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运动地板品牌:词语探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8:03:28

1、“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满族原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1644年建立清王朝后,为及时了解农时,熟悉节令,居住在深宫大院里的皇帝便在惊蛰时分乘龙车从正阳门到先农坛耕地。当时划出的这一块地叫“演耕田”,每年由皇帝演试“帝耕”,表示普天之下该种五谷了,并以此显示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这种做法世代沿袭,别人不得将地改作他用。当时皇帝“亲耕”的这块地恰好为“一亩三分地”。于是,人们推而广之,将个人利益或个人的势力范围称为“一亩三分地”。

 

2、“新官上任三把火”由来

    据《三国演义》所述,三国时,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在短短时期内,连续三次用火攻战胜曹操。第一次火烧博望坡,使夏侯惇统领的10万曹兵所剩无几。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10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第三次火烧赤壁,百万曹兵惨败,最后跟随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人们把这三把战火称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后来便成为人们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3、“解手”、“方便”的由来

    明太祖时,中原人民纷纷逃往相对稳定的山西避难,使得山西的人口太稠密了。为了恢复生产,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官府强行押解山西百姓至移民区,方法是用绳子将移民一一捆手,挽结串联,鱼贯而行。途中,移民要大小便时,便请求吏役把手臂上捆扎的绳子解开,以“方便”大小便。自此,“解手”与“方便”二词便沿用下来,分别成为上厕所的代称。

 

4、“一问三不知”的由来

    “一问三不知”一词最早出自《左传》,鲁哀公27年,晋荀瑶率师围郑,荀文子认为未了解敌情,不可铤而走险,就道:“君子之谋也,始、终、中,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不亦难乎?”荀瑶终因不听劝阻而失败。由此可见,所谓“三不知”是说对一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了解。明代江宁人姚福对此作过一番改正,在《清溪暇笔》中写道:“俗谓忙遽曰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盖本《左传》。”他对“三不知”的含义作了明确的解释,也指出了它的出处。

 

5、“二百五”的由来

    “二百五”成为人们的口头俗语,用来称那些智力低下的傻子,形容让人又气又恨还有点怪的人,如“十三点”、“没心少肺”、“缺心眼儿”、“愣头愣脑”、“懵里懵懂”、“脑子缺弦”等。其实,这里边源于一个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了。齐王很恼怒,要给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就想了一条计策,让人贴出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乃为齐国除了一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前来声称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能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是自己干的。齐王说:“真勇士也!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分呀?”四个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6、何谓“淘糨糊”

    在上海最新流行语中,“淘糨糊”可谓风头出足。无论在文人圈里,还是在个体户中,无论在谈判桌上,还是在皮匠摊头,“淘糨糊”都有用武之地。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也许一时还难以形成共识,但上海滩上曾经流行过“阿混”、“搅七廿三”、“瞎七搭八”以至“乌搞百叶结”之类,都可以和它搭得上边,因此适用性极强。

   “淘糨糊”用的是比喻义,不仅可用来嘲人,说明某些人的言语或行为如同淘糨糊一般,还可用来自嘲,亦庄亦谐,可攻可守,真是妙不可言。然而,“淘糨糊”的“淘”究竟怎么写,却至今莫衷一是。有人写作“捣糨糊”,也有人写作“掏糨糊”。糨糊是黏稠的,通过一种类似圆周运动的动作,使其显得厚薄均匀,从而更具糨糊的特点,这种动作最合适的莫过于“搅拌”。“淘”、“捣”、“掏”都经不起推敲。

    “淘”从水,最常用的本义,是指用器物盛颗粒状的东西在水中来回簸动,以去除杂质,比如淘米,而“糨糊”是经不起“淘”的,越淘越稀,越淘越失去黏性。

    “捣”义为用棍棒的一端或拳头猛烈撞击,如“捣药”、“捣米”。“糨糊”若是被“捣”,岂不四处飞溅,不可收拾?

    “掏”表示用手或工具探取东西,如“掏鸟窝”,这个动作显然与调制糨糊的动作毫不相干。

由此可见,“糨糊”是捣不得、掏不得也淘不得的。就只好在三个字中择优录用,相比之下,似乎还是“淘”字接近一点,除了读音一致,意义也基本符合要求。在记录方言词时,同音代用,这可是个约定俗成的原则。

 

7、“搅七廿三”探源

    人们常把说话文不对题,做事颠三倒四、纠缠不清的现象说成“搅七廿三”。但是以七这数字和廿三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又是什么道理? 为什么不用其他数字作比喻呢? 比如说成“搅九廿八”、“搅三十一”等等,殊不知这话有它的演变过程。

