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s406图集34--b: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38:27
编辑怡爽文/
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摘自:《天津教研网》
点击数:686    更新时间:2006-11-9 -
低年级学生好动,低年级的教学要强调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要让学生 “ 动起来 ” 实现耳、眼、口、手,脑的 “ 全频道 ” 接受, “ 多功能 ” 协调, “ 立体式 ” 渗透。要做到以上几点,作为教师,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取得成功,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主动性,努力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能动性得以发挥,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让学生看一看,解放眼睛,初步学会观察
低年级儿童年龄小,观察能力不强,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并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所谓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让学生去观察周围事物,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求知的渠道,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让他们随意看,再进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入正题。
例如,在教学第一课 “ 数一数 ” 时,一幅 “ 快乐的游乐场 ” 使学生兴趣大增,学生们马上被画中的人物形象、景色、热闹场面、活动设施所吸引,都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 这是滑梯,我们幼儿园里就有这样的滑梯 ” , “ 我也玩过小木马 ” , “ 我喜欢蝴蝶,这些蝴蝶真美丽 ” 。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引入正题,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看的,边看还可以边说图上有什么,并比一比谁说的最好,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我再提出要求: “ 这幅图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我们来找一找,看谁找的最多。 ” 我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数学上来,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我再适时指导观察方法,有意地引导他们按图中一定的顺序来观察,学生很快找到了蕴藏在图中的 10 个数, 1 座滑梯, 2 个秋千, 3 只小木马, 4 架飞机 …… 这样引导,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观察的步骤与方法。
二、让学生想一想,解放头脑,初步学会思考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儿童同样如此。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想自己所想的。所谓解放学生的头脑,也就是培养学生自由的心灵,塑造乐观开朗,自信向上的性格,使学生的心理没有权威的阴影,启发鼓励学生敢想、善想。陶行知曾说过: “ 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要先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 ” 。也就是说要敢于冲破旧框框,这样才能标新立异,才能展开想像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闸门,产生创新的内容。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动脑筋,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充分肯定新颖想法,独到见解。形成一种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的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勇于大胆创新。
例如,在 “ 分一分 ” 的 “ 想想做做 ” 中有这样一道题,题中有西红柿、青菜、樱桃、苹果、黄瓜、豆角、辣椒、葡萄、萝卜、草莓,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限制学生怎样分,而是让学生先观察再想,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分类。学生一下子说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的是按水果、蔬菜分的,有的是按颜色分的,有的是按长短来分的,有的是按有没有柄来分的,还有的按生着吃和炒着吃来分的,还有一个孩子想说却又不敢说,我鼓励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她说: “ 我喜欢吃草莓和樱桃,所以我把它们分成一类,剩下的是我不喜欢吃的是另一类 ” 。这是多么奇特的想法,我和同学们都为她的这种想法鼓起了掌。
三、让学生动一动,解放双手,初步学会解决问题
仅有 “ 看 ” ,没有 “ 做 ” 是不够的。动手做,手脑并用,而且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思考。陶行知说过 “ 解放学生的双手,就要让他们去做,去干。 ” 皮亚杰也说过 “ 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更多的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儿童的本性是爱活动,好奇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尝试,而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主要形式,思维往往离不开实物的支撑,动手操作能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建立清晰的表象,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因此,加强实践活动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新教材在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的机会,通过比一比、分一分、摸一摸、数一数、摆一摆等方式使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 “11 - 20 各数的认识 ” 时,我先让学生数出 11 根小棒,并且一根一根地摆好小棒,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摆才能让人们一眼就看出是 11 根?学生摆出了几个方法: ① 左边摆 5 根,右边摆 6 根; ② 左边摆 6 根,右边摆 5 根; ③ 左边摆 7 根,右边摆 4 根; ④ 左边摆 5 根,中间摆 5 根,右边摆 1 根; ⑤ 左边摆 10 根,右边摆 1 根 …… 再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引导归纳出,后两种方法虽然不一样,但实质都相同,都是先摆出 10 根,再摆 1 根。教师再归纳,为了清楚方便,我们可以把 10 根捆成 1 捆,表示一个 “ 十 ” 。学生在摆 11 - 20 中每个数时,都能很自然地拿出 1 捆再加上几根或者 2 捆,从而突破了 “10 个一就是 1 个十 ” 这个难点。
四、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解放嘴巴,初步学会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发展和思维密切相关。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使学生有足够的言论自由,特别要有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不仅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于积极发言,更为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对学习中的问题要保持高度的思维敏感。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多说的机会,尽量不要用老师的嘴代替学生的嘴,给学生充分 “ 讲话 ” 的自由。比如在教学 “ 十几减九 ” 时,我让学生借助小棒来研究算法。边摆边说出自己的想法,给每个人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独立解决问题,最后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有理由就表扬。有的说: “ 我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13 - 9 = 4” ,有的说: “ 我先从 10 里减去 9 得 1 ,再把 1 加上 3 得 4” 。有的说: “ 我和他们的都不一样,我先把 9 分成 3 和 6 ,先用 13 减 3 得 10 ,再用 10 减 6 得 4 。 ” 还有的学生说: “ 因为 9 + 4 = 13 ,所以 13 - 9 = 4 。 ” 学生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让学生玩一玩,扩大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人文地理。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对小学生来说,社会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个大课堂,数学课堂应突破教材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到室外,校外,使课堂变得博大、丰富、生动,使学生能自主学习,体验成功。如在教学 “ 认识 6 、 7 、 8 、 9” 时让学生戴着 0 - 9 的数字头饰,按顺序排好队,学生能按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不同的两队。再如在认识了 6 、 7 、 8 、 9 之后,我问: “ 谁能用 6 、 7 、 8 、 9 各说一句话? ” 有的说 “ 我家有 6 口人 ” 有的说 “ 我有 7 件衣服 ” 有的说 “ 我有 8 本小演草 ”……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搜集了有关感性材料,从而加速创新思维的发展。事实证明,只有解放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自己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说一说、玩一玩才能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 “ 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 ,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真谛!
相关文章
自我监控能力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分析与培养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