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失业金金额:关于县域经济的一些资料,可能对许多人有帮助,大家不妨抽空看看! - 共同努力网:保护环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04:35
关于县域经济的一些资料,可能对许多人有帮助,大家不妨抽空看看!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地一沙鸥    时间: 2005-12-28 22:10     标题: 关于县域经济的一些资料,可能对许多人有帮助,大家不妨抽空看看!

解读县域经济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什么是县域经济呢?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

  ———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

  ———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在全面推进小康建设中担当重要任务。

县域经济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县级政府的合理定位,对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所谓政府的合理定位,是相对于目前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存在的“越位”、“错位”和“缺位”而言的,就是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代行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县域工业结构雷同、发展路子互相照搬、城市建设相互攀比等造成了县域经济特色不足,相互竞争,内部出现混乱,导致发展受阻。很多小企业处于同一加工层次、加工环节,很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县域经济中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应当考虑如何形成核心企业带动其他企业,从平行关系向立体和互补过渡,加强内部的协调机制与管理机制。

  (正文)“郡县治,天下安”。自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斗转星移,改朝换代,县级建制一直延续至今。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现实与传统的优势要求我们走县域经济之路,但路该如何走?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一、走近县域经济
  1、农民老李的烦恼
  5月,中原大地,阳光明媚。田间油菜花香,阵阵扑鼻而来。
  位于中原l县的农民老李没有“五一黄金周”的闲情逸致,而是满脸愁容。5月5日,记者在他们村西田间见到老李时,他与老伴正在原是苹果园的自留地上栽种棉花。
  “去年冬天,我把所有的苹果树全砍掉了。”老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没办法,因为苹果根本不赚钱。5年前,县里说,种苹果发财,我就腾出几块地栽上苹果树。我们村很多户都种了。可是,等到我们的苹果结果的时候,市场已经不太好,卖不出钱了。苹果上市的时候,没有销路,我就骑车去几十里以外的邻县村庄卖,一块钱十多斤,一天下来卖完还不足8块钱。卖不完的,有的坏掉了,有的干脆喂猪了。其他村民也像我一样,并没有发财。”
  老李指着周围的田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原来这一大片地都是苹果园,现在都砍了。我们得到的只是丰产,不能丰收。”
  老李还向《中国经济周刊》讲了另外一个“烦恼”:“10年前,县里组织村支书到山东寿光参观学习,回来后,就号召大家盖蔬菜大棚,种菜发家致富,当时,因为看到人家寿光种菜赚大钱了,所以我们劲头很足,一下子乡里盖了很多大棚,我也盖了四个。可是,一年后,种菜又赔钱了。因为不懂技术,而且我们这里的土质也不太肥沃。随后,又把所有的菜棚给拆了。”
  说到这儿,老李苦笑着问:“谁能给我们农民指出市场在哪里?怎样投资?”
  2、田老板的伤心事
  同是l县的田老板原来在l县的一家“很赚钱”的工厂当工程师。后来,那家工厂由于经营不善,1993年破产。田老板这位工厂的“能人”成了“无业游民”。
  1994年,田老板开了一家生产编织袋的工厂,随后几年,销路甚广,利润一路攀升。可是,2003年已经关张。
  “现在,全县有20多家编织袋厂,大家产品都是一种,就只好拼价格,价格大战往往打得不亦乐乎,最终落个几败俱伤的结局。”田老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据《中国经济周刊》调查,l县的其它一些编织袋厂大部分已经关闭,有的已债台高筑。
  据调查还发现,县域工业结构雷同、发展路子互相照搬、城市建设相互攀比等造成了县域经济特色不足,相互竞争,内部出现混乱,导致发展受阻。很多小企业处于同一加工层次、加工环节,很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县域经济中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应当考虑如何形成核心企业带动其他企业,从平行关系向立体和互补过渡,加强内部的协调机制与管理机制。
  令田老板提不起精神的还有一桩“倒霉事”:2003年2月,县里提出“养牛”项目。田老板一时兴起,按每斤4元买了150头牛。当时预计今年价格会涨到每斤5元。
  “又泡汤了。现在价格才3块多,另外,由于2003年遭灾,饲料很贵,比如,麦秸以前每公斤8分钱,现在却涨到每公斤两毛五分钱。牛是长大了,可是价格一点也‘牛’不起来。现在,所有的牛都还在圈里。”田老板懊恼地说:“估计今年底就会倒闭。”
  据了解,当时,l县一共建了15个养牛场,准备投资1000多万。可是,至今,分文未到。而2003年l县建的养牛场几乎都倒闭了。
  “光号召,没有引导,资金不到位,形不成规模,怎么发展?”田老板满腹怨言,“我当时建的养牛场是养400头牛的规模。把养牛场建好了,却没钱买那么多头牛。”田老板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我在寻找机会干别的。但是,资金一直是个问题,几家银行对民营企业几乎不贷款,不过,听说一家银行给正在修的高速路贷了2个亿。”
  说起资金,老李也一筹莫展:“贷款真难。我的两个孩子在广东打工挣的钱,还有借的一部分,都赔了。怎么办呢?”
  “没有金融支持,光‘小打小闹’,能做大吗?从县域城市经济看,资金匮乏,缺乏后劲。”l县一位退休的某银行行长坦言。
  3、l县的困惑
  其实,无论老李还是田老板,他们一直困惑的问题也是l县政府几十年来一直被困扰的问题。如何发展和如何定位?l县政府的几届领导没有停止过苦苦的思索。
  据了解,l县下辖10多个乡(镇),400多个行政村,70多万人口,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就是其最根本的资源,最大的特色。因此没有农业的大发展,就没有整个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目前,l县在工业化进程中还远未实现快速发展,工业化率与全国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工业化的大发展。
  事实上,l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有陇海铁路经过,公路四通八达,220国道、106国道和310国道在县城交汇,连(连云港)霍(新疆霍尔果斯)高速与日(日照)南(南阳)高速公路在该县交汇,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村道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体系。
  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什么却没能使l县发展起来呢?刚从外地谈判投资项目回来的l县一位政府官员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电话采访时颇有感触:“又没有谈成,关键是投资环境没有竞争力,没有吸引力。目前,‘软硬件’都不够成熟。我们这里的思想观念还不够开放,连观念都很难沟通,投资方会来投资吗?工业没有基础,又没有资金,怎么发展?”
  “行政负担也太重。由于没有像样的企业,有点关系门路的,都想到政府部门工作,不少单位严重超编,有的甚至几倍超编。”该县一位政府部门官员说。据调查,l县现任副县长11个,最多时仅副县长就多达17个。
  另外,l县是个农业大县,矿藏等资源缺乏似乎也是发展不起来的一个显见的原因。可是,该县一位刚刚退休的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其实,农产品本身就是资源。最关键的是人的问题。”
  在采访中,人们普遍把“人”的问题放在首位。据了解,l县在三年内,换了三任县委书记、两任县长。
  田老板也认为:“他们哪有心思抓发展经济。由于班子不稳定,特别是主要领导频繁调换,致使一套成熟的发展思路难以全面彻底实施,容易出现‘短期行为’和政绩工程,项目选择上不讲实效。”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不少县的领导班子经常换,思路也总是变,对发展战略的实施很不利。”他说,我们不要因班子调动,就动摇了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视。
  刘福刚认为,一个县整个政策的制定,包括一些制度安排、县域的建设,它的灵魂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战略问题是核心,是县委、县政府领导应该集中考虑的问题,有一个好的战略,就有了灵魂,全盘棋就会活起来。
  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县级政府如何定位?专家认为,县级政府的合理定位,对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所谓政府的合理定位,是相对于目前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存在的“越位”、“错位”和“缺位”而言的,就是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代行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二、县域经济的尴尬
  依据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的理解,县域经济的本意是指一个县(市)地域范围内的经济:既有城镇和乡村的经济,又有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经济;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既有政府的经济(财税),也有老百姓的经济(就业和收入)。可以说,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各项指标,在一个县(市)的范围内,基本都可以得到反映。
  刘福刚也指出,“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它介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一方面承载着农村发展的重担,另一方面又面临城市经济冲撞。
  “众所周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了9亿,而且从全国来看,县域内国土面积有896万多平方公里,超过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出路在于县域经济,它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出口。”刘福刚说。
  1、找不着“北”?
  县域经济本来具有很明确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看来越来越迷失方向。和l县面临的情况一样,许多县城对自己的发展定位模糊,有撤县建市的,有搞“特色”的,有发展卫星城的,有盲目地扩大城区面积,一味朝着城市化方向发展的,甚至机械地借鉴其他县域发展模式,忘掉了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样反而导致了发展的落后、资源的浪费。这种夹在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中间的经济板块,它的发展方向到底在哪?
  l县似乎还在“瞄准”。
  田老板说:“现在,我们县没有一个工厂,原有的几个工厂都已经倒闭,无一‘幸存’。
  乡镇企业更是糟糕。仅有的几个工厂,也都是民营的。”
  老李也表示:“现在,不知种什么能赚钱。整个县的农业没有特色,没有规模,难以成气候。”
  目前来讲,也许l县的困惑正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困惑,而这一困惑又恰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羁绊。
  传统上讲,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制经济。在二元经济结构中,中国经济被分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中国人被分成了“市民”和“农民”,城市与农村之间有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从时间上说,1980年代是农村经济时代,改革从农村开始,重点在乡村;进入1990年代,改革转向城市,城市经济拉开序幕。从空间上看,出现了东南沿海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城市群。难道中国经济就一直要如此泾渭分明地“二元”下去吗?
  事实上,在城市群与农村二元经济之间是县域城市经济,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有2200多个县市,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2003年县域gdp占全国的63.4%,县域中的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几乎各占半壁江山,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2、城市化的诱惑
  “郡县治,天下安。” 从秦朝统一设县以来,历代兴替,惟县的建制至今不变,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一次城市发展峰会上,专家预言,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环渤海三大城市群将成为国家新一轮财富聚集的“火车头”,三大城市群集聚财富份额将达到全国的65%。
  对此,人们不禁提出质疑:我们的经济学家动辄拿纽约、东京、伦敦gdp占24%、26%、22%作参照和追赶目标,怎么忘了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呢?
  一位长期从事县域经济报道的媒体资深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从我国经济史来看,中国是从农耕经济发展而来,农业在经济中占据了很大分量,过去所谓的城市主要也是集市的放大,本身就带有典型的县域经济特征。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已经走出注重发展超大城市的时代,他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化的弊端,相反他们更加重视小城镇的发展。而我国地少人多的现实,必然导致过度城市化的浪费,而县域经济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应该说强调发展县域经济,不啻为实事求是地符合传统又有后发优势。
  “一些学者在向我们的政府官员和老百姓介绍城市化的理论和西方的城市化。有些学者研究了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和中国城市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后,得出了一些悲观的结论说,中国在现在和未来恐怕不是能不能城市化的问题,而是被过度城市化的洪水淹没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建华博士说。
  三、拷问“市管县”
  与此同时,随着提倡壮大县域经济的呼声日高,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市管县”体制遭到“讨伐”。
  日前,l县所在省最新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这份最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被认为是历年来该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含金量”最大的一次。
  其中规定,该省20个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和5县(市)搭上了扩权的班车。这些扩权县在经济管理权限上几乎是和上级地级市“平起平坐”了。