    胶膝很具黏性,一旦黏在手上,就不易去掉。说话絮刀、文不对题;作事烦神费力、纠缠不清犹如“胶膝黏手”一般,不易摆脱。北方人说这话,口齿不会含糊,然而南方人学说这话时未免会打折扣,便会将“胶膝廿手”说成“搅七廿三”。“搅七廿三”有时也写作“搞七念三”。

 

8、何谓“瘪三”

    “瘪三”是产于上海再传遍全国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注明:“上海人称城市中无正常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窍为生的游民为 ‘瘪三’,他们通常是极瘦的。”上海人形容干瘪流浪汉,或辱骂猥亵偷摸之人,说声“瘪三”等于描绘了他的形态貌相,讥讽趣意顿可意会,呼之欲出,妙不可言!

    此词在民国初年已经产生,民国二十五年由语言学家黎锦熙编纂的《国语辞典》便将“瘪三”收入词条了。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批评有些干部喜欢写任谁都不爱看的蹩脚文章,称其为像旧时八股文的“党八股”,罪状之一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这加速了此词的推广。

 

9、“吃豆腐”由来

    从前有个皇帝,昏庸无道,终日花天酒地,穷奢极欲。他在宫廷里过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以为地方上百姓的生活也一定富裕快乐。一天,他吃饱喝足以后,突然心血来潮召来心腹大臣询问近来各地百姓的生活情况。这位大臣如实禀告:“启奏万岁,近来地方上粮食缺乏,粮商们囤积居奇,粮价不断上涨,百姓们买不起粮食,只得每天以野菜煮豆腐来充饥,艰难度日。”

    皇帝听说百姓每天吃豆腐,觉得挺新鲜,不知道这豆腐是什么东西,他吃腻了山珍海味,想尝尝豆腐,换换口味。于是说:“爱卿,去通知御膳房,朕要尝尝豆腐的滋味。”

    御厨得知皇上要吃豆腐的口谕后顿时目瞪口呆,着急万分,心里想:这苦涩的豆腐是穷苦百姓用来充饥的,岂是皇上能吃得?一旦皇上吃得不满意,弄不好就要掉脑袋,但又不能抗旨,怎么办呢?他急中生智,终于想出用鲫鱼脑来充当豆腐的妙法。

    一声令下成百上千条鲫鱼源源不断送进御膳房,经御厨精心烹调,一碗香味俱佳的“豆腐”端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一尝,觉得鲜嫩爽滑,味美无比,立即龙颜大悦,赞不绝口:“好吃,真好吃!”还边吃边念念有词:“唔,这些刁民,每天吃如此鲜美可口的东西还说生活苦,真太不知足了。”

    一天,御厨因父病危告假回乡。因走得慌忙竟忘了把做“豆腐”的秘密转告给接替他的御厨。接替他的御厨听说皇上最喜欢吃豆腐,便觉得这正是自己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于是亲自买回新鲜豆腐,使出浑身烹技,做好后让人一起送上。皇帝用调羹舀起一尝,觉得味道不对,急忙“呸”的一下吐在地上,怒不可遏地说:“混帐,这种难吃的东西也叫豆腐?来人呀,把那厨师推出去宰了。”

    不久后请假回乡的御厨回宫,已有好几位御厨因做的豆腐不合皇帝口味而掉了脑袋。

    皇帝为了吃豆腐,竟枉杀了许多无辜的人。因此,慢慢地“吃豆腐”成了贬义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又把寻别人开心,幸灾乐祸或调戏妇女的行为也统称作“吃豆腐”。

 

10、“三句话不离本行”由来

    从前一个小村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分别是厨师、裁缝、车把式和使船的。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儿,打架抬杠的,都请他们去当“说和”。

    有一次,本村有老哥俩闹分家,由于人多嘴多心眼多,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就请这4个人去当“说和”。这几个人也觉得这次的事棘手,便先到厨师家开了个“碰头会”,大家各抒己见议论了一番。厨师说:“我看咱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裁缝说:“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去才行。”赶车的接过话茬:“嗨,咱原先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大格就行。”使船的听着不耐烦了:“我看咱们别在家罗嗦了,不如到那儿再见风使舵,怎么顺手就怎么给他们划啦划啦得了。”

    厨师的媳妇听他们说完,“噗”一声笑了:“我说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吆喝什么。”

    她的话刚说完,又引起全屋人大笑,原来,厨师媳妇是做小买卖的。从此“三句话不离本行”,成为一句俗语传开。

 

11、何物为“三长两短”

    成语“三长两短”通常喻指意外死亡。为什么用它来作讳辞婉言?因为“三长两短”是暗指棺材。棺材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俗称天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是长材。前后两头分别称彩头彩巴,是四方形的短料。

