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头盔技能参数:固定库位和流动库位 - cisyshu的日志 - ERP100-企业信息化交流社区 - 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9:56:51

固定库位和流动库位

热度 2已有 362 次阅读 2010/10/12 17:26

    看电影的时候,大家都喜欢随便坐,为什么在仓库管理中,反而喜欢“对号入座”的模式呢?

 

    在我所辅导的大部分,几乎是所有的企业,仓库管理都是这么做的:

    第一、把物料分类

    第二、确定某一类物料放在某一个固定的区域

    第三、人员分工,采用仓管员责任制,一个仓管员负责某一个或多个区域

    第四、财务部门最终负责考察仓库的账务,对仓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

 

在这个思路里面,某一类物料放在一个固定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固定库位管理。

它最大的好处是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是固定的,仓管员只要记住了,随时知道物料在什么地方;

第二个好处是责任分明,一旦什么物料出了问题,只要找负责的仓管员就可以了。

       这种管理方法对于物料少,种类比较单纯,而且场地足够大的仓库而言,是很有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因为物料的放置区域是固定的,所以有经验的仓管员在进出物料时,基本上不用多考虑就可以快速的把物料放到固定区域或从固定区域拿出来。

    但是,这种管理方法也会经常碰到一些问题。

    第一个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地方不够大。不是整体仓库的地方不够大,而是某一类物料,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原来固定放置的地方不够大,所以物料经常需要临时放到其他的地方去,仓管员自己要记得。不过大部分仓管员都有记不住的经历,所以原来想象的高效率在找不到东西时,效率就非常低,甚至最终会成为死帐”- 物料丢了。这种情况在新、旧仓管员交替的时候,几乎都会出现。

所以第二个问题就和仓管员有关系,“仓管员素质差”、“仓管员不负责任”,特别是在有仓管员辞职的时候,这个时候带来的困难各个企业都深有体会。在这种管理思路里面,对仓管员的要求比较高,仓管员除了需要熟悉企业的物料,熟悉仓库的区域,还需要熟悉仓库所有的进、出账的操作和做账,一个不合格的仓管或一个新来的仓管,都会影响到仓库的管理精度。

可别小看了“地方不够”和“仓管员责任心”的问题,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仓库管理的问题,都是由这两个问题引发的。

 

这两个问题在日益成长的企业显得越来越突出。怎么办呢?除了一定要找到好的、有责任心的仓管员之外,有一些企业也想了一些办法。

比如,把物料和对应的区域做成“索引看板”,张挂出来,它能帮助对仓库不熟悉的人相对快速的找到物料。但是地方不够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索引看板可能就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因为物料要经常挪动,看板就要经常更新,不是所有的人都做得到的-对于仓管员来说,更新看板只为了给别人看,显然他会认为这是一项格外的负担。

一些管理得比较好的企业,会给物料建立帐卡。而且要求帐卡和物料放在一起,方便随时记录物料的进、出。这是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大部分使用帐卡的企业,帐卡上的记录都会比较及时、准确,个别责任心实在不怎么样的仓管员除外;其次它方便仓管员自己查帐,随时他都可以点一下实物和卡上的记录是否一致。当然会相对的牺牲一些工作效率,因为仓管员基本上都要记两次帐的,帐卡记一次,然后到账本中再记录一次。如果物料临时放到其他区域了,在物料帐卡上备注,有多少数量的物料放到“**区域”了。记帐方法如下表:

库区:A   物料:**********

日期                    备注

9/17      90           90    其中10个在B

                                 20个在C

9/20             5     85

9/21            10     75

… …

 

11/5     30             15

时间久了,最后15个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要么凭记忆,要么到帐上去慢慢查。对于暂放在其他区域的物料,是没有帐卡的,在盘点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很难盘点清楚。所以,就算有帐卡,还是需要仓管员非同一般的记忆力和责任心。

 

似乎怎么也无法绕开这些问题。因为这种管理思路的前提条件“某一类物料放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如果不打破的话,问题永远存在。

那么试着打破一下这个前提条件?!物料不需要提前限定好固定的区域,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哪里有空就可以往哪里放。这种管理思路,我们称之为“流动库位”管理。

   “那还不乱套了!”有人惊呼。是呀,在什么条件都不具备的前提下,这么做,肯定会乱套的。

    一个最有利的条件是,我们有了电脑。电脑跟人脑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记忆力(储存能力),有了电脑帮我们记忆,为什么还需要人脑来记忆呢?如果不需要人脑来记忆了,那么东西放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似乎用处就不大了。