  一份调查显示,虽然该省县域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水平仍然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活力不够。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不少体制上的问题,县级政府承担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力极不相称。县级政府管理权限过小,相当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省辖市和省里,县级政府没有最后决定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县级政府缺乏有效协调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982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充分肯定辽宁省在经济发达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的经验,发出《关于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的通知》,并批准了江苏全省实行市管县体制,全国各省、自治区都扩大了试点,从而出现了市管县的新高潮。
  不可否认,作为现代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市管县体制是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但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市与县经济差距的缩小,由于市管县体制缺乏系统配套的城市发展机制和人口政策的平台,该体制下的市县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群区行政区划管理中的最突出矛盾。尤其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
四、路在何方?
  1、准确定位是关键
  l县某届主要领导曾向全县人民承诺,要把该县建成“江南水乡”。而l县的现实是:盐碱和沙地“十分丰富”。历史也证明,那是一场“闹剧”。
  县域经济是小城镇经济。它既不同于国家宏观经济,又不同于企业微观经济,既不完全是农村经济,又区别于城市经济,其准确的定位只能是作为城乡经济结合部和交汇点的小城镇经济。
  刘福刚说:“在制定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中,一定要对本县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确定自己和全局的关系。县域经济的定位一定要和整个经济发展全局结合起来,跳出县域,从别人的眼光、从市场的眼光看定位,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只从本县情况自我定位。”
  从百强县分布看,大都在“城市群”周边,实属卫星城。县域城市经济在“抓大放小”和市场竞争面前处在萎缩和萧条当中。从农村经济看,始终受“三农”困扰,收入、教育、医疗、生态、水利、农资等矛盾重重。尽管,今年国家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向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超过500亿,但面对广大的农村、农民得到的也还是杯水车薪,与国家对城市群经济的投入相去甚远。比如,从现在起到2008年,预计北京市筹办奥运总投资将达到1.5万亿。高速列车、高速公路虽然节省了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但中国的乡村却在“边缘化”里愈走愈孤单。
  其实,市场经济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谁能够率先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谁就能够在未来的发展和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因此,要进一步树立“平等、竞争、效率”的市场经济观念,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综合配套改革,实施阳光政务,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政策保障,营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而政府也需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学会用经营的理念、竞争的法则、调控的手段驾驭县域经济,切实从主要由政府当主角,主要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发展,转到由民营经济当主角,靠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上来。
  2、打好“特色经济”牌
  定位准确其实也即清楚自己的特色在哪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县域经济的一个核心就是要打好“特色经济”这张牌。
  老李不解地问:“我们县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苹果、葡萄、大枣,可是怎样发展电视上讲的‘特色经济’,让我们百姓富起来?”
  “我们还在探索。希望尽早走出一条‘特色’路。”l县一位政府部门官员说。
  刘福刚认为,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资金、技术、人才,而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区域的自然资源。所以,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必须依据其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来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另外,他强调,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民营经济对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要破除“大而全”、照搬模仿、盲目跟风、粗放加工的观念误区,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提高特色经济的竞争力,使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从而带动整体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
  照此思路,城镇化建设浮出水面。
  3、小城镇之路
  现在,l县被所在省确定为25个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市)之一。
  该县一位主管经济的副县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让农民进县城才是中国城市化的根本途径。小城镇在县域经济中所起的辐射作用要远远大于其在城市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县域小城镇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是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反过来说加快小城镇建设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刘福刚认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他还指出,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而小城镇经济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当作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当作工业化的载体和民营化的平台,从而大力发展城镇经济。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小城镇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另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小城镇作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落脚点,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
  五、县域扩权
  要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扩权已是箭在弦上。
  据子解,省管市、市管县(市)的财政管理模式,将被湖北省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省管县(市)的财政管理体制。此项重大改革有四个原因:一是财政部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要求;二是目前县(市)一级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县乡政府债务沉重,资金调度困难,绝大部分县(市)依靠省财政转移支付,才能保证国家规定工资和津贴补贴的正常发放;三是部分市由于自身财政比较困难,不同程度地集中了一部分县(市)财力,省对县(市)财政的一些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等难以及时落实到位;四是省对县(市)的财政信息和实际情况掌握不够准确、不够及时,难以加强对县(市)财政的有效监管。
  而“浙江现象”似乎早已证明“市管县”是如此多余。浙江省的财政体制是省直管地、县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地区一级(市)财政只对省财政有结算关系,且预算内财政收入仅限于地级政府所在市,而与行政辖区内的县(市)没有对应的财政结算关系。
  2003年11月23日,由中国县域经济研究所等负责评定的第三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浙江省获27个席位,占1/4强。 县域经济占浙江省gdp的7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实力及其增长却反而没有县域经济实体那么快那么强。
  国内其他省市一般是强(地)市弱县(市),浙江为何截然相反?浙江省农办、浙江省财政厅和(地)市、县(市)财政局负责官员认为,浙江这一经济增长格局的形成与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有很大关系。与浙江省财政的“省直管县”相适应,“地级市的权力逐渐弱化”,并实现“市县分治”,即“市”只管理自身,县改由省直接管理。
  对于为什么浙江要省管县,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表示“只有强县才能富民”。
  可以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新思路。应该以民为本,抓住当地区域的比较优势,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将农村的资源、城市的消费和当地的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一种良性循环的城乡协调经济。惟有此才能真正撑起21世纪的中国经济。
  资料1:
  资金成就三门特色
  人们每当提起浙江三门,自然会想起三门海水养殖业�“三门青蟹”。然而,托起“三门青蟹横行世界”的正是三门农村信用社。有了资金的扶持,才有了今天的特色三门。
  三门海水养殖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初,由于缺经验、缺技术、缺资金,加之受自然风险、市场不成熟等因素影响,“养殖业”和“高风险”是同名词,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但三门县农村信用社看到养殖业的潜在力量,认定海洋经济必将成为该县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期间三门农信社不断投入信贷资金扶持农民发展海水养殖业,使养殖户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亏损到盈利的全过程。
  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三门县信用社意识到一个相当大的农贷市场已经出现。因此,信用社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明确了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在农村,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当地实际的支农新举措。此外,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显著提高,三门县信用社逐渐重视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使农业生产从每家每户单干形式的生产经营中,走上产供销一条龙、销售有保障的农业规模生产轨道。信用社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28家,占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的78%,贷款额达1160多万元。其中的涛头养殖公司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套“公司+农户”的养殖新模式,受到省领导的高度赞誉,被称为“涛头模式”。
  资料2:
  灵宝市的县域经济之路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1990年代后期,由于受市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灵宝的两大支柱产业黄金和果品受到严峻挑战,经济开始步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低谷。面对这一形势,灵宝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积极推进“五大特色经济发展”,在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
  大力发展特色工业。灵宝市始终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以由依靠资源上项目向依靠科技办工业转变为方向,产业抓骨干,企业上规模,产品创名牌,努力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骨干工业群体。积极做大做强黄金、铅业、铜业、镁业四大地下产业和果品加工、中药材加工、林板纸一体化、草牧加工四大地上产业等工业产业,使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灵宝是传统农业大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三农”,难点也是“三农”。近年来,灵宝市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装备提升农业,促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了无公害苹果、优质大枣、速生杨、食用菌、优质烟叶、绿色蔬菜、优质中药材、优质牧草等规模优势。二是着眼探索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建成了集科技、经济、生态、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1200亩高科技业示范园一期工程,科技含量走在全省前列。
  大力发展特色城市。灵宝市利用被列为全省加快城镇化进程26个重点县(市)的有利机遇,综合运作土地资本、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品牌形象等城市资源,加快老区建设和新区绿化亮化美化,城市经营水平整体档次和审美品位有了明显提高,并涌现出一批“中州名镇”和“中州新村”。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灵宝市强力推进旅游投融资体制和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多元化吸引社会资金,倾力打造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这一知名品牌,加快推进荆山黄帝铸鼎遗址、鼎湖湾、亚武山等骨干景点开发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大力发展特色教育。灵宝市以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为着力点,采取政府先导投入、银行贷款、学校自筹等办法,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构建特色职业教育“大基地”框架,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科技兴农跟踪服务活动,培育出了一大批农村经济发展的星火带头人和中坚力量。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向有序、小规模向大群体的转变。2003年,全市共对外转移劳动力3.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穆易)