    为什么不叫四长二短呢?因为旧时办案程序和方法没有现代技术,既不会有法医化验,也没有拍照保护现场之类,将死者先抬到棺木中,再由官员验尸查案,此类待查的死尸,不属盖棺入土的正式入殓,所以只有棺材而没有棺材盖。所以只有三块长板。人们不愿意直说躺在这无盖儿棺材里等待处理的重大事故或案件,有人用俏皮话简略地说成“三长两短”,指的就是棺材。

    所以,“三长两短”流传日广,并逐渐由俗语转为暗指灾祸、事故或死亡的成语了。

 

12、“五花八门”作何解

    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比喻玩杂耍的人;土中花-----比喻挑夫。

    一门巾---算命占卦之人;二门皮---卖草药的人;三门彩----变戏法的人;四门挂----江湖卖艺的人;五门平----说书评弹者;六门团----街头卖唱的人;七门调----搭篷扎纸人;八门聊----高台唱戏的人。

 

13、“六亲不认”指哪六亲

    “六亲不认”指秉公做事和公正办案时不因亲属而偏袒,现常用于某人升官发财后所有亲戚朋友也不认识了,唯恐沾了他的光,得到他的好处。历史上的“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说法有三种:

    一据《左传》说,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

    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

    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14、“蜜月”的由来

    据传说,蜜月是来自古代欧洲条顿人的生活习俗,条顿人是日尔曼民族的一部分,他们在公元前四世纪时居住在欧洲易北河口近沿岸一带。条顿人的青年男女在结婚时有一种习俗,从举行婚礼那天开始,每天都要饮几杯用蜜制作的糖水或酒,用来表示幸福。同时还要外出旅行(还有一说是抢婚后带着新娘外跑),一直持续三十天为止,这样恰好一个月。因此他们就把婚后的第一个月叫做“蜜月”。后来这种习俗逐渐遍及了欧洲各地,很快地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现在所谓“蜜月”已成为新婚夫妇欢度婚假的日子,有的串亲访友,有的外出旅行,这能给新婚夫妇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和回忆。

 

15、“八字没一撇”由来

    “八字没一撇”的由来是历史上的一个典故。

南宋理学家朱熹为理学之集大成者。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在他写的《与刘子澄书》一书中说:“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这段文字意思是通向圣贤的大门(“八”字形似两扇门),早已敞开,可是人们并不理会,不但不进门,反而朝外走。其主题虽说是让人们学习圣贤之道,但流露出朱熹对这些不认门的人的惋惜、遗憾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这句俗语成了“八字没一撇”之源。“没门儿”(意思是不可能)、“没门路可走”(意思是没法)也都源出于此。

    “八字没一撇”原指没门儿,现在演变为没办法,没眉目,没头绪,不沾边的代名词了。

 

16、“两面派”的来历

    相传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黄河北岸展开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在门板上贴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节俭的怀庆府人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另一面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哪方来了就翻出哪方面的标语,既省时又方便。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惹出了大祸。

    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领军队进驻怀庆府,见家家门口五颜六色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高兴。可是突然一阵风刮来,木牌刮翻,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于是常遇春下令凡是挂“两面牌”的人家都满门抄斩。

    后来“两面牌”演变为“两面派”,多指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

 

17、“左派”、“右派”概念由来

    “左派”或左翼、“右派”或右翼,最早起源于法国。“右派”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其渊源一直可以追溯到法国16世纪下半叶和17世纪中期。但史学界普遍认为,“左派”和“右派”这一对词语,诞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

    187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制宪议会里,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的议员,与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工人和广大农民的议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同年6月,在制宪议会会议上,第一、二等级的议员大都坐在议会右边的席位上,第三等级的议员占据了左边的席位。这个颇具戏剧性的历史场面本是偶然形成的,但反映到语言上,在词汇中便出现了“左派”与“右派”一对政治概念。

    后来,人们便将进步或激进者称之为“左派”或左翼,把倒退或保守者称之为“右派”或右翼。

 

18、“两袖清风”的由来

    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于谦政声卓著,为官清正廉洁。那时的官,由山西、河南调任进京时,皆带些礼物。有人劝他也带些土特产去送礼,他举两袖笑道:“我带两袖清风。”他曾作《入京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绢帕、蘑菇、线香,都是当地土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它们反使人民遭殃了。他接着说,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进京去朝见天子,免得老百姓非议。闾阎,是里弄、胡同,引伸作“民间”解。

 

19、“两口子”的由来

    夫妻二人被称为“两口子”,由来已久。相传,乾隆年间,山东有一才子叫张继贤,他与恶少石马仓之妻曹素箴一见钟情后,经常来往。不料,石马仓因病而亡,石家人怀疑是曹素箴所害,于是告到官府。官府也不问青红皂白,把张、曹抓进大牢问成死罪,押解到京城。

