西区故事》取材于莎士比亚名著《罗米欧与朱丽叶》,并将其进行改动,融入了现代化戏剧理念。每一位敏锐的观众都会在开场不久后发现两剧的联系,《西区故事》的作者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从《罗米欧与朱丽叶》中借鉴来的情节框架:两个誓不两立充满仇恨的帮派,然后分属于不同帮派的两个人产生了爱情,又为了爱情阻止帮派的争斗,而无意间使争斗升级,酿造了死亡的惨剧,最后想要逃脱现实却无法避免现实的严酷,导致了爱情的破碎。即便是剧中的一些相对次要的角色,我们也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西区故事》与《罗米欧与朱丽叶》两剧间的关联:从奇诺身上看到帕里斯(Paris),从伯纳多身上看到蒂巴尔特(Tybalt),从杂货店老板身上看到劳伦斯神父(Friar Laurence),从库克警官身上看到维洛那亲王。
从历史上看,关于敌对家族中的两个相爱的人最终不能携手的故事,从公元8世纪印度的“公民戏剧”中就已经有了,另外,在古希腊晚期,也有类似的故事流传。 而《罗米欧与朱丽叶》很可能是莎士比亚借鉴了之前类似的意大利小说的素材写成的。由此可见,这样的故事情节套路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在处理上也适合时空和地域的移植,因为这部戏讲述的是两个人类的永恒命题-爱情和仇恨。《西区故事》则是把这一套路搬到了现代,搬到了美国纽约街头。
两部戏剧相隔366年,一部是话剧,一部是音乐剧,虽然在剧情概念上类同,但由于时间跨度的漫长和艺术种类的不同,致使这两部戏剧也呈现出了许多不同的形态。
最大的不同在于《西区故事》取消了《罗米欧与朱丽叶》中通过“机会”手法导致悲剧的结局(神父让邮差送信给远方的罗米欧,通知他朱丽叶并没有死,将来还会醒来,而这封信却因为意外的原因丢了,没有传到罗米欧手里,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罗米欧与朱丽叶在剧中是完美的,没有人性的缺陷,悲剧的诞生是莎士比亚的“机会”手法所导致的。或许你会说悲剧的产生在于罗米欧缺乏自我控制力,看到提尔伯特杀死了好友茂丘西奥之后,狂怒下杀死了提尔伯特,从而带出了之后的惩罚。但这种观点忘却了两个家族毫无来由的仇恨,这才理所应当地视为更大的罪过。情理上讲,罗米欧失去理智的表现是完全合理的,也不应该归为人性的缺陷。由此,《罗米欧与朱丽叶》最被后人诟病的并不是缺少“可怕的罪行”,而是缺少“悲剧的必然性”。从这点来看,在没有人性缺陷,也没有社会缺陷的情况下,莎士比亚运用“机会”的手法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而这样的结局处理在《西区故事》中彻底去除了,悲剧的产生是种族歧视和偏见造成的(阿尼塔为玛利亚送信给托尼,却遭到了杰茨帮的侮辱,在愤恨之下慌称玛利亚已经死了,由此最后导致了托尼的死亡。)于是,《西区故事》融入了社会性,以社会偏见和种族歧视为悲剧推动力,代替了莎士比亚的“机会”和偶然。这样既传达出社会性悲剧的特征,也消除了《罗米欧与朱丽叶》中“机会”手法而带来的悲剧缺陷,从而使《西区故事》成为一部具有悲剧必然性的悲剧。