贫困地区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项祥一

  河南报业网讯:近年来,革命老区确山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山区县,在各地县域经济的竞相发展中,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和交通便利的优势,立足实际谋发展,务实苦干创特色。5年间,在全省县(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排序前移了23个位次,闯出了一条贫困县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了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经济的规律。
  理清发展思路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前提。思路决定出路,贫困县要想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首先确立一条适合本县实际的发展道路。确山县始终把科学决策、把握方向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前提条件,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发挥好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把确山打造成林业大县、畜牧强县、旅游名县和农副产品、矿产品加工基地县的总体构想。这些决策体现了确山的经济特色,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发挥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振兴县域经济的关键。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实现县域经济的振兴,只能依托本地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近年来,确山县依托山地丘陵面积大、气候适宜、矿藏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畜牧饲养、优质杂果、瓜菜、中药材和矿产品加工业,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畜牧业、瓜果、中药材和建材基地,并且在全省、全国都有自己的市场份额。这些品牌和产品不仅大大提升了确山的知名度,而且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优化经济结构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县域经济要得到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长期以来,确山县之所以贫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结构矛盾十分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近年来,我们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为全县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载体。贫困地区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走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之路。但是,无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还是城镇化,都要靠一个个项目来支撑。为此,确山县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明确提出了“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工作以项目为中心”。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使县域经济的发展迅速跨入了快车道。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优势就很难转化为经济优势。多年以来,确山县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信息不灵,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四大瓶颈因素。实施“九五”计划以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大打了一场基础设施建设的翻身仗。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不仅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优化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而且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增强了对外的吸引力,促进了对外开放。

河南报业网

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8日04:3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省委、省政府对此作出了战略部署。作为欠发达山区县怎样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起直追,形成本地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扫除阻碍本地发展的障碍。加快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思想上的障碍。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哪里的思想解放哪里的经济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于经济欠发
达地区,当前最主要的就是破除自给自足的封闭思想,树立大市场的观念,学会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国际国内大市场和社会需求来安排生产的新方法;要破除重视传统经验,忽视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要破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把资源的保护、节约与合理开发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尤其要破除满足现状、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盲目自大、四平八稳的落后地区通病,树立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干大事、创大业、敢为天下先的新观念,用解放思想推动发展。

  着力抓好影响发展全局,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在选择项目上首先要高起点。就是开发目标高、科技含量高、获取效益高,宁可在自己的任期内见不到大效益,也要甘当铺路石,为这个地方今后的发展拓展空间。其次要开放、放活。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山水、庭院、自然景观都可作为开发领域。在发展思路上,要牢固树立工业富县的观念,并以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经营农业、主动对接市场。

  树立全新的开放观,为本地经济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对于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改革开放又相对滞后的山区贫困县来说,迎接新的挑战,必须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一是着力营造有利于开放的软环境。要在干部群众中剔肤见骨地找病根,彻底摒弃“坐井观天”、怕肥水外流的狭隘思想,营造“洼地效应”,强化“放水养鱼,欲取先予”的战略意识,强化“你赚钱,我发展”的双赢意识,强化“你投资,我服务”的市场意识,用比发达地区更加优惠的条件,吸引外商,吸引外资。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本地的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二是着力营造有利于开放的硬环境,下大力气改善本地交通、通讯、能源及接待条件等硬件,为大发展栽植“梧桐树”。增强对外开放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必须拿出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拳头”产品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农业大县如何发展县域经济---来自冠县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04-4-14

  作为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财政支出困难的鲁西平原冠县,如何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渠道,这是该县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产业化:打造县域经济的实力

  县域工业部门中,农业产业化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没有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实现农村经济工业化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县域经济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是提高农业收入的财源。同时,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主导产业优化升级为核心,以培植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对产业的全面整合,着力解决结构单一、布局分散、优势不优等问题,重点打造林果、蔬菜、畜牧、花生四大产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并将每个基地与一个龙头企业相连,形成龙头加基地,基地带农户,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冠丰种业是这方面的典型。另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注重抓“新”、“优”、 “工”。首先突出“新”,按照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目标,发展市场上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其次突出“优”。按照“人有我优”的原则,发展优质产品,组建优质产业;再次突出“工”。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壮大实力的原则,发展规模化园区,使优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大幅度提高,品牌越来越亮。

  工业化:夯实县域经济的物力

  县域经济要坚持工业围绕农业办、农业瞄着工业干,以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培育龙头企业,实行工业链条,形成龙头带动基地、公司加农户,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坚持“工业兴县”的发展思路,大力培植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要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要发展壮大现有的重点企业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园区,并通过招商引资,采用“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等办事制度,吸收外地客商来本地投资;在投资机制上体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承办环节上,体现全方位服务,多层次参与。总之,只要紧紧抓住市场这个“牛鼻子”,解放思想,严格管理,冠县的工业就会迎来一片艳阳天。日前,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冠县金冠广场既是上述分析的一个佐证,也为冠县工业的进一步膨胀搭建了一个发展平台。

  民营化:提升县域经济的动力

  要大力实施“民营强县”战略,把发展焦点放在民间,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使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显身手、增活力,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要在政策、环境、服务等方面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多开“绿灯”,为县域经济发展培植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速生点。让民营主体充分发挥机制灵活、产权清晰的优势,更好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成为活力最强的市场主体。同时,强化引导、增加主体。以政策的适度倾斜,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大胆“下海”,离政从商,退政办厂。引导技术人员、转业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投身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全面提高私营业主的总量和素质。另外就是帮大扶优、盘活主体。县级重点培育销售1000万元、利税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乡镇重点发展销售超百万元、利税超十万元的私营企业。

  城镇化:聚集县域经济的财力

冠县大力推进以县域为核心的城镇建设,不断优化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同时,积极推进城乡双向交融,加快农业人口城镇化、城镇区域扩大化、生产发展非农化和人民生活文明化进程。一是大气魄、大手笔地拉大了县域框架,并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建设水平,把县域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新型城镇。二是树立了城镇是“特殊商品”的意识,把道路、客运、绿化、环卫等公益性事业作为产业发展,建立新的社会化营运机制。三是通过壮大城镇规模,增强了吸纳功能,大力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重组,增强辐射功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四是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对城镇的产业方向、功能分区等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坚持高质量建设、招投标制和质量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坚持高标准管理、规范和完善城镇管理各项制度,不仅塑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城镇形象,而且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聚集财力。