    一个偶然的机会,乾隆看到了张继贤的供状,见文笔不凡,十分惊讶,便到狱中看望,遂起恻隐之心。于是,乾隆御批张发配到卧虎口,曹发配到黑风口,“二口”均在微山湖地区。张、曹二人来到发配地,依然心心相连,今天他去黑风口,明天她来卧虎口,被人称作“两口子”。后来,把夫妻称为“两口子”,就流传了下来。

 

20、“豆蔻年华”的由来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春末初夏开花。豆蔻有两个特点,引起了诗人的联想:一是它的花蕊中央有两瓣相拼,形似“同心”,于是成了爱情的象征;二是它的花蕊重而下垂,花未开时就显得非常丰满,俗称“含胎花”,于是又成了处女的象征。因此人们以“豆蔻”比喻处女。

    “豆蔻年华”出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中为“豆蔻年华”规定了明确的年龄,即“十三余”。后将年龄十三四岁这一含苞欲放的少女,称为“豆蔻年华”。

 

21、纪晓岚释“东西”

    一次,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乾隆在市集上看见一个专卖竹篮的小摊,便随口问道:“此物有何用?”

    纪晓岚答:“盛东西。”

    乾隆又问:“为何不叫做盛南北?”

    纪晓岚答:“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木和金都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而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竹篮盛火必被火焚烧;竹篮盛水水定漏光,所以不能叫做盛南北。”

    乾隆听了,点头称是。

 

22、“无事不登三宝殿”含义

    俗语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

佛教指佛、法、僧为“三宝”,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指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殿”是佛教寺院佛法僧三个重要活动场所,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的“藏经楼”和僧人燕息(睡觉)的“寂静禅房”。这三处是清静高洁的佛教圣地,平常是不能让人随便进去闲逛的。

    照礼教说,初一、十五拜佛颂经,新年节日祈福祭天,战争、灾荒、婚丧、生日、病痛、法事以及身体康复、考试中举、生儿育女因许愿还愿等必要拜佛上香。无这些事谁会去“三宝殿”骚扰呢?

 

23、“执法如山”的由来

    唐代宰相李元竑早年做雍州司户参军时,为政清廉,不畏权势。当时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把持朝政,势震朝野。对于她的旨意,朝廷百官无不曲意奉迎,从来不敢有半点异议。一次,太平公主的家人为了霸占一盘石磨,与磨坊主人发生了纠纷,官司打到元竑那里,元竑秉公办案,毅然把磨坊判原主。他的顶头上司窦怀贞听说后大吃一惊,连忙催促修改原判以免招惹祸端。李元竑执意不从,并愤然在判文后写了“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几个大字。人们便以“执法如山”比喻执法刚直不阿。

 

24、“龙的传人”之由来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图腾和传说。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讲,人是伏羲和女娲结婚生出的后代,这两位远古神明就是龙的化身。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以“熊”为图腾,统一后,为安抚归附的广大部落而改用了“龙”的图腾。“龙”的图腾实际是“熊”的图腾和“蛇”的图腾的组合。而“蛇”是黄帝母族的图腾。黄帝母族为蟜氏,“蟜”即蛇,古又通桥。古传黄帝葬桥山,说明黄帝崇拜母族图腾。“龙”正是集父族“熊”图腾的兽头与母族“蟜”图腾之蛇身为一体而成。这一奇特的形象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间融合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图腾。

    后来,“龙”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各种图案之中,并逐渐形成文字。我们从殷商甲骨文和出土的陶器上可找到“龙”的字和图案。社会上还有围绕“龙”而产生的“感天而生”的传说,相传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龙”而生。黄帝是附宝感“北斗”而生,尧是庆都感“赤龙”而生,这些传说都将他们与“龙”联系在一起,因而中华民族的子孙便是“龙的传人”了。

 

25、“三只手”的来历

    “三只手”人人皆知,是小偷小摸的代名词。这称呼来历是:北宋天圣年间,东京汴梁黑道上有个赫赫有名的神偷。按照江湖规矩,不兴打听真实姓名,不准寻根问底,他的真名实姓至今也是个谜。当时的小偷,都是用一枚铜钱,磨得锐利无比,用以割人腰包,俗称“跑明钱的”。此公独特,不用任何工具,只要擦身而过便手到擒来。有一次他为同行献技,双手高举,众目睽睽之下,一挨身就将别人身上的银子掏出来了,好象身上还长着一只手。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敬送绰号“三只手”。

 