音乐

在音乐上,《西区故事》具有非常独特的音乐风格,伯恩斯坦以管弦乐团的编制,创作了他一贯在戏剧音乐中常用的交响爵士乐风格,其中还穿插有许多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的民族乐器和音乐风格,使该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音响感受。当然,所有音响的感受都应该在音乐技术上找到原因,比如,伯恩斯坦在其中频繁运用了三全音。三全音也就是增四度音程,是在西方调性体系当中最不和谐的音程之一,常被用来表示危险或是邪恶(在中世纪,三全音被认为是“音乐中的魔鬼”,在作曲中完全禁止使用)。这样一个敏感的音程,却在《西区故事》中运用得很频繁。从全剧一开始的序幕音乐,直到全剧结束,增四度音程无论是在旋律还是在和声中,几乎贯穿了全剧。从戏剧感受上讲,这个不协和音程的频繁运用,正代表了全剧隐含的危险气氛和不安全感,烘托了全剧的悲剧气氛。伯恩斯坦显然想要用这个不协和、不稳定的音程来烘托全剧的一种不协和、不稳定的效果,以此作为全剧音乐特点的表现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音乐要素的使用,都显示了伯恩斯坦追求个性和特别音效的特点,比如全剧中还惯用降七级音的运用(有不协调和暧昧的感受)、希米奥拉节奏的运用(一种以三对二的节奏型)、和弦中半音附加音的运用(在和弦中加入附加音,与和弦中的音构成半音效果)、等等,这些音乐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不协和和不稳定,在当时倾向于协和音效的百老汇环境中,这些音乐要素非常少见,换句话说,这些音乐要素在戏剧音乐中显得非常有个性,伯恩斯坦频繁地运用这些音乐要素,正是他用来彰显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的重要手段。
最为有趣的一种手法为中心调性的组织手法。在《西区故事》中,伯恩斯坦会根据不同戏剧场景进行调性的划分。他将全剧分为三种场景,一种是爱情场景,一种是暴力场景,还有一种是爱情同暴力交织的场景。在剧中,爱情和暴力这两个场景则被赋予了乐观与悲观的意象。在表达爱情的场景时,全部为C大调“上属”方向(升号方向)的调,而表达暴力和仇恨的段落时,则都用C大调“下属”方向(降号方向)的调,在第一幕的最后一个音也是降E,以颤音的形式伴随着幕帘覆盖了里夫和伯纳多的尸体。唯一例外的是表达爱情的歌曲《玛利亚》(Maria),用了降E大调,但据托尼的首任扮演者拉里•科尔特(Larry Kert)说明,是因为排练期间唱不上去才降了半音, 这首同样富有爱情气氛的歌曲,伯恩斯坦原先还是留给了E大调。而对于暴力与爱情相冲突的场景,则充满了调性的交织和冲突,但最后都以C大调作为了结束,巩固了C调的调性中心。
由此,爱情场景全部为C大调的调内音,而暴力场景全部为C大调的调外音。这样,我们似乎可以把C大调内的音构成的调性比作平和和宁静的爱情,那么调外的音构成的调性则是对这种平和和宁静的干扰。伯恩斯坦以此从调性上对善、恶和中立的三种层面进行简单而有意味的划分。
这种调性的戏剧性划分的作法,在伯恩斯坦之前没有人用过,伯恩斯坦显然想要在遵循传统的调性张力的前提下,追求一种长线条的与戏剧性表现相关的调性布局方式。这样的作法,从理论上将整体的戏剧性同调性联系在了一起,虽然我们只能从理论上说明它的合理性,却很难从听觉上来验证它的有效性,但这种作法却无疑拓宽了我们对戏剧音乐的调性思维。


舞蹈

《西区故事》是一部集歌、舞、戏于一体的音乐剧,同音乐一样,它的舞蹈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直被认为是音乐剧舞蹈的最高典范之一。全剧中共有有12段舞蹈场景,占到了全剧所有场景的一半,这些场景的音乐构成,很大程度上是舞蹈所决定的。最重要的是,这些舞蹈并非插科打诨式的点缀,而是实际参与到了戏剧发展、人物刻画、和剧情推动之中,可以说,没有这些舞蹈,就无法看懂《西区故事》。但是相反,如果我们抛开歌曲和对白,单独欣赏舞蹈段落,却能够大致看明白故事内容,由此可见,舞蹈在剧中承担了主要的戏剧表述功能,成为了剧情发展的主要叙述方式。