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
作者:宋文豹 发布日期: [2004-6-2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的科学论断。当前,宜都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已位居湖北各县市前列,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树立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典型。如何进一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八个关系,以新的理念来谋划发展,以新的举措来促进发展,更加做大做强宜都经济蛋糕,尽快抢占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推动宜都经济社会新的跨越式发展,笔者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全面实现小康,关键在农民。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农民”变成“市民”。没有城乡的统筹发展,三农问题不可能真正解决。
    首先要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一是着力提高城市环境竞争力。按照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逐步向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的目标,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积极拓展城市骨架,加快路网、供排水设施、通讯、电力、燃气管网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档次,以陆城城区为中心,红花、枝城为副中心,建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组团式的现代化滨江园林城市,切实增强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二是着力提高产业竞争力。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破性发展医化、建材、电子、农副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打造现代医化、电子名城。三是着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高、新、尖技术,实施“名牌”战略,争创一批国家、省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
    其次要加快发展乡镇经济。一是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走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路子;坚持工业立乡、项目强乡,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大力发展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经过3至5年努力,使全市10个乡(镇)处中财政收入过3000万元的超过3个,过1000万元的超过3个,不断壮大乡镇经济总量。二是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稳妥推进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和创汇农业,培育优势农业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五年内,全市培植扶持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5个,农业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三是依靠城市化减少农村人口。统一制定城乡规划,实现城乡建设互动并进,加快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提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五年实现乡镇道路等级化、黑色化,到村中心公路实行硬化;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的各项政策,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到2008年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经济质量的关系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仅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仅要扩大经济规模,而且要更加注重增强地方财力;不仅要增加gdp总量,而且要更加注重富民。
    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做大总量。强化园区带动,大力培植优势板块经济。基本形成以磷化工、医药化工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群,以高标号水泥、卫生洁具、墙地砖为主的建材产业群,以精铝冶炼、电子材料、火力发电为主的煤电铝产业群,以水果罐头、茶多酚、黄姜加工、水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五年内,四大产业群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的份额达到90%以上,医化、电子2个产业群销售收入分别过百亿元。
    另一方面要注重质量,提高效益。鼓励企业面向市场开展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规模扩张能力,积极引导和推动东阳光、华新水泥、宜化楚星、海南欣龙、加拿大斯帕尔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驰名商标的大企业大集团,五年内,力争创国家级名牌10个,省级名牌10个,做强做优“宜都制造”品牌。
    正确处理好重点推进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重点推进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就宜都的客观现实来讲,就是要全面部署和兼顾平丘地区与山区、库区各区域的同步发展,既要大力发展相对发达的沿江平丘地区,又要解决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和库区。
    一是沿江平丘地区重点规划建设好四大工业园区,即东阳光工业区、枝城化工建材工业区、湖北清江绿色产业加工贸易区和陆城工业区。以现有企业为基础,适当集中相关产业,科学规划园区布局,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先导区。最近5年,落户四大园区的现有企业的年均投资总额不会少于20亿元,可培育年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企业3个、过10亿元的企业2个、过1亿元的企业15个,逐步建成湖北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陶瓷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以及全国有名的高浓度复合肥、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化成箔、ptc功能陶瓷生产基地,基本形成沿江工业走廊。
    二是山区乡镇或库区着力建设好三大农业产业经济带,重点引导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五年内,建成三大高效优势农业产业带,即长江、清江沿岸20万亩宽皮桔类产业带,潘家湾、王家畈、松木坪等地5万亩优质茶叶产业带,高坝洲库区10万平方米网箱养殖优质“清江鲟鱼”产业带,建成湖北省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正确处理好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的关系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同步发展,是多年来宜都正反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近年来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重大成果,非常重要。
    其一继续抓好外源型经济发展。进一步营造好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大力构筑发展平台,降低外商投资成本,推动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产,以商带商。重点引进高科技、高税收、环保型项目,推动招商引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既注重引进资金,又注重引进品牌、管理、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既加快工业项目招商步伐,着力发展加工制造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又注重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工作;既主攻国内重点地区,以区位优势着力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又精心组织好重大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招商引资力度。
    其二大力支持促进本地民营经济发展。继续落实好国家、省、市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切实做到税收政策平等、规费标准平等、金融支持平等、市场准入平等、政府服务平等,切实解决民营企业注册难、融资难、经营难、法律保障难等突出问题;降低进入门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民营业主经营,切实消除各类歧视性规定;积极支持民营业主发展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多的资源型、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为子孙万代造福,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顺乎民意,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并举,切实保护和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山体资源,严禁违法占用基本农田搞非农开发,确保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盘活存量土地,珍惜和经营好每一寸土地;大力推行生产生活消费的循环经济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确保自然资源永续利用。
   二要高度重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环境保护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生态城市建设力度,抓好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加强库区、河流污染防治,完善中心城区及中心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格项目环保审批,推行清洁生产,培育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把宜都建设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关注民生的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要着力抓好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兼顾并重。
   第一坚持富民优先,广泛开展“农家富工程”。3年内,让全市95%以上的农户围绕特色产品有一个致富项目、一个掌握致富技能的明白人、一个劳务创收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逐步取消农业税,健全完善贫困中小学生免费教育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实行城乡劳动力同等竞争、同等就业、同工同酬,使农村居民收入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让广大农民普遍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二突出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认真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小额贷款、免费服务、免费培训等各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千方百计帮助“4050”、“双下岗”、单亲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通过发展经济、购买公益性岗位、拓展社区服务等途经,每年新增就业岗位4000个以上。
   第三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落实“两个确保”和城镇“低保”工作,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确保失业人员全额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确保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人员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实施“福星工程”,不断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大力发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农村困难户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事业。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首要的基本关系,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保证经济和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要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快建立和健全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合理划分市、乡镇政府权限和责任;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继续完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社保覆盖面。
又要积极做好社会稳定和安全各项工作。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领导包案责任制、信访量化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解决好重访、越访、群访问题,变消极回避为积极应对,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严厉打击恶性刑事犯罪行为,降低刑事犯案率,为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宜都的发展,我们将更加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快“法治宜都”建设步伐。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贸规则的要求,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加大廉政建设力度,努力建成法治化、规则化、诚信化、透明化、高效化的服务型政府,建成清廉政府和人民满意政府。
    同时,还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文化作为第一品牌,把健康作为第一财富,高度重视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围绕建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成人教育,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围绕建成“健康城市”的目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使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卫生保健,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增强人民体质。 围绕建成“文化强市”的目标,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深度开发并注重保护杨守敬名人文化、青林寺谜语、民间故事等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张扬文化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文化竞争力。巩固和发展“全国卫生城市”、“全国计生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和“湖北省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努力把宜都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文明城市。

(作者系宜都市人民政府市长)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县一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收入状况。

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县域经济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工业园区为模式,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县(市)这一级行政区所具有的潜在经济功能得到空前发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县域经济现状

我国有县级行政区划2861个(不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其中:市辖区787,县级市400,县1503,自治县116,旗49,自治旗3,特区2,林区1),有县域经济(不包括市辖区和福建省金门县)2073个。全国县域内国土面积9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4%。全国县域内人口数 9.4多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人口最多的省区是贵州省和湖北省,分别达94.3%和93.3%;县域内人口最少的省区是上海市,仅10.8%。全国县域经济的gdp为5万多亿元,占全国gdp的52%。县域经济gdp最多的是湖北省,达91.8%;最少的是上海市,仅5.7%。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比较迅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涌现了一批经济强县。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体制和观念等原因,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和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经济表现出很多差距和不足。

首先表现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我国绝大多数县是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经济结构优化度差,产业结构层次低,缺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投入少,基础设施落后,“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收入低的问题突出,城镇化进程滞后,严重影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严重不足。

其二是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县级政府经济调控能力过小;县乡政府机构庞大,干部思想观念和政府职能转变还不适应发展需要;县乡财政困难,难以支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商业银行改革,使工行、建行、交行等商业银行从县级逐步退出,银行贷款审批权上收到地区以上,县级商业银行没有贷款审批权,商业银行改革对发展县域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等。

此外人口素质低和教育落后,科技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弱,发展和投资环境较差,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等等都是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规划原则

从1953年开始,我国县域规划的编制经历了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并存,以市场为导向这三个阶段。

一种观点认为县域经济五年和三年的发展规划都不搞,应以当年的年度计划为重点,注重集中力量办大事。持这种观点的人在70%左右。

1、县域经济规划要明确目标。县域经济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县域经济幼稚期,也就是县域经济gdp在50亿元以下、地方财政收入在1亿元左右;二是县域经济成长期,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前成长期和后成长期:前成长期县域经济gdp在50亿至100亿元之间、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左右;后成长期县域经济gdp在100亿—150亿元以内、地方财政收入3亿—5亿元。三是县域经济成熟期,县域经济gdp在15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以上。编制县域经济规划时,要根据县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分别制定短期和中长期规划。

2、县域经济规划要实事求是。县域经济规划应立足实际,把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相结合,把经济规划纲要和具体专项规划相结合,把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相结合,不受时间限制,要直接编制规划实施方案,突出可操作性。

3、县域经济规划要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县域经济规划要力求简要,切忌面面俱到,内容上应从产业上划分,以专项(专题)规划为主,重点对全局有重大牵动作用的重大事项进行规划。

4、县域经济规划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应根据地理区位条件、资源比较优势、市场需求以及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等方法对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定位,快速提高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水平和加快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改革的原则

1、简政放权,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权。规范审批行为,改革行政审批方式,实行部门并联审批,改进服务手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