26、“拍马屁”的由来

    养马、牧马是苍茫的蒙古大草原人民的主要生活来源,那里的人们也都以占有腰肥体壮的骏马为荣耀。因此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当两个人牵着马相遇时,都要相互在对方的马屁股上拍一下,然后说上几句赞美的话,表示钦佩对方养马有方,对方便会感到高兴。这本来是见面之后寒暄的客套话,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来讨好对方。可是有些人见到权贵们牵着马,不管那马的优劣,都要拍着马屁股赞扬一番,以巴结奉承权贵。后来,人们就把那些阿谀奉承的行为,称之为“拍马屁”。

    成语“溜须拍马”与“拍马屁”语意类似,指对有权势之人极尽吹捧诌媚、阿谀奉承之能事。“溜”字有滑动、理顺的意思,“溜须”当然是把胡须理顺。为什么把理顺胡须同奉承吹捧搭上关系,这是因为:宋真宗时,有位大臣叫丁渭,善于察言观色,逢迎献媚,颇得皇帝赏识,于是被封为副宰相。一次他将献媚之功向高自己一个官阶的寇准宰相施展,二人在一起吃饭时,寇准的胡须粘了一些饭粒,丁渭赶忙卑恭地凑上前去,伸出手轻轻地为寇准溜胡须,还肉麻地大赞寇准的胡须如何漂亮。寇准大笑说:“怎么,难道世间还有替人溜须的宰相么?”自此,丁渭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溜须宰相。

    “拍马屁”、“溜须拍马”是奴隶主义、市侩哲学的一种积习,是封建社会的遗风,与新的道德风尚格格不入。

 

27、“吹牛皮”由来

    黄河上游一带,人们用牛、羊皮缝制成筏当做渡河工具。船工把整张的牛皮缝得一点不漏气,再吹得比真牛大两三倍,绑在竹木之下,做成浮力巨大的皮筏子运货载人。过去没有打气工具,全靠人用嘴把皮筏吹起来,不用足够的气力是吹不鼓的。一张牛皮能吹得那么大,于是人们以其形象生动地比喻说大话骗人了。对那些爱说大话的人,人们会对他说:“你有本事到河滩上去吹牛皮”。

    后来,人们就把爱说大话的人叫做“吹牛皮”。“吹牛皮”是一种以无知为基础的江湖习气,是市侩哲学的表现,我们要摒弃这种不良作风,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年事。

 

28、“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由来

    原始时代的人没有数学知识,只能像小孩一样,扳着手指头计数。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手有五个手指,两只手有十个手指。因此,初民时对“二、五、十”这三个数字特别熟悉。口语中的“一五一十”就是和以手计数有关。五减二得三,五加二得七,于是在初民的意识中,三便成了少数,七便成了多数。因为数“三”只要一只手,比较容易;数“七”要用两只手,比较困难,于是又形成了“三”象征吉利、“七”象征凶险的观念。

    经过代代相传,后人又加上了“三七”乘积,逐渐流传开一句俗语:“不管三七二十一”,意即不管多少,不管好歹。

 

29、“丈夫”、“老婆”的由来

    配偶之间,为什么称男方为“丈夫”,称女方为“老婆”呢?

    原来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陋习。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够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今之七尺,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

    “老婆”这个称谓,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女。后来王普卿诗句有云“老婆心急频相劝”,其“老婆”是指老是主持家务的妻子。后称自己妻子叫“老婆”。

30“乱七八糟”的由来

    西汉景帝时期,汉景帝采纳晁错的意见,着手削减了一些封国领地,收归中央管理。吴王刘濞立即串通楚王、赵王、胶东王、胶西王等六王于公元前154年,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来叛乱。景帝错杀晁错而不能退兵,立即派周亚铁领兵平定了“七国之乱”这就是“乱七”的由来。

    “八糟”则指另一次事件。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把皇室子弟分封为诸侯王。武帝死后,继位的惠帝无能治理朝政,大权落在他的外祖父杨骏手里。而司马炎的妻子贾后不满杨骏大权独揽,便设计杀死杨骏,请汝南王司马亮辅佐。谁知司马亮也搞专权。贾后密诏司马玮去除了他。这样,接二连三地杀下去,宫廷不得安宁。当时负责卫戍中央王朝的赵王司马伦,一举发动政变,杀了贾后,废惠帝,自立为王,引起齐王司马炯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联合杀了司马伦,帮助惠帝复了帝位。后来,司马颙又联合司马颖把司马炯给杀掉了。东海王司马越得知后十分恼怒,发兵进宫,一举把司马颙、司马颖都杀了,并毒死了白痴的皇帝,另立新帝,由他掌握朝中的大权。事称“八王之乱”,也被称之为“八糟”。

