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消防设备:重思蛋挞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17:48

                              重思蛋挞效应 

        一九九七年底,澳门一对开蛋挞店的英国夫妻离异,老公安德鲁不得不弃守本店,带着手艺到香港另立门户,没想到他改良的「葡式蛋挞」在港九一炮而红,而且半年后还红到台湾来,九八年中,不仅全台人人排队买蛋挞,而且由艺人彭伟华、董至成带头的「开蛋挞店」热潮更是疯狂,巅峰时全台一个月要吃掉两百万只蛋挞,然而也就在暑假结束之时,热况戛然而止,紧接着跟进的就是卖不掉的蛋挞以及蛋挞店倒闭风潮。

    从那个时间点起,无辜的「蛋挞」,就开始成为台湾人挖苦自身社会里各种「一窝蜂浪潮」的自嘲用语,每当社会一开始流行什么,我们总是冷冷笑道:「这不过又是另一场『蛋挞效应』罢了!」譬如说:去年的「豪宅热」、「超级星光大道热」乃至于今年的「单车热」、「海角七号热」,都分别被各路人士视为「新版葡式蛋挞」,他们普遍认为:社会一窝蜂的拥抱过后,很快就会回到一种「船过水无痕」的平静状态。

    但也正因为「蛋挞效应」这四个字要完成它的指控太轻易了,连带地,也使我们高度怀疑它内涵的知识效力。

    两重风险试炼 岂是一窝蜂

    首先,是它对「一窝蜂」的指控,未尽合理。在企业创业的过程中,往往有两大风险必须克服:其一,是「市场风险」,也就是创业家所定义的产品必须历经的「市场接受度」考验,例如苹果研发iPod、任天堂研发Wii,成功则大赚,失败则大赔;其二,是「技术风险」,也就是能否取得最佳化技术,将已经历过市场考验的产品生产出来的能力。台湾由于是后进国家,企业规模小,创业家无法具备定义产品的生活经验,因而在「市场风险」确认后,一窝蜂地挤进「技术竞赛」反而是一种高度理性的行为,此时你还以「蛋挞效应」来挖苦它,只是徒然加深误解的疏离罢了。

    其次,是这个字眼观察社会现象的短浅与不耐烦,必然妨碍到我们看到更深、更远的社会变迁,所架构出来的崭新、宏大生活场景,十年前的蛋挞热本身,就是一个好例子。

    如果把「吃蛋挞、开蛋挞店」看成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那赌博般地加入「暴起暴落」的起伏,似乎是罪有应得了;但假如我们更深入一点地去看当年的这个狂潮,才发现当年的创业浪潮中,除了跟风投机者之外,另有一群想要把一生投资在糕饼甜食中的创业者,他们虽然在风潮中遭遇失败,但似乎并没有死心,在接下来的「个性咖啡馆」浪潮,以至于近两年的「高价面包店」浪潮中,你可以看到不少当年的熟面孔,他们由回避市场风险转而拥抱市场风险,从毫无财务知识到成本底线的精通,逐步成为一个兼顾创新与风险的经营者;而台湾社会内在的「个体化转型」过程,也适时提供了一批批焦虑于自我、无所不用其极地创新、尝鲜来体验的消费者,建构出一个新而变化的市场。

    甜食味觉革命 影响到今天

    如今看来,当年的蛋挞事件更像是台湾「甜食味觉革命」的起点,它不仅没凭空消失,且影响直至今日,而当年促使它发生的,并不单纯只是港式口味的出口这一事件而已,更大的力量,是这个社会刚从单调乏味的「制造业自助餐厅」走出来,人们发现自己有了全新的食欲,需要全新的甜味。

    「葡式蛋挞」,就像是一尾硕大的鲸鱼在我们眼前喷起的水气柱,猛地拔起,继而烟消云散,但千万别以为牠消失了,如同社会变迁的过程浩瀚绵延,你得潜入千呎深的海洋、跟随牠泅游上万哩的旅程,勉强才能看出个社会史的端倪。

    所以,那些把「豪宅热」、「超级星光大道热」、「单车热」、「海角七号热」都看成是「蛋挞」的人,他们到底错过了什么呢———这可是个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