2、规范农村分配体系。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制度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调整县、乡、村、组规模和布局,精简机构和人员。在现行政府事权不作大幅度削减的情况下,通过合并县乡,调整县、乡、村、组规模和布局,精简机构,减少行政事业单位、村级组织人员和财政开支。总的原则是“小并大、弱并强”,使县、乡、村、组的人口规模分别达到60万—80万、3万—5万、2千—3千、2百—3百人左右。

4、合理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精简和优化教师队伍。按照“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适度规模办学”的原则调整农村初中布局,对规模小、质量低、教学条件差的农村初中要逐步撤销,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内部管理制度,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合理开支。

5、建立健全财政和事权相对称的财政体制,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加大对县、乡、村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明确划分县市和乡镇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合理调整支出范围,合理划分收入范围、明确收入归属,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章立制,管好用好转移支付资金,确保乡镇政权、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正常需要。

(三)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

县市对外开放的“外”,不单单是指我国国境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本地之外的国内其他地区。坚持对外开放,就是要加大吸引区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至并购投资的力度,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和劣势,整合构筑“零资源经济”的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区域特色规模经济,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要拆“围墙”、开“城门”,创造无歧视公平、公正、透明的投资环境,强化服务,打破条块分割的“诸侯经济”、冲破“城乡壁垒”,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减少人为设置障碍甚至保护落后现象的发生,促进各种资源、生产要素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有机整合聚积,形成强大的社会生产力。

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

三、县域经济规划的实例——都匀市“十五”时期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编制方法

(一)都匀市基本情况及“十五”期间发展目标

1、基本情况

(1)都匀市既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县级市,又是黔南重镇,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都匀市是贵州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又是贵州省实施“南下”通道经济开放带动战略的前沿城市。全市面积2274平方公里,在册人口47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有33个民族居住在都匀市域之内,在2274平方公里之内同时居住着这么多的民族,在全国是少有的。另外都匀地处苗岭山脉南侧,盆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4.04%,是典型的山区县级市。

(2)都匀市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反差较大的地区。

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都还没有摆脱二元经济结构,但是二元经济经结构在都匀表现得更典型更突出。应该看到,都匀由解放初的单一农业经济结构,上升为二元经济结构是个巨大的进步,但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来看,就不能停留在这一步。现在,置身都匀市区感受到的是比较浓郁的现代社会气息,高楼、轿车、移动电话和新颖的服饰;而到了乡村,看到的是矮房、牛耕、田间小道和传统的民风,二者的反差很大。从城乡人民的收入水平来看,199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65,而都匀二者之比在1995年还高达1:4.84。经过4年的努力,到1999年,都匀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虽已缩小为1:2.97,但二者的差距比全国还是明显偏大。这一状况表明,都匀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是很迫切也是很艰巨的。

(3)都匀市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属于欠发达地区。

到1999年,都匀市的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似乎工业化的水平已经很高,但是如果对工业本身加以分析就可以知道:一是都匀市属的工业企业都是中小型的。199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66915万元,工业企业总数为3285个,平均每户工业企业创造的产值仅为50.75万元,足见其规模是很小的。二是工业技术比较落后,1990年在投入使用的生产设备中,近80%是70年代以前出厂的,其中还有极少量是建国前生产的。三是尚未形成由各种主导行业带动的工业体系,表现了工业结构的无序性。这些特点表明,都匀的工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而都匀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还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199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匀为3354元,全国为6512元,都匀只相当于全国的5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匀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6%;农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5%;全国平均839.4人中有一位科学家和工程师,而都匀平均2230.5人中才有一位工程师和相当于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人。

(4)都匀企业所属关系多元化。

由于历史的和体制上的原因,都匀的企业分属于中央、省、州、市各个方面。到1999年,都匀共有企业3891个,其中中央企业3个,总产值占9.10%,增加值占11.78%;省属企业11个,总产值占14.17%,增加值占40.62%;州属企业13个,总产值占55.86%,增加值占35.68%。这一情况表明,占总产值44.14%和占增加值64.32%的企业不归都匀市里管,这就会妨碍了市政府对市域经济的统一调控力,给经济的宏观管理带来不便。

(5)都匀拥有巨大的潜力,发展前景看好。

都匀蕴含的发展潜力巨大,它具有各种优势,包括生态环境优势、生物资源优势、矿藏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驻市大工业优势、现任领导班子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等。1999年我市又被列为全省首批建设的二十个经济强县,列为中国第二批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市,随着联接川、滇、黔、桂的高速公路重要路段贵阳至广西新寨高等级公路的开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都匀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优势如此集中,在西部地区也是不多见的,一旦这大部分尚处于潜在状态的优势,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以开发、运营,都匀的经济面貌将会大大改观;何况,在“大都匀”的观念引导下,还可以跳出都匀看都匀,跳出都匀发展都匀。都匀的发展前景必将日益看好。

2、“十五”期间发展目标

“十五”计划奋斗目标:gdp增长率高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调整有明显成效;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强,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收入水平高于全州平均水平;以交通、通讯及农田水利等为主的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进一进发展;扶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生态建设有新的进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过快增长,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

“十五”期间宏观调控主要指标:

——gdp平均增长速度拟高于全州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力争达到13%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九五”期间投资总额的2.18倍,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地方财政收入五年平均增长12%以上,力争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28760万元,争取超达3亿元。

——人口自增率呈下降趋势,力争到2005年控制在7‰左右。

上述目标顺利实现,预测到2005年,全市gdp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将达到30.32亿元;总人口将控制在60万人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2500元(当年现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6000元。在gdp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经过反复测算,充分考虑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际可能提出来的。如果没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也不可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扩大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其他许多问题,都需要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加之中央增加投资,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也会对都匀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基本发展思路

1.坚持落实“三个代表”

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最根本的,是党的基本路线,决不能被发展中的暂时困难所动摇,不能以落后的小农经济、落后的山区封闭意识来指导工作,否则就永远落后。我们共产党人,人民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决策的好坏关系到一方大局,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要用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决策,总结经验、总结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使我们的决策更民主、更科学。

2.加快“三化”(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主要标志。抓住了城市化,就抓住了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城市、城镇作为商品、物资、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发展要素的集中地,作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提高城市化水平,能够实现用较少投入获取较大效益,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都匀市是州府所在地,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基本上具备了人口城市化的必要条件。但长期以来,人口城市化进度缓慢,农村人口增长远远快于城市人口增长,城市人口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人口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未充分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

都匀市城市发展的基本构想是:2010年城市化人口达50万,城区用地规模达80平方公里左右。除城市中心区外,逐步建设发展剑江西区、甘塘、洛邦、大坪、大河等新城区。一是加强城区道路、小区和市场等城市化要素的建设,做好城市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培育市场体系。二是社区管理和服务产业化、社会化路子,提供安全、环卫、教育、家政、医疗、娱乐等多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拓宽劳动交换的形式和范围,提高劳动交换水平。三是加强小城镇建设,按“乡镇城市化,城市园林化”要求,近年重点建设五个卫星乡镇,人口发展规模不低于1万人。近郊镇按组团规划建设,作为今后新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他乡镇根据实际进行功能定位,建设集贸乡镇、交通要道乡镇等。四是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继续鼓励农村人口、外来人口到市区、乡镇中心区上户。五是加强通讯、供水等设施的建设,2-3年内移动电话覆盖所有乡镇,广播电视接通村村寨寨。

总体目标是5年内努力建成贵州省经济强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园林城市。15年左右发展成为一个贵州南部的新兴大城市。

都匀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将离不开工业这一重要支撑。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但是,应当指出,都匀市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低,1998年全市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增加值30439.4万元,只占全市gdp的23.4%。全市工业总产值在全省20个经济强县(市、区)中所处位置也比较靠后,居第15位。因此从我市的实际出发,工业这一支柱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要加快发展壮大。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强的机遇,调整思维,更新思想,以改革统揽全局,既要抓住工业不放松,又要跳出工业抓工业,以大手笔、大思路,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脱困,工业复苏,重振昔日雄风。一是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继续采用各种方式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力争年底以前彻底完成改制任务,以促进工业企业扭亏增效。二是采取资本置换有效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公司的有效操作,盘活存量,获取增量;三是通过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扩大有效需求,刺激工业发展。四是以小城镇建设推进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形成规模效应。五是工业布局集中化。从面向市场、充分利用城镇基础设施便利条件、降低要素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考虑,今后都匀工业企业应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和基础设施完善的镇。按照规划,到2015年,都匀市将建设和形成六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工业园区,即谢官冲食品加工业园区、306制药工业园区、杨柳街建材工业园区、大坪化工工业园区、坝固锌矿选冶工业园区和沙包堡实用机械工业园区。另外,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元件、生物产业应主要集中在都匀开发区。

随着中国近20年来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深入,市场主体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结构,因此,都匀市用市场理念和全新的思维搞好各类多层次要素市场的规划建设,如证券市场、房产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各种中介机构等等,要超前启动,将之作为促进经济活动良性循环的有效手段,通过要素市场的发育来实现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城市功能,营造出都匀的特色,即南北路畅,桥式新颖;建筑奇特,色彩淡清;广场别致,雕塑引人;轮廓线美,标志点睛;市场发育,经济繁荣。