    后来,人们便把历史上这两个事件联系起来,称为“乱七八糟”。

 

31、“三味书屋”何三味

    “三味书屋”位于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读书的地方。

    “三味书屋”的三味历来解释不一,含义有3个方面:其一最有权威的说法是屋主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的解释:“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醢醢。”其二是指“劝学”,“三味”即再三体味,反复钻研思考体会。其三是寿镜吾的孩子寿宇撰文又指出了新的说法,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山珍海味的享受;“读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意味。

 

32、“兔死狗烹”的由来

    “兔死狗烹”是由春秋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浓缩而成的成语,比喻朋友或亲人之间,患难时利用,过河则拆桥。

    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个极有才华的功臣,一是范蠡,一为文种,他们忠心耿耿辅佐越王。一次越王勾践不听范蠡劝告,发兵攻打吴国而惨败,他走投无路想全家自杀,范蠡又劝告他忍辱负重,以假投降保存自己,将来伺机报仇。文种也两次出使吴国,骗取吴王夫差信任。这样越王才得以积蓄力量,后来真的一举灭了吴国。

    范蠡深知越王勾践为人凶残,侍奉君主打败吴国大任完成后,他便去国离都,舍弃荣华富贵而隐居起来。范蠡惦念好友文种的安危,托人带信给他说:“飞鸟已然射完了,好弓箭自然藏起来;狡猾的野兔已经杀死了,猎犬当然可以烹煮吃掉了(原文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怎么还不跑掉逃避灾祸呢?”文种起初不听范蠡规劝,后来知道越王勾践确实会将功臣杀害,于是装病不去上朝,但为时已晚,勾践最终还是赐文种一死。

    现在大多将“狡兔”理解为“狡猾的兔子”,因为《辞源》、《汉语大辞典》未明确解释“狡”义,《辞海》释为“狡猾”,例句为《史记》“狡兔死,良狗烹。”《现代汉语词典》:“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窝。比喻藏身的地方多。” 但“狡兔”古义为善跑而少壮的兔子。另据《史记》称“狡兔”与“良狗”对称,可见“狡”有褒义。

 

33“三令五申”的由来

    人们常用“三令五申”来表示“再三告诫或命令”,那么“三令”与“五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宋代曾公亮所撰的《武经总要》,对“三令”、“五申”的具体内容是这样解释的:古人所谓“三令”,即一令观敌人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宣其刑赏。

    所谓“五申”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大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

    显然,这“三令”与“五申”都是用来教育将士应该在战阵中和军事行动中明确的作战守则。

 

34、“塞翁失马”的由来

    “塞翁失马”是个很有哲理的成语,常和“安知非福”连用。意指虽然暂时有些损失,但是坏事会变成好事,怎么知道不是福分呢?

    此成语源于《淮南子·人间训》的一个故事:住在边塞的一户人家,有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何故跑到胡人家中去了。邻居们都来慰问,而主人家老先生却想得开,他说:“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呢?”果然,数月之后,那匹丢失的马不仅回来了,还带着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

    邻居们都来祝贺,而主人却说:“这何尝不是件坏事呢?”果然又应验了,他儿子见到好马,高兴地去骑马玩耍,不幸摔断了大腿。大家又来慰问,这老人说:“这何尝不是好事呢?”事情又在一年后应验,那时胡人大举进犯,打起仗来,官家征兵,老人的儿子腿瘸而免兵役。当其他士兵浴血战斗,十之八九战死时,老人一家却安枕无忧。

    你看,这故事说,祸变福,福变祸,祸福相依,福祸相倚。

 

35、“连中三元”的由来

    “元”有第一、为首、头一名的含义,“三元”在中文里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三个第一”;另一个是指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即上元为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日、下元为十月十五日。当然,“连中三元”是接连中三个第一之意,不指三节。“三元”原本指三个什么第一呢?它是封建科举考试时代的一个名词,指乡试、会试、殿试的三次考试均得第一,即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

    我国的科举制度前后经历了1300多年,这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之径。整个科举,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其中县试和府试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科举形式。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是乡试后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殿试是由会试合格者参加,在宫廷举行,皇帝亲临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这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状无,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所谓“三元及第”指的是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

    其实,在长达千余年的科举中,能摘下“连中三元”桂冠的寥寥无几。

 

36、“七月流火”的由来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说的是天象。“七月”指殷周时代历法的七月;“流”义为运行,“火”指大火星,又叫心宿二。诗句说的是:到了七月(夏历,大约相当现今的秋初),大火星渐渐偏西向下运行。这种天象告诉人们:暑热退尽,秋凉将至。这是成语的本义。但实际运用中,“七月流火”常被望文生义而错误地用来比喻“烈日炎炎”。将“七月”看作盛夏,将“流火”看作热浪。这是因为现在用公历,不管是公历或农历,七月都是最热的,加上有“火”字,语简义丰,形象易懂,能让大多数人接受。

