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管冲孔机模具视频:公信力危机:可怕的社会瘟疫 - 谈房论市 - 亿房论坛 - Powered by 亿房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21:04
公信力危机:可怕的社会瘟疫公信力危机:可怕的社会瘟疫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人们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加强,关于社会公信力的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这从网络网民参与讨论的热情就可见一斑。“周正龙假虎照”、“三鹿问题奶粉”、“瓮安事件”、“邓玉娇案”、“躲猫猫”、“欺实马”、“六连号事件”等等,这么多的“事件”,虽然最终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理,但民众的质疑之声至今仍不绝于耳。为何?说明一个共同的问题和严肃的话题:社会公信力的缺失。
社会是一个公共组织,管理这个组织很大程度上是靠大家的信任,或者说是社会公信力。什么是公信力?简单地说,一是社会主体对公共机关、政府部门行使权力的信任度和认可度的一种表示,二是社会大众对社会某种特定权力和角色形象和言行的心理认同。像电脑彩票、电脑升学派号、电脑经济适用房摇号等形式,本来是政府为了让仅有的公共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但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操作失当,以致被个人作为了牟取私利的工具,于是舆论哗然,民怨沸腾,政府蒙羞。而最近武汉市经济适用房电脑摇出“六连号”,更让政府公信力仅剩的一块遮羞布被撕得粉碎,再一次将政府的丑陋暴露无遗。政府部门是社会公信力最主要的载体,因为社会赋予了他们的权威,但由于他们公信力的缺失,社会影响不言而喻。而对于社会生活危害最大的,则是对掌握这些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部门的信任危机。
公众的信任危机是一种社会瘟疫。有的是因为社会结构性矛盾造成的,有的是因为社会转型造成的,有的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同步造成的,也有的是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没有与时俱进或不负责任造成的。如果社会不同角色缺少公信力,久而久之,便造成社会大面积的“信任危机”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十分可怕的。
第一,政府公信力是一切社会公信力的基础。政府公信力是建立在最大的社会公权力之上,社会公权力的执行则需要有公信力的支撑。上述系列事件的产生都与政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有的是政府直接参与,有的是政府部门出面,他们代表的是政府,利用的是政府的公信力。老百姓尽管对社会上的某些人、某些事件不信任,但对政府还是很有信任感的。由政府主导的事情,所有参与者都没有想到他们信任的政府会从中作假。连电脑派号这类看似公正的方法也被用作作假的手段。可见,当今中国政府公信力的危机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试问当今政府拿什么公信奉献给社会?
第二,法律公信力是一切社会公信力的制度保障。警察和公安,是法律公信力的代表,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有秩序,政府才有了权威,人们才有了尊严。但问题出来以后,他们的第一反应却是“躲猫猫”、“欺实马”……公然践踏法律的尊严,撕毁法律的公信力。法律公信力的缺失,将会影响社会的价值观乃至道德准则,从而,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深刻影响。中国提倡法治社会,依法治国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了,国家的法制建设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司法本身问题,个别部门有法不依,或者将法律作为一种打击弱势群体的工具和手段,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已经受到了严重侵犯,法律公信力缺失社会公信力还有什么保障?
第三,公证等中介公信力是社会公信力的第二道防线。电脑彩票、电脑升学、电脑经济适用房摇号等,所有大型活动都有公证员参加,公证员作为中介公信力的代表,作为活动的第三方的第三只眼睛,在现场进行监督,正是有了公证员的参加,人们才感到可信。但现在问题是,在公证员的监督下经济适用房竟摇出了“六连号”,升学等问题难道就出现不了“六连号”?难道就不能人为操作?此外,要不是大众媒体的及时曝光,也许这一切也就按照正常程序实施了。如此,我们还会相信公证的公信力吗?
第四,传媒公信力的缺失与否与舆论能否有效引导密切相关。中国今天的媒体依然是党政机关的喉舌,因此维护社会稳定,弘扬主旋律是其最核心的工作,这就不可避免地让一些媒体将视角游离在新闻之外,将更多的新闻数据信息的披露采取选择性报道,甚至扭曲报道,公权力对新闻媒体的干涉造成的就是新闻不可信。比如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在涉及到有关公共安全、公众利益信息方面往往一味迎合上头的意见,或不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保持沉默,让小道消息满天飞,造成了公众知情权的缺失,丧失了媒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造成中国现有的媒体公信力严重缺失的窘境。
“民无信不立”。那么,当政府公信力、法律公信力、传媒公信力、中介公信力都缺失的时候,我们还能相信谁?我们还能讲诚信吗?关键在于行政的诚信和公正。具体表现为相关部门在处理公务中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所幸我们看到上述事件的当事人都得到相应的处罚。但我们更有理由呼唤:我们能否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加强、司法改革的深化、媒体相对独立言论自由、公证等中介机构自律的完善,来重建我们的社会公信力。要想重建和提升社会公信力,首先,制定政策要有前瞻性、可行性,执行政策要公开、透明,处置危机要有高效性,分析预测问题要有准确性,公共关系要有亲和性,塑造形象要有长效性;其次,要通过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督机制,即自律与他律,最终转化为国家机关和公民的自我监督;第三,要保证新闻媒体相对独立的地位,让新闻报道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事实真相,接受社会监督,才能赢得社会大众的信任,才能真正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第四,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把外在的道德准则变为内在的道德意识,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的道德信念,并把内化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落实到政府行为上,有效发挥道德的社会管理功能。
    可以看到,上述所提及的政府、司法等系列公信力缺失的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体制内的细枝末节的改造往往很难实现,社会公信力缺失与重建问题的最终解决将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过程将会是漫长的、痛苦的。
公信力危机:可怕的社会瘟疫(http://bbs.fdc.com.cn/showtopic-16226928.aspx)