3.继续实施资本置换。

——继续坚持资本置换。

如何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加速经济,包括城市建设发展步代,都匀市从现实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本置换”的思路,开创了“没有钱照样搞建设”的局面。实现低成本扩张,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通过资本置换,每年市财政可减少对市政设施运转和维护费用200多万元;通过实施资本置换直接增加税收3000多万元;有效调动各种社会资本5个多亿投入建设,民间资金由分散储蓄保值向理性投资增值转变,进一步放大了民间经营资本的功能。

——对资本进行再认识,提高资本运作质量。

过去,由于我们对资本存在恐惧心理,不论一个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地方的经济成功,很少从资增值的角度去审视、总结,资本积累的正面典型也为数不多;相反,披露的阴暗面特多,仿佛资本原始积累就是坑蒙拐骗、巧取豪夺、假冒伪劣,在此错觉下,人们怨恨的情绪自然引向了市场经济本身。现实生活中,无视资本规律的现象举目皆是,先撇开大量沉淀、闲置的国有资产不说,就拿许多地方出现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红眼病”、“吃拿卡要”等事例,就足以说明一些同志从思想、意识到行为上,都未挂着资本这根弦。

近年来,对资本认识都有一个大体相同的概念:第一,资本具有增值性。第二,资本具有流动性。第三,资本具有风险性。第四,资本具有形式,包括有形资本、无形资本和人力资本。

认识资本的目的,在于开启思路,都匀的资本置换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是从现代经济思想的学习中“悟”出来的。从现代市场经济学的角度看,资本更多的被界定为一种生产要素,除开土地、矿山等经济资源之外,由房屋、建筑物、工厂、机器设备以及库存等构成。稍广一点的含义还包括住房(不论是租赁的还是私有的),运输设施和设备。资本还包括人力和非实物,包括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所产生的知识,通过教育培训而取得的熟练技术,增加工人保健费而提高的生产能力,因采取诸如修整山林、改良土壤、开发矿产,以及为了改善周围的水和空气采取投资措施而提高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价值等。资本,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其特点都是利用现时生产来创造那些不是现在要消费或享用,而是将来的生产要加以利用的某种资源。将来的生产,要么是提供消费服务,要么是形成更多的资本。

——以城市建设为切入点,经营城市,发展市场经济,提高城市经济整体素质的综合竞争力,是资本置换的重要突破口。

城市形象,涵盖面很广:城市规模、市政设施、城市功能、财政实力,以及知名度、美誉度,等等,但最重要的无形财富是人的社会即通常所说的创造性,而促成人的社会性有效释放的主要因素,是人的主体意识的相互尊重、理解与依赖的和谐环境与氛围的形成。我们体会到,城市形象开发可以比较有效地释放人的社会性潜能,并促成人们注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形象开发旨在创造一种有形和无形的力量,增强市民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唤起全市人民的奋斗激情。

城市形象开发,可以创造出优良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吸引投资者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就我市的现状,城市形象开发,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了,就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启动市场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现实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上看,可拓宽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因此,将“资本置换”的资本运作机制,率先导入城市形象设计工程,是危机意识使然,是时代精神使然,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使然。

4.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是要切实转变人们的陈旧思想观念,树立市场竞争意识,通过行政手段、宣传舆论手段、经济利益机制调动人们,包括都匀地区以及与都匀有密切关系的党政干部、职工、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发挥各类人才的优势,变人们的致富冲动为致富行动,使之为都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积极贡献。同时,挖掘个人潜能、发挥群体效应也是我们实施“人本”战略应重视的两个方面。

只要遵循不分地域、不问亲疏、态度诚恳的原则,广纳贤才,都匀就不但引得进,而且留得住人才。于1999年成立的人才交流管理中心实行“铁保险、活工作”的运行机制,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各种人才进入都匀地区发展,并逐步形成人才聚集效应。人才库将网络以下各类人才:本地大中专毕业生;现有科技人才,尤其是国有企业下岗的中层以上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外地科技人才,尤其是外地本科以上科技人才;经济管理高级人才:包括厂长、经理;高级知识分子。在引进高级知识分子方面,都匀正着手实施“借脑工程”,组建“百名博士团”作为市政府的高级顾问,为发展经济和社会号脉。

5、加强生态建设

都匀被划分为两大水系,境内有剑江河、螺丝壳、斗篷山等国家、省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有丰富的森林、铅锌矿、煤矿等资源,它们与人文、民俗等社会景观相组合,构成了覆盖全市的百万亩人文生态园。剑江河是都匀的中枢,都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保护和利用剑江河。为此,都匀将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生态经济林、天然林和自然保护区的防护,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不合理开采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此外,都匀市为保护生态、美化环境正着手改变部分国有林场的经营方向,如将市郊的马鞍山林场兴建成贵州南部最大的森林公园,在城区四周种上速生林木,将都匀在3-5年内建成全国优秀的园林城市、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市;市区环境实现“五化”,即美化、净化、绿化、亮化、香化,树立山、水、桥、园林、雕塑为一体的花园式高原桥城形象;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使全市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发展生态型龙头企业,如引进外资实施生态经济防护林开发工程,在临近城区的市郊乡镇大规模种植无公害蔬菜等,促使生态农业走向产业化。

6、基础设施先行

“十五”期间,要加快交通运输网络体系、通信网络体系和水电体系网络体系建设,努力使都匀市基础设施落后面貌有较大改善;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15年,使都匀市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根本改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公路交通

按照国家“要加快打通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通江达海、连接周边的运输通道”的精神,都匀市已有了南下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因此,重点应放在连接周边的公路网建设上。我们提高一小时、一上午、一天交通时空目标。

(1)都匀——三都公路改扩建工程,要联合三都贫困县尽快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省计委交通厅审批后报国家计委。

(2)都匀——麻江公路,与麻江县联合编制可研报告。

(3)都匀——摆忙——惠水——长顺公路改扩建工程,与惠水,长顺联合编制可研报告。

(4)都匀——平塘——罗甸公路改扩建工程,今年国家已安排了墨冲至平塘段的投资计划,要进一步延伸平塘——罗甸,因此,要联合平塘,罗甸两县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实施好墨平路段,为争取平塘——罗甸段投资创造条件。

(5)乡村公路建设,要采取群众投工投劳,以工代赈方式解决乡村通路问题,要尽快搞好规划。

(6)市区到各旅游景区公路,要结合旅游资源开发搞好公路先行建设,首先要搞好螺丝壳、斗蓬山、尧林溶洞、民族村的道路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7)市区“三纵九横五出口”道路,要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需要银行贷款或国家补助的子项目,也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省计委批。

——电力

农村电网改造已于1999年纳入国家计划建设,要结合都匀市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重点考虑都匀发电厂2×30万km改扩建工程实施“西电东送”和市区至各工业小区输变电工程。

(1)都匀发电厂2×30万km扩建工程,市里要配合电厂继续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争取国家的支持或引资建设。

(2)输变电工程,要积极配合好供电局抓好福泉—都匀—凯里两个220kv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协调解决建设中的有关问题;配合供电局抓好市区至几个工业小区电网建设的规划及可研设计工作,争取得到国家的支持。

(3)水电资源开发,把桃花电站续建作为重点,争取国空或银行贷款,或引资续建,以便早日建成投入运行。

——邮电通信

充分发挥公用通讯在我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快邮电通讯发展步伐,增强综合通讯能力,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立足于邮政、电信基本业务,以移动通讯和宽带数据为重点,使通讯网络向宽带化、个人化、智能化和综合化过渡。逐步形成一个兼有通信、计算机和多媒体的高速信息网络,促进社会信息化和产业信息化的发展。“十五”期间,使黔南地区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34.6万门,本地电话年末数达25.53万户,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4.42部/每百人,农村电话普及率1.67部/每百人,60%的行政村通电话,移动电话交换要容量达到20.75万门,移动电话普及率2.9%。

——城镇基础设施

重点是加快全州城镇供水、城市道路、污水及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及广场建设等方面。“十五”期间,建设完成都匀九龙湖供水工程及配套管网工程,全面完成自来水改扩建工程,建设都匀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都匀人民广场,改扩建都匀市大外环道路等县市城市道路60公里,到2005年,全市城镇基础设施面貌有一个根本性改变。

7.大力整合资源

资源概念很宽泛,实践中时常面对的资源大体可分为物化资源(包含自然资源和闲置资产)、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市场资源、形象资源等等。

整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含义为整治、弥补、组合等,资源整合是产业整合,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其中贯穿着物质整合、技术整合、科学整合、文化整合、体制整合、思维整合乃至思想整合。

资源是产业的基础,产业是经济的载体,一个没有资源支持的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而一个缺乏产业支撑的经济是持续不下去的。所以就要保证产业优化发展,经济持续增长。为此,必须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并在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中促进资本置换在量上扩大、质上提高。