    “七月流火”已变成了形不变义变的成语,所以在当前语用实际中,以“七月流火”表示天气转凉的语例几乎为零,语文工具书有可能将“七月流火”作为表示天气炎热的义项列入。

 

37、“明日黄花”的由来

    “明日黄花”出自苏东坡《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东坡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一词中,也用了“明日黄花”。诗词中的“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即菊花。古代文人讲究重阳赏菊,错过时令,就没有兴味,因而以“明日黄花”寓迟暮不遇之意。后世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有些人不了解“明日黄花”的典故,望文生义,以为“明日”是未来之日,既然是“过时”的,就将“明日黄花”改作“昨日黄花”,结果让人不知所云。

    虽然“明日黄花”成语的本义是比喻过时的事物,但人们在实际使用中认为还是以“昨日黄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有人以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和承认现实为由,主张视“昨日黄花”为正确,也有人甚至主张应允许“明日黄花”与“昨日黄花”两语同时存在和使用,对此颇有争议。

 

38、“差强人意”的由来

    “差强人意”出自《后汉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称赞大司马吴汉的一句话。有一次战事不利,诸将多惶惶失态,而吴汉却意气自若,继续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刘秀感慨地说:“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意思是说,吴公能振奋人心。“差”,作“尚、略”解;“强”,作“起、振奋”解。后人将这句话作为成语,但将含义改动了:“差”,作“比较、大致”解;差强人意,意思是“令人比较满意”。

    现对“差”的释义有争议,有人指出光武帝是赞叹吴汉治军有方,如把“差”释为“尚、较、略”义,哪还有赞叹语气,因此认为“差”应是“甚”、“殊”之义。

    有些人不了解“差强人意”的典故,望文生义,以为“差”就是差劲,“强”就是很,“差强人意”就是令人很不满意,褒贬不分,令人哭笑不得。对“差强人意”成语的使用十有九错,其原因还是人们从一个“差”字中对“令人很不满意”的含义更容易接受,而难以理解“差”是“比较、大致”甚至是“殊”、“甚”的含义。

 

39、“登堂入室”的由来

    从字面上看,“登堂入室”就是什么东西来到了厅堂、居室,多数人也都是这么认为和理解,许多报刊上就经常这么用的。人们也习以为常,把“堂”、“室”当作了百姓家的“厅堂”和“居室”。殊不知,这是一个望文生义的错误。

    从渊源上来说,“登堂入室”也叫“升堂入室”。《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由”:子路,“升”:登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孔子的原意是,子路学习虽有成就,但还须更进一步。“升堂”比喻刚刚入门,“入室”比喻更高境界。后比喻人的学问和技艺深得师传,造诣精深”叫“ 登堂入室”。

    由此可见,成语“登堂入室”或是“升堂入室”,早已不是古代宫室“前堂后室”的意义了,而是由此引申出的“刚刚进门”和“更高境界”的意思,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地步,而不能“顾名思义”胡乱套用。

 

40、“栩栩如生”的由来

    “栩栩”,有三个含义:其一,欢喜自得的样子。《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栩栩然”,欢畅的样子。其二,生动活泼。清·袁牧《随园随笔·心史载文天祥事与宋元史不符》:“今日之今,霍霍栩栩,少焉瞩之,已化为古。”“霍霍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其三,轻微地动。唐·唐彦谦《咏葡萄》:“天风飕飕叶栩栩,蝴蝶声乾作晴雨。”“叶栩栩”,叶子轻微的摇动。

    “栩栩如生”又作“栩栩欲活”,形容文学艺术作品描摹、刻画人物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秦牧《艺海拾贝·虾趣》:“这些画里的虾所以栩栩如生,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

    经常见诸报端,错误地用“栩栩如生”来形容演员的表演。因为他们忽略了“如生”二字,如生者,像活的一样也。演员们都是活人,活人表演像活的一样,显然不那么妥当。

 

41、“美轮美奂”的由来

    “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文是:“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本指囷,古代一种圆形谷仓。古代文人常用它来形容高大的建筑物。“奂”,一说义为盛大、众多,一说义为光彩。《礼记》上的这段记载,说的是:晋献文子修建豪宅,竣工的时候,大夫们都去祝贺。张老却不以为然,觉得太奢华了,便用讥讽的口吻说:“好高大、好宏丽呀!”张老的话原本是一句反话,后人却反话正用,用以形容房屋高大宏丽。后世把“轮奂”作为建筑物的代名词。