在《西区故事》之前,有许多音乐剧成功提高了舞蹈的作用,使其成为表现戏剧的重要手段,但无论是舞蹈本身的美感,还是舞蹈在戏剧中的作用,都以《西区故事》为音乐剧中的翘楚。最为重要的是,《西区故事》中大多数舞蹈段落都承载着戏剧意味,他们可以脱离歌曲而独立存在,串连成相对完整的剧情。罗宾斯把舞蹈艺术实实在在地变成了一个推动戏剧发展的材料。许多评论家甚至认为,舞蹈是全剧中最杰出的戏剧因素,也有人将其称为“芭蕾音乐剧”。词作者桑德汉姆表示,《西区故事》是一部主要由动作语言构成的音乐剧,我们不应该像传统音乐剧那样,应该用全新的方式来组合,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因为舞蹈承担了主要戏剧发展功能,使得《西区故事》中的对白出奇得少,成为了百老汇音乐剧中对白最少的剧目之一,它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来过渡和发展剧情,舞蹈改变了百老汇以往惯用的叙事方式。
可以说,伯恩斯坦的音乐、桑德汉姆的歌词、和劳伦斯的对话已经为该剧做了非常明确的安排,但杰若姆•罗宾斯的舞蹈却完全没有,这不仅因为舞蹈是相对于其他戏剧要素而言最后才能完成的工序,更在于舞蹈必须脱离语言来表达清晰而又至关重要的情节和内涵。比如剧中的人物关系、冲突、仇恨、宿命、死亡等潜在的意思都需要用舞蹈来表达,比如一开场,杰茨帮必须看上去粗暴而阳刚,还要令人感到危险,如果这些在《序幕音乐》中没有表现出来,后面的故事就会失去紧张度,玛利亚和托尼的爱情困境也就不可信了。
编舞罗宾斯在《西区故事》的舞蹈语言上作了大胆尝试,他摒弃了传统的芭蕾舞蹈样式,赋予演员更自然的戏剧动作。他为剧中人物找到了富有个性特征的舞蹈,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舞蹈素材,广泛吸收芭蕾舞、拉丁舞、爵士舞和各种现代舞的舞蹈语言,这样,不仅使舞蹈符合了人物特性和情节安排,并形成全剧狂放不羁、活力四射的风格基调,显得与众不同和丰富多彩。
罗宾斯在《西区故事》中的舞蹈不仅数量多,而且难度大,对于一部舞蹈语言同音乐语言一样重要的剧目来说,演员跳不好舞是不可想象的。为此,罗宾斯在挑选演员时的要求极高。 按照以往百老汇的惯例,挑选演员一般重视歌唱能力,对舞蹈素质的要求并不很高,只要形象好、有一定肢体表现力就行。但罗宾斯却必须打破陈规,以现实的尺度来选择演员,不管是当红明星还是无名小卒,只要适合这个角色就大胆起用。饰演托尼的演员莱瑞当时就是新人,当他得知自己被选为男主角时简直不敢相信,由此便可见一斑。正因为罗宾斯的苛刻要求,以至于正式排练的时间只有8个星期,而演员的挑选工作却长达一年。
由于舞蹈的要求,也改变了《西区故事》招聘演员的方式。在最初的制作中,创作者们认为寻找的舞蹈演员必须既能演、又能唱,而事实上,除了托尼和玛丽亚,歌唱是最后才应考虑的。在当时其他许多舞蹈份量很重的音乐剧中,往往是将演员分为合唱演员和群舞演员进行招聘,而在《西区故事》中,却不得不因为舞蹈的苛刻需要,而取消了合唱演员的招聘。幸运的是,这一作法与伯恩斯坦对歌唱演员的要求不谋而和,伯恩斯坦一开始就认为不应该选用那些经过专业训练的歌唱演员,因为太多技巧和过分雕琢的演唱容易抹去每个演员的个性,破坏戏剧中朝气洋溢的气氛。
在《西区故事》中,罗宾斯给每一个舞蹈演员都分配一个角色,没有两个角色会跳一样的舞蹈,而且每人都有一个名字,从而使每个演员都是独立有个性的。罗宾斯认为这样能够提升舞蹈的重要性,让每一个人把自己同戏剧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可以真正表现舞蹈的多样和丰富,当然,这样需要付出的心血比之许多人跳一模一样的群舞要多得多了。
罗杰斯在排练期间,为了营造两个帮派之间的敌意,特意不让两个帮派一同吃饭,并在生活中灌输敌意思想。他要让演员知道,西区故事的仇恨,暴力和爱情并非发生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而是发生在这里,发生在现在。在拍摄《西区故事》电影的过程中,由于罗杰斯的苛刻要求,许多段落练了再练,拍了又拍,有不少舞蹈演员在片场累倒和晕倒,在拍摄《冷静》(cool)的段落中,演员不得不在闷热的车库中跳舞,苦不堪言。在罗杰斯苛刻的要求下,光是五分钟的序幕音乐的舞蹈就排了两个月,而到了正式拍摄的时候,又全部改动重排。罗杰斯本人也因为自己变化无常的作风和决不妥协的脾气同联合导演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闹翻,被制作方解雇,后来还是在演员等多方面的要求下,才回到了片场,却依然不改初衷,我行我素,颇有点持才傲物的味道。罗宾斯认为自己编舞的动力就是表现真实,只有演员们满足不了我的愿望时,我才会设定标准严格要求他们。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罗宾斯的创意和苛刻,也就没有《西区故事》传神绝伦的舞蹈,其艺术价值是所有人都不得不佩服的。
劳伦斯认为罗宾斯编舞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总是考虑舞蹈所表达的意义,在《西区故事》排练期间,他总是会问“他们到底在跳什么?”,对罗宾斯来说,难度、优美等词汇对戏剧性舞蹈毫无意义,重要的是动作背后表达的东西。
在《西区故事》中,舞蹈必须以抽象的方式表现具体的事件,这样做的另一大功用是,舞蹈的抽象使得事件更有冲击力,比之生活中真实的事件更有效果,因为它激发了观众的想象,使之成为了积极的参与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再好的具象表演终归是有局限的,而抽象表演的空间则广阔得多。
另外,运用如此多的舞蹈还有一个戏剧上的原因。因为剧中角色都是未成年的青少年,还都不成熟,也没有接受过什么文化教育,尤其是杰茨帮和鲨鱼帮,都是血气方刚的毛头小子,他们不懂得通过语言来表达爱情、愤怒和畏惧,他们的语言更多是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正如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布鲁克•阿金森(Brooks Atkinson)所说:剧作者劳伦斯会受到语言的约束,因为这些角色都是些不懂得如何表达的家伙。而在这样的情形下,舞蹈显然更符合他们的角色特性,更能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想法。