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的基础性工作是清理各种形态的资源,考察这些资源可流动性的强弱、资本化程度的高低以及对某种产业支持度的大小等等,然后以其中资本化程度较高的资源赋予资本属性后,通过资本置换整合其他资源,使可流动、能增值的资源不断扩大,再根据某种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合理配置,推动产业整合,即形成和壮大有广泛的资源支持的产业,替代和淘汰没有资源支持或支持度很小的产业。

8、发展特色经济

城市化要有产业支撑,都匀城市化的产业重点是:一是实施以都匀毛尖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建成贵州乃至西南最大的“茶都”;二是以物资、信息要素流动建成辐射周边、影响全省区的商品集散地,形成人流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三是培育建材、食品、医药等新型工业园区;四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体育等第三产业;五是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积极推进旅游产业。

9、推进改革开放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大思路、一项大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下,站在二十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新的起点上,要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观念,研究新思路、新办法和新机制来加以实施。要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促进生产流通和消费体制的创新,创造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

——加大改革力度。“十五”期间,要适应新的形势,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大力营造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体制、政策、法律和服务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国有资本营运有限责任公司”动作的基础上,完善“国资局—资本营运公司—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营运体系,提高资产的营运效率,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设置非公有制经济管理协调机构,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国家、省的政策要求,搞好我市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资方式。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

———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水平。“十五”期间,要抓住 “建强创优”的机遇,要抓住国家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制定的一系列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的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我市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有关政策措施,进一小解放思想,加快对内和对外开放的步伐。

———树立“大都匀”概念。“大都匀”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凡是在都匀市22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管是中央、省、州驻匀单位还是市属单位,都是我们服务和支持的对象;二是我市经济发展要跳出都匀看都匀,与周边县市形成经济循环,要做到优势互补,要素互相组合,人口互相流动,交往不断加深,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区分所有制,鼓励各种经济要素进入都匀流动和发展;四是鼓励我市优势产品、优秀人才和各种要素走出都匀发展,要主动冲出贵州,走向全国,创造条件走向世界。

10.营造良好环境

发展才是硬道理,环境决定发展。一是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达到城市园林化、农村城市化,建设百万亩人文生态园。二是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使老百姓生活方便,环境优美,安全卫生,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特别要突出住宅小区建设和社会服务,探索社区管理和服务走产业化、社会化的路子。三是营造紧张有序,能激发潜力和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形成干部职工个个尽职尽责,人人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四是形成人尽其才的人才环境,实施“借脑工程”,组建“都匀市经济社会发展百名博士顾问团”,让各种人才各得其所。五是造就崭新的创业环境,加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让劳动者有工作岗位,让创业者有创业天地,让创新者有发展空间,让外来投资者有发财机会。六是培育宽松的投资环境,实行对内对外多层次的开放,吸引各种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到都匀市聚合,产生聚集效应。七是建立公正的法制环境,真正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市。八是建立稳定的治安环境,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强化保护措施,形成良好风气。九是塑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团结共事,共谋发展。十是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都匀市“十五”规划编制方法

1.统一思想认识

“十五”规划是21世纪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也是都匀市推进新一轮创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的一个中长期计划。编制好这一规划,关系到都匀市在新世纪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对于加快把都匀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活宽裕、科教先进、环境优美、政治民主、法制健全、文明开放的现代化经济强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中长期规划,一个重要特点是应该更加重视规划的编制过程。通过做好编制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达到集中智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协调利益和矛盾的目的。这样,既能提高规划水平,使规划更加贴近和反映客观实际,同时又有利于社会各界接受规划的指导,使规划的具体实施更加顺利。

注重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宣传活动。向省内各级领导决策层、省内外专家学者、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各界人士传递“十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信息,争取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指导。注重提高规划的社会参与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2、注重规划的前期调研

开展“十五”规划超前研究课题的调研工作。都匀市就“十五”规划相关的宏观环境、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政策取向等重大问题,提出并布置了20个调研课题。今年上半年,课题调研报告已完成。

3、聘请高层专家指导

为了做好“十五”规划,都匀市先后聘请了一些高层专家、学者对我市进行指导,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后四次来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财政部、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旅游总局、北京大学的部分领导、专家以及省内部分领导、专家曾数次应邀来匀予以指导。与此同时,为了充分借助外脑,都匀市还组建了“都匀市经济社会发展百名博士顾问团”。

4、聘请专门高级科研智囊机构绘制蓝图

为适应计划体制改革的要求,提高计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实施借脑工程,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9位专家组成发展战略规划课题组,对都匀市的自然、经济、社会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考察,听取了各职能部门领导的有关情况介绍,并对都匀市原先拟定的“十五”规划进行认真研究、反复讨论。

5、制定系统规划方案

中国社科院专家课题组经过半年之久的时间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力求实事求是,完成了《都匀市2001—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总报告和七项专题报告。此规划工作覆盖面涉及高层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各方面人士,多次就“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召开研讨会和专题讲座,发挥专家咨询参谋作用。在此基础上,都匀市制定“十五”规划。

6、注重规划实施的载体,抓好项目库建设

注重规划载体,抓紧做好“十五”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保护项目是“十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前期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并筛选出一批“十五”必须建设且前期工作比较充分的重点项目。

(四)都匀“十五”规划实施的效果

都匀从1998-2002年,gdp累计增长达52.5%,年均增长11.1%;新增固定资产1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3.8倍,年均增长48.3%;二、三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1%和17%,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长11%,年均增长2.6%;1997年的财政收入为1.2亿元,2001年达到了1.87亿元,增长53.27%。产业结构趋于合理,1998年实施资本置换的初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3.49%、37.35%、39.16%,实施资本置换5年来,三个产业的比重已转变为16.7%、31.87%、51.43%,第三、第二产业高速发展,初步显现出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花小钱撬动大市场,花小钱营造大环境,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培育新兴产业,城市文化品位进一步提高。1998-2002年,都匀市先后举办了许多全省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的会展活动,特别是成功举办了"2002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14个国家及我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100多个个人、团体参展,2000多名中外摄影家聚集都匀参加活动。国内外5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摄博会盛况,都匀市的民族文化被大规模地介绍出去,提高了都匀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同时,国内外摄影及其丰富的人文、自然文化进入都匀,对于都匀市文化产业、会展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促进了旅游市场、文化市场的开发,培育了会展产业,拉动了经济发展。摄博会期间,来自上海、重庆、浙江、云南等地厂商208家云集匀城,展销交易额超过600万元,招商引资8.3亿元。当月地税征收额达968万元,创下10年来单月税收之最。

四、编制“十一五”县域经济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处理好城乡统筹的关系问题

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等五个统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过分悬殊,三个农民消费才相当于一个市民,2/3的农民只消费了1/3的社会商品,农业税收仅占财政收入的3%,仅有15%的农业收益和税费为9亿农民提供公共品,普遍贫穷的农民梦寐以求过上城市人的日子。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稳定就不会有全社会的稳定。县域经济规划必须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一想办法解决。要改变“城乡两策,重城抑乡”的思路,优先考虑农村,从城乡各自的小循环、小系统走向城乡统一的大循环、大系统,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总体思想,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优势和城乡之间关联优势,打通城乡,资源共享,双赢共荣,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减轻农民在社会事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负担。

2、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交流与合作,支持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使其发挥“承城接乡”的重要作用。

3、不再设置市民向农村流动、农民向城市流动的人为障碍,在多予少取的基础上真正放活农民,不再束缚农民,不再把农民圈起来,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打开城门、镇门,广开农民的就业门路。

4、引导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工业、第三产业等新型产业,引导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形成立体式分工而非平面化竞争的城乡产业格局。

5、下大力气激活农村金融,真正发挥其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

(二)正确处理好一、二、三产业间的关系问题。县域经济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农村的全面繁荣,但是也应当看到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主要是靠第二产业,如何发展好第二产业,同时协调处理好与第一、三产业的关系,是县域经济发展中一个方向性的关键问题。

1、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城镇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或依托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或承接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2、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坚持走“龙头+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在创造市场、推广技术、培训农民、转移劳动力、提供信息、打造农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它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走上市场化,引导农业走向工业化。

3、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突破以建制镇为单元的局限性,按照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努力使城镇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处理好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关系问题。政府要在党委的统领导下,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强势政府。政府应在完善宏观调控、健全市场运作机制,改善软硬环境条件下,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增强地方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等方面有所作为。

1、必须确立民营经济主体地位。民营企业是一种成本低、见效快,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类型。实践证明,哪里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好,发展的快,哪里就能尽快实现富民强县。要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民营化为基本价值取向,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使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解决政府管理中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实施政务公开的“阳光工程”,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目前审批事项中已明显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wto规则不相适应的内容。

3、推动制度创新。要减少行政层次,精简机构,并乡并村,减少人员,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效精干的行政管理体制。

4、创新县域经济环境。哪一个县的经济环境有利,整体形象好,资金、技术、人才就会流向那里;哪一个县的经济在某一方面有特色,上规模,成气候,相应的投资就会流向那里。要坚持把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形象。

5、更新人才观念。通过改革,提高贡献与报酬的联系程度,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靠待遇激励人,靠事业吸引人,靠感情挽留人。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使那些嫉贤妒能的庸才、溜须拍马的歪才和排挤压制人才的官僚没有市场,创造一个理想的人文环境。

(四)处理好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关系问题。由于领导干部流动性大,因受到个人的战略思维、知识结构、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县域经济决策中,有时会产生经济发展的短期行为与长期发展战略相矛盾的现象,给县域经济发展留下后遗症。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不断加强自身有关经济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准确把握经济的内涵和经济运行的规律,提高驾驭县域经济的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总之,在编制县域经济规划中,要找准县域在全国的定位,积极寻找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培植区域特色经济,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县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作者: 天地一沙鸥    时间: 2005-12-29 11:39     标题: re: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县域经济...

