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夹蝶阀型号: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23:17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之二

(2008-12-09 10:44:46) 转载标签:

杂谈

 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的因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用科学的发展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特别是学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要从教育、管理、评价等方面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因为教师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担。

  

  学校要改变教育评价方式。教师担负的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教育评价应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师所付出的劳动,使教师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如果教师的劳动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评价,教师的思想就会产生压力,背上包袱而消极应付,甚至迁怒于学生,有一些失当之举,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学校要变教师自身工作情况为考查学生发展状况;评价教师工作,要摒弃过去那种以学生成绩为主要依据的做法,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主要依据。教育教学的成败只有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才能显示出来,不能只从教师备课的数量、详略和学生作业量来衡量。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道德水平、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不是一时一事、一张考卷可以看出来的,有些甚至走上社会才能显示出来。所以,学校应在掌握学生现有状况的前提下,通过检查、评比、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学期初,对各班级学生的家庭状况、知识储备及学习能力、特长情况、身体状况、劳技水平等进行综合考评,按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作为基准分记录入档。学校根据教学大纲和工作计划对教师实现目标的程度进行量化,然后再与基准分进行比较。这样,避免了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给教师心理上造成的压力,以及不正确的导向给教师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教育评价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加强教学研究,重视教研成果。学校要大力倡导教研之风,把教研成果作为评价教师水平和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根据成果推广的范围和论文的级别予以奖励,使学校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是富于情感的人,教育教学质量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教师的工作实际,便是对教师劳动的最大尊重,教师的潜能便会得到充分发挥,其消极情绪便可得到有效遏止,这对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

  

  学校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学校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生活场所,教师的职业权益保护程度,首先应该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机制上。学校应该尊重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开展教学实验的权利。学校应倡导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有管理学生权。同时,学校应尊重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帮助教师获取应当的报酬,让教师享有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权利,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学校的人性化管理体现在“以人为本”上。学校赋予教师一定的民主参与决策权,由熟知教育和学生的教师运用他们的智慧和知识进行一些关键性的决策,如课程、教学、预算等。这样有利于提高教育决策的合理性、认同感和执行的有效性;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感、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增强凝聚力,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尽管教师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但绝不能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完全建立在教师自律的良好愿望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约束与威慑是必要的。学校的管理制度,既要体现约束、规范的“戒律”作用,更要体现激励、启迪、自律的功能,使学校管理在制度层面上达到法治与德治的交融协调,警示教育与人性化教育相结合。

  

  学校要理性对待教师权益。在我国历史上,师与君相提,师与父并论,有“天地君亲师”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尊师是教育原则,更是政治原则。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地位却被一降再降,教师这一形象本身所具有的严肃外衣已不再有效。于是便出现了学生犯错误教师不敢过问、学生作业不做教师不敢留、学生上课不守纪律教师不敢批评的畸形师生关系,抹杀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荀子在谈到师德时,认为教师除了有广博的学识外,还必须有威严,提倡“尊严而惮”。荀子将教师的尊严和威信提到首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育活动的实施者,也是评价者,起主导作用。虽然我们不必像荀子所提倡的那样言必称师,将教师奉为圣明,唯师是从,视做绝对权威,但在学生中间首先树立教师的威信与尊严,是完全必要的。否则,教师在学生心中不占据一个较为重要的地位,学习活动就无法进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认为,引起人们社会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客观原因就是宣传说服者的威望。威望高,宣传说服的效果就好,反之则差,这说明了威信的力量。但是,教师在学生中仅有威严是不够的,因为那样只会使学生感到畏惧,敬而远之。要达到师生的融洽配合,还要求教师是慈爱的。慈爱才会使学生感到温暖而亲切、和蔼而易于接近,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为此,学校要理性对待教师职业权益,这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