社会意义


为什么《西区故事》能长演不衰,许许多多当年红极一时的剧目如今都没有了踪影,而《西区故事》却能在40多年后的今天上演依然像1957年首演时那样轰动。或许你会说是戏剧、音乐和舞蹈的精彩绝伦,或许也可以说是剧中大量引入的俚语到现在还没有过时,但不可否认,《西区故事》中包含的社会性描述和启示也是主要原因,它具有跨越时代和地域的共性。
《西区故事》的悲剧是种族歧视和偏见造成的。在美国尤其是纽约这样有大量移民的地方,这一问题带有鲜明的社会意义。纵观世界历史,在富人和穷人之间、本土人和外来人之间总是存在冲突和战争,这完全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欺压,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西区故事》中,双方都是穷人,都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双方都会瞧不起对方,仇恨对方的原因,这比起强弱之间的对抗更让人心酸。
《西区故事》将虚构同真实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故事讲述的内容同讲故事的人是同一年代。一个由于暴力冲突导致两个相爱的人最终不能携手的故事在莎士比亚时期之前就有,而《西区故事》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纵观近几十年的美国街头,充斥着暴力、帮派斗争、谋杀、顽固和偏见,暴力冲突从来没有减少,尤其以纽约为最。《西区故事》的意义并不在于要消除它,而是了解和理解它。为什么帮派斗争依然存在? 为什么一定要拼得你死我活?
杰茨帮和鲨鱼帮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写照,他们感到无助和无力,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现状和未来。对他们而言,在没有钱和地位的情况下,获得权利的唯一方式就是暴力。而正因为这一切,使得托尼和玛利亚需要彼此依赖,来逃脱现实的环境,这在芭蕾梦幻场景中的《某个地方》(Somewhere)表现得非常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歌曲“某个地方”能成为贯穿全剧的一个重要音乐主题的原因。他们表达了一个愿望,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可以没有暴力存在,这也是《西区故事》传递给我们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