    有些人不了解“美轮美奂”的典故,望文生义,常用它来比喻舞姿优美,风马牛不相及。

 

42、“望其项背”的由来

    “望其项背”也称“望其肩背”、“望其肩项”。源于“项背相望”,语出《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李贤注:“项背相望,谓前后相顾也。”可见,这前后二者相距不远,绝非可望而不可即。因而,它被用于形容人众拥挤,连续不绝。如明代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海内求贤文者,项背相望。”

    人们多用其否定式来表达“远远落后于某人”之意,如“令后生难以望其项背”、“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项背也。”《现代汉语词典》在“望其项背”词条下的释义说得明白:“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难以望其项背。” 但常有人用错,当作“够不着、达不到、难以做到”即“望尘莫及”的意思来理解。

 

43、“空穴来风”的由来

    “空穴来风”出自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意思是:因为枳树弯曲,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了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常用来比喻自身存在着弱点,病菌、流言等才得以乘虚而入,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事出有因,确有来头。

    常有人错误地理解“空穴来风”的含义,望文生义,认为一个洞穴凭空怎可来风呢。将其理解成无根据、无凭证、编造臆测的同义词,一说到毫无根据、无中生有的事时就用上“空穴来风”。台湾有本厚厚的《每日一辞》中也说:“空穴来风,比喻事情凭空发生之意。”若怕用错,可将“空穴来风”同“未必无因”连用。

 

44、“炙手可热”的由来

    “炙手可热”出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五》:进士崔铉被唐武器重,入朝为官三年就当上宰相。崔铉手下有四员心腹干将,一个名叫郑鲁,一个名叫杨绍复,一个名叫段瓌,一个名叫薛蒙,经常参与议论朝霞政。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话:“郑杨段薛,炙手可热。”后来“炙手可热”成了贬义成语,人们常用它来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常有刊物将“炙手可热”这句子有贬义的成语用来比喻明星,他们以为“可热”与“走红”是同义词,又忘了“可热”前面还有“炙手”二字。炙者,烤也;热者,烫也。“炙手可热”的含义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灼烫。人们对让人感到灼烫的歌手明星只能畏而远之,恐怕难以走红。也有人把它当成“热门”、“吃香”,甚至“有人气”来理解。

 

45、“首当其冲”的由来

    “首当其冲”原作“当其冲”,出自《汉书·五行志》:“郑以小国摄乎晋楚之间,重以强吴,郑当其冲,不能修德,将斗三国,以自危亡。”这段话说的是:春秋时代有个郑国,北邻晋国,南邻楚国,东边还有一个吴国。晋、楚、吴都是强国,而郑是个小国。一个小国,夹在三个强国中间,处在冲要位置,三国发生战争,最先受到攻击、最先遭遇灾难的当然是郑国。所以,郑国要同三国斗,只能是自取灭亡。后人在用这个典故时,在“当”字前面加了个“首”字。于是就成了“首当其冲”,这个“冲”不是“冲锋”,而是“冲要”,处在冲要位置,自然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常有人望文生义,看到“首”“冲”二字,就以为是冲在前面。

 

46、“求全责备”的由来

     “求全”出自《孟子·离楼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译成现代语言就是:有意料不到的赞誉,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求全”的含义就是要求完美无缺,所以孟子认为这是苛求。

    “责备”出自《管子·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所长所短也,而责必备。”管子讲的是用人之道,说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不必苛求完美。

    从字义上讲,“求全”和“责备”原本是同义词,求和责,都是“要求”,全和备,都是“完美”。“求全责备”比喻苛求完美。“责备”一词后来被赋予“批评、指摘”的新义。后学者只知其二不知其一,于是误解了“求全责备”的含义。

 

47、“朝三暮四”的由来

    “朝三暮四”源自《庄子·齐物论》,在列子中也有类似记载。原本是说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翁,用了个小手段,将猴子欺骗了的故事。那老翁养猴多年对猴子了如指掌,猴也听得懂老翁的话。他戏耍猴子说:“我给你们吃橡子果,每日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够了吧?”(原文朝三而暮四,足乎?)猴子听了都跳起来叫喊。因为猴子习惯了每日早晨吃得多,而晚上可以少吃点儿。老翁连忙改口说:“好了,好了,别吵了,我给你们早晨吃四个,晚上吃三个,怎么样,够了吗?”这下猴子都安静了下来,不再又跳又喊了。

    从这故事可见,“朝三暮四”的本义是玩弄小把戏,用欺骗手段蒙骗的意思,但现常常被人用作反复无常,经常变卦,特别是形容男人变心极快,花心得早晨恋张三、晚上恋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