流动库位管理能根本解决“位置临时不够”,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也有自己的规则。

规则一:要有电脑。这个基本上所有的公司都能做得到

规则二:库位要设置编码。这个很好理解,就算使用固定库位,为了方便表述地点,很多企业也设置了库位编码。但是记住了,这个库位编码因为经常要告诉电脑(输入),所以必须简短,容易输入。

规则三:要告诉电脑,东西放哪里了。(当然就要有一个合适的仓储管理软件)。这是关键的一步。

这个规则很好理解,但是不好操作,因为可能涉及企业工作流程的变更,。

很多企业入库操作流程中,都是先做帐,然后把实物搬到指定的位置(固定库位),在这里要倒过来,现把物料放好,然后把位置记录在票据上,根据票据输入电脑(做帐)。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使用、保存这个记录位置的票据,确保它能及时、不遗漏地录入电脑。最好的办法是,这张票据由电脑产生,有管理编号,最好能日清。其次,这张票据作为电脑录入的凭证,需要长期保管备查。

规则四:这是最见成效的一步,由电脑来告诉仓管员,到哪里去拿东西,拿多少。也就是电脑打印出库票。

规则五:出库票也要日清。怎么知道有没有日清,光靠制度是不行的。还是要电脑来管理,所有的出库票,最后还要输入一次,确保出库票都回收了。

以上这5个规则,实际上也是流动库位管理的五个步骤。在这五个步骤中,我们可以看到,仓管员的工作被细化了。仓库管理对仓管员的依赖,将被降低最低。但是有一个基本的要求,他入库要有票据,出库也要有票据,然后把他的作业结果记录到票据上,比原来记帐卡要简单得多了。最最主要的是,他不必要,也不能经常去整理仓库了-这一点很重要,除了入库、出库,可以搬动物料以外,其它对物料的搬动,特别是库位间的搬动,都是异常的。

其实在很多使用仓储管理软件的企业,都是这么做的,但是有根本的不同:就算使用了电脑,大家还是在沿用固定库位的思路在管理仓库。很多企业,有仓库管理系统,但是没有库位。一部分企业,有库位,但某一个物料放在什么库位,还是固定的。

大家还在担心什么?为什么不敢使用流动库位的管理思路?仔细分析一下上面的规则三~规则五,能不能解决你担心的问题?

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原来一个物料放在一个位置,出库的时候,在一个位置拿就可以了,现在如果放在很多位置,出库的时候要到好几个地方去拿,影响出库效率。这个问题,在这里不想过多的阐述,只想提醒大家一下,流动库位,并不是要大家把一次来货的物料放置在很多个地方(除非仓库实在不够用了),而是要求每一次来料,尽可能放置在一个库位(不要和上次的放在一起,确保先入先出),如果这样,每次出库还是要到好几个库位去拿,就去好好的分析一下原因吧。

 

总结一下,在每一个物料的位置都足够大,并且能够很好的确保先入先出的条件下,使用固定库位管理(估计这样的生产型企业不多),否则,就请启用流动库位管理模式吧。当然要选择一款好用的、能帮你实现流动库位管理的仓储管理软件。  还是拿实际事例来说事。

一般的收货流程:收货 —〉检验ok—〉入库

流程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对这个流程的处理过程。

这是一个完整的收货流程,但是我们在系统管理时,把它按部门职责强行的分开了:

收货时,有收货通知单,

检验时,需要制作受检单,

入库时,又要制作入库单。而且这个入库单的制作流程是比较尴尬的,系统要求是先制单,后入库,单据是入库的凭证,但实际上,对于固定仓位的物料,是可以这么做的,但对于使用流动仓位的仓库,则无法按这个要求来操作,因为在实物入库前,是不知道这个物料将入到哪一个仓位的,只有先打出入库单,但不输入仓位,等实物入库后,在审核环节,输入入库库位。(关于某些审核设定的不合理,我在另外一篇文章《关于错单的问题》中已经有说明)

那么这么一个完整的流程就被拆分成3个部分的工作。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不说,还容易导致系统处理和实际工作不一致。

实际上不管在系统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都会建议:“改变以前按照部门/职责编制表单的习惯,要按照工作的完整流程来编制表单。”这样流程间的联系不再是各个表单的标单号,而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系统需要管理的内容也会减少很多,因而变得简洁明快。每个部门只需要输入自己需要录入的部分,录入画面和录入工作也会简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