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切片机品牌排行:[焦点访谈]掌声响起来--一元剧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5:25:07
中国网络电视台(焦点访谈):一元钱能干什么?买一瓶矿泉水,一份报纸还是一张公交车票?在陕西渭南,一元钱可以欣赏到一台秦腔大戏。这就是渭南市秦腔剧团推出的"一元剧场"。那么作为专业的秦腔剧团,他们为什么要推出"一元剧场"?观众有什么反映呢?

  文化演出市场萧条  剧团难以维持

    每周五是渭南市秦腔剧团"一元剧场"演出的固定时间,10月14日,剧场800张票像往常一样很快就卖完了。

    秦腔对于陕西关中地区的群众来说,就像菜里的盐,如果生活中少了秦腔,似乎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但是在一元剧场推出之前,秦腔迷想看到过瘾的大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那时候的渭南秦腔剧团完全是一幅冷清的景象。

    前些年,渭南秦腔剧团也和全国大多数剧团一样,艰难维持。一年演出不超过20场。

    戏少观众更少,没有观众演员自然也就没了收入。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开始自谋出路,肖向利就是其中一个。国家二级演员肖向利在渭南市秦腔剧团也算是个"名角",他的父亲就是剧团的老演员,肖向利从小学习秦腔,十六岁时进入了渭南市秦腔剧团,至今已有二十七年。肖向利从来没想到,关中老百姓最喜爱的这项艺术,居然会有一天让他连生活也维持不了。

    从1998年开始,近十年的时间里,肖向利一直干着第二职业。从烤羊肉串到开出租车,最后开理发店。2007年,剧团80多个人,搞第二职业的就有20多人,此外还有一些人干脆离开了剧团。

    难道观众真的不爱看戏了吗?渭南市文化局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市场调研,发现问题还是出在剧团身上,戏不够吸引人,票价又高,因而人气不旺,演出少。而演出少,演员又疏于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准,观众更不买账。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恢复人气。

  文化体制改革  剧团良性发展

    2007年,渭南市开始在秦腔剧团实行文化体制改革。剧团改革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出"一元剧场"。然而,消息一出,剧团内部先炸开了锅,演员们不能接受。

    一元剧场到底行不行?其实团长心里也没底。2007年年底,"一元剧场"的第一场演出在渭南儿童剧场正式亮相。

    几乎每一场"一元剧场",观众都是爆满,演员们也找回了那种久违的感觉。

    观众回来了,演员有戏可演了,剧团有了活力,还在外开理发店的肖向利坐不住了。

    2008年5月,肖向利卖掉了理发店,收拾起了他的那些专业工具,彻底回到了剧团。 "一元剧场"火了,演员有了演戏的幸福感,可接下来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又摆在了剧团面前:一块钱的票价,就算全场坐满也才不到一千块钱,演一场,剧团就要赔两到四千块钱。"一元剧场"怎么能让整体剧团维持下去呢?正当他们犯愁的时候,渭南市政府决定给予"一元剧场"财政补贴。

    有了这笔补贴,"一元剧场"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但要真正走向市场,从而使剧团发展壮大,还需要想别的办法。2009年,渭南市秦腔剧团决定在保证每周一次"一元剧场"的同时,将其余部分的演出全面推向市场,每一个环节都与个人利益挂钩,这大大调动了演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走向市场需要更多的剧目来支撑,这两年秦腔剧团恢复演出的折子戏和本戏有20多部,并在2010年和2011年排演了两部新戏,而在改革之前的十年间,这个数字是零。随着演出曲目的增多和演出水平的提高,渭南秦腔剧团的品牌也逐渐形成。现在,除了保证周末一元剧场外,他们还吸引商家赞助,开展商业演出。

    2010年全年,渭南市秦腔剧团的商业演出达到了40多场,而每场商业演出的收入可以达到8千元。作为起家根本的"一元剧场",至今已演出100多场,观众20多万人次,积累了可观的人气和品牌效应。去年9月,渭南秦腔剧团在国家工商总局对自己的"周末一元剧场"进行了商标注册,成为省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艺团体。如今,他们正在进行一元戏剧网的筹建,并和移动运营商合作,把演员的唱段制成彩铃投放市场。

    一元钱虽小,它却像个杠杆撬动了许多,它给百姓带来了乐,给剧团带来了的活力,给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示范效应。一元剧场成了渭南响当当的文化品牌。也由此带来了"政府扶持、企业联姻、院团服务、百姓受惠"的文化惠民模式。一元剧场里的掌声响起来,是为深受百姓喜爱的秦腔叫好,也是为多方共赢的做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