培育优势产业 发展特色经济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长 陆浩

  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党建”的工作思路,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明确目标任务,制定政策措施,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委、省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专门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上午8个县做了大会发言,讲得都很好,这些经验值得各地借鉴。现在,我代表省委、省政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县域经济整体水平低、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仍是制约全省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因素。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首先,从缩小与全国发展水平差距的要求看,必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我省县域人均gdp仅为430美元,是全省人均722美元的60%,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差甚远,县域经济滞后是影响我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其次,从解决好“三农”问题的要求看,必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我省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县域经济中传统农业仍占很大比重,第二产业规模小,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县域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0:37.4:32.6,而全省为18.1:46.6:35.3。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在后位。三是从增强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的要求看,必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我省县域人口占到全省的70%以上,但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占全省的42.6%,财政收入仅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20.2%,有51个是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我省连续四届都列在第29位。四是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看,必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教育事业发展落后,青壮年文盲率达19.3%;科技发展缓慢,有一半的县很少或基本没有科技经费;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的发展基础薄弱。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既有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体制机制的障碍等客观因素,也有思想认识和工作不到位等主观原因。甘肃的省情决定了没有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就不可能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没有县域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省的全面小康。我们一定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找准优势,理清思路,加大扶持,抓出成效。
  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壮大县域支柱产业。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确定什么样的发展思路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在于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发展区域性特色经济。只有依托优势,形成特色,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最近,围绕发展县域经济问题,我到陇西县调研,看到陇西从本地实际出发,围绕市场需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起了马铃薯、中药材、蔬菜和畜禽四大产业基地;发挥中草药产地和集散地的优势,建起了全国十大药材市场之一的文峰中药材市场;立足交通和区位优势,建成了区域性建材、木材、钢材等物流中心;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了一批药材初加工、深加工以及木材、建材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这些产业的快速形成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4年全县gdp达到12亿元,增长13.6%,财政收入达到1.08亿元。特别是一批产业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后劲。陇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就在于发挥了区位优势,突出了资源优势,形成了特色支柱产业。这些年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走了这样一条路子。我省地域辽阔,各县市的资源差异较大,能否找准自己的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是形成正确发展思路的前提。各地都要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吃透县情市情,完善发展思路,立足自身优势,明确发展重点,突出地域特色,培育壮大优势支柱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省委、省政府在认真分析省情,准确把握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加强领导、市场引导、民营主导、科技先导的要求,完善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化经营包括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主要环节、涉及农村各个产业领域,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抓住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县市要把握各自不同的优势,立足于现有基础,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农产品基地。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和完善各类农畜产品市场功能,形成批发与零售、综合与专业相配套的市场体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大力引导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物资和产品运输、销售服务,切实加强农产品营销队伍建设,重点扶持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各级政府要把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和支持保护体系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任务,帮助农民建立农户与企业、科技部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效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经济效益。
  二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我省县域工业基础薄弱,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要从农产品的加工业起步。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各地要依托各自的区位、自然和资源条件,选择主导产业,聚集生产要素,实行重点开发,重点培育一批机制好、有竞争优势、能够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脱贫致富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坚持以食品工业为重点,发展现代食品、保健食品,培育扶持壮大一批粮油、蔬菜、肉制品、乳制品和中药材等精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档次。对现有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要重点扶持,进一步做大做强,发展成为跨省市、跨地区的大公司、大集团。矿产、能源资源丰富的县,在资源开发中一定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加强环境保护,科学开发。加快县域工业发展,要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强产业政策引导,聚集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催生一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小企业群。
  三要实施民营主体战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提供就业的主要渠道。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继续清理和修订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定,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措施。进一步放宽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注册条件和经营范围,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产业和行业外,全部向民营经济开放,要积极营造更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在政策扶持、税收优惠、投资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方面,都要做到与国有、外资企业同等对待。要在全社会树立亲商、富商、安商、扶商观念,培养造就勇于创业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培育个体工商户和中小民营企业群体,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对外开放的重点,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服务,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产业开发、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
  四要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培训与加快转移相促进等办法,进一步搞好农民就业培训工作。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支持开展务实有效、针对性强的各项适用技术培训。整合现有各类教育资源,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民间职业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和培训网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要建立完善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组织,健全地区间劳务协作机制和信息网络,引导和鼓励农民走出农业、走出农村、走出甘肃,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层次。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用工量大的地方建立农民工服务站。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创业环境,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一切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切实解决好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工资待遇、劳动安全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兰州、天水等城市生源不足的中小学,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民工子女入学不能再收取择校费。
  五要以县城和建制镇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要把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作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平台。城镇化建设要合理布局,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制定规划要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突出县城的中心地位,提高县城聚集产业能力,增强辐射功能。坚持以发展优势产业支撑城镇建设,以聚集生产要素带动城镇发展。要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城和重点中心镇集中,注重把发展小城镇同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善配套、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发展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服务业。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培育和建设城乡统一的商品要素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大力发展商贸、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产业,围绕对农业的服务,大力发展种子、农资、农机、防疫等服务业,做到服务农村、繁荣城镇。要积极发展县域信息、金融、咨询、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各项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强县乡基础设施,抓好“六小”工程建设,确保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三、改革创新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要把改革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机制,扩权让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要逐步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按照“能放则放,权责统一”的原则,从今年起,在临泽县等13个县市进行下放管理权限试点。除国债项目、财政预算内项目、统借统还国外贷款项目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限制的项目外,不论规模大小,省上一律不再进行审批,审批权下放市县级政府管理。
  二要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对国家和省上所列的51个扶贫重点县和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从2005年到2007年,将省级参与分享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增收部分实行全额返还。工商行政管理费新增部分的40%由省财政返还原征收县市使用。探矿权采矿权出让费、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省留部分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原则上返还原征收县市使用。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最低财力保障制度,不断增强困难县的财政保障能力。省政府正在研究对乡镇核准编制内人员公用经费给予补助问题,以确保正常工作的运转。各级都要明确事权与支出责任,凡属于省市承担的支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嫁给县乡。
  三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整合资金和增加投入,加大对县域重点财源建设的扶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县乡道路和农村人饮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健全“以县为主、保障有力”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切实改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加快组建农村信用合作社省联社,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服务“三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四要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巩固改革成果的长效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搞好土地经营权转让、小型水利等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搞活粮食流通企业,落实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政策。认真搞好县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改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改革政策,实施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户籍管理新办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县乡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社会化、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精简县、乡机构和人员,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创业。
  四、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实现县域经济快发展、大发展,前提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关键在优化环境、狠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县域经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动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一要坚持分类指导。我省地域辽阔,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人口、区位等因素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差异。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上必须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河西地区、沿黄灌区和城市郊区等经济基础好、产业优势明显的县市要以放权让利、创新机制为重点,注入活力,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成县域经济中心的目标,加快发展,率先实现小康目标。对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经济困难的县,要把县域经济发展和实现脱贫目标结合起来,加大扶持开发力度,在产业政策、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事业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原材料深加工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坚持以节约用水、节约资源、节约土地为重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高耗材产业,特别是对小电石、小铁合金、小水泥等高消耗资源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要下决心整顿,加大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实施准入制度。在招商引资中绝不能把外地淘汰的高污染项目盲目引入,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三要遵循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发展县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市场化的发展模式。选择项目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项目建设、管理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按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避免盲目性。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克服因循守旧、自我封闭、消极等待、小进即满的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要强化市场意识,充分发挥各地的主观能动性,立足自身谋发展,依托优势求突破。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迎难而上,敢于触及、善于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四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共同的责任,要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营造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开和规范办事程序,加快县市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站建设步伐。健全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限期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失职追究制等各项制度,积极改进行政管理手段,提高行政效率。塑造诚信形象,形成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特别是市州和省直各部门要把县域经济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工作重心下移,帮助县乡理思路、订措施、解难题。要抓紧编制“十一五”规划,把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纳入规划之中。要切实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基层干部的负担,确保县乡干部集中精力抓发展。
  同志们,县域经济发展事关全省人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大发展